《司馬光》教學課例_第1頁
《司馬光》教學課例_第2頁
《司馬光》教學課例_第3頁
《司馬光》教學課例_第4頁
《司馬光》教學課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司馬光》教學課例教學目標:1.認識“司、跌、棄、持”五個生字,隨文書寫“司”字。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借助組詞、看注釋法等學習方法理解課文,感受司馬光的人物品質,并能借助注釋嘗試用自己的話講一講這個故事。4.通過學法遷移,讓學生初步感受小古文和現代文在語言上的不同,教學重點:通過各種富含趣味的朗讀形式,運用文言文學習方法讓學生理解并背誦課文。教學難點:理解課文,感受人物品質。我們學過很多古詩,古人不光寫詩,還會寫文,用古代書面語寫成的文章就叫古文,也叫“文言文”。(板書文言文)我們可以開始上課了嗎?(宣布上課)一、開門見山導入(5分鐘)1.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一篇文言文——《司馬光》,講的是司馬光小時候的故事。你知道他姓什么嗎?(司馬)是的,像這樣兩個字組成的姓,就叫復姓。你還知道有哪些復姓?一年級下冊我們就學過姓氏歌,一起來讀讀。“司馬”也是個復姓,再讀一讀。2.司字是這課的生字誰能讀一讀?好,請生讀,真不錯注意了平舌音。它還是本課要寫的字,仔細觀察啊,怎樣才能寫好?【不分前后,根據學生回答隨機表揚】你真會觀察,司是半包圍,先外后內。你的提醒非常及時,橫中線上的筆畫是橫折的橫。寫出來會很好看。你和老師想到一塊兒去了,我也很想提醒同學們注意這三個橫,【點擊出課件】他們起筆略有不同,橫與橫之間是等距的。師:請同學們伸出手指和老師一起寫司字。預設:要注意筆順。(司是半包圍結構的字,寫的時候要先外后內)要橫平豎直(對了,要注意關鍵筆畫的位置,口的橫折在橫中線上,折在豎中線上)瞧,還發現了什么?(課件出示三橫起筆在一條斜線上,而且三橫之間要等距)(如果說得很好了就直接表揚:真不錯,觀察得真細致。)請同學們伸出你們的手指和老師一起寫“司”字。請你們也在稿紙上寫一個司字。(提醒寫字姿勢)3.我們一起把課題補完。一起讀,字正腔圓,真棒。4.司馬光是誰呢,一起來看看。司馬光,北宋時期著名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他主持編寫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二、初讀,讀好古文。(7分鐘)(一)讀準字音本課寫的就是司馬光的故事,這是我們小學階段的第一篇文言文,不好讀,先聽老師來讀一遍。想讀嗎?讓我們一起回到古時候,學一學那時的孩子,跟我讀,我讀一句,你們跟著讀一句。現在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這些生字你都會讀嗎?請個小老師領著大家讀一讀。(評價:小老師咬字清晰,聲音洪亮,真不錯。)還有誰愿當小老師?(翹舌音讀得可真準)一起讀讀吧。去掉拼音還能讀好嗎?(去拼音讀)本課中還有2個字不好讀。學習“甕”(1)請一生讀。(很好,注意了后鼻音。)誰還想讀?男女生讀。(2)你們知道甕是什么嗎?出示甕的圖片,注釋上怎么說的。(盛物的容器,口小肚大)你是怎么知道的?借助注釋可是學習文言文的一個好方法。(板書)課文中的插圖也能幫我們了解甕,你找到了嗎?借助插圖也是學習文言文的好方法。(板書)甕是古代的一種容器,像這種用來裝水的就叫水甕,裝酒的叫酒甕,裝菜的叫菜甕。學習“逬”(1)讀準迸的字音。這個呢?“水迸”(2)借助插圖和注釋你知道水迸什么意思嗎?(水涌出)開火車讀句子。我們開列火車一人一句來讀課文。(二)讀好停頓1.師:本文的主人公是司馬光,文中哪個字指的就是司馬光?(光)文中還有哪些人物?默讀課文,畫出文中的人物。群兒,一兒,眾,兒,他們分別指誰?2.來看看這幾個句子,你們發現了什么?群兒戲于庭一兒登甕眾皆棄去兒得活光持石擊甕破之師:誰+干什么,讀誰在干什么的句子,可以在“誰”的后面稍作停頓。師小結:原來文言文的朗讀時可以在人物后面稍作停頓。跟著老師讀一讀。再來看這句“光持石擊甕破之”,這句有點長,司馬光做的事較多。那我們不僅要在人物后面還要在做的事后稍作停頓。跟著我讀。誰愿意試一試?請2生讀。我們來合作讀一讀,我讀人物,你們讀事件。男女生合作輪換讀。3.全班齊讀全文。同學們讀得真不錯,注意停頓后,你們就讀出古文的感覺了。三、精讀課文,感受品質。(20分鐘)1.這篇古文是個故事,那故事的起因是什么呢?(板書起因)(如果學生用自己的話說可以提醒課文中是怎么寫的)群兒戲于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板書足跌沒水中)2.我們來看這句,這群小朋友在哪里玩呢?(庭院)你從哪知道的?3.想象一下他們在院子里都玩了些什么呀?他們玩得可真開心啊,誰能讀出這種感覺。2生讀,齊讀。4.一群小孩在庭院里做游戲,古文就是這樣表達的——群兒戲于庭。那么,如果一群小孩在公園中玩耍呢?(同時出圖片)(“群兒戲于園”)一群魚兒在水里嬉戲可以怎么說?(同時出圖片)(群魚戲于水)你們太聰明了,還能學著古人說話呢!開心嗎?讓我們帶著開心的感受再讀讀這句。5.課文中小朋友在庭院玩得正開心時,突然發生了什么?

(課件出示: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預設:一個小孩子爬上了水甕,一不小心跌倒,掉進了水里。(如果用原文回答,你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嗎?)6.請看圖,小孩這么小,甕這么大,小朋友登上甕后,發生了什么?(足跌沒水中)(1)沒是什么意思,(淹沒、沉沒)沒就可以組詞,淹沒沉沒,原來呀,古文中有很多詞和現在的意思也差不多,組組詞就理解了。(2)如果你掉進水里有什么樣的感受?(著急、害怕)。。。是啊,多緊張啊!(3)甕又高又深,掉進去了會有怎樣的危險?生:有生命危險(預設是不是有些生硬?)。。。。這可是危急生命的事情啊!太可怕了!(4)孩子們,讓我們想象一下,那個小朋友爬上了高高的甕,一不小心掉進水里,水沒過了他的胸膛,沒過了他的頭頂,多危險啊,誰能帶著這種感受讀?2—3生讀我聽出了你的擔心我感受到了你的著急非常好,讀出了當時情況的緊急(評價:我聽出你的擔心,我感受到了你的著急)(5)當時的情況真的是可怕極了,全班讀——瞧,這就是故事的起因。我們再來讀讀這句。(出示第一句)7.師:在這危急的時刻,那群嬉戲玩耍的小朋友都是怎么做的呢?(他們都嚇跑了),書上是怎么說的呢?——(眾皆棄去)皆什么意思?你怎么知道的?(都,全。)我們再來看看古時的皆是這樣寫的,上面是兩個人,下面是口,表示很多人,你也這樣說,我也這樣說,大家都這樣說。所以皆表示全、都的意思。在古詩中,我們常常碰到皆表示全和都的意思。比如憫農當中——粒粒皆辛苦。成語中如果形容一件事所有的人都知道了,就是(人盡皆知)8.眾皆棄去。司馬光又是怎么做的?(“光持石擊甕破之”)你能找一找里面表示的動作的詞嗎?我們來看看持的部首是()那猜猜持石是什么意思?(拿著石頭,舉著石頭)誰來表演一下?你能讀讀這句嗎?誰還愿意來讀這句,動詞都重讀了,真不錯。老師讀,你們一起做做動作。我們再來男女生比比賽讀吧。力度小了,甕可不會破,請男生讀。救人的速度可得快,女生讀。讓我們帶上動作一起讀。這是故事的經過。(板書)9.結果怎樣——學習水逬,兒得活。(板書)你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故事的結果嗎?(板書,小孩得救畫)小朋友終于得救了,高興嗎?誰來讀?(感受到了你的快樂,真為他感到開心啊。)10.在司馬光的幫助下,落水的小朋友終于得救了。讀到這,你覺得司馬光是個怎樣的孩子?這個評價非常高,危急時刻想到好辦法,的確是聰明這個詞語也很不錯,他的冷靜救了小伙伴你的評價讓老師瞬間想到了“光持石擊甕破之”師:(聰明機智)是啊,在危急的時刻能夠想到持石擊甕的好辦法,真的是太聰明了。別的孩子都嚇跑了,他卻能冷靜下來想辦法,真的是非常(沉著冷靜)不光沒慌,還想出了一個什么辦法,你讀出了一個怎樣的司馬光?正是由于司馬光的沉著冷靜、聰明機智,才贏得了寶貴的時間,成功地救出了小朋友。11.認識了這么冷靜聰明的司馬光,再來讀讀這個故事吧。一群小朋友在庭院里玩,發生了什么呢?(出示第一句)大家是怎么做的?(出示第二句)結果呢?(出示第三句)四、講故事、感受品質。(5分鐘)(一)講講故事。1.請同學們按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的順序,借助圖片或課文的注釋,來講一講這個故事。先和同桌練一練。誰來說。2.同學們剛剛講了故事,再對比一下書上的文言文,課文只有短短的31個字,你覺得這篇課文的語言和其他課文有什么不同?預設:文言文字數少,語言簡練,但學生說的故事似乎更豐富,更容易懂。(短、難懂)(二)背誦積累(多種形式背)這么有意思小古文,想背嗎?出示課文,將文中的人物隱去,指名背誦。只顯示人物,男女生合作背誦。看圖片全班齊背。五、課后作業,拓展提升。(3分鐘)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借助注釋和插圖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文言文。還感受到了司馬光的沉著冷靜與聰明才智。其實在歷史上,還有許多小朋友像司馬光一樣有著優秀的品質。老師今天還給大家找來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孔融讓梨》,相信大家一定非常熟悉。那文言文又是怎么寫的呢?今天回去就請同學們用上課堂上學習文言文的方法讀一讀《孔融讓梨》并完成相關練習。融四歲,與兄食梨,輒引小者。人問其故。答曰:“小兒,法當取小者。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借助注釋和插圖,能用自己的話講一講這個故事。想一想,孔融是個怎樣的孩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