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應水環境新常態加快水資源循環利用-浙江省溫州市規上工業企業水資源消費分析_第1頁
適應水環境新常態加快水資源循環利用-浙江省溫州市規上工業企業水資源消費分析_第2頁
適應水環境新常態加快水資源循環利用-浙江省溫州市規上工業企業水資源消費分析_第3頁
適應水環境新常態加快水資源循環利用-浙江省溫州市規上工業企業水資源消費分析_第4頁
適應水環境新常態加快水資源循環利用-浙江省溫州市規上工業企業水資源消費分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適應水環境新常態加快水資源循環利用-浙江省溫州市2014年規上工業企業水資源消費分析

在經濟新常態下,水資源的管理利用受到了愈來愈多的關注,繼各地頒布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之后,2015年4月16日國務院印發了《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水十條”),把水資源管理保護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度。近年來,溫州市通過控制污染物排放、淘汰高耗水產業、提高用水效率等措施,在水資源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還是存在不少問題。通過對2014年溫州市規上工業企業(除水生產和供應業外的其他制造業,下同)的用水情況進行分析,結果顯示:溫州市規上工業企業用水總量有所減少,近年來首現下降;水資源結構有所優化,但自來水仍占八成多;萬元工業增加值取水量相對較低,但重復用水率也偏低;取水行業集中度較高,但小規模用水企業偏多;節水宣傳開展廣泛,但企業節水意識依然不強;企業技術設備落后,廢水處理依然不理想。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水資源消費情況1.取水總量呈下降態勢2014年,溫州市規上工業企業取水總量(用新水量,下同)1.03億立方米,同比下降2.7%。其中自來水取水量8245.32萬立方米,比上年同期下降4.2%;地表淡水取水量1568.67萬立方米,同比增長1.3%;地下淡水取水量424.07萬立方米,同比增長17.4%;雨水取水量19.55萬立方米,同比增長23.7%;再生水(中水)取水量3.89萬立方米,同比下降6.5%。表12014年溫州市規上工業企業用水情況單位:萬立方米指標名稱取水量2014年2013年合計10279.8710564.05地表淡水1568.671547.79地下淡水424.07361.13自來水8245.328609.38海水0.010.01陸地苦咸水0.000.00礦井水0.000.00雨水19.5515.80再生水(中水)3.894.16海水淡化水0.000.00其他水18.3625.77

2.水資源結構有所優化從取水來源來看,2014年規上工業企業自來水占比由上年的81.5%下降至80.2%,地表淡水和地下淡水均有所增長,占比分別比上年提升了0.6和0.7個百分點;從高耗能行業取水情況來看,2014年,八大高耗能行業(紡織業、造紙和紙制品業、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化學纖維制造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取水總量2975.18萬立方米,占規上工業取水總量的28.9%,較上年同期下降0.6個百分點。3.取水行業集中度較高2014年,溫州市規上工業企業用水量居前十位的行業取水總量達7315.69萬立方米,占71.2%,其中“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業”和“橡膠和塑料制品業”兩大行業占了近30%。4.萬元工業增加值取水量較低2014年,溫州市規上工業企業萬元工業增加值取水量為10.59立方米,僅相當于全市單位GDP用水量的五分之一左右,比上年同期下降8.4%。萬元工業增加值取水量最低的行業是燃氣生產和供應業,為2.81立方米,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為2.97立方米,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及通用設備制造業分別為4.21、4.49和4.92立方米;萬元工業增加值取水量最高的行業是食品制造業,為41.28立方米,其次是造紙和紙制品業(39.52立方米),橡膠和塑料制品業(31.65立方米)。表22014年溫州市規上工業各行業萬元工業增加值水耗單位:立方米/萬元指標名稱2014年2013年全部工業企業10.5911.56非金屬礦采選業17.6615.80農副食品加工業19.0820.46食品制造業41.2849.03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23.0724.67紡織業22.0024.47紡織服裝、服飾業6.136.84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業10.3810.64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業13.1910.20家具制造業27.5825.07造紙和紙制品業39.5250.42印刷和記錄媒介復制業9.7010.29文教、工美、體育和娛樂用品制造業7.738.04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2.973.44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22.3125.41醫藥制造業22.3227.28化學纖維制造業15.2417.00橡膠和塑料制品業31.6530.87非金屬礦物制品業22.2521.89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10.4512.01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9.639.74金屬制品業12.3013.96通用設備制造業4.925.54專用設備制造業6.416.61汽車制造業6.096.58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10.4510.23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4.214.61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14.6815.53儀器儀表制造業7.728.21其他制造業23.1825.58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4.496.47金屬制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0.000.00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8.7110.08燃氣生產和供應業2.812.21二、當前規上工業企業水資源消費存在的問題1、水消費結構有待優化。2014年溫州市規上工業企業重復用水的企業只有453家,僅占10.6%。全市絕大部分企業不同程度地依賴自來水,且用量大,再生水(中水)、雨水的比例很小,海水的利用率幾乎為0,水消費結構很不合理。2.重復用水率偏低。2014年,溫州市規上工業企業重復用水率僅13.16%,比上年同期下降1.9個百分點,與有些城市80%-90%左右的高重復用水率相比差距很大。分企業規模來看,小規模企業重復用水率相對偏低。取水量100萬立方米以上和50萬到100萬立方米的企業重復用水率分別為25.21%和25.29%;取水量10萬到50萬立方米的企業重復用水率只有13.62%;取水量10萬立方米以下的企業重復用水率更低,僅5.8%,這部分小規模企業數占全市規上工業企業數的96.0%,取水量占比達48.5%,在很大程度上拉低了全市的重復用水率。分行業來看,各行業重復用水率相差較大。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重復用水率最高,達到55.25%;其次是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40.79%),化學纖維制造業(34.52%),造紙和紙制品業(27.09%),紡織業(20.74%),其他行業重復用水率均在20%以下,有的行業甚至為0,如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燃氣生產和供應業以及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等行業。3.技術設備落后,節水意識差。部分企業設備老化,“跑、冒、滴、漏”現象嚴重。同時,一些企業特別是小規模企業節水意識不強,造成水資源浪費。4.企業廢水處理不理想。由于工業生產污水直接外排而引起的環境事件屢見不鮮,而且即使實現了達標排放,還是有大量的污染物排入江河湖泊中,有些地方污染程度已超過了河流湖泊自身的環境容量。三、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對策和建議1.積極實施水資源管理制度,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無論是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還是剛頒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都對促進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推動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要加快落實這些水資源管理制度,切實發揮政策效力,實現水資源管理的新跨越。同時采取多種方式,大力開展水資源保護利用宣傳活動,充分提高社會各界依法用水意識,深入領會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意義,增強節約用水責任感和緊迫感。2.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環保產業積極調整工業布局和產業結構,大力壓縮高耗水產業,發展節水型工業。一方面,大力壓縮耗水量大,用水效率低、水污染嚴重的行業,嚴格限制新上高耗水項目;另一方面,積極發展節水低耗型的產業和企業,并通過技術改造等手段,促進各類企業向節水低耗型方向轉變。同時,通過增加優質、低耗、高附加值的產品種類和數量,逐步加大低耗水原料的比重,優化原料結構,提高用水效率。3.加快技術改造,提高水資源循環利用加快節水技術和節水設備、器具與污水處理設備的研究開發,積極開展節水工程建設,加大以節水為重點的企業技術改造力度,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集中力量支持一批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的改造,大力推廣節水減污新技術、新工藝,積極推行清潔生產,加強污水處理設施建設,促進廢水循環使用和綜合利用,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4.加強工業節水管理工作,創建節水型工業企業要根據溫州市各用水單位的用水現狀和發展要求,制定一套科學合理的中長期水資源供求規劃。堅決執行水污染監督管理制度,堅持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促進企業污水治理工作開展,逐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工業節水管理機制,通過管理創新、制度創新,不斷提高工業節水的水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