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2024學年河南靈寶市實驗高中高考考前模擬歷史試題考生須知:1.全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全部在答題紙上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的答案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2.請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在“答題紙”上先填寫姓名和準考證號。3.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1949年9月,美國墨西哥灣所產的石油實際離岸價格為每桶2.71美元,而波斯灣產地石油價格每桶0.39美元,運到美國后交貨價格每桶也只有1.60美元。這-狀況A.引發了第三世界反霸斗爭 B.阻礙了世界經濟增長趨勢C.刺激了產油國家走向聯合 D.造成了南北經濟差距擴大2.隋唐時期“工商不得人仕”;992年,宋太宗下詔“如工商雜類人內有奇才異行、卓然不群者,亦許解送”。此后,參加科舉的工商業子弟比比皆是。這表明A.工商皆本已經成為時代主流 B.參加科舉需由州郡長官推薦C.門第成為選官人仕重要條件 D.商品經濟發展推動科舉變革3.洪武三年,明太祖命士人戴四方平定巾;洪熙年間,明仁宗令士人著青衣;明中后期,士子冠服追求詭異,顏色鮮麗,花樣多變,但屢遭政府禁止。這反映出明代A.經濟發展沖擊傳統觀念 B.社會生活水平普遍提高C.士大夫階層的逐步衰落 D.服飾生產受到官府壟斷4.14世紀,歐洲思想文化領域開始擺脫宗教束縛,關注現世人生,追求個性自由,這一轉變起源于A.意大利 B.法國 C.英國 D.西班牙5.1978年-1992年我國國民經濟發展情況:1992年比1978年增長比1949年增長國民生產總值24000億元7.18倍—國民收入17400億元5.78倍48.6倍以上數據變化最能說明我國A.基本上實現了現代化B.改革開放以來國民經濟迅速發展C.國民經濟達到了高度繁榮的狀態D.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確立6.“就在戈爾巴喬夫交出核按鈕的一瞬間,聚集在電視機前的人都仿佛聽見了一聲巨響,并且都知道這是那座聳立了69年的紅色帝國大廈在忽然間徹底倒塌了,從此被分裂為15塊碎片。”這句話所反映的歷史事件發生于A.1989年B.1991年C.1999年D.2001年7.賈誼《新書君道》載:“文王之澤下被禽獸,洽于魚鱉,故禽獸魚鱉,枚若枚樂,而況士民乎?”《漢書晁錯傳》記其上書:“德上及飛鳥,下至水蟲草木諸產,皆被其澤。然后陰陽調,四時節,日月光,風雨時。”這說明秦漢時期A.人們戰勝自然災害的能力增強 B.注重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相處C.政府強化了對山林河川的管理 D.經濟活動的規范性得到了加強8.1902年林紓編譯的《伊索寓言》一經刊行便風行一時,但作為一部文學作品,譯者的興趣卻不在于演繹故事,而是在每個篇目后以譯者“識語”的形式,借助故事里動物世界的弱肉強食與爾虞我詐來點評晚清時局、抒發自己的思考。這表明林紓A.開創自由個性的翻譯風格 B.專注反帝愛國的政治運動C.倡導維新救國的政治主張 D.利用進化論宣傳革命思想9.明朝初年,各地藩王王府的文官由中央直接選任,并納人國家官僚系統正常的考察,升遷途徑中.這一做法的目的是A.加強中央集權 B.完善科舉制度 C.重視官員監察 D.防止地方靖難10.公元前4世紀,雅典陪審員誓言的第一句就是:“根據法律和公民大會以及五百人議事會的法令投票判決.如果沒有法律可循.我將符合最公正之感,既沒有偏愛也沒有敵意。”這表明.在雅典的司法制度中A.陪審法庭毫無權力 B.法律占據核心地位C.判決任憑個人感覺 D.民主程序貫穿始終11.1917年7月,俄國臨時政府下令向德軍發起進攻,結果俄軍損失慘重。同年9月,俄軍最高總司令科爾尼洛夫發動反政府叛亂,派兵進逼彼得格勒。在布爾什維克黨的組織下,幾萬名工人武裝起來保衛首都并最終瓦解了叛亂軍隊。這些歷史事件產生的共同結果是A.催生了工兵代表蘇維埃政府B.使臨時政府統治日益陷入孤立C.結束了兩個政權并存的局面D.革命由和平奪權轉向暴力奪權12.中國近代歷史上最早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是A.林則徐 B.魏源 C.李鴻章 D.孫中山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1914年歐戰爆發,北京政府宣布中立。隨著戰爭的進行,協約國開始出現拉中國參戰的想法。北京政府總理段祺瑞力主參戰。他認為“歐戰倘持久,美國終將加入”,“德國雖強,寡不敵眾,料其必敗;且日本既已加入,我若不參加,日本對于青島勢必染指掠奪”。8月,北京政府決定加入協約國集團對德奧宣戰,依據國際公法及慣例廢止所有以前中國與德、奧兩國所訂條約、協議。……在1919年的巴黎和會上,中國代表團雖然拒簽對德和約,但繼續參加和會并成為國際聯盟正式成員,次年中國首任駐國聯代表顧維鈞當選為國聯理事會主席。1921年《中德協約》簽訂,取消了德國在華享有的特權,停付庚子賠款,天津、漢口等租界歸還中國。——摘編自楊雨青《中國參加“一戰”問題之探究》(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段祺瑞政府對德奧宣戰的原因。(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一戰期間及戰后初期中國外交活動的意義。14.(20分)問:(1)請將這三幅圖按所反映之史實的時間先后排序(只寫圖的編號并用逗號隔開)(2)以上三幅圖各自反映了哪一重大歷史事件?(3)任選一上述重大事件,概述其原因、經過、結果與影響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C【解析】
波斯灣產地石油價格明顯低于美國墨西哥灣所產石油的價格,在差價的刺激下為了牟取更多利益,產油國必然走向聯合以提高石油價格,故選C;不同產地石油價格的差異與第三世界反霸斗爭無關,也沒有阻礙世界經濟的增長趨勢,排除AB;美國和波斯灣產油國同屬于北半球,造成南北經濟差距擴大的說法無從體現,排除D。故選C。2、D【解析】
從隋唐時期“工商不得入仕”到宋太宗以后參加科舉的工商業子弟比比皆是,表示科舉取仕的條件已經發生變化,說明商人的地位有了一定的提高,這些都源于宋朝商品經濟發展的推動,故選D;工商皆本是明朝黃宗羲的觀點,排除;BC在材料中沒有體現,排除。3、A【解析】
明代中后期,在工商業發展的基礎上,士人的服飾冠冕日趨個性多元化,沖擊了原有“四方平定巾”“青衣”的規矩和觀念,故選A項;題干中只提及“士人”,無法體現“普遍”提高,排除B項;明代,士大夫階層仍借助科舉制享有很高的社會地位,排除C項;材料只說明官府對士人著裝的要求,與服飾生產無關,排除D項。4、A【解析】
根據“14世紀”“歐洲”“思想文化領域”“現世人生”“個性自由”并結合所學可知,題干反映的是14世紀的文藝復興,而文藝復興起源于意大利。故答案為A項。綜上所述,法國、英國、西班牙都不符合題意,故BCD項錯誤。5、B【解析】
依據表格內容來看,1992年的國民生產總值、國民收入教1978、1949年都有大幅度地增長,說明改革開放以來國民經濟迅速發展。故答案為B項。A項只通過數據不能說明我國實現了現代化,排除;C項表格內容無法體現國民經濟的高度繁榮狀態,排除;D項1992年中共十四大只是確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排除。6、B【解析】題文的“就在戈爾巴喬夫交出核按鈕的一瞬間,都知道這是那座聳立了69年的紅色帝國大廈在忽然間徹底倒塌了,從此后被分裂為15塊碎片。”指的是蘇聯的解體。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91年12月25日晚,蘇聯最后一任領導人戈爾巴喬夫發表電視講話,宣布辭去蘇聯總統職務。同時,飄揚在克里姆林宮上空的蘇聯國旗徐徐降下,蘇聯解體。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7、B【解析】
題干材料顯示賈誼和晁錯強調了人和自然應該和諧相處,故B正確;題干并沒涉及到人們征服自然能力的增強,排除A;材料沒有提及政府對山林河川的管理,也沒有體現經濟活動的規范性加強,排除CD。故選B。8、C【解析】
1902年的中國民族危機深重,由材料“借助故事里動物世界的弱肉強食與爾虞我詐來點評晚清時局、抒發自己的思考”,可得出林紓編譯《伊索寓言》旨在倡導維新救國的政治主張,故C符合題意;材料無法表明自由個性的翻譯風格始于林紓,故A不符合題意;材料沒有涉及對帝國主義和清王朝的態度,故BD不符合題意。故選C。9、A【解析】
本題考查明朝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材料反映,明朝初年各地藩王府文官均由中央任命,并納入國家官僚監察升遷體系,其目的就是加強對地方藩王的控制以強化中央集權,故A項正確;材料并未涉及科舉制的完善,故B項錯誤;材料主旨反映的是加強中央集權,而非重視官員監察,故C項錯誤;“靖難”為平定叛亂之意,明初加強對藩王的控制是為了防止地方叛亂而非防止地方平叛,故D項錯誤。10、B【解析】
結合材料可知,陪審員須根據法律和法令進行判決,只有在沒有法律的情況下才有可能由個人裁決,故答案為B項;陪審法庭擁有審判和監督權,A項表述與史實不符,排除;C項表述與材料矛盾,排除;從材料來看,司法程序主要是根據法律,而不是民主,排除D項。11、B【解析】
依據材料可知,進攻德軍失敗、科爾尼洛夫叛亂、布爾什維克領導人民瓦解叛亂這些信息都說明臨時政府已經無力應對局勢陷入危機之中。因此B選項正確。A選項錯誤,“工兵代表蘇維埃”是在1917年3月的二月革命后建立的,與材料時間不符;C選項錯誤,兩個政權并存局面的結束是在七月流血事件之后,不是這些事件產生的共同結果;D選項錯誤,革命由和平奪權轉向暴力奪權是在七月流血事件之后,不是這些事件產生的共同結果。故正確答案為B選項。12、B【解析】
根據所學內容可知,“師夷長技以制夷”最早出現于魏源的《海國圖志》,故選B項;林則徐不是最早提出該主張的人物,排除A;李鴻章屬于洋務派,是“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實踐者,C排除;孫中山屬于革命派,主張是民主共和,D排除。故選B。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原因:協約國集團積極拉攏:美日參戰,戰局發展對協約國有利:參戰有利于抵制日本侵奪山東。(2)意義:借助一戰勝利收回部分主權,廢除了部分不平等條約:外交敢于抗爭,維護國家利益: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國際地位有所提高。【解析】
(1)原因:根據材料“隨著戰爭的進行,協約國開始出現拉中國參戰的想法”可知,協約國集團積極拉攏;根據材料“‘歐戰倘持久,美國終將加入’,‘德國雖強,寡不敵眾,料其必敗;且日本既已加入,我若不參加,日本對于青島勢必染指掠奪’”可知,美日參戰,戰局發展對協約國有利,參戰有利于抵制日本侵奪山東。(2)意義:根據材料“根據材料“1921年《中德協約》簽訂,取消了德國在華享有的特權,停付庚子賠款,天津、漢口等租界歸還中國”可知,借助戰勝利收回部分主權,廢除了部分不平等條約;根據材料“在1919年的巴黎和會上,中國代表團雖然拒簽對德和約”可知,外交敢于抗爭,維護國家利益;根據材料“繼續參加和會并成為國際聯盟正式成員,次年中國首任駐國聯代表顧維鈞當選為國聯理事會主席”可知,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國際地位有所提高。14、(1)2,1,3(各1分)(2)圖1:美國獨立戰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顧客消費協議合同模板
- 陪玩協議合同協議版
- 隨時退租協議書范本
- 項目獎金合同協議
- 防爆照明租賃合同協議
- 2025翡翠首飾買賣合同
- 鋅鋼護欄定單合同協議
- 雇傭帶貨主播合同協議
- 風機盤管采購合同協議
- 項目經理招聘合同協議
- 2025年機制砂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課件】2025屆高三英語一輪復習語法填空專題課件
- 2025年低壓電工資格證復審試題及答案詳解攻略
- 2025屆陜西省高考適應性檢測(三)數學試題+答案
- 初中會考地理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函授土木工程試題及答案
- 店長工資提成協議書范本
- 基于模糊強化學習和模型預測控制的追逃博弈
- 《餐廳營銷策略解析》課件
- 解放戰爭完整版本
- 《山東省蒙陰縣蜜桃產業的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