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ess程序設計》課件 第4章 查詢_第1頁
《access程序設計》課件 第4章 查詢_第2頁
《access程序設計》課件 第4章 查詢_第3頁
《access程序設計》課件 第4章 查詢_第4頁
《access程序設計》課件 第4章 查詢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查詢第四章數據庫技術產生于20世紀60年代,它是現代信息科學與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計算機數據處理與信息管理系統的核心,是計算機科學中的一個重要分支。隨著數據庫技術的發展,其應用范圍已經由早期的科學計算,逐步滲透到各行各業的業務中,如銀行業務、證券市場業務、火車飛機訂票業務等。目錄CONTENTS利用簡單查詢進行學生情況查詢01參數查詢02重復項與不匹配項查詢0403交叉表查詢05操作查詢SQL查詢06內容要點認識查詢的方法理解查詢的概念掌握幾種查詢的方法使用操作查詢進行查詢4.1Access

程序設計利用簡單查詢進行學生情況查詢查詢是進行數據處理和數據分析的工具,是在指定的(一個或多個)表中根據給定的條件篩選所需要的信息,供用戶查看、更改和分析。簡單查詢是應用最廣的一種查詢,也是Access默認的查詢,它可以在一個或多個表、查詢中查找相關記錄。利用簡單查詢進行學生情況查詢4.1查詢是進行數據處理和數據分析的工具,是在指定的(一個或多個)表中根據給定的條件篩選所需要的信息,供用戶查看、更改和分析。簡單查詢是應用最廣的一種查詢,也是Access默認的查詢,它可以在一個或多個表、查詢中查找相關記錄。創建簡單查詢有兩種方法,即使用向導或使用設計視圖。利用簡單查詢進行學生情況查詢4.1【例4-1】使用向導創建簡單查詢——學生情況信息查詢,要求輸出表中所有學生的姓名、學號和專業。利用查詢向導進行“學生情況”信息查詢設計,其具體步驟如下:(1)打開數據庫,如圖4-1所示。(2)單擊“創建”→“查詢”→“查詢向導”圖標,如圖4-2所示。利用簡單查詢進行學生情況查詢4.1圖4-1教學管理系統圖4-2“新建查詢”對話框利用簡單查詢進行學生情況查詢4.1利用查詢向導進行“學生情況”信息查詢設計,其具體步驟如下:(3)選擇“簡單查詢向導”選項,點擊“確定”按鈕,如圖4-3所示。圖4-3“簡單查詢向導”對話框(1)利用簡單查詢進行學生情況查詢4.1利用查詢向導進行“學生情況”信息查詢設計,其具體步驟如下:(4)在“表/查詢”下拉列表框中選擇“表:學生情況”,依次單擊“可用字段”中的“學號”“姓名”“專業”之后按

按鈕,將選中的字段添加到右邊的“選定字段”列表框中,如圖4-4所示。單擊“下一步”按鈕,選擇字段的順序即為結果集中字段顯示的順序。利用簡單查詢進行學生情況查詢4.1圖4-4“簡單查詢向導”對話框(2)利用簡單查詢進行學生情況查詢4.1利用查詢向導進行“學生情況”信息查詢設計,其具體步驟如下:(5)在圖4-5所示的文本框中輸入查詢名稱“學生情況查詢”,如圖4-5所示。(6)單擊“完成”按鈕,系統將顯示查詢結果,如圖4-6所示。利用簡單查詢進行學生情況查詢4.1圖4-5“簡單查詢向導”對話框(3)圖4-6學生情況查詢運行結果利用簡單查詢進行學生情況查詢4.1【例4-2】使用查詢設計創建簡單查詢——教師信息查詢,要求輸出表中所有教師的姓名、專業和職稱。利用設計視圖進行“教師情況”信息查詢設計,其具體步驟如下:(2)彈出如圖4-8所示的兩個窗口。其中,顯示表”對話框中列出了可供查詢設計使用的表和查詢。圖4-7“查詢設計”對話框(1)利用簡單查詢進行學生情況查詢4.1利用設計視圖進行“教師情況”信息查詢設計,其具體步驟如下:(2)彈出如圖4-8所示的兩個窗口。其中,“顯示表”對話框中列出了可供查詢設計使用的表和查詢。利用簡單查詢進行學生情況查詢4.1利用設計視圖進行“教師情況”信息查詢設計,其具體步驟如下:(3)在“顯示表”對話框的“表”選項卡中選擇“教師情況”表,單擊“添加”按鈕,則會發現“教師情況”表已經添加到查詢設計視圖中,如圖4-9所示,單擊“顯示表”對話框中的“關閉”按鈕關閉該對話框。利用簡單查詢進行學生情況查詢4.1圖4-8“查詢設計”對話框(2)圖4-9“查詢設計”對話框(3)利用簡單查詢進行學生情況查詢4.1利用設計視圖進行“教師情況”信息查詢設計,其具體步驟如下:(4)用鼠標雙擊“教師情況”表中的字段“姓名”“專業”“職稱”,將會添加到下面的查詢設計“字段”一行中。單擊“姓名”列的“排序”按鈕,選擇“升序”,如圖4-10所示。利用簡單查詢進行學生情況查詢4.1利用設計視圖進行“教師情況”信息查詢設計,其具體步驟如下:(5)單擊工具欄中的“保存”按鈕

,輸入“教師信息查詢”,關閉查詢設計視圖,點擊運行按鈕“!”,其結果如圖4-11所示。利用簡單查詢進行學生情況查詢4.1圖4-10

“查詢設計”對話框(4)圖4-11教師信息查詢運行結果4.2Access

程序設計參數查詢參數查詢是在執行時顯示對話框以提示用戶輸入查詢參數或準則。與其他查詢相比,參數查詢可以根據用戶需求進行,而其他查詢則是事先設置好的。參數查詢4.2參數查詢是在執行時顯示對話框以提示用戶輸入查詢參數或準則。與其他查詢相比,參數查詢可以根據用戶需求進行,而其他查詢則是事先設置好的。參數查詢4.2【例4-3】創建一個名為“按姓名查詢”的參數查詢,根據用戶輸入的姓名查詢該教師的情況,包括“教師號”“專業”和“課程號”。根據題目要求,本例中需要使用到“教師情況”和“課程評價”兩張表格,并且利用它們之間的聯系進行參數查詢設計。其具體步驟如下:(1)打開“教學管理系統”數據庫窗口,選擇“數據庫工具”→“關系”→“關系”圖標,如圖4-12所示。LOREMIPSUM參數查詢4.2其具體步驟如下:(2)根據表格“教師情況”“課程評價”“課程一覽”“學生成績”和“學生情況”編輯關系,點擊“關系工具”下的“編輯關系”圖標,完成關系建立,如圖4-13所示。參數查詢4.2圖4-12表格關系建立對話框(1)圖4-13表格關系建立對話框(2)參數查詢4.2其具體步驟如下:(3)選擇“創建”→“查詢”→“查詢設計”圖標,打開查詢設計視圖和“顯示表”對話框。(4)在“顯示表”對話框中,依次把“教師情況”和“課程評價”兩張表添加到查詢設計視圖的上半部分,如圖4-14所示(教材113頁),關閉“顯示表”對話框。參數查詢4.2其具體步驟如下:(5)雙擊“教師情況”表中的“姓名”“教師號”和“專業”字段,雙擊“課程評價”表中的“課程號”字段,將這些字段添加到設計視圖下半部分的字段行中,并在“姓名”字段的條件行中輸入“[請輸入待查詢姓名:]”,如圖4-15所示。參數查詢4.2其具體步驟如下:(6)單擊“保存”按鈕,打開“另存為”對話框,輸入查詢名稱為“按姓名查詢”,如圖4-16所示。(7)運行該查詢,彈出“輸入參數值”對話框,如圖4-17所示,在文本框中輸入待查詢的姓名,如“李元”。(8)單擊“確定”按鈕,其查詢結果如圖4-18所示。參數查詢4.2圖4-15“參數查詢”對話框(2)圖4-16“參數查詢”對話框(3)參數查詢4.2圖4-17“參數查詢”對話框(4)圖4-18按姓名查詢運行結果參數查詢4.2注意:方括號中的內容是查詢運行時出現在參數對話框中的提示文本。內容一定要放在英文方括號[

]里,而且提示文本中可以包含查詢的字段名,但不能和字段名完全一樣。4.3Access

程序設計交叉表查詢交叉表查詢可以計算并重新組織數據的結構,以便分析數據。利用交叉表查詢可以對數據進行總計(sum)、求平均值(average)、計數(count)等匯總。與顯示相同數據的選擇查詢相比,交叉表查詢的結構讓數據更易于閱讀。交叉表查詢4.3交叉表查詢可以計算并重新組織數據的結構,以便分析數據。利用交叉表查詢可以對數據進行總計(sum)、求平均值(average)、計數(count)等匯總。與顯示相同數據的選擇查詢相比,交叉表查詢的結構讓數據更易于閱讀。交叉表查詢4.3【例4-4】創建一個名為“學生情況_交叉表”的參數查詢,統計不同專業男生和女生的人數。利用查詢向導進行學生情況信息查詢設計,具體步驟如下:(1)打開數據庫,單擊“創建”→“查詢”→“查詢向導”圖標,彈出“新建查詢”對話框,選擇“交叉表查詢向導”,如圖4-19所示,單擊“確定”按鈕。交叉表查詢4.3利用查詢向導進行學生情況信息查詢設計,具體步驟如下:(2)彈出“交叉表查詢向導”窗口,選擇“表:學生情況”,如圖4-20所示,單擊“下一步”按鈕。交叉表查詢4.3圖4-19“交叉表查詢”對話框(1)圖4-20“交叉表查詢”對話框(2)交叉表查詢4.3利用查詢向導進行學生情況信息查詢設計,具體步驟如下:(3)彈出如圖4-21所示的“交叉表查詢向導”窗口,確定哪些字段值作為行標題。可在“可用字段”欄中選擇“性別”字段值作為交叉表查詢的行標題,通過單擊

按鈕逐個添加到“選定字段”欄中,這時就能在“示例”中看到這個查詢的基本樣式,然后單擊“下一步”按鈕。交叉表查詢4.3圖4-21“交叉表查詢”對話框(3)交叉表查詢4.3利用查詢向導進行學生情況信息查詢設計,具體步驟如下:(4)彈出如圖4-22所示的“交叉表查詢向導”窗口,選擇查詢列標題“專業”,單擊“下一步”按鈕。(5)彈出如圖4-23所示的“交叉表查詢向導”窗口,選擇字段以及相應的函數,然后單擊“下一步”按鈕。交叉表查詢4.3圖4-22“交叉表查詢”對話框(4)圖4-23“交叉表查詢”對話框(5)交叉表查詢4.3利用查詢向導進行學生情況信息查詢設計,具體步驟如下:(6)彈出如圖4-24所示的“交叉表查詢向導”窗口,指定查詢的名稱“學生情況_交叉表”,同時選擇“查看查詢”,單擊“完成”按鈕。(7)其查詢結果如圖4-25所示。交叉表查詢4.3圖4-24“交叉表查詢”對話框(6)圖4-25交叉表查詢運行結果4.4Access

程序設計重復項與不匹配項查詢重復項查詢是指將數據庫中相同字段的信息內容集合在一起顯示,主要用于各種數據的對比分析。重復項與不匹配項查詢4.4重復項查詢是指將數據庫中相同字段的信息內容集合在一起顯示,主要用于各種數據的對比分析。重復項與不匹配項查詢4.4【例4-5】使用“查找重復項查詢向導”查找同一教師的課程評價情況,包含“教師號”“課程號”和“評價”,查詢對象保存為“同一教師評教情況”。利用查詢向導進行“課程評價”信息查詢設計,其具體步驟如下:(1)打開數據庫,單擊“創建”→“查詢”→“查詢向導”→“查找重復項查詢向導”→“確定”。重復項與不匹配項查詢4.4利用查詢向導進行“課程評價”信息查詢設計,其具體步驟如下:(2)在“請確定用以搜尋重復字段值的表或查詢”對話框中,在列表框中選擇“表:課程評價”,單擊“下一步”按鈕。(3)在“查找重復項查詢向導”對話框中“請確定可能包含重復信息的字段:”列表中選擇“教師號”,單擊“下一步”按鈕,如圖4-26所示。重復項與不匹配項查詢4.4利用查詢向導進行“課程評價”信息查詢設計,其具體步驟如下:(4)在“查找重復項查詢向導”對話框中“請確定查詢是否顯示除帶有重復值的字段之外的其他字段:”選擇“課程號”和“評價”,單擊“下一步”按鈕,如圖4-27所示。重復項與不匹配項查詢4.4圖4-26“重復項查詢”對話框(1)圖4-27“重復項查詢”對話框(2)重復項與不匹配項查詢4.4利用查詢向導進行“課程評價”信息查詢設計,其具體步驟如下:(5)將查詢保存為“同一教師評教情況”,同時選擇查看結果,單擊“完成”按鈕。(6)查詢結果如圖4-28所示。圖4-28同一教師評教情況運行結果重復項與不匹配項查詢4.4不匹配查詢是指將數據表中不符合查詢條件的數據顯示出來,其作用與隱藏符合條件的數據的功能相似。重復項與不匹配項查詢4.4【例4-6】使用“查找不匹配項查詢向導”查找沒有成績的學生信息,包括“學號”“姓名”和“專業”,查詢對象保存為“學生情況與學生成績不匹配”。利用查詢向導進行學生成績信息查詢設計,其具體步驟如下:(1)打開數據庫,點擊“創建”→“查詢”→“查詢向導”→“查找不匹配項查詢向導”→“確定”。重復項與不匹配項查詢4.4利用查詢向導進行學生成績信息查詢設計,其具體步驟如下:(2)在“查找不匹配項查詢向導”對話框中“在查詢結果中,哪張表或查詢包含您想要的記錄?”下選擇“表:學生情況”,單擊“下一步”按鈕。(3)在“查找不匹配項查詢向導”對話框中“請確定哪張表或查詢包含相關記錄”下選擇“表:學生成績”,單擊“下一步”按鈕。重復項與不匹配項查詢4.4利用查詢向導進行學生成績信息查詢設計,其具體步驟如下:(4)在“查找不匹配項查詢向導”對話框中“請確認在兩張表中都有的信息:”下選擇“學號”,如圖4-29所示,單擊“下一步”按鈕。(5)在“查找不匹配項查詢向導”對話框中“請選擇查詢結果中所需的字段”下選擇“學號”“姓名”和“專業”,如圖4-30所示,單擊“下一步”按鈕。重復項與不匹配項查詢4.4圖4-29“不匹配項查詢”對話框(1)圖4-30“不匹配項查詢”對話框(2)重復項與不匹配項查詢4.4利用查詢向導進行學生成績信息查詢設計,其具體步驟如下:(6)在“查找不匹配項查詢向導”對話框中“請指定查詢名稱”框填寫“學生情況與學生成績不匹配”。(7)點擊“完成”按鈕,其運行結果如圖4-31所示。圖4-31學生情況與學生成績不匹配運行結果4.5Access

程序設計操作查詢操作查詢是指使用查詢對數據表中的記錄進行編輯操作,根據操作的不同分為如下4種查詢類型。操作查詢4.5操作查詢是指使用查詢對數據表中的記錄進行編輯操作,根據操作的不同分為如下4種查詢類型:1.生成表查詢2.追加查詢3.更新查詢4.刪除查詢操作查詢4.5生成表查詢是指從一個或多個表中選擇數據建立一個新表,它可以將查詢結果添加到這個新表中。生成表查詢所創建的新表會繼承源表字段的數據類型,但并不繼承源表的字段屬性及主鍵設置。這是創建表最快捷的一種方法。1.生成表查詢操作查詢4.5【例4-7】創建一個名為“查詢學生成績情況”的生成表查詢,將字段“學號”“姓名”“專業”“課程號”“課程名”和“分數”保存到一個新表中,新表的名稱為“學生成績登記”。1.生成表查詢利用查詢設計進行“學生成績登記”信息查詢設計,其具體步驟如下:(1)打開數據庫窗口,選擇“創建”→“查詢”→“查詢設計”按鈕,打開查詢設計視圖和“顯示表”對話框。操作查詢4.51.生成表查詢利用查詢設計進行“學生成績登記”信息查詢設計,其具體步驟如下:(2)在“顯示表”對話框中,依次把“學生情況”“學生成績”和“課程一覽”三張表添加到查詢設計視圖的上半部分,關閉“顯示表”對話框。操作查詢4.51.生成表查詢利用查詢設計進行“學生成績登記”信息查詢設計,其具體步驟如下:(3)雙擊“學生情況”表中的“學號”“姓名”和“專業”字段;雙擊“課程一覽”表中的“課程號”和“課程名”字段;雙擊“學生成績”表中的“分數”字段,將這些字段添加到設計視圖下半部分的字段行中,如圖4-32所示。操作查詢4.51.生成表查詢圖4-32“生成表查詢”對話框(1)操作查詢4.51.生成表查詢利用查詢設計進行“學生成績登記”信息查詢設計,其具體步驟如下:(4)單擊“查詢工具”→“設計”→“查詢類型”→“生成表”圖標,此時出現如圖4-33所示對話框,在“表名稱”文本框中輸入新表的名稱“學生成績登記”,單擊“確定”按鈕。操作查詢4.51.生成表查詢利用查詢設計進行“學生成績登記”信息查詢設計,其具體步驟如下:(5)單擊“保存”按鈕,打開“另存為”對話框,輸入查詢名稱為“查詢學生成績情況”,如圖4-34所示。(6)運行該查詢,出現系統提示框,如圖4-35所示,單擊“是”按鈕,系統將生成新表。(7)打開所生成的新表“學生成績登記”,其結果如圖4-36所示。操作查詢4.51.生成表查詢圖4-33“生成表查詢”對話框(2)圖4-34“生成表查詢”對話框(3)操作查詢4.51.生成表查詢圖4-35“生成表查詢”對話框(4)圖4-36學生成績登記表運行結果操作查詢4.5追加查詢是將從一個或多個數據源表得到的或查詢得到的一組記錄添加到目標表中。若源表和目標表的字段數量不同,則使用追加查詢只添加匹配字段中的數據,忽略其他不匹配的字段。2.追加查詢操作查詢4.5【例4-8】創建一個名為“添加計算機學生成績情況”的追加查詢,將專業為“計算機”的學生成績情況添加到“學生成績登記”表中。利用查詢設計進行添加某專業學生成績情況查詢設計,其具體步驟如下:(1)打開數據庫窗口,選擇“創建”→“查詢”→“查詢設計”按鈕,打開查詢設計視圖和“顯示表”對話框。2.追加查詢操作查詢4.5利用查詢設計進行添加某專業學生成績情況查詢設計,其具體步驟如下:(2)在“顯示表”對話框中,依次把“學生情況”“學生成績”和“課程一覽”三張表添加到查詢設計視圖的上半部分,關閉“顯示表”對話框。2.追加查詢操作查詢4.5利用查詢設計進行添加某專業學生成績情況查詢設計,其具體步驟如下:(3)雙擊“學生情況”表中的“學號”“姓名”和“專業”字段;雙擊“學生成績”表中的“課程號”字段;雙擊“課程一覽”表中的“課程名”字段,將這些字段添加到設計視圖下半部分的字段行中。在“專業”字段的條件行中輸入“=“計算機””,如圖4-37所示。2.追加查詢操作查詢4.5圖4-37“追加查詢”對話框(1)2.追加查詢操作查詢4.52.追加查詢利用查詢設計進行添加某專業學生成績情況查詢設計,其具體步驟如下:(4)單擊“查詢工具”→“設計”→“查詢類型”→“追加”圖標,此時出現如圖4-38所示對話框,在“表名稱”文本框中輸入新表的名稱“學生成績登記”,單擊“確定”按鈕。操作查詢4.52.追加查詢利用查詢設計進行添加某專業學生成績情況查詢設計,其具體步驟如下:(5)單擊“保存”,打開“另存為”對話框,輸入查詢名稱為“添加計算機學生成績情況”。(6)運行該查詢,出現系統提示框,如圖4-39所示,單擊“是”按鈕,向“學生成績登記”表中追加新記錄。操作查詢4.52.追加查詢圖4-38“追加查詢”對話框(2)圖4-39“追加查詢”對話框(3)操作查詢4.52.追加查詢利用查詢設計進行添加某專業學生成績情況查詢設計,其具體步驟如下:(7)打開添加記錄后的“學生成績登記”表,其結果如圖4-40所示。圖4-40

追加查詢運行結果操作查詢4.53.更新查詢在數據庫中,有時需要修改大量的數據,若是通過人工的方式逐條修改會很麻煩,而且費時。這時,使用更新查詢功能將會非常高效,更新查詢可以實現對一個或多個表中的一組記錄的全部修改。如果建立了表間聯系,設置了級聯更新,運行更新查詢也會引起其他表的變化。操作查詢4.53.更新查詢【例4-9】將“教師情況”表復制一份,復制后的表名為“教師情況1”,然后創建一個名為“更改職稱”的更新查詢,將“教師情況1”表中職稱為“助教”的字段值改為“研究生實習”。利用查詢設計進行“教師情況”表的更新查詢,其具體步驟如下:(1)打開數據庫窗口,復制“教師情況”表的數據和結構,將其命名為“教師情況1”。操作查詢4.53.更新查詢利用查詢設計進行“教師情況”表的更新查詢,其具體步驟如下:(2)點擊“創建”→“查詢”→“查詢設計”,打開查詢的設計視圖和“顯示表”對話框。(3)在“顯示表”對話框中將“教師情況1”表添加到查詢設計視圖的上半部分,關閉“顯示表”對話框。將“教師情況1”表中的“職稱”字段添加到設計視圖下半部分的字段行中。操作查詢4.53.更新查詢利用查詢設計進行“教師情況”表的更新查詢,其具體步驟如下:(4)單擊“查詢工具”→“設計”→“查詢類型”→“更新”圖標,此時查詢設計視圖的“顯示”行變為“更新到”,在“更新到”行中輸入“”研究生實習””,在“條件”行中輸入“=”助教””,如圖4-41所示。操作查詢4.53.更新查詢利用查詢設計進行“教師情況”表的更新查詢,其具體步驟如下:(5)保存查詢,設置查詢名稱為“更改職稱”。(6)運行該查詢,出現如圖4-42所示系統提示框,單擊“是”按鈕,對“教師情況1”表中的部分記錄進行更新操作。操作查詢4.52.追加查詢圖4-41“更新查詢”對話框(1)圖4-42“更新查詢”對話框(2)操作查詢4.53.更新查詢利用查詢設計進行“教師情況”表的更新查詢,其具體步驟如下:(7)查看執行更新查詢后的“教師情況1”表,其結果如圖4-43所示。圖4-43更新查詢運行結果操作查詢4.54.刪除查詢刪除查詢是指從一個或多個表中刪除滿足條件的記錄。如果刪除的記錄來自多個表,若已經定義了相關表中的關聯,并且在“關系”窗口中選中了“實施參照完整性”復選框和“級聯刪除相關記錄”復選框,就會刪除相關聯表中的記錄。操作查詢4.54.刪除查詢【例4-10】將“教師情況”表復制一份,復制后的表名為“教師情況2”,然后創建一個名為“刪除退休教師情況”的刪除查詢,將年齡分別大于60歲和55歲的男、女教師從“教師情況2”表中刪除。利用查詢設計進行“教師情況”表的刪除查詢,其具體步驟如下:(1)打開數據庫窗口,復制“教師情況”表的數據和結構,將其命名為“教師情況2”。操作查詢4.54.刪除查詢利用查詢設計進行“教師情況”表的刪除查詢,其具體步驟如下:(2)單擊“創建”→“查詢”→“查詢設計”,打開查詢的設計視圖和“顯示表”對話框。(3)在“顯示表”對話框中將“教師情況2”表添加到查詢設計視圖的上半部分,關閉“顯示表”對話框。將“教師情況2”表中的“姓名”“性別”和“年齡”字段添加到“字段”行中。操作查詢4.54.刪除查詢利用查詢設計進行“教師情況”表的刪除查詢,其具體步驟如下:(4)選擇“查詢工具”→“設計”→“查詢類型”→“刪除”,在“性別”字段的條件中輸入““男””或“"女””,在年齡字段對應輸入“>"60"”或“>"55””,如圖4-44所示。操作查詢4.54.刪除查詢利用查詢設計進行“教師情況”表的刪除查詢,其具體步驟如下:(5)保存查詢,設置查詢名稱為“刪除退休教師情況”。(6)運行該查詢,出現系統提示框,如圖4-45所示,單擊“是”按鈕,從“教師情況2”表中刪除部分記錄。操作查詢4.54.刪除查詢圖4-44“刪除查詢”對話框(1)圖4-45“刪除查詢”對話框(2)操作查詢4.54.刪除查詢利用查詢設計進行“教師情況”表的刪除查詢,其具體步驟如下:(7)查看刪除部分記錄后的“教師情況2”表,其結果如圖4-46所示。圖4-46“刪除查詢”運行結果4.6Access

程序設計SQL查詢SQL(StructureQueryLanguage)是一種結構化查詢語言,且是一種功能極其強大的關系數據庫語言。自從1981年IBM公司推出以來,SQL語言得到了廣泛應用。SQL查詢是指用戶直接使用SQL語言創建的查詢。SQL查詢4.6SQL(StructureQueryLanguage)是一種結構化查詢語言,且是一種功能極其強大的關系數據庫語言。自從1981年IBM公司推出以來,SQL語言得到了廣泛應用。SQL查詢是指用戶直接使用SQL語言創建的查詢。SQL查詢4.6SQL充分體現了關系數據語言的優點,其主要特點如下4個:1.SQL的特點(1)綜合統一(2)高度非過程化(3)共享性(4)語言簡潔,易學易用SQL查詢4.6SQL充分體現了關系數據語言的優點,其主要特點如下:1.SQL的特點(1)綜合統一。SQL風格統一,可以獨立完成數據庫生命周期中的全部活動,包括定義關系模式、錄入數據、建立數據庫、查詢、更新、維護、重構數據庫、控制數據庫安全性等一系列操作要求,這就為數據庫應用系統開發提供了良好的環境。SQL查詢4.6SQL充分體現了關系數據語言的優點,其主要特點如下:1.SQL的特點(2)高度非過程化。利用SQL進行數據操作時,用戶只需提出“做什么”,而不必指明“怎么做”。(3)共享性。SQL是一種共享語言,它全面支持客戶機、服務器模式。(4)語言簡潔,易學易用。SQL所使用的語句很接近自然語言,易于掌握和學習。SQL查詢4.6SQL具有以下4個功能:2.SQL的功能(1)數據定義DDL(2)數據操縱DML(3)數據查詢DQL(4)數據控制DCLSQL查詢4.6(1)數據定義DDL。數據定義用于定義和修改表、定義視圖和索引。數據定義語句包括CREATE(建立)、DROP(刪除)和ALTER(修改)。(2)數據操縱DML。數據操縱用于對表或視圖的數據進行添加、刪除和修改等操作。數據操縱語句包括INSERT(插入)、DELETE(刪除)和UPDATE(修改)。SQL具有以下4個功能:2.SQL的功能SQL查詢4.6(3)數據查詢DQL。數據查詢用于檢索數據庫中的數據。數據查詢語句包括SELECT(選擇)。(4)數據控制DCL。數據控制用于控制用戶對數據庫的存取權利。數據控制語句包括GRANT(授權)和REVOTE(回收權限)。SQL具有以下4個功能:2.SQL的功能SQL查詢4.63.SQL視圖在Access2016中,對于所有通過查詢設計器設計出的查詢,系統都會在后臺自動生成相應的SQL語句。用戶在SQL視圖中可以看到相關的SQL命令。在建立一個比較復雜的查詢時,通常是先在查詢設計視圖中完成查詢的基本功能,再切換到SQL視圖,通過編輯SQL語句完成一些特殊的查詢。SQL查詢4.63.SQL視圖切換SQL視圖的步驟如下:(1)新建查詢并直接關閉“顯示表”對話框。單擊“創建”選項卡“查詢”組中的“查詢設計”按鈕,在彈出的“顯示表”對話框中直接單擊“關閉”按鈕,窗口即切換到沒有任何數據源的查詢設計視圖中。SQL查詢4.63.SQL視圖切換SQL視圖的步驟如下:(2)打開SQL視圖。單擊“查詢工具|設計”選項卡“結果”組中的“SQL視圖”按鈕。或者直接在查詢設計視圖上半部窗格空白處右擊,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SQL視圖”命令,即可打開SQL視圖。在SQL視圖中,可以完成對SQL語句的編輯。SQL查詢4.63.SQL視圖在Access2016中,數據定義是SQL的一種特定查詢,用戶使用數據定義查詢可以在當前數據庫中創建表、刪除表、更改表和創建索引。SQL數據定義功能的核心命令動詞有:CREATE(建立)、ALTER(修改)和DROP(刪除)。SQL查詢4.64.SQL的數據定義功能SQL的數據定義功能:12建立表結構修改表內容SQL查詢4.64.SQL的數據定義功能1)建立表結構CREATETABLE<表名>(<字段名1><數據類型>[(<長度>)][,<字段名2><數據類型>[(<長度>)]……]);SQL查詢4.64.SQL的數據定義功能2)修改表內容(1)查詢數據。SELECT字段列表FROM表名列表[WHERE條件列表];(2)新增數據。INSERT[INTO]表名VALUES(數據值1,數據值2,……);(3)更新數據。UPDATE表名SET列名1=值1[,列名2=值2,……]WHERE[條件列表];(4)刪除數據。DELETE[FROM]表名[WHERE[條件]];SQL查詢4.64.SQL的數據定義功能【例4-11】根據“學生情況”和“學生成績”兩個表,使用SQL語句完成以下查詢:從“學生情況”表中查詢“計算機”專業學生的所有信息。利用SQL查詢進行“計算機”查詢設計,其具體步驟如下:(1)打開“教學管理系統”數據庫窗口,選擇“創建”→“查詢”→“查詢設計”圖標,在打開的“顯示表”對話框中不選擇任何表,進入空白查詢設計視圖。SQL查詢4.64.SQL的數據定義功能利用SQL查詢進行“計算機”查詢設計,其具體步驟如下:(2)單擊“查詢工具”→“設計”→“視圖”→“SQL視圖”圖標,將查詢設計視圖切換到“SQL視圖”,如圖4-47所示,在SQL視圖的空白區域輸入如下SQL語句:SELECT*FROM學生情況WHERE專業="計算機";圖4-47“SQL查詢”對話框(1)SQL查詢4.64.SQL的數據定義功能利用SQL查詢進行“計算機”查詢設計,其具體步驟如下:(3)單擊“查詢工具”→“設計”→“結果”→“運行”按鈕,查看并保存查詢結果,如圖4-48所示。圖4-48“SQL查詢”對話框(2)SQL查詢4.64.SQL的數據定義功能【例4-12】復制“學生情況”表的數據和結構,另存為“學生情況1”表,然后向表中添加一條學生的所有信息。其具體步驟如下:(1)打開“教學管理系統”數據庫窗口,選擇“創建”→“查詢”→“查詢設計”圖標,在打開的“顯示表”對話框中不選擇任何表,進入空白查詢設計視圖。SQL查詢4.64.SQL的數據定義功能其具體步驟如下:(2)單擊“查詢工具”→“設計”→“視圖”→“SQL視圖”,將查詢設計視圖切換到“SQL視圖”,如圖4-49所示,在SQL視圖的空白區域輸入如下SQL語句:INSERTINTO學生情況1VALUES("10011212","田田","女”,"2001/1/1”,"電子通信”,"北京市海淀區","100089","")圖4-49“SQL新增”對話框(1)SQL查詢4.64.SQL的數據定義功能其具體步驟如下:(3)單擊“運行”按鈕,彈出如圖4-50所示對話框。圖4-50“SQL新增”對話框(2)SQL查詢4.64.SQL的數據定義功能其具體步驟如下:(4)選擇“是”按鈕,運行結果如圖4-51所示。圖4-51“SQL新增”對話框(3)SQL查詢4.64.SQL的數據定義功能【例4-13】復制“學生情況”表的數據和結構,另存為“學生情況2”表,然后將“學生情況2”表中的“計算機”專業改為“物聯網”。其具體步驟如下:(1)打開“教學管理系統”數據庫窗口,選擇“創建”→“查詢”→“查詢設計”圖標,在打開的“顯示表”對話框中不選擇任何表,進入空白查詢設計視圖。SQL查詢4.64.SQL的數據定義功能其具體步驟如下:(2)單擊“查詢工具”→“設計”→“視圖”→“SQL視圖”圖標,將查詢設計視圖切換到“SQL視圖”,如圖4-52所示,在SQL視圖的空白區域輸入如下SQL語句:UPDATE學生情況2SET專業="物聯網"WHERE專業="計算機"圖4-52“SQL更新”對話框(1)SQL查詢4.64.SQL的數據定義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