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2021年中考化學真題試卷(含答案解析)_第1頁
廣東省2021年中考化學真題試卷(含答案解析)_第2頁
廣東省2021年中考化學真題試卷(含答案解析)_第3頁
廣東省2021年中考化學真題試卷(含答案解析)_第4頁
廣東省2021年中考化學真題試卷(含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東省2021年中考化學試卷

一、單選題(共15題;共30分)

1.下列成語中不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A.星火燎原B.披荊斬棘C.死灰復燃D.百煉成鋼

【答案】B

【考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特點及其判別

【解析】【解答】A.星火燎原指的是小火苗變大火,燃燒過程中生成了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不符合題

意。

B.披荊斬棘指的是刀劈斧砍,清除掉路途上的障礙,沒有生成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符合題意。

C.死灰復燃涉及到了燃燒,燃燒過程中生成了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不符合題意。

D.百煉成鋼的過程中把生鐵中的碳轉化為了二氧化碳,生成了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變化時沒有生成其它物質的變化,叫物理變化。

變化時都生成新物質的變化,叫做化學變化。

2.運輸氫氧化鈉固體的包裝箱上應張貼的標識是()

【答案】A

【考點】幾種常見的與化學有關的圖標

【解析】【解答】氫氧化鈉具有腐蝕性,應貼腐蝕品的標志,

故答案為:A。

【分析】根據圖標的含義,進行分析。

3.下列不屬于空氣質量指數(簡稱AQI)中污染物監測范磚的是()

A.COB.S02C.N2D.PM2.5

【答案】C

【考點】空氣的污染與防治

【解析】【解答】空氣污染包括有害氣體污染和粉塵污染,有害氣體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一

氧化碳;粉塵污染包括PM2.5;

故答案為:C,

【分析】根據空氣的污染物,進行分析。

4.廣東咸肉粽口感鮮香,配料中五花肉富含的營養素是()

A.油脂B.維生素C.糖類D.無機鹽

【答案】A

【考點】生命活動與六大營養素

【解析】【解答】五花肉富含的營養素是油脂,

故答案為:A。

【分析】植物油、動物油屬于油脂。

5.水是一切生命賴以生存的根本。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自然界中的水都是純水

B.生活污水應集中處理排放

C.肥皂遇到軟水易起浮渣

D.水由氧原子和氫分子組成

【答案】B

【考點】水的組成,硬水與軟水,保護水資源

【解析】【解答】A.自然界中的水都含有雜質,不屬于純水,故A不符合題意。

B.生活污水應集中處理排放,避免對水資源造成污染,故B符合題意。

C.肥皂遇到硬水易起浮渣,遇軟水易起肥皂泡,故C不符合題意。

D,水由氧元素和氫元素組成,故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o

【分析】把肥皂水倒入水中攪拌,若水易起浮渣的為硬水,若泡沫較多的是軟水。

6.在測定鋅、錮等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方面做出卓越獻的中國科學家是()

A.楊振寧B.屠呦呦C.侯德榜D.張青蓮

【答案】D

【考點】化學相關人物及貢獻

【解析】【解答】A.楊振寧與李政道共同提出宇稱不守恒理論,故不符合題意;

B.屠呦呦成功提取出青蒿素獲得諾貝爾獎,故不符合題意;

C.侯德榜發明聯合制堿法,又稱侯氏制堿法,故不符合題意;

D.張青蓮是測定鋅、錮等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方面做出卓越獻的中國科學家,故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根據科學家的貢獻,進行分析。

7.大氣平流層中的臭氧(5)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線,保護地球生物,臭氧屬于()

A.純凈物B.混合物C.氧化物D.化合物

【答案】A

【考點】物質的簡單分類

【解析】【解答】臭氧由一種物質組成,且只含有一種元素,屬于純凈物,還屬于單質;

故答案為:A。

【分析】臭氧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8.如圖是某番茄無土栽培營養液的配方,其中屬于磷肥的是()

番茄無土栽培營養液配方(用量單位:mg/L)

MgSO4Ca(N03)2KNO3NH4H2PO4H3BO3

4925906061532.86

A.MgSO4B.Ca(N03)2C.KNO3D.NH4H2Po4

【答案】D

【考點】常見化肥的種類和作用

【解析】【解答】含營養元素磷元素的化肥,稱為磷肥,MgS04、Ca(NO3)2、KNO3都不含磷元素,

NH4H2PO4,含磷元素屬于磷肥,

故答案為:D?

【分析】含磷元素的化學肥料屬于磷肥。

9.實驗室配制質量分數為6%的NaCI溶液,除托盤天平、玻璃棒、藥匙、量筒、膠頭滴管外,還需要的儀

器是()

A.燒杯B.酒精燈C.鐵架臺D.蒸發皿

【答案】A

【考點】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實驗室配制質量分數為6%的NaCI溶液,步驟為計算、稱量、溶解、裝瓶存放,用到儀

器除托盤天平、玻璃棒、藥匙、量筒、膠頭滴管外,還需要的儀器是燒杯,配置溶液,需要在燒杯中溶

解,

故答案為:Ao

【分析】根據實驗室配制一定量質量分數的溶液需要的儀器,進行分析。

10.牛奶中能促進骨骼生長和牙齒堅固的化學元素是()

A.鈉B.鐵C.鈣D.鋅

【答案】C

【考點】人體的元素組成與元素對人體健康的重要作用

【解析】【解答】鈣元素能促進骨骼生長和牙齒堅固,

故答案為:Co

【分析】根據鈣元素在人體中的作用,進行分析。

11.幸福需要辛勤的勞動來創造。下列勞動項目與所涉及的化學知識不相符的是()

選項勞動項目化學知識

A用發酵粉培制糕點能產生

NaHCO3CO2

B用布擦干淋濕的自行車鐵部件潮濕易生銹

C用食醋清除水壺內壁的水垢醋酸能與水垢反應

D利用活性炭自制簡易凈水器活性炭具有還原性

A.AB.BC.CD.D

【答案】D

【考點】金屬銹蝕的條件及其防護,化學性質與物理性質的差別及應用

【解析】【解答】A.碳酸氫鈉加熱分解生成碳酸鈉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是氣體使糕點蓬松,故A不

符合題意。

B.鐵在水和氧氣作用下容易生銹,用布擦干淋濕的自行車,避免鐵部件潮濕生銹,故B不符合題意。

C.食醋中有醋酸,可以和水垢反應,故用食醋清除水壺內壁的水垢,故C不符合題意。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故利用活性炭自制簡易凈水器,故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o

【分析】A、根據碳酸氫鈉的用途,進行分析。

B、根據鐵生銹的條件,進行分析。

C、根據醋酸的性質,進行分析。

D、根據活性炭具有吸附性,進行分析。

12.2021年3月,三星堆遺址出土了黃金面具殘片,結合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金的元素符號是AUB.金原子的質子數是79

C.金原子的核外電子數是118D.金的相對原子質量是197.0g

【答案】B

【考點】元素周期表的特點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A.金的元素符號是Au,故A不符合題意。

B.元素周期表小方格左上方數字表示原子序數,原子序數=質子數,故金原子的質子數是79,故B符合題

,息O

C.在原子中,核外電子數=質子數,金原子的核外電子數是79,故C不符合題意。

D,相對原子質量單位"1"不是"g",故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根據在元素周期表一格中信息可知,左上角的數表示原子序數,右上角的字母表示元素符號,

漢字下面是的數字表示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13.如圖是硼酸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點的硼酸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10%

B.將a點的硼酸溶液升溫至t2°C時,仍是飽和溶液

C.將b點的硼酸溶液降溫至tJC時,有晶體析出

D.t2°C時,向50g水中加入20g硼酸后充分攪拌,可得70g溶液

【答案】C

【考點】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A.a點是溶解度曲線上的點,表示飽和溶液,溶解度是10g,此時硼酸溶液中溶質的質

量分數為產一<10%,故A不符合題意。

10g+100g

B.將a點的硼酸溶液升溫至t2°C時,溶解度變大,變為不飽和溶液,故B不符合題意。

C.b點是溶解度曲線上的點,表示飽和溶液,硼酸溶液降溫至tJC時,溶解度減小,有晶體析出,故C符

合題意。

D.t2℃時,向50g水中加入20g硼酸后充分攪拌,溶解硼酸30gx就=i5g可得50g+l5g=65g溶液,故D

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o

【分析】溶解度曲線上的點有三個方面的作用:根據已知溫度查出有關物質的溶解度;根據物質的溶解

度查出對應的溫度;比較相同溫度下不同物質溶解度的大小或者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大小。

14.科研人員制備了一種納米催化劑,二氧化碳和水在其表面發生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下列說法正確

的是()

A.兩種反應物的分子個數比為1:1

生成物,、的化學式是

B.(>CHQ

C.催化劑的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后發生變化

D.原子的種類和數目在反應前后都發生變化

【答案】B

【考點】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

【解析】【解答】A.反應過程中微粒數目減少的是反應物,增加的是生成物,由微觀示意圖可知兩種反應

物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個數比為2:4=1:2,故A不符合題意。

B.由微觀示意圖可知,生成物的化學式是CH2,故B符合題意。

C.催化劑的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后沒有發生變化,故C不符合題意。

D.由微觀示意圖可知,原子的種類和數目在反應前后都沒有發生變化,故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首先要對模型圖進行觀察,分析物質的微觀構成、物質的類別,再找出物質之間的微粒數目關

系,寫出反應的方程式,然后再對題中各問加以分析解答。

15.鑒別、除雜是重要的實驗技能,下列實驗設計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選項實驗目的實驗設計

A去除鐵粉中的碳粉在足量的氧氣中灼燒

B鑒別co與H2分別點燃,觀察火焰顏色

C去除粗鹽中難溶性雜質溶解、過濾、蒸發

D鑒別BaCL溶液與Ba(N03)2溶液分別滴加稀硫酸

A.AB.BC.CD.D

【答案】c

【考點】物質除雜或凈化的探究,物質的鑒別、推斷

【解析】【解答】A.鐵粉在加熱時容易被氧化,鐵粉減少,故A不符合題意。

B.一氧化碳和氫氣點燃火焰顏色接近,不易區分,故B不符合題意。

C.氯化鈉可溶,去除粗鹽中難溶性雜質,溶解、過濾、蒸發,故C符合題意。

D.氯化鋼和硝酸鋼都可以和硫酸生成硫酸鋼沉淀,現象相同,無法區分,故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o

【分析】除雜的原則:1、除雜劑只能與雜質反應,不能與欲保留的物質反應;2、不能引入新雜質;3、

最佳的除雜方法是除雜劑與雜質反應生成欲保留的物質。

二、填空題(共3題;共19分)

16.2021年5月,"天間一號"搭載祝融號火星車成功著陸火星。

(1)火星車使用的新型鎂鋰合金屬于(填"金屬"或"復合")材料,實現了探測器的輕量化。

(2)火星車熱控材料一一納米氣凝膠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化學式為,其中硅元素的化合價為

(3)火星車集熱窗內裝有正十一烷(J1H24),此物質屬于(填"無機物"或"有機物"),其中碳、

氫元素的質量比為。

(4)火星車的動力來源于太陽能,人類正在利用和開發的新能源還有(寫一種)。

【答案】(1)金屬

(2)SiO2;+4

(3)有機物;11:2

(4)核能

【考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有關元素化合價的計算,化學式的相關計算,資源綜合利用和新能源開發

【解析】【解答】(1)合金屬與金屬材料,故填:金屬。

(2)二氧化硅,化學式為SiCh,氧元素-2價,根據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其中硅元素的化合價為+4,故

填:SiCh;+4(>

(3)正十一烷屬于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屬于有機物,其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2x11);(1x24)

=11:2,故填:有機物;11:2。

(4)火星車的動力來源于太陽能,人類正在利用和開發的新能源還有核能,故填:核能。

【分析】(1)合金、純金屬屬于金屬材料。

(2)根據在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進行計算。

(3)在化學式中,元素的質量比等于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與原子個數的乘積之比。

(4)人類正在利用和開發的新能源有,如氫能、太陽能、地熱能、風能、海洋能、生物質能、潮汐能和

核聚變能等.

17.詩人陸游的筆記中記載"書燈勿用銅盞,想瓷盞最省油,蜀中有夾瓷盞…可省油之半""一端作小竅,注

清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夾瓷盞被稱為省油燈.,用棉繩做炷(燈芯),上層盞盛油,下層盞盛水。

其結構示意圖如圖。

拉--------小

(1)圖中屬于可燃物的是和,這是燃燒的個條件之一。

(2)省油燈的原理是:油燃燒,上層內盞油溫________,下層盞內水吸熱,減少油的

,以達到省油的目的。

(3)“注清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說明下層盞中的水不斷減少。對該現象的微觀解釋正確的是

(多選,填字母序號)。

a.水分子受熱分解b.水分子不斷運動

c.水分子間隔變大d.水分子數目減少

【答案】(1)炷;油;三

(2)放熱;升高;蒸發

(3)be

【考點】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燃燒與燃燒的條件

【解析】【解答】(1)燃燒三要素:可燃物、氧氣、溫度達到著火點,圖中屬于可燃物的是炷和油,這

是燃燒的三個條件之一,故填:炷;油;三。

(2)油燃燒放熱,上層內盞油溫升高,下層盞內水吸熱,可以減少油的蒸發,以達到省油目的,故填:

放熱;升高;蒸發。

(3)下層盞中的水不斷減少,是因為水受熱,水分子間隔變大,水分子不斷運動,運動加快,跑到了外

界,故下層盞中的水不斷減少,

故答案為:be,

【分析】(1)根據物質燃燒條件,進行分析。

(2)油燃燒放熱,水吸熱,可以減少油的蒸發。

(3)溫度升高,分子的運動速度會加快。

18.膽磯(CuSO4.5H2O,相對分子質量為250)廣泛應用于生產生活中。

(1)農藥波爾多液由膽研和石灰乳等配制而成。不能用鐵桶來配制波爾多液,因為鐵的金屬活動性比銅

的(填"強"或"弱。

(2)將25.0g膽機放在用期內加熱,固體質量與成分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如圖。

①加熱至_______℃時,CuSCU開始分解。

②加熱至1000℃時,Cu。開始分解,生成CU2O與一種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的氣體,該氣體為

,CuO完全分解時產生該氣體的質量為go

A

③根據膽研分解的化學方程式CuS04-5H2O-CUSO4+5H2O,計算"題圖"中x的值(寫出計算

過程)。

④下列物質均可作為煉銅的原料,理論上,治煉等質量的下列物質得到銅最多的是(填字母序

號)。

a.CuS04-5H20b.e11SO4c.CuOd.CuzO

【答案】(1)強

(2)650;5;0.8;16;d

【考點】金屬活動性順序及其應用,常見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

【解析】【解答】(1)鐵的金屬活動性比銅的強,鐵可以和硫酸銅反應,故不能用鐵桶來配制波爾多液,

故填:強。

(2)①由圖可知,加熱至650℃時,CuSCU開始分解,故填:650,

②加熱至1000℃時,CuO開始分解,生成CU2。與一種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的氣體,根據質量守恒元素

種類不變,該氣體為氧氣,CuO完全分解時產生該氣體的質量為8.0g-7.2g=0.8g,故填:。2;0.8。

③解:設完全分解生成硫酸銅質量為X。

CuS04,5H2O-CUSO4+5H2O

250-160

25x

og

25025g

160=x

x=16g

故填:16。

④作為煉銅的原料,治煉等質量的物質,銅元素質量分數最高,得到的銅最多,

a.CuSO4-5H2。中銅兀素質量分數葛x100%=25.6%°

b.CuSdt銅元素質量分數Xioo%=4O%。

c.Cu。銅元素質量分數100%=80%。

d.CuzO銅元素質量分數x100%~88.9%°

故答案為:do

【分析】關鍵是結合所涉及的化學知識,符合題意分析各變化的過程,注意分析坐標軸表示的意義、曲線

的起點、折點及變化趨勢,結合各個小題,進行分析。

三、綜合題(共3題;共22分)

19.根據如圖中的實驗裝置問答:

(1)儀器a的名稱是?

(2)用裝置A制取C5,分液漏斗中盛裝的藥品是;用裝置C收集CO?,氣體應從導管口

(填"b"或"c")通入。

(3)用裝置B制取,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操作是,試管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4)某同學在學習氮肥時,查閱資料:

①氨氣極易溶于水,其水溶液稱為氨水

②氨水在濃度大或受熱時易分解放出氨氣。

實驗室用生石灰和濃氨水能快速制取氨氣的原因是:制得的氨氣(填"能"或"不能")用

裝置D收集。

【答案】(1)錐形瓶

(2)稀鹽酸;b

A

(3)將導氣管伸入水中,用手捂住試管,導氣管末端有氣泡冒出,說明氣密性好:2KMnO4-

K2MnO4+MnO2+C)2個

(4)生石灰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放熱;不能

【考點】氣體反應裝置的選取,常用氣體的收集方法

【解析】【解答】(1)由圖可知,a為錐形瓶,故填:錐形瓶。

(2)實驗室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分液漏斗中盛裝的藥品是稀鹽酸,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

大,用裝置C收集C02,氣體應從導管口b通入,故填:稀鹽酸;bo

(3)用裝置B制取。2,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操作是將導氣管伸入水中,用手捂住試管,導氣管末端有氣

泡冒出,說明氣密性好,高鎰酸鉀加熱生成鎰酸鉀二氧化鎰和氧氣,該反應需要加熱,發射裝置可選B,

故試管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KMnCU-K2MnO4+MnO2+O2個,故填:將導氣管伸入水中,用手捂住試

A

管,導氣管末端有氣泡冒出,說明氣密性好;2KMnO4-K2MnO4+MnO2+C>2個。

(4)生石灰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放熱,氨水在濃度大或受熱時易分解放出氨氣,故實驗室用生石灰和

濃氨水能快速制取氨氣,氨氣極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填:生石灰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放

熱;不能。

【分析】(2)用裝置C收集氣體時,氣體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氣體應從長導管通入。

(3)高錦酸鉀加熱生成鐳酸鉀二氧化鋅和氧氣。

(4)生石灰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放熱,溫度升高,反應速度會加快。

20.某興趣小組探究與稀鹽酸的反應。

(1)鎂與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實驗前,用砂紙打磨鎂條的目的是。

(3)將打磨后的鎂條放入稀鹽酸中,一段時間后發現有“灰白色沉淀”產生的異常現象。

(提出問題)灰白色沉淀可能含有什么物質?

(查閱資料)Mg(OH)2受熱分解生成MgO和出0;變色硅膠遇水由藍色變為粉紅色;

堿式氯化鎂(Mg(OH)Cl)不溶于水,受熱易分解生成MgO和HCI氣體。

(提出假設)甲同學認為灰白色沉淀中不含MgCL,你認為原因是。

乙同學認為灰白色沉淀中可能含有:

猜想I:Mg猜想H:Mg(OH)Cl猜想HI:Mg(OH)2

(4)(實驗探究)乙同學將灰白色沉淀洗滌、干燥后,分別置于編號為①②③的試管中。

序號實驗操作實驗現象實驗結論

實驗1向試管①中加入適量________(填物質名稱)沉淀消失無氣泡產生猜想I不成立

實驗2加熱試管②,并將蘸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濾紙條置于試管口濾紙條變紅猜想□________

實驗3加熱試管③,將產生的氣體通過變色硅膠變色硅膠________猜想in成立

(5)(討論分析)實驗2中濾紙條變紅是由于HCI氣體溶于水使溶液呈_______性,生成HCI氣體的原因

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答案】(1)Mg+2HCI=MgCL+H2個

(2)去除鎂條表面的氧化膜

(3)氯化鎂可溶

(4)稀鹽酸;成立;由藍色變為粉紅色

A

(5)酸;Mg(OH)CI-MgO+HCI個

【考點】實驗探究物質的組成成分以及含量

【解析】【解答】(1)鎂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鎂和氫氣,故填:Mg+2HCI=MgCl2+H2個。

(2)鎂和氧氣常溫下生成一層氧化膜,實驗前,用砂紙打磨鎂條的目的是去除鎂條表面的氧化膜,故

填:去除鎂條表面的氧化膜。

(3)[提出假設]

氯化鎂是可溶的,故白色沉淀中不含MgCL,故填:氯化鎂可溶。

(4)[實驗探究]

實驗1:鎂和稀鹽酸生成氯化鎂和氫氣,向試管①中加入適量稀鹽酸,沉淀消失無氣泡產生,說明猜想

I不成立;

實驗2:加熱試管②,并將蘸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濾紙條置于試管口,濾紙條變紅說明生成了氯化氫氣

體,Mg(OH)CI不溶于水,受熱易分解生成Mg。和HCI氣體,樣品中一定有Mg(OH)CI,猜想H成立;

實驗3:得出結論猜想in成立,即白色沉淀中有氫氧化鎂,氫氧化鎂受熱分解生成氧化鎂和水,變色硅膠

遇水由藍色變為粉紅色;

故填:稀鹽酸:成立;由藍色變為粉紅色。

(5)[討論與分析]

實驗2中濾紙條變紅是由于HCI氣體溶于水使溶液呈酸性,生成HC1氣體的原因是Mg(OH)Cl不溶于

A

水,受熱易分解生成MgO和HCI氣體,故填:酸;Mg(OH)CI-MgO+HCI個。

【分析】(1)鎂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鎂和氫氣。

(2)鎂和氧氣常溫下生成一層氧化鎂氧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