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光伏發電工程技術管理規范》(征求意見稿)_第1頁
《分布式光伏發電工程技術管理規范》(征求意見稿)_第2頁
《分布式光伏發電工程技術管理規范》(征求意見稿)_第3頁
《分布式光伏發電工程技術管理規范》(征求意見稿)_第4頁
《分布式光伏發電工程技術管理規范》(征求意見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分布式光伏發電工程技術管理規范GB/T3787手持式電動工具的管理、使用、檢查和維修安全技術GB/T6451油浸式電力變壓器技術參GB/T9535地面用晶硅光伏組件設計鑒GB/T10228干式電力變壓器技術參數和GB/T14285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技術GB18802.1低壓電涌保護器(SPD)第1部分低壓配電系統的保護器性能要求和試驗方法GB/T19064家用太陽能光伏電源系統技術條件和試驗方法GB/T29321光伏發電站無功補償技術GB/T32512光伏發電站防雷技術GB/T33342戶用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接口技術GB/T33599光伏發電站并網運行控制GB/T35694光伏發電站安全GB/T36963光伏建筑一體化系統防雷技術GB/T37408光伏發電并網逆變器技術GB50068建筑結構可靠性設計統一GB50140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GB50153工程結構可靠性設計統一2GB50205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GB50224建筑防腐蝕工程施工質量驗收GB50227并聯電容器裝置設計GB50303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GB50411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GB/T50796光伏發電工程驗收GB50896壓型金屬板工程應用技術GB/T51368建筑光伏系統應用技術DL/T620交流電氣裝置的過電壓保護和絕緣配合DL/T621交流電氣裝置的接地DL/T5222導體和電器選擇設計技術JGJ/T473建筑金屬圍護系統JG/T490太陽能光伏系統支架通用JG/T492建筑用光伏構件通用NB/T42073光伏發電系統用電纜NB/T42142光伏并網微型逆變器技術規范DB11/T1401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數據采集及傳輸系統技術條件DB11/T1402太陽能光伏在線監測系統接入3.1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distributedphotovoltaic(P工業建筑、民用建筑、各類構筑物和農村及農業設施上的光伏3.2光伏組件photovoltaic(P33.3安裝型光伏組件building-attachedphotovoltaic(PV3.4構件型光伏組件elementalphotovoltaic(3.5建材型光伏構件photovoltaic(PV)moduleasbuildingco3.6光伏發電瓦photovoltaic3.7柔性光伏組件flexiblephotovoltaic(PV)3.8光伏組件串photovoltaic(PV)modul3.9光伏陣列photovoltaic(P將若干個光伏組件在機械和電器上按一定方式組裝在一起并且有固定的支撐結構而構成的直流發抑制器與在其前后安裝的泄放單元進行協同工作,使沿供電回路入侵的雷電脈沖絕大部分沿第一級泄放單元泄放下地,確保進入被保護的設備雷電脈沖能量(包括雷電流和雷電壓)最小化。4.1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工程應進行勘察與可行性評估,并根4.2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設計應綜合考慮輻照條件、建筑條件、并網條件、雷電環境及有關安45.1.1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應優先選用環保低碳、節能高效的材料和設備。5.1.3安裝于新建或既有建筑上的分布式光伏發5.1.4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的消防設施應符合5.1.8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的過電壓保護應選用低殘壓、低殘流的防雷技術或產品,接地系統應優先5.2.1.15.2.1.25.2.1.35.2.1.45.2.1.5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的單個支架或單個組件不應跨越建筑變形縫和5.2.2.1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支架和支撐系統材料應符合下列要求:b)異質金屬接觸、緊固時,應采取防止電化學腐蝕的隔離措施。5.2.2.2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支架和支撐系統結構設計應符合下列要求:a)支撐結構系統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應符合GB50429和GB555.2.2.4柔性光伏組件的支撐系統應滿足下列要求:b)組件支撐板件的板型設計與施工應符合GB50896的相關5.2.3.1光伏方陣安裝方式分為固定式、可調式和跟蹤式三種,應根據太陽輻射資源、氣候條件、使散射分量輻照度、風速、雨水、積雪等氣候條件進行設5.2.3.4光伏組件串的工作電壓變化范圍應在逆變器的最大功率追蹤電壓范圍內。5.2.3.5光伏方陣設計應便于光伏組件表面的清洗,必要時應設置維修、人工清洗的設施與通道。b)光伏組件及方陣布置應符合屋面的建筑防火5.2.3.7屋面光伏系統的防水設計應滿足下列要求:5.2.3.8平屋面上設置光伏組件應滿足以下要求:b)光伏組件可采用固定式或可調節式安裝5.2.3.10陽臺或平臺欄板上設置光伏組件應滿足以下要求:65.2.3.11墻面上安裝光伏組件應滿足以下要求:b)光伏構件尺寸與幕墻分格尺寸應相協調,光伏構件表面顏色透光幕墻、發電窗等,應兼顧玻璃采光性能,還應考慮隱藏線纜和接線盒,符合美觀和安全的要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用光伏組件應符合GB/T9535、GB5.3.1.3光伏組件與組串匯流箱、光伏組件與組串逆變器之間的電纜宜采用單芯電纜,電纜應符合5.3.1.5光伏組件之間及組串與匯流箱之間的電纜應有固定措施和防曬措施。5.3.1.7電纜及穿線管在穿越防火分區、樓板、墻體的洞口等處應采取防火封堵。5.3.2匯流箱a)光伏匯流箱應具有下列保護功能:b)應設置隔離式電源保護裝置、隔離式分組接地裝置及有關防雷保護裝置;c)匯流箱的輸入回路宜具有防逆流及過流保護;對于多級匯流光伏發電系統,如果前級已有防7d)匯流箱的輸出回路應具有隔離保護措施;g)光伏匯流箱應具有低殘壓、低殘流的雷電防護能力,宜采用對接電阻值不限制,且防護性能5.3.3.1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所選用并網逆變器技術要求應符合GB/T37408的規定,其中微型逆變5.3.3.2并網光伏系統逆變器的總額定容量應根據光伏系統裝機容量確定,獨立光伏系統逆變器的總不宜大于1.7。逆變器最大直流輸入功率應符合公式(1)規定:——逆變器最大直流輸入功率(W);——組件標稱功率(W);——超配系數。5.3.3.3薄膜光伏組件方陣有正負極接地要求時,應采用帶隔離變壓器的隔離型逆變器。b)隔離變壓器的容量應與逆變器輸出額定功率相匹配,且不宜小于逆變器輸出額定功率;b)逆變器的環境溫度應控制在設備允許范圍內;c)逆變器安裝室內應有通風設施,確保逆變器產生的廢熱能排離設備;e)進出風口應有防塵,防雨,防植物5.3.4蓄電池與充放電控制設備5.3.4.1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可根據需求選配儲能裝置,儲能裝置容量應根據系統參數與用戶需5.3.4.2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配置的儲能電池組容量應根據負載功率、額定電壓、工作電流、日平均8U——儲能電池的放電深度,通常為0.5~0.8;5.3.4.3儲能電池宜根據儲能效率、循環壽命、能量密度、功率密度、響應時間、環境適應能力、技b)宜選用大容量單體儲能電池,減少并聯數;儲能電池串并聯使用時,應由同型號、同容c)儲能系統應具有電池管理系統。宜具有在線識別電池組落后單體、判斷儲能電池整體性5.4接入設計5.4.1.1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發送的電能質量應符合公用電網的電能質量要5.4.1.2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應具備與電力調度部門之間進行數據通信的能力,通信系統應符合電網5.4.1.3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接入電網時,其繼電保護、通信和電能計量裝置等接入方案應滿足當地5.4.1.4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接入電網時,除應符合GB/T33599、GB/T33342a)光伏系統在供電負荷與并網逆變器之間、公共電網與負荷之間應設置隔離裝置,隔離裝置應b)光伏系統在并網處設置的并網專用低壓開關箱(柜)應設置隔離開關和斷路器,斷路器應采c)并網專用開關箱(柜)應設置專用標示和“警告”、“雙電源”提示性文字和符號。9b)主變壓器容量可按光伏系統的最大連續輸出容量進行選取,宜選用標準容量。就地升壓變壓器的低壓側中性點是否接地應依據逆變器的斷電源裝置、斷路器合閘機構及直流事故照明等動力負荷供電,蓄電池組應以5.4.5.1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的無功補償裝置應按電力系統無功補償就地平衡和便于調整電壓的原則5.4.5.4無功補償裝置配置應充分利用并網逆變器的無功容量及其調節能力。5.4.6.1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的升壓站區、就地逆變升壓室的過電壓保護和接地應符合DL/T5.4.6.25.4.6.35.4.6.4光伏組件金屬邊框應與金屬支架進行可靠的電氣護;當采用非金屬箱體時,應設置接閃器對設備進5.4.7.2電壓與無功調節應符合下列要求:a)應結合無功補償類型和容量進行接入系統方案設計;側電網的光伏系統的電能質量監測裝置應設置在關口計量點。電能質量數據應儲存一年以上。5.4.8.2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接入電網后引起電網公共連接點的諧波電壓畸變率以及向電網公共連接5.4.8.6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并網運行時,向電網饋送的直流電流分量最大不應超過其交流額定值的5.4.9.2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應具備快速檢測孤島且立即斷開與電網連接的能力,其防孤島保護應與根據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的裝機容量,其電能計量應滿足當地電網根據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的裝機容量,其監控系統應滿足當地電網5.6.2逆變器外殼防護等級應符合GB/T5.6.3.1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防雷保護應符合以下規定:a)建筑上安裝的光伏系統應采取防雷措施,并應作為建筑電氣防雷設計的一部分,5.6.3.2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接地應符合以下規定:a)建筑上安裝的光伏系統接地應與建筑電氣系統接地聯合統一設置,接地阻b)光伏系統直流側不得采用不接地的等電位保護;d)光伏組件和構件的金屬外框應可靠接地,光伏方陣應與建筑物防雷5.6.4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的安裝不應妨礙既有消防措施的功能;5.6.5對于光伏組(構)件可能發生高空墜落及危險性較高區域6.1.1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工程施工包括基座、光伏組(構)件、光伏支架、電氣設備等。6.1.2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的施工安裝應符合設計要求。大型項目應單獨編制安裝施工方案,光伏建6.2施工流程6.2.1安裝型光伏系統施工工藝流程見圖1:連連接并調試安裝電氣設備安裝光伏組件安裝支架系統安裝轉接件或注1:在既有屋頂安裝宜選用配重式支架基礎;注2:在新建建筑屋頂或墻體等部位安裝宜選用預埋件且預埋件應與主體結構同時施工。6.2.2光伏發電瓦屋面系統施工工藝流程見圖2:連連接并調試安裝電氣設備安裝光伏配瓦安裝光伏主瓦安裝掛瓦條安裝順水條6.2.3光伏幕墻施工工藝流程見圖3:打打膠清洗封邊及細部構造處理安裝防火設施保溫連接并調試安裝建材型光伏構件安裝龍骨)保溫安裝轉接件安裝預埋件(后置埋6.2.4粘接式柔性光伏組件屋面施工工藝流程見圖4:。/粘膠6.2.5框架式柔性光伏組件屋面施工工藝流程見圖5:電氣設備安裝框架式柔性組件安裝支撐)固定系統安裝6.3.1基本要求6.3.1.1安裝于建筑上的光伏系統的安裝與施工,不應破壞建筑物的結構和建筑物的附屬設施,不應6.3.1.2完成方陣支架施工并安裝完光伏組件后,應先對已完成項目設施和設備采取保護措施,再進6.3.1.3穿過樓板、屋面和墻面的電纜,6.3.1.5系統、光伏方陣、組串等所用的光伏匯i)安裝過程中,在進行下步工序前,應斷開前后j)在坡度大于10°的坡屋面上安裝施工,應設置l)安裝施工機具應定期進行安全檢測,電動檢測機具應進行絕緣電壓試驗、手持玻璃吸盤及玻o)工程完成后,應清掃現場并處理施工垃圾。6.3.2.1支架基礎的施工應符合下列b)新建屋面的支架基礎宜與主體結構一起d)對原建筑物防水結構有影響時,應根據原防水結構重新進行防水處理,并應符合現國家標準6.3.2.3基座與建筑主體結構應有效連接:鋼筋混凝土基座的主筋應錨固在主體結構內,當受到結構條件的限制無法進行錨固時,應采取措施加大基座與主體結構的b)電纜溝道變形縫的施工應嚴格按設計要求進行;6.3.3.1支架或框架安裝前應做下列準備a)支架到場后應做下列檢查:6.3.3.2固定式支架及手動可調支架的安裝應符合下列a)支架安裝和緊固應符合下列要求:d)手動可調式支架調整動作應靈活,高度角調節范圍應符合設計要求。6.3.3.3支架的現場焊接工藝除應符合設計要求外,還應符合下列要b)焊接工作完畢后,應對焊縫進行檢查;a)支撐系統與主體結構連接的預埋件,應在主體結構施工時按設計要求埋設,并按設計要求對安裝偏差進行檢測。預埋件的標高偏差不應大于10mm,預埋件位置差不6.3.4.1光伏組件安裝前應完成下列準備c)應按照光伏組件的電壓、電流參數對組件進行分類;d)光伏組件的外觀及各部件應完好無e)在既有建筑上安裝光伏組件方陣前,應對建筑原有結構進行安全校核,需要加固的應完成加d)嚴禁觸摸光伏組件串的金屬帶電部6.3.4.3光伏組件的安裝應符合下列a)伏組件應按照設計圖紙的型號、規格進行安裝;c)光伏組件固定螺栓的力矩值應符合產品或設計文件的規定;b)光伏幕墻構件安裝要求應符合JGJ/T139的要求,安裝允許偏差應符合GB/T21086的規6.3.4.5柔性光伏組件安裝還應符合以下特殊a)采用粘貼式施工工藝的柔性光伏組件在保干燥、無塵土雜物、油污、以及尖銳突出物,必要時需c)為保證柔性光伏組件粘貼效果,應在溫度范圍4℃~49℃,濕度<80%RH的環境下進行f)自粘貼式柔性光伏組件應先撕掉組件一端的膠膜,粘貼固定后用輥軸邊壓實邊撕開剩余膠膜g)在金屬屋面上安裝柔性光伏組件,還應進行屋面防銹處理6.3.4.6光伏組件之間的接線應符合下列a)光伏組件連接數量和路徑應符合設計要求;b)光伏組件間接插件應連接牢固,同一方陣內光伏組件配套的插接件廠家和型號應一致;d)當有多個子方陣時,接線可通過分線盒或匯流箱集f)同一光伏組件或光伏組件串的正負極不應短接;g)光伏組件金屬部件應作接地處理,光伏組件上接地螺絲應與接地線正確連接,并應符合6.3.5.1逆變器進場后應按下列要求進行開箱a)質量證明文件應齊全有效;b)機器銘牌上標注的規格型號、輸入輸出容量、輸入直流電壓、輸出交流電壓等應符合設計要c)逆變器外觀應無損傷,逆變器的操作系統應處在關閉狀態;6.3.5.2逆變器安裝應滿足以下作業條件b)混凝土基礎及構件應達到允許安裝的強度,焊接構件的質量應符合要求;d)安裝時室內環境應符合:室內應通風良好,環境溫度適宜;相對濕度應符6.3.5.3逆變器的安裝與調整應符合下列mm/全長b)基礎型鋼安裝后,其頂部宜高出抹平地面c)逆變器應垂直安裝且連接端子位于下方,逆變器背部及側面離墻壁或a)連接導線時應確保所有開關處于關閉狀態,正確連接主機直流輸入連接線的正負極、主機接e)逆變器與系統的直流側和交流側應按要求設置絕緣隔離的裝置。光伏系統直流側應有必要的f)逆變器交流側和直流側電纜接線前應檢查電纜絕緣,校對電纜相序和6.3.6.1光伏匯流箱箱體結構質量及電氣元件安裝應符合下列要6.3.6.6輸入斷路器等級應根據光伏組件的額定等級以及相關標準要求而定。微型斷路器的最小等級6.3.7.1光伏監測裝置應符合準確度、可靠性、工作容量、抗干擾能力、動作速度、工作頻段等技術6.3.7.2數據采集器的室外安裝,應安裝6.3.7.3數據采集器安裝高度及與周6.3.8.1蓄電池宜安裝在距離光伏方陣較近的場所,宜與配電室隔開,并應采取防火防爆措施。蓄電池的安裝室內應干燥清潔、通風良好、不受陽光直接照射,距離熱源不得小于2m,溫度宜在10℃~6.3.8.2蓄電池與地面之間應采取絕緣措施,宜安放在專用蓄電池支架上,安裝在地面時應在蓄電池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防雷裝置的施工除應符合設計要求外,還應符合GB/T36963和GB/T32512的屋頂光伏系統的金屬支架應與建筑物接地系統可靠連接或單獨設置接地。接閃桿、接匯流箱、逆變器等電氣設備的接地應牢固可靠、根據建筑物防雷規范,建筑物二類防雷引下線間距要求不大于18m,三類防雷引7.2.2逆變器、并網保護裝置等設備完整、無銹蝕情況、接線端子無松動、散熱環境良好,應符合安7.2.2.1接線箱中接頭無銹蝕、松動,接線箱結構和電氣b)匯流箱內熔斷器或開關應在斷開位置;件d)光伏組件串電纜溫度應無超溫等異常情7.3.2檢測光伏組件并聯串,開路電壓相近時7.4.4逆變器接線檢查及試運行應符a)光伏方陣各組串輸出電壓應符合設計要求;b)并網逆變器輸出端的交流電壓應符合設計要求;c)啟動運行并網逆變器,各項參數、指標正常后,逐一閉合該并網逆變器的所有匯流開關;7.5.1并網點安裝的斷路器、隔離開關等并網開斷設備,應根據具體的設備類型,按照GB50150的e)并網箱內宜安裝過欠壓保護設備,具f)失壓跳閘定值宜整定為20%UN,欠壓跳閘定值宜整定為20%UN~70%UN,過壓跳閘定值a)并網箱內應安裝防雷浪涌保護器,以保護負載設備不被浪涌過電壓損壞;b)浪涌保護器前宜加裝斷路器或熔斷器,其分斷能力必須b)感應雷屏蔽裝置的接地和聯通應可靠有效;7.7.1監控系統的調試主要包括在線監測d)在線監測系統調試應符合DB11/T7.9.3應按設計施工圖檢查光伏方陣、逆變器和并網保護裝置等設備的安裝,應與設計圖紙a)將光伏方陣、匯流箱、并網保護裝置等設備的連接回路斷開,分別用DC1000V歐姆表測量主回路各極性與地(外殼)的絕緣電阻,應不小于1MQ,其中逆變器的絕緣電阻應符合本標準7.4.2的要求;b)將光伏方陣、匯流箱、并網保護裝置等設備的連接回路斷開,分別用AC2000V工頻交流耐壓儀測量主回路各極性與地(外殼)的絕緣耐壓,應能承受AC2000V、1min工頻交流電耐壓,7.9.7.1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發電效率可用PRSTC來檢測,可按公式(3)得到C——修正到25℃的光伏組件功率溫度修正系數;Po——光伏方陣額定功率(kW);G標準條件下的輻照度(1kW/m2)。7.9.7.2效率檢測最小周期為一個月,最長周期為一年,測試應該從測試周期第一天的零點開始,到7.9.7.3測試期間應當穿好個人防護服及設備,禁止用手直接觸摸電氣設備,禁止非授權人員進入工7.9.7.4測試儀器應經過有資質的專業技術人員與機構校準。7.9.7.5測試數據由電站數據采集系統或者關鍵設備自帶的控制系統進行記錄,數據采集設備與方法7.9.7.6測試周期內對光伏系統發電量、光伏方陣正面輻射量、太陽能電池工作溫度進行準確測量與8驗收8.1.2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工程的質量驗收除應符合本規范的規定外,還應符合GB/T50796和8.1.3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工程驗收,應做好過程記錄a)設計文件、圖紙會審記錄、設計變更、洽商記錄和b)主要材料、設備、成品、半成品、儀表等的出廠合格證、性能檢驗報告;光伏系統調試和運行記錄(并應包括電線電纜絕緣測試記錄、接地電阻測試g)光伏系統運行、監控、顯示、計量等功能a)支架與基座或建筑主體結構固定牢靠;d)金屬龍骨與建筑物接地系統可靠連接8.2.2.1光伏組件或構件表面顏色均勻一致,無熱8.2.2.3建材型光伏構件與龍骨固定牢靠。8.2.3.1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使用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