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風自然災害_第1頁
中國臺風自然災害_第2頁
中國臺風自然災害_第3頁
中國臺風自然災害_第4頁
中國臺風自然災害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付費下載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0年中國臺風自然災害防災減災第五組組員張裕松黃麗君錢雅君王龍生于艷紅唐玉婷魯賢超臺風成因它是由熱帶大氣內的擾動發展而來的。在熱帶海洋上,海面因受太陽直射而使海水溫度升高,海水容易蒸發成水汽散布在空中,故熱帶海洋上的空氣溫度高、濕度大,這種空氣因溫度高而膨脹,致使密度減小,質量減輕,而赤道附近風力微弱,所以很容易上升,發生對流作用,同時周圍之較冷空氣流入補充,然后再上升,如此循環不已,終必使整個氣柱皆為溫度較高、重量較輕、密度較小之空氣,這就形成了所謂的「熱帶低壓」。然而空氣之流動是自高氣壓流向低氣壓,就好像是水從高處流向低處一樣,四周氣壓較高處的空氣必向氣壓較低處流動,而形成「風」。在夏季,因為太陽直射區域由赤道向北移,致使南半球之東南信風越過赤道轉向成西南季風侵入北半球,和原來北半球的東北信風相遇,更迫擠此空氣上升,增加對流作用,再因西南季風和東北信風方向不同,相遇時常造成波動和旋渦。這種西南季風和東北信風相遇所造成的輻合作用,和原來的對流作用繼續不斷,使已形成為低氣壓的旋渦繼續加深,也就是使四周空氣加快向旋渦中心流,流入愈快時,其風速就愈大;當近地面最大風速到達或超過每秒17.2米時,我們就稱它為臺風。

2010年中國臺風概況2010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生成14個熱帶氣旋(中心附近最大風力≥8級)(常年27個),與1998年并列為建國以來生成數量最少的年份。其中7個登陸我國華南沿海,登陸數量接近常年;登陸比例50%,是建國以來登陸比例最高的。我國受災省區包括浙江、福建、廣東、廣西和海南,其中廣東和福建災情較重。臺風“凡亞比”造成的死亡失蹤人口最多;臺風“燦都”造成的倒塌房屋和直接經濟損失最大;臺風“鲇魚”是1990年以來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生成的最強臺風,給東南沿海部分地區及海域造成嚴重影響。臺風災害特點主要表現為:影響時間集中;影響區域集中,粵閩受災嚴重;登陸個數正常,整體損失較輕。

2010年登陸華南沿海熱帶氣旋簡表

2010年我國臺風災害人口受災情況

2010年我國臺風災害農作物損失情況

臺風“凡亞比”受臺風“凡亞比”影響,廣東全省受災人口已達144.5萬人,因災死亡75人,緊急轉移安置11.5萬人,直接經濟損失50.5億元人民幣。臺風“鲇魚”是1990年以來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生成的最強臺風,給東南沿海部分地區及海域造成嚴重影響。損失:臺灣臺北縣、宜蘭縣、花蓮縣、臺東縣,農業及民間設施損失為約4836萬元新臺幣,以宜蘭縣受損最大,高達3157萬多元新臺幣。農作物被害面積321公頃,損害程度45%,換算無收獲面積146公頃。福建省農作物受災面積36.05千公頃;停產工礦企業253個,公路中斷12條次,供電、通訊中斷100條次;損壞堤防19.53千米,損壞護岸、灌溉設施560處,損壞水閘、機電泵站59座,沖毀塘壩47座。歷史上最嚴重的臺風災害事件

1773年臺風侵襲印度,死15萬人;1833年臺風侵襲印度,死5萬人;1864年臺風侵襲印度,死5萬人;1876年臺風侵襲孟加拉國,死10萬人;1879年臺風侵襲孟加拉國,死17.5萬人;1881年臺風侵襲越南和中國沿海,兩國死30萬人;1922年臺風侵襲中國廣東,死6.1萬人1923年臺風侵襲日本死25萬人91937年臺風侵襲印度,死30萬人;1970年臺風侵襲孟加拉國灣諸國,死30萬人,并有100萬人無家可歸;臺風來臨時的自我防護措施·臺風來臨前:固定好花盆、空調室外機等高空物品;

檢查門窗是否關緊,釘牢松脫的門窗;

將貴重物品搬離迎風的窗口;

準備手電、蠟燭,儲存飲水,防斷電停水;

做好日常生活儲備工作,多備食物蔬菜。·臺風避險:不要在迎風窗口附近活動;

盡量不要外出,外出一定要著裝醒目;

街道行走時要注意高處墜落物體;

地勢較低地區居民應防河水泛濫倒灌。臺風來臨時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