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2024屆高三考前熱身生物試卷含解析_第1頁
深圳市2024屆高三考前熱身生物試卷含解析_第2頁
深圳市2024屆高三考前熱身生物試卷含解析_第3頁
深圳市2024屆高三考前熱身生物試卷含解析_第4頁
深圳市2024屆高三考前熱身生物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深圳市2024屆高三考前熱身生物試卷注意事項1.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2.答題前,請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填寫在試卷及答題卡的規定位置.3.請認真核對監考員在答題卡上所粘貼的條形碼上的姓名、準考證號與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選項的方框涂滿、涂黑;如需改動,請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選擇題,必須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無效.5.如需作圖,須用2B鉛筆繪、寫清楚,線條、符號等須加黑、加粗.一、選擇題:(共6小題,每小題6分,共36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Na+-K+泵是普遍存在于動物細胞表面的一種載體蛋白,如圖所示,它具有ATP酶活性,能將Na+排出細胞外,同時將K+運進細胞內,以維持細胞內外Na+和K+的濃度差。載體蛋白1和載體蛋白2依賴細胞兩側的Na+濃度差完成相應物質的運輸。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圖中所示過程說明細胞膜具有選擇透過性B.圖中細胞對C6H12O6和K+的吸收方式屬于主動運輸C.載體蛋白2可能與細胞內pH的調節有關D.圖中各種載體蛋白只具有運輸功能2.下列關于種群和群落的敘述,正確的是()A.群落的水平結構只是由于土壤、地形、風和火等環境條件引起的B.群落的演替總是朝著物種多樣化、結構復雜化和功能完善化方向發展C.引入到塔斯馬尼亞島的綿羊種群,其環境容納量是由該島有效資源決定的D.在實驗室內把果蠅飼養在瓶內并喂養酵母菌,其種群按J形曲線增長3.下列關于人類遺傳病的病因分析,正確的是()A.囊性纖維病:正常基因發生堿基缺失,導致基因數目減少B.貓叫綜合征:第五號染色體部分缺失,導致基因數目減少C.鐮刀型細胞貧血癥:正常基因突變形成的隱性基因不能表達D.21三體綜合征:患者的細胞比正常個體的細胞多一個染色體組4.下列與人體生命活動調節有關的敘述,錯誤的是A.皮下注射胰島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B.大腦皮層受損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C.嬰幼兒缺乏甲狀腺激素可影響其神經系統的發育和功能D.胰腺受反射弧傳出神經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調節5.植物細胞受損后通常會釋放出酚氧化酶,使無色的酚氧化生成褐色的物質,把含有酚氧化酶的提取液進行下表的實驗處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步驟試管①酚氧化酶提取液的處理②加入緩沖液③加入酚類底物實驗的顏色后A不作處理2mL2mL褐色B加入蛋白酶,10分鐘2mL2mL無色C加入三氯乙酸(強酸),10分鐘2mL2mL無色A.加入酚類底物的量均為2mL的目的是避免偶然性,減小實驗誤差B.試管B實驗后的溶液,用雙縮脲試劑檢測,結果呈現紫色C.試管A、B對照,不能說明酚氧化酶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D.試管B、C實驗后的顏色均為無色的原因是相同的6.已知新型冠狀病毒在人群中可通過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等方式進行傳播,人感染該病毒后,機體的免疫系統會發揮免疫功能來消滅該病毒。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新型冠狀病毒侵入人體后,能產生抗體或淋巴因子的細胞都能對該病毒進行識別B.人體內的吞噬細胞能特異性吞噬新型冠狀病毒,依賴于其細胞膜上的糖蛋白C.人體內的新型冠狀病毒無論是否侵入細胞,都可以與抗體結合并被清除D.人體免疫系統能夠消滅機體內的新型冠狀病毒,體現了免疫系統的防衛功能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7.(9分)鳥類的性染色體組成是ZW型。某種鳥的羽色和喙長由兩對基因控制,某生物興趣小組用黃羽長喙雄鳥與黃羽短喙雌鳥交配,結果子代雌雄鳥均有黃羽和白羽,短喙全為雄鳥,長喙全為雌鳥。請回答下列問題:(1)鳥羽色和喙長中,顯性性狀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鳥羽色和喙長的基因_____(填“是”或“否”)遵循基因自由組合定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羽色基因用A/a表示,喙長基因用B/b表示,則親代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子代黃羽短喙雄鳥基因型中純合子占___________。(3)若子代白羽短喙雌鳥與黃羽長喙雄鳥交配,后代黃羽短喙雄鳥出現的概率是______。8.(10分)紅茶菌飲料是利用紅茶菌發酵而來的一種具有抗癌防癌保健作用的活菌飲料。紅茶菌包括酵母菌﹑醋酸桿菌和乳酸菌三種微生物,三種微生物互相利用其代謝產物,形成共生體。(1)工業生產紅茶菌飲料,首先需要對紅茶菌進行擴大培養,所需培養基一般為____________(固體、液體)培養基。該培養基必須含有微生物生長所需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長因子、水和無機鹽等基本營養成分。培養基原料稱重溶解后,常用的滅菌方法是____________。擴大培養后,可采用____________的方法進行計數。(2)紅茶菌飲料產生過程中,乳酸菌在原料的____________(上、中、下層)生長,原因是____________,酵母菌代謝產生酒精和CO2,其產生酒精的場所是____________。9.(10分)荸薺又稱馬蹄,是一種果蔬兼用型的經濟作物,在生產實踐中發現,洗得干凈的荸薺在貯藏過程中往往比帶泥荸薺更容易失水腐爛。研究者從荸薺表面泥土中分離出一些拮抗細菌,并發現2株拮抗細菌發酵濾液對荸薺表面細菌、霉菌具有顯著的抑制作用,為荸薺貯藏過程中新型生物貯藏保鮮技術的開發提供了一定的理論依據。分離純化拮抗細菌的操作如下,請回答:(1)從新鮮的帶泥荸薺中分離出泥土樣后,將樣品稀釋至一定濃度范圍,以保證獲得菌落數在________之間的計數平板,稀釋土壤溶液的過程中,每一步都要在火焰旁操作,目的是確保________。(2)吸取1mL稀釋液涂布到培養基上培養,制備固體培養基時應加入_________,培養基采用________法滅菌。(3)從培養基上挑選出菌落形態不同的單菌落若干,培養24h后,取菌液劃線于培養基中,獲得單菌落,重復3次,獲得純化菌株,劃線時應注意從________開始劃;為了防止水蒸汽凝結成的水珠影響平板內菌落生長,培養時應將培養皿________。(4)研究發現2株細菌的發酵液對荸薺表面細菌、霉菌具有顯著的抑制作用,為長期保存這兩種菌種,可采用________法保存,并放在________℃的冷凍箱中。10.(10分)在玻璃溫室中,研究小組分別用三種單色光對某種綠葉蔬菜進行補充光源(補光)試驗,結果如圖所示。補光的光強度為150μmol·m-2·s一1,補光時間為上午7:00—10:00,溫度適宜,請回答下列問題:(1)某同學通過對實驗結果分析得出只要對溫室中植物進行補光就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結論,該結論正確嗎?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光飽和點是光合速率達到最大值時所需的最低光照強度。若680nm補光后植株的光合色素增加,則光飽和點將_______(填“上升”“不變”或“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3)若450nm補光組在9:00時突然停止補光瞬間,C3化合物的含量會_______(填“減少”“不變”或“增加”)。680nm補光組在10:00時若要增加光合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11.(15分)納豆和腐乳都是豆類發酵品,用納豆桿菌發酵大豆制作納豆的流程原理與腐乳的制作相似。納豆桿菌能分泌納豆激酶等。回答下列問題(1)納豆制作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納豆激酶能夠水解血栓中水不溶性的纖維蛋白,所以具有溶解血栓的作用。納豆桿菌的篩選和分離常用到由磷酸鹽緩沖液、纖維蛋白和瓊脂配制而成的乳白色的纖維蛋白培養基。從培養基營養組成的角度來看,其中的纖維蛋白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培養基上出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說明含有納豆桿菌。(3)提純納豆激酶可用于制備藥物。為提取純化納豆激酶,可進行下列實驗:①接種具有高纖溶活性的菌落到液體發酵培養基。37℃,搖床振蕩,發酵3天。②收集發酵液,離心,分層,取_____________作為提取納豆激酶的材料。③透析法分離:將上述離心所得樣品裝人透析袋,置于25mmo/L磷酸鹽緩沖液中透析,以便達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目的。④凝膠色譜純化:將透析液進行柱層析,用____________進行洗脫,試管連續收集。⑤為了確認試管收集液中是否含有納豆激酶,還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6小題,每小題6分,共36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D【解題分析】

題圖分析:載體蛋白1在Na+-K+泵轉運離子的過程同時又把Na+從和葡萄糖運進細胞內,而載體蛋白2在Na+-K+泵轉運離子的過程同時又把Na+轉運到細胞內,把氫離子運出細胞。【題目詳解】A、圖中所示物質的運輸依靠特定的載體完成,說明細胞膜具有選擇透過性,A正確;B、圖中細胞對C6H12O6和K+的運輸都是在消耗ATP的條件下進行,這屬于主動運輸,B正確;C、載體蛋白2可以運輸細胞內的氫離子,因此可能與細胞內pH的調節有關,C正確;D、“Na+-K+泵”具有ATP酶活性,所以Na+-K+泵既有運輸功能,又有催化功能,D錯誤。故選D。【題目點撥】本題考查了跨膜運輸方式,關鍵是分析清楚圖中Na+-K+泵和其他幾個載體之間的關系,進而判斷物質運輸的方式。2、C【解題分析】

1、群落的垂直結構指群落在垂直方面的配置狀態,其最顯著的特征是分層現象,即在垂直方向分成許多層次的現象。群落的水平結構指群落的水平配置狀況或水平格局,其主要表現特征是鑲嵌性。2、群落演替: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群落被另一個群落代替的過程。

3、“J”型曲線:指數增長函數,描述在食物充足、無限空間,無天敵的理想條件下生物無限增長的情況;“S”型曲線:是受限制的指數增長函數,描述食物、空間都有限,有天敵捕食的真實生物數量增長情況,存在環境容納的最大值K。【題目詳解】A、群落的水平結構可能是由于食物、水分、土壤、小地形、風和火等環境條件引起的,A錯誤;

B、一般情況下,群落的演替總是朝著物種多樣化、結構復雜化和功能完善化的方向發展,但也不是絕對的,如干旱會導致荒漠化,B錯誤;

C、環境容納量是指在環境條件不受破壞的情況下,一定空間中所能維持的種群最大數值,是由其有效資源決定的,故引入到塔斯馬尼亞島的綿羊種群,其環境容納量是由該島有效資源決定的,C正確;

D、在實驗室內把果蠅飼養在瓶內并喂養酵母菌,由于空間有限,其種群數量不可能按J形曲線增長,D錯誤。

故選C。【題目點撥】本題考查種群和群落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3、B【解題分析】

人類遺傳病分為單基因遺傳病、多基因遺傳病和染色體異常遺傳病:(1)單基因遺傳病包括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如并指)、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如白化病)、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如血友病、色盲)、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如抗維生素D佝僂病);(2)多基因遺傳病是由多對等位基因異常引起的,如青少年型糖尿病;(3)染色體異常遺傳病包括染色體結構異常遺傳病(如貓叫綜合征)和染色體數目異常遺傳病(如21三體綜合征)。【題目詳解】A、正常基因發生堿基缺失,會引起基因結構改變,但基因數目不變,A錯誤;B、貓叫綜合征:第五號染色體部分缺失,導致基因數目減少,B正確;C、鐮刀型細胞貧血癥:正常基因突變形成的隱性基因也能表達形成異常蛋白質,C錯誤;D、21三體綜合征:患者的細胞比正常個體的細胞多一條染色體,D錯誤。故選B。4、B【解題分析】胰島素能促進組織細胞加速攝取、利用和儲存葡萄糖,從而使血糖水平下降,另外胰島素是蛋白質,只能注射,不能口服,A正確;膝跳反射為非條件反射,神經調節中樞位于脊髓,不受大腦皮層控制,B錯誤;甲狀腺激素有促進新陳代謝和發育,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呼吸、心律加快,產熱增加等作用。嬰幼兒缺乏甲狀腺激素可影響其神經系統的發育和功能,C正確;胰腺分泌胰液既受神經調節的控制又受激素調節的控制,是神經調節的效應器也是促胰液素的靶器官,D正確。體液調節和神經調節【名師點睛】B、D項易錯,非條件反射由較低級的神經中樞(如腦干、脊髓)參與即可完成,而條件反射必須由高級神經中樞大腦皮層的參與才能完成。胰腺分泌胰液既受神經調節又受激素調節。5、B【解題分析】

酶是活細胞產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機物,大多數是蛋白質,少數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遠遠高于無機催化劑)、專一性(一種酶只能催化一種或一類化學反應的進行)、需要適宜的溫度和pH值(在最適條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溫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隨著溫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漸恢復,高溫、過酸、過堿可以使酶的空間結構發生改變,使酶永久性的失活)。【題目詳解】A、加入酚類底物的量均為2mL的目的是減少無關變量對實驗的影響,A錯誤;B、試管B中的蛋白酶把酚氧化酶水解了,所以溶液呈無色,但是蛋白酶的本質是蛋白質還存在于B試管中,故實驗后的溶液,用雙縮脲試劑檢測,結果呈現紫色,B正確;C、試管A、B對照,能說明酚氧化酶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C錯誤;D、試管B、C實驗后的顏色均為無色的原因不相同的,B試管是因為酚氧化酶被水解成氨基酸或者小分子肽,而C試管三氯乙酸使酚氧化酶變性失活,D錯誤。故選B。6、D【解題分析】

新冠病毒侵入人體后,可以引起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其具體過程如下:免疫系統除防衛功能外,還有監控和清除功能,可識別和清除體內發生突變的腫瘤細胞、衰老細胞、死亡細胞或其他有害的成分。【題目詳解】A、新型冠狀病毒侵入人體后,能產生抗體或淋巴因子的細胞為漿細胞和效應T細胞,其中漿細胞不能特異性識別病毒,A錯誤;B、吞噬細胞可以識別并吞噬病原體,但是不能特異性識別,B錯誤;C、抗體只能結合細胞外的病毒,不能進入到細胞內,C錯誤;D、人體免疫系統能夠消滅機體內的新型冠狀病毒,體現了免疫系統的防衛功能,D正確。故選D。【題目點撥】本題結合新型冠狀病毒的時事熱點,主要考查了特異性免疫的相關過程和免疫系統的功能等相關知識。學生需要熟練掌握體液免疫、細胞免疫的具體內容,結合所學知識作答。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7、黃羽、短喙是控制羽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控制喙長的基因位于Z染色體上AaZbZb×AaZBW01/3【解題分析】

本題考查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應用和基因位置的判斷,理解伴性遺傳的特點是解題的關鍵。【題目詳解】(1)就羽色而言,親本均為黃羽,子代有黃羽和白羽,且雌雄均有,說明黃羽是顯性性狀,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就喙長而言,子代雄鳥全為短喙,雌鳥全為長喙,說明控制喙長的基因位于Z染色體上,子代雌鳥表現型只與父本一致,雄鳥表現型由父本和母本共同決定,故短喙是顯性性狀。(2)由于子代有黃羽和白羽,則親本羽色基因型均為Aa。由于短喙是顯性性狀,長喙是隱性性狀,故親本基因型是ZbZb和ZBW,則親本基因型是AaZbZb×AaZBW,子代黃羽短喙雄鳥基因型為AAZBZb或AaZBZb,全為雜合子。(3)子代白羽短喙雌鳥基因型為aaZBW,黃羽長喙雄鳥基因型為1/3AAZbZb、2/3AaZbZb,交配后代黃羽短喙雄鳥(A_ZBZ--)出現的概率是2/3×1/2=1/3。【題目點撥】常染色體遺傳與伴性遺傳比較

①常染色體上遺傳病與性別無關,即子代無論男女得病的概率或正常的概率相同;

②性染色體上的遺傳病與性別有關,子代男女得病概率或正常的概率不同。

③伴X顯性遺傳病:女性患者多余男性;

伴X隱性遺傳病:男性患者多余女性;

常染色體:男女患者比例相當。8、液體碳源氮源高壓蒸汽滅菌顯微鏡直接計數下層乳酸菌為厭氧生物細胞質基質【解題分析】

1、分離菌種常用稀釋涂布或平板劃線法。

2、參與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陳代謝類型為異養兼性厭氧型。果酒制作的原理:前期進行有氧呼吸,為酵母菌的繁殖提供大量的能量;后期進行無氧呼吸,產生酒精和二氧化碳。3、參與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陳代謝類型是異養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

當氧氣、糖源都充足時,醋酸菌將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

當缺少糖源時,醋酸菌將乙醇變為乙醛,再將乙醛變為醋酸。4、培養基按物理性質分:名稱特征功能固體培養基外觀顯固體狀態的培養基主要用于微生物的分離、鑒定液體培養基呈液體狀態的培養基主要用于工業生產5、實驗室常用的消毒方法:煮沸消毒、化學藥物消毒、紫外線消毒。

實驗室常用的滅菌方法:灼燒滅菌、干熱滅菌、高壓蒸汽滅菌。【題目詳解】(1)工業生產紅茶菌飲料,首先需要對紅茶菌進行擴大培養,所需培養基一般為液體培養基;該培養基必須含有微生物生長所需要的碳源、氮源、生長因子、水和無機鹽等基本營養成分;培養基原料稱重溶解后,常用的滅菌方法是高壓蒸汽滅菌;擴大培養后,可采用顯微鏡直接計數的方法進行計數。(2)乳酸菌為厭氧型細菌,在紅茶菌飲料產生過程中,乳酸菌在原料的下層生長;酵母菌通過無氧呼吸產生酒精和CO2,其產生酒精的場所是細胞質基質。【題目點撥】本題考查微生物的分離和培養、果酒和果醋的制作等知識,對于此類試題,需要考生注意的細節較多,如實驗的原理、實驗采用的試劑及試劑的作用、實驗現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注意積累。9、30~300無菌瓊脂高壓蒸汽滅菌上次劃線的末端倒置甘油管藏-20℃【解題分析】

微生物的實驗室培養常用到培養基,培養基按物理狀態分為固體培養基、液體培養基和半固體培養基,固體培養基通常需要加入瓊脂凝固。培養基需要滅菌后才能用來培養細菌。單菌落分離法包含劃線分離法和涂布分離法,常用于分離獲得單菌落。微生物的研究通常包含微生物的獲得、分離純化、培養以及保存等。【題目詳解】(1)通過統計菌落數來計算細菌的數量,在接種時以保證獲得菌落數在30~300之間的平板,才不會出現細菌數太少或生長時疊加的情況。稀釋土壤溶液的過程中,每一步都要在火焰旁操作,目的是確保無菌。(2)固體培養基配制時應加入瓊脂,并用高壓蒸汽滅菌后備用。(3)劃線分離應從上次劃線的末端開始劃,由于劃線過程中接種環上的菌液逐漸減少,最后可能得到單菌落。培養皿倒置培養可以防止水滴掉入沖散單菌落。(4)甘油具有吸濕、保水的性質,常用來長期保存菌種,通常菌種可以放在-20℃的冰箱中保存。【題目點撥】微生物的培養與分離是微生物研究中重要的內容,微生物的無菌操作是常見的考點,在學習時應注意操作的細節并理解相應的原理。10、不正確給植株補充580nm光源與白光對照組相比,該植株的CO2吸收速率降低上升因為光合色素增加,植物吸收、傳遞轉換光能增多,所以可以利用更大的光照強度增加提高CO2濃度(開棚通風等提高CO2濃度的措施都可以)【解題分析】

據圖分析:與對照組相比,給植株補充580nm光源時植株吸收二氧化碳的速率降低,說明此光源對該植株的生長有抑制作用,給植株補充450nm和680nm光源時植株吸收二氧化碳的速率升高,說明此光源對該植株的生長有促進作用。本題考查光合作用。考查圖表分析能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明確該實驗為補光實驗,上午7:00?10:00自然光照逐漸增強,植物利用的光為自然光和所補的光。【題目詳解】(1)據圖分析可知,給植株補充580mm光源與白光對照組相比,該植株的二氧化碳吸收速率降低,所以對溫室中植物進行補光就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結論是錯誤的。

(2)若680nm補光后植株的光合色素增加,則植物吸收、傳遞、轉換光能增多,所以可以利用更大的光照強度,所以光飽和點會上升。

(3)450nm補光組在9:00時突然停止補光瞬間,光反應減弱,[H]和ATP

的生成減少,三碳化合物的還原減慢,短時間內三碳化合物的來路不變,最終導致三碳化合物的含量增加。680nm補光組在10:00時,提高二氧化碳濃度,CO2吸收速率最大,可以提高光合速率。【題目點撥】本題考查影響光合作用的環境因素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圖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11、納豆桿菌等微生物分泌的蛋白酶能將豆類中的蛋白質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將脂肪水解為甘油和脂肪酸充當碳源和氮源,提供能源物質(較大)溶解圈上清液去除/置換樣品中分子量較小的雜質(25mmol/L)磷酸(鹽)緩沖液添加適量收集液到纖維蛋白培養基上(或添加適量收集液到含有血栓的溶液里)【解題分析】

1、腐乳的制作原理:以豆腐為原料利用毛霉等微生物分泌出各種酶,促使豆腐坯中的蛋白質分解成營養價值高的氨基酸和一些風味物質。有些氨基酸本身就有一定的鮮味,腐乳在發酵過程中也促使豆腐坯中的淀粉轉化成酒精和有機酸,同時還有輔料中的酒及香料也參與作用,共同生成了帶有香味的酯類及其他一些風味成分,從而構成了腐乳所特有的風味。腐乳在制作過程中發酵,蛋白酶和附著在菌皮上的細菌慢慢地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