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崛起與網絡問政_第1頁
微博崛起與網絡問政_第2頁
微博崛起與網絡問政_第3頁
微博崛起與網絡問政_第4頁
微博崛起與網絡問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微博崛起與網絡問政微播江湖在過去的一年里,微博迅速在中國市場落地生根,顛覆性地改變了人們信息交流方式。當人們發現微博可以讓自己交際的圈子無限擴張、分享和溝通的門檻無限降低時、為微博眷顧的人群也開始迅速增加:名人和草根、政府和群眾、媒體和讀者、朋友和陌生人……從來沒有那款互聯網能像微博這樣把整個社會聯系在一起。一、微博的崛起微博作為新興的自媒體平臺,它的出現改變了傳統的傳播格局。具有短小纖細身材、一呼百應架勢和光速傳播效率的微博,正在建構一個公民輿論的社會空間,其輿論監督功能具有正負效應,其輿論導向受到輿論精英之間博弈力量的影響。

微博的出現帶來了公共權利的分化,話語權不再單一掌握在政府手中,微博極大提升了整個社會的信息透明度和意見表達的均衡性與多元化,建構了對于真相追逐的公共空間,從這個意義上說,微博是促進社會民主開放和健康平衡的一個重要手段,同時也促進了微力量階層的崛起。郭美美事件促進了公共慈善透明、徐武事件促進了精神衛生法出臺、小悅悅事件促進了社會道德建設、校車事件促進了校車平安管理、7·23動車事故促進了中國鐵路改革……每一個事件的背后都有微力量的集結、微溫暖積聚成社會大愛。誰說微力量渺小假設塵,微力量在2021年促進了一系列社會事件向改進的方向開展,微力量開始崛起,成為推動社會改進的中堅力量。微博巨大社會能量來源于三大特性其一,微博以即時通訊的方式到達了點對面的傳播效應。其二,微博是建立在疊套社會關系上的內容傳播。其三,微博的傳播是基于信任的傳播,因而更具傳播效應。微博崛起影響巨大“微博粉絲〞背后有利益鏈今天,?求是?雜志所屬的“求是理論網〞開通官方微博,使這一國內頂尖的理論網站增添了不少平民化的時代氣息。開通不久,該微博就集結了不少“粉絲〞。也在同一天,有關某知名女藝人在“七夕〞公布婚訊的微博,轉發量累計達508649次,位居某知名門戶網站微博“一周熱門轉發〞時時排行榜的榜首……

這只是微博時代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微博崛起,其影響力之大,令人驚嘆。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中國微博用戶已將近2億?!敖裉炷惆l微博了嗎〞已成為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有人甚至因為沒有微博而感到自己落伍了。一篇文章需要用心遣詞造句,而微博僅需只言片語。微博的這一特質,更加契合現代人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在這里,誰都是信息的生產者、傳播者、消費者,個人的言論自由在此得到極大發揮。作為新媒體時代背景下一種新興的溝通交流工具,微博正快步走進人們的生活,并對整個社會產生巨大影響。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開展,信息發布的門檻愈發降低,微博的意義也早已不止于記錄表達個人的狀態和心情,更不單單是奉獻幾句詼諧或優雅的饒舌。毋庸置疑,它已成為放大信息、聚集意愿的重要平臺。實際上,微博的傳播力、影響力之所以能不斷擴大,在很大程度上歸功于微博粉絲的“推波助瀾〞。粉絲們將博主言論傳播到更大的范圍,使得博主的影響力逐步擴大。由此,也引發了不同微博間粉絲數量的競爭。一個知名微博,動輒幾十萬甚至上百萬、上千萬的粉絲,龐大的微博粉絲團由此形成。這些粉絲團逐漸形成了一個巨大的輿論場,使傳遞的信息、表達的觀點更具影響力和輻射力,從而對社會輿論造成沖擊。輕松一下?微博控?如何看待網絡?網絡是個工具,誰都可以利用,它本身并無標簽;網絡是個社會,且越來越從虛擬走向現實,不可無視這里的聲音;由此網絡應該成為新的工作平臺。對于網絡遇到的問題,管和用都存在缺失。應當用管齊下,用重于管,以用促管。政府不能光在網外喊話,要深入其境,主動發聲,打好互聯網主動仗!二、網絡問政1、簡介2、產生原因3、主要作用4、政府認同5、民主權利

1、網絡問政簡介網絡問政,就是政府通過互聯網做宣傳、做決策,了解民情、會聚民智,以到達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從而實現科學決策、民主決策,真正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效勞。近年已成為一些地方政府的執政新風。隨著網絡的日益普及,互聯網在中國民眾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中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成為中國公民行使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的重要渠道。從2021年6月20日,胡錦濤總書記在人民網與網友在線聊天,到各省官員通過各種形式在網上與百姓溝通,中國官員越來越多地通過網絡問政于民,使得政府的信息更加透明暢通。2、產生原因如果說網絡民意是一片海,那么在以往,其更多的是借風起云涌之勢起作用,而今這種力量已躍出海面,走向現實。于此,有兩個標志性事件可作例證,其一,云南成立網民調查團參與“躲貓貓〞事件調查,開全國之先河;其二,河南洛陽三位“資深網民〞出任市代表委員,引全國矚目。對此有專家稱,這標志著素有議政傳統的網民,開始從虛擬空間走向現實世界,更有人驚呼,草根網民“從政〞元年來臨?;蛟S“躲貓貓〞網民調查團的調查結果令人遺憾,但無奈也罷,法律缺失也罷,事件本身及引發的思考,已可謂意義非凡;而洛陽“三劍客〞以網民身份出任代表委員,也曾一度引發爭論,但不難看出的是,網絡民意正從隱性走向顯性。依托互聯網的大平臺,網絡問政風生水起,網絡監督亦風起云涌。一項調查顯示,87.9%的網民非常關注網絡監督;當遇到社會不良現象時,99.3%的網民會選擇網絡曝光。回看過往,從當年的孫志剛事件到一波三折的虎照丑聞,從黑磚窯官員的撤職、復職、再撤職到“天價香煙局長〞周久耕被立案調查,從公務員出國“考察門〞到“一夫二妻〞區委書記董鋒被曝光后半月成為階下囚,網絡一次又一次展示出巨大的能量。在網絡面前,人人都是新聞記者,一個全民反腐的時代已經到來。

3、主要作用網絡民意的凸顯,一方面在于網媒的開展、公民意識的成長,另一方面更在于執政者對于網絡民意的日益重視。2021年6月20日,胡錦濤總書記到人民網強國論壇同網友在線交流,成為“中國第一網民〞,重視程度可見一斑。據相關調查,超七成公眾認為網絡表達將成中國民主建設的新通道,近六成人認為有助于拉近政府與民眾距離。

4、政府認同(1)網絡問政已經被各地的官員所認同。如公布省長號碼,省長信箱,特別是江西省省長和其在任的省級領導通過人民網、中國江西網等與全球網民在線交流,點擊量突破了1000萬人次。官員通過網絡問政與人民群眾的距離更近了,方法也更靈活了(2)網絡問政不拘泥于形式。比方,公推公選“一把手〞,這在以前想都沒有想過,而現在很容易就做到了。在今年的貴州貴陽市舉辦黨委書記人選上,就是通過網絡直播等方式向全社會發布,表達出了公推公選的公平、公正、民主,加快民主建設的步伐。(3)網絡問政進一步說明了政府工作的透明。最明顯的例證,就是在今年四川汶川發生的特大強烈地震后,不到一小時,網絡就報告了這一消息,使黨中央國務院在第一時間就作出了部署,為拯救遇難同胞發揮出了重要奉獻。(4)網絡問政于民已經成為政府工作重要的組成局部。如,中央組織部從今年起,委托國家統計局每年在全國31個省區市以及中央和國家機關、中央企事業單位開展組織工作滿意度民意調查的形式,實那么就是充分發揮網絡這一優勢,加大對干部工作作風、工作能力與工作態度的考核力度和監督力度。讓人民群眾通過這一方法,為官員當參謀。5、民主權利傳遞民意,建言獻策,正在成為普通民眾參政議政的新型民主表現形式。網民普遍認為,從胡錦濤總書記與網友在線交流到溫家寶總理通過網絡問政于民,網民問政議政蔚成風氣,創新民主形式,詮釋“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彰顯中國民主政治建設的巨大進步。

1〕網絡成為民眾參政議政新渠道兩會前夕,新華網以及搜狐網、騰訊網等各大網站相繼推出的“總理請聽我說〞、“我有問題問總理〞、“為省部委建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意見征集〞等互動平臺,吸引了數以億計的網民積極參與。一位新華網友認為,只要符合法律,每個普通網民都可以通過發帖子、寫博客等形式自由表達意愿,并對黨和政府的政策提出意見和建議,互聯網已經成為中國公民參政議政、表達訴求的重要平臺。同時也為兩會代表、委員以及各級政府領導翻開了一個了解社情民意的嶄新窗口。2〕通過網絡問政于民創新民主形式溫總理在兩會前夕走進新華網直接問政于民,政府領導已經用實際行動說明:互聯網已經成為民意與中南海互動的直通車,也表達了我們的政府是實實在在傾聽人民呼聲,時時刻刻留心民心民意,時刻把老百姓利益放在第一位的政府。網絡交流表達了執政者真正把民心民意當作為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政策重要參考。網絡問政考驗政府執行力

總理牽掛四億網民

2021年兩會觀察第一期:微博求提案,親提要:又到一年兩會時,今年微博作為一個特殊的成員,開始參加到我們的兩會提案的過程中,在各個微博網站中,代表、委員們用微博廣泛征集群眾意見,網民通過微博熱情參與兩會提案。全國人大代表、開封市委書記祁金立就發微博問計于民,向廣闊網友征集建議,并得到了很多網友的支持。微博求提案,可以說一局部可以收集到民聲,但事實上還有很多人并沒有微博,那么他們的聲音到底又要怎么表達呢?如果真的是民意,那代表又要怎么才能知曉這些民意?所以代表們除了網上聽聲音,實地調研也很重要……〔一〕微博對社會輿情、民意反映的新改變

——微博的民意是不是真的民意?

今年兩會,微博無疑成為代表委員網絡互動的一大亮點。通過“圍脖〞曬提案議案、曬關注話題、與網友溝通交流,成為許多代表委員的新選擇。在人民微博“微言大事博論兩會〞欄目里,關牧村、鞏漢林等委員紛紛織起“圍脖〞。委員連發36條微博報兩會,微博或成人大代表履職新平臺。網絡輿情對公共事務和政策的影響日漸深入傳統的政府管理中,公共決策往往是通過政府相關職能不罵你自上而下地宣布政策出臺,民眾往往通過人民代表大會、聽證會、信訪和傳統媒體報道等方式參與公共決策。隨著互聯網的開展,網絡成為公民表達民意的重要渠道,也成為政府了解民意的主要窗口。如眾所周知的節假日調整,政府事先主動通過網絡媒體展開大規模的民意調查,在廣泛尊重民意的根底上,在進行內部商議,最終敲定決策方案。也看網絡輿論的暴力現象,網絡暴民也大有人在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的網友通過微博開始參與到很多的決策中,但有時候微博的民意就真的是大家的民意嗎?可以說答案是否認的。因為在網絡輿論開展的同時,網絡輿論的暴力也頻現,近兩年,類似的"網絡輿論暴力"事件已發生多起,引起社會廣泛關注。這些事件呈現出的特征是,針對毫無還擊之力的個體進行道德審判;行為上通過網絡追查并公布、傳播當事人的個人信息,同時煽動網民以暴力語言進行群體圍攻;結果導致當事人在現實生活中遭到嚴重傷害。一定會有微博用戶說這不是自己的意思,單是卻已然在上硝煙四起,可見,并不是所有的意見都一定是最好的,也不一定就是全是真正的表達。〔二〕微博提案不要忘記“沉默的大多數

——很多弱勢群體沒有微博,他們的民意不可被無視微博提案不要忘記弱勢群體據統計,目前已有300位余代表委員開通微博,網友認為這固然是好的方面,但也要注意"切莫流于形式"。中經網友秋雙說:"這么多代表委員注重‘民聲’是件大好事,但是就怕會變成跟風追潮流,最后流于形式,那就失去意義了。""微博只是一個平臺,最主要的還是實質內容,還是希望代表們能把網友的意見凝練、總結,真實反映出我們的聲音。"網友大明白也這么認為。"‘沉默的大多數’可能導致真實民意被忽略;言辭劇烈的‘少數民意’可能被放大,所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就顯得很重要了。"中經網友落花無淚如是說。為弱勢群體,他們很需要關心,但他們或許沒有微博這樣的發聲工具,代表們要代表民意就需要真的走訪調查,知道大家最真實和根本的需求,這樣做到真正的下情上達。圍脖求提案,親人民代表除了微博問政還需實地調查

微博上有網友這樣說:"政協委員用微博征詢提案,不知是好還是壞。是代表的民意?如此那還不如一個ipad,既然是民意,那如何才能知曉這些是民意,不調研怎么能有發言權。"可以說,雖然微博問政是一個新的趨勢,但不能讓這種趨勢成為某些人懶惰的借口,有些人懶,省事求了幾條提案,結果什么都沒解決,還落了個親民的好評價,這就很不好了,人大代表代表人民,民聲需要代表們實際去調查落實才好。6、微博問政的意義微博堪稱網絡世界的新寵。就是它,在2021年中國網絡開展進程中,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為這一年深深烙下了“微博元年〞的印記。從黨政官員到普通民眾,發微博、織“圍脖〞,成為越來越多人們日常生活的一局部。這個140個字的簡短手指運動,正以其“秒互動〞的傳播優勢,開啟了一個“人人都有麥克風〞的時代。具有巨大影響力的“微信息〞,蘊含著紛繁而又豐富、駁雜而又原生態的民意。

就在微博對社會生活的介入和滲透日益廣泛、影響力日益擴大之時,一些重視“執網能力〞提升的政府機構和官員,開始嘗試利用微博發布信息、引導輿論、獲取反響,與公眾交流。官員微博,正成為微博百花園中一道惹眼的風景。領導干部想問題、做決策、辦事情,需要民意的支撐,需要尋找與民心的結合點。微博問政恰恰為官員問計于民、問需于民、問政于民提供了一種便利。但同時,官員微博更重要的意義恐怕還在于,提供了領導干部與普通群眾溝通感情的橋梁和紐帶。傳統觀念中,執掌公共權力的官員總是給人嚴肅、刻板、程式化的印象。而官員微博特別是一些相當級別的高官微博的出現,那么在很大意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