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秋國家開放大學《光伏技術與應用概論》形考任務1-4參考答案_第1頁
23秋國家開放大學《光伏技術與應用概論》形考任務1-4參考答案_第2頁
23秋國家開放大學《光伏技術與應用概論》形考任務1-4參考答案_第3頁
23秋國家開放大學《光伏技術與應用概論》形考任務1-4參考答案_第4頁
23秋國家開放大學《光伏技術與應用概論》形考任務1-4參考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國家開放大學《光伏技術與應用概論》形考任務1-4參考答案《光伏技術與應用概論》是國家開放大學(中央廣播電視大學)開放教育《光伏發電技術及應用》專業(專科)的一門統設必修課,是該專業的一門主干專業基礎課程。本課程72學時,4學分,開設一個學期。課程代碼:02738形考任務11.時,由公式得出的值為()。A.2B.1.5C.0D.12.常用于太陽電池和組件效率測試時的標準為()。A.AM2B.AM1.5C.AM1D.AM03.當時,大氣光學質量等于()。A.2B.0C.1D.1.54.廣義上講,風能、水能和()等也都來源于太陽能。A.礦物燃料B.核能C.地熱能D.潮汐能5.接收到的被大氣層反射和散射后()改變的太陽輻射稱之散射輻射。A.光B.方向C.大小D.波長6.太陽常數的參考值為Isc=()±7W/m2。A.1387B.1367C.1377D.13577.太陽常數的常用單位是()。A.w/m2B.KW/m2C.KW/mD.w/m8.太陽常數Isc的定義為:在平均日地距離時,地球大氣層上界()于太陽光線表面的單位面積上單位時間內所接收到的太陽輻射能。A.傾斜60°B.傾斜30°C.平行D.垂直9.太陽大氣的中層稱為()。A.針狀體B.色球C.日冕D.光球10.太陽大氣的最底層稱為()。A.色球B.日冕C.針狀體D.光球11.太陽大氣的最外層稱為()。A.針狀體B.日冕C.光球D.色球12.太陽發射的電磁輻射在大氣頂上隨()的分布叫太陽光譜。A.空間B.波長C.時間D.距離13.我國屬于地球太陽能資源豐富程度()地區。A.最高B.最低C.中高D.中低14.我國太陽能分布最豐富的是()地區。A.陜西B.青藏高原C.寧夏D.內蒙古15.下列哪項不屬于人類利用太陽能的主要形式()。A.太陽能光熱電轉化B.太陽能光電轉化C.太陽能光熱轉化D.光化學轉化16.下列哪項不屬于太陽能光熱轉化主要應用實例()。A.植物光合作用B.太陽能干燥室C.太陽能供暖房D.太陽能熱水器17.下列哪項不屬于太陽能開發利用的特點()。A.效率高B.分散性C.安全D.數量巨大18.原則上,太陽能可以直接或間接轉換成任何形式的能量,但轉換次數越多,最終太陽能轉換的效率便越()。A.未B.高C.低D.不變19.植物的光合作用屬于()。A.太陽能光熱轉化B.太陽能光伏轉化C.光化學轉化D.太陽能光電轉化20.總輻射計探測到的是太陽的()。A.直射太陽輻射B.折射太陽輻射C.太陽的總輻射量D.反射的太陽輻射二、多項選擇題1.除了()的能量外,地面上大部分能源均直接或間接同太陽有關。A.地熱B.地震C.火山爆發D.原子能2.從廣義上講,()也都來源于太陽能。A.水能B.潮汐能C.礦物燃料D.風能3.大氣層的影響與()有關。A.大氣中吸收B.大氣中散射C.太陽光的入射方向D.反射太陽輻射的物質4.地球太陽能資源豐富程度中低地區有()。A.日本B.新西蘭C.東歐D.朝鮮5.地球太陽能資源豐富程度中高地區有()。A.中非B.美國C.中東D.中國6.地球太陽能資源豐富程度最低地區有()。A.中美洲B.加拿大C.北非D.西北歐洲7.地球太陽能資源豐富程度最高地區有()。A.澳大利亞B.中國C.巴基斯坦D.印度8.根據各種間接和直接的資料,認為太陽從中心到邊緣可分為()。A.太陽大氣B.輻射區C.核反應區D.對流區9.人類利用太陽能有多種方式,主要分為()。A.太陽能光電轉化B.太陽能光熱電轉化C.光化學轉化D.太陽能光熱轉化10.太陽大氣大概可以分為()等層次。A.針狀體B.日冕C.光球D.色球11.太陽電池主要應用于()。A.燈塔B.太陽能灶C.計算器D.太陽能熱水器12.太陽輻射穿過地球大氣層時,不僅受到大氣層中的空氣分子、水汽及灰塵所散射,而且受到大氣中()的吸收,所以經過大氣而達到地面的太陽直接輻射顯著衰減。A.CO2B.臭氧C.氧D.水13.太陽能開發利用的主要步驟有()。A.太陽能采集B.太陽能轉換C.太陽能輸送D.太陽能貯存14.太陽能開發利用的主要特點有()。A.效率低和成本高B.清潔安全C.分散性和間歇性D.數量巨大15.我國()等西部地區光照資源尤為豐富。A.內蒙古B.青藏高原C.寧夏D.陜西16.以下()地區屬于我國太陽能熱能資源分布二類地區。A.西藏東南部B.寧夏南部C.河北西北部D.新疆北部17.以下()地區屬于我國太陽能熱能資源分布三類地區。A.河南B.山西北部C.山東D.吉林18.以下()地區屬于我國太陽能熱能資源分布四類地區。A.浙江B.江西C.遼寧D.云南19.以下()地區屬于我國太陽能熱能資源分布五類地區。A.廣西B.湖南C.四川D.貴州20.以下()地區屬于我國太陽能熱能資源分布一類地區。A.新疆南部B.陜西北部C.寧夏北部D.甘肅北部21.總輻射計探測到的是太陽的()。A.漫射太陽輻射B.折射太陽輻射C.反射太陽輻射D.直接太陽輻射三、判斷題1.除了原子能、地熱和火山爆發的能量外,地面上大部分能源均直接或間接同太陽有關。(√)2.大氣層的影響不僅與太陽光的入射方向有關,而且還與大氣中吸收、散射、反射太陽輻射的物質有關。(√)3.當天空晴朗,太陽在頭頂直射且陽光在大氣中經過的光程最短時,到達地球表面的太陽輻射最強。(√)4.地面太陽輻射包括直接輻射和折射輻射。(×)5.地球只接受到太陽總輻射的二十二億分之一,這個數量相當于全世界發電量的幾百萬倍。(×)6.輻照度計用來測定太陽的總輻射量。(×)7.根據各地接受太陽總輻射量的多少,可將我國劃分為五類地區。(√)8.集熱器按是否聚光,可以劃分為聚光集熱器和非聚光集熱器兩大類。(√)9.江西屬于我國太陽能熱能資源分布三類地區。(×)10.平板集熱器,真空管集熱器屬于聚光集熱器。(×)11.xx常數的常用單位為W/m2。(√)12.太陽輻射的能流密度高。(×)13.我國太陽能分布最豐富的是寧夏地區。(×)14.我國無電地區大多集中于青藏高原、內蒙古、寧夏、陜西等西部地區。(√)15.原則上,太陽能可以直接或間接轉換成任何形式的能量,但轉換次數越多,最終太陽能轉換的效率便越低。(√)16.直接接收到的、不改變方向的太陽輻射稱為直接太陽輻射。(√)17.總輻射計是測量一天中輻照量的儀器。(√)18.AM0是太陽光在大氣層外時的情況。(√)19.AM1.5相當于晴朗夏日在海平面上所承受的太陽光。(×)20.AM1常用于太陽電池和組件效率測試時的標準。(×)四、配伍題1.將下列大氣層的影響情況一一對應。1)大氣的吸收作用()B.氧(O2)、臭氧(O3)和水氣(H2O)2)大氣的散射作用(A.各種氣體分子、水分子(云霧)、塵埃等)3)大氣的反射作用(C.云層反射)2.將下列大氣光學質量數值與實際情況一一對應。1)AM0(C.太陽光在大氣層外)2)AM1(A.太陽光直接垂直照射到地球表面的情況)3)AM1.5(B.太陽光照射到一般地面的情況)3.將下列大氣光學質量數值與Θz情況一一對應。1)AM1(A.Θz=0°)2)AM1.5(B.Θz=48.2°)3)AM2(C.Θz=60°)4.將下列地球太陽能資源分布情況與地區一一對應。1)豐富程度最高地區(B.印度)2)豐富程度中高地區(A.中國)3)豐富程度中低地區(C.日本)5.將下列概念與意義一一對應。1)太陽常數(A.描述大氣層上的太陽輻射強度)2)太陽光譜(B.太陽發射的電磁輻射在大氣頂上隨波長的分布)3)大氣光學質量(C.太陽光線穿過地球大氣的路徑與太陽光線在天頂角方向時)6.將下列省份地區與太陽能資源分布情況一一對應。1)山東(B.三類)2)江西(C.四類)3)寧夏南部(A.二類)7.將下列世界氣候帶一一對應。1)赤道帶(C.南北緯100以內)2)熱帶(A.緯度100~回歸線(23.50))3)溫帶(B.回歸線至極圈(23.50~66.50))8.將下列太陽大氣結構與名稱一一對應。1)光球(C.最底層)2)色球(B.中層)3)日冕(A.最外層)9.將下列太陽結構與能量傳播方式一一對應。1)核反應區(C.對流和輻射)2)輻射區(A.輻射)3)對流區(B.對流)10.將下列太陽能轉換成不同形式的能量需要的不同能量轉換器一一對應。1)光合作用(C.太陽能轉換成生物質)2)集熱器(A.太陽能轉換成熱能)3)太陽電池(B.太陽能轉換成電能)形考任務二一、單項選擇題1.(),硅太陽電池開始在地面應用。A.20世紀70年代末B.20世紀80年代初C.1958年D.20世紀70年代初2.()是晶體中最常見的一類晶體缺陷。A.載流子遷移率B.禁帶寬度C.電阻率D.位錯3.()是生產單晶硅和鑄造多晶硅的主要原料。A.冶金硅B.硅晶C.高純多晶硅D.單晶硅4.()太陽電池在現階段的大規模應用和工業生產中占主導地位。A.硅晶B.高純多晶硅C.單晶硅D.多晶硅5.1954年,第一塊實用的單晶硅光電池效率為()。A.8%B.6%C.7%D.5%6.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的格林教授采用激光刻槽埋藏柵線等新技術將高純化硅晶太陽電池的轉換效率提高到()。A.25%B.17%C.21%D.16%7.薄膜電池材料目前不包括()。A.非晶硅薄膜B.CuInSe2(CuInS2)薄膜C.單晶硅薄膜D.多晶硅(微晶硅)薄膜8.當硅中摻入III族元素時,如()等,就會形成P型材料。A.銻B.磷C.砷D.硼9.導電類型是()所專有的一個概念。A.金屬材料B.絕緣體C.導體D.半導體10.電阻率與()反映半導體材料的導電能力。A.載流子遷移率B.禁帶寬度C.位錯密度D.非平衡載流子壽命11.光電效應是利用光照在()上產生的。A.陶瓷件B.半導體器件C.金屬器件D.絕緣體器件12.光電轉換實現的基本裝置是()。A.太陽電池B.硅片C.硅料D.太陽電池方陣13.光伏產業鏈的中游環節包括()。A.應用系統B.電池片,電池組件C.硅料,硅片D.硅片,電池片,電池組件14.光伏效應的英文簡稱是()。A.PVB.PEC.PTD.PC15.目前()已成為應用最多的一種半導體材料。A.鍺B.硼C.硅D.硒16.太陽電池是利用()制成的。A.光熱效應B.S-W效應C.電光效應D.光電效應17.用()制造的半導體器件,耐高溫和抗輻射性能較好,特別適宜制作光伏器件和大功率器件。A.硒B.硼C.鍺D.硅18.用于地面已批量生產的太陽電池材料主要有單晶硅、多晶硅與()。A.InPB.GaAsC.非晶硅薄膜D.CdTe薄膜19.直拉單晶硅和()應用最為廣泛,占太陽能光電材料的90%左右。A.鑄造多晶硅B.薄膜非晶硅C.帶狀多晶硅D.薄膜多晶硅20.鑄造多晶硅太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要比直拉單晶硅太陽電池低()。A.4%~5%B.3%~4%C.2%~3%D.1%~2%二、多項選擇題1.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引人到電池的制造工藝中,太陽電池轉換效率有了較大提高。A.表面織構化B.背表面場C.細柵金屬化D.淺結表面擴散2.20世紀80年代初,主要把()引入到電池的制造工藝中。A.降低接觸復合效應B.改進陷光效應C.后處理提高載流子壽命D.表面鈍化技術3.半導體材料按化學成分和內部結構,大致可分為()。A.化合物半導體B.無定形半導體材料C.元素半導體D.有機增導體材料4.半導體材料的電阻率介于()和()之間。A.絕緣體B.金屬C.非絕緣體D.非金屬5.薄膜電池材料包括()。A.多晶硅(微晶硅)薄膜B.CdS薄膜C.非晶硅薄膜D.CuInSe2(CuInS2)薄膜E.CdTe6.常用的半導體材料的特性參數有()。A.載流子遷移率B.非平衡載流子壽命C.禁帶寬度D.電阻率E.位錯密度7.當硅中摻入V族元素時,如()等,就會形成N型材料。A.硼B.銻C.砷D.磷8.對于太陽電池來說,為了得到高的轉換效率,要求材料有大的()和適中的()。A.載流子遷移率B.禁帶寬度C.電阻率D.非平衡載流子壽命E.位錯密度9.高純多晶硅是()的主要原料。A.帶狀多晶硅B.直拉單晶硅C.區熔單晶硅D.鑄造多晶硅10.根據晶體管的工作原理,要求材料有較大的()和()。A.位錯密度B.電阻率C.禁帶寬度D.載流子遷移率E.非平衡載流子壽命11.光伏產業鏈包括()環節。A.電池片B.應用系統C.電池組件D.硅片E.硅料12.硅晶材料包括()。A.鑄造多晶硅B.直拉單晶硅C.帶狀多晶硅D.高純多晶硅13.金屬硅通過()等技術,提純為高純的多晶硅。A.二氯二氫硅還原法B.硅烷熱分解法C.四氯化硅氫還原法D.三氯氫硅還原法14.近年來,一些新型高效電池不斷問世,主要包括()。A.用化學束外延(CBE)技術生產的多結Ⅲ-Ⅴ族化合物太陽電池B.硒化銅銦(CuInSe\-2,CIS)薄膜太陽電池C.大面積光伏納米電池D.硅-硅串聯結構太陽電池15.近年來針對單晶硅太陽電池轉換效率開發了許多新技術,主要有()。A.激光刻槽埋藏柵線技術B.高效背反射器技術C.光吸收技術D.絨面技術E.單雙層減反射膜F.背點接觸電極克服表面柵線遮光問題16.可做太陽電池材料的材料有()。A.GaAs半導體材料B.薄膜電池材料C.硅晶材料D.其他類型太陽電池材料17.通過()等一系列的工序在石英坩堝中將高純的熔硅拉制成單晶硅硅錠,即利用切氏法制備單晶硅。A.等徑B.收尾C.縮頸D.引晶E.放肩18.限制單晶硅太陽電池轉換效率的主要技術障礙有()。A.光傳導損失B.表面光反射損失C.內部復合損失D.電池表面柵線遮光影響E.表面復合損失19.鑄造多晶硅在()方面不如單晶硅。A.電學性能B.力學性質C.光學性質D.熱學性質三、判斷題1.1954年以色列Tabor提出選擇性吸收表面概念和理論并研制成功選擇性太陽吸收涂層。(×)2.20世紀70年代末硅太陽電池開始在地面應用。(×)3.當前影響光伏電池大規模應用的主要障礙是它的制造成本太高。(√)4.對于非晶態半導體,位錯也是反映其晶格完整性的特性參數。(×)5.高純多晶硅是生產單晶硅和鑄造多晶硅的主要原料。(√)6.光伏材料又稱太陽電池材料,只有半導體材料具有這種功能。(√)7.硅太陽電池于1958年首先在航天器上得到應用。(√)8.金屬的電阻率很高,絕緣體的電阻率非常小,半導體材料的電阻率介于兩者之間。(×)9.禁帶寬度越大,晶體管正常工作的高溫限也越高。(√)10.晶體管的工作溫度高溫限決定于載流子遷移率的大小。(×)11.太陽能發電是一種新興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12.位錯是晶體中最常見的一類晶體缺陷。(√)13.應用系統屬于光伏產業鏈上游。(×)14.用載流子遷移率大的材料制成的晶體管有較好的頻率響應。(√)15.由于生產規模的擴大,生產工藝的改進,晶體硅太陽電池組件的制造成本2010年有望降至1美元/Wp。(√)16.在半導體中不僅有帶負電荷的電子參與導電,而且還有帶正電荷的空穴參與導電。(√)17.載流子即半導體中參加導電的電子和空穴。(√)18.主要靠電子導電的稱為P型半導體。(×)19.主要靠空穴導電的稱為N型半導體。(×)20.自然界的物質、材料按導電能力大小可分為導體、半導體和絕緣體三大類。(√)四、配伍題1.將下列太陽電池種類與實驗室最大效率一一對應。1)多晶硅(C.20.4%)2)非晶硅單結(B.12%)3)非晶硅多結(A.11.83%)2.將下列半導體材料的特性參數與其性質一一對應。1)禁帶寬度(C.反映組成這種材料的原子中價電子從束縛狀態激發到自由狀態所需的能量)2)電阻率、載流子遷移率(A.反映材料的導電能力)3)非平衡載流子壽命(B.反映半導體材料在外界作用(如光或電場)下內部的載流子由非平衡狀態向平衡狀態過渡的弛豫特性)3.將下列半導體材料的特性參數與其性質一一對應。1)禁帶寬度(C.反映組成這種材料的原子中價電子從束縛狀態激發到自由狀態所需的能量)2)電阻率、載流子遷移率(A.反映材料的導電能力)3)非平衡載流子壽命(B.反映半導體材料在外界作用(如光或電場)下內部的載流子由非平衡狀態向平衡狀態過渡的弛豫特性)4.將下列半導體材料種類與代表材料一一對應。1)元素半導體(C.硅)2)化合物半導體(A.砷化鎵)3)無定形半導體材料(B.氧化物玻璃)5.將下列硅片幾何尺寸參數一一對應。1)THK(A.厚度)2)TTV(B.總厚度偏差)3)Warp(C.翹曲度)6.將下列硅太陽電池發展歷程一一對應。1)1958年(A.硅太陽電池于1958年首先在航天器上得到應用)2)20世紀70年代初(C.把背表面場、細柵金屬化、淺結表面擴散和表面織構化開始引人到電池的制造工藝中)3)20世紀80年代初(B.把表面鈍化技術、降低接觸復合效應、后處理提高載流子壽命、改進陷光效應引入到電池的制造工藝中)7.將下列事件與時間關系等一一對應。1)1839年(A.法國物理學家A.E.Becqueral第一次在實驗室中發現液體的光生伏特效應)2)1876年(B.在固態硒(Se)的系統中也觀察到了光伏效應)3)1954年(C.貝爾實驗室Chapin等人開發出第一塊實用的效率為6%的單晶硅光電池)8.將下列太陽電池種類與實驗室最大效率一一對應。1)單晶硅太陽電池(C.25%)2)多晶硅太陽電池(B.20.4%)3)非晶硅單結太陽電池(A.12%)9.將下列線切割經常出現的問題與可能的原因一一對應。1)斷線(A.切割工藝出現異常)2)跳線(B.硅棒對接位置不好)3)花片(C.加工好的硅片在空氣中停留時間過長)10.將下列影響光電轉換效率的主要因素與產生的可能原因一一對應。1)反射遮蔭等光學損失(B.封裝材料透光率)2)載流子復合損失(A.P/N結區復合)3)連接轉換等電學損失(C.逆變器等電器損耗)形考任務3一、單項選題1.()是制造光伏器件和微波器件及集成電路的重要材料。A.銻化錮B.磷化錮C.碳化硅D.砷化鎵2.()由于其抗輻射能力強、耐高溫和化學穩定性好,在航天技術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A.銻化錮B.砷化鎵C.磷化錮D.碳化硅3.薄膜電池迅速發展的最大優勢是()。A.轉換效率提高空間大B.利用范圍更加廣泛C.對環境危害小D.成本優勢4.傳統硅晶太陽電池的性能隨溫度升高而()。A.未知B.升高C.下降D.不變5.單結GaAs太陽電池的轉換效率已達()。A.26%B.27%C.25%D.24%6.單晶硅電池的顏色多為()。A.深藍B.綠色C.白色D.金色7.多晶硅電池的形狀為()。A.正方形B.長方形C.圓形D.任意形狀8.非晶硅的禁帶寬度比單晶硅大,這樣制成的非晶硅太陽電池的()相對較高。A.轉換效率B.短路電流C.填充因子D.開路電壓9.硅晶體中任一原子最多形成()個共價鍵。A.3B.2C.1D.410.晶體管的工作溫度高溫限決定于()的大小。A.載流子遷移率B.禁帶寬度C.非平衡載流子壽命D.電阻率11.染料敏化納米晶太陽電池的制造成本比硅晶太陽電池的要()。A.高B.一致C.未知D.低12.商用太陽電池中實際應用的主要為()。A.化合物晶體電池B.化合物薄膜電池C.硅薄膜電池D.硅晶電池13.太陽電池材料缺陷屬于下列()影響太陽電池轉換效率的主要因素。A.載流子遷移復合損失B.連接轉換等電學損失C.其它損失D.反射及遮蔽等光學性能損失14.太陽電池串疊時,能夠吸收較高能量光譜的電池放在()。A.下層B.上層C.中間D.任意15.太陽電池的實驗室光電轉換效率()工業化生產光電轉換效率。A.一致B.低于C.高于D.未知16.太陽電池組件目前使用最多的是()封裝方式。A.以上皆不是B.環氧樹脂膠封C.硅膠封裝D.層壓封裝17.太陽電池組件通常是由多個電池()而成。A.串聯或并聯B.串聯C.串疊D.并聯18.下列太陽電池不屬于薄膜電池系列的是()。A.GaAsB.CdTeC.CISD.CIGS19.有“第三代太陽電池”之稱的是()太陽電池。A.銅銦硒化物(CIS/CIGS)薄膜B.非晶硅a-Si薄膜C.染料敏化納米晶(DSSC)D.碲化鎘CdTe薄膜20.鑄造多晶硅太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要比直接單晶硅低()。A.4%~5%B.3%~4%C.2%~3%D.1%~2%二、多線選擇題1.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引人到電池的制造工藝中,太陽電池轉換效率有了較大提高。A.背表面場B.淺結表面擴散C.表面織構化D.細柵金屬化2.20世紀80年代初,主要把()引入到電池的制造工藝中。A.降低接觸復合效應B.后處理提高載流子壽命C.改進陷光效應D.表面鈍化技術3.薄膜電池材料包括()。A.多晶硅(微晶硅)薄膜B.CuInSe2(CuInS2)薄膜C.CdS薄膜D.非晶硅薄膜E.CdTe4.薄膜太陽電池得到迅速發展的原因主要有()。A.轉換效率提高空間大B.成本優勢C.利用范圍更加廣泛D.對環境危害小5.薄膜太陽電池中()已商業化。A.碲化鎘(CdTe)電池B.非晶硅(a-Si)電池C.銅銦鎵硒(CIGS)電池D.多晶硅(微晶硅μc-Si)薄膜電池6.常用的半導體材料的特性參數有()。A.位錯密度B.電阻率C.非平衡載流子壽命D.禁帶寬度E.載流子遷移率7.對于太陽電池來說,為了得到高的轉換效率,要求材料有大的()和適中的()。A.電阻率B.載流子遷移率C.非平衡載流子壽命D.位錯密度E.禁帶寬度8.多晶硅結構在陽光下可通過控制氮化硅減反射膜的厚度,呈現()等不同的顏色。A.綠色B.深藍C.金色D.黑色9.硅晶材料包括()。A.帶狀多晶硅B.高純多晶硅C.鑄造多晶硅D.直拉單晶硅10.硅晶太陽電池存在著固有弱點主要有()。A.相對成本較高B.尺寸相對較小C.光吸收系數遠遠低于其他太陽光電材料D.光電轉換理論效率相對較低11.近年來,一些新型高效電池不斷問世,主要包括()。A.大面積光伏納米電池B.硒化銅銦(CuInSe\-2,CIS)薄膜太陽電池C.用化學束外延(CBE)技術生產的多結Ⅲ-Ⅴ族化合物太陽電池D.硅-硅串聯結構太陽電池12.近年來針對單晶硅太陽電池轉換效率開發了許多新技術,主要有()。A.絨面技術B.單雙層減反射膜C.光吸收技術D.激光刻槽埋藏柵線技術E.高效背反射器技術F.背點接觸電極克服表面柵線遮光問題13.可做太陽電池材料的材料有()。A.薄膜電池材料B.硅晶材料C.其他類型太陽電池材料D.GaAs半導體材料14.染料敏化納米晶太陽電池的優勢主要有()。A.制備工藝簡單,成本低B.對環境危害小C.光的利用效率高D.效率轉換方面基本上不受溫度影響15.砷化鎵GaAs太陽電池的缺點主要有()。A.比較脆,易損壞B.不利于在空間應用C.耐輻射性能差D.單晶晶片價格比較昂貴16.砷化鎵GaAs太陽電池的優點主要有()。A.吸收系數小B.禁帶寬度大C.耐輻射性能好D.可以做得很薄17.太陽電池組件具有的主要特點有()。A.滿足不同電壓輸出要求B.提高利用效率C.有足夠的機械強度D.有明顯的電性能增益18.填充因子是最大輸出功率與電池的()兩者乘積的比值。A.開路電壓B.轉換效率C.短路電池D.光譜響應19.與其他太陽電池相比,制造單晶硅太陽電池()。A.結晶中缺陷較小B.制造技術比較成熟C.所用硅材料比較豐富D.轉換效率較高20.制約單晶硅太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進一步提高的主要技術障礙有()。A.內部復合損失B.表面復合損失C.電池表面柵線遮光影響D.光傳導損失E.電池表面光反射損失三、判斷題1.傳統硅晶太陽電池的性能隨溫度升高而下降。(√)2.單晶硅太陽電池的結構為P-N結構。(√)3.單晶硅太陽電池的轉化效率在硅晶太陽電池中最高。(√)4.當P型半導體材料和N型半導體材料相連接,將在晶體中P型和N型材料之間形成界面,即P-N結。(√)5.非晶硅太陽電池的結構最常采用的是P-N結構。(×)6.高純硅制造多晶硅,不是拉成單晶,而是熔化定向凝固成正方形的硅錠。(√)7.共價鍵的飽和性是指一個電子和另外一個電子配對以后,就不能再和第三個電子配對。(√)8.共價鍵的方向性是指原子只能在特定的方向上形成共價鍵。(√)9.光電器件對半導體材料特性的要求中,高的靈敏度和短的弛豫時間二者難于兼顧。(√)10.硅晶體的半導體性源于共價鍵。(√)11.區熔(FZ)硅單晶主要用來制作晶體管和集成電路以及外延生長的襯地。(×)12.染料敏化納米晶太陽電池的制造成本高于傳統的硅晶太陽電池。(×)13.太陽電池的最高轉換效率不可能達到100%。(√)14.太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指的是照射到太陽電池表面上的陽光被轉換成可用電流的光子數與入射光子總量的比例。(√)15.填充因子其值越小表明太陽電池的輸出特性越好。(×)16.通常的工業硅(99.0-99.9%)具有半導體性能。(×)17.因光誘導衰減影響,非晶硅電池的效率隨時間增加而逐漸降低。(√)18.直拉(CZ)硅單晶主要用來制作大功率整流元件和閘流管等電力電子器件。(×)19.重摻半導體材料的性質接近絕緣體,而高阻半導體材料性質則接近導體。(×)20.PN結形成電動勢主要靠“內生電場”,而染料敏化技術主要靠電子的擴散作用形成電流。(√)四、配伍題1.將下列半導體材料的特性參數與其性質一一對應。1)禁帶寬度(C.反映組成這種材料的原子中價電子從束縛狀態激發到自由狀態所需的能量)2)電阻率、載流子遷移率(A.反映材料的導電能力)3)非平衡載流子壽命(B.反映半導體材料在外界作用(如光或電場)下內部的載流子由非平衡狀態向平衡狀態過渡的弛豫特性)2.將下列半導體材料種類與代表材料一一對應。1)山東元素半導體(C.硅)2)化合物半導體(A.砷化鎵)3)無定形半導體材料(B.氧化物玻璃)3.將下列硅太陽電池發展歷程一一對應。1)1958年(A.硅太陽電池于1958年首先在航天器上得到應用)2)20世紀70年代初(C.把背表面場、細柵金屬化、淺結表面擴散和表面織構化開始引人到電池的制造工藝中)3)20世紀80年代初(B.把表面鈍化技術、降低接觸復合效應、后處理提高載流子壽命、改進陷光效應引入到電池的制造工藝中)4.將下列硅太陽電池種類與工業化生產光電轉換效率一一對應。1)單晶硅(C.16~18%)2)多晶硅(B.15~17%)3)非晶硅(A.7~9%)5.將下列太陽電池種類一一對應。1)化合物晶體(A.砷化鎵)2)化合物薄膜(C.銅銦鎵硒)3)有機染料(B.染料敏化)6.將下列太陽電池種類與實驗室最大效率一一對應。1)單晶硅太陽電池(C.25%)2)多晶硅太陽電池(B.20.4%)3)非晶硅單結太陽電池(A.12%)7.將下列太陽電池種類與實驗室最大效率一一對應。1)多晶硅(C.20.4%)2)非晶硅單結(B.12%)3)非晶硅多結(A.11.83%)8.將下列線切割經常出現的問題與可能的原因一一對應。1)斷線(A.切割工藝出現異常)2)跳線(B.硅棒對接位置不好)3)花片(C.加工好的硅片在空氣中停留時間過長)9.將下列新型太陽電池的名稱及其主要特性描述一一對應。1)PREL(C.發射極鈍化及背面局部擴散)2)BCSC(A.埋柵)3)BSR(B.高效背表面反射器)10.將下列影響太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的主要因素一一對應。1)反射遮蔭等光學損失(C.封裝材料透光率)2)載流子復合損失(A.溫度及衰減損失)3)連接轉換等電學損失(B.逆變器等電器損)形考任務4一、單項選擇題1.()是現在和將來太陽能光伏發電的主流。A.以上皆不是B.獨立光伏發電系統C.混合光伏發電系統D.并網光伏發電系統2.()是整個獨立光伏發電系統的核心部件。A.蓄電池組B.儲能元件C.充放電控制器D.太陽電池方陣3.半透明幕墻多采用()電池。A.其他B.非晶硅薄膜C.多晶硅D.單晶硅4.獨立光伏發電系統較并網光伏發電系統建設成本、維護成本()。A.一致B.無法測算C.偏高D.偏低5.孤島效應是()的特有現象。A.混合光伏發電系統B.獨立光伏發電系統C.以上皆不是D.并網光伏發電系統6.光伏發電與其它常規能源發電相比,發電成本()。A.一致B.無法測算C.偏低D.偏高7.目前光伏發電成本高于常規能源發電()。A.3-5倍B.1-2倍C.3-4倍D.2-3倍7.目前光伏組件材料壽命最長約()多年。A.4000%B.3000%C.1000%D.2000%8.目前國內外普遍采用的并網光伏發電系統是()。A.直、交型并網系統B.有逆流型并網系統C.無逆流型并網系統D.切換型并網系統9.太陽電池組件目前使用最多的是()封裝方式。A.以上皆不是B.環氧樹脂膠封C.層壓封裝D.硅膠封裝10.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中一般可選用性能較好的()逆變器。A.正弦波B.正切波C.余弦波D.余切波11.太陽能光伏水泵系統中不具備的元件是()。A.蓄電池B.太陽電池方陣C.控制器D.電動機12.下列具體應用實例不屬于有蓄電池直流系統的是()。A.直流光伏水泵B.移動通訊基站C.草坪燈D.高速公路監控13.一般將光伏采光頂組件的透光率設計在()。A.10%~50%B.10%~20%C.10%~30%D.10%~40%14.用戶太陽能電源是指()安裝的太陽能電源。A.以上皆不是B.混合C.并網D.獨立二、多項選擇題1.半透明幕墻的特點有()。A.光能利用率較低B.價格低C.透光率高D.生產方便2.不透明幕墻多采用()組件。A.CuInSe2(CuInS2)薄膜B.多晶硅C.單晶硅D.非晶硅3.充放電開關可以是()。A.繼電器B.MOS管C.三極管D.晶閘管4.獨立光伏發電系統的構成部件主要有()。A.蓄電池組B.太陽電池方陣C.控制器D.逆變器4.獨立光伏發電系統的特點主要有()。A.建設成本一般較高B.維護成本也較高C.需儲能元件D.與公用電網相連5.獨立光伏發電系統對鉛酸蓄電池提出的要求主要有()。A.自放電率低B.深放電能力強C.使用壽命相對較長D.充電效率高E.能在艱苦環境下工作6.光伏采光頂的要求主要有()。A.采光B.安全C.防雷D.防水E.抗風性7.光伏發電與其它常規能源發電相比,具有()的特點。A.無噪音B.能源轉換過程安全C.安裝方便D.能源來源取之不盡8.光伏方陣與建筑的集成主要分為()方式。A.光電采光頂B.光電幕墻C.墻面光伏電站D.屋頂光伏電站E.光電遮陽板9.光伏方陣與建筑的結合主要分為()方式。A.屋頂光伏電站B.光電幕墻C.光電遮陽板D.墻面光伏電站E.光電采光頂10.光伏建筑一體化的優點主要有()。A.減少環境污染B.節能C.節材D.節地11.光伏建筑一體化系統的主要缺點有()。A.造價較高B.建后維護問題C.顏色、反光性、透光性等要求D.強度和韌性的要求12.將光電板做為遮陽構件,主要的優點有()。A.節約遮陽材料,豐富建筑外觀B.最大限度的接受太陽輻射C.色彩多樣D.阻擋陽光進入室內,利于控制和調節室內溫度13.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中對逆變器提出的要求主要有()。A.輸出交流電的頻率穩定B.逆變效率要高C.能輸出電壓穩定的交流電D.具有一定的過載能力14.下列具體應用實例屬于有蓄電池直流系統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