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寐診療方案_第1頁
不寐診療方案_第2頁
不寐診療方案_第3頁
不寐診療方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不寐(失眠癥)診療規范不寐又稱失眠、不得眠,是指入睡困難、夜間睡眠維持困難和早醒,是睡眠量的不足或質的不佳。近年來,我國失眠等神經精神疾病發病率的迅速增高。相關文獻顯示,35%的人口曾患急性失眠,而9%~12%的人患有慢性失眠。失眠已成為許多國家廣泛關注的社會公共衛生問題。西醫治療失眠癥強調定時作息及合理使用鎮靜催眠藥物,臨床首選服用安眠藥,該種藥物雖催眠速度較快,但有相當大的毒副作用,給患者帶來諸如加重呼吸抑制,記憶力減退、頭昏、乏力、嗜睡等危害,且療效短,需不斷加大劑量,停藥即復發,還有耐藥性、成癮性等弱點。因此,從中醫藥探尋治療失眠的有效治療方案,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的意義。一、診斷標準1.西醫診斷標準:參照美國《精神障礙診斷和統計手冊(DSM-IV)》原發性失眠癥患者的診斷標準:(1)主訴難以入睡和維持睡眠困難,起病至少1個月;(2)睡眠紊亂引起苦惱或社會、職業等方面的障礙;(3)睡眠紊亂排除由發作性睡病、與呼吸相關的睡眠障礙、生物節律睡眠障礙等所致;(4)睡眠紊亂排除由重性抑郁癥、廣泛性焦慮等障礙所致;(5)睡眠紊亂排除由各種軀體性疾病、酒精或藥物的心理作用所致。2.中醫診斷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1)有失眠的典型癥狀:入睡困難,時常覺醒.旺而不穩或醒后不能再睡;晨醒過下;夜不能入睡,白天昏沉欲睡;睡眠不足5小時。(2)有反復發作史。3.睡眠評定標準采用匹茨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4.中醫心理紊亂狀態評定(1)煩躁焦慮狀態:①精神情緒煩亂,郁郁不寧;②反復顛倒,肢體躁擾;③伴頭目昏疼,口干,咽燥。④脈躁數。①或④+任何一條即可診斷。(2)驚悸不安狀態:①心中驚悸,忐忑不安;②心虛畏人,精神不倚;③魂魄妄亂,不能獨臥;④夜間喜夢斗訟;⑤脈動數。①或⑤+任何一條即可診斷。(3)郁悶不舒狀態:①情緒低落,郁悶不舒;②腹部脹滿,按之脅部有抵觸感;③性格內向,或有情志內傷不得宣泄史;④脈沉弦滯澀。①或④+任何一條即可診斷。(4)思慮過度狀態:①終日不間斷苦思冥想,不能自已;②對周圍事情不感興趣;③行為神識呆頓,行動遲緩;④脈結滯。①或④+任何一條即可診斷。(5)精神萎靡狀態:①情緒低靡,思維遲滯;②恍惚昏憤,瞑目欲眠;③困倦少神,精神不倚,健忘;④能力不足,嗜臥少力,肢體倦怠;⑤脈遲緩。①或⑤+任何一條即可診斷。二、目標⒈緩解或治愈癥狀,控制疾病進展⒉提高患者生活質量⒊改善遠期預后⒋研制治療失眠癥中藥新制劑和揭示其作用機制三、綜合干預(一)病證結合辨治方案1.煩躁焦慮狀態陽性體質型:方劑:竹葉石膏湯(《傷寒論》)。常用藥:石膏、知母、麥冬、竹葉。陰性體質型:方劑:干姜附子湯(《傷寒論》)。常用藥:干姜、附子、桂枝。2.驚悸不安狀態方劑:我科協定方養神安眠湯。常用藥:川芎、知母、生龍骨、黃連、生白芍、旱蓮草、制首烏、甘草、肉桂、生曬人參、茯神、遠志、酸棗仁等。3.郁悶不舒狀態陽性體質者:方劑:丹梔逍遙散常用藥:牡丹皮、梔子、柴胡、白芍。陰性體質者:方劑:培脾舒肝湯(《醫學衷中參西錄》)常用藥:生黃芪、厚樸、桂枝、柴胡。4.思慮過度狀態陽性體質者:方劑:家秘黃芩湯(《證因脈治》)常用藥:黃芩、梔子、柴胡、生甘草。陰性體質者:方劑:解肝煎(《景岳全書》)常用藥:半夏、厚樸、茯苓、蘇葉、柴胡。5.精神萎靡狀態陽性體質者:方劑:牛黃散(《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常用藥:人工牛黃粉(沖)、梔子、郁金、仙鶴草。陰性體質者:方劑:二仙湯常用藥:仙茅、仙靈脾、菟絲子、知母、黃柏。(二)非藥物療法(1)睡眠衛生教育:通過對失眠患者的調查分析,發現大部分患者或多或少都存在不良的睡眠衛生習慣,睡眠衛生教育簡單的說就是普及正確的睡眠衛生知識。包括保持良好的睡眠環境;維持固定的晝夜節奏;通過某些方式增強晚間的睡眠欲望;先解決腦海中的問題再上床睡覺,做到睡前身心放松;注意飲食調節,盡量避免睡前進食,過多攝入刺激性飲食。(2)針刺療法針刺治療一直以來都是中醫治療的特色,其最大的優勢便在于只要操作正確,無任何毒副作用,且針刺治療失眠癥在臨床上已被證明有一定的療效。主穴取百會、四神聰、印堂、太陽、風池、神門、內關、大陵、心俞、神道、申脈、照海。(3)足底按摩療法足底按摩療法的作用機理是用手在失眠者足底的穴位和刺激線上施行揉壓點打等手法以達到治療失眠的目的。失眠患者躺在床上,保持身體仰臥姿勢,全身放松,操作者首先將五指放松,指掌貼在失眠者足底部,從足跟至足趾用指掌上下來回運動,直至足底發熱。(4)體育療法適當的體育鍛煉可以使睡眠深化。堅持散步、慢跑,做力所能及的有氧運動,運動量不宜過大,對改善睡眠指標和質量有明顯效果。(5)中醫心理治療根據失眠癥患者的病證特點,實施移情易性療法。分散病人對疾病的注意力,使思想焦點從病所轉移于他處;或改變其周圍環境,使患者不與不良刺激因素接觸;或改變病人內心慮戀的指向性,使其從某種情感糾葛中解放出來,轉移于另外的人或物上。(6)新九針療法【新九針療法】1、治則安神定志,兼疏肝清熱,和中化痰,補益心脾,滋陰降火,益心壯膽。2、治法(1)針具毫針、磁圓針、梅花針、細火針、多頭火針。(2)取穴百會、四神聰、內關、神門、三陰交、照海、臍周穴、申脈。皮部取頭部諸經及背部督脈。(3)加減肝火加風池、行間。痰熱加中脘、豐隆。心腎不交加太溪、太沖、心俞、腎俞。心脾兩虛加心俞、脾俞、足三里、中脘。心膽虛怯加心俞、膽俞、脾俞、足三里、風池。(4)操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