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學設計“神童”的“神”可以體現在不同的地方,不變的是他們善于觀察,善于思考,機靈聰慧的品質。同學們在對比閱讀中也進行著觀察和思考的思維活動。一、教學內容統編四上第八單元第25課二、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感受文言文朗讀的獨特魅力,并熟讀成誦。2.懂得運用借助注釋、想象畫面、補充內容等方法讀故事,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并學習王戎通過綜合思考與推理,懂得“樹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感受王戎的聰慧,學習王戎遇事善于觀察,冷靜分析。3.通過對比閱讀,在閱讀中進行觀察、思考、組織語言的思維訓練。懂得人物特點可以通過不同的寫作方法來表現。三、教學流程1.話題導入,知“神童”之涵義出示詞語:“神童”師:講新課前,我們先來聊一個話題——“神童”,你知道中國歷史上被稱為“神童”的有哪些人?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圖片:《孔融讓梨》《司馬光》《曹沖稱象》師:你覺得這些人有哪些共同的特點?生:遇事鎮靜,善于觀察,善于思考……師:這些人都曾被稱為“神童”,“神童”就是指非常聰明、機靈的孩子。今天我們再來認識另外一位“神童”——王戎。看看他到底“神”在哪里了?2.設計意圖:“神童”與學生的年齡相仿,而且曹沖、孔融、司馬光本就是學生熟知的人物,從“神童“入手,容易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四、初讀課文,識“神童”之形象1.理解題目,抓故事主體出示課題——王戎不取道旁李。要求學生讀課題,談理解。2.充分朗讀,感知王戎形象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學生按自己的節奏和感覺自讀課文3遍。誰能一口氣把課文讀出來?指名讀、師范讀、男女生分組讀、分組二重讀、搖頭晃腦讀、填空讀、看漫畫配原文讀、看漫畫配樂讀。指名讀,引導學生注意節奏和詞句間的停頓;師范讀,是為了強化停頓,引導學生讀出節奏感和語氣的變化;男女分組讀,是以小組讀的形式強化朗讀;二重讀,是模仿二重唱的方式,變換方式引起學生朗讀興趣,具體操作是這樣的:全班分兩大組,第一大組的同學先讀,等第一大組的同學讀完“歲”,第二大組的同學才開始讀,結束的時候,第一大組的同學要把“取之,信然”讀兩遍,兩組同學各讀各的;搖頭晃腦讀,是為了讓學生放慢朗讀速度,調動多種感官來體驗文言文的節奏感和韻律感;填空讀是為后面學生背誦做鋪墊;看漫畫配原文讀,是在填空讀的基礎上,通過形象的圖片引導學生再現原文;看漫畫配樂讀,是讓漫畫、文字和音樂三者相得益彰,讓王戎的形象初步進入學生的大腦。3.設計意圖:從題目入手,先把握故事的主體。設計多種形式充分朗讀,讓學生讀正確、流利,把握好停頓,為后面學生背誦原文打下堅實的基礎。漫畫的植入讓王戎的形象以感性的方式出現,既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達到初識王戎形象的目的。五、精讀課文,悟神童之品質1.理解內容,講好故事(1)巧用方法,理解內容師:朗讀是學習文言文重要的方法之一,你讀懂故事了么?怎么懂的?出示課文,聚焦:嘗多子折枝取之,信然三個“之”師:“嘗”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師:讀到“多子折枝”你會想到什么畫面?出示果實累累的圖片。師:看到這個畫面你會用什么詞語來形容?師:“取之,信然”怎么理解才通順?借助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口頭概括“借助注釋,想象畫面,補充內容”等學習方法。師:課文只有四句話,但有一個字卻出現了三次,這個字是?它的意思一樣嗎?(出示三個“之”字所在的句子)①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②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③取之,信然。學生交流匯報要點:第一個“之”指李子,第二個“之”指王戎為什么不去摘李子,第三個“之”指李子。(2)背誦課文,講好故事熟讀可以成誦,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那才叫印象深刻。通過剛才的理解,你能背誦課文么?(同桌互背一遍,然后指名背誦)看來,這篇課文已經深深地印在你的腦海里了,那你能用自己的話來講故事么?同桌互練一遍,指名講故事,指名點評。(3)抓關鍵句,感悟人物品質師:學了這個故事,你認為王戎是一個怎樣的孩子?生:王戎是一個愛思考、聰慧……的孩子。師:你從哪里看出來的?生: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這句話是王戎說的。出示句子: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師:王戎是怎么知道的?他是怎么想的?怎么說的?生:王戎看到這棵樹長在大路旁邊,而且樹上這么多的果子,這一定是苦的。師:王戎看到了什么?生:王戎看到了樹上果實累累。師:他還看到了什么?生:看到李樹在大路旁邊。師:是的,古人的“道”不是無人問津的小路,而是大路,大路就會有什么?生:人來人往,車水馬龍……師:王戎還看到了什么?生:人們對李子熟視無睹,當做沒看到。師:這是一般的看嗎?這是細致的觀察。(板書:觀察)師:王戎看到這些因素,“諸小兒”知道嗎?生:知道,從“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可以看出來。師:既然知道,“諸兒”為什么還跑過去摘?王戎與“諸兒”最大的區別在哪里?生:“諸兒”眼中只有李子,看到李子就直接行動了。王戎卻會思考,不動,是在動腦子。師:是的,王戎懂得綜合觀察所得,進行思考。(板書:思考)師:他是怎么想的?生:他想,這么多的李子卻沒人去摘,這李子肯定有問題,必定很苦,才沒人要。師:這就是王戎的推理。(板書:推理)師:王戎怎么說?生:此必苦李。師:這就是王戎對“樹在道邊而多子”下的結論。(板書:結論)師:王戎說這句話的時候,語氣是怎樣的?生:自信,胸有成竹。師:此時,你是王戎,請你自信地讀這句話。生讀——師:一個區區七歲的小孩,懂得綜合觀察、思考,然后推理、下結論,可見他的智商有多高了,真是聰慧的孩子(板書:聰慧)。王戎也因這件事而出名,成了人們口中的神童(板書:神童)。學到這里,我們不禁要贊嘆:王戎真乃”神童”也。2.設計意圖:從理解重點字詞句中歸納文言文的學習方法,既是對學過知識的復習,也積累了更多的學習方法,體現了學無定法。在理解的基礎上講故事,落實語文要素:用自己的話講故事。通過講故事,深化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然后再感悟人物品質,抓重點句“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逐步引領學生體悟王戎與“諸兒”的不同:善于思考和推理,讓王戎的“神”深入學生的內心。六、拓展遷移,學神童之精髓1.對比閱讀,體會寫法讀進去,想開來。去年我們學過一位“神童”的故事——《司馬光》,今天老師把它拿出來,大家觀察、思考一下,看看它們有哪些異同,可以在相關的語句上畫一畫,作批注。學生拿出作業,畫句子,作批注。司馬光群兒戲于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宋史·司馬光傳》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世說新語·雅量》學生交流匯報要點:二文相同點,都用了對比寫法,都用一件事來體現人物的聰慧。二文的不同點,《司馬光》側重對人物進行動作描寫,《王戎不取道旁李》側重對人物進行語言描寫。2.對比題目,激辯思維出示兩個題目:《司馬光》《王戎不取道旁李》對比閱讀既可以在不同的文章中進行,相同的文章也可以進行對比,對比這兩個題目,你更喜歡哪一個?學生交流匯報要點:《王戎不取道旁李》這個題目指向清晰,一目了然。故事性強。《道邊苦李》這個題目給讀者留下的懸念比較多,引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剛才的對比閱讀,給你在寫作上帶來怎樣的啟發?生交流匯報要點:寫作文可以用不同的表現手法來體現人物的品質,對比可以更突出人物的特點,寫作文時題目也需要好好琢磨。“神童”的“神”可以體現在不同的地方,不變的是他們善于觀察,善于思考,機靈聰慧的品質。同學們在對比閱讀中也進行著觀察和思考的思維活動。你想當神童嗎?那就從養成愛觀察、愛思考的習慣開始吧。3.設計意圖:拿《司馬光》和本課進行對比,既達到溫故知新的效果,還能引導學生在觀察文本中展開思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遵化薪酬福利管理辦法
- 拆房項目現場管理辦法
- 西藏房屋租賃管理辦法
- 廣告文印采購管理辦法
- 產品培訓課件封面圖案
- 朗誦的培訓的課件
- 腸梗阻內科護理課件
- 肝癌患者護理課件
- 恩施清外初中數學試卷
- 電腦改數學試卷
- 雙碳知識培訓
- 金融科技風險管理
- 大部分分校:地域文化形考任務一-國開(CQ)-國開期末復習資料
- 2025版國家開放大學法律事務專科《民法學(1)》期末考試總題庫
- 2024年度軟件開發合同功能需求規格說明書2篇
- DB52T 046-2018 貴州省建筑巖土工程技術規范
- 醫療保險基金使用監督管理條例
- 三家比價合同范例
-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
- 項目駐地安全防火培訓
- 風險評估培訓課件x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