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論文-休閑農業發展淺析-以保定市林閑農業發展為例_第1頁
畢業論文-休閑農業發展淺析-以保定市林閑農業發展為例_第2頁
畢業論文-休閑農業發展淺析-以保定市林閑農業發展為例_第3頁
畢業論文-休閑農業發展淺析-以保定市林閑農業發展為例_第4頁
畢業論文-休閑農業發展淺析-以保定市林閑農業發展為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休閑農業發展淺析1休閑農業的概念 22我國休閑農業的發展概況 22.1我國休閑農業產生的原因 32.2我國休閑農業的發展現狀 33休閑農業對農民增收的影響分析 33.1農民增收的新途徑 33.2休閑農業對農村發展的重要意義 43.21休閑農業的發展調整和優化了農村產業結構 43.2.2休閑農業的發展開辟了農村就業的新渠道 43.2.3休閑農業的發展推進了農業產業化 43.3.4休閑農業的發展縮小了城鄉差距 53.2.5休閑農業的發展促進了農村生態文化等資源的開發利用 54保定市發展休閑農業的優勢 54.1交通便捷 54.2旅游資源豐富 54.3政府高度重視 64.4客源市場范圍廣 65保定市休閑農業開發模式選擇 75.1休閑農業的模式 75.2保定市休閑農業模式選擇 75.2.1田園農業、自然景觀旅游模式 75.2.2民俗風情、村落鄉鎮旅游模式 85.2.3休閑度假村、農家樂旅游模式 85.2.4科普教育旅游模式 86.發展中遇到的問題以及解決對策 86.1保定市休閑農業發展中遇到的問題 86.1.1低水平重復建設問題嚴重[14] 86.1.2旅游產品單一 86.1.3經濟實力不強、基礎設施和服務體系不完善,未實現規模經營 96.1.4從業人員專業素質參差不齊,經營管理不規范,經營理念落后 96.1.5宣傳力度不夠。 96.1.6負面影響日益顯著 96.2保定市發展休閑農業的對策 106.2.1政府應出臺相關措施 106.2.2豐富休閑農業產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106.2.3實現規模經營統一規劃指導,促進保定市觀光旅游農業有序發展 106.2.4從業人員進一步提升自身素質 106.2.5加大宣傳,促進營銷 107.結語 11參考文獻 11休閑農業發展淺析—以保定市休閑農業發展為例摘要:文章從休閑農業的發展現狀、發展模式、以及營銷策略等入手,總結介紹了國內休閑農業的發展概況,分析了保定市發展休閑農業的原則、發展模式、具有的優勢條件和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保定市發展休閑農業的幾個解決對策。關鍵詞:休閑農業優勢模式問題保定市AnalysisofthedevelopmentofleisureagricultureAbstract:Thearticlesummarydescribestheoverviewofthedevelopmentofdomesticleisureagriculture,leisureagriculturedevelopmentstatus,modeofdevelopment,andmarketingstrategyfromthestart,theprincipleofthetheBaodingdevelopmentofleisureagriculture,developmentmodel,withtheadvantagesandtheproblemspresentedBaodingdevelopmentofleisureagricultureandafewsuggestions.Keywords:LeisureagriculturesuperioritymodeproblemsBaoding1休閑農業的概念對于休閑農業,世界旅游組織(1997[1])認為,“休閑農業是指旅游者在鄉村及其附近逗留、學習、體驗鄉村生活方式的活動。”MikeWoods(2000[2])認為休閑農業是旅游者在鄉村地區所從事的所有旅游活動。以色列學者Aire,Oded&Ady(1999[3])認為休閑農業就是委屈農村區域的旅游。國外最具代表性的可謂是英國的Bramwell&Lane。他認為(1994[4]),休閑農業不僅是基于農業的旅游活動,而且是一個多層面的旅游活動,除了基于農業的假日旅游外,還包括特殊興趣的自然旅游、生態旅游,步行、登山、騎馬,探險、運動和健康旅游,教育、文化和傳統旅游,以及一些區域的民俗旅游活動等。休閑農業又稱休閑觀光農業、觀光農業、農村旅游、鄉村旅游,是指一種在生產性的農莊上經營的觀光旅游業,觀光活動對于農業生產及其周邊活動具有增補作用,游客不僅可觀光、采果、體驗農作、了解農民生活、享受鄉土情趣,而且可住宿、度假、游樂。2我國休閑農業的發展概況2.1我國休閑農業產生的原因休閑農業產生的主要原因如下:首先,一幾百年來,人類一直致力于改造世界,而在新的世紀中,人類將會更多地致力于改造自身。據美同學者預測,在稍后幾年,休閑的中心地位將會加強,人們的休閑概念將會發生本質的變化。其次,農村地域自然生態環境優美、空氣清新,與高樓林立、嘈雜擁擠、污染嚴重的城市生活環境形成鮮明的對比。城市居民節假日期間到鄉村旅游,可以滿足回歸自然、感受綠色的愿望。然后,從供給的角度來看,日前農業經營效益增速緩慢。而生產成本卻在逐年增大,主要農產品的季節性、結構性“生產過剩”現象已經產生,農民的收入增長也比較緩慢。最后,國家越富有,休閑時間就越多,經濟綜合實力就會得到增強。而休閑農業旅游將會變成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使消費成為重要的生產動力。高度發展的交通業為城市居民出行提供了便利。此外,私家車數量的快速增加,也為城市居民的農村旅游提供了方便條件。2.2我國休閑農業的發展現狀我國休閑農業興起于改革開放以后,起步雖晚,但發展很快。開始是以觀光為主的參觀性農業旅游,20世紀90年代以后,開始發展觀光與休閑相結合的休閑農業旅游。進入21世紀,觀光、休閑農業有了較快發展。我國休閑農業經歷了以農業觀光旅游為主要形式的早期興起階段、以觀光為主的觀光休閑農業園為主要形式的初期發展階段,已步入功能拓寬為觀光、休閑、娛樂、度假、體驗、學習、健康等綜合功能的規范經營階段。我國休閑農業的發展,東部沿海省、市、區是發展較早、較快的地區,內地云南、四川、河南、黑龍江、新疆等省區,由于旅游業或特色農業發達,也間接帶動觀光休閑農業的發展。北京、上海、珠江三角洲等大城市和經濟發達地區,不僅本地居民多,收入水平高,潛在客源市場大,而且具有吸引全國乃至國際觀光客進入的優勢,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發展前景十分樂觀。休閑農業產業已處在發展的黃金機遇期,休閑農業發展成為農民增收的一個新亮點。目前,國內的休閑農業經營類型主要包括民俗旅游、鄉村休閑度假村、農家樂旅游等,而以農家樂為核心的觀光休閑農業項目正處于發展的繁榮時期。隨著人們對生活質量要求的提高,體驗旅游、生態旅游等逐漸成為休閑農業的主要經營類型[5]。3休閑農業對農民增收的影響分析3.1農民增收的新途徑農民增收是城鄉統籌的關鍵點,當前國民經濟發展的突出矛盾之一是城市與農村發展差距拉大,農民收入純收入增長遠遠落后于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長,農村文化、科技、教育、衛生、體育等現代化文明遠遠落后于城市。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已經成為制約我國經濟運行的一個重要因素,成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和諧社會的障礙(圖1-1)。圖1-12001年來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對比圖1-12001年來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對比3.2休閑農業對農村發展的重要意義3.21休閑農業的發展調整和優化了農村產業結構傳統農業是弱勢產業,其生產和發展緊緊實現了食物保障功能、原料供給功能和就業收入功能。休閑農業是農業與旅游業相結合的新興產業,具有產業交叉性以及自然、人文和市場的一體化特征。休閑農業的產生打破了傳統農業以及二、三產業的界限,改變了我國長期以來第一產業比重過大,二三產業發展嚴重不足的局面。3.2.2休閑農業的發展開辟了農村就業的新渠道休閑農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和綜合性的服務性行業,吃住行游購娛于一體,飯店、賓館、旅行社、交通運輸、郵政、電信、購物、娛樂等配套設施為其服務。由于休閑農業對就業人員的從業技能的要求相對較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就業門檻,在吸納文化素質相對較低的農民就業方面具有優勢。3.2.3休閑農業的發展推進了農業產業化消費者在參與休閑寧波那個也旅游時直接從市場轉移到休閑產品生產基地,參與休閑農業產業化,購買休閑農業產品。而農民在參與休閑農業經營中,直接向消費者銷售農副產品和土特產品,在農民和消費者之間的產銷環節中,休閑農業解決了農產品運銷層次多的問題,減少了產銷中間環節的交易成本,從而直接增加了農民的收入3.3.4休閑農業的發展縮小了城鄉差距休閑農業的發展將城市消費者引進農村,增加了農民與城市居民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城市居民把現代化城市的政治經濟文化意識等信息輻射到農村,使農民及時地了解和接受現代化意識和生活理念,提高了自身素質。同時,偶那個過城市居民進村消費,農民出售自己的產品,過敏收入在城鄉的分配得以實現,有助于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3.2.5休閑農業的發展促進了農村生態文化等資源的開發利用休閑農業的發展充分發掘和有效利用了土地、生態、人文、勞力、資金等資源,使這些要素在休閑農業這一新興產業上得到有效的調整,推動了農村的進一步發展。目前許多休閑農業多為高科技農業園區、農業示范園區、休閑農莊等模式,這些休閑農業模式實現了土地的集約化、規模化經營,從而提高了土地規模效應。4保定市發展休閑農業的優勢保定市現轄25個縣(市、區),2個開發區,面積2.2萬平方公里,總人口1070.13萬。保定市地處北京、天津、石家莊三角地帶,位于太行山北部東麓,冀中平原西部,素有“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門”之稱,在京津冀經濟圈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保定市近年來觀光旅游農業近期發展態勢良好,以易縣為例,據保定市旅游局不完全統計,易縣“農家樂”鄉村旅游規模由2000年3個村幾十戶,發展到現在的11個鄉鎮,48個村,1200多戶,日接待能力1萬多人,新增就業崗位4000多個。其中,狼牙山腳下的“東西水”、清西陵景區內的“忠義村”已成為遠近聞名的鄉村旅游專業村,僅開展農家樂一項,就使這些村人均收入增加2000元以上[7]。4.1交通便捷保定市北距北京140公里,東距天津145公里,南距省會石家莊125公里。全國南北大動脈京廣鐵路,京深、京昆高速和107國道縱貫市區,保津、保滄、廊涿高速、京原鐵路、112國道橫穿境內,張石、保阜、榮烏、大廣四條高速公路正在建設中,屆時將以三縱三橫一環的高速路網為龍頭,以“五縱四橫”為骨架,以縣鄉道路為依托的四通八達的公路網絡,實現保定中心城市到所轄各縣(市)60分鐘經濟圈,與京、津、石100分鐘經濟圈,成為華北地區高速交通樞紐港。4.2旅游資源豐富休閑農業景觀豐富、門類齊全。可分為5大系列:①村落鄉鎮,如順平腰山王氏莊園。②田園景觀、自然山水,如順平萬頃桃園、國家4A級旅游景區白洋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野三坡、省級風景名勝區淶源涼城風景區。③民風民俗、社會風情,如安國藥文化系列。④農業科普教育基地,如保定市昌利農業旅游示范園。⑤休閑度假村、農家樂,如雄縣溫泉城度假村,淶水野三坡農家樂[8]。保定市的休閑農業資源主要還表現在個縣區的農業資源(如表1-2)。表1-1保定市縣區旅游資源及發展項目[9]特色縣區地貌類型資源特產發展項目淶水淺山區核桃打造中國著名的“核桃之鄉”易縣淺山區磨盤柿河北省最大磨盤柿產區“磨盤柿之鄉”安國平原區中草藥中草藥材科普教育基地曲陽淺山區石雕曲陽雕刻歷史悠久,打造“雕刻之鄉”。清苑平原區多品種梨研究梨園文化,弘揚梨園文化安新淀區水源與魚類白洋淀旅游文化定州平原區無公害葡萄葡萄文化長廊、葡萄觀光采摘、葡萄釀酒作坊、酒吧涿州平原區花卉“全國花卉生產示范基地”滿城淺山區草莓滿城縣草莓深加工,觀賞、采摘等順平淺山區桃花,桃“中國桃鄉”、順平桃花節阜平深山區大棗養生棗文化、棗園定興平原區蔬菜“河北省菜籃子工程示范縣”4.3政府高度重視保發(2009)1號文件強調,要加快休閑產業發展,鼓勵各縣(市、區)整合文化、旅游資源,打造京津“后花園”;形成以大北京商貿旅游文化圈為核心的環京津休閑產業帶;政府成立專門機構,加大支持力度,改善投資環境,確保快速發展。圖1-24.4客源市場范圍廣圖1-2保定市觀光旅游農業的客源市場以河北省大中城市人口為主,總人口達到1500萬以上。2008年,河北省旅客周轉量(億人公里)達到1236.65,2001年-2008年平均增長速度為5.9%。“保定驢友之家”調查顯示,有90%的保定市民希望春季到郊區農村旅游、觀光、度假,近1/3的市民愿意將雙休日用于郊區旅游,其中25%的市民有在外住宿的意愿[10]。保定緊鄰北京、天津等大城市,處于京津一小時經濟圈之內,客源量較大(如圖1-2)。京津地區作為國內旅游最大客源產出地之一,合計人口2383萬,2005年北京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7653元,天津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13000元[11],較強的經濟基礎和龐大的都市人口群,使保定市休閑農業具備廣闊的客源市場。5保定市休閑農業開發模式選擇5.1休閑農業的模式按照我國休閑農業的發展來看,從參與主體的不同可以分為兩種模式:直接主體模式和間接主體模式(如表1-1)。表1-2我國休閑農業的兩種主要模式[7]模式特點主要表現形式優點缺點直接主體模式指農戶自己作為開發主體,依據農業資源、區位和區域特點,直接從事休閑農業的經營活動休閑農莊;民俗文化休閑農民采用“直接主體模式”參與到休閑農業開發之中,在短期內可以獲得比較明顯的直接經濟效益,農民增收見效快這種方式的開發會囿于農民主體特性的先天局限性而普遍表現為開發模式因陋就簡、開發規模小而分散間接主體模式指農民通過出讓(租)土地或農業資源的間接方式參與到休閑農業中,由某一組織從整體上統一經營休閑農業項目,農民成為休閑農業的協作者和利益相關者“企業+農戶”模式;“政府+農戶”模式依托了其他實力雄厚的主體共同開發,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分散的個體農戶只注重眼前利益的短視缺陷,可以帶動農業整體產業聯動效應農民增收存在產業內部轉化過程,短期直接效益不明顯無論是怎么看待休閑農業的模式,休閑農業的發展都離不開政府、農民、旅游者三大主體,以及農村資源、農業科技、農村文化等客體。5.2保定市休閑農業模式選擇5.2.1田園農業、自然景觀旅游模式以農村田園景觀、自然山水景觀為旅游吸引物,開發農業游、林果游、回歸自然游等主題旅游活動,滿足游客體驗農業、回歸自然的心理需求。1)田園農業游。以大田農業、果林和園林、現代農業科技園區等為重點,開發欣賞田園風光、觀看體驗農業生產活動、品嘗和購置綠色食品、學習農業技術知識等旅游活動,以達到了解和體驗農業的目的。如定州蔬菜科技觀光園、順平萬頃桃園、保定昌利農業旅游示范園。2)回歸自然游。利用農村優美的自然景觀,發展賞景、登山等旅游活動,讓游客親近大自然、回歸大自然。根據各地實際情況可開發成森林公園,如易縣千佛山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如安新白洋淀;露宿營地,如阜平天生橋地質公園;自然保護區,如安新白洋淀禽鳥自然保護區等模式。5.2.2民俗風情、村落鄉鎮旅游模式以農村風土人情、民俗文化、村落鄉鎮為旅游吸引物,充分突出鄉土文化、民俗文化、古民居、古城鎮特色,開展民間技藝、時令民俗、節慶活動等旅游活動,增加鄉村旅游的文化內涵。1)民俗風情游。利用服飾、飲食等民俗及民間技藝、民間戲劇等,開展民俗文化游。如順平民俗文化園、安國藥文化。2)村落鄉鎮游。以古村鎮宅院建筑(包括古民居、古宅院、古鎮建筑等)和新農村格局為旅游吸引物,開發觀光旅游。利用明、清兩代村鎮建筑、古寺廟等發展觀光旅游,如順平腰山王氏莊園。5.2.3休閑度假村、農家樂旅游模式1)休閑度假村旅游模式。依托自然優美的鄉野風景、舒適怡人的清新氣候,結合周圍的田園景觀和民俗文化,興建一些休閑、娛樂設施,為游客提供休憩、度假、娛樂、餐飲、健身等高檔服務場所。如雄縣溫泉城度假村、白洋淀漁人園生態園。2)農家樂旅游模式。農民利用自家庭院、自己生產的農產品及周圍的田園風光、自然景點,以低廉的價格吸引游客前來吃、住、玩、游、娛、購等旅游活動。如淶水野三坡農家樂、安新白洋淀漁家樂。5.2.4科普教育旅游模式利用農業觀光園、農業科技生態園、農業產品展覽館、農業博覽園或博物館,為游客提供了解農業歷史、學習農業技術、增長農業知識的旅游活動[8]。如保定昌利農業科技園區。6.發展中遇到的問題以及解決對策6.1保定市休閑農業發展中遇到的問題6.1.1低水平重復建設問題嚴重[14]目前,保定市休閑農業產業缺乏總體規劃,也沒有明確的管理機構和管理方法。基層領導認識到發展休閑農業潛力巨大,但許多項目并沒有認真分析當地的資源優勢、區位優勢,對游客需求也缺乏必要的調查與了解,造成項目一哄而上,盲目發展。一些農業觀光區經營理念雷同化傾向嚴重,園區規劃建設、娛樂項目等比較單一,缺乏個性化色彩,布局不盡合理,功能不配套,市場定位不明,簡單仿效,粗放經營,在開發建設上隨意性較大,存在著一定的無序性和盲目性。6.1.2旅游產品單一保定市休閑農業多數規模小、檔次低、品牌單一,觀光休閑農業區設施簡陋、內容不夠豐富,缺乏吸引力。多數園區未深入挖掘鄉村旅游資源的潛力和其特有的文化內涵,許多項目都是采取“農業+旅游”的簡單銜接。目前休閑農業開發主要停留在觀光、采摘、購物等旅游項目上,旅游產品雷同、特色不明顯、品位不高、低水平重復較多,對鄉村文化傳統和民風民俗資源的開發重視不夠,脫離旅游市場需求。未能形成包含食、住、行、游、購、娛6大要素的完整體系,缺乏規范化管理,基本上無法利用鄉村生活的樂趣吸引游客長時間逗留。如滿城的草莓生產基地,僅擁有觀賞、采摘形式,而沒有諸如講解草莓的生長、加工等科普活動。6.1.3經濟實力不強、基礎設施和服務體系不完善,未實現規模經營政府財政和社會資金投入均不足,經濟實力不強。大多數休閑農業基礎設施不完善,環境建設落后。水、電、通信設施不配套,環保意識較淡薄,衛生條件和城市相比相差甚遠,嚴重影響開發進程和旅游質量。在觀光旅游農業發展過程中,大部分地區的經營單位規模小,且分布較分散,不利于集中利用基礎設施和統一規劃管理。經營規模小,承擔的經營風險大,不利于觀光旅游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而且大部分地區的休閑旅游項目單一,一定程度上會讓游客覺得乏味,不利于擴大客源[15]。6.1.4從業人員專業素質參差不齊,經營管理不規范,經營理念落后觀光旅游農業的經營人員和接待人員大多為當地農民,他們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這就給觀光旅游農業的而發展埋下了隱患。景點管理水平偏低,服務質量不高,缺乏熟悉休閑農業的專業管理人才。旅游業作為服務行業,有其特殊性,服務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經營人員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培訓,欠缺科學的經營管理理念,不能從長遠打算提升經營層次和管理戰略,不利于長期效益的提高。相關接待人員,在接待游客時不能將當地的風土民情及富有當地特色的文化沿革滲透到接待工作中,不利于體現觀光旅游農業的文化性[16]。保定市現有的休閑農業項目有的是村、鎮投資或村民自發組織的,有的是公司投資的,還有的是民營資本或者外資投資經營,造成各個項目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參差不齊。管理人員素質相對不高,缺乏專門從事旅游業的專業人員。在餐飲、住宿、娛樂等安全和衛生方面還不規范。一些園區經營理念落后,缺乏可持續發展,只注重短期經濟利益,而不注重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有效結合。6.1.5宣傳力度不夠。旅游產品的宣傳促銷對旅游的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旅游者無法事先看到旅游產品,需要經營者進行一系列有關旅游產品信息傳遞和溝通。目前大多經營者對休閑農業的宣傳促銷觀念和意識還處在原始、被動的水平上,宣傳促銷投入少,專業水準差。一般依賴朋友關系、“回頭客”或口碑傳播,宣傳品種單調、數量少、缺乏針對性,遠遠不能適應旅游市場日趨激烈的競爭。6.1.6負面影響日益顯著部分地區為了發展觀光旅游農業濫墾亂伐,破壞了當地的生態平衡,不利于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驟然增多的游客使當地產生了大量的生活生產垃圾,超過了當地的環境自凈能力,在沒有完善的垃圾處理設施的情況下,這些垃圾大部分都由大自然埋單。觀光旅游農業的發展一部分是以犧牲自然資源為代價的[17]。Sharpley指出,“可持續發展與環境問題是未來休閑農業發展的核心,而可持續發展的本質就是本地化,即開發的目的主要是滿足本地社區發展的需要,建設本地產品供應鏈,鼓勵地方工藝生產,保證收益最大程度地保留在本地,確保開發力度在環境與社會的承載能力之內”[18]。6.2保定市發展休閑農業的對策6.2.1政府應出臺相關措施第一,增加資金投入。資金短缺是制約觀光旅游農業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政府應該設立專項資金,對相關地區進行資金支持或補貼,為保定市觀光旅游農業的發展奠定夯實的物質基礎。第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體系。保定市政府應完善相應法律法規,確立行業標準,規范經營行為,使觀光旅游農業的發展做到有法可依。第三,政策傾斜。制定相應的優惠政策,如通過銀行等金融機構在資金流通、稅收等方面向發展觀光旅游農業的地區傾斜,從大局出發合理規劃,為觀光旅游農業的策劃科學藍圖,創造良好的發展前景和環境,為保定市發展觀光旅游業提供政策導向[19]。6.2.2豐富休閑農業產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當前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閑旅游需求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休閑農業要想可持續發展必須適應旅游者的多樣化需求豐富自身產品。一是注重游客親身的體驗和參與,將“體驗旅游”、“生態旅游”的項目融入農業旅游項目之中;二是注重游客綠色消費,將農業旅游項目的開發逐漸與綠色、環保、健康、科技等主題緊密結合;三是注重農業旅游項目文化內涵和科技知識性,將農耕文化和農業科技性的旅游項目融入休閑農業園區;四是休閑農業的功能應由單一的觀光功能拓寬為觀光、休閑、娛樂、度假、體驗、學習、健康等綜合功能。休閑農業只有與發展生態農業、特色農業、綠色農業相結合,才能實現持續發展。6.2.3實現規模經營統一規劃指導,促進保定市觀光旅游農業有序發展統一規劃指導,促進保定市觀光旅游農業有序發展。觀光旅游農業要突出自身特色,豐富觀光旅游農業的核心內容,挖掘開發深度,形成相對完整的產業鏈,提升經營單位的無形資產和發展潛力;同時要準確定位景區的品牌、形象,開發多層次、多樣化、高品位、個性化的產品和項目,提高觀光旅游農業的知識含量和參與度。6.2.4從業人員進一步提升自身素質首先,在經營淡季,經營人員和接待人員應該進行專業的培訓,提升其綜合素質[20]。觀光游農業是混合性產業,它結合了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經營人員要改善經營策略和管理理念,提升經營層次,促進觀光旅游農業的結構優化升級。其次,經營者要改善經營方式,接待人員要提高服務水平和服務理念,提高觀光旅游農業的參與性;要充分利用當地的農業生產及旅游等資源,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使觀光旅游農業的經營方式向集約化方向發展,提高保定市觀光旅游農業的高效性。再次,經營者要健全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溝通網絡,促進當地與外界的交流與合作,提高環境質量與衛生條件。6.2.5加大宣傳,促進營銷為擴大游客市場,要增加營銷投入。但現在保定市各地休閑農業的開發規模較小,各企業實力較弱,無法進行大規模的營銷活動。這就要求各地政府擔負更大的責任,負責組織各企業利用各種宣傳媒體進行宣傳促銷,如利用節慶假日組織觀光旅游、舉辦展覽會和科普培訓等活動。加強與旅行社的合作,與周邊景點、景區相結合,擴大旅游市場,以吸引更多的游客。7.結語大力發展休閑觀光農業旅游有利于促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從保定市休閑農業的發展原則、發展模式、出現問題以及解決對策等方面全面闡述,指出保定市發展休閑農業所具有的優勢,以及保定市休閑農業的旅游資源分布,發展中出現的問題,以及解決對策。在保定市休閑觀光農業發展的過程中,應制訂科學的生態休閑觀光農業發展規劃,打造富有特色的精品旅游項目,著力發展各縣區生態休閑農業。參考文獻[1]世界旅游組織.旅游業可持續發展—地方旅游規劃指南[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7:55[2]MikeWoods.Diversifyingtheruraleconomy:tourismdevelopment[J].SouthernRuralCenterBox,Vol.10,No.6,2000:87-315[3]Aire,R.,Oded,L&Ady,M.RuralTourisminIreal: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