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第八單元20世紀下半葉世界的新變化【單元特征】政治:從兩極對峙向多極化過渡。美蘇兩極為爭奪世界霸權進行了長時間的冷戰,嚴重威脅了世界和平;20世紀六七十年代,在美蘇爭霸的大格局之下,多極化趨勢出現;90年代兩極格局瓦解后,多極化趨勢進一步加強。經濟:形成了以美國為中心的戰后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各國紛紛進行經濟體制調整;國家加強對經濟的干預,實行社會福利政策等,實現了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調整;蘇聯對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進行了改革,但成效不大;20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經濟區域集團化和經濟全球化成為世界經濟兩大發展趨勢。文化: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動信息技術迅猛發展,人類進入信息時代;現代主義文學、美術、音樂也得到一定程度的發展。第18課冷戰與國際格局的演變【歷史時空】知識梳理\自修筆記解決基本知識問題X1X2X3X4X5X6X7知識點1冷戰與兩極格局的形成(雅爾塔體系奠定了X1的框架,兩極格局是雅爾塔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和集中體現,從屬于雅爾塔體系)(1)含義:20世紀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蘇為首的兩大集團之間既非戰爭又非和平的長期對峙與競爭狀態。(2)原因①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美國和蘇聯戰時同盟的基礎不復存在。②美蘇兩國的國家利益存在嚴重沖突,意識形態也尖銳對立。③美國全球擴張,將蘇聯視為其建立世界霸權的最大障礙。(3)開始:二戰后不久,美國在反對“共產主義擴張”的旗號下,對蘇聯實行遏制政策和敵對行動,率先挑起了冷戰。蘇聯予以反擊。美國蘇聯政治“杜魯門主義”:1947年3月,杜魯門宣布世界已經分裂為兩個對立的營壘,美國將支持所有反對共產主義的國家,標志著冷戰開始。(杜魯門主義是美國爭奪世界霸權的宣言書,它標志著美國對外政策已由X2)1947年9月,蘇聯和波蘭等東歐國家成立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宣布世界已經分裂為帝國主義和反帝國主義兩個相互敵對與斗爭的陣營。經濟實施馬歇爾計劃,鞏固了西歐的資本主義制度(馬歇爾計劃是X3,是冷戰政策在經濟上的具體表現)與東歐各國成立經濟互助委員會,形成了以蘇聯計劃經濟模式為主導的經濟體系軍事1949年4月,美國和英法等國成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1955年5月,蘇聯和民主德國及其他東歐國家成立華沙條約組織德國第一次柏林危機直接導致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于1949年相繼成立,德國分裂(美蘇大國之間的國家利益之爭,帶有明顯的X4)知識點2冷戰的發展與多極力量的成長(1)表現:在美蘇開展對話的同時,發生了第二次柏林危機和古巴導彈危機。(2)特點: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后,東西方關系既有緩和,又有激烈的冷戰對抗。(3)影響:這兩次危機雖然沒有達到局部熱戰的程度,但它們所帶來的戰爭風險是空前嚴重的。(美蘇冷戰使世界長期不得安寧,國際局勢緊張;另一方面又在近半個世紀中避免了X5)(1)兩極格局是不對稱和不完全的。美國及其盟國的總體實力始終強于蘇聯。(2)軍事上表現為以全面冷戰(在歐洲)為主,以局部熱戰(在亞洲)為輔(如:朝鮮戰爭、越南戰爭等)。(X6的作用,導致各國或區域集團之間力量對比此消彼漲,促進世界向多極化發展)(1)表現①西方陣營逐漸分化A.西歐:歐洲共同體的成立和發展。B.日本:經濟“起飛”及其要成為“政治大國”的追求。②社會主義陣營開始瓦解A.原因:蘇聯的大國主義和民族利己主義。B.表現:東歐國家反對蘇聯控制的斗爭,中蘇關系的破裂。③中國崛起A.標志事件:擁有“兩彈一星”、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美國總統尼克松正式訪華等。B.意義:中國成為國際社會中不可忽視的政治力量。④第三世界的興起A.萬隆會議:1955年,29個亞非國家和地區第一次在沒有西方殖民國家參加的情況下舉行了萬隆會議,由此誕生了體現和平共處原則的“萬隆精神”。B.不結盟運動:是發展中國家以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國際政治舞臺的重要標志。(不結盟運動奉行非集團,不結盟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沖擊著兩極格局,促進了世界向多極化方向發展。)(2)影響:對美蘇兩極格局造成了有力沖擊。(同我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后不久所處的地位相比,美國遇到我們連做夢也沒有想到的那種挑戰。——尼克松1971年在堪薩斯城假日旅館的講話)知識點3兩極格局的瓦解(1)緊張: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美國再次加強對蘇聯的遏制,同時大搞軍備競賽,提出并著手實施“戰略防御計劃”,企圖拖垮蘇聯。(2)緩和①美蘇首腦多次會晤,建立了多層次對話機制。②1987年,美蘇簽署《關于消除兩國中程和中短程導彈條約》,1991年,兩國簽訂《美蘇關于削減和限制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裁軍取得重要進展。③蘇聯實行戰略收縮,從阿富汗撤軍,宣布不再干涉東歐事務,同意兩德統一。(1)原因:蘇聯放任西方對東歐的“和平演變”攻勢;國內改革背離了社會主義方向,放棄共產黨的領導地位。(2)影響①蘇聯解體,兩極格局崩潰,持續近半個世紀的冷戰隨之結束。②兩極格局中出現的世界多極化趨勢不可逆轉。(啟示:必須認識并承認世界社會的多樣性,統一性;發展經濟是當今世界上每一個國家工作的中心;建立X7的國際關系)[辨析比較]雅爾塔體系、兩極格局與冷戰的關系[由題證史](2022·長治模擬)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蘇建立的同盟關系在戰后破裂,其主要原因是A.兩國對世界爭霸的爭奪 B.意識形態的對抗C.雅爾塔會議致分贓不均D.國家利益的沖突【歷史解釋】美蘇冷戰的表現【歷史解釋】柏林墻[由題證史](2021·奉化模擬)下圖是一幅反映20世紀中期國際局勢的時政漫畫,該漫畫的主題可能是A.二戰爆發 B.歐洲聯合 C.冷戰對峙 D.經濟危機【歷史解釋】冷戰與兩極格局對峙的影響【歸納總結】70年代多極化趨勢的增強【歷史解釋】歐洲的一體化進程【概念闡釋】不結盟運動的興起[由題證史]20世紀80年代,里根擔任美國總統,美蘇關系出現了新的變化。里根政府的政策不包括()A.重振國威,以實力求和平B.以經濟和科技競賽拖垮蘇聯C.發動宣傳攻勢在思想意識領域打擊蘇聯D.緩和與蘇聯的關系,與其合作【歷史解釋】東歐劇變與蘇聯解體的原因【歷史解釋】“一超多強”的世界格局【本課圖示】考向突破\講練結合解決考試能力問題考向一美蘇兩極格局的形成及其特征【史論精講】一、美蘇兩極格局的形成過程1、搭建框架: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期的雅爾塔會議等國際會議,確立了美蘇大國劃分戰后勢力范圍的基本原則。美蘇戰后在此基礎上重新劃分世界版圖和勢力范圍,建立新的國際關系格局,雅爾塔體系逐步形成。2、逐步成型:美國總統杜魯門在1947年開始推行遏制蘇聯的“杜魯門主義”,標志著冷戰的開始。隨著馬歇爾計劃的實施和北約組織的建立,美蘇兩極格局逐步形成。3、最終確立:針對美國先發制人的一系列冷戰政策,蘇聯采取了針鋒相對的反擊措施,成立“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經濟互助委員會、華沙條約組織。1955年華約的成立,標志著美蘇兩極格局的最終確立。二、兩極對峙格局的特點1、陣線分明:美蘇及其盟國互相爭奪和對抗,陣線比較分明和穩定,各自處于超級大國(美蘇)的控制之下。2、主導力量: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作為對立雙方的盟主,在國際事務中起著主導作用。3、形式多樣:全面冷戰與局部熱戰交織在一起。“冷戰”是斗爭的主要方式,最顯著的特點是在壓制共產主義和穩定資本主義過程中不訴諸戰爭;表現為政治上的對抗、軍事上的對峙、意識形態上的對立和經濟上的割據。但也伴隨著局部熱戰,如朝鮮戰爭、越南戰爭等。4、矛盾重重:體現著兩種社會制度之間的矛盾,其內部也有分歧和矛盾,但最終仍要服從美、蘇戰略利益的大局。5、演變趨勢:由兩極格局演變為美蘇兩大超級大國的爭霸,美蘇爭霸互有攻守,既有和平方式的對抗,也有局部戰爭。6、力量對比:兩極格局是不對稱和不完全的:美國及其盟國的總體實力始終強于蘇聯及其盟國。有些國家處于兩大陣營之外,如印度、印度尼西亞等。【典例互證】1.(2020·上海高考)小明同學要制作以“美蘇冷戰”為題的展板,可利用的材料是A.歐洲集體安全政策B.慕尼黑協定C.馬斯特里赫特條約D.馬歇爾計劃【舉一反三】(2022·福州模擬)1948年美國實施“馬歇爾計劃”時,要求歐洲各受援國必須以政府項目的形式簽約和履行。這一規定A.反映了美國的霸權意識 B.加劇了歐洲各國的矛盾C.推動了各國國有化發展 D.旨在遏制蘇聯勢力擴張2、(2020·全國Ⅱ卷)1958年,美蘇簽訂“文化、技術和教育領域的交流協議”。兩國展開了一系列文化往來,赴美的蘇聯學者90%為科學家、工程師,而赴蘇聯的美國學者90%是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專家。這表明A.美國旨在緩和與蘇聯的緊張關系B.經濟全球化的進程進一步加快C.冷戰格局下美蘇交流與對抗并存D.蘇聯旨在對美國輸出先進科技【舉一反三】20世紀50年代初期,十分珍視自由和民主的美國人發生了以“麥卡錫主義”為代表的反共反蘇狂潮;相應地,在蘇聯東歐方面則是大張旗鼓地進行了清洗“內部敵人”的運動。由此可知,這一時期美蘇兩國A.國內階級矛盾激化 B.軍事集團進程加快C.政權面臨顛覆危險 D.意識形態斗爭激烈考向二多極化趨勢的發展與兩極格局的解體【史論精講】一、世界格局多極化趨勢出現的原因及其發展特點1、原因(1)根本原因: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世界格局多極化趨勢的出現,根源在于世界經濟力量結構的多極化發展趨勢。(2)具體原因:美蘇的相對衰落和多個力量中心的崛起(歐共體和日本的崛起,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發展中國家的興起)。2、特點(1)和平過渡。它不是通過世界大戰而是經過長期冷戰較量產生的。(2)競爭過渡。美國、日本、歐盟、中國、俄羅斯等多個政治力量存在著互相競爭、互相制約的關系。(3)長期過渡。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不會輕易退出舞臺,必然要經過一個長期的發展過程。二、20世紀國際格局三次變動的原因1、一戰后形成的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原因是一戰改變了帝國主義國家的力量對比,帝國主義戰勝國為重新瓜分世界先后召開了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調整了它們在歐洲、亞洲與太平洋地區的關系,形成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2、二戰后形成的雅爾塔體系。原因是二戰后國際力量對比發生了重大變化。歐洲在戰爭中受到了嚴重削弱,美國的經濟軍事力量空前膨脹,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頭號強國;蘇聯政治軍事力量壯大成為世界上唯一能夠與美國抗衡的國家。美蘇在實力均等的基礎上,按照雅爾塔等國際會議的基本原則,重新劃分世界版圖和勢力范圍,形成了雅爾塔體系。3、20世紀八九十年代世界兩級格局的瓦解,世界朝多極化方向發展。原因是在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后,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兩極格局隨之結束;而世界經濟力量結構的多極化必然導致世界政治格局呈現多極化趨勢。【典例互證】1、(2021·浙江高考)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亞非拉贏得民族獨立的國家發出呼聲的愿望日益強烈。在鐵托等人的推動下,1961年不結盟運動正式誕生。關于不結盟運動,表述正確的是A.倡導并建立了國際經濟新秩序B.發起國為南斯拉夫、印尼、埃及C.徹底瓦解了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D.有力地沖擊了國際關系中的兩極格局【舉一反三】(2022·山東模擬)路透社評論某國際組織說,它“作為一種獨立于美蘇兩國領導的軍事條約組織的道德力量,強調最初在萬隆會議上獲得贊成的和平共處原則”。這一國際組織A.在進行決策時實行“大國一致”原則B.實行獨立、自主、不結盟、非集團的基本原則C.成立的目的是消除貿易壁壘,實現貿易自由化D.是一個具有政治和經濟雙重性質的組織2.(2021·廣東高考)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20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美蘇兩國都建立了足夠毀滅對方的核武器庫。一些歐洲人認為談論“大規模報復”已經失去意義,既然美國也無法逃脫核武器的毀滅,可能就不會再愿意保護他們。在此背景下,法國總統戴高樂公開主張要更多地承認國家利益,呼吁西歐在軍事和防務上扮演更加獨立的角色。戴高樂試圖改組北約,為此建議在北約內部成立美英法組成的理事會,三國對北約事務擁有同等的決策權,但沒有成功。法國先后收回對地中海艦隊和空軍的指揮權,退出美國主導下的北約一體化軍事指揮體系。法國又著手建立獨立的核打擊力量,拒不參加限制核武器談判的國際會議,將原子彈的研制置于國家“絕對優先地位”,先后成功試爆原子彈和氫彈。——(法)皮埃爾·米蓋爾《法國史》等(1)概括20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法國對北約的訴求,并分析其原因。(8分)(2)分析法國上述舉措對冷戰格局的影響。(4分)對點演練\精練模擬解決考試能力問題1.(2022·福建模擬)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美蘇從戰時盟友變成冷戰對手。導致這一變化的根本因素是兩國A.戰時同盟基礎不復存在 B.意識形態尖銳對立C.社會制度截然不同 D.國家利益存在嚴重沖突2.(2022·武昌模擬)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出現了北約和華約的建立、德國分裂、朝鮮戰爭、古巴導彈危機、越南戰爭等,這些充分表明當時的國際局勢是A.全面冷戰與局部“熱戰”相交織B.兩強相爭,直接推動了世界的整體發展C.亞、非、拉發展中國家不斷發展壯大D.全面冷戰鞏固了歐洲中心地位3.柏林墻修起來后,美國總統肯尼迪說:“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堵不是防范外敵,而是防范自己人民的墻。”柏林墻本質上是A.“柏林危機”的產物 B.“冷戰”時代的產物C.兩德對峙的產物 D.歐洲一體化的產物4.(2021·浙江模擬)“在這種情況下,和平共處的原則,是代替“冷戰”和可能發生的全面核災禍的唯一的辦法”。于是,20世紀60年代,以南斯拉夫、埃及、印度等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作出的選擇是A.分別投向美蘇集團 B.接受美國的援助C.興起了不結盟運動 D.參加歐共體組織5.當今世界,一方面出現朝韓對話和東西德合并等現象,另一方面又出現中東局勢繼續惡化和科索沃宣布獨立等現象。出現這些現象的主要原因是A.兩極格局結束 C.地區動蕩加劇 6.(2022·吉林模擬)某課題的中心詞是“冷戰”、“歐洲一體化”、“日本崛起”、“中國振興”、“蘇聯解體”。由此推斷,該課題的中心內容最有可能是A.從美蘇爭霸到美國霸主地位的動搖 B.從經濟區域集團化到全球經濟一體化C.從兩極格局到世界多極化格局的形成 D.從兩極格局的形成到兩極格局的瓦解答案部分知識梳理\自修筆記X1二戰后兩極格局X2局部擴張轉向全球擴張X3杜魯門主義的延續和擴大X4地緣政治特點和強烈的意識形態色彩X5新的世界大戰的爆發X6世界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規律X7平和、尊重、合作、共贏考向突破\講練結合考向一1.D【解析】馬歇爾計劃是美蘇冷戰期間美國方面在經濟方面采取的一個措施,故選D項;歐洲集體安全政策是一戰后為防止德國再次威脅自身安全,歐洲其他國家構建的防范德國的政策,不符合美蘇冷戰的主題和時間,排除A項;慕尼黑協定是英法德意四國背著捷克斯洛伐克將其蘇臺德區割讓給德國的協定,這是二戰前發生的事情,與美蘇冷戰的主題不符,排除B項;馬斯特里赫特條約是標志歐盟建立的一個條約,是在美蘇冷戰結束之后出現的,排除C項。【舉一反三】C【解析】材料中“馬歇爾計劃”要求以政府的形式接受,這客觀上推動了受援國各國政府對國民經濟的控制力加強,也有利于推動各國國有化的發展,C項正確;材料與美國的霸權意識無關,排除A項;材料沒有涉及歐洲各國之間的關系,排除B項;D項是美國推行馬歇爾計劃的目的,與題意主旨不符,排除D項。2.C【解析】由材料“1958年,美蘇簽訂文化、技術和教育領域的交流協議。兩國展開了一系列文化往來”可知兩極格局下美蘇兩國依然保持文化往來,美蘇兩國既有全面的對抗也有文化的交流,故選C項;20世紀50年代美蘇兩極格局形成,美蘇兩國處于對峙抗衡的狀態,排除A項;材料主要提及的是美蘇兩國的文化技術交流,無法體現經濟全球化的進程進一步加快,且經濟全球化的進程進一步加快應該是在兩極格局瓦解后,排除B項;材料強調美蘇兩國的文化交流而非蘇聯交流的目的,排除D項。【舉一反三】D【解析】“麥卡錫主義”反蘇反共,而蘇聯東歐方面清洗“內部敵人”體現了當時美蘇兩國在冷戰背景下的意識形態對抗,D正確;麥卡錫反蘇反共和階級矛盾計劃無關,排除A;軍事集團進程在材料信息中無法體現,排除B;美蘇兩國當時政權基礎穩定,排除C。考向二1.D【解析】不結盟運動標志著第三世界的崛起,有力地沖擊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國際關系中的兩極格局,促進了世界政治格局多極化趨勢的發展,故選D項;不結盟運動主張國際關系民主化和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建立了”說法錯誤,排除A項;不結盟運動的發起國是南斯拉夫、印度和埃及,排除B項;亞非民族解放運動高漲,帝國主義殖民體系不斷瓦解,1990年納米比亞的獨立,標志著帝國主義殖民體系的最終瓦解,“徹底”說法錯誤,排除C項。【舉一反三】B【解析】材料“強調最初在萬隆會議上獲得贊成的和平共處原則”判斷出這一組織是不結盟運動,不結盟運動的宗旨是實行獨立、自主、不結盟、非集團的基本原則,故選B項;A項是聯合國的原則,C項是關貿總協定,D項是歐盟,排除ACD項。2.【解析】(1)根據材料中“法國總統戴高樂公開主張要更多地承認國家利益,呼吁西歐在軍事和防務上扮演更加獨立的角色”可知承認國家利益,提高西歐在北約軍事和防務上的地位;根據“戴高樂試圖改組北約,為此建議在北約內部成立美英法組成的理事會,三國對北約事務擁有同等的決策權”可知在北約內部成立美英法組成的理事會,對北約事務擁有同等的決策權。(2)根據材料中“法國先后收回對地中海艦隊和空軍的指揮權,退出美國主導下的北約一體化軍事指揮體系”可知法國擺脫了對美國的依附,沖擊了兩極格局;西方資本主義陣營出現分化;結合所學可知還推動了歐洲的聯合,推動世界多極化趨勢出現;【答案】(注:答案為教師自擬,非官方答案)(1)訴求:承認國家利益,提高西歐在北約軍事和防務上的地位;在北約內部成立理事會,對北約事務擁有同等的決策權。原因:美蘇爭霸發展核武器嚴重威脅了世界和平;法國自身實力的增強,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人工智能與醫學的融合創新
- 手術室恢復室護理
- 禹城公務員試題及答案
- 用藥法律法規試題及答案
- 銀行運管條線面試題目及答案
- 銀行崗位筆試題庫及答案
- 醫院安全消防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蘇教版數學六年級下冊期末測試題及答案(典型題)(六)
- 煙臺歷年公務員面試題及答案
- 學校消防測試題及答案
- 新興原料市場分析-洞察闡釋
- 社工崗前培訓課件
- 《企業的股權規范化落地實務》-20250506
- 福建省三明市2025年普通高中高三畢業班五月質量檢測物理試卷及答案(三明四檢)
- 山東省青島市、淄博市2025年高三年級第二次適應性檢測英語試題及答案(青島、淄博二模)
- 廣東省佛山市高三二模語文試題(原卷版)
- 2024年新疆額敏縣事業單位公開招聘村務工作者筆試題帶答案
- 早產兒試題及答案多選
- 林下經濟產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深入了解中信建投》課件
- 搶救配合流程和站位規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