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蘇省宿遷市孫園中學2022-2023學年高三生物模擬試題含解析一、選擇題(本題共40小題,每小題1.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下圖為某二倍體生物精原細胞分裂過程中,細胞內的同源染色體對數的變化曲線。基因重組最可能發生在
A.AB段
B.CD段
C.FG段
D.HI段參考答案:C基因重組最可能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形成四分體時。故選C2.下列有關多倍體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體細胞中含有三個染色體組的個體就是三倍體B.人工誘導多倍體的方法很多,目前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是用低溫處理植物分生組織細胞C.與二倍體植株相比,多倍體植株常常是莖稈粗壯,葉片、果實和種子都比較大,糖類和蛋白質等營養物質的含量都有所增加D.秋水仙素誘導多倍體形成的原因是促使染色單體分離,從而使染色體數目加倍參考答案:C3.蘋果和番前果實成熟都會變紅,從細胞學來看,蘋果變紅和番前變紅分別是由于細胞內的什么物質在起作用?
A.葉黃素和細胞液
B.有色體和細胞液
C..細胞質和細胞液D.花青素和有色體參考答案:D4.唾液腺細胞合成并分泌唾液淀粉酶時參與的細胞器有(
)
A.線粒體、中心體、高爾基體、內質網
B.核糖體、高爾基體、內質網、葉綠體
C.線粒體、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
D.中心體、內質網、核糖體、高爾基體參考答案:C5.下列關于造成相關實驗失敗的原因分析中,錯誤的是A.制作腐乳的鹵湯時,料酒加的量較多,易造成豆腐腐敗變質B.制作果酒時,先除去葡萄的枝梗再進行沖洗,可能造成葡萄霉爛C.制作果醋時,通氧不足或溫度過低,造成發酵失敗D.用加酶洗衣粉洗滌污漬時,浸泡時間不足,造成洗滌效果差參考答案:A6.甲圖是某草原生態系統中幾種生物之間的食物關系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甲圖只表示了生態系統的部分成分,圖中未表示的成分有_____________。(2)蛇和鷹的關系是_______________。商販在某一時間大量收購蛇,導致蛇數量大量減少,則鷹的數量會_______________。(3)草原返青時,“綠色”為草食動物提供了_________信息。草中的碳元素主要以_________形式傳遞給蚱蜢和蛐蛐。(4)給牧草施加含32P標記的復合肥后,檢測32P在蚱蜢和青蛙體內的放射性強度,結果見乙圖,其中A為_________。若增加對鷹和蛇體內的放射性強度的檢測,則達到最高峰時的強度應后者_______(高于、低于)前兩者。(5)圖丙中,若A表示圖甲中第二營養級所攝入的全部能量,則B表示_________,C表示_______。參考答案:
(1).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以及分解者
(2).捕食和競爭
(3).增加
(4).物理
(5).(含碳)有機物
(6).蚱蜢
(7).高于
(8).第二營養級同化的能量
(9).第二營養級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試題分析:圖甲中草是生產者,其余生物是消費者,共有4條食物鏈。圖乙中,隨著時間的推移,A的放射性先增加先減少,B的放射性后增加后減少,說明A是被捕食者蚱蜢,B是捕食者青蛙。圖丙中,A表示攝入量,B表示同化量,D表示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C表示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E表示分解者利用的能量,F表示流入下一營養級的能量。(1)根據以上分析已知,甲圖中只有生產者和消費者,沒有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2)蛇被鷹捕食,則二者具有捕食關系;兩者同時以青蛙為食,則二者具有競爭關系。蛇大量減少時,食物鏈變短,能量消耗減少,鷹獲得的能量增多,因此其數量會增加。(3)草原返青時,“綠色”為草食動物提供了物理信息;草中的碳元素主要以含碳有機物形式傳遞給蚱蜢和蛐蛐。(4)根據以上分析已知,乙圖中A是蚱蜢;由于鷹和蛇所處的營養級高于蚱蜢和青蛙,因此放射性強度達到峰值時應高于蚱蜢和青蛙。(5)根據以上分析已知,丙圖中B表示第二營養級同化的能量,C表示第二營養級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7.能使植物細胞壁和細胞膜結構均破壞的一組酶是A.淀粉酶、纖維素、溶菌酶B.纖維素酶、果膠酶、蛋白酶C.果膠酶、溶菌酶、纖維素酶D.磷脂酶、淀粉酶、蛋白酶參考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植物細胞壁和細胞膜的成分,細胞壁的成分是纖維素、果膠,所以用纖維素酶、果膠酶可以破壞其結構;細胞膜的成分是蛋白質和磷脂,所以可以用蛋白酶來破壞結構。8.在孟德爾進行的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實驗中,具有1:1:1:1比例關系的是
(
)
①雜種自交后代的性狀分離比例
②雜種產生配子類型的比例
③雜種測交后代的表現型比例 ④雜種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A.①②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參考答案:D9.人體在感染某種細菌后,體內出現相應抗體.下列關于這一生理過程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一個B細胞的質膜上有多種抗原的受體B.輔助性T細胞直接識別細菌表面的抗原C.巨噬細胞將細菌蛋白全部分解成氨基酸D.效應B細胞合成、分泌大量抗體參考答案:D【考點】人體免疫系統在維持穩態中的作用.【分析】體液免疫過程:
【解答】解:A、成熟B淋巴細胞的質膜上有抗原的受體,每個受體有多個抗原結合位點,A錯誤;B、在體液免疫過程中,輔助性T細胞不能直接識別細菌表面的抗原,需要由巨噬細胞識別后呈遞給輔助性T細胞,B錯誤;C、在體液免疫的感應階段和反應階段過程中,巨噬細胞主要對抗原其吞噬、處理呈遞的作用,并沒有分解抗原,C錯誤;D、抗體是由效應B細胞(漿細胞)合成并分泌的,D正確.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了體液免疫的有關知識,要求考生能夠根據題干信息“這一生理過程”對選項進行準確判斷,明確該過程只包括感應階段和反應階段,具有一定的難度.10.下列與細胞識別無關的化學物質是
A.神經遞質
B.限制性內切酶
C.抗體
D.抗原決定簇參考答案:B11.下圖是甲、乙細胞間信息交流的概念模型,a表示信息分子,下列與之相符的敘述是A.若甲是精子,乙是卵細胞,則a是雄性激素B.若甲是甲狀腺,乙是下丘腦,則a是促甲狀腺激素C.若甲是胰島A細胞,乙是肝臟細胞.則a是胰島素D.若甲是T淋巴細胞,乙是B淋巴細胞,則a是淋巴因子參考答案:D12.某具優良性狀的水稻可通過植物組織培養快速擴增,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幾乎所有的水稻組織的細胞通過誘導都可再生新植株B.消毒的水稻組織塊在固體培養基上培養可獲得相對沒有分化的細胞C.單個愈傷組織細胞在加入了適量的吲哚乙酸的液體培養基中可誘導芽的分化D.單個愈傷組織細胞在加入了病原體的毒蛋白的液體培養基中可誘發和篩選出抗病突變體水稻參考答案:C試題分析:植物細胞都具有全能性;A正確。消毒的水稻組織塊通過脫分化形成的愈傷組織是沒有分化的細胞;B正確。愈傷組織誘導分化成芽,需要在固體培養基中添加一定比例的細胞分裂素和生長素;C錯誤。加入了病原體的毒蛋白的液體培養基為選擇培養基,利用該培養基可篩選出抗該病原體的植株;D正確。考點:本題考查植物組織培養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的網絡結構的能力。13.葉綠體在光照下進行穩定光合作用時,如果突然中斷CO2氣體的供應,短暫時間內葉綠體中C3化合物與C5化合物相對含量的變化是
A.C3化合物增多、C5化合物減少
B.C3化合物增多、C5化合物增多C.C3化合物減少、C5化合物增多
D.C3化合物減少、C5化合物減少參考答案:答案:C14.梭菌毒素“Tpel”可使動物細胞內的一種蛋白質變性失活,而使該細胞凋亡。這一發現可能有助于研究殺死癌細胞。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蛋白質失活都通過破壞肽鍵來實現B.“Tpel”能間接改變細胞內mRNA的種類C.形態結構發生變化的細胞一定是癌細胞D.癌變前后,細胞內的基因組成相同參考答案:B【知識點】蛋白質變性的主要因素;細胞凋亡的含義;癌細胞的主要特征。解析:蛋白質的空間結構及肽鍵受到破壞都會造成蛋白質結構的改變,從而影響蛋白質的功能,造成失活,A錯誤;形態結構發生變化的細胞也可能是衰老的細胞或不斷分化的細胞,C項錯誤;細胞癌變是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發生基因突變的結果,所以癌變前后細胞內的基因組成肯定不相同,D項錯誤;細胞調亡是一種由基因決定的細胞自動的程序性死亡方式,在此過程中涉及細胞的表達,所以推測“Tpel”能間接改變細胞內mRNA的種類進而導致細胞調亡,B項正確。【思路點撥】本題通過材料的分析考查與蛋白質相關的知識,意在考查考生能從課外材料中獲取相關的生物學信息,并能運用這些信息,結合所學知識解決相關的生物學問題的能力。15.作為系統的邊界,下列關于細胞膜在細胞的生命活動中的作用不正確的是A.將細胞與外界環境分隔開
B.控制物質進出細胞C.進行細胞間的信息交流
D.控制細胞的代謝和遺傳參考答案:D【分析】本題是對細胞膜、細胞核的功能相關知識的考查。【詳解】細胞膜的功能主要有(1)將細胞與外界環境分隔開,(2)控制物質進出細胞,(3)進行細胞間的信息交流,因此A、B、C正確,D不正確,控制細胞的代謝和遺傳是細胞核的功能。【點睛】夯實基礎,儲備大量的生物學知識是解題的關鍵。16.對下列四幅圖的描述正確的是A.圖1中a,b階段均用秋水仙素處理,可分別導致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B.圖2中的溫度在a時酶分子結構改變、活性較低C.圖3中bc段和de段的變化都會引起C3化合物含量的下降D.圖4中造成cd段下降的原因在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中是不同的參考答案:【知識點】C1
酶、ATP及代謝類型C5
光能在葉綠體中的轉換及光合作用G1
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G2染色體變異【答案解析】A解析:從圖1可知,a為分裂間期,b為分裂期,秋水仙素處理a可導致基因突變,處理b可導致染色體變異,A正確;圖2中的溫度在a時酶分子結構沒有改變、活性較低,B錯;圖3中bc段的變化都會引起C3化合物含量的下降,de段的變化會導致C3上升,C錯;圖4中造成cd段下降的原因在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中是相同的,是染色單體分離成為染色體,D錯。17.下列不屬于脂質的是(
)A.維生素D
B.膽固醇
C.脲酶
D.雄性激素參考答案:C【分析】考點是脂質,主要考查脂質的種類,屬于識記水平的考查。【詳解】脂質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包括膽固醇、性激素和維生素D;脲酶是蛋白質。選C。18.右圖1表示反射弧中三個神經元及其聯系,其中“”表示從樹突到胞體再到軸突及末梢(即一個完整的神經元模式)。圖2表示突觸的顯微結構模式圖。下列關于圖解的說法正確的是()A.圖1中刺激d點,興奮將傳導(遞)至c、b、a點B.圖1中③內有2個完整突觸結構,突觸結構包括突觸前膜、突觸間隙和突觸后膜C.圖2中CO2濃度最高處在⑦中,該結構可為神經興奮的傳遞提供能量D.圖2中⑧內的神經遞質經主動運輸穿過突觸后膜而傳遞興奮參考答案:C19.現有A、B兩個密閉、透明的生態瓶,其生物組成相同,而光照條件不同(見下表)。一段時間后,發現A瓶的生態系統較B瓶穩定。下列分析合理的是注“+”表不有,“-”表示無。A.A瓶中的所有生物組成食物網,而B瓶中所有生物組成一條食物鏈B.A瓶中有光照,生產者固定的全部太陽能是能量流動的源頭C.B瓶浮游動物種群密度降低只是因為缺乏食物D.當A瓶中能量的輸入≥能量的散失時,處于穩定狀態參考答案:D同一時間內聚集在一定區域中各種生物種群的集合,叫做群落,因此A瓶中的所有生物構成了一個生物群落,B瓶中的所有生物也構成了一個生物群落,A錯誤;A瓶中有光照,該生態瓶的能量流動的源頭是太陽能,而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是流經該生態瓶的總能量,B錯誤;B瓶缺乏光照,藻類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導致藻類數量減少,同時也會導致瓶內氧氣減少,而浮游動物以浮游藻類為食物,因此B瓶浮游動物會因食物和氧氣不足而導致其種群密度降低,C錯誤;當A瓶中能量的輸入≥能量的散失時,處于穩定狀態,D正確。20.下圖表示的是構成某種核酸的基本單位,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此物質是構成多聚體RNA的單體B.此物質形成的大分子物質是DNA,它主要分布在細胞質中C.此物質含有C、H、O、N、P元素D.此物質是核糖核苷酸參考答案:B【分析】本題以模式圖的形式考查了構成核酸的元素組成、基本單位、核酸的種類及其分布的相關知識。【詳解】核酸的基本單位是核苷酸,由圖中的核糖可知該物質是核糖核苷酸,D正確。核糖核苷酸是構成RNA的單體,RNA主要分布在細胞質中,A正確。一分子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堿基構成,其元素組成為C、H、O、N、P,C正確。構成DNA的單體是脫氧核苷酸,DNA主要分布在細胞核內,B錯誤。【點睛】本題通過對核酸相關知識的考查,旨在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要求學生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的網絡結構。21.從理論上講,任何涉及喪失正常細胞的疾病,都可以通過移植由胚胎干細胞分化而來的特異細胞或組織來治療。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用神經細胞治療帕金森綜合征
B.用胰島細胞治療糖尿病C.用心肌細胞修復壞死的心肌
D.用甲狀腺細胞治療侏儒癥參考答案:D22.關于生物體內信號分子的敘述,正確的是()A.信號分子不都是蛋白質但都是有機物B.信號分子合成后釋放到細胞外都需要消耗能量C.信號分子雖不構成細胞結構,但能起催化作用D.信號分子在完成信息傳遞后,數量和性質可能發生改變參考答案:D【考點】24:細胞膜的功能.【分析】信號分子包括神經遞質類、激素類、氣體類(二氧化碳、一氧化氮)等,信號分子即不能組成細胞結構,也不能提供能量和直接參與細胞代謝,而是對機體的生命活動起調節作用,信號分子通過與靶細胞的受體結合,對細胞生命活動進行調節.【解答】解:A、有些信號分子是無機物,如二氧化碳、一氧化氮等,A錯誤;B、信號分析釋放到細胞外不一定消耗能量,如二氧化碳、性激素等,B錯誤;C、信號分子既不構成細胞結構,也不起催化作用,C錯誤;D、神經遞質類、激素類信號分子在完成信息傳遞后,數量和性質發生改變,二氧化碳類的信號分子在完成信息傳遞后,性質不發生改變,D正確.故選:D.23.關于核酸生物合成的敘述,錯誤的是
A.DNA的復制需要消耗能量
B.RNA分子可作為DNA合成的模板
C.真核生物的大部分核酸在細胞核中合成
D.真核細胞染色體DNA的復制發生在有絲分裂前期參考答案:D24.已知玉米有色籽粒對無色籽粒是顯性.現將一有色籽粒的植株X進行測交,后代出現有色籽粒與無色籽粒的比是1:3,對這種雜交現象的推測不確切的是(
)A.測交后代的有色籽粒的基因型與植株X相同B.玉米的有、無色籽粒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C.玉米的有、無色籽粒是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的D.測交后代的無色籽粒的基因型有三種參考答案:C【考點】基因的分離規律的實質及應用.【分析】根據測交后代有色籽粒與無色籽粒比為1:3,說明有色籽粒和無色籽粒是受兩對基因控制的,1:3的比例是1:1:1:1轉化而來,因此植株X是雙雜合.設由于A、a和B、b兩對基因控制,因此,有色籽粒的基因型為A_B_,其余都為無色籽粒.所以無色籽粒的基因型有三種,分別為Aabb、aaBb和aabb.明確知識點,梳理相關知識,根據選項描述結合基礎知識做出判斷.【解答】解:A、測交后代的有色籽粒的基因型也是雙雜合的,與植株X相同,都是AaBb,A正確;B、玉米的有、無色籽粒遺傳是由兩對基因控制的,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B正確;C、如果玉米的有、無色籽粒是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則測交后代有色籽粒與無色籽粒的比應該是1:1,所以玉米的有、無色籽粒是由兩對等位基因控制的,C錯誤;D、測交后代的無色籽粒的基因型有三種,即Aabb、aaBb和aabb三種,D正確.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基因分離規律和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應用,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25.圖2為某生態系統中黃杉的三個種群齡絨(以胸徑的大小表示)的取樣調查圖。其中種群A為自然狀態,種群B、C受不同強度的人為干擾。據圖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
A.不同程度的人為干擾對B、C種群各齡級的數量沒有顯著影響
B.種群A中各齡級數量適中,該營養級能量將保持相對穩定
C.適度的人為干擾對低齡級黃杉的生長較為有利
D.種群C中高齡級黃杉數量銳減,隨時間推移種內斗爭將會減弱參考答案:C26.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是一種新型污水生化處理技術,它的主要原理是污水連續經過裝有懸浮填料的反應器時,附著在填料內外表面的微生物形成“生物膜”,通過“生物膜”上的微生物作用,使污水得到凈化。以下敘述正確的是()A.“生物膜”上附著的微生物在生態系統中屬于消費者B.“生物膜”上附著的微生物呼吸方式不一定是有氧呼吸C.該反應器中所用的“生物膜”亦可用于海水淡化D.該反應器對有機廢水和無機廢水都有很好的凈化效果參考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微生物相關知識,旨在考查學生處理信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由題意可知,“生物膜”上附著的微生物在生態系統中屬于分解者,A錯;“生物膜”上附著的微生物的有可能為有氧呼吸,也可能為無氧呼吸,B正確;該反應器中所用的“生物膜”對有機物污染具有良好的脫氮除磷效果,但無機污染,以及海水淡化沒有作用,CD錯。27.下列關于激素的敘述,正確的是A.生長激素可促進細胞增大與數目增多B.生長素可促進植物細胞增大和數目增多C.通過平衡植物激素種類可實現器官發生D.甲狀腺素是人體內唯一含碘的激素參考答案:A28.下列關于人體免疫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能特異性識別抗原的細胞有B細胞、T細胞、效應T細胞和記憶細胞
B.系統性紅斑狼瘡等自身免疫病是由于免疫功能過弱而引起的
C.免疫系統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和免疫活性物質組成的
D.免疫系統通過它的防衛、監控和清除功能,實現其在維持穩態中的作用參考答案:B29.圖為生態系統碳循環示意圖,圖中A、B、C代表生態系統成分,數字表示碳的流動.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圖中生產者和B構成食物鏈或食物網B.①②④⑥⑦為CO2形式,③⑤為有機物形式C.③④⑤⑥⑦之和等于生產者同化的碳的總量D.經③流向B的碳全部儲存于B體內的有機物中參考答案:A【考點】生態系統的功能.【專題】圖形圖表題;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分析】根據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A表示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庫,B表示消費者,C表示分解者.①表示光合作用,②表示呼吸作用,③表示捕食關系,④表示生產者的碳元素以殘枝敗葉形式流向分解者,⑤表示消費者的碳元素以遺體糞便流向分解者,⑥表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⑦表示消費者的呼吸作用.【解答】解:A、據圖分析,A表示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庫,B表示消費者,C表示分解者,所以生產者和B構成食物鏈或食物網,A正確;B、①表示光合作用,②表示呼吸作用,⑥表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⑦表示消費者的呼吸作用,這些過程的碳元素為CO2形式;③表示捕食關系,④表示生產者的碳元素以殘枝敗葉形式流向分解者,⑤表示消費者的碳元素以遺體糞便流向分解者,碳元素都是為有機物形式,B錯誤;C、生產者同化的碳的總量為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陽能總量,即①的總量,由于碳大部分通過呼吸作用以二氧化碳形式散失,所以③④⑤⑥⑦之和小于生產者同化的碳的總量,C錯誤;D、經③流向B的碳大部分通過呼吸作用以二氧化碳形式散失,少量的碳元素儲存于B體內的有機物中,D錯誤.故選:A.【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生態系統的碳循環過程,意在強化學生對碳循環的過程的識記、理解與運用.30.蕎麥主莖顏色的綠色和紅色是一對相對性狀。現將純合綠莖蕎麥與純合紅莖蕎麥進行雜交,F1全部表現為紅莖。若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紅莖為361株,綠莖為283株;若用純合的綠莖蕎麥接受F1紅莖植株的花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紅莖的為102株,綠莖的為306株。根據上述雜交實驗結果推斷,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控制蕎麥綠莖與紅莖的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B.F1紅莖植株產生的花粉有1︰1︰1︰1四種C.F2中綠莖植株的基因型有5種D.紅、綠莖這對相對性狀的遺傳是由細胞質中的遺傳物質控制的參考答案:D【分析】根據題意和圖表分析可知:純合綠莖蕎麥與純合紅莖蕎麥進行雜交,F1全部表現為紅莖;F1自交產生的F2中紅莖:綠莖=361:283≈9:7,應該是9:3:3:1的變形,由此推斷主莖顏色是由兩對等位基因控制的,遵循基因自由組合定律。【詳解】根據以下分析可知,控制蕎麥綠莖與紅莖的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A正確;由以上分析可知,F1為雙雜合子,則F1紅莖植株減數分裂產生的花粉有1︰1︰1︰1四種,B正確;由于F2中紅莖:綠莖=361:283≈9:7,即綠莖植株是(3:3:1)變形而來,那么F2中綠莖植株的基因型有5種,C正確;根據以上分析可知,控制紅、綠莖這對相對性狀的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屬于細胞核遺傳,遵循基因自由組合定律,D錯誤。
31.如圖是甲、乙兩種單基因遺傳病的系譜圖,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A.Ⅱ4號患甲病說明Ⅰ1和Ⅱ2號的配子結合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B.Ⅱ6號和Ⅱ7號與甲病有關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為1/3...C.若Ⅱ3號不攜帶乙病致病基因,則乙病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D.從I1號個體及子女推知乙病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參考答案:CⅡ4號患甲病,而其父母正常,說明甲病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A錯誤;Ⅲ12號患甲病為aa,則其表現正常的雙親Ⅱ7號和Ⅱ8號均為Aa,4號患甲病為aa,則其表現正常的雙親I1和I2號均為Aa,則Ⅱ6為1/3AA、2/3Aa,因此Ⅱ6和Ⅱ7與甲病有關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為2/3,B錯誤;若Ⅱ3不攜帶乙病基因,則乙病是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C正確;從I1個體及子女不能推知乙病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只能推知乙病為隱性遺傳病,D錯誤。32.原花脊素(PC)是廣泛存在于水果、蔬菜、花朵和樹皮中的一種天然抗癌化合物.某研究小組就原花青素對離體的人膽囊癌細胞抑制作用做了相關實驗,實驗結果如表所示.下列分析錯識的是()測定時間(h)細胞抑制率(%)PC(mg/mL)0204080160320241824272830334825303234384172293340454953A.實驗設計中遵循的自變量不止一個B.實驗過程中每個培養瓶要先后測定3次C.隨著原花青素濃度的增加,抑制效果增強D.隨著原花青素作用時間的延長、抑制效果增強參考答案:A【考點】5C:惡性腫瘤的防治.【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探究實驗的設計能力,設計實驗時,要注意單一變量原則和對照原則.一定要理清題目中的自變量和因變量.【解答】解:A、實驗設計中遵循單一變量原則,A錯誤;B、實驗過程中每個培養瓶要先后測定3次,多次測量求平均值,減少實驗誤差,B正確;C、由表格可以看出,隨著原花青素濃度的增加,細胞抑制率增加,抑制效果增強,C正確;D、由表格可以看出,隨著原花青素作用時間的延長,細胞抑制率增加,抑制效果增強,D正確.故選:A.33.如圖所示對燕麥胚芽鞘進行的各種處理,其中能產生向光性彎曲生長的是()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乙和丁參考答案:D【考點】生長素的產生、分布和運輸情況. 【分析】在生長素的發現實驗中,胚芽鞘中的生長素是由胚芽鞘尖端合成,胚芽鞘的尖端部位感受單側光的刺激,單側光能引起生長素的橫向運輸,橫向運輸發生在尖端. 【解答】解:圖甲:由于胚芽鞘感受單側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所以用不透光的錫箔套套在甲的胚芽鞘尖端,甲不能感受到單側光的刺激,因而直立生長; 圖乙:用不透光的錫箔套套在乙的胚芽鞘基部,其尖端能感受到單側光的刺激,因而彎向光源生長; 圖丙:云母片橫插在尖端的左側,在右單側光的照射下,生長素的橫向運輸不受影響,左側不能發生極性運輸,導致右側伸長區生長素濃度高于左側生長素濃度,右側生長的快,背光彎曲生長; 圖丁:由于生長素的橫向運輸發生在胚芽鞘的尖端,所以用不透水的云母片插在丙的胚芽鞘基部,其尖端的生長素在單側光的刺激下,能橫向運輸,因而彎向光源生長. 所以能產生向光性彎曲生長的是乙和丁.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胚芽鞘向光性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圖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4.下圖是幾種物質進出細胞方式中,運輸速度與影響因素間的關系曲線圖,下列與此圖相關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與水進出細胞相符的圖有①、③、⑤B.與葡萄糖進入紅細胞相符的圖有②、④、⑥C.與K+進入麗藻細胞相符的圖有②、④、⑤D.與蛋白質進出細胞相符的圖有②、③、⑥參考答案:A35.以下關于酶的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RNA聚合酶的結合位點為起始密碼子B.磷酸二酯鍵只能由DNA聚合酶催化形成C.在細胞質內合成的酶也可在細胞核內發揮作用D.利用PCR技術進行DNA擴增時,需要向反應體系中加入解旋酶參考答案:C36.下列有關細胞分化、衰老、凋亡與癌變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花藥離體培養形成植株的過程中發生了細胞分化
B.衰老細胞中染色質收縮不影響DNA的復制和轉錄
C.細胞凋亡是各種不利因素引起的細胞死亡
D.癌變的細胞不受基因控制,細胞周期變短參考答案:A37.下圖表示某生物細胞內發生的一系列生理變化,X表示某種酶,請據圖分析,下面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X為RNA聚合酶B.該圖中最多含5種堿基、8種核苷酸C.過程Ⅰ在細胞核內進行,過程Ⅱ在細胞質內進行D.b部位發生的堿基配對方式可有T-A、A-U、C-G、G-C參考答案:C據圖可知,圖Ⅰ為轉錄過程,X為RNA聚合酶,A項正確;該圖中含有DNA分子和RNA分子,因此最多含5種堿基(A、C、G、T、U)和8種核苷酸(4種脫氧核苷酸和4種核桃核苷酸),B項正確;圖中能同時進行轉錄和翻譯,說明發生在原核細胞中,過程Ⅰ轉錄和過程Ⅱ翻譯均在細胞質內進行,C項錯誤;b部位處于轉錄過程中,b部位發生的堿基配對方式可有T-A、A-U、C-G、G-C,D項正確。【點睛】本題結合圖解,考查遺傳信息的轉錄和翻譯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遺傳信息轉錄和翻譯的過程、場所、條件及產物等基礎知識,并能準確判斷圖中各過程或物質的名稱,再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圖Ⅰ表示轉錄過程,其中a表示DNA分子,b表示DNA模板鏈,X為RNA聚合酶。圖Ⅱ表示翻譯過程。圖中轉錄和翻譯過程同時進行,表示圖示生理變化發生在原核細胞中。38.現代生物工程能夠實現在已知蛋白質的氨基酸序列后,再人工合成基因;現已知人體生長激素共含190個肽鍵(單鏈),假設與其對應的mRNA序列中有A和U共313個,則合成的生長激素基因中G至少有A.130個
B.260個
C.313個
D.無法確定參考答案:B39.如圖所示,如果根a側的生長素濃度在曲線A點(10-10mol·mL-l),下列對b側生長素濃度范圍的敘述正確的是A.在AC的范圍內,能促進生長B.在AD的范圍內,屬于生長緩慢或抑制C.相當于曲線FE段的濃度,因而細胞伸長生長慢D.在太空中(重力為0),根的生長將不同于右圖的彎曲生長,坐標圖中的曲線也不適用于根的生長參考答案:B40.動物細胞中,可能與星射線形成有關的細胞器是A.線粒體
B.中心體
C.核糖體
D.線粒體、核糖體與中心體參考答案:答案:D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共40分。)41.(7分)請據圖回答幾個有關生態系統的問題:
(1)左上圖是生態系統結構示意圖,圖中
(填字母)是生態系統的主要成分。(2)在右上圖的食物鏈中,②/①的比值代表 (生物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③和④分別屬于
和
(生物)的同化量的一部分。(3)在右上圖的食物鏈中,草為兔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狼能夠依據兔留下的氣味去獵捕,兔同樣也可以依據狼的氣味或行為特征去躲避獵捕,這說明了信息的作用是
。正常情況下,草、兔、狼的數量會在一定范圍內波動,這是通過
調節機制來實現的。參考答案:答案:(1)A
(2)兔→狼草兔(3)調節生物的種間關系,以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
負反饋42.(八)分析有關人體代謝及其調節的資料,回答問題。(11分)
圖19是人體脂類代謝與調節的部分機制示意圖。
63.所有脂蛋白均由各種脂類物質和______構成。據圖19可知,VLDL的功能是______(多
選)。
A.運載膽固醇
B.將內源性脂類物質運送到靶器官C.運載甘油三酯
D.將血液中的脂類物質運送到肝臟64.據圖19分析,物質F是_________。寒冷條件下,垂體釋放的______(激素名稱)可以使甲狀腺釋放的激素含量_____________,促進對F的利用
。65.寒冷條件下人體產熱的調節途徑—Ⅳ中,發生了膜上電信號傳導的是途徑________。
LDL既可以運往靶器官,也可以通過肝細胞膜上的LDL受體進入肝細胞而被清除。IDL66.健康人體若攝入高脂食物,血液中LDL含量的變化趨勢是_________,寫出分析過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工廠員工安全培訓考試試題附參考答案(黃金題型)
- 2025年新版車間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及下載答案可打印
- 2025工廠車間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含答案】
- 專題 J-17【簡語法-單選題專練】強調句 2025年中考英語講解+練習題匯編(全國)
- 2025融資租賃合同項目融資授權協議
- 2025家居采購合同模板
- 2025設備租賃協議合同格式
- 2025標準的小型碎石運輸合同模板
- 2025房屋租賃合同簡易范本全新版
- 2025《合同法》之規定合同解除情形
- 四川省綿陽市游仙區富樂實驗中學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數學試卷(含答案)
- 浙江省杭州市2024年中考英語真題(含答案)
- Mysql 8.0 OCP 1Z0-908 CN-total認證備考題庫(含答案)
- 大眾速騰2009年型電路圖
- 中國書法鑒賞講述課件
- 三人成人心肺復蘇標準流程
- Specialized-English完整版電子教案最全ppt整本書課件全套教學教程(最新)
- 畢業設計(論文)-人形機器人設計
- 新能源電力設備項目立項報告(模板范本)
- 第六章 納米復合材料
- 《春日》PPT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