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河南省中牟縣七年級上學期11月期中歷史質量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1頁
2023-2024學年河南省中牟縣七年級上學期11月期中歷史質量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2頁
2023-2024學年河南省中牟縣七年級上學期11月期中歷史質量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3頁
2023-2024學年河南省中牟縣七年級上學期11月期中歷史質量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4頁
2023-2024學年河南省中牟縣七年級上學期11月期中歷史質量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2024學年河南省中牟縣七年級上學期11月期中歷史質量檢測模擬試題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下列內容,屬于秦能滅六國統一全國的原因的是()①符合勞動人民渴望統一的心愿②結束割據,完成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③商鞅變法功不可沒④秦王本人雄才大略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2.根據下圖反映的歷史信息,判斷下列適合作為該示意圖名稱的是()A.秦滅六國示意圖B.秦朝疆域四至示意圖C.秦長城四至示意圖D.靈渠示意圖3.公元前209年夏,振臂高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領導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大起義的是()A.陳勝B.項梁C.劉邦D.項羽4.“破釜沉舟”的成語源于()A.牧野之戰B.長平之戰C.巨鹿之戰D.官渡之戰5.在電視劇中你能夠看到這樣的鏡頭:漢武帝有一次經過董仲舒的墓地,特意下馬憑吊,后來,董仲舒的墓被稱為“下馬陵”。董仲舒能夠得到漢武帝如此高的禮遇,你認為理由是()A.董仲舒是漢武帝的得力大臣,有思想、有能力B.董仲舒和漢武帝的交情特好C.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尊崇儒術”,適應了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D.董仲舒宣揚仁政思想,為漢武帝在思想上統一全國立下汗馬功勞6.“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毛澤東的《沁園春·雪》中提到的兩位帝王,都為我國的統一作出過巨大的貢獻。但他們在處理以下某一問題時,態度截然相反,這個問題是()A.抗擊匈奴問題B.加強中央集權問題C.對待儒家思想問題D.鞏固政權問題7.假如你生活在秦朝,遇上了當時的一個官吏,你認為這位官吏說的哪些話是可信的()①我剛剛拜會了我縣的縣令②官府用小篆字體發布了一個告示③朋友送給我一部《傷寒雜病論》④我下個月送兒子去太學讀書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8.中央電視臺的《百家講壇》節目受到人們的廣泛歡迎。節目曾對秦始皇(下圖)進行過評述,下面說法最適合他的是()A.他統一六國,建立起中央集權制度B.他推行大一統措施,使西漢進入鼎盛時期C.他統治的時期被稱為“貞觀之治”D.他推行改革,促進民族融合9.由秦朝開創,被歷代封建王朝所沿用的制度是()A.分封制B.禪讓制C.世襲制D.中央集權制10.秦朝的暴政對社會造成的最根本影響是()A.階級矛盾尖銳B.政局動蕩不安C.人民生活痛苦D.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破壞11.“文景之治”這一盛世景象出現的原因有()①吸取秦亡的教訓,減輕農民的徭役、兵役和賦稅負擔②注重發展農業生產,獎勵耕作的農民,勸誡百官關心農桑③文帝、景帝提倡節儉,并以身作則④重視“以德化民”,社會比較安定⑤“罷黜百家,尊崇儒術”,用儒家思想進行統治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12.漢武帝頒布“推恩令”,允許諸侯王將自己的封地分給子弟,建立較小的侯國,主要是為了()A.加強中央集權B.促進經濟發展C.強化思想控制D.開發邊疆地區13.下列對兩漢時期佛教的說法,正確的一項是()A.西漢末年,佛教在我國逐漸傳播開來B.佛教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國C.我國封建統治者對佛教進行嚴格的限制D.佛教傳播延緩了我國古代文化的發展14.張騫兩次出使西域的歷史意義是()A.聯絡大月氏夾擊匈奴B.控制西域各國C.設置了西域都護D.密切了西漢與西域的經濟文化交流15.《三國演義》中有華佗給關羽“刮骨療傷”的故事。下列哪一項不可能是華佗的行為()A.用“四診法”為其號脈B.使用了外科手術C.運用“五禽戲”幫助康復D.參考了《本草綱目》16.司馬遷跟陳勝一樣具有首創精神。司馬遷的首創精神主要體現在()A.首創編年體B.肯定了陳勝、吳廣的首創精神C.首創紀傳體D.文筆優美,語言簡潔,記述客觀公正17.“所到之處,羊皮紙被取代。事實證明,它的價值十分顯著:過去,用羊皮紙制作一本《》,至少需要300張羊皮。”根據所學知識判斷文中提到的技術是()A.造紙術B.印刷術C.指南針D.火藥18.下列各項中正確反映了東漢時期國際交往情況的是()A.佛教在這一時期傳入中原地區B.開始探索到達中亞、西亞的商路C.政府與歐洲直接友好往來D.與日本等小國的交往開始形成19.下圖中這套模仿虎、熊、鹿、猿、鳥各種形態的醫學體操最早出現于()A.西漢B.秦朝C.東漢D.東周20.佛教和道教得到統治者的歡迎和扶植,其共同原因是()A.都主張修身養性,煉制長生不老的丹藥B.都迎合了統治者追求長生不老的欲望C.都把外來經典翻譯成漢語,對我國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D.都麻痹了人民的思想,對封建國家統治人民有利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30分)21.(5分)閱讀下列圖片,回答問題。圖一圖二(1)秦朝修筑長城的目的是什么?起止點分別是哪里?(2分)(2)圖二與圖一相比,領土變化最大的區域在哪里?這一變化地區歸屬中央政府的管轄是怎樣實現的?(3分)22.(7分)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材料二秦王掃六合(掃六合:指統一中國),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李白《古風·秦王掃六合》材料三漢武帝雄才大略,他在位時,采取一系列措施,使西漢王朝在政治、經濟、軍事和思想上實現了大一統,開始進入鼎盛時期。(1)漢初和秦在地方制度上有何不同?你覺得在當時,哪一朝的制度更有利于國家的統治?(3分)(2)在思想方面,秦始皇和漢武帝各自采取了怎樣的措施?有什么影響?(2分)(3)人們常把“秦皇漢武”并稱,你認為其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23.(6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近幾十年來,在我國地區發現了許多漢代的絲織品,在馬來西亞發掘出與漢代陶片紋飾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亞出土了漢代的錢幣和陶器。(1)這些考古發現,對于我們認識絲綢之路有什么作用?(2分)(2)絲綢之路的開辟對漢代社會有什么影響?這條中西通道在我們今天的現實生活中有什么價值和作用?(2分)(3)今天,被稱作現代“絲綢之路”的、橫貫歐亞大陸的鐵路線的名稱是什么?東西起止點是哪里?(2分)24.(6分)對秦始皇的評價,眾說紛紜:有人認為他是杰出的地主階級政治家;有人認為他是一個暴君。你怎樣評價秦始皇的功與過?(表明觀點并說明理由)25.(6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見圖。材料二桀、紂失其道而湯、武作。……秦失其政而陳涉發跡。陳勝雖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將相竟亡秦,由涉首事也。——司馬遷《史記》(1)《史記》在我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如何?(1分)(2)材料二中提到了哪幾個歷史事件?反映了作者什么思想?(3分)(3)魯迅先生說:“《史記》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請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2分)答案一、1.A2.B3.A4.C5.C6.C7.A8.A9.D10.D11.A12.A13.B14.D15.D16.C17.A18.C19.C20.D二、21.(1)抵御匈奴。西起臨洮,東到遼東。(2)西北部(或西部、西域都護府)。張騫通西域,加強了同西域諸國的聯系;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設立西域都護,這一地區正式歸屬中央政府的管轄。22.(1)秦推行郡縣制、漢初實行郡國并行制。秦的郡縣制更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鞏固統一。(2)秦:焚書坑儒,鉗制了思想、摧殘了文化。漢:罷黜百家,尊崇儒術,實現了思想上的大一統。(3)秦始皇結束了諸侯混戰的割據局面,統一了中國。漢武帝穩固了大一統局面,使西漢出現鼎盛局面。總之他們都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大一統的局面。23.(1)是陸上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交通要道,從這些地方考古發掘出的漢代絲織品、錢幣和陶器,不僅證實了當時絲綢之路的存在,而且說明當時我國的對外貿易已相當繁榮。(2)絲綢之路的開辟有力地促進了中西方經濟文化的交流,對促成漢朝的興盛起了重要作用。這條絲綢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條重要通道,在我國當今的對外經濟文化交流中仍然發揮著重大作用,我們應該更好地加以利用。(3)歐亞大陸橋。東起連云港,西至鹿特丹港。24.功:①完成國家統一,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②創立了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制度,影響深遠。③統一車輛形制、文字、貨幣、度量衡。過:①焚書坑儒,摧殘文化。②徭役繁重,賦稅沉重。③刑罰嚴酷,生活腐化。25.(1)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對中國史學發展產生了深遠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