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生物體的化合物都是以碳鏈為基本骨架(三篇)_第1頁
組成生物體的化合物都是以碳鏈為基本骨架(三篇)_第2頁
組成生物體的化合物都是以碳鏈為基本骨架(三篇)_第3頁
組成生物體的化合物都是以碳鏈為基本骨架(三篇)_第4頁
組成生物體的化合物都是以碳鏈為基本骨架(三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頁共頁組成生物體的化合物都是以碳鏈為根本骨架(三篇)組成生物體的化合物都是以碳鏈為根本骨架篇一知識目的理解由各種化合元素組成的水、無機鹽、糖類、蛋白質、核酸等各種化合物的化學組成特點,在細胞和生物體內的存在形式和各自具有的生理功能;初步理解生物的各種生命活動是體內各種化合物按一定方式和規律有機地結合起來協調合作、共同作用的結果。才能目的通過對相關知識的學習和分析^p,培養學生理解、考慮和分析^p問題的才能;通過對不同化合物的組成、構造和生理功能的學習和分析^p,培養學生運用比照的方法獨立解決問題的才能;通過對化合物的學習和分析^p,初步培養學生跨學科綜合分析^p問題的才能。情感目的通過各種化合物的構造特點和功能特點的學習,認識構造與功能相統一的觀點;通過各種化合物的功能的學習,認識生物體的物質性和生命活動需要物質根底的觀點;使學生初步學會抓住知識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用抓住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絡的觀點分析^p事物、認識世界的思維方法。教學建議知識體系圖解重點分析^p1.組成生物體的六大類化合物的元素組成,該六大類物質在生物體內和細胞中的存在形式、在生命活動中的主要功能。組成生物體的六大類化合物雖然都是由化學元素組成,但組成的各類化學元素的種類、數量、組成的方式是各不一樣的,老師應指導學生運用比照的方法進展比擬,使學生理解各種化合物的組成特點,并在此根底上掌握其功能;另一方面該局部的知識又是學習以后知識,如新陳代謝、遺傳和變異的重要根底。所以必須作為重點指導學生學好、學扎實。2.四類有機物的構造和功能四類有機物是生物體特有的化合物,理解這四種化合物的構造和在生物體生命活動中的功能,特別是四種化合物在生物體生命活動的功能的側重點,利于學生深化理解生物體的生命活動。糖類物質主要作為生命活動的供能物質,脂類物質主要作為生命活動的儲能物質,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表達者,而核酸是生命活動的控制者,核酸對生命活動的控制是通過控制蛋白質來實現的。老師在教學中應重點引導學生對四種化合物的功能進展區分。難點分析^p1.組成蛋白質的構造單位——氨基酸的化學構造特點,蛋白質的空間構造及其與功能特點的互相關系。蛋白質的構造單位以及蛋白質的化學構造特點及空間構造特點等,是有機化學的知識,由于學生還沒有開場學習有機化學,因此是學習上的難點。老師在教學時應注意聯絡化學知識進展講解,講清楚氨基酸的構造通式,通過氨基酸的縮合反響引出蛋白質的化學構造,并直觀演示蛋白質的空間構造〔模型〕,幫助學生理解蛋白質的空間構造和生理功能特點的互相關系。2.組成核酸的根本單位——核苷酸的構造特點,核酸的種類、構造特點和主要功能。核酸的知識雖然簡單,但知識繁多、瑣碎,對于學生來講學習和記憶都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是教學的難點。老師教學是一要注意與蛋白質的構造單位〔核苷酸〕區分開,二要區分核酸的不同種類〔dna、rna〕,三要區分不同種類核酸的核苷酸,為后面遺傳的物質根底的學習奠定根底。教法建議[學生根底較好的學校或班級]可采用討論與學生自學相結合的方式進展教學。課時安排:2課時。第一課時:以討論為主的綜合課。通過自學和對大量事例的分析^p和討論,學習組成生物體的水分和無機鹽及其生理作用,學習糖類和脂類的知識,認識糖類和脂類的化學元素組成、分類及生理作用。第二課時:以討論為主的綜合課。通過分析^p和講解,學習生物大分子——蛋白質和核酸的化學元素組成、根本組成單位、化學構造和空間構造特點、生理作用等知識。最后通過典型案例引出原生質的概念。[普通學校]可采用講解與討論相結合的方式進展教學。課時安排:2課時第一課時:講解水分、無機鹽、糖類和脂類知識。老師講解時,要注意聯絡生物學實際,大量列舉生物學事例,通過大量感性知識幫助學生理解糖類和脂類的相關知識。第二課時:講解蛋白質和核酸的知識。老師講解時要注意聯絡化學知識,聯絡詳細的生物學事例,聯絡生物體的詳細功能,幫助理解相關的知識。最后總結歸納原生質的概念。教學設計方案第二節問題1: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生物體內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說明:老師引導學生分析^p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體內以什么形式存在〔單質還是化合態〕,分析^p時結合學生理解的生物體組成的化合物來分析^p,總結歸納出構成細胞的化合物。一、構成細胞的化合物無機化合物:水:80-90%無機鹽:1-1、5%有機化合物:蛋白質:7-10%核酸糖類:1-1、5%脂類:1-2%二、水問題2:水對于生物體是至關重要的,水對于生物體、對于細胞有什么生理作用呢?這種作用是如何表達的?說明:引導學生從水的生理作用、水的存在形式等方面分析^p水分的相關知識,既要通過介紹實例來啟發學生分析^p,也要鼓勵學生自己舉例分析^p水分的相關知識。歸納總結如下:1、含量:最多〔1〕不同生物含量不同:水母97%、毛豆60%〔2〕不同構造含量不同:骨22%、肌肉76%、腦86%〔3〕不同生長階段含量不同:嬰兒72%、成人60%、老人50%2、存在形式:〔1〕結合水〔4、5%〕:與細胞內其它物質結合〔2〕自由水〔94、5%〕:以游離形式存在,可自由流動如:種子烘干〔水分為自由水〕3、生理作用:水是生命之〔1〕細胞核生物體的組成成分〔2〕良好的溶劑,利于體內化學反響的進展〔3〕利于細胞內物質運輸三、無機鹽問題3:無機鹽在生物體內以什么形式存在?無機鹽對于細胞和生物體的作用如何?這些生理作用是如何發揮的?說明:引導學生從無機鹽的存在形式、無機鹽的生理作用等方面分析^p無機鹽的相關知識,既要通過介紹實例〔見下面總結〕來啟發學生分析^p,也要鼓勵學生自己舉例分析^p。歸納總結如下:1、含量:很少2、存在形式:離子態3、生理作用〔1〕細胞內某些復雜的化合物的重要組成局部鎂離子:葉綠素;鐵離子:血紅蛋白〔2〕維持生命活動鈣離子:激活凝血酶原,缺乏時表現抽搐現象〔3〕維持細胞浸透壓和酸堿平衡生理鹽水:保證細胞正常的浸透平衡四、糖類問題4:你所知道的糖有哪些?這些糖的共同特點是什么?它們對于細胞和生物體有什么生理作用?說明:引導學生從自己感知的糖類出發,分析^p糖類的分類,再引導學生分析^p糖類的共同特點過程中分析^p糖類的元素組成和生理作用,老師再結合特定的事例〔見總結〕幫助學生分析^p理解糖類的特殊的生理作用。最后歸納總結如下:1、組成元素:c、h、o2、分類〔根據水解情況分類〕〔1〕單糖:不能水解,五碳糖、六碳糖葡萄糖:光合作用的產物細胞重要的能物質半乳糖:乳汁中〔2〕二糖:水解后產生兩個單糖植物二糖:蔗糖、麥芽糖動物二糖:乳糖〔3〕多糖:水解后產生多個單糖植物多糖:淀粉、纖維素動物多糖:糖原〔肝糖原、肌糖原〕3、生理作用〔1〕核糖、脫氧核糖是核酸的重要組成分〔2〕生物體生命活動的主要能物質〔3〕糖類與生物體的構造有關五、脂類問題5:你所知道的脂類有哪些?這些脂類的共同特點是什么?它們對于細胞和生物體有什么生理作用?說明:引導學生從自己感知的脂類出發,分析^p脂類的分類,再引導學生分析^p脂類的共同特點過程中分析^p脂類的元素組成和生理作用,老師再結合特定的事例〔見總結〕幫助學生分析^p理解脂類的特殊的生理作用。最后歸納總結如下:1、組成元素:c、h、o、〔n、p〕c、h比例高,徹底氧化釋放出更多能量2、分類及生理作用〔1〕脂肪:儲能物質維持體溫恒定、減少摩擦、緩沖外界壓力等〔2〕類脂:磷脂〔構成膜的主要成分〕腦磷脂、卵磷脂六、蛋白質問題6:你所知道的蛋白質有哪些?這些蛋白質的共同特點是什么?它們對于細胞和生物體有什么重要生理作用?說明:引導學生從自己感知的蛋白質出發,分析^p蛋白質的元素組成及生理功能,在此根底上引導學生分析^p蛋白質功能的構造根底及構造特點,詳細地分析^p講解蛋白質的相關知識。最后歸納總結如下:蛋白質被稱做是生命活動的表達物質。在細胞的各種構造中都是非常重要的成分。大約占細胞干重的50%,是一種高分子化合物,或叫生物大分子。1、相對分子量大幾千到幾十萬個原子,分子量幾萬到幾百萬如:乳球蛋白3、6萬2、分子構造復雜1、種類多樣性:蛋白質的多樣性分析^p原因:〔1〕氨基酸的種類、數目、序列不同--多肽鏈多樣〔2〕空間構造多樣2、功能重要:一切生命活動的表達者〔1〕構成細胞和生物體的重要物質〔構造蛋白〕;〔2〕有些蛋白質有催化作用〔酶〕;〔3〕有些蛋白質有運輸作用〔載體蛋白〕;〔4〕有些蛋白質有調節作用〔激素蛋白〕;〔5〕有些蛋白質有免疫作用〔抗體〕。七、核酸:生物大分子核酸是從細胞核中最初提取出來的酸性物質。分為兩類:dna、rna1、分子量大名稱rnadna分子量104106分布細胞質細胞核2、構造復雜〔1〕元素組成:c、h、o、n、p〔2〕構造單位:核苷酸分類:核糖核苷酸:4種脫氧核糖核苷酸:4種〔3〕化學構造:多核苷酸鏈〔4〕空間構造:dna的雙螺旋構造〔注:第六章詳細講解〕3、種類多樣:每種生物均不同4、功能重要:一切生物的遺傳物質〔1〕控制生物的遺傳和變異。〔2〕控制蛋白質的生物合成。過渡:六種化合物,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表達者,核酸是生命活動的調控者,二者最為重要,都是生物大分子,而糖類和脂類主要是作為能物質出現的,同時參與一些生命活動調節,水和無機鹽作為生命活動的輔助物質,這六種化合物共同組成了細胞的物質,即原生質。八、原生質案例1:小實驗--科學家研磨活水螅,提取出各種化合物,然后再按真實比例混合,放在適宜的環境下培養,預測一下能否得到活細胞?這個實驗能說明什么問題?分析^p:當然不能原生質的詳細存在形式是活細胞原生質具有特定的構造所以:1、原生質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和核酸;2、原生質能表現出生命活動〔如自我更新〕;3、原生質分化成細胞質、細胞膜、細胞核等構造。進一步理解生命的本質,需要研究細胞的構造。板書提綱第二節一、構成細胞的化合物無機化合物:水、無機鹽有機化合物:蛋白質、核酸、糖類、脂類二、水1.含量:最多〔1〕不同生物含量不同:水母97%、毛豆60%〔2〕不同構造含量不同:骨22%、肌肉76%、腦86%〔3〕不同生長階段含量不同:嬰兒72%、成人60%、老人50%2.存在形式:〔1〕結合水〔4、5%〕:與細胞內其它物質結合〔2〕自由水〔94、5%〕:以游離形式存在,可自由流動3.生理作用:水是生命之〔1〕細胞核生物體的組成成分〔2〕良好的溶劑,利于體內化學反響的進展〔3〕利于細胞內物質運輸三、無機鹽1.含量:很少2.存在形式:離子態3.生理作用〔1〕細胞內某些復雜的化合物的重要組成局部〔2〕維持生命活動〔3〕維持細胞浸透壓和酸堿平衡四、糖類1.組成元素:c、h、o2.分類〔根據水解情況分類〕〔1〕單糖:3.生理作用〔1〕核糖、脫氧核糖是核酸的重要組成分〔2〕生物體生命活動的主要能物質〔3〕糖類與生物體的構造有關五、脂類1.組成元素:c、h、o、〔n、p〕2.分類及生理作用〔1〕脂肪:儲能物質、維持體溫恒定、減少摩擦、緩沖外界壓力等〔2〕類脂:磷脂〔構成膜的主要成分〕六、蛋白質--生物大分子1.相對分子量大2.分子構造復雜〔4〕空間構造:蛋白質--一條或多條多肽鏈形成空間構造3.種類多樣性:蛋白質的多樣性原因:〔1〕氨基酸的種類、數目、序列不同--多肽鏈多樣4.功能重要:一切生命活動的表達者〔1〕構成細胞和生物體的重要物質〔構造蛋白〕;〔2〕有些蛋白質有催化作用〔酶〕;〔3〕有些蛋白質有運輸作用〔載體蛋白〕;〔4〕有些蛋白質有調節作用〔激素蛋白〕;〔5〕有些蛋白質有免疫作用〔抗體〕。七、核酸--生物大分子dna和rna1.分子量大名稱rnadna分子量104106分布細胞質細胞核2.構造復雜〔1〕元素組成:c、h、o、n、p〔2〕構造單位:核苷酸〔3〕化學構造:多核苷酸鏈〔4〕空間構造:dna的雙螺旋構造3.種類多樣:每種生物均不同4.功能重要:一切生物的遺傳物質〔1〕控制生物的遺傳和變異。〔2〕控制蛋白質的生物合成。八、原生質1.原生質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和核酸;2.原生質能表現出生命活動〔如自我更新〕;3.原生質分化成細胞質、細胞膜、細胞核等構造。探究生物組織中的主要化合物探究目的:探究生物組織中的主要化合物的種類探究原理:某些化學試劑可以使生物組織中的有關化合物產生特定的顏色反響,生物組織中的有些化合物還可以通過其它方法鑒定它的存在。假設生物組織中含有水、無機鹽等化合物,通過特定的方法可以鑒定其的存在。問題:請你設計一個實驗方案,探究生物組織中的主要化合物的種類,先寫出實驗設計報告〔包括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材料、實驗方法和步驟、實驗現象的觀察記錄等〕,假如條件允許,親自做一下自己設計的實驗。方案設計例如:材料用具:小麥種子及小麥面粉〔或其它植物果實、種子等〕、酒精燈、解剖針、火柴、試管架及試管假設干支、顯微鏡、載玻片、斐林試劑、蘇丹ⅲ溶液、雙縮脲試劑、碘酒方法步驟:〔1〕取小麥種子,置于枯燥試管底部放在酒精燈上烘烤,看試管壁上有無水珠出現,證明水的存在。〔2〕取烘烤過的小麥種子放在酒精燈上燃燒,說明有有機物的存在,燃燒后剩下的灰分,證明有無機鹽的存在。〔3〕取小麥種子的胚,做橫切,用蘇丹ⅲ溶液染色后,放在顯微鏡下觀察,看到染成的紅色的透明物質,證明有脂肪的存在。〔4〕小麥面粉制成淀粉溶液,用碘酒、斐林試劑、雙縮脲試劑分別進展檢驗,證明是否有淀粉、復原性糖、蛋白質的存在。分析^p討論:〔1〕為了能更有效地證明各種化合物的存在,應采取什么措施處理要檢測的實驗材料?〔2〕不同植物器官中各種化合物的含量是否一樣?判斷的根據是什么?參考資料:幾種化合物與特定試劑的顏色反響復原性糖〔葡萄糖、果糖〕與斐林試劑在加熱的條件下發生作用,可以生成磚紅色沉淀;脂肪可以被蘇丹ⅲ溶液染成紅色。蛋白質與雙縮脲試劑發生作用,可以出現紫色反響。淀粉與碘酒會發生蘭色反響。組成生物體的化合物都是以碳鏈為根本骨架篇二教學目的

知識目的理解由各種化合元素組成的水、無機鹽、糖類、蛋白質、核酸等各種化合物的化學組成特點,在細胞和生物體內的存在形式和各自具有的生理功能;初步理解生物的各種生命活動是體內各種化合物按一定方式和規律有機地結合起來協調合作、共同作用的結果。才能目的通過對相關知識的學習和分析^p,培養學生理解、考慮和分析^p問題的才能;通過對不同化合物的組成、構造和生理功能的學習和分析^p,培養學生運用比照的方法獨立解決問題的才能;通過對化合物的學習和分析^p,初步培養學生跨學科綜合分析^p問題的才能。情感目的通過各種化合物的構造特點和功能特點的學習,認識構造與功能相統一的觀點;通過各種化合物的功能的學習,認識生物體的物質性和生命活動需要物質根底的觀點;使學生初步學會抓住知識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用抓住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絡的觀點分析^p事物、認識世界的思維方法。教學建議知識體系圖解重點分析^p1.組成生物體的六大類化合物的元素組成,該六大類物質在生物體內和細胞中的存在形式、在生命活動中的主要功能。組成生物體的六大類化合物雖然都是由化學元素組成,但組成的各類化學元素的種類、數量、組成的方式是各不一樣的,老師應指導學生運用比照的方法進展比擬,使學生理解各種化合物的組成特點,并在此根底上掌握其功能;另一方面該局部的知識又是學習以后知識,如新陳代謝、遺傳和變異的重要根底。所以必須作為重點指導學生學好、學扎實。2.四類有機物的構造和功能四類有機物是生物體特有的化合物,理解這四種化合物的構造和在生物體生命活動中的功能,特別是四種化合物在生物體生命活動的功能的側重點,利于學生深化理解生物體的生命活動。糖類物質主要作為生命活動的供能物質,脂類物質主要作為生命活動的儲能物質,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表達者,而核酸是生命活動的控制者,核酸對生命活動的控制是通過控制蛋白質來實現的。老師在教學中應重點引導學生對四種化合物的功能進展區分。難點分析^p1.組成蛋白質的構造單位——氨基酸的化學構造特點,蛋白質的空間構造及其與功能特點的互相關系。蛋白質的構造單位以及蛋白質的化學構造特點及空間構造特點等,是有機化學的知識,由于學生還沒有開場學習有機化學,因此是學習上的難點。老師在教學時應注意聯絡化學知識進展講解,講清楚氨基酸的構造通式,通過氨基酸的縮合反響引出蛋白質的化學構造,并直觀演示蛋白質的空間構造〔模型〕,幫助學生理解蛋白質的空間構造和生理功能特點的互相關系。2.組成核酸的根本單位——核苷酸的構造特點,核酸的種類、構造特點和主要功能。核酸的知識雖然簡單,但知識繁多、瑣碎,對于學生來講學習和記憶都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是教學的難點。老師教學是一要注意與蛋白質的構造單位〔核苷酸〕區分開,二要區分核酸的不同種類〔dna、rna〕,三要區分不同種類核酸的核苷酸,為后面遺傳的物質根底的學習奠定根底。教法建議[學生根底較好的學校或班級]可采用討論與學生自學相結合的方式進展教學。課時安排:2課時。第一課時:以討論為主的綜合課。通過自學和對大量事例的分析^p和討論,學習組成生物體的水分和無機鹽及其生理作用,學習糖類和脂類的知識,認識糖類和脂類的化學元素組成、分類及生理作用。第二課時:以討論為主的綜合課。通過分析^p和講解,學習生物大分子——蛋白質和核酸的化學元素組成、根本組成單位、化學構造和空間構造特點、生理作用等知識。最后通過典型案例引出原生質的概念。[普通學校]可采用講解與討論相結合的方式進展教學。課時安排:2課時第一課時:講解水分、無機鹽、糖類和脂類知識。老師講解時,要注意聯絡生物學實際,大量列舉生物學事例,通過大量感性知識幫助學生理解糖類和脂類的相關知識。第二課時:講解蛋白質和核酸的知識。老師講解時要注意聯絡化學知識,聯絡詳細的生物學事例,聯絡生物體的詳細功能,幫助理解相關的知識。最后總結歸納原生質的概念。教學設計方案第二節問題1: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生物體內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說明:老師引導學生分析^p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體內以什么形式存在〔單質還是化合態〕,分析^p時結合學生理解的生物體組成的化合物來分析^p,總結歸納出構成細胞的化合物。一、構成細胞的化合物無機化合物:水:80-90%無機鹽:1-1、5%有機化合物:蛋白質:7-10%核酸糖類:1-1、5%脂類:1-2%二、水問題2:水對于生物體是至關重要的,水對于生物體、對于細胞有什么生理作用呢?這種作用是如何表達的?說明:引導學生從水的生理作用、水的存在形式等方面分析^p水分的相關知識,既要通過介紹實例來啟發學生分析^p,也要鼓勵學生自己舉例分析^p水分的相關知識。歸納總結如下:1、含量:最多〔1〕不同生物含量不同:水母97%、毛豆60%〔2〕不同構造含量不同:骨22%、肌肉76%、腦86%〔3〕不同生長階段含量不同:嬰兒72%、成人60%、老人50%2、存在形式:〔1〕結合水〔4、5%〕:與細胞內其它物質結合〔2〕自由水〔94、5%〕:以游離形式存在,可自由流動如:種子烘干〔水分為自由水〕3、生理作用:水是生命之〔1〕細胞核生物體的組成成分〔2〕良好的溶劑,利于體內化學反響的進展〔3〕利于細胞內物質運輸三、無機鹽問題3:無機鹽在生物體內以什么形式存在?無機鹽對于細胞和生物體的作用如何?這些生理作用是如何發揮的?說明:引導學生從無機鹽的存在形式、無機鹽的生理作用等方面分析^p無機鹽的相關知識,既要通過介紹實例〔見下面總結〕來啟發學生分析^p,也要鼓勵學生自己舉例分析^p。歸納總結如下:1、含量:很少2、存在形式:離子態3、生理作用〔1〕細胞內某些復雜的化合物的重要組成局部鎂離子:葉綠素;鐵離子:血紅蛋白〔2〕維持生命活動鈣離子:激活凝血酶原,缺乏時表現抽搐現象〔3〕維持細胞浸透壓和酸堿平衡生理鹽水:保證細胞正常的浸透平衡四、糖類問題4:你所知道的糖有哪些?這些糖的共同特點是什么?它們對于細胞和生物體有什么生理作用?說明:引導學生從自己感知的糖類出發,分析^p糖類的分類,再引導學生分析^p糖類的共同特點過程中分析^p糖類的元素組成和生理作用,老師再結合特定的事例〔見總結〕幫助學生分析^p理解糖類的特殊的生理作用。最后歸納總結如下:1、組成元素:c、h、o2、分類〔根據水解情況分類〕〔1〕單糖:不能水解,五碳糖、六碳糖葡萄糖:光合作用的產物細胞重要的能物質半乳糖:乳汁中〔2〕二糖:水解后產生兩個單糖植物二糖:蔗糖、麥芽糖動物二糖:乳糖〔3〕多糖:水解后產生多個單糖植物多糖:淀粉、纖維素動物多糖:糖原〔肝糖原、肌糖原〕3、生理作用〔1〕核糖、脫氧核糖是核酸的重要組成分〔2〕生物體生命活動的主要能物質〔3〕糖類與生物體的構造有關五、脂類問題5:你所知道的脂類有哪些?這些脂類的共同特點是什么?它們對于細胞和生物體有什么生理作用?說明:引導學生從自己感知的脂類出發,分析^p脂類的分類,再引導學生分析^p脂類的共同特點過程中分析^p脂類的元素組成和生理作用,老師再結合特定的事例〔見總結〕幫助學生分析^p理解脂類的特殊的生理作用。最后歸納總結如下:1、組成元素:c、h、o、〔n、p〕c、h比例高,徹底氧化釋放出更多能量2、分類及生理作用〔1〕脂肪:儲能物質維持體溫恒定、減少摩擦、緩沖外界壓力等〔2〕類脂:磷脂〔構成膜的主要成分〕腦磷脂、卵磷脂六、蛋白質問題6:你所知道的蛋白質有哪些?這些蛋白質的共同特點是什么?它們對于細胞和生物體有什么重要生理作用?說明:引導學生從自己感知的蛋白質出發,分析^p蛋白質的元素組成及生理功能,在此根底上引導學生分析^p蛋白質功能的構造根底及構造特點,詳細地分析^p講解蛋白質的相關知識。最后歸納總結如下:蛋白質被稱做是生命活動的表達物質。在細胞的各種構造中都是非常重要的成分。大約占細胞干重的50%,是一種高分子化合物,或叫生物大分子。1、相對分子量大幾千到幾十萬個原子,分子量幾萬到幾百萬如:乳球蛋白3、6萬2、分子構造復雜1、種類多樣性:蛋白質的多樣性分析^p原因:〔1〕氨基酸的種類、數目、序列不同--多肽鏈多樣〔2〕空間構造多樣2、功能重要:一切生命活動的表達者〔1〕構成細胞和生物體的重要物質〔構造蛋白〕;〔2〕有些蛋白質有催化作用〔酶〕;〔3〕有些蛋白質有運輸作用〔載體蛋白〕;〔4〕有些蛋白質有調節作用〔激素蛋白〕;〔5〕有些蛋白質有免疫作用〔抗體〕。七、核酸:生物大分子核酸是從細胞核中最初提取出來的酸性物質。分為兩類:dna、rna1、分子量大名稱rnadna分子量104106分布細胞質細胞核2、構造復雜〔1〕元素組成:c、h、o、n、p〔2〕構造單位:核苷酸分類:核糖核苷酸:4種脫氧核糖核苷酸:4種〔3〕化學構造:多核苷酸鏈〔4〕空間構造:dna的雙螺旋構造〔注:第六章詳細講解〕3、種類多樣:每種生物均不同4、功能重要:一切生物的遺傳物質〔1〕控制生物的遺傳和變異。〔2〕控制蛋白質的生物合成。過渡:六種化合物,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表達者,核酸是生命活動的調控者,二者最為重要,都是生物大分子,而糖類和脂類主要是作為能物質出現的,同時參與一些生命活動調節,水和無機鹽作為生命活動的輔助物質,這六種化合物共同組成了細胞的物質,即原生質。八、原生質案例1:小實驗--科學家研磨活水螅,提取出各種化合物,然后再按真實比例混合,放在適宜的環境下培養,預測一下能否得到活細胞?這個實驗能說明什么問題?分析^p:當然不能原生質的詳細存在形式是活細胞原生質具有特定的構造所以:1、原生質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和核酸;2、原生質能表現出生命活動〔如自我更新〕;3、原生質分化成細胞質、細胞膜、細胞核等構造。進一步理解生命的本質,需要研究細胞的構造。板書提綱第二節一、構成細胞的化合物無機化合物:水、無機鹽有機化合物:蛋白質、核酸、糖類、脂類二、水1.含量:最多〔1〕不同生物含量不同:水母97%、毛豆60%〔2〕不同構造含量不同:骨22%、肌肉76%、腦86%〔3〕不同生長階段含量不同:嬰兒72%、成人60%、老人50%2.存在形式:〔1〕結合水〔4、5%〕:與細胞內其它物質結合〔2〕自由水〔94、5%〕:以游離形式存在,可自由流動3.生理作用:水是生命之〔1〕細胞核生物體的組成成分〔2〕良好的溶劑,利于體內化學反響的進展〔3〕利于細胞內物質運輸三、無機鹽1.含量:很少2.存在形式:離子態3.生理作用〔1〕細胞內某些復雜的化合物的重要組成局部〔2〕維持生命活動〔3〕維持細胞浸透壓和酸堿平衡四、糖類1.組成元素:c、h、o2.分類〔根據水解情況分類〕〔1〕單糖:3.生理作用〔1〕核糖、脫氧核糖是核酸的重要組成分〔2〕生物體生命活動的主要能物質〔3〕糖類與生物體的構造有關五、脂類1.組成元素:c、h、o、〔n、p〕2.分類及生理作用〔1〕脂肪:儲能物質、維持體溫恒定、減少摩擦、緩沖外界壓力等〔2〕類脂:磷脂〔構成膜的主要成分〕六、蛋白質--生物大分子1.相對分子量大2.分子構造復雜〔4〕空間構造:蛋白質--一條或多條多肽鏈形成空間構造3.種類多樣性:蛋白質的多樣性原因:〔1〕氨基酸的種類、數目、序列不同--多肽鏈多樣4.功能重要:一切生命活動的表達者〔1〕構成細胞和生物體的重要物質〔構造蛋白〕;〔2〕有些蛋白質有催化作用〔酶〕;〔3〕有些蛋白質有運輸作用〔載體蛋白〕;〔4〕有些蛋白質有調節作用〔激素蛋白〕;〔5〕有些蛋白質有免疫作用〔抗體〕。七、核酸--生物大分子dna和rna1.分子量大名稱rnadna分子量104106分布細胞質細胞核2.構造復雜〔1〕元素組成:c、h、o、n、p〔2〕構造單位:核苷酸〔3〕化學構造:多核苷酸鏈〔4〕空間構造:dna的雙螺旋構造3.種類多樣:每種生物均不同4.功能重要:一切生物的遺傳物質〔1〕控制生物的遺傳和變異。〔2〕控制蛋白質的生物合成。八、原生質1.原生質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和核酸;2.原生質能表現出生命活動〔如自我更新〕;3.原生質分化成細胞質、細胞膜、細胞核等構造。探究生物組織中的主要化合物探究目的:探究生物組織中的主要化合物的種類探究原理:某些化學試劑可以使生物組織中的有關化合物產生特定的顏色反響,生物組織中的有些化合物還可以通過其它方法鑒定它的存在。假設生物組織中含有水、無機鹽等化合物,通過特定的方法可以鑒定其的存在。問題:請你設計一個實驗方案,探究生物組織中的主要化合物的種類,先寫出實驗設計報告〔包括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材料、實驗方法和步驟、實驗現象的觀察記錄等〕,假如條件允許,親自做一下自己設計的實驗。方案設計例如:材料用具:小麥種子及小麥面粉〔或其它植物果實、種子等〕、酒精燈、解剖針、火柴、試管架及試管假設干支、顯微鏡、載玻片、斐林試劑、蘇丹ⅲ溶液、雙縮脲試劑、碘酒方法步驟:〔1〕取小麥種子,置于枯燥試管底部放在酒精燈上烘烤,看試管壁上有無水珠出現,證明水的存在。〔2〕取烘烤過的小麥種子放在酒精燈上燃燒,說明有有機物的存在,燃燒后剩下的灰分,證明有無機鹽的存在。〔3〕取小麥種子的胚,做橫切,用蘇丹ⅲ溶液染色后,放在顯微鏡下觀察,看到染成的紅色的透明物質,證明有脂肪的存在。〔4〕小麥面粉制成淀粉溶液,用碘酒、斐林試劑、雙縮脲試劑分別進展檢驗,證明是否有淀粉、復原性糖、蛋白質的存在。分析^p討論:〔1〕為了能更有效地證明各種化合物的存在,應采取什么措施處理要檢測的實驗材料?〔2〕不同植物器官中各種化合物的含量是否一樣?判斷的根據是什么?參考資料:幾種化合物與特定試劑的顏色反響復原性糖〔葡萄糖、果糖〕與斐林試劑在加熱的條件下發生作用,可以生成磚紅色沉淀;脂肪可以被蘇丹ⅲ溶液染成紅色。蛋白質與雙縮脲試劑發生作用,可以出現紫色反響。淀粉與碘酒會發生蘭色反響。組成生物體的化合物都是以碳鏈為根本骨架篇三1.2

一、知識構造:原生質的概念無機化合物:水、無機鹽有機化合物:糖類、脂類、蛋白質和核酸各種化合物只有按照一定方式有機組織起來,才能表現出細胞和生物體的生命現象二、教學目的:1.原生質定義(b:識記)。2.組成生物體的水、無機鹽、糖類、脂類、蛋白質、核酸這幾種化合物的化學元素組成,在細胞內的存在形式和重要的功能(c:理解)。3.組成生物體的無機化合物和有機化合物是生命活動的根底(c:理解)。4.各種化合物只有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機地組織起來,才能表現出細胞和生物體的生命觀象(a:知道)。三、教學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方法:1.教學重點解決方法[教學重點](1)組成生物體的化合物的化學元素組成。(2)各種化合物在細胞中的存在形式和重要功能。[解決方法](1)列表比擬四類有機化合物的元素組成,找出它們的共同點和不同點。(2)將各種化合物的存在形式、構造和功能有機地聯絡起來,辯證地理解它們之間的互相關系。2.教學難點解決方法[教學難點](1)組成蛋白質化學元素、相對分子質量、根本組成單位、分子構造和主要功能。(2)組成核酸的化學元素、相對分子質量、根本組成單位和重要功能。[解決方法](1)采用逐步深化的分層認識的方法。(2)利用多媒體進展直觀教學、制作好蛋白質分子構造課件。四、課時安排:第1課時:構成細胞的化合物、水、無機鹽、糖類和脂類第2課時:蛋白質和核酸五、教學方法:1.直觀教學方法:用多媒體課件演示教材中的蛋白質構造、肽鏈的形成等。2.講述法:教材中物質存在形式、組成成分等。3.講解法:教材中的概念,生理作用等。4.比擬法:生物大分子的構造特點進展比擬,找出它們的共同點。5.分層認識法:生物大分子構造的認識。六、教具準備1.原生質的各種化學成分比例表;2.糖類、脂類、蛋白質、核酸元素組成比擬表;3.氨基酸通式,肽鏈構造圖;4.肽鏈的形式過程,蛋白質空間構造等多媒體課件;5.各類考慮、檢測題。七、學生活動1.指導學生觀察教材有關圖表,找出其要說明的問題;2.指導學生對教材重點內容的詞句進展勾畫并明確其含意;3.引導學生對重點問題進展討論;4.對重點、難點學習后及時檢測。八、教學程序第一課時(一)明確目的1.原生質的定義(b:識記)。2.水和無機鹽的存在形式及功能(c:理解)。3.糖類、脂類的元素組成及功能(c:理解)。(二)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的完成過程引人新課: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這些化學元素并不能直接表現出生命活動,它們首先必須組成化合物。這一節就是要理解組成生物體的各種化合物。指導學生觀察教材p12構成細胞的化合物和細胞中各種化合物占細胞鮮重的含量表。講述:從表中我們可以看出構成細胞的化合物有六類,它們共同組成了原生質,是生命活動的物質根底。原生質是構成細胞的生命物質,它又分化為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等。顯示檢測題:1.以下關于原生質的表達不確切的是:a.原生質中含有無機物和有機物

b.新穎的洋蔥表皮細胞是一小團原生質c.雌蛙剛產出的卵細胸是一小團原生質

d.生物體內的原生質能自我更新講述:活細胞之所以能進展各種生命活動,這與構成細胞的化學成分親密相關。下面就分別介紹六類化合物。一、水學生活動:指導學生閱讀教材p12有關內容。要求:(1)理解水在細胞及生物體的含量;(2)水在細胞中的存在形式及功能;(3)水對于生命活動的意義。講解:水在細胞中以兩種形式存在:自由水和結合水。(1)區別:結合水在細胞內與其他物質結合,含量比擬穩定,不易散失;自由水以游離的形式存在于細胞質基質和液泡等部位內。(2)生理功能:結合水是細胞構造的重要組成成分。自由水是細胞內良好的溶劑,細胞內的許多化學反響都必須在水溶液中進展或需要水參加。水在生物體內的流動,可以把營養物質送到各個細胞,同時,也把各個細胞在新陳代謝中產生的廢物,運送到排泄器官或者直接排出體外。顯示檢測題:2.人體某些組織的含水量近似,但形態卻不同,例如:心肌含水約79%而呈堅韌的形態,血液含水約82%,都呈川流不息的液態,對這種差異的解釋是:a.心肌內多是結合水

b.血液中全是結合水c.心肌內多是自由水

d.血液中全是自由水3.當生物體新陳代謝旺盛、生長迅速時,通常結合水/自由水的比值:a.會升高

b.會降低

c.無變化

d.呈波動性小結:各種生物體的一切生命活動,絕對不能分開水,對絕大多數生物采說,沒有水就不能存活。地球上假如沒有水,也就沒有生命。二、無機鹽學生活動:指導閱讀教材p13第一自然段。要求:(1)理解無機鹽存在的主要方式;(2)理解無機鹽的生理作用。講解:無機鹽的生理功能有三個方面:其—,有些是細胞內某些化合物的重要組成局部。例如,mg2+是葉綠素分子的必需成分;fe2+是血紅蛋白的主要成分。其二,許多無機鹽離子對于維持生物體的生命活動有重要作用。例如,動物血液中鈣鹽的含量太低,就會出現抽搐。其三,維持細胞的浸透壓和酸堿平衡。例如鉀、鈉離子能調節細胞內外浸透壓,從而維持細胞的正常形態和功能。顯示檢測題:4.人的紅細胞必須生活在含有0.9%的氯化鈉的溶液中,假設將紅細胞置于蒸餾水中,紅細胞會因吸水過多而脹破;假設將細胞置于濃鹽水中,紅細胞會因為失水而皺縮,因此喪失輸送氧氣的功能。所以醫生給脫水病人注射用的是0.9%的生理鹽水,這個事例說明:a.無機鹽對維持細胞的形態和功能有重要作用b.只有紅細胞有這種特性c.水分子容易進出細胞

d.無機鹽離子容易進出細胞三、糖類講述:一提到糖類,我們通常認為像蔗糖、果糖那樣,吃起采是甜的才是糖。這個觀點其實是錯誤的。我們每天的食物中80%(干重)以上是糖類。它是由c、h、0三種元素組成的一類有機化合物,是生物體主要的組成成分之一,也是細胞的主要能物質。(1)糖類的種類學生活動:指導學生閱讀教材p13有關內容。要求:①勾畫單糖、二糖、多糖的概念;②勾畫重要的單糖、二糖和多糖。學生答復以上兩個問題:略。(2)糖類的功能講述:淀粉和糖元經過酶的催化作用,最后水解成葡萄糖,葡萄糖氧化分解時釋放大量的能量,可以供應生命活動的需要,所以糖類是生物體進展生命活動的主要能物質,另外,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纖維素是一種多糖。殼多糖是昆蟲等生物體外殼的主要成分,由此可見,糖類是構成生物體的重要成分。顯示檢測題:5.組成核酸的糖類,在構造上它屬于:a.多糖

b.單糖

c.二糖

d.糖元6.動物細胞中最重要的多糖是:a.淀粉

b.纖維素

c.糖元

d.乳糖四、脂類學生活動:指導學生閱讀教材p14有關內容。要求:(1)理解脂類的元素組成;

(2)理解脂類的種類。學生答復:略。講述:按照脂類在生物體內的作用不同分為儲存脂類(脂肪)、構造脂類(類脂)和功能脂類(固醇)等三種。脂類的生理功能:①儲存脂類(脂肪)是生物體內的儲能物質,高等動物和人體內的脂肪,還有減少身體熱量散失、維持體溫恒定、減少內部器官之間摩擦和緩沖外界壓力的作用。②構造脂類(如磷脂)是構成細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構成多種細胞器膜的重要成分。③功能脂類主要包括膽固醇、性激素、維生索d和腎上腺皮質激素等,這些物質對于生物體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和生殖過程,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顯示檢測題:7.某幼兒家庭食物中并不缺鈣,但其身體明顯表現出缺鈣病癥,這是由于該幼兒體內缺什么引起的:a.脂肪

b.磷脂

c.維生素d

d.糖脂(三)布置作業:1.教材復習題—。2.mn2+是許多酶的活化劑。例如能激活硝酸復原酶,缺mn2+的植物就無法利用硝酸鹽,這說明無機鹽離子:a.對維持生物體內生命活動有重要作用

b.對維持細胞形態有重要作用c.對維持細胞酸堿平衡有重要作

d.對調節細胞內外的浸透壓有重要作用3.動物細胞中儲藏能量的主要物質是:a.維生索、淀粉

b.淀粉、脂肪

c.糖元、脂肪

d.糖元、膽固醇

(四)板書設計:板書設計

組成生物體的化合物原生質

概念:細胞內有生命的物質.分化為: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水含量:最多構成細胞的化合物存在形式:自由水和結合水無機物功能:溶劑,運輸,反響場所.無機鹽無機鹽含量:很少存在方式:大多為離子功能:組成成分,維持浸透壓和正常生命活動

組成元素:c、h、o糖類

種類:單糖、二糖、多糖有機物功能:主要能物質組成元素:c、h、o(n、p)脂質

種類:脂肪、類脂、固醇功能:主要儲能物質;膜成分;調節生命活動第二課時(一)明確目的:1.蛋白質元素組成(c:理解)。2.蛋白質根本組成單位--氨基酸(c:理解)。(1)種類;(2)構造特點3.蛋白質的構造(c:理解)。4.蛋白質功能(c:理解)。5.核酸的元素組成(c:理解)。6.核酸的構造(c:理解)。7.核酸的種類和分布(c:理解)。8.解核酸的主要功能(c:理解)。(二)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的達成過程:引言:無論是從含量還是從功能上看,蛋白質都是組成原生質的重要成分,它們是構成細胞的根本物質。五、蛋白質學生活動:指導閱讀教材p15有關內容。要求:(1)蛋白質的元素組成;

(2)蛋白質的相對分子質量;顯示檢測題:1.用含放射性n的肥料給植株施肥,在植株中首先能探測到含放射性n的物質是:a.葡萄糖

b.蛋白質

c.脂肪

d.淀粉講述:蛋白質主要由c、h、o、n4種化學元素組成,比糖類和脂類多了一種n。很多重要的蛋白質還含有p、s兩種元素,有的也含微量的fe、cu、mg、i、zn等元素。例如,乳汁中酪蛋白含磷,血紅蛋白含fe,葉綠蛋白含mg等。蛋白質的相對分子質量很大,幾千到100萬以上。例如,牛胰島素的相對分子質量是5700,人的血紅蛋白的相對分子質量是64500。所以,蛋白質是一種高分子化合物,是一種生物大分子,它是由許多小分子組成的,它的根本組成單位是氨基酸。(3)根本組成單位--氨基酸講述: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大約是20種。不同的氨基酸分子,化學構造不一樣,但是,既然都是氨基酸分子,它們就有共同的構造特點,可以用一個通式來表示。顯示:學生活動:識別氨基酸構造通式。要求:①識別氨基酸的氨基和羧基。②弄清碳原子與氨基和羧基的關系。③弄清r的含義。講述:氨基酸分子的構造通式說明,每種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個氨基(-npo4-是細胞內重要的兩個緩沖對三、糖類元素組成:只有c、h、o三種。1.單糖:(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共有)(1)概念:是指不能再水解的糖。(2)根據其中所含碳原子數可分為:核糖c5h10o5構成rna的主要成分;五碳糖:脫氧核糖c5h10o4構成dna的主要成分;*葡萄糖:分子式:c2h12o6,是光合作用的產物,六碳糖:重要的能物質,在人體血液中叫"血糖"*果糖:和葡萄糖是同分異構體。2.二糖:〔1〕概念:水解后能生成兩個分子單糖的糖。(2)常見種類:*麥芽糖=2分子葡萄糖在發芽的谷粒中較多;植物細胞*蔗糖=1葡萄糖+1果糖在甘蔗和甜菜中較多;動物細胞:*乳糖,存在于動物的乳汁中說明:(1)它們都是同分異構體,分子式為c11h22o11;(2)都是由兩個單糖結合而成的,因此也能水解為單糖;(3)帶*都有甜味。3.多糖:是自然界中含量最多的糖類。(1)概念:水解后能產生許多分子單糖的糖。(2)常見種類:淀粉:種子中較多,是植物細胞中重要的儲植物細胞:能量的物質。纖維素:是構成細胞壁和主要成分動物細胞:糖元,可分為:分解肝糖元血糖儲存于肝臟中合成肌糖元只供自身利用儲存于骨骼肌中,綜述:1.植物細胞中儲存能量的物質是:淀粉2.動物細胞中儲存能量的物質是:糖元3.生物體進展生命活動的主要能物質是:糖類四、脂類:1.元素組成:主要是c、h、o,有的還有n、p等。2.種類及作用:脂肪:動物俗稱"肥肉",植物"油";作用:(1)生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