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具冷卻機油功能的引擎的制作方法
具冷卻機油功能的引擎的制作方法專利名稱:具冷卻機油功能的引擎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有用新型涉及一種引擎,是一種利用水液冷卻機油的引擎,尤指一種具冷卻機油功能的引擎。
背景技術:機車引擎的設計中,引擎的出力與冷卻力量有著直接的關系,由于引擎在運轉中會不斷的產生高熱,該些熱量若未準時排放或散發,將使引擎長時間處于高溫的狀態,將使引擎構件如汽缸體或是活塞膨脹,而使得活塞與汽缸體間之間隙減小,隨著活塞在汽缸體內來回的作動,即簡單使兩者間的接觸摩擦增加,而造成構件的損壞,嚴峻者甚至發生卡缸的現象,使得引擎馬力輸出降低,所以,業者不斷在研發機車引擎,以期能有效提升引擎的冷卻力量,進而使引擎產生高出力。
目前知機車所采納的引擎冷卻方式大致有水冷式、自然空冷式、強制空冷式、以及油冷式知機車引擎主要搭配有一油箱、一機油泵、以及一輸送管路,藉由機油泵抽送機油箱內的機油,經由輸送管路流至引擎內部以達潤滑效果,最終引擎內的機油將再被回收至機油箱內,如此重復循環使用。
參考圖1,為了能讓機油的冷卻效果更為提升,另有知引擎在輸送管路4上設置一機油冷卻器3。
機油箱1的機油由機油泵2輸出后經輸送管路4前段進入機油冷卻器3進行熱交換,冷卻后的機油再經輸送管路4后段進入引擎5內部進行冷卻及潤滑的動作。
為使機油冷卻器3能更有較佳的冷卻效果,機油冷卻器3配置在機車的前面板內,并藉由在前面板上開設的開口,當機車在前進時強制的將空氣經開口導入前面板內,來對機油冷卻器進行熱交換。
上述機車的機油冷卻器的配置需以外接管路與引擎本體進行連接,因此其車體內側需預留管路空間、及鎖附座空間,相關零部件多而繁雜,降低了組裝便利性、也提高零件損壞機率。
此外,上述冷卻器配置亦會干涉到其它車內構件,而使得機油冷卻器的安裝的困難度提升。
有用新型內容本有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供應一種具冷卻機油功能的引擎,以能使引擎緊湊化、削減車內空間配置簡單度。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有用新型的具冷卻機油功能的引擎包括一曲軸箱、一機油流道、及一冷卻水流道,其中機油流道是位于曲軸箱內部,并包括有一冷卻區段。
上述冷卻水流道位于曲軸箱內部,并于曲軸箱外表面開口分別形成一入水口、及一出水口,冷卻水流道并相鄰于機油流道的冷卻區段。
本有用新型的優點是,藉由上述引擎結構設計,機油流經冷卻區段期間可與冷卻水流道中的冷卻水進行熱交換,因此達到機油溫度降低目的。
此種設計相較于知者有更佳的空間配置性、且組裝更便利。
[0010]上述入水口可連通于一水泵,出水口可連通于一汽缸體。
上述曲軸箱可包括相結合的一曲軸箱半體、及一外蓋,其中曲軸箱半體與外蓋共同界定出冷卻水流道,且機油流道更包括一第一內部區段、及一其次內部區段是形成于曲軸箱半體內部,冷卻區段是一外接管,冷卻區段的前端連通于第一內部區段,冷卻區段的后端連通于其次內部區段。
外接管與曲軸箱半體之間可夾設有一油環。
上述機油流道中可組設有一過濾器。
機油流道可更包括一來源區段是連通至一機油泵,且過濾器位于第一內部區段與來源區段之間。
過濾器可以組設于曲軸箱外部。
本有用新型的引擎結構設計不須另外附加機油冷卻器,因而省卻相關鎖附零部件及管路,也因冷卻水路、機油油路設計成隱蔽在曲軸箱之內,故使得機車整體配置簡潔、簡單度降低,也由于零部件的削減,整體牢靠度有效提升。
[0013]圖1是知具冷卻機油功能的引擎示意圖。
[0014]圖2是本有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機車引擎側視圖。
[0015]圖3是本有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機車引擎剖視圖。
[0016]圖4是本有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機車弓擎俯視圖。
[0017]主要元件符號說明[0018]機油箱1機油泵2[0019]機油冷卻器3輸送管路4[0020]引擎5[0021]曲軸箱11上曲軸箱半體111[0022]下曲軸箱半體112外蓋113[0023]汽缸體12入水口121,15[0024]汽缸頭13出水口131,16[0025]汽缸頭蓋14第一內部區段[0026]其次內部區段22冷卻區段23[0027]來源區段對冷卻水流道25[0028]水泵31機油泵32[0029]過濾器33連接管34,35,[0030]散熱器38油環39,40詳細實施方式參考圖24,分別為一實施例的機車引擎側視圖、剖視圖、及俯視圖。
機車引擎主要包括依序結合的一汽缸頭蓋14、一汽缸頭13、一汽缸體12、及一曲軸箱11,此外還有一水泵31、一機油泵32、一過濾器33、及一散熱器38。
曲軸箱11包括有相結合的一上曲軸箱半體111、一下曲軸箱半體112、及一外蓋113。
曲軸箱11內部設有一機油流道,具體而言,各曲軸箱半體內部挖設有供機油流通的通道,如圖中的第一內部區段21、其次內部區段22、及來源區段對,此三區段及一冷卻區段23皆為機油流道的一部份。
前述來源區段連通至機油泵32,且第一內部區段21與來源區段之間組設一過濾器,以將來自機油泵32的機油先行過濾程序。
冷卻區段23為一外接管,前端連通于第一內部區段21、后端連通于其次內部區段22,且在冷卻區段23兩端與下曲軸箱半體112連接之處各組設有一油環39,40防止油液外漏。
過濾器33是安裝于曲軸箱11外部。
相結合的下曲軸箱半體112與外蓋113共同界定出一空間,稱冷卻水流道25,前述代表冷卻區段23的外接管即位于此空間中。
冷卻水流道25于曲軸箱11外表面開口分別形成一入水口15、及一出水口16,且冷卻水流道25相鄰于機油流道的冷卻區段23。
一連接管36兩端分別套接在曲軸箱11的出水口16及汽缸體12的入水口121,表示曲軸箱11內部水道與汽缸體12內部水道圖未示相連通。
一連接管34兩端分別套接在水泵31與散熱器38,散熱器38與汽缸頭13的出水口131之間則透過連接管37連通。
此外,水泵31亦透過連接管35而與曲軸箱11的入水口15連通。
引擎內部的冷卻水循環是水泵31將冷卻水液泵送經連接管35進入冷卻水流道25,再經連接管36進入汽缸體12進行冷卻作用。
冷卻水在汽缸體內水流通道圖未示進行冷卻作用之后會再進入汽缸頭13內水流通道圖未示,同樣進行冷卻作用。
之后從汽缸頭出水口131流出,經過連接管37進入散熱器,使冷卻水液溫度適當下降。
最終再經連接管34重新進入水泵31,完成一次循環。
另一方面,機油從機油泵32加壓送出,經曲軸箱11內的來源區段進入過濾器33濾除掉雜質,然后再流入曲軸箱11內的第一內部區段21。
接著再流經冷卻區段23而重回曲軸箱11內的其次內部區段22,此后即通往引擎內部預定潤滑之處。
由上述可知,因冷卻區段23曝露于冷卻水流道25,機油在流經冷卻區段23期間會與冷卻水液進行熱交換,亦即機油在此階段獲得降溫功效,對后續潤滑引擎內部機件如曲軸、凸輪軸、軸承等有更佳效^,包括一曲軸箱;一機油流道,位于該曲軸箱內部,包括有一冷卻區段;以及一冷卻水流道,位于該曲軸箱內部,并于該曲軸箱外表面開口分別形成一入水口、及一出水口,其中該冷卻水流道相鄰于該機油流道之該冷卻區段。
,其特征在于該入水口連通于一水泵。
,其特征在于該出水口連通于一汽缸體。
,其特征在于該曲軸箱包括相結合的一曲軸箱半體、及一外蓋,該曲軸箱半體與該外蓋共同界定出該冷卻水流道,該機油流道更包括一第一內部區段、及一其次內部區段是形成于該曲軸箱半體內部,該冷卻區段是一外接管,該冷卻區段的前端連通于該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