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數學試卷講評課教案_第1頁
六年級數學試卷講評課教案_第2頁
六年級數學試卷講評課教案_第3頁
六年級數學試卷講評課教案_第4頁
六年級數學試卷講評課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六年級數學試卷講評課教案

六年級數學試卷講評課教案1

教材簡析:

本節內容包括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的推導,利用公式直接計算圓柱的體積,利用公式求:圓柱形物體的容積。教材充分利用學生學過的知識作鋪墊,采用遷移法,引導學生將圓柱體化成已學過的立體圖形,再通過觀察、比較找兩個圖形之間的關系,可推導出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

教學目的:

1、運用遷移規律,引導學生借助因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方法來推導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并理解這個過程。

2.會用圓柱的體積計算圓柱形物體的體積和容積,運用公式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3.引導學生逐步學會轉化的數學思想和數學法,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借助實物演示,培養學生抽象、概括的思維能力。

教具:圓柱的體積公式演示教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1、出示圓柱形水杯。

(1)老師在杯子里面裝滿水,想一想,水杯里的水是什么形狀的?(2)你能用以前學過的方法計算出這些水的體積嗎?

(3)討論后匯報:把水倒入長方體容器中,量出數據后再計算。(4)說一說長方體體積的計算公式。

2、創設問題情景。(課件顯示)

如果要求壓路機圓柱形前輪的體積,或是求圓柱形柱子的體積,還能用剛才那樣的方法嗎?剛才的方法不是一種普遍的方法,那么在求圓柱體積的時候,有沒有像求長方體或正方體體積那樣的計算公式呢?

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研究圓柱體積的計算方法。(出示課題:圓柱的體積)(設計意圖:問題是思維的動力。通過創設問題情景,可以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舊知,積極思考,去探索和解決實際問題,并能制造認知沖突,形成“任務驅動”的探究氛圍。)

二、新課教學:

設疑揭題:我們能把一個圓采用化曲為直、化圓為方的方法推導出了圓面積的計算公式,現在能否采用類似的方法將圓柱切割拼合成一個學過的立體圖形來求它的體積呢?今天我們一起來探討這個問題。板書課題:圓柱的體積。

1.探究推導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

課件演示拼、組的`過程,同時演示一組動畫(將圓柱底面等分成32份、64份……),讓學生明確: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體圖形就越接近于長方體。C、依次解決上面三個問題。①把圓柱拼成長方體后,形狀變了,體積不變。(板書:長方體的體積=圓柱的體積)②拼成的長方體的底面積等于圓柱的底面積,高就是圓柱的高。配合回答,演示課件,閃爍相應的部位,并板書相應的內容。)③圓柱的體積=底面積_高字母公式是V=Sh(板書公式)

討論并得出結果。你能根據這個實驗得出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嗎?為什么?讓學生再討論:圓柱體通過切拼,圓柱體轉化成近似的體。這個長方體的底面積與圓柱體的底面積,這個長方體的高與圓柱體的高。因為長方體的體積等于底面積乘以高,所以,圓柱體的體積計算公式是:。(板書:圓柱的體積=底面積_高)用字母表示:。(板書:V=Sh)(設計意圖:在新課教學中,先讓學生通過復習舊知識,在觀察中理解,在比較中歸納,通過這些措施可以使學生切實經歷圓柱體積公式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這樣的教學,不僅有利于學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而且在公式的推導過程中,領悟了學習方法,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要用這個公式計算圓柱的體積必須知道什么條件?

填表:請同學看屏幕回答下面問題:

底面積(㎡)高(m)圓柱體積(m3)

63

0.58

52

(設計意圖:設計練習能使學生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從而訓練學生的技能。這是第一層基本練習,通過這道題可以使學生更好的掌握本課重點,夯實基礎知)

例:一個圓柱形油桶,底面內直徑是6分米,高是7分米。它的容積約是多少立方分米?(得數保留整立方分米)

解:d=6dm,h=7dm.r=3dm

S底=πr2=3.14_32=3.14_9=28.26(dm2)

V=S底h=28.26_7=197.82198dm3答:油桶的容積約是198立方分

(設計意圖:使學生注意解題格式,注意體積的單位為三次方)

三、鞏固反饋

1.求下面圓柱體的體積。(單位:厘米)

同學板演,其余同學在作業本上做。板演的同學講解自己的解題方法題,教師歸納學生所用的解題方法,強調在解題的過程中格式。(設計意圖:這是第二層變式練習。是讓學生在掌握公式的基礎上理解公式,學會靈活運用公式的訓練題。通過對公式的拓展性理解,可以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圓柱體積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同時也能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練習:(回到想一想中)圓柱形水杯的底面直徑是10cm,高是15cm.已知水杯中水的體積是整個水杯體積的2/3計算水杯中水的體積?

六年級數學試卷講評課教案2

講評目標:

1、通過講評,進一步鞏固本單元知識點。

2、通過對典型錯誤的剖析、矯正、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思考方法和解題策略。

學習目標:

認真細致進行錯例分析,用心思考,積極交流,總結經驗,查漏補缺,體會數學方法和思想在解題中的應用。

教學重點、難點:典型錯誤的剖析與矯正。

講評過程:

一、整體回顧、介紹本次考試情況

1、本次考試平均分87.3分,及格率94.1%,優秀率68.6%,最高分110分,最低分21分。

2、根據本次成績對前五名和進步比較大的學生進行表揚和鼓勵。成績前五名:李俊寧110分,翁睿110分,張蒙丹110分,楊蕾,王燁,石殊凡,趙欣瑤,時若瑩,沈建翔,王朝暉107分。進步比較大的前五名學生:張瓊月,劉子璇,董志強,吳姝靜,張軒。

二、教師分析學生在答題中存在的問題

1、部分學生對基礎知識掌握不扎實,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表現在不認真審題,不細心答題,如第6小題結果沒有化簡,第16小題沒有注意_與y的順序,第五大題的應用題,有的同學沒有按題目

的要求解,等。

2、部分學生計算的能力不強,表現為計算速度慢,計算的準確率低,不能靈活的使用運算律及一些運算方法。如第1小題判斷四個數能不能成比例的技巧,解比例時的一些運算方法,等。

3、不能運用所學知識靈活解決實際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待提高.例如,解決實際問題的第2題,有部分學生按邊長和數量成反比例關系進行計算,解決實際問題的第3題,有的同學先算面積,然后再用比例尺算實際面積,有半數以上的學生對于附加題無從下手,等。

三、學生自我分析試卷

學生的有一些問題是因為一時的疏忽做錯;有一些是自己的知識不夠牢固,經過自己的學習是可以自己解決的;有一些問題經過學生自己的再思考是可以自己解決的。象這一類的問題肯定可以學生自己處理好,那么就不需要老師來幫忙,只要給以時間和信心就可以了。

四、小組內互幫互助學習

當學生的問題自己解決掉自己能解決的之后,這時轉入學生的互幫互助階段,在小組內由學生提出不會的問題由會做的同學進行講解。在這個階段由學生給學生講解達到學會的目的。組內都不會的問題就由組長記錄并交給老師。

五、老師組織講解

根據各小組的統計,根據各組情況由多到少(不會的小組數)的

順序來解決。經過了兩次糾正(自糾和互糾),學生的問題基本解決,剩下的問題再由老師組織,讓會做的小組給同學們講解。講解題思路,老師適當補充、引導、評價。

六、老師檢查學生的掌握情況

學生自己的學習和相互幫助有沒有成效要靠自覺,老師可以檢查,拿出一部分比較有意義的,需要老師來講解的問題檢查學生,順便讓學生說出老師要說的.話,然后有必要就補充、評價。讓學生說出每一道題的考察內容解題技巧。

七、當堂檢測

1、用2、4、8、4、寫出比例式:()。

2、行駛的路程一定,則車輪的周長和它的轉數成()比例.

3、一種精密零件長5毫米,把它畫圖上長6厘米,則比例尺是

()

4、若5_-7Y=0,_:Y=()5、在比例尺是1:200的圖上,一個長方形的長是4㎝,寬是3㎝,

這個長方形的實際面積是()平方米。

6、一間房子要用方磚鋪地,用邊長3分米的方磚,需要86塊。如果改用邊長是2分米的方磚要()塊.

當堂檢測:

1、用2、4、8、4、寫出比例式:()。

2、在A_B=C中,當A一定時,B和C成()比例.

3、一種精密零件長5毫米,把它畫圖上長6厘米,則比例尺是

()

4、若5_-7Y=0,_:Y=()5、在比例尺是1:200的圖上,一個長方形的長是4㎝,寬是3㎝,

這個長方形的實際面積是()平方米。

篇二:數學試卷講評課教案

數學單元試卷講評課通用教案

教學目標

1.系統回顧學過的知識,強化知識的薄弱環節;明確試卷存在的錯誤及原因、解題的方法及拓展。

2.課前學生獨立訂正——課上教師總體分析——師生互動,重點講評、拓展。

3:樹立嚴謹的學習態度,自覺查漏補缺,認真訂正試卷錯誤。教學重點

1、教師根據學生試卷中較為普遍的問題,歸納、整理學生知識上的不足和答題方法、答題思路上的欠缺,使試卷分析更有針對性。

2、要求學生課前獨立訂正試卷,自己查漏補缺,最后確定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基本情況分析:

與考數40人及格數40,其中成績較好的有;楊嘉欣楊荷成績比較差的有:陳昌裕曾慶淵林鑫

(一)試卷整體分析

分析試卷:

1、檢測題的形式與平常要求一致。

2、試卷的知識點分布,基礎知識、知識的應用安排較合理。

3、難度系數偏低。

分析學生:

1、答題不夠規范,部分學生不會表達自己的意思。

2、填空、選擇部分做得較好,拓展部分問題較多。

(二)重點題目分析及知識拓展

第一題,考察知識點為__的意義,學生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審題不清。解題方法:①確定關鍵詞;

②第二題,判一判。考察知識點為是否理清易混淆的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