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大戰中的插曲》選擇題與語用題等訓練(2023-2024學年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考點:1.經典語句賞析2.選擇題3.語用題【考點解讀】一、經典語句賞析全文問題1在《大戰中的插曲》中,聶榮臻在統帥軍隊向日本侵略軍發起大規模進攻和“反掃蕩”戰爭的間隙,以送還日本小女孩為契機,向日本侵略軍進行了一次有效的政治工作。那么你認為,在戰爭中,是軍事上的對抗謀略更重要,還是對敵人開展政治宣傳更重要?說說理由。答案觀點一:軍事上的對抗謀略更重要。沒有高超的軍事謀略,就難以在戰爭中處于有利地位,并戰勝敵人。戰爭最直接地體現為軍事上的對抗和沖突,因此,運用過人的軍事智慧和軍事謀略,戰勝敵人,取得勝利,是戰爭的關鍵因素。比如,課文故事發生的背景——百團大戰,打擊了日偽軍的反動氣焰,有力地配合了國民黨正面戰場的作戰,極大地振奮了全國的抗戰信心,對抗日戰爭的最終勝利具有重大意義。在軍事謀略上處于優勢,是開展對敵政治工作的前提和基礎。沒有軍事上的勝利或局部勝利,就失去了話語權。因此,如果不能運用軍事謀略在軍事對抗中處于有利地位或相對穩固的地位,對敵開展政治工作就失去了前提和基礎。觀點二:對敵人開展政治工作更重要。政治工作能使已方獲得更多道義上的支持。孟子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政治工作是爭取更多道義支持的渠道,使戰爭向著有利于已方的目標發展。聶榮臻通過送還日本小女孩,對日軍展開政治工作,觸動了當時日軍士兵的內心,使他們回信表示感謝;在戰后又引發日本人民和參加過侵華戰爭的日本舊軍人的反省和悔過,這些作用都是軍事謀略和軍事手段難以產生的。政治工作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秾O子兵法》云,“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安粦鸲酥币糜凇鞍賾鸢賱佟?,而這一目的的達成,更多的在于帶有政治工作色彩的“伐謀”“伐交”,而不是在于體現軍事謀略色彩的“伐兵”和“攻城”。解析本題考查探究某一問題,提出自己個性化見解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確定題干要求,然后認真閱讀文本,找到關于這一問題的相關內容,分析作者的觀點態度,再聯系實際進行思考,提出自己的見解。切忌脫離文本,完全自己發揮。本題中,首先要明確自己的觀點,不能模棱兩可。此題是開放性試題,選擇哪個都可以,言之成理即可。若說軍事上的對抗謀略更重要,可從軍事謀略的重要性角度分析:是戰勝敵人、取得勝利的保障,是開展對敵政治工作的前提和基礎。若說對敵人開展政治工作更重要,可從政治工作的長遠意義去分析:獲得更多道義上的支持;引發日本人民和參加過侵華戰爭的日本舊軍人的反省和悔過,這些作用都是軍事謀略和軍事手段難以產生的;謀略上“不戰而屈人之兵”,都在于帶有政治工作色彩的“伐謀”“伐交”。問題2本文的標題為“大戰中的插曲”,作者是如何敘述這一“插曲”的?答案文章第一自然段介紹故事背景,點題并引出“插曲”。再用倒敘的方式,敘述大戰中聶榮臻拯救兩個日本女孩并將她們送回日方的故事,體現了中國軍人的革命人道主義精神。文章以小見大,通過敘述大戰中的一個小小的“插曲”,寫出中國軍人在處理戰爭中各種問題的方式和態度,體現出中國軍人的人道主義精神,這個故事也成為中日友誼的象征。文章用質樸、自然、親切的語言回憶過去,用第一人稱的方式敘述,流露出作者理性又真誠的感情。解析本題考查對文本內容及寫作思路的分析概括能力。文章第一段寫“戰時的生活,并不都是炮火轟鳴、刀光劍影的場面,也常常遇到一些曲折有趣的事情”,“這是激烈的戰火中一個很有意義的‘插曲’”,這樣就介紹了故事背景,點題并引出“插曲”。然后再說“這些事情留給人的印象是很深刻的,時間雖然過去了幾十年,但一想起來,好象并不遙遠”“百團大戰中,我們部隊拯救‘日本小姑娘’的故事,就一直留在我的記憶之中”,再用倒敘的方式,敘述大戰中聶榮臻拯救兩個日本女孩并將她們送回日方的故事,體現了中國軍人的革命人道主義精神。接著敘述正文,“在進攻井陘煤礦的戰斗里,我們的部隊——三團一營的戰士們救起了兩個日本小女孩”,用質樸、自然、親切的語言回憶過去用第一人稱的方式敘述,流露出作者理性又真誠的感情。文章以小見大,通過敘述大戰中的一個小小的“插曲”,寫出中國軍人在處理戰爭中各種問題的方式和態度,體現出中國軍人的人道主義精神,這個故事也成為中日友誼的象征。問題3在《大戰中的插曲》中,聶榮臻在統帥軍隊向日本侵略軍發起大規模進攻和“反掃蕩”戰爭的間隙,以送還日本小女孩為契機,向日本侵略軍進行了一次有效的政治工作。那么你認為,在戰爭中,是軍事上的對抗謀略更重要,還是對敵人開展政治宣傳更重要?說說理由。答案觀點一:軍事上的對抗謀略更重要。沒有高超的軍事謀略,就難以在戰爭中處于有利地位,并戰勝敵人。戰爭最直接地體現為軍事上的對抗和沖突,因此,運用過人的軍事智慧和軍事謀略,戰勝敵人,取得勝利,是戰爭的關鍵因素。比如,課文故事發生的背景——百團大戰,打擊了日偽軍的反動氣焰,有力地配合了國民黨正面戰場的作戰,極大地振奮了全國的抗戰信心,對抗日戰爭的最終勝利具有重大意義。在軍事謀略上處于優勢,是開展對敵政治工作的前提和基礎。沒有軍事上的勝利或局部勝利,就失去了話語權。因此,如果不能運用軍事謀略在軍事對抗中處于有利地位或相對穩固的地位,對敵開展政治工作就失去了前提和基礎。觀點二:對敵人開展政治工作更重要。政治工作能使已方獲得更多道義上的支持。孟子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政治工作是爭取更多道義支持的渠道,使戰爭向著有利于已方的目標發展。聶榮臻通過送還日本小女孩,對日軍展開政治工作,觸動了當時日軍士兵的內心,使他們回信表示感謝;在戰后又引發日本人民和參加過侵華戰爭的日本舊軍人的反省和悔過,這些作用都是軍事謀略和軍事手段難以產生的。政治工作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孫子兵法》云,“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不戰而屈人之兵”要好于“百戰百勝”,而這一目的的達成,更多的在于帶有政治工作色彩的“伐謀”“伐交”,而不是在于體現軍事謀略色彩的“伐兵”和“攻城”。解析本題考查對文本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的能力。本題可以認為軍事對抗謀略重要,也可以認為對敵人開展政治宣傳更重要;其實一般情況都是雙管齊下,各有各的優點,互有補益。但本題最好明確自己的觀點,再結合文中內容詳細分析,證明觀點。如認為軍事上的對抗謀略更重要,可以認為“打鐵還需自身硬”,如本文中,拯救日本小姑娘并送還,其實是建立在我方戰爭勝利的基礎上,正因為有了戰爭勝利的基礎,我軍才有余暇救護他人。如果軍事戰爭失敗,一來自顧不暇,不會有機會救小姑娘,二來一旦戰事失利,我方的話語在敵軍看來是毫無意義的,因此軍事對抗謀略更重要。如認為政治工作更重要,結合文中內容來看,我方的政治工作促使不少日本軍人投降并融入我軍,甚至成為我軍的戰術指導;日軍收到信,特意回信表示感謝;解放后這件事引起日本人民對侵略中國行為的反省和悔過,促使中日兩國人民修復關系,這些都在歷史發展中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也是單純依靠軍事謀略無法達到的效果;中國自古以來就有“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的傳統文化,更崇尚在文德上使敵人心悅誠服地歸服,只有心悅誠服,才不會產生反抗謀逆心理;這些其實就是“政治工作”,這是能夠以較小的代價獲得最大利益的辦法,在崇尚和平發展的現在,更需要以“政治工作”作為切入點,潛移默化,“不戰而屈人之兵”。問題42019年12月13日,中國舉行了第六次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活動。學校開展了以“歷史記憶,和平發展,共創未來”為主題的教育活動。作為活動的參與者,請你結合《大戰中的插曲》一文中所敘述的故事,寫一段感想,表達中國民眾一直以來對和平的珍惜。200字左右。答案中華民族歷來是愛好和平的民族。即使是在戰爭年代,我們依然是以和為貴,與人為善。比如《大戰中的插曲》中記載了在百團大戰中,我們的部隊放下成見,拯救了日本小姑娘的感人事跡。這些年來,隨著中國快速發展,國際上有些人擔心中國會走“國強必霸”的路子,一些人提出了所謂的“中國威脅論”,這只是少數人的偏見。中華文化崇尚和諧,中國“和”文化源遠流長,蘊涵著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協和萬邦的國際觀、和而不同的社會觀、人心和善的道德觀。在5000多年的文明發展中,中華民族一直追求和傳承著和平、和睦、和諧的堅定理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在中國代代相傳,深深植根于中國人的精神中,深深體現在中國人的行為上。解析本題考查微寫作能力。本題屬于議論類微寫作。議論類微寫作要求考生能夠對某一事物、某種現象、某篇文章等發表評論或加以賞析。此類微寫作一般先敘述現象或引用材料,然后明確論點,接著分析材料,用合適的論證方法,或舉事例,或引名言,圍繞現實和自身論述自己的觀點。結尾再總結全文,照應開頭或強化中心,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本題,應圍繞活動主題“歷史記憶、和平發展、共創未來”,從歷史和現實兩個方面展開?!洞髴鹬械牟迩匪v述的“將軍救助日本孤女”的歷史故事正是中國人民愛好和平,友善仁義的歷史明證,而當下對“南京大屠殺死難者”的紀念活動,也體現了中國人民不忘國恥,不忘歷史,對現有國際和平環境的珍惜。注意字數的要求。問題5讀完這篇文章,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聶榮臻?答案井陘(xíng)之戰中,聶榮臻拯救了兩個日本女孩,認為“孩子是無罪的”,表現了他的博大胸懷和革命人道主義精神;通過照料孤女的細節,我們可以看出他的細心慈愛、和善親切;從給日本官兵的信中,我們可以看出他的深明大義、胸懷寬廣、富有正義;在送回孤女之后,“每逢想起這件事,還常常為她們擔心”,體現出他的善良仁慈。聶榮臻具有革命人道主義精神和至仁至義的品質,具有政治家、軍事家的遠見卓識,是一位慈善仁義、和藹可親、寬厚細心的將軍。
【考題示例】一、選擇題1.下列各句中的引號,和下面例句的引號作用相同的一項是(
)示例:你看,他在柜臺里、眼、耳、口、手、腳、腦這6部“機器”同時開動。A.體育已從原來“偏競技”和“為國爭光”、擴展到了現在的“為老百姓服務”。B.我們部隊拯救日本小姑娘的故事,是激烈的戰火中一個很有意義的“插曲”。C.唐代邊塞詩人中高適與岑參齊名、人稱“高岑”。D.這樣的“聰明人”還是少一點好。1.B【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能力。示例中“機器”上的引號表示特殊含義。A.“為老百姓服務”“偏競技”“為國爭光”上的引號表示強調。B.“插曲”上的引號表示特殊含義。C.“高岑”上的引號表示特定稱謂。D.“聰明人”上的引號表示否定,諷刺。故選B。2.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語意明確的一項是(
)A.得罪了老張的業務主管,事后懊悔不已,他總想找機會向對方道個歉、解釋清楚,以便消除誤會。B.中學生常常為寫不出好文章而煩惱,其實,要寫出好文章,最重要的是表達真情實感,切忌胡編亂造。C.戰時的生活,并不都是炮火轟鳴、刀光劍影,也常常遇到一些曲折有趣的事情。D.一首曲子往往會令我們感動得熱淚盈眶,原因之一,就是因為它能勾起人們對往事的追憶。2.B【解析】此題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項,表意不明,“得罪了老張的業務主管”是得罪老張的“業務主管”還是“業務主管”得罪“老張”。C項,成分殘缺,“戰時的生活,并不都是炮火轟鳴、刀光劍影”缺賓語,應在“劍影”后加“的場面”。D項,結構混亂,“原因之一,就是因為它能勾起人們對往事的追憶”句式雜糅,應刪去“就是因為”的“因為”。故選B。3.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A.2019年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4周年紀念活動,全國各地舉辦了紀念大會、文藝演出、書畫聯展等活動,銘記歷史,緬懷先烈。B.中國人民挺立起凜然正義的錚錚鐵骨,筑成中華民族新的長城,依靠全民抗戰,贏得了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C.《松花江上》《長城謠》……這些經典的抗戰歌曲曾響徹中華大地。激昂的歌聲、慷慨的歌詞,不僅在唱響著當今的時代主旋律,同樣也在述說著昨天的故事。D.針對美國以維護“國家安全”為名而實施貿易保護主義,損害中國正當權益,中國在2018年4月5日正式向世貿組織起訴美國。3.B【解析】A項,搭配不當,應將“紀念活動”改為“紀念日”。C項,“不僅在唱響著當今的時代主旋律,同樣也在述說著昨天的故事”語序不當,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應為“不僅在述說著昨天的故事,同樣也在唱響著當今的時代主旋律”。D項,成分殘缺,應在“中國正當權益”后面加上“的行為”。4.根據語意將下面語句依次填入文中橫線處,最恰當的一項是()。中國抗日戰爭從1931年開始到1945年結束,經歷了14年艱難曲折的歷程,是中國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是中國人民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反侵略戰爭的歷史豐碑。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中國抗日戰爭___________,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抗日戰爭不僅關乎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而且關系到人類社會的前途和命運,值得銘記,并永載史冊。①持續時間最長 ②付出代價最大 ③開始時間最早 ④抗擊日軍最多A.③④①② B.①③④② C.③①④② D.①④②③4.C【解析】“中國抗日戰爭從1931年開始到1945年結束……歷史豐碑”這個句子中,“從1931年開始”照應“開始時間最早”;“經歷了14年艱難曲折的歷程”照應“持續時間最長”;是中國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照應“抗擊日軍”;“是中國人民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反侵略戰爭的歷史豐碑”照應“付出代價”。5.把下列句子組成語意連貫的語段,排序最恰當的一項是()①從漢字筆畫的統計分布規律來看,這種看法是值得商榷的。②不少人認為簡化漢字的理想目標是把十畫以上的字簡化到十畫或不足十畫。③為了增強區別性,對那些筆畫較多的非常用字還是不去簡化為好。④文字的應用首先要保證看和讀的方便,要有相當的清晰性和區別性。⑤但把筆畫全部減到十畫或不足十畫,勢必增加大量的形近字,給看和讀帶來困難。⑥其次才是筆畫簡單,寫起來省事。A.②①④⑥⑤③B.②①⑤③④⑥C.④⑥②①③⑤D.④⑥③⑤②①5.A【解析】通讀語段,②說的是“簡化漢字的理想目標”是總起句,應放首位,排除CD;④⑥說的是簡化漢字的壞處,⑤③說的是不簡化漢字的原因,因為②①說的是簡化漢字,所以先說簡化漢字的壞處,再說不簡化漢字的原因,順序是④⑥⑤③;故選A。6.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最恰當的一句是(
)戰爭題材的影視作品,因為先天具有波瀾壯闊的歷史背景、紛繁復雜的人物事件、恢宏磅礴的戰斗場面等,長期為影視界所鐘愛。,再現那些激蕩人心的歷史瞬間,具有廣泛的觀眾基礎,在當代熒屏上占據很大比重。A.但是以抗日戰爭為主題的電視劇,講述當下國人熟悉甚至親身經歷的歷史事件B.講述當下國人熟悉甚至親歷的歷史事件,還是以抗日戰爭為主題的電視劇C.其中以抗日戰爭為主題的電視劇,劇中的歷史事件有的還是國人的親身經歷D.尤其是以抗日戰爭為主題的電視劇,講述當下國人熟悉甚至親身經歷的歷史事件6.D【解析】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連貫的能力。從橫線后的語句來看,橫線上的主語應是“電視劇”,并且這種類型的電視劇是橫線前所講述的影視作品的一種類型,此處是突出強調這種“抗日戰爭主題”的電視劇,因此,前后銜接應用“尤其”。由此可排除ABC。故選D。
7.下列選項中對于修辭手法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我聽這個名字差不多,像日本女孩子的名字,日本的女子很多都叫什么子什么子的。(比喻)B.我問他,你不回去,想做些什么呢?他說,隨便分配我做點什么工作都行。(設問)C.我回答說,讓我們化干戈為玉帛吧,日本民族是勤勞智慧的民族,愿中日兩國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借代)D.致使日本人民起居不安,生活困難,背井離鄉,觸冒烽火,寡人之妻,孤人之子,獨人父母。(排比)7.A【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常見的修辭手法的能力。A.“像日本女孩子的名字”雖然有“像”字,但不是比喻。比喻的本體和喻體是不同類事物,且二者有相似點。而此句都是在說“名字”。B.前問后答,是設問。C.“干戈”代指戰爭,“玉帛”代指友好,是借代。D.“寡人之妻,孤人之子,獨人父母”結構、語氣一致,是排比。故選A。8.下列各句中,表達得體的一句是(
)A.某談話節目中,主持人獲悉對方的父親獲得國家杰出科學獎時,馬上說:“我代表觀眾對令尊的獲獎表示祝賀和慰問,希望再接再厲”。B.某青年向某作家請教,青年在信中寫道:拙作您是否收到?如有什么意見和建議,可以來信或打電話給我,我一定不吝解答。C.全國人大代表蒙蘭鳳說:“為了更好緬懷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中獻身的英烈,建議將湖南芷江設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地’?!盌.多年不見的老鄉捎來了家鄉的土特產,我推辭不了,只好笑納了。8.C【解析】A項,“表示慰問”和“再接再厲”都是上級對下級的話語,此處都不得體。B項,“不吝解答”是敬辭,不能用在自己身上。D項,“笑納”是敬稱。9.下列對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全國集郵巡展活動的紀念戳圖案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
)A.紀念戳中“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全國集郵巡回展覽”的文字與“2015.6~2015.9”的數字點明活動舉辦的主題及時間。B.紀念戳整體呈圓形,既體現中國人民的團結,也體現世界人民的團結,正因為團結才獲得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C.紀念戳中戰士吹起沖鋒號,旗幟迎風飄揚,郵票上“70”,暗合方寸之間再現波瀾壯闊的抗日歷史,以郵票為載體弘揚愛國主義精神。D.紀念戳中鋸齒形暗指長城,既象征了中國像氣勢磅礴的萬里長城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又體現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9.D【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準確理解圖文內涵的能力。D.“紀念戳中鋸齒形暗指長城……”錯誤,圖案未突出長城這個主題。故選D。10.下列有關文學常識和名著閱讀的表述,有錯誤的一項是(
)A.新聞具有及時性和真實性的特點,它以消息、通訊、特寫等樣式,向我們提供各方面最新的資訊。報告文學脫胎于新聞,強調真實,但又不同于新聞,作者可以對所涉及的事件和人物進行合理的藝術加工,也可以充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B.《大戰中的插曲》是選自《聶榮臻回憶錄》的一個章節,其中“大戰”指歷史上著名的“百團大戰”,“插曲”的意思是“比喻連續進行的事情中插入的特殊片段”,在文中指拯救兩個日本小姑娘的故事。C.《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史書,被魯迅評價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其作者是西漢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司馬光。D.《大衛科波菲爾》是狄更斯的代表作,包含了作家本人的許多生活事實。小說自始至終采用第一人稱敘事,每一個讀者都會從天真無邪的大衛身上喚回對自己童年的回憶。他采用了“紀實”的方法,把它們都“化用”了,他本人父母雙全,卻把大衛安排成一名孤兒。他父母的形象又在密考伯夫婦身上得以充分體現。小說的結局體現了狄更斯的道德信念:善惡必報。10.D【解析】本題考查識記文學常識和名著閱讀的能力。記憶文學常識時,作家的姓名字號、朝代、作品、風格特點、文學流派、文學主張等都要記憶清楚,不可張冠李戴。名著閱讀首先要感知作品內容,了解情節的發生、發展、高潮、結局。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品思想主題和意義。小說主題蘊藏于作品的所有藝術形象中,它有待于讀者去尋找、去挖掘、去發現、去獲得。D項,采用“紀實”的方法有誤,而是“經驗想象,糅合為一”?!洞笮l科波菲爾》狄更斯編寫的長篇小說,既然是小說,那當然就不像紀實文學那樣完全取材于現實生活。其中的大衛是作者杜撰的一個人物,并不真實存在。只不過是采用第一人稱敘事語并融進了作者本人親歷的許多生活經歷而已,更多的還是文學創作,小說源于生活,卻高于生活,所以不具有那么高的真實性。“小說的結局體現了狄更斯的道德信念:善惡必報”應為“希望人間充滿善良正義的理想”。故選D。11.下列對文章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兩個小女孩的父親在戰斗中死去了,部隊救起她們的時候,她們都受了重傷。B.前線部隊不能帶著孩子參加戰斗,就請示聶榮臻并得到妥善安置。C.聶榮臻對孩子非常關心,仔細察看她們的傷口,并好好地照顧她們。D.聶榮臻親自給孩子喂飯,并問她叫什么名字,后來發現當時說的名字并不準確。11.A【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兩個小女孩的父親在戰斗中死去了”“她們都受了重傷”錯誤,兩個孩子的父親并不是在戰斗中死去的,原文有“其父于礦井著火時受重傷,經我救治無效,不幸殞命”;“她們都受了重傷”錯,原文是“不滿周歲的那個女孩傷勢很重”。故選A。
12.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聶榮臻拿梨子給日本小姑娘吃,用小勺喂飯給小姑娘吃等細節,表現了他對日本小姑娘的關心和照顧。B.美穗子在回答聶榮臻問她名字時,說她叫“興子”,表現了日本小姑娘心懷戒心,不敢以真名回答的心理。C.文章全文引用聶榮臻寫給日本官兵的一封信,顯得真實可信,有著史料的價值。D.日本法西斯推行“三光政策”與八路軍救助日本小姑娘形成了鮮明的對比。12.B【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容的分析鑒賞的能力。B.“表現了日本小姑娘心懷戒心,不敢以真名回答的心理”錯,小姑娘并沒有這樣的心理,小姑娘也并沒有回答她叫“興子”,“在日本話中,‘興子’的發音和‘死了‘的發音相近”,是翻譯誤以為她叫“興子”。故選B。
13.下列對課文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立刻把孩子送到指揮所來”是因為聶榮臻元帥考慮前線部隊打仗,帶孩子不方便,另外,想很好地安置她們。B.聶榮臻元帥沒有收養兩個孩子出于以下考慮:一是前線條件艱苦,照顧孩子困難;二是大一些的孩子已經開始懂事,留在中國會痛苦,早晚會回到日本去。C.因為大一點兒的孩子喜歡梨子,另外,聶榮臻元帥怕孩子在路上哭,所以,“在筐里堆了許多梨子”。D.文段語言樸實易懂,沒有華麗的辭藻,一位鐵血柔腸的將軍形象卻躍然紙上。13.B【解析】B項,“早晚會回到日本去”錯誤。14.下列對文章相關內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我”考慮到眼前的處境,從關心愛護孩子的角度出發,決定還是把兩個孩子送回日方。B.美穗子在指揮所停留期間常常跟隨著“我”,是因為她感恩“我”救了她,決定長大后要報恩。C.給兩個孩子找“最好的交通工具”,“在筐里堆了許多梨子”,表現了我黨我軍的革命人道主義精神。D.寫這封信的直接目的是保護孩子和送護人,重要目的是對敵軍進行政治工作。14.B【解析】此題考查學生對文本思想內容的能力。B項,“感恩‘我’救了她,決定長大后要報恩”錯誤,屬于無中生有。文中小女孩失去了父母,孤苦無依,跟著“我”是因為“我”精心照顧孩子,使孩子對我產生了依賴。故選B。
二、語用(二)口語轉述書面文字——接頭人1.下面一段話是抗戰時期張大爺表達的取信線路信息,假如你是接頭人,請將這個信息用書面文字轉述給我黨情報員,以便他順利取信。要求:信息準確,文字簡明,字數不超過25字。你從這里出發,就要走過一座橋,過橋后呢,你就到了橋那頭,然后呢,你就看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新時代大學生勞動教育理論與實踐》1.4【拓展閱讀】“三下鄉”活動
- 代做人事培訓
- 冠心病的介入治療進展
- 動態血壓健康教育
- 工程崗位培訓
- 績效文化培訓課件
- 2025年高校產學研合作中的技術轉移與成果轉化效果評估報告
- 工業互聯網平臺2025年異構數據庫融合技術在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戰略布局中的應用
- 2025年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系統在交通安全預警中的應用研究
- 城市污水處理廠智能化升級改造對污水處理廠能源消耗的影響研究
- GB/T 43635-2024法庭科學DNA實驗室檢驗規范
- 2024年陜西省政工師理論知識考試參考題庫(含答案)
- 市政道路工程技術標
- LY/T 1575-2023汽車車廂底板用竹膠合板
- 留學宣講活動策劃方案
- 人情往來(禮金)賬目表
- 林下種植中藥材的可行性方案
- GB/T 43543-2023漱口水
- 稅收政策解讀與應用
- 辦公室清潔值日表范本
- 鋼廠燒結機安裝施工組織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