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北京大學能源研究院氣候變化與能源轉型項目北京大學能源研究院氣候變化與能源轉型項目北京大學能源研究院INSTITUTEOFENERGY2023年02月500強)在湘辦事處單位。擁有電力、化工石化醫藥雙行業甲級、工程勘察、咨詢等專項甲級資質,業務涵蓋能源電力規劃、低碳節能咨詢、超特高壓電網、核電、大型火電、新能源、儲能、綜合能源、化工、醫藥、市政、建筑、環保等湖南省能源碳中和發展研究中心由省發改委批準,依托湖南院專業技術力量牽頭組建,提供從雙碳方案頂層設計到典型項目實施的一攬子服務,致力于打造國內領先的“雙碳”智《湖南省電力行業碳達峰時間與路徑研究》《中國典型五省煤電發展現狀與轉型優化潛力研究》《中國石化行業碳達峰碳減排路徑研究報告》《中國塑料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研究報告》《中國散煤綜合治理研究報告2022》《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的內涵與展望》《中國典型省份煤電轉型優化潛力研究》《電力部門碳排放達峰路徑與政策》《中國散煤綜合治理研究報告2021》《“十四五”推動能源轉型實現碳排放達峰》在此鄭重感謝ClimateImperativeFoundation對于報告報告內容為課題組獨立觀點,不代表其他方的任何觀點或北京大學能源研究院INSTITUTEOFENERGY北京大學能源研究院是北京大學下屬獨立科研實體機構。研究院以國家能源發展戰略需求為導向,立足能源領域全局及國際前沿,利用北京大學學科門類齊全的優勢,聚焦制約我國能源行業發展的重大戰略和科技問題,按照“需求導向、學科引領、軟硬結合、交叉創新、突出重點、形成特色”的宗旨,推動能源科技進展,促進能源清潔轉型,開展專業及公眾教育,致力于打造國際水平的能源智庫和能源科技研發北京大學能源研究院于2021年3月啟動了氣候變化與能源轉型項目,旨在助力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和推動能源轉型,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和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標。該項目通過科學研究,設立有雄心的目標,制定清晰的路線圖和有效該項目積極推動能源安全、高效、綠色和低碳發展,加速化石能源消費的減量化直至退出。該項目具體的研究領域涵蓋宏觀的能源與環境、經濟和社會的協調綜合發展;化石能源消費總量控制;能源開發利用技術創新;電力部門向可再生能源為主體的系統轉型;推動電氣化;高耗能部門的低碳綠色發展;可持續交通模式;區域、省、市碳中和模式的示范推廣;散煤和塑料污染治理;碳中和與碳匯;碳市場;社會i 1 1 4 5 7 8 8 8 9 9 29 29 36 42 43 46 49湖南省積極貫徹落實國家“雙碳”戰略目標,2022年10月,省委省政府印發《湖南省碳達峰實施方案》,全省碳達峰工作有序推進。電力行業是碳排放重點行業。2020年中國二氧化碳排放總量102億噸,其中電力部門(含供熱)碳排放約為44億噸,占總排放量的43%。雖然除電力部門外的其他碳排放重點部門,如工業部門、建筑部門、交通部門正在積極推動節能提效和電氣化替代,但脫碳進度較大的依賴于電力系統的清潔化程度,存有較大不確定性。相對來說,電力部門的減排技術最為成熟,是最容易實現碳達峰的碳排放重點部門,其如期達峰將對湖南省碳達峰起到關鍵的推“十三五”期間湖南省經濟發展呈現穩中向好態勢,加之電能替代紅利釋放,電力需求保持中高速增長。雖然煤電正逐步退出電力供給側主導地位,其基礎電源定位長期保持,裝機容量和發電量增長依然較快。電力行業持續推進清潔低碳轉型,以風電、光伏為代表的新能源比例不斷提升,系統所需平抑其波動性與隨機性的靈活性資源緊缺。湖南省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用電需求重心逐步向第三產業和居民用電發生轉移,負荷呈現尖峰化、雙峰化特點。面對電力部門發展存在的突出問題,電力部門如期實現碳達峰本研究報告系統分析了湖南省電力行業碳達峰基礎,客觀研判了電力行業碳達峰存在的四大主要問題,提出了適合湖南省省情省況的混合測算模型,重點測算了湖南省電力行業碳達峰的達峰年份和峰值。以減碳降碳資源為基礎,從煤電轉型優化、可再生能源高比例發展、“外電入湘”清潔供給、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和多元電源優化互補等五個方面分類規劃了碳達峰具體實施路徑,最后提出相關政策建議,助力湖南省電力行業2030年前如期實現碳達峰。iiiClimateChangeandEnergyTransitionProgram“十三五”期間,全省電力需求持續保持中高速增長﹐以年均5.9%的電力消費增速支撐了7%的國民經濟生產總值增速。2020年疫情沖擊使得湖南省用電需求短期下滑﹐但隨著社會生產生活穩步恢復,用電需求增長逐步回穩。2021年,全社會疫情得到有氣候變化與能源轉型項目1均用電水平有一定差距(2021年全國人均用電量5885千瓦時,其中第二產用電量占比電量868千瓦時,比全國水平略高(2021年全國人均生活用電量831千瓦時,占人均),02021年湖南省全社會用電最大負荷達4150萬千瓦,相較2015年的2770萬千瓦2ClimateChangeandEnergyTransitionProgram2021年湖南省單位GDP電耗467.6千瓦時/萬元,不到全國水平的七成(2021年全國單位GDP電耗726.8千瓦時/萬元較2015年減少8%。自2018年以來,氣候變化與能源轉型項目360006000湖南省電力以本地供應為主,省外調入為輔,呈多元供電格局。2015年以來,攸縣電廠、祁韶直流、永州電廠、鯉魚江倒送湖南等一批重大能源項目建成投產,雅江直流裝機容量方面:湖南省電力生產供應能力穩步提升,裝機結構進一步優化,行業清潔低碳轉型加速推進。截至2021年底,全省全口徑發電裝機容量5413萬千瓦,同比增長8.6%。其中煤電裝機從2015年的2092萬千瓦上升到2021年的2325萬千瓦,占比從53%下降到43%;風電從2015年的151萬千瓦上升到2021年的803萬千瓦,比從0.4%上升到8%。可再生能源總裝機從2015年的1872萬千瓦上升到2021年的70000發電量方面:在“十三五”前期,隨著湖南經濟社會用能需求的發展,加之新能源尚未規模化投產,前三年煤電發電量逐年提高;“十三五”后期,隨著新能源快速發展與大規模投產,省內煤電為水電、風電等電源提供大量備用,發電量隨著新能源裝機規4ClimateChangeandEnergyTransitionProgram模擴大而逐步降低。2021年全省全口徑發電量達173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6%。其中煤電發電量從2015年的648億千瓦時上升到2021年的927億千瓦時,占比從52%上升到53%;風電從2015年的22億千瓦時上升到2021年的到12%上升到9%;光伏從2015年的1億千瓦時上2021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到810億千瓦時,發電量占比47%,對燃煤發電增量電量形成有效替代,加速推動了電力清潔低碳轉型。湖南省發電量情況如圖1.2-20生物質發電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占比湖南作為電力受端省份,暫無電力調出情況,外電調入通道有鄂湘聯絡線和祁韶直流,“十三五”期間,湖南省500千伏電網覆蓋除張家界、氣候變化與能源轉型項目5220千伏電網基本實現區縣全覆蓋,形成了3個220千伏分區電網,電網供電能力、供電可靠性及可再生能源消納能力不斷增強,為全省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奠定良好基礎。隨著2021年底南昌—長沙特高壓交流投產,“祁韶+鄂湘”送電限額從“十三五”末期的620萬千瓦提高至800萬千瓦以上。25872%40%58010386%100%30006ClimateChangeandEnergyTransitionProgram2021年湖南省電力市場全年有216家發電企業、92家售電公司參與電力中長期交易,交易電量總計72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1.8%,再創歷史新高。創新開展了電動汽車綠電專場交易,初步建立省內電力現貨市場運營規則體系。在2021年煤炭價格高漲形勢下,通過嚴格執行上下調月清月結,前三季度火電獲得下調補償資金1億元左右;四為適應電力現貨市場運行,湖南電力中長期市場、輔助服務市場相關規則和機制需優先發電和優先用電的平衡匹配機制、適應能源轉型及各類新型市場主體參與的市場模氣候變化與能源轉型項目7當前湖南全省電力供應總體平衡,但局部區域、局部時段實施了有序用電,電力供應緊張。度夏期間,長沙北部、洞庭湖區、張家界地區的部分區域存在電網供電卡口;度冬期間,湘南地區、湘西地區、邵陽東部、婁底雙峰地區的部分區域存在電網供電湖南省屬于一次能源匱乏省份,新能源潛力有限且優勢不明顯。全省光伏發電年平均利用小時數約900小時左右,屬于太陽能Ⅲ類區域,資源相對不優;風能屬于Ⅳ類區域,70m高度地區年平均風速大致在5-6m/s之間,風電年均發電小時數為2100小時左右,資源相對匱乏。水資源量豐富但開發基本飽和,后續開發難度和經濟代價較大,同時全省不具備調節能力的徑流式中小型電站占總裝機規模的80%以上,具備一定調節能力的水電站不足10個。核電有資源但短期難以投產。因此在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和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實施路徑背景下,湖南省依靠本省資源推進能源綠8ClimateChangeandEnergyTransitionProgram湖南電網調峰能力在局部時段嚴重不足,水電調節能力有限,火電頻繁深度、啟停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愿景,需構建新能源占比逐漸提高的新型電力系統,推動清潔電力資源大范圍優化配置。為滿足高比例、大規模新能源消納,亟待在煤電靈活性改造、燃機調峰電站、抽水蓄能電站、電化學儲能等靈活調節電源建設以及電網的輸送為實現碳達峰目標,新能源將成為湖南省電源增量主體,預計到2025年新能源裝機占比將提升至30%以上,到2035年至44%。另一方面由于湖南能源資源匱乏,區外送入規模也將不斷擴大,預計到2035年湖南外調電力占最大負荷的比重將由現有的16%快速提升至接近30%。考慮到新能源、區外電力中特高壓直流無轉動慣量,系統的氣候變化與能源轉型項目9根據省內的能源活動水平、資源環境、電力消費、裝機結構及碳排放約束等因素,構建了基準場景、強化政策場景和達峰場景三大場景。三個場景均以2020年為基年,目標年為2035年,以5年為一個時段,與國家的五年規劃相對應。基準場景:僅考慮國家雙碳目標對湖南電力行業發展的基本要求,2025年至2030年,基本延續“十四五”期間發展模式。在此場景下,湖南省電力行業裝機結構、電力消費結構、電力消費強度存在一定優化,但電力電量增量空間主要由煤電補充,消費總強化政策場景:適當考慮碳達峰碳中和的約束作用,規劃部分低碳發展步驟,電力裝機結構適當調整,電力消費結構持續優化。該場景是在綜合考慮湖南省經濟社會發展現狀、環境發展需求的同時,兼顧了強化技術進步、改變經濟發展模式、改變生活消費模式、實現低排放等因素,電力電量增量空間主要由煤電補充為主,此場景為全省發展加速達峰場景:考慮碳達峰碳中和的強約束作用,將綠色低碳發展置于優先地位,主要經濟發展方式轉型全速推進,電力裝機結構優化進程更為迅速,綠色電力消費比重10ClimateChangeandEnergyTransitionProgram至2035年,較基準場景增加約900萬千瓦至2035年,較強化政策增加約400萬千瓦至2035年,較基準場景至2035年,較強化政策增十五五:每年增量40十六五:每年增量200十五五:每年增量140十六五:每年增量240十五五:每年增量240十六五:每年增量320十六五:每年增量100十五五:每年增量120十六五:每年增量100十五五:每年增量200十六五:每年增量100按5%容量按6%容量按7%容量2020年,湖南省全社會用電量為1929億千瓦時。基于彈性系數法、回歸分析法、產值單耗法等方法對湖南省2021-2035年全社會用電量進行測算。以“十四五”為例,約0.85。按照“十四五”期間全國的整體發展趨勢,隨著產業結構的轉型,各地GDP增速應逐漸放緩。高GDP增速說明產業結構轉型沒有按照預期進行,對于高耗能行業的管控也較不給力,因此電力消費與GDP增長的耦合程度也相對會越高。預測湖南省“十四五”期間電力消費增速為5.95%。20252025年全社會用電量7.0%19290.855.95%25752020年全社會用電量GDP(2)回歸分析法。以2010-2020年數據為基礎,繪制擬合湖南省地區生產總值與全社會用電量回歸曲線如圖3.2-1所示,圖中R2為相關度系數,最大值為1,此值越大12ClimateChangeandEnergyTransitionProgram200002500030000為盡量保證擬合曲線的準確性,本次測算采用了二次多項式對數據進行擬合,表達y=10x-將7%年均增速下的2025年GDP預測值代入式中計算,結果如表3.2-2所示。20252025年全社會用電量417827.0%5860128948.5%2025年GDP2020年GDPGDP預測全社會用電量。湖南省歷年各產業產值單耗變化趨勢如圖3.2-2所示。氣候變化與能源轉型項目130......... 圖3.2-2湖南省歷年各產業產值單耗一產用電量。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持續推進,一產電氣化程度穩步提高,預計單位電耗保持平穩增長,至2025年產值單耗約40~50千瓦時/萬元,一產用電量22~29億千瓦時。二產用電量。湖南將承接沿海產業轉移、發展支柱產業,省內積極落實產業優化升級、節能降耗等政策。預計省內二產單位電耗在現有水平上略有增加,約680~700三產用電量。隨著省內旅游產業潛力逐步釋放,第三產業成為拉動經濟增長主要力量,用電量比重逐步提高,預計三產用電量543~598億千瓦時。居民生活用電量。采用時間序列法、回歸分析法以及居民空調電量法對全省居民用電量進行預測,預計2025年湖南省居民生活用電量約814億千瓦時,年均增速8.9%。綜合各產業用電量與居民生活用電量情況,結果如表3.2-3所示。14ClimateChangeandEnergyTransitionProgramGDPGDP增速2025年(億元)2025年全社會用電量7.0% 58605029123159881426726.73%1758070035160170// 綜合考慮上述測算方法下的全社會用電量增速情況,采用加權平均法對增速進行權重調整,權重比例為0.4:0.2:0.4。“十四五”期間,湖南省全社會用電量年均增速約6.4%左右,2025年,全省用電量約2630億千瓦時。“十五五”“十六五”期間,類似于上述測算過程,基于《湖南省“十四五”電力發展規劃》研究成果,考慮湖南省終端消費電能替代工作的深入進度,參考國內全社會用電量變化趨勢及規劃情況,預測湖南省全社會用電量仍保持中高速增長,2030年約3350億千瓦時,2035年約4000億千瓦時。全社會用電量預測見表3.2-4。表3.2-4:全社會用電量預測表(單位:億千瓦時)年份202220232024202520302035全社會用電量218423232472263033504000隨著電力需求增長和省內大型電廠陸續投產,煤電行業耗煤需求將日益增加。“十四五”期間,綜合考慮永州電廠(2×100)、平江電廠(2×100)、華容電廠(2×100)等煤電項目投產,華岳一期(2×36.25)、耒陽一期(2×21)等落后煤電機組的退出,石門三期、益陽三期、株洲退城進郊等項目的落地,全省至2025年將新增煤電裝機900萬千瓦。“十五五”期間考慮新增200-400萬裝機規模;“十六五”期間,按照電力電量平衡計算結果及碳達峰的強約束作用,在加速達峰場景設置中全省將按不再新增煤電裝機考慮,另外兩種場景中煤電將仍有一定規模的增長。考慮到三大場景新能源裝機規模大小存在差異,因此各場景的煤電發電量將出現不同的量值。達峰場景下的風光裝機投產力度最大,強化政策場景次之,基準場景最小,因此在滿足全社會發展電力需求的前提下,煤電發電量在同一年度下以基準場景最大、強化政策場景次之、達峰場景最小的次序排列。同時,考慮到發電煤耗對發電耗煤總量的影響,不同發展階段下發電煤耗將呈現不同的數值。三大場景下的發電行業耗煤需求如表3.2-5所示。2025年9773054172969302409796930040702030年134630056531183298493590229437132035年1311294539697229039467422852961根據《太陽能資源評估方法》標準,湖南省絕大部分地區屬于太陽能資源豐富區,湖南省屬全國風能資源Ⅳ類的省區,風能資源理論儲量為5億千瓦,其中年平均風功率密度大于130W/m2地區的風能儲量超過5000萬千瓦,初步估算全省風能資源的理論開發量約3000萬千瓦,經濟技術可開發量超過2200萬千瓦。風能資源潛在可開發的場址區域與其地形地貌特征有關,主要集中分布在湘南、湘16ClimateChangeandEnergyTransitionProgram湖南省河流眾多,河網密布,河長5km以上的河流有5341條。全省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1570萬千瓦,水電技術可開發裝機容湖南省的水力資源大多集中于河流的上游和干流的中下游峽谷區,以包括資、沅、澧三水的湘西地區最豐富,為全國十二大水電基地之一。湖南省是我國煤炭資源較為貧乏的省份之一。湖南省煤炭累計探明資源儲量47.6億噸,保有資源儲量32.8億噸,占全國總量(14843億噸)不足0.3%;人均保有儲量不到全國人均保有儲量的5%。湖南煤炭煤種多、品種全,其中無煙煤占70%以上,煙煤占比不足30%。“十三五”以來,湖南省積極淘汰煤炭落后產能,但開發強度仍高于全煤炭整體運量較小。隨著浩吉鐵路(原名蒙華重載鐵路)投產后湖南新增“北煤南運大通道”,“三西”(蒙西、陜西、山西)地區煤炭可經此在1-2天直達湖南地區,煤炭調運用時較傳統“海進江”方式下的15天顯著縮短。浩吉鐵路投運后,緩解了湖南省鐵路因季節原因不能保證煤炭穩定供應的局面。通過浩吉、京廣鐵路經岳陽北站調運能力占全省總量的80%左右。湖南省是無油、乏氣省份,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資源儲量匱乏。天然氣資源以頁巖氣為主,頁巖氣資源潛力大,部分鉆井發現良好頁巖氣顯示,表明頁巖氣具有較好資源前景,但距頁巖氣勘探開發取得突破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據2012年國土資源部發布的《全國頁巖氣資源潛力調查評價及有利區優選》成果表明:湖南省頁巖氣資源量約為9.2萬億立方米,排名全國第六,湖南氣電未來開發(6)生物質資源湖南省為亞熱帶濕潤氣候,有利于農林作物生長,是生物質資源蘊藏較豐富省份,生物質發電存在一定的發展潛力。根據農業、林業生物質資源量估算成果,全省農林生物質理論資源總量為7735萬噸/年,可發電利用資源量為2030萬噸/年;另經估算,2025年及2035年全省生活垃圾清運量將達到5.26萬噸/日和5.83萬噸/日,具備湖南省地熱能資源豐富,還有少量的中深層地熱資源,擁有已查明的23℃以上的溫泉、熱水鉆孔、熱水礦泉165處,其中天然露頭138處,鉆孔26處,礦井3處。熱水和礦水開采資源總量14511噸/小時,每年排放熱量相當于28.84萬噸標準煤,具備較(8)核能資源湖南省已探明鈾礦儲量2.6萬噸,居全國第三,鈾礦石占全國總量的1/3以上,是國內重要的核燃料基地。湖南省水系發達,地質結構穩定,有一定核電站址資源,受制三大場景下,電力裝機結構逐年優化,可再生電源占比提高,光伏、風力發電裝機占比快速提高,火電比例空間壓縮,電化學儲能規模穩步增加。三大場景下的各電源裝機規模、發電量具體見表3.2-6、3.2-7。18ClimateChangeandEnergyTransitionProgram氣候變化與能源轉型項目氣候變化與能源轉型項目表3.2-6:三種場景下湖南省各電源裝機規模預測結果(單位:萬千瓦)場景電源202120222023202420252026202720282029203020312032203320342035煤電232524522652281030203075313031853240329533503405346035153570氣電100120200230260290320320350350350380380380380常規水電159015901640164916491659166916791689169817081708170817081747基準抽蓄120120120155155260380500620620620620680700740場景光伏573755936111813001340138014201460150017001900210023002500風電7758819881094120012251250127513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生物質98111124137150155160165168170170170170170170儲能4584122161200225250275300325325325325325325煤電232524522652281030203070312031703220327033203370342034703520氣電100200290290296296346346395395395444444444444常規水電159015901640164916491659166916791689169816981718172817381747強化抽蓄1201201201551552603805007007409201040116014001674政策光伏573755936111813001440158017201860200022402480272029603200風電775881988109412001320144015601680180019002000210022002300生物質98111124137150155160165168170170170170170170儲能4584122161200250300350400450500550600650700煤電232524522652281030203020307031203170322032203220322032203220氣電100200290290296296371446446446544544544544544常規水電159015901640164916491659166916791689169817081718172817381747加速抽蓄12012012015515526038050062074010401280152017602034達峰光伏573755936111813001540178020202260250028203140346037804100風電775881988109412001400160018002000220023002400250026002700生物質98111124137150155160165168170170170170170170儲能4584122161200250300350400450500550600650700ClimateChangeandEnergyTransitionProgram電光伏風電62096962544181042427162086090289543812004448010101280742109594254369572801280710914785514414232375770116070710959120234055180128081093789540711814047989040052085561541147519958520104071410958817531153080122065093262547301232837371044080342525146017852510950785109547120254488801090770907895545816236478830101077210956714728350980113056091461544188922164560ClimateChangeandEnergyTransitionProgram電光伏風電62096962544181042427162086090289543812004448010101280742109594254369572801280710914785514414232375770116070710959120234055180128081093789540711814047989040052085561541147519958520104071410958817531153080122065093262547301232837371044080342525146017852510950785109547120254488801090770907895545816236478830101077210956714728350980113056091461544188922164560場景電源202120222023202420252026202720282029203020312032203320342035煤電8448898749279771045108811471242134613031306131313161311氣電212542485561676470707076767676場景電源202120222023202420252026202720282029203020312032203320342035525525541544544547551554540543547564581581594 抽蓄141414181830445871687171788193光伏46607589104107110114117120153171189207225風電157178199221242247253258263263297318339360382生物質465258647173757879808080808080外調4004405205606206507107708108609501010107011601240525525541544544547551554540543547564581581594煤電844873855914969101610281060111511831108108411061047972氣電214261616262736979797989898989光伏46607589104115126138149160202223245266288風電157178199221242267291315339364403424445466488生物質465258647173757879808080808080525525541544544547551554540543543567588591594抽蓄14141418183044588181106120133161209電844215254615746400到2025年,三大場景裝機結構差別不大,基準場景下全省總裝機為7934萬千瓦,強化政策和加速達峰場景下均為7970萬千瓦。按照湖南省十四五電力規劃,三大場景下的風光裝機規模將達2500萬千瓦,煤電裝機規模約3020萬千瓦,主要差別體現在基準場景下的氣電發展規模較落后于其他兩個場景。到2030年,基準場景下全省總裝機為9258萬千瓦,強化政策場景下為10523萬千瓦,加速達峰場景下為11424萬千瓦。主要差別體現在風光裝機增長上,相比2025年,三大場景下風光裝機的增量分別為300萬千瓦、1300萬千瓦和2200萬千瓦。到2035年,基準場景下全省總瓦。相比2030年,三大場景下風光裝機的增量分別為1500萬千瓦、1700萬千瓦和2100萬千瓦。加速達峰場景下,2025年全省總裝機規模約7970萬千瓦,其中風光裝機規模約2500萬千瓦,占比約31%(較2020年提升10個百分點),煤電裝機規模約3020萬千瓦,占比約38%(較2020年降低5個百分點),抽水蓄能及新型儲能裝機規模約355萬千瓦,占比約4%(較2020年提升2個百分點)。2030年全省總裝機規模達11424萬千瓦,其中風光裝機規模約4700萬千瓦,占比約41%(較2025年提升10個百分點煤電裝機規模約3220萬千瓦,占比約28%(較2025年降低10個百分點),抽水蓄能及新型儲能裝機規模約1190萬千瓦,占比約10%(較2025年提升6個百分點)。2035年全省總裝機規模達15215萬千瓦,其中風光裝機規模約6800萬千瓦,占比約45%(較2030年提升4個百分點煤電裝機規模約3220萬千瓦,占比約21%(較2030年降低7個百分點),抽水蓄能及新型儲能裝機規模約2734萬千瓦,占比約18%(較2030年提升8個百分點)。整體來看,湖南省發電量結構以“增光伏,加風電”的趨勢持續優化,可再生能源到2025年,三大場景下的總發電量都維持在2010億千瓦時左右,未體現較大的差異性,其中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約979億千瓦時,相比2020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的增量為186億千瓦時。到2030年,三大場景下的電力裝機規模由于投產的光伏、風電、生物質等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的差異性,各場景下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量也表現出一定的差距,相比2025年三大場景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的增量分別為95億千瓦時、250億千瓦時和370億千瓦時。到2035年,相比2030年三大場景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的增量分別為300億千瓦時、430億千瓦時和520億千瓦時。湖南省2021-2035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如圖3.2-3所示。氣候變化與能源轉型項目210—基準場景—強化政策場景加速達峰場景圖3.2-3湖南省2021-2035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加速達峰場景下,2025年全社會用電量約2630億千瓦時,其中區外調入電量約620億千瓦時,占比約24%(較2020年提升5個百分點),新能源發電量約417億千瓦時,占比約16%(較2020年提升約7個百分點煤電發電量約969億千瓦時,占比約37%(與2020年下降約3個百分點)。2030年全社會用電量約3350億千瓦),新能源發電量約724億千瓦時,占比約22%(較2025年提升約6個百分點煤電發電量約902億千瓦時,占比約27%(較2025年降低約10個百分點)。2035年全社會用電量約4000億千瓦時,其中區外調入電量約1280億千瓦時,占比約32%(較2030年提升2個百分點),新能源發電量約1021億千瓦時,占比約26%(較2030年提升約4個百分點煤電發電量約742億千瓦時,占比約19%(較2030年降低約(6)電力調入調出預測目前,湖南省外電調入的主要通道為祁韶直流(800萬千瓦)與鄂湘聯絡線(176萬千瓦)。2021年底,南昌~長沙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工程剛建成投產,外電受電能力大幅提升,通過系統穩定計算后,“祁韶+鄂湘”外電總限值為可達840萬千瓦到2025年,荊門~長沙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工程建成投產后,三大場景下的各外電通道均考慮達到滿送能力,全省區外調入電量(祁韶、鄂湘、雅江)約620億千瓦時,其中火電電量約246億千瓦時。到2030年,基準場景和強化政策場景下暫不考慮吐電入湘通道建設,預計這兩個場景下的外調電量將達到860億千瓦時。加速達峰場景考慮吐電入湘建成50%的送電限額能力,預計加速達峰場景下的外調電量將達到101022ClimateChangeandEnergyTransitionProgram億千瓦時。到2035年,按新建跨區域輸電通道可再生能源比例不低于50%的原則,強化政策和加速達峰場景下的外調電量提升至1280億千瓦時,含火電電量約576億千根據全社會用電量、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電力調入等預測結果,計算三大場景下的湖南省電力行業二氧化碳排放總量及趨勢如圖3.3-1所示,具體數值見表3.3-2。圖3.3-12021-2035年三種場景下電力行業碳排放變化趨勢基準場景和強化政策場景下,從“十四五”到“十五五”前期,湖南省電力電量增量空間仍需要煤電作為補充,碳排放量均無法在2030年前實現達峰。基準場景達峰時間預計在2035年后;強化政策場景達峰時間預計在2033年,碳排放量峰值為1.25億氣候變化與能源轉型項目加速達峰場景下,在2030年實現碳排放達峰,峰值區間維持在1.09億噸左右,年均增速約3%,電力行業碳排放量占全省能源活動總排放量約32%左右。碳達峰后碳排放進入平臺期,下降幅度不明顯,到2035年,碳排放量預計最低降至1.05億噸左右。取加速達峰場景下的碳排放總量與基準、強化政策場景進行比較:至2030年,達峰場景下的碳排放比基準場景降低約3115萬噸,比強化政策場景降低約606萬噸;至2035年,達峰場景較基準場景幅值下降約4705萬噸,較強化政策場景下降約1878萬噸。考慮到僅在加速達峰場景下,湖南省電力行業可在“十五五”末實現碳達峰,本報以加速達峰場景為研究對象,“十四五”期間,湖南省煤電裝機較2020年新增規模約900萬千瓦,煤電發電量增加190億千瓦時左右,為全省電力安全穩定運行提供兜此時煤電發電量將逐步降低,轉由可再生能源出力和外電調入支撐起全省電力消費。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1349億千瓦時,占全社會用電量40%,外電調入1010億千瓦時,占比30%。到2035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1870億千瓦時,占全社會用電量47%,外電調入1280億千瓦時,占比32%。加速達峰場景下湖南省發電量結構逐年變圖3.3-2加速達峰場景下湖南省發電量結構逐年變化圖分碳排放來源對湖南省電力行業達峰過程的碳排放結構進行分析,結果如圖3.3-324ClimateChangeandEnergyTransitionProgram圖3.3-3不同時期湖南省電力行業碳排放結構氣候變化與能源轉型項目25該部分主要包含煤電和氣電的消費排放。整體來看,達峰場景下的通過發電直接產圖3.3-4加速達峰場景下直接和間接碳排放變化趨勢在加速達峰場景下,到2025年,全省電力行業直接排放總量約8100萬噸,約占電力行業碳排放總量的80%,其中煤炭消費排放占排放總量的77%,天然氣消費排放占比約3%。到2030年,直接排放部分結構逐步優化,湖南省直接排放總量約7500萬噸,約占電力行業碳排放總量的68%。到2035年,直接消費排放持續降低,間接排放穩步增加,全省直接排放降至約6100萬噸,約占電力行業碳排放總量的58%,較2025年下降22個百分點;其中煤炭消費排放占比進一步降低至54%。該部分主要取決于調入電力中的非清潔電量占比,即源于火電發電量的間接耗煤排放。據分析,“十四五”期間湖南省外調電力線路主要為鄂湘聯絡線、祁韶直流及雅江直流,“十五五”期間新建投產寧電入湘線路,“十26ClimateChangeandEnergyTransitionProgram鄂湘聯絡線1200祁韶直流144216雅江直流800寧電入湘180180吐電入湘180180根據上表測算得出,全省電力行業碳排放間接部分持續增長,直至“十六五”中后期基本保持穩定。2025年,間接排放總量約2000萬噸,占全省排放總量的20%。2030年,間接排放總量約3500萬噸,較2025年增長76%,占碳排放總量的32%。2035年間接排放漲至約4400萬噸,占碳排放總量的42%。各場景下的排放結構詳細數據見表3.3-3。氣候變化與能源轉型項目27ClimateChangeandEnergyTransitionProgram表3.3-2:三種場景下湖南省電力行業碳排放總量預測結果(單位:萬噸ClimateChangeandEnergyTransitionProgram場景202120222023202420252026202720282029203020312032203320342035基準場景82728783922595731025610851116301244313212140581425714550147021497715213強化政策82348548913094481009810293106341097711243115491192112257124781241512385加速達峰82168498908993961003310223103391045810581109431084210710107821075210508表3.3-3:三種場景下湖南省電力行業碳排放結構測算結果(單位:萬噸CO2)202120222023202420252026202720282029203020312032203320342035 6887713373877651792484218949951010107107411064110543104451034810253686370837310754477857875796680588152824683418438853580027502685470647280750477337592745373177183705267406441615658835623 224385169336348359371384397401406410415420224385169336349361374388402410417425433440224385169336355375396419442456471486502519 1363136317521752199620832322256227212921321436013846421445401350135017351735197620692307254527032901317034023518398044431341167617241724196322762510274529803449364637984139436743672007年,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中國木紋板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無溶劑無毒防腐防滲涂料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無頭針自動搓牙機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精密陶瓷燒成窯爐材料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羽毛球上套機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中心性漿液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護理業務學習課件
- 2025-2030年中國丁基內胎市場規模分析及投資風險評估報告
- 新疆建設職業技術學院《體育教材教法》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肇慶市實驗中學高中歷史三:第課漢代的思想大一統教案
- 2025至2030年中國綠化素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CJJ99-2017 城市橋梁養護技術標準
- 幼兒園小朋友餐前播報清新卡通風格模板
- 2023-2024學年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草橋中學八年級(下)期中數學試卷(含解析)
- 低階粉煤外熱式連續干餾技術規范
- 第7課 珍視親情 學會感恩(課件)-【中職專用】高一思想政治《心理健康與職業生涯》同步課堂(高教版2023·基礎模塊)
- 工地工人工傷賠償協議模板合集3篇
- 【EHS領導力培訓】安全領導力與執行力培訓
- 乳腺癌化療個案護理
- 眼睛的結構和視覺系統
- 陜09J01 建筑用料及做法圖集
- 2024年醫療信息安全培訓資料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