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二 第五單元 中國近代社會主義的變遷 單元測試_第1頁
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二 第五單元 中國近代社會主義的變遷 單元測試_第2頁
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二 第五單元 中國近代社會主義的變遷 單元測試_第3頁
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二 第五單元 中國近代社會主義的變遷 單元測試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二第五單元中國近代社會主義的變遷單元測試一、單項選擇題1.“又是庚申〔1920年〕元旦節,過年過得直貫沖。見面齊聲道恭喜,脫帽都行一鞠躬……祝罷再把新年賀,兩手深深打一恭。〞詩句中這些習俗的變化集中反映了中國社會A.

民族解放的進展

B.

民主革命的成就

C.

工業革命的啟動

D.

啟蒙運動的開展2.木椅作為普遍使用的坐具,開始于()A.

周代

B.

三國

C.

唐末

D.

元朝3.據NBA〔美國籃球職業聯盟〕官方宣布,2019-16賽季NBA有100名國際球員,來自37個國家和地區,連續第二年國際球員過百,創造歷史新高。同時,海外比賽頻繁,其國際系列賽要在7個國家和地區的10個城市完成10場比賽,曾經在我國的北京和上海兩個大城市舉辦過。目前,NBA的比賽和節目通過40種語言在全球215個國家和地區播出。材料說明〔

〕A.

經濟全球化推動了文化的不斷交流

B.

美國借著籃球運動進行文化侵略

C.

經濟全球化促使各國文化逐漸趨同

D.

社會分工和國際關系更加有序4.肖恩·馬洛尼說:“互聯網是魔幻的第七大洲,在這里,每個人只需敲幾個鍵盤就可以了解到世界上的所有知識。〞他這樣評價互聯網的主要理由是(

)A.

互聯網具有迅速傳播信息的功能

B.

互聯網具有很強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C.

互聯網比其他媒介更加快捷與方便,信息量更大

D.

互聯網的技術含量高5.在工業革命或科技革命的創造創造中,有許多新興通訊和傳播工具影響中國人的生活長達百年以上,且至今仍在廣泛使用。以下通訊和傳播工具中屬于這種情況是A.

B.

電報

C.

電視

D.

互聯網6.1872年,有人作詩云:“見聞歷歷備于此,讀之可驚復可喜。費去十文買一紙,博古通今從此始。〞詩中所提的“紙〞是A.

傳單

B.

信件

C.

報紙

D.

書籍7.洋裝在中國流行,并未取代傳統服飾,而是促進中國服飾的改進,出現了中西合璧的產物。下面那些是中西合璧的產物A.

中山裝和旗袍

B.

華冠儒服

C.

男女禮服

D.

列寧服8.中華民國成立后,我國境內出現了大量通俗性報刊。以下哪一項屬于通俗性報刊的特點(

)A.

帶有濃厚的政治色彩

B.

更加強調商務信息傳遞

C.

知識性和趣味性相結合

D.

多數是由西方人創辦的9.下側漫畫?發辮之將來?從本質上說明,當時社會上一局部人(

)A.

盲目崇尚西洋風氣

B.

刻意保存傳統精華

C.

舊有觀念根深蒂固

D.

主動破除國人陋俗10.“消失的舊時光一九四三,在回憶的路上時間變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屬于那年代白墻黑瓦的淡淡的憂傷……〞以上是周杰倫歌曲中的一段歌詞。以下情況在1943年的北京不可能出現的是〔

〕A.

青年男女身著西服、婚紗在西式教堂中舉辦婚禮

B.

戀愛中的青年男女把約會地點定在咖啡館、西餐廳、電影院

C.

工人上班有的坐公共汽車,有的騎自行車

D.

徐小姐愛好很多,如讀書、閱讀?申報?、看北京電視臺播放的電視節目等11.以下關于影視事業開展的表述,正確的選項是〔

〕A.

?風云兒女?的首映成功,標志著中國電影事業的起步

B.

?歌女紅牡丹?拍攝成功,中國電影事業走向輝煌

C.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國電影事業走向輝煌

D.

1958年,上海電視臺開始試驗播出,標志著中國電視事業的誕生12.中國近代史上,上海許多商家曾把招牌中的“滿〞字改成了“新〞字,如“滿漢首飾〞、“滿漢茶食〞等改成了“新漢首飾〞、“新漢茶食〞,這主要是緣于〔

A.

維新變法的興起

B.

辛亥革命的進行

C.

新文化運動的開展

D.

五四運動的爆發13.“粉絲〞是現代年輕人中的時尚語言,它來源于英語的fans,追隨者、崇拜者的意思,這說明當代中國語言變化的原因是

〕A.

為適應新事物而創造的詞語

B.

受外來語言的影響

C.

受港臺和地方語言的影響

D.

受生活水平的影響14.以下圖片所示居室建筑在20世紀30年代前后的近代中國同時并存。其中,具有典型的中西合璧特征的是(

)A.

B.

C.

D.15.?故都雜詠?中寫道:“嘖嘖沿街賣報聲,成天奔波送新聞;秀才不出門前去,一樣全球消息靈。〞材料說明近代報紙(

)A.

改變了人們的閱讀方式

B.

豐富了群眾的娛樂生活

C.

加速了社會新聞的傳播

D.

宣傳民主革命政治主張16.〔2019·豫晉冀高三第二次調研·10〕中國近代奇女子張幼儀在三歲那年〔1903年〕被迫纏腳三天,但最終在二哥“現在再也沒人覺得纏腳好看了〞的勸說下得以幸免。張幼儀的這一經歷反映了〔

〕A.

向西方學習的思潮深入人心

B.

中國已經出現不同程度的覺醒

C.

男尊女卑的陋習被逐漸打破

D.

社會習俗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17.近代以來,中國傳統文化在與西方文化交融碰撞中孕育出了許多富有民族傳統特色的新生事物。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

〕A.

長袍馬褂期

B.

中山裝

C.

咖啡店

D.

西服二、材料分析題18.閱讀材料,答復以下問題材料:1955年國務院發布?關于城鄉劃分標準的規定?,對“農業人口〞與“非農業人口〞做出明確劃分,我國城鄉二元別離的戶籍結構由此開始,國家嚴格限制人口流動。

1984年國務院發出?關于農民進入集鎮落戶問題的通知?,規定自理口糧戶口屬于非農業戶口,之后又實行當地有效城鎮戶口。1985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公布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條例?,居民身份證制度的實施使人口管理開始走向科學化與現代化。2019年國務院轉批公安部?關于小城鎮戶籍管理制度改革的試點方案?,放開農村人口的落戶限制,規定已在小城鎮就業、居住并符合一定條件的農村人口可在小城鎮辦理城鎮常住戶口,享受同等的教育、醫療、住房、養老等權利。2019年國務院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意見進一步調整戶口遷移政策,全面放開建制鎮和小城市落戶限制、有序放開中等城市落戶限制、合理確定大城市落戶條件、嚴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規模,切實保障農業轉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合法權益。

——摘編自任潔?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戶籍制度改革與城市化進程的階段性分析?〔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20世紀80年代以來戶籍改革的特點。〔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20世紀80年代以來戶籍改革的意義。19.閱讀以下材料:主題一

毀路口號

19世紀末,義和團民眾曾經張貼“掀鐵道,拔電桿,緊急毀壞大輪船〞的揭帖。

主題二

“馬拉火車〞

1878年,美國一公司獲得唐山煤礦開采權,報請修筑唐山至北塘之間的運煤鐵路,遭到清政府多數官員強烈反對。兩年后,唐山至胥各莊之間9千米長的鐵路以不用機車牽引為條件獲準興建。由于不允許用機車牽引,只好用馬拉,被譏諷為“馬車鐵路〞。

主題三中國進口第一輛奔馳轎車

1898年,袁世凱為慈禧賀壽進貢一輛奔馳牌轎車。不料,慈禧僅試坐一次便將其“打入冷宮〞棄置不用了。原來,汽車解決不了“尊卑〞問題,司機不但坐在慈禧的前面。而且還和她“平起平坐〞,有傷“體制〞,最終被閑置起來。

主題四中國現代高鐵

高鐵網:2019年12月26日,京廣高鐵全線通車,并與廣深高鐵貫穿,構成世界運營里程最長的京深高鐵。旅客從北京到深圳只需9小時左右,比以前縮短了15小時。

請答復:〔1〕對義和團運動提出的口號你是如何認識的?〔2〕從維護國家平安的角度出發,當時大多數官員反對修建鐵路的理由有哪些?〔3〕材料二、三的“馬車鐵路〞“奔馳打入冷宮〞這些“昨天的故事〞說明了什么問題?〔4〕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修建鐵路意義的認識。三、綜合題20.婦女地位的變化是一定時期的政治、經濟和社會風氣的折射。閱讀以下材料:

材料一清末民初,近代中國第一部論述婦女問題的專著?女界鐘?,將婚姻自由與追求自由平等的革命要求結合起來,認為“曾是區區婚姻之自由而不能奪,而乃對萬象以言革命,吾知其必無成〞。所以,在清末,隨著資產階級革命運動和女子解放運動的高漲,婚姻變革的浪潮洶涌而起。

——陳旭麓?中國近代社會的新陳代謝?

材料二中國近代婦女解放運動的興起和開展,女學的興起和女子受教育權利確實立,救亡圖存的需要和女性自身的初步覺醒,使得女子將自身的解放與國家民族的命運聯系在一起,響亮地提出了“天下興亡,匹‘婦’亦有責焉〞的口號。隨著時代的開展,中國的婦女解放不斷地向前推進。

——安徽人文講壇?天下興亡,匹“婦〞有責?

請完成:〔1〕依據材料一、材料二和所學知識,說明清末民初我國婦女地位發生的變化。〔2〕結合材料一、材料二,歸納說明我國近代前期婦女解放的社會原因。〔3〕綜合上述材料和問題,指出婦女地位變化所折射的歷史開展趨勢。21.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答復以下問題

【材料一】北魏建國后明顯保存了鮮卑的歷史傳統,繼續沿用村社土地分配原那么。永興五年〔413〕,“徒二萬余家于大寧,計口授田。〞——據?魏書?卷三和唐長孺?魏晉南北朝隋唐史三論?

【材料二】太和九年〔485〕,“下詔均給天下田: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畝,婦人二十畝……〞。

——?魏書?卷一百一十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土地分配方式有何相同之處〔2〕材料二中的土地分配制度經北魏孝文帝推行后,一直沿用到唐代中期。除此之外,北魏孝文帝還推行了那些改革措施〔3〕概括說明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溯源,以及這一改革對后世的影響。答案解析局部一、單項選擇題1.【答案】B2.【答案】C3.【答案】A4.【答案】C5.【答案】A6.【答案】C7.【答案】A8.【答案】C9.【答案】C10.【答案】D11.【答案】B12.【答案】B13.【答案】B14.【答案】B15.【答案】C16.【答案】B17.【答案】B二、材料分析題18.【答案】〔1〕特點:由點到面逐步推進,漸次改革;戶籍改革與經濟體制改革相照應;鼓勵農村人口向城市流動;戶籍改革與改善民生相結合;戶籍管理由封閉走向開放,逐漸法制化、科學化、現代化。

〔2〕意義:適應了經濟體制改革的需要;促進了經濟開展;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合法權益;促進了社會進步;促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