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宿遷市沭陽懷文中學2024屆化學九上期中達標檢測試題含解析_第1頁
江蘇省宿遷市沭陽懷文中學2024屆化學九上期中達標檢測試題含解析_第2頁
江蘇省宿遷市沭陽懷文中學2024屆化學九上期中達標檢測試題含解析_第3頁
江蘇省宿遷市沭陽懷文中學2024屆化學九上期中達標檢測試題含解析_第4頁
江蘇省宿遷市沭陽懷文中學2024屆化學九上期中達標檢測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蘇省宿遷市沭陽懷文中學2024屆化學九上期中達標檢測試題注意事項1.考生要認真填寫考場號和座位序號。2.試題所有答案必須填涂或書寫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第一部分必須用2B鉛筆作答;第二部分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作答。3.考試結束后,考生須將試卷和答題卡放在桌面上,待監考員收回。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5小題,共30分)1.一定條件下,水在密閉容器里的冷卻過程中,溫度和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時刻的存在狀態,下列有關判斷正確的是()A.水分子間的間隔:②>③ B.水分子的運動速率:②>①C.狀態③的水分子靜止不動 D.①→②→③的過程中水分子沒有發生改變2.“風蒲獵獵小池塘,過雨荷花滿院香”。用微粒觀點解釋我們能聞到荷花香的原因是()A.分子間有間隔 B.分子的體積很小C.分子在不斷運動 D.分子大小發生了變化3.元素M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MCO3,它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00。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M元素的名稱是鈣元素 B.M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40C.M元素的氧化物為CaO D.化合物中M元素的化合價為+4價4.下列實驗中關于指定容器中的水的用途的解釋,不正確的是A.A B.B C.C D.D5.下列儀器,在過濾時用不到的是()A.玻璃棒 B.鐵架臺 C.蒸發皿 D.燒杯6.各種溶液在生活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以下生活中常見的物質,不屬于溶液的是()A.醫用酒精 B.生理鹽水 C.純牛奶 D.礦泉水7.為了除去物質中的雜質(括號內物質為雜質),所選用試劑和操作方法都正確的是()物質選用試劑(過量)操作方法ACO2(CO)O2將混合氣體在氧氣中點燃后收集BZn(Cu)稀硫酸加入稀硫酸,充分反應后過濾、洗滌干燥CCaCO3(NaCl)水加入水中,充分攪拌后過濾、洗滌干燥DCO(CO2)氧化銅緩緩通過裝有灼熱氧化銅的玻璃管A.A B.B C.C D.D8.含原子團的物質是()A.Cu B.CO C.KCl D.KNO39.減少含硫煤燃燒對大氣的污染,適宜在煤中加入的物質是()A.沙子B.燒堿C.碳酸鈉D.石灰石10.下列物質對應的化學式正確的是A.氧化鎂——MgO2 B.氫氧化鈉——NaOHC.氦氣——He2 D.氯化鐵——FeCl211.核安全是2016國際外交的主題之一.核電站中核燃料鈾或钚在中子的撞擊下,原子核發生分裂,產生氙、鍶等粒子和射線,同時釋放大量的能量.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粒子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以下表述中正確的是()A.鍶原子的原子質量是87.62B.圖3所表示粒子的化學符號是SrC.反應中鍶元素易失去電子D.鍶原子的中子數為3812.下列物質屬于混合物的是A.蒸餾水 B.二氧化碳 C.液態氧 D.潔凈空氣13.物質性質決定用途。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相同條件下氮氣密度小于氧氣,可用于工業上分離液態空氣獲得氧氣B.干冰升華時需從環境中吸收大量熱量,可用作人造云霧C.液氧化學性質活潑,可用作火箭助燃劑D.大部分化學反應會釋放能量,可用于加熱食物、照明、發電等14.2005年9月中央電視臺在福州現場直播“碗礁一號”水下考古,潛水員帶到水下用于呼吸的貯氣瓶中裝的氣體一定含有A.氮氣 B.氧氣 C.氫氣 D.二氧化碳15.甲醛(CH2O)是家庭裝修后造成室內污染的主要有害氣體,下列關于甲醛的說法正確的是A.甲醛是由碳.水兩種物質組成;B.甲醛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C.一個甲醛分子由一個碳原子.一個氫分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D.甲醛由一個碳元素.兩個氫元素.一個氧元素組成。二、填空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6分)16.請根據如圖所示實驗,回答問題。A中的現象: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熱,有黑色固體生成。瓶內放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_。三、簡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25分)17.(8分)空氣和水都是人類寶貴的自然資源,生活、工農業生產都離不開。(1)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是_____。為比較二氧化碳和空氣的溫室效應,可將盛滿兩種氣體的密閉廣口瓶同時置于陽光下進行實驗,此實驗需定時測量的數據是_______。(2)海水能夠吸收二氧化碳,其原因之一是二氧化碳可以跟水反應,請寫出該反應的符號表達式:_______________。(3)長期飲用硬水對人體健康不利,生活中可以采取__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4)目前許多學校安裝了直飲水機,其主要工作流程如下圖:其中①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③中紫外線燈管照射的作用是____。18.(8分)取兩支大小相同的醫用注射器,將栓塞向外拉,分別吸入等體積的空氣和水,用手指頂住針筒末端的小孔,將栓塞慢慢推入.(1)從微粒的角度說明物質可被壓縮的原因是_____.(2)內裝_____(填“水”或“空氣”)的注射器更易被壓縮,原因是_____.四、探究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9.0分)19.(8分)鐵暴露在空氣中會生銹。不知你注意了沒有,將蘋果切開不久,果肉上就會產生一層咖啡色的物質,也好像是生了“銹”一樣。某化學活動小組對此進行了探究。(提出問題)切開的蘋果“生銹”與什么因素相關?(猜想與假設)猜想①:可能與空氣沒有關系,只是果肉內的物質自身相互反應而“生銹”猜想②: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質與空氣中的氧氣作用而“生銹”猜想③: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質與空氣中的氮氣作用而“生銹”猜想④: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質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作用而“生銹”(收集證據)(一)查閱有關資料:已知蘋果“生銹”是果肉里的物質(酚和酶)與空氣中的一種物質發生反應,生成咖啡色的物質。(二)實驗探究:針對上面的猜想①至猜想④,小明認為猜想③肯定不可能,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排除猜想③后,化學活動小組依次設計了實驗方案,進行了實驗驗證,并依次觀察到下列實驗現象。請你將他們的探究方案補充填寫在下表中。猜想可行的實驗方案觀察到的實驗現象猜想①將一小塊果肉浸入盛有蒸餾水的燒杯中,觀察現象。果肉表面不變色猜想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果肉表面________猜想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果肉表面________(得出結論)是果肉中的成分與氧氣作用的結果,“生銹”的速度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果肉變色速度越快。(反思與評價)(1)在驗證猜想①時,同學們發現,如果水不與空氣隔絕,果肉放在水中時間長了也會“生銹”,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其實猜想①沒必要驗證,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應用)根據上述結論,要防止果汁變質,果品加工廠加工或保存果汁時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5小題,共30分)1、D【解題分析】

根據水分子在不同狀態時的性質以及間隔的知識進行分析解答即可,溫度升高,分子運動速率加快,間隔變大。【題目詳解】A、②是液態的水,③是冰的狀態,故水分子間的間隔:②<③,錯誤;

B、在狀態①時水分子的運動速率大于狀態②,錯誤;

C、狀態③的水分子在固定的位置震動,錯誤;

D、①→②→③沒有產生新物質,是物理變化,水分子沒有發生改變,只是分子間的間隔改變,正確;

故選:D。2、C【解題分析】

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質量和體積都很小;分子之間有間隔;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題目詳解】能聞到荷花香,是因為荷花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斷的運動的,向四周擴散,使人們聞到荷花花香,則原因是分子在不斷運動,故選C。【題目點撥】同種物質的分子性質相同,不同物質的分子性質不同3、D【解題分析】

相對分子的質量為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之和。【題目詳解】A、元素M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MCO3,它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00,設M的相對原子質量為x,,,則M元素的名稱是鈣元素,故A正確;B、設M的相對原子質量為x,,,M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40,故B正確;C、M元素的名稱是鈣元素,則M元素的氧化物為CaO,故C正確;D、化合物中碳酸根顯-2價,M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故D不正確。故選D。4、A【解題分析】

A、氧氣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且氧氣不易溶于水,所以集氣瓶中的水能潤濕氧氣,使用時導管b端接氧氣瓶,a端接病人鼻子,故A錯誤;B、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時,通過量筒中水的體積變化可知氧氣的體積。水的主要作用是間接測定氧氣的體積,故B正確;C、鐵在氧氣中燃燒時,水的用途是冷卻濺落的四氧化三鐵,防止炸裂集氣瓶,故C正確;D、集氣瓶中的水作用是水先將集氣瓶內的空氣排凈,后便于觀察氣體何時收集滿,故D正確。故選A。5、C【解題分析】

過濾是把不溶于液體的固體與液體分離的一種方法,過濾操作的裝置由鐵架臺、燒杯、玻璃棒、漏斗四種儀器組成。【題目詳解】A、過濾時需用玻璃棒引流,該儀器過濾時需用,故選項不符合題意。B、過濾時需用鐵架臺固定漏斗,該儀器過濾時需用,故選項不符合題意。C、過濾時不需要進行加熱,無需使用蒸發皿,故選項符合題意。D、過濾時需用燒杯盛放液體,該儀器過濾時需用,故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C。6、C【解題分析】

溶液是在一定條件下一種或多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中形成的均一、穩定的混合物。【題目詳解】A、醫用酒精是酒精分散到水中形成的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屬于溶液,故A錯誤;B、生理鹽水是氯化鈉分散到水中形成的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屬于溶液,故B錯誤;C、純牛奶不均一、不穩定,不屬于溶液,故C正確;D、礦泉水是礦物質分散到水中形成的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屬于溶液,故D錯誤。故選C。7、C【解題分析】

A、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燒,少量的一氧化碳燃燒不起來,且會引入新雜質氧氣,此選項不符合題意;B、Zn能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溶液和氫氣,銅與稀硫酸不反應,反而會把原物質除去,不符合除雜原則,此選項不符合題意;C、氯化鈉易溶于水,CaCO3難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過濾、洗滌、干燥的方法進行分離除雜,此選項符合題意;D、CO能與灼熱氧化銅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反而會把原物質除去,不符合除雜原則,此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C。【題目點撥】根據原物質和雜質的性質選擇適當的除雜劑和分離方法,所謂除雜,是指除去雜質,同時被提純物質不得改變,除雜題至少要滿足兩個條件:一是加入的試劑只能與雜質反應,二是反應后不能引入新的雜質。8、D【解題分析】A、

Cu中不含有原子團,錯誤;B、CO中不含有原子團,錯誤;C、

KCl中不含有原子團,錯誤;D、

KNO3含有原子團硝酸根,正確。故選D。9、D【解題分析】

煤燃燒產生二氧化硫,石灰石能與二氧化硫反應,可減少對大氣的污染,且石灰石價格低廉,氫氧化鈉也能與二氧化硫反應,但是氫氧化鈉價格較高。故選D。10、B【解題分析】

化合物化學式的書寫一般規律:金屬在前,非金屬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個數不能漏,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題目詳解】A、氧化鎂中鎂元素顯+2價,氧元素顯?2價,化學式為MgO,故A不正確;B、氫氧化鈉中鈉元素顯+1價,氫氧根顯?1價,化學式為NaOH,故B正確;C、氦氣屬于稀有氣體,化學式為He,故C不正確;D、氯化鐵中氯元素顯-1價,鐵元素顯+3價,化學式為FeCl3,故D不正確。故選B。11、C【解題分析】

A、鍶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87.62,該選項說法不正確;B、圖3所表示粒子的化學符號是Sr2+,該選項說法不正確;C、鍶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是2個,反應中易失去電子,該選項說法正確;D、鍶原子的中子數為:88﹣38=50,該選項說法不正確。故選C。【題目點撥】原子中,核電荷數=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原子序數。12、D【解題分析】

A、蒸餾水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的,屬于純凈物,不符合題意;B、二氧化碳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的,屬于純凈物,不符合題意;C、液態氧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的,屬于純凈物,不符合題意;D、潔凈空氣中存在氧氣、氮氣等,屬于混合物,符合題意。故D。【題目點撥】由不種物質組成的物質屬于混合物,根據物質的組成種類可以判斷物質屬于純凈物,還是屬于混合物。13、A【解題分析】

A、工業上分離液態空氣獲得氧氣,是根據液氧和液氮的沸點不同,不是根據密度不同,故A錯誤;B、干冰升華時需從環境中吸收大量熱量,可用作人造云霧,故B正確;C、液氧化學性質活潑,可用作火箭助燃劑,故C正確;D、大部分化學反應會釋放能量,可用于加熱食物、照明、發電等,故D正確。故選A。14、B【解題分析】

氧氣能供給呼吸,所以潛水員帶到水下用于呼吸的貯氣瓶中裝的氣體一定含有氧氣,故選B。15、B【解題分析】試題分析:由甲醛的化學式可知:甲醛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因此選項A錯誤,選項B正確;1個甲醛分子由1個碳原子、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因此選項C錯誤;元素只講種類,不講個數,因此選項D錯誤.故選B.考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純凈物和混合物的判別.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化學式的意義、物質的簡單分類和物質組成與構成的描述,難度較大.二、填空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6分)16、防止熔渣濺落,集氣瓶炸裂鐵+氧氣四氧化三鐵【解題分析】

(1)此反應放出大量的熱,會使黑色固體的溫度極高,若瓶底沒有水,熔渣會使集氣瓶因受熱不均炸裂,故目的為:防止熔渣濺落,集氣瓶炸裂;(2)生成的黑色固體是四氧化三鐵,文字表達式為:鐵+氧氣四氧化三鐵。故答案為防止熔渣濺落,集氣瓶炸裂;鐵+氧氣四氧化三鐵三、簡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25分)17、氮氣(或N2)溫度CO2+H2O=H2CO3煮沸(若寫“蒸餾”也得分)吸附水中異味和色素(或“吸附”)消毒殺菌(或“消毒”、“殺菌”)【解題分析】(1)根據空氣中氣體的含量解答;根據溫室效應造成溫度升高分析解答;(2)根據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解答;(3)根據生活中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解答;(4)根據活性炭有吸附作用分析解答;根據紫外線有消毒殺菌的作用解答。(1)空氣中氮氣的含量約為78%,故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是氮氣(或N2);由于溫室效應造成溫度升高。為比較二氧化碳和空氣的溫室效應,可將盛滿兩種氣體的密閉廣口瓶同時置于陽光下進行實驗,此實驗需定時測量的數據是溫度;(2)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H2O=H2CO3;(3)生活中可以采取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4)①中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水中異味和色素(或“吸附”);③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