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四首》課件_第1頁
《古詩四首》課件_第2頁
《古詩四首》課件_第3頁
《古詩四首》課件_第4頁
《古詩四首》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古詩四首《春望》《泊秦淮》《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過零丁洋》平聲:平聲仄聲:上、去、入現代漢語:陰平、陽平、上聲、去聲“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五言: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七言: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春望唐?杜甫唐杜甫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詩人簡介】字子美,(712-770)。其先代由原籍襄陽(今屬湖北)遷居鞏縣(今屬河南),為初唐詩人杜審言之孫。因詩中常自稱少陵野老,又做過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少陵、杜工部,其詩善于選擇具有普遍意義的社會題材,反映出當時政治的腐敗,在一定程度上表達了人民的愿望,他的許多優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開元盛世轉向分裂衰微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圣”和“詩史”。詩風沉郁頓挫,語言精煉傳神,對后世詩人影響極大。【創作背景】本詩屬五言律律詩,作于至德二年757年,當時杜甫46歲,他羈居在淪陷后的長安。【詩歌注釋】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春天來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感傷國事面對繁花,難禁涕淚四濺,親人離散鳥鳴驚心,反覺增加離恨。立春以來戰火頻連,已經蔓延三月,身在異鄉音訊難得,家信抵值萬金。愁緒纏繞搔頭思考,白發越搔越短,頭發脫落既短又少,簡直不能插簪。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泊秦淮唐?杜牧本詩選自《樊川文集》《泊秦淮》是杜牧游金陵,夜泊秦淮時所作。流經成內的秦淮河兩岸,從六朝以來,一直是權貴富豪縱情聲色、尋歡作樂的地方。詩人泊舟于此,眼見燈紅酒綠,耳聞淫歌艷曲,觸景生情,借古諷今,寫下了這篇的七絕,抨擊那些沉湎酒色、不理朝政的上層人物,表達了詩人對國家命運的關懷和憂憤。杜牧(803-852)

唐代文學家。字牧之。太和進士,曾為江西觀察使、中書舍人等職。以濟世之才自負,曾注曹操所定《孫子兵法》十三篇。其詩多諷諭時政之作。寫景抒情的小詩,多清俊生動。其詩在晚唐成就頗高,后人稱杜甫為“老杜”,稱杜牧為“小杜”。有《樊川文集》。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兩個“籠”字將煙、水、月、沙四者和諧地融合在起,描繪了一幅極其淡雅的水邊夜色,營造了柔和幽靜、迷蒙冷寂的氣氛。在夜晚時分,將船停在秦淮河邊,這河畔為燈紅酒綠之地。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后庭花》乃亡國之音。說“商女”不知亡國之恨而唱亡國之音,表面上是斥責“商女”,實際上是批評縱情聲色、醉生夢死的頹靡世風,批評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知”國之將亡的統治者。小結:這首詩于情景交融的意境中,形象而典型地表現了晚唐的時代氣氛,使人從陳后主的荒淫亡國聯想到江河日下的晚唐的命運,委婉含蓄的表達了詩人對國家命運的關切和憂慮,對世道的憤慨。全詩內容深厚,感情深沉,意味無窮,引人深思。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宋?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過零丁洋宋?文天祥

過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經,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