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消防資源網石崢嶸:規范圖示沒有明示疏散走道盡端到安全出口的距離要求,通常情況下,僅需控制好疏散門到安全出口的距離即可。但是,一些特例情況,仍需控制走道任意一點到安全出口的距離。一、有關安全疏散距離的概念:通常情況下,公共建筑的安全疏散距離,包括房間內任一點至房間直通疏散走道的疏散門的直線距離(L1)和房間疏散門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線距表5.5.17的規定(圖示1、圖示2)消防大講堂77消防大講堂77更多關于安全疏散距離的概念,可參專題:安全疏散-大房間短走道&小房間長走道,區別及應用!由上述示例和規范圖示可知,在計算疏散走道的疏散距離時,并沒有考慮疏散走道L3的長度(圖示3),那么,L3是否不受限制?也就是說,疏散走道盡端到安全出口的距離,是否要受限制?疏散走道是用于人員疏散通行至安全出口或相鄰防火分區的走道,疏散走道的兩側隔墻和樓板應滿足相應建筑耐火等級的燃燒性能和耐火極限要下,疏散走道不會是火災發生部位,人員也不會疏散走道兩側房間內的疏散距離,也從側面限制了疏散走道的長度。因此,規范圖示沒有明示疏散走道盡端到安全出口的距離要求,通常情況下,僅需控制好疏散門到安全出口的距離即可。注:有關疏散走道概念以及與疏散通道的異同,可參專題:建筑防火-疏散走道、疏散通道的區別及概念,疑難探討!需要注意的特殊情況:1、有些特殊情況下,房間并沒有向疏散走道開設疏散門(房間用作其他功能空間或通過其他疏散走道疏散),就可能出現L3較大的情況(示例4),這時應予控制。本示例中,L3可以參照房間內任一點至房間直通疏散走道的疏散門的直線距離(L1)控制。消防資源網消防大講堂772、在一些商業場所的走道或連廊等部位,可能成為擴大的空間,成為人員逗留的場所,這時必須適當控制安全疏散距離,防止極端情況的發生。3、丁字形走道,應遵行特殊規定,詳見專題:疏散路徑的幾種形式!T形、環形走道的!分享、規范查找等等!消防資源網消防大講堂77石崢嶸:地下建筑的功能,通常包括公共建筑、工業建筑、汽車庫、人防工程等,有關安全疏散距離的要求,規范不甚明確,爭議較大!第一章公共建筑《建規》5.5.17明確了公共建筑的安全疏散距離,但沒有地下部分的相關要求,地下建筑的安全疏散距離,可依據地下、地上建筑的防火分隔情況,酌情處置:一、當地下、地上建筑之間采取嚴格的防火分隔措施,安全疏散各自獨立時(圖示1、圖示2地下、地上建筑可視為兩個不同的建筑,安全疏散距離可參照以下要求處置:1、埋深不大于10m且地下部分的層數不超2層地下建筑,安全疏散距離可參照單、多層公共建筑的相關規定確定。2、地下部分埋深大于10m或者地下部分的層數大于2層的地下建筑,安全疏散距離應參照高層建筑的相關規定確定。(圖示2)二、當地下、地上建筑不能完全分隔(比如地上建筑的中庭下沉至地下室,圖示3)或安全疏散不能完全獨立時(比如共用安全出口,圖示4)時,安全疏散距離除滿足第一項要求外,尚應符合下列規定:地下建筑的疏散樓梯間形式和安全疏散距離等,應對比地上建筑要求,以較高要求為準。比如,對于地下建筑只需要采用封閉樓梯間的情形,如地上部分采用了防煙樓梯間,則地下部分也采用防煙樓梯間,對于地下建筑只需要按多層民用建筑確定安全疏散距離的情況,如地上部分為高層建筑,則地下部分也按高層建筑要求確定,等等。消防資源網消防大講堂77(圖示4)四、有關地下、地上建筑的防火分隔措施和安全疏散要求,以及安全疏散距離的示例講解,參專題:地下建筑-防火概論!第二章住宅建筑住宅建筑的地下部分,多為儲藏室、公共用房或汽車庫等功能場所,汽車庫應按汽車庫(第五章)的相關規定確定,儲藏室、公共用房等可參照公共建筑(第一章)的要求確定。第三章工業建筑工業建筑的地下部分,如具備生產、倉儲功能,參工廠、倉庫的相關規工業建筑的地下部分,如為公共用房(辦公、設備用房等),可參公共建筑(第一章)的要求確定,如為汽車庫,應按汽車庫(第五章)的相關規定確定。第四章人防工程平時供民用的地下建筑的人防工程,適應《人民防空工程設計防火規范》(GB50098-2009)的相關規定:消防資源網消防大講堂77人防工程部分的汽車庫,應按汽車庫(第五章)的相關規定確定。第五章汽車庫地下建筑的汽車庫部分,適應《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范》(GB50067-2014)的相關規定:分享、規范查找等等!消防資源網消防大講堂782、全部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建筑物(安全疏散距離可增加25%),敞本文所述條文及示例為公共建筑,住宅建筑應依《建規》5.5.29執行,對《建規》5.5.17規定了公共建筑內安全疏散距離的相關要求,明確了敞開第一章基本規則注:本文所述的“本表”是指《建規》表5.5.17。建筑內開向敞開式外廊的房間疏散門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線距離可按本表消防資源網消防大講堂78位于兩個安全出口之間的房間疏散門至最近第二章爭議探討消防資源網消防大講堂782、建筑內開向敞開式外廊的房間疏散門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線距離可消防資源網消防大講堂78分享、規范查找等等!消防資源網消防大講堂78石崢嶸:依據《建規》5.5.17第4款要求,觀眾廳、展覽廳、多功能廳、餐廳、營業廳等場所的安全疏散距離,可采取大房間短走道或小房間長走道的控制方式,同時,規范圖示增加了疏散夾角和行走距離等要求。針對規范圖示和設計中的諸多疑問,解說如下:基礎專題:安全疏散-大房間短走道&小房間長走道,區別及應用!一、《建規》5.5.17-4所述的觀眾廳、展覽廳、多功能廳、餐廳、營業廳等場所,具體包括哪些場所?主要包括觀眾廳、營業廳、多功能廳、餐廳、宴會廳、開敞式辦公區、展覽廳、會議報告廳、觀演建筑的序廳、體育建筑的入場等候與休息廳等類似場所!但不包括用作舞廳和娛樂場所的多功能廳。二、非機動車庫、閱覽室等場所,是否可依《建規》5.5.17-4執行?原則上,《建規》5.5.17-4應僅適應于第一問所述的相關場所,實際應用中,對于《建規》表5.5.17“其他建筑”類別中的類似場所,比如非機動車庫、閱覽室等場所,如確有需要,應可參照《建規》5.5.17-4執行。(本觀點有爭議)一防火分區的疏散樓梯形式一致。比如,對于需要采用防煙樓梯間的建筑,均應采用防煙樓梯間(注:裙房等特定場所除外)。除規范常規要求外,適應《建規》5.5.17-4的要求至少有5個:1、特定的適應場所,具體場所參見第一問;2、屬于一、二級耐火等級建筑;3、疏散門或安全出口不少于2個;4、室內任意一點至兩個疏散門(或安全出口)的連線夾角不應小于45°。消防資源網消防大講堂785、當疏散門不能直通室外地面或疏散樓梯間時,應采用長度不大于10m(12.5m)的疏散走道通至最近的安全出口。(注:當兩個疏散門均需通過疏散走道通至安全出口時,應分別對應不同的安全出口)本文所述的30m(37.5m)、10m(12.5m)、20m(25m)、22m(27.5m括號中的數值表示當該場所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時,室內任一點至最近安全出口的安全疏散距離可分別增加25%,其他類同。需要保證。當室內某一點至兩個疏散門(或安全出口)的連線夾角小于45°時,即不滿足疏散夾角的要求時,應保證這一點至最近疏散門或安全出口的直線距離:單、多層≤22m(27.5m),高層≤20m(25m)。注1:這類場所的室內疏散距離從寬,尤其要保證人員在建筑著火后能有多個不同方向的疏散路線可供選擇和疏散,要盡量將疏散出口均勻分散布置在平面上的不同方位。因此規定室內任意一點至兩個疏散門(或安全出口)的連線夾角不應小于45°。注2:為方便表達,本文將“室內任意一點至兩個疏散門(或安全出口)的連線夾角”統一表述為“疏散夾角”。可分區域酌情處置:1、當室內某一點至兩個疏散門(或安全出口)的連線夾角不小于45°時,即滿足疏散夾角的要求時,這一點至最近疏散門或安全出口的直線距離不應大于30m(37.5m)。2、當室內某一點至兩個疏散門(或安全出口)的連線夾角小于45°時,即不滿足疏散夾角的要求時,應保證這一點至最近疏散門或安全出口的直線距離:單、多層≤22m(27.5m),高層≤20m(25m)。示例:圖示1為某高層建筑示意圖,L1+L2≤10m(12.5m),房間中滿足疏散夾角的區域,任一點至最近疏散門或安全出口的直線距離不應大于30m(37.5m);不滿足疏散夾角的區域,任一點至最近疏散門或安全出口的直線距離不應大于20m(25m);消防資源網消防大講堂78規》表5.5.17中“其他建筑”的房間內任一點至疏散門的直線距離,對于本表其他功能的建筑,是否也適應這個距離?比如表5.5.17中高層旅館的距離為對于《建規》5.5.17-4所包括的功能房間,可以適應本距離要求:單、多層≤22m(27.5m),高層≤20m(25m)。示例:高層旅館的餐廳包廂、多功能廳等,當與旅館房間部分采取了符合規范要求的防火分隔和安全疏散措施后,可按此距離要求處置,不必按15m(18.75m)處置。如圖所述,某高層酒店的餐飲和多功能廳等位于獨立的樓層,房間內任一點至疏散門的直線距離不大于20m(25m),疏散門至安全出口的直線距離L1+L2≤40m(50m)。消防資源網消防大講堂78應為標識筆誤,此處的20m(22m)為單多層和高層的距離要求,實際可參本文要求執行:單、多層≤22m(27.5m),高層≤20m(25m)。本文圖示1和圖示2分別對應《建規》5.5.17圖示7續的平面示意圖三和平面示意圖四。兩者分別適應《建規》5.5.17的不同條款,也就是專題“安全疏散-大房間短走道&小房間長走道,區別及應用”所述的大房間短走道(圖示1)和小房間長走道(圖示2計算大房間短走道(圖示1)的兩個疏散門的疏散距離【10m(12.5m)】時,兩個不同疏散門應對應不同的安全出口。計算小房間長走道(圖示2)的兩個疏散門的疏散距離【40m(50m)】十一、“室內任一點至最近疏散門或安全出口的直線距離不應大于30m(37.5m)”和“疏散門采用長度不大于10m(12.5m)的疏散走道沒有,提問所涉的30m(37.5m)、10m(12.5m),無高層或但請注意,不滿足疏散夾角要求的房間區域,其疏散距離有高層和單多層建筑之分,具體詳見第七問及圖示1所述:當室內某一點至兩個疏散門(或安全出口)的連線夾角小于45°時,即不滿足疏散夾角的要求時,應保證這一點至最近疏散門或安全出口的直線距離:單、多層≤22m(27.5m),高層≤20m(25m)。30m(37.5m)是指人員疏散的直線距離,但實際中,人員疏散可能受到隔墻等因素影響,因此,參照《人員密集場所消防安全管理》(XF654-2006)第條,提出了行走距離不應大于45m的要求。也就是說,對于有內部隔間或隔斷的場所,應同時滿足行走距離不大于45m的要求。45m是定量指標,即使在直線距離37.5m時,也不得增加。30m(37.5m)是人員疏散的直線距離,是基本要求,必須滿足。也就是說直線距離30m(37.5m)和行走距離45m,必須同時滿足。消防資源網消防大講堂781、《建規》5.5.17-4所述的直線距離,不考慮設備、家具及辦公桌椅等障礙物的影響,也可以不考慮室內隔斷等影響。2、計算行走距離時,通常不考慮設備、家具及辦公桌椅等障礙物的影如圖示3所示:B點至安全出口的行走距離為(b1+b2A點至安全出口的行走距離包括A點至疏散門的直線距離(a1+a2)和疏散門到安全出口的直線距離(L1+L2)。可以,如圖示4,中間的大房間適應5.5.17-4的規定,其他房間A、B、C疏散門至安全出口距離不滿足10m(12.5m)要求,可按5.5.17第1款和第3款要求處置。實際上,這就是專題“安全疏散-大房間短走道&小房間長走道”中所述的“大房間短走道&小房間長走道”情形,本圖示中,中間的大房間按大房間短走道處置,兩側A、B、C房間按小房間長走道處置,互為補充。消防大講堂78注意,有效的疏散門(或安全出口)是指對于某一點可以正常到達和使用的疏散出口。在圖示5中,假如下部疏散走道只有一個疏散樓梯,針對于本圖示的大但是,依據安全疏散路徑的確立原則,本圖示下部區域的房間不應通過本大空間場所疏散,那么對于下部區域的房間則僅有一個安全出口,不滿足規范要求。參考專題:從火災風險等級,看安全疏散路徑的確立原則!消防資源網消防大講堂79不可以,當建筑物內全部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時,其安全疏散距按本表的規定增加25%。分享、規范查找等等!消防資源網消防大講堂79第九部分:安全疏散人數·凈寬度消防資源網消防大講堂79石崢嶸:疏散人數是建筑疏散設計的基礎參數之一,疏散人數是確定疏散凈寬度的基本要素。本文講述疏散人數的主要計算方法:面積比例法、固定座位統計法、床位統計法和核定法,同時解答計算中的主要問題!詳述如下:一、面積比例法:不同功能場所,有不同的人均使用面積要求,按建筑面積或使用面積,根據每人占用面積的下限值,可確定疏散人數,單位通常為(人/m2)或(㎡/人)。1、《建規》5.5.21明確了通用場所的人數要求,比如:1.1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中錄像廳的疏散人數,應根據廳、室的建筑面積按不小于1.0人/m2計算;其他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的疏散人數,應根據廳、室的建筑面積按不小于0.5人/m2計算。1.2展覽廳的疏散人數應根據展覽廳的建筑面積和人員密度計算,展覽廳內的人員密度不宜小于0.75人/m2。1.3商店的疏散人數應按每層營業廳的建筑面積乘以表5.5.21-2規定的人員密度計算。對于建材商店、家具和燈飾展示建筑,其人員密度可按表5.5.21-2規定值的30%確定。2、在一些專業或特殊的功能場所中,可依專業規范確定疏散人數,比《辦公規》4.2.3:普通辦公室每人使用面積不應小于6m2,單間辦公室使用面積不宜小于10m2。《辦公規》4.3.2:中、小會議室每人使用面積:有會議桌的不應小于2.00m2/人,無會議桌的不應小于1.00m2/人。《文化規》4.2.10、4.2.11:文化館的琴房,使用面積不應小于6m2/人;文化館的美術書法教室,使用面積不應小于2.8m2/人。二、固定座位統計法:消防資源網消防大講堂79《建規》5.5.21規定:有固定座位的場所,疏散人數可按實際座位數的1.1倍計算,實際應用中,存在以下情況:1、劇場、電影院、禮堂、體育館等的觀眾廳,可按實際座位數量和核定的服務人員數量確定,不需要增加10%的座位數量。2、在一些沒有固定座位的場所,但可按每座占用的使用面積推導出座位數,疏散人數可按座位數的1.1倍計算。示例1:《圖書館規》B.0.1:圖書館少年兒童閱覽室每座占使用面積設計計算指標為1.8㎡/座,由此可算出閱覽室的座位數,疏散人數可按座位數示例2:《中小學規》7.1.1規定:小學、中學普通教室的使用面積指標分別為1.36、1.39㎡/座。可依此推算座位數,疏散人數可按座位數的1.1倍計算。示例3:《餐飲規》4.1.2規定:餐館用餐區域每座最小使用面積宜為1.3㎡/座,快餐店用餐區域每座最小使用面積分別為1.0㎡/座。可依此推算座位數,疏散人數可按座位數的1.1倍計算。注:以上示例中,可能存在實際設計座位數與規定要求座位數不一致的情形,以較高值為準。三、床位統計法:人數,比如,《宿舍規》5.2.3:宿舍建筑內疏散人員的數量應按設計最大床位四、人數核定法:對于一些不方便按座位數和面積比例推算疏散人數的場所,可考慮采用核定法,根據工藝和功能需求核定疏散人數,比如:1、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計算疏散人數時,可以不計算該場所內疏散走道、衛生間等輔助用房的建筑面積,而可以只根據該場所內具有娛樂功能的各廳、室的建筑面積確定,內部服務和管理人員的數量可根據核定人數確2、在一些工業廠房中,可根據工位和工藝要求核定疏散人數。五、實際應用中的幾個問題:1、關于使用面積和建筑面積的區分:消防資源網消防大講堂79有關疏散人數的確定,《建規》較多采用建筑面積,專業規范較多采用用時應予以區分。2、關于建筑面積的涵蓋范圍:不同功能場所,建筑面積的涵蓋范圍可能有別,應予甄別,比如:“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可以不計算該場所內疏散走道、衛生間等輔助用房的建筑面積,而可以只根據該場所內具有娛樂功能的各廳、室的建筑面積確定。“營業廳的建筑面積”既包括營業廳內展示貨架、柜臺、走道等顧客參與購物的場所,也包括營業廳內的衛生間、樓梯間、自動扶梯等的建筑面積。對于進行了嚴格的防火分隔,并且疏散時無需進入營業廳內的倉儲、設備房、工具間、辦公室等,可不計入營業廳的建筑面積。3、實際設計座位數量與規范推薦計算數量異同的處置措施:前述可知,可根據專業規范推算出部分功能場所的座與實際設計數量不一致時,考慮日后布局調整的可能性,宜以較高值為準。4、不同規范疏散人數不一致的處置措施:在確定某功能場所的人均使用面積時,不同規范的計算方式有別,可能存在同一功能場所不同規范疏散人數不一致的情形,宜以較高要求為準。示例:《建規》5.5.21規定:展覽廳的疏散人數應根據展覽廳的建筑面積和人員密度計算,展覽廳內的人員密度不宜小于0.75人/m2。本規定與《展覽建筑設計規范》(JGJ218-2010)的計算方式有別,宜按較高要求《建規》消防資源網消防大講堂79分享、規范查找等等!消防資源網消防大講堂79石崢嶸:以單股或多股人流的形式有序疏散,可確保最高的疏散效率,也是確立百人寬度指標的前提條件!劇場、電影院、禮堂、體育館、地鐵和中小學校等人員密集場所,在確定疏散凈寬度時,需與疏散所需人流股數相匹配,根據年齡特征及功能要求,每股人流的寬度也有區別。流提出了增加了(0~0.15)m的人體擺幅要求,與《建筑設計防火規范》、《中一、人流股數的概念及意義:1、以單股或多股人流的形式有序疏散,可確保最高的疏散效率!通常認為,最有效的疏散方式,是以單股或多股人流的形式有序進行,可確保最高的疏散效率。現行規范中,劇場、電影院、禮堂、體育館、地鐵和中小學校等人員密雖然沒有強調人流股數,但人流股數仍為疏散寬度計算的重要依據。2、以單股或多股人流的形式有序疏散,是確立百人寬度指標的前提條百人寬度指標是計算疏散凈寬度的基本要素,設定人流以單股或多股人流的形式有序進行,結合每分鐘每股人流的疏散人數和疏散時間,可推算出百人寬度指標,參考專題:疏散寬度·百人寬度指標-計算推導、應用及意義!注:每分鐘每股人流的疏散人數,可參考《建規》5.5.15中有關劇場、電影院等觀眾廳的數據:平坡地面43人/min,階梯地面37人/min。二、每股人流寬度的取值:每股人流寬度是指疏散時的每股人流所需的寬度,每股人流寬度與疏散人群的年齡、建筑物特征等條件相關。很明顯,火災條件下的安全疏散與日常人員流通有別,在校學生與社會成人疏散有別。不同場所及人員特征的每股人流寬度,現行《建筑設計防火規范》、《民用建筑設計統一標準》和《中小學校設計規范》等規范中,均有較為明確的要求。《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規定:火災條件下的安全疏散,疏散時的每股人流寬度為0.55m。消防資源網消防大講堂79《中小學校設計規范》(GB50099-2011)規定:中小學校內,每股人流的寬度應按0.60m計算。《商店建筑設計規范》(JGJ48-2014)規定:營業廳內通道的最小凈寬度應符合本規范表4.2.2的規定。營業廳內的通道大多位于兩個相平行的柜臺之間,其最小凈寬度是根據顧客靠柜活動各占去的寬度(0.40m~0.60m),再加上中間供顧客流動時每股人流的寬度(成人0.70m、兒童0.50m)與股數而定。當兩邊柜臺長度較短時,確定往返各一股即可,較長時則要求多股寬度。三、人流股數在設計中的應用:在確定疏散凈寬度時,需與疏散所需人流股數相匹配,各專業規范均有明確1、觀眾廳等人員密集場所的安全出口或疏散門,疏散凈寬度應與人流股數相匹配。觀眾廳等人員密集場所的安全出口或疏散門,其疏散凈寬度需考慮通過人流股數的多少,疏散凈寬度應為人流股數的整數倍,比如:2股人流的寬度為1.10m,3股人流的寬度為1.65m,以更好地發揮疏散功能。注:0.55m是一個成年人通行所需要的正常寬度。觀眾席中縱、橫走道通向安全出口或疏散門的設計人流股數,與安全出口或疏散門設計通行股數,應相匹配。比如:安全出口或疏散門設計的寬度為2.2m,則縱、橫走道通向安全出口或疏散門的人流股數宜為4股,如超揮安全出口或疏散門的作用。消防資源網消防大講堂79在計算中小學校建筑疏散通道的疏散凈寬度時,疏散路徑的每處,均宜按每股人流0.60m的整數倍計算。不足1股人流0.60m的寬度沒有逃生作用,易發生踩踏事故。注:中小學校,每股人流的寬度應按0.60m計算。中小學校的教學用房,樓梯梯段寬度應為人流股數的整數倍。梯段寬度不應小于1.2m,并應為0.6m的整數倍,每個梯段可增加不超過0.15m的擺注:行進中的人體擺幅為(0~0.15)m,每梯段寬度僅可增加一次擺幅,不得將每一股人流都增加擺幅。四、規范爭議:了(0~0.15)m的人體擺幅要求,與《建筑設計防火規范》、《中小學校設計規1、有關擺幅的要求: 《民用建筑設計統一標準》6.8.3:梯段凈寬除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及國家現行相關專用建筑設計標準的規定外,供日常主要交通用的樓梯的梯段凈寬應根據建筑物使用特征,按每股人流寬消防資源網消防大講堂79度為0.55m+(0~0.15)m的人流股數確定,并不應少于兩股人流。(0~0.15)m為人流在行進中人體的擺幅,公共建筑人流眾多的場所應取上限值。 《中小學校設計規范》8.7.2:中小學校教學用房的樓梯梯段寬度應為人流股數的整數倍。梯段寬度不應小于1.20m,并應按0.60m的整數倍增加梯段寬度。每個梯段可增加不超過0.15m的擺幅寬度。2、建議處置原則:2.1、僅供安全疏散的樓梯,按《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及相關專業規范、防火標準執行,如無特殊規定,不需要增加人體擺幅。2.2、供安全疏散兼日常使用的樓梯,應同時滿足《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和《民用建筑設計統一標準》要求;2.3、中小學校建筑,按《中小學校設計規范》執行。分享、規范查找等等!消防資源網消防大講堂800石崢嶸:疏散區域是確定疏散人數的前提,也是確定疏散寬度的基礎。合理確定某個疏散出口或疏散通道的疏散區域,即可算出其承載的疏散人數,確定疏散凈寬度,依此,可解決諸多爭議,具重要意義!1解決疏散門.安全出口疏散凈寬度誤區;2解決疏散走道等疏散通道凈寬度誤區;3解決疏散樓梯凈寬度的誤區;4解決首層疏散出口、外門凈寬度誤區。一、疏散區域的概念:疏散區域是確定疏散人數的前提,也是確定疏散寬度的基礎。疏散區域是指某個疏散出口(疏散門、安全出口等)或疏散通道(疏散疏散出口或疏散通道進行疏散。疏散區域是個相對的概念,圖示1中,房間內疏散通道、房間疏散門、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樓梯等承擔各自區域的人員疏散。實際上,就是面2承載的疏散區域有別。由上可知,疏散區域實質是針對某個疏散出口或疏散通道的概念,確定了疏散出口或疏散通道的疏散區域,就可以確定其疏散人數!二、疏散區域的確立原則:1、疏散距離最近原則:以公共建筑為例,規范明確了房間疏散門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直線距離,疏散指示標志也是以疏散門至安全出口的疏散距離最近為原則設置。火消防資源網消防大講堂801災條件下,人們向最近的安全出口疏散,可以此確定各疏散出口和疏散通道等的疏散區域。散門距右側安全出口最近,疏散門B處于中間位置,可認為兩個安全出口各占50%,可以此確定安全出口和疏散樓梯對應的疏散區域。圖示3的建筑,雖然上、下疏散走道連通,但依據疏散距離最近原則,上部的兩個安全出口(疏散樓梯)承擔上部區域人員的安全疏散,下部的兩個安全出口(疏散樓梯)承擔下部區域人員的安全疏散。2、樓層不疊加原則:以地上建筑的疏散樓梯為例,雖然某梯段承擔上部所有樓層的人員疏散,疏散區域覆蓋其上部的所有樓層,但在計算疏散人數時,并不考慮不同樓層人數的疊加,處置原則如下:消防資源網消防大講堂802疏散樓梯凈寬度可按疏散人數最多一層的人數確定,在確定地上部分樓梯梯段的疏散人數時,可按該梯段以上各層疏散人數最多一層的人數計算;在確定地下部分樓梯梯段的疏散人數時,可按該梯段以下各層疏散人數最多一層的人數計算。疏散樓梯的首層疏散出口、疏散外門等的凈寬度,按首層樓梯梯段的疏散人數確定。注:各疏散出口和疏散樓梯等,均應滿足規范的最小凈寬度要求。三、疏散區域的確立意義:明確了某個疏散出口或疏散通道的疏散區域,即可算出其承載的疏散人數,以此確定疏散凈寬度,具實際意義!1、解決疏散出口(疏散門、安全出口等)的疏散人數誤區:疏散出口(疏散門、安全出口等)的疏散人數,應按其實際承載的疏散人數確定,不能簡單的采用平均取值方式。C疏散門之和,在計算疏散人數時,不能簡單的將房間總疏散人數按三個門相同,可按房間總疏散人數平均。圖示2、圖示3與此類同。示例2:圖示3上部的兩個安全出口(疏散樓梯),承載本樓層人員密應,圖示3下部的兩個安全出口(疏散樓梯可按其實際承載的下部區域人數計算。2、解決疏散通道(疏散走道等)疏散人數計算的爭議:散走道負擔兩側所有房間的人員疏散,疏散人數應按走道兩側房間總人數確定。依本文所述的疏散區域確定原則,疏散走道應依實際負荷的區域確定,當走道負載區域的人員密度相對均勻時,疏散走道任意截面的疏散人數,通常不會超過疏散總人數的1/2,可按兩側房間總人數的1/2確定疏散凈寬度。散走道任意截面的疏散人數不會超過總疏散人數的1/2,可按總疏散人數的1/2確定疏散凈寬度。3、解決疏散樓梯疏散人數的誤區:疏散樓梯的疏散人數確定,包括平面疏散人數和豎向疏散人數:依其實際疏散負荷確定。消防資源網消防大講堂803從豎向疏散角度,疏散樓梯承擔多個樓層疏散,根據前述原則,同一疏散路徑中,不考慮不同樓層人數的疊加。圖示4中,四層及以上均為辦公場所,當這些樓層的疏散人數相等時,可按任意層疏散人數確定3層及以上樓層的疏散樓梯凈寬度,一、二、三層為人員密集場所,當疏散人數大于四層及以上辦公樓層的疏散人數時,二層疏散樓梯的疏散人數可按三層疏散人數確定,一層疏散樓梯的疏散人數可按二、三層疏散人數最大的一層確定,在滿足疏散人數和最小凈寬度要求的前提下,允許上層疏散樓梯凈寬度小于下層疏散樓梯凈寬度。下各層疏散人數最多一層的人數計算,在滿足疏散人數和最小凈寬度要求的前提下,負二層和負三層疏散樓梯凈寬度可小于負一層。4、解決首層疏散出口疏散人數的誤區:《建規》5.5.21規定:“首層外門的總凈寬度應按該建筑疏散人數最多一層的人數計算確定”。依本文可知,疏散樓梯在首層疏散出口(含疏散外門)數可能有別,不能簡單的取總疏散人數平均值。分享、規范查找等等!消防資源網消防大講堂804石崢嶸:了解疏散寬度的計算原則及相關概念,以及百人寬度指標的由來,有重要意義!雖然現行規范提供了各類場所的百人寬度指標,依據疏散人數即可計算出疏散寬度,但仍有必要了解疏散寬度、百人寬度指標的推導及應用。本文闡述疏散寬度和百人寬度指標的計算原則,輔以公式推理,從不同角度,還原疏散寬度計算的本來面目。第一章疏散寬度的計算一、人流股數的概念:通常認為,最有效的疏散方式,是以單股或多股人流的形式有序進行,可確保最高的疏散效率。疏散寬度是以單股或多股人流形式進行疏散所需的寬度,是疏散寬度計算的基礎。參考專題:人流股數|在消防安全疏散中的意義及應用!二、每股人流寬度:每股人流寬度是指疏散時的每股人流所需的寬度,每股人流寬度與疏散人群的年齡、建筑物特征等條件相關。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要求,火災條件下的安全疏散,疏散時的每股人流寬度(單股人流寬度)為0.55m。由后續公式可知,確定人流以股為單位進行疏散,每股人流寬度以0.55m計,是疏散寬度計算的基本假設條件。三、疏散時間:疏散時間,是指疏散運動時間,是從疏散開始至所有人員疏散至安全區域的時間(圖示1疏散時間與疏散場所的火災危險等級、疏散人群特征、功能場所特征等要素相關。本文所述的疏散時間,是附加了安全裕量的安全疏散時間。疏散時間是計算疏散距離、疏散寬度等安全疏散指標的基礎數據,通常中,劇場、電影院、禮堂和體育館的觀眾廳或多功能廳等的疏散門數量,是以人員從一、二級耐火等級建筑的觀眾廳疏散出去的時間不大于2min,從三級耐火等級建筑的觀眾廳疏散出去的時間不大于1.5min為原則確定的。消防資源網消防大講堂805參考專題:消防安全疏散|疏散時間的概念及應用!四、每分鐘每股人流通過數:每分鐘每股人流通過數,即每分鐘每股人流的疏散人數,可參考《建規》5.5.15中有關劇場、電影院等觀眾廳的數據:平坡地面43人/min,階梯地面37人/min。五、每股人流通過數:間和每分鐘每股人流通過數可得出:六、疏散人數的計算:某區域的疏散人數,可經計算得出,通常的計算方法有面積比例法、固定座位統計法、床位統計法和核定法等,具體計算方式參專題:消防安全疏散|疏散人數的計算!七、人流股數的計算:由前可知,安全疏散以單股或多股人流的形式散人數和每股人流通過數,就可以計算出疏散人流股數:八、疏散寬度的計算:消防資源網消防大講堂806根據公式2的人流股數計算,結合每股人流寬度,可算出某區域所需的代入公式2,即可得出疏散寬度的計算公式:結論:前述章節已明確每股人流寬度、每分鐘每股人流通過數以及疏散人數的計算方法,只需要確定疏散時間,即可計算出某疏散區域的疏散寬度。第二章百人寬度指標的由來及意義一、百人寬度指標的由來:某疏散區域的疏散寬度,實際應用中,疏散時間與疏散場所的火災危險等級、疏散人群特征、功能場所特征等要素相關,并不容易確認,現行規范也僅描主要用于突破規范參數要求的特殊場所。為方便疏散寬度的計算,提出了百人寬度指標的概念,百人寬度指標是指每百人疏散所需的疏散寬度(m),根據百人寬度指標和疏散人數,就可以算出疏散寬度(m)。二、百人寬度指標的計算方法:百人寬度指標是指每百人疏散所需的疏散寬度(m),由公式4可知,百人寬度指標的計算公式如下:由第一章可知,每股人流寬度可取0.55m,平坡地面每分鐘每股人流通過數為43人/分鐘,階梯地面37人/分鐘,結合各場所的疏散時間,即可得出百人寬度指標。示例1:劇場、電影院、禮堂等建筑的觀眾廳,人員疏散出觀眾廳的疏散時間,按一、二級耐火等級建筑控制為2min、三級耐火等級建筑控制為消防資源網消防大講堂8071.5min這一原則確定,這類場所的門、走道和樓梯的百人凈寬度,依公式61、一、二耐火等級建筑,疏散時間2min:對于門和平坡地面的走道,每分鐘每股人流通過數為43人/分鐘,每股人流寬度可取0.55m,百人寬度指標為:對于階段地面的走道和樓梯,每分鐘每股人流通過數為37人/分鐘,每股人流寬度可取0.55m,百人寬度指標為:2、三級耐火等級建筑,疏散時間1.5min:對于門和平坡地面的走道,每分鐘每股人流通過數為43人/分鐘,每股人流寬度可取0.55m,百人寬度指標為:對于階段地面的走道和樓梯,每分鐘每股人流通過數為37人/分鐘,每股人流寬度可取0.55m,百人寬度指標為:人和(10001~20000)人。每個檔次中所規定的百人疏散寬度指標(m),是根所的門、走道和樓梯的百人凈寬度,同樣可依公式6計算,結果與《建規》表5.5.20-2一致。消防資源網消防大講堂808三、主要場所的百人寬度指標:1、《建筑設計防火規范》:消防大講堂8092、《人民防空工程設計防火規范》(GB50098-20093、《中小學校設計規范》GB50099-2011:消防資源網消防大講堂8104、《宿舍建筑設計規范》JGJ36-20165、《廣播電影電視建筑設計防火標準》GY5067-2017分享、規范查找等等!消防資源網消防大講堂811石崢嶸:百人寬度指標是計算疏散凈寬度的基本要素,依據百人寬度指標和疏散人數可確定疏散所需的凈寬度。雖然現行規范提供了大部分場所的百人寬度指標,但仍有必要了百人寬度指標的推導及應用。一、百人寬度指標的由來:前面,我們發布了專題“疏散寬度·百人寬度指標-推導及應用”,詳細闡述了疏散寬度的計算方法,并推導計算公式如下:某疏散區域的疏散寬度,實際應用中,疏散時間與疏散場所的火災危險等級、疏散人群特征、功能場所特征等要素相關,并不容易確認,現行規范也僅描主要用于突破規范參數要求的特殊場所。為方便疏散寬度的計算,提出了百人寬度指標的概念,百人寬度指標是指每百人疏散所需的疏散寬度(m),根據百人寬度指標和疏散人數,就可以算出疏散寬度(m)。二、百人寬度指標的計算方法:百人寬度指標是指每百人疏散所需的疏散寬度(m),由公式1可知,百人寬度指標的計算公式如下:由《建規》5.5.20等條款可知,每股人流寬度可取0.55m,平坡地面每分鐘每股人流通過數為43人/分鐘,階梯地面37人/分鐘,結合各場所的疏散時間,即可得出百人寬度指標。示例1:劇場、電影院、禮堂等建筑的觀眾廳,人員疏散出觀眾廳的疏散時間,按一、二級耐火等級建筑控制為2min、三級耐火等級建筑控制為消防資源網消防大講堂8121.5min這一原則確定,這類場所的門、走道和樓梯的百人凈寬度,依公式61、一、二耐火等級建筑,疏散時間2min:對于門和平坡地面的走道,每分鐘每股人流通過數為43人/分鐘,每股人流寬度可取0.55m,百人寬度指標為:對于階段地面的走道和樓梯,每分鐘每股人流通過數為37人/分鐘,每股人流寬度可取0.55m,百人寬度指標為:2、三級耐火等級建筑,疏散時間1.5min:對于門和平坡地面的走道,每分鐘每股人流通過數為43人/分鐘,每股人流寬度可取0.55m,百人寬度指標為:對于階段地面的走道和樓梯,每分鐘每股人流通過數為37人/分鐘,每股人流寬度可取0.55m,百人寬度指標為:表5.5.20-2一致。消防資源網消防大講堂813三、主要場所的百人寬度指標:1、《建筑設計防火規范》:消防大講堂8142、《人民防空工程設計防火規范》(GB50098-20093、《中小學校設計規范》GB50099-2011:消防資源網消防大講堂8154、《宿舍建筑設計規范》JGJ36-20165、《廣播電影電視建筑設計防火標準》GY5067-2017分享、規范查找等等!消防資源網消防大講堂816石崢嶸:合理的疏散路徑、疏散距離和疏散凈寬度,是安全疏散的基本保消防安全疏散中的疏散寬度,是指疏散凈寬度,是疏散路徑上各通道及疏散出口的凈寬度。一、疏散寬度是安全疏散的全過程控制:疏散寬度是全過程保證,不論是危險區域的房間內疏散通道,還是次危險區域的疏散走道、室內安全區域的疏散樓梯,以及疏散路徑上的所有疏散出口,其各自疏散凈寬度,均應經計算確定,并不應小于最小凈寬度要求。除劇場、電影院、禮堂和體育館等場所的觀眾廳和多功能廳外,規范沒有明確房間內部區域的疏散寬度要求,實際應用中,仍應合理考慮室內疏散通道的凈寬度。圖示1建筑,無論是房間內的疏散通道,還是房間疏散門、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樓梯等,其疏散凈寬度均應滿足其疏散人數的要求,并應滿足規范所需的最小凈寬度要求。二、疏散寬度是指疏散凈寬度:疏散寬度是指疏散凈寬度,是扣除裝修面層、門框、突出柱等相關因素后的凈寬度。(圖示2)(圖示3)消防資源網消防大講堂817三、疏散寬度的計算:疏散寬度的計算,主要有兩種方式:方式一:依據專題“疏散寬度·百人寬度指標-推導及應用”可知,疏散寬度可根據每股人流寬度、每分鐘每股人流通過數以及疏散人數進行計算,計算公式如下:本方式需要確定疏散場所的疏散時間,實際應用中,疏散時間與疏散場所的火災危險等級、疏散人群特征、功能場所特征等要素相關,并不容易確認,現行規范也僅描述了少數場所的安全疏散時間。因此,本方式的疏散寬度算法,并無普適性,主要用于突破規范參數要求的特殊場所。方式二:根據百人寬度指標和疏散人數進行計算:為方便疏散寬度的計算,提出了百人寬度指標的概念,百人寬度指標是指每百人疏散所需的疏散寬度(m),根據百人寬度指標和疏散人數,就可以算出疏散寬度(m),計算公式如下:消防資源網消防大講堂818本方式為目前最常用的疏散寬度計算方式,現行規范提供了各類場所疏散人數計算方法和百人寬度指標參數,具體參專題:疏散寬度·百人寬度指標-推導及應用!消防安全疏散|疏散人數的計算!四、疏散凈寬度應滿足最小凈寬度要求:各疏散通道和疏散出口的凈寬度,應經計算確定,并不應小于規范要求的最小凈寬度要求。所有場所的疏散出口和疏散通道,都應保證一定的最小疏散凈寬度要求,但并非所有場所的疏散凈寬度均需計算確定,比如:1、高層公共建筑的疏散樓梯,疏散凈寬度應經計算確定,并不應小于2、倉庫、汽車庫、修車庫等場所,因疏散人數較少,無需進行疏散凈寬度計算,只需滿足最小凈寬度要求即可。3、住宅建筑的疏散凈寬度應經計算確定,考慮實際疏散人數有限,通常也無計算必要,滿足最小凈寬度要求即可。分享、規范查找等等!消防資源網消防大講堂819石崢嶸:劇場、電影院、禮堂、體育館和中小學校等人員密集場所,在確定疏散凈寬度時,需與疏散所需人流股數相匹配,根據年齡特征及功能要求,每股人流的寬度也有區別。消防資源網消防大講堂820了(0~0.15)m的人體擺幅要求,與《建規》、《中小學校設計規范》不同,怎消防資源網消防大講堂8212、供安全疏散兼日常使用的樓梯,應同時滿足《建規》和《民用建筑設計分享、規范查找等等!消防資源網消防大講堂822石崢嶸:中小學校每100人所需的最小疏散凈寬度,應適應新版《建規》要求,以總層數為單位取值。關于每100人所需的最小疏散凈寬度,《中小學校設計規范》與《建規》一、兩者確實有較大的區別,《中小學校設計規范》以樓層為單位,《建規》以總層數為單位;示例,建筑高度為四層的一級耐火等級建筑,按《中小學校設計規范》8.2.3要求,每100人所需的最小疏散凈寬度,地上一、二層的為0.7m、地上三層為0.8m、地上四層為1.05m;按《建規》5.5.21要求,以總層數為二、出現這情況的原因,是因為現行的《中小學校設計規范》仍為20112014版《建規》變更為以總層數為單位。三、針對此情況,建議《中小學校設計規范》8.2.3的每100人凈寬度指標適應新版《建規》要求,以總層數為單位取值,調整后的表格如下:安全出口、疏散走道、疏散樓梯和房間疏散門每100人的凈寬度(m)注:除凈寬度指標調整外,相對《中小學校設計規范》原表8.2.3,本表還取消了三級耐火等級建筑的三、四、五層指標,是因為教學建筑的樓層位置應滿足《建規》5.4.6要求:教學建采用三級耐火等級建筑時,不應超內時,應布置在首層或二層;設置在四級耐火等級的建筑內時,應布置在首消防資源網消防大講堂823分享、規范查找等等!消防資源網消防大講堂824石崢嶸:根據規范要求,在確定商店營業廳人員密度值時,應考慮商店的建筑規模,關于建筑規模的確定,存在一定困惑和爭議! 《建筑設計防火規范》5.5.21-7要求,商店的疏散人數應按每層營業廳的建筑面積乘以表5.5.21-2規定的人員密度計算。具體確定人員密度值時,應考慮商店的建筑規模,當建筑規模較小(比如營業廳的建筑面積小于3000m2)時宜取上限值,當建筑規模較大時,可取下限值。問題1:怎樣確定建筑規模?解答:本處所指的建筑規模是以商店建筑的總體建筑規模為單位,根據 《商店建筑設計規范》(JGJ48-2014)要求,商店建筑的規模應按單項建筑內的商店總建筑面積進行劃分,可分為小型、中型和大型商店建筑,并應符合下表規定:(1.0.4)問題2:怎樣確定人員密度取值范圍?1、當建筑規模較小時(比如總建筑面積不大于5000m2),宜取《建規》表5.5.21-2規定的人員密度上限值:2、當建筑規模較大時(比如總建筑面積不小于20000m2),可取《建規》表5.5.21-2規定的人員密度下限值。消防資源網消防大講堂8253、當總建筑面積在5000~20000m2之間時,可按線性插值法取值。問題3:《建規》5.5.21認為,建筑規模較小的界限定為營業廳建筑面積小于3000m2,而本文認為商店總建筑面積不大于5000m2,怎樣理解兩者區別?確認商店建筑規模,在《商店建筑設計規范》(JGJ48-1988)中,小型商店的界限為3000㎡。現在的商店建筑規模,應按現行國家規范《商店建筑設計規范》(JGJ48-2014)確定,根據本規范要求,商店建筑的規模應按單項建筑內的商店總建筑面積進行劃分,可分為小型、中型和大型商店建筑,并應符合下表規定:(1.0.4)分享、規范查找等等!消防資源網消防大講堂826第一章爭議緣由一、根據《建規》第6.4.11要求:開向疏散樓梯或疏散樓梯間的門,當其消防資源網消防大講堂827第二章爭議處置及合理建議消防資源網消防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天津城市建設管理職業技術學院《環境工程安全生產》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河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創新創業理論與實務》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師范大學科學技術學院《材料科學基礎應用研究》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伊犁師范大學《工程制圖II》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衡陽師范學院南岳學院《環境與化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西安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會展概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中國傳媒大學《大眾傳播調查方法與寫作實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4年CO2氣體保護藥芯焊絲資金申請報告代可行性研究報告
- 勞動技術教育實施途徑
- 2024年玉米酒精糟回收蛋白飼料成套設備(DDGS)項目資金籌措計劃書代可行性研究報告
- NY/T 605-2002焙炒咖啡豆
- JJF 1665-2017流式細胞儀校準規范
- GB/T 8485-2002建筑外窗空氣聲隔聲性能分級及檢測方法
- GB/T 7554-1987電報用五單位數字保護碼
- GB/T 3682-2000熱塑性塑料熔體質量流動速率和熔體體積流動速率的測定
- GB/T 27662-2011激光光束指向和位置穩定性測試方法
- GB/T 21354-2008粉末產品振實密度測定通用方法
- GB/T 20140-2016隱極同步發電機定子繞組端部動態特性和振動測量方法及評定
- GB 15193.1-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安全性毒理學評價程序
- (租賃合同)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先租后讓合同范本
- 2023年全國高中數學聯賽江蘇賽區初賽試題及解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