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居易運用經絡診察法治療雜病經驗_第1頁
王居易運用經絡診察法治療雜病經驗_第2頁
王居易運用經絡診察法治療雜病經驗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王居易運用經絡診察法治療雜病經驗

周圍性面癱是臨床上神經損傷最常見的類型。中醫屬于“斜口”和“口低”范疇。這是針灸和艾哈布萊科的常見病和疑難病。針灸治療面癱歷史悠久,而且方法眾多,經驗豐富,是目前治療面癱公認的較有效的療法之一。但對于難治性面癱,臨床治療方法尚缺乏多樣性及穩定性。王居易老師在50余年的臨床實踐中,運用經絡理論指導臨床,摸索出一整套循經診察的方法,通過審切循按捫等手段,察找異常經脈,分析疾病,辨別病變經脈所在,從而選經施治,明顯提高了臨床療效,尤其適用于難治性面癱。筆者跟隨王居易老師學習應用調整經絡法治療難治性周圍性面癱,收獲頗豐,現簡要介紹王老調整經絡法治療難治性周圍性面癱經驗,并附以病案2則。1王老經絡診斷和法律糾紛1.1難治性面膜的治療王老經絡診察主要在肘膝關節以下進行,并根據病性再在某些特定部位予以加強。對于面癱患者,王老在原有手足十二經經絡診察的基礎上,注重對顏面及其附近區域的經絡診察,如詳細循推患側臉頰部、顳側及額部等。面癱的病變范圍較小,在局部需要細致、全面的經絡診察。王老認為,對于難治性面癱,經絡診察的側重點在于:(1)面癱的難治點,難治性面癱往往局限于某處或幾處功能恢復緩慢,如抬眉費力,但鼓腮尚可,即可將診察重點放在前額部。具體手法:以拇指指腹在前額部沿經絡循行線緩慢循推,凝神靜氣,守神感知手下經絡的變化,在經絡異常的部位可以反復循推,以明確經絡異常的虛實狀況。若經絡異常部位較細小,可換用拇指側腹部重新循推。(2)上次治療的側重點,本次治療前一定對上次治療的療效及經絡變動的狀況有所了解。1.2病變經驗總經同是面癱患者,經絡狀態的差別決定了治療因人而異,尤其對于難治性面癱,病變經脈的確認將決定治療的方向等。如經絡診察提示病變經脈為少陽經,參考臨床表現存在平素性情急躁易怒,查體顏面紅赤,口苦口干等,治療中需關注顏面部及四肢部少陽經的經絡狀況,并在選穴中偏重選取少陽經腧穴。1.3選取不同的治療經營機器同一個患者在面癱的不同階段,會存在不同的病變經脈,治療中也要根據病變經脈的不同,選取不同的治療經脈,即不同治療階段存在不同的治療經脈。如治療初期以調整少陽經為主,太陽為輔,治療過程中根據經絡的變動,調整治療經脈,經絡診察結果提示少陽經得以改善,陽明經異常明顯,即需將調整陽明作為治療的側重點,如此方可在臨床診療時應經脈之變而動。1.4主司嘴唇損傷及外眼部位太陽經在顏面部的循行主要集中在額部,主司額紋的變動;少陽經的循行主要在顳側及外眼瞼部位,主司瞼裂的開合;陽明經在顏面部的循行集中于面頰部位,眼瞼以下部位功能的恢復主要依靠調整陽明經。三陽經并非孤立存在,三者存在明確的協同關系,如少陽經可以輔助太陽經及陽明經,溝通、協助二經共達疏通面部經絡的作用。1.5治療關鍵經皮損傷的臨床發現顳側少陽經是經絡診察的重點,因其上可輔助太陽經調整額部,中調整眼瞼開合,下輔助陽明經司面頰運動,故調整少陽經成為面癱治療的關鍵經脈。通過長期的臨床觀察發現,(1)少陽經在頷厭、懸顱、懸厘、曲鬢一段常有經絡異常,性質主要表現為結節、結絡、結塊、阻滯不通、串珠樣改變等,經過調整少陽經,該段的經絡異常會有不同程度的改善。(2)對雙側經絡的上述部位進行了對比性觀察,發現健側經絡較平緩、順滑、有彈性,患側經絡異常變異增多,板結感明顯,患者多表述以酸、痛、麻為主。1.6曲鞣點連鎖的聯合反應點頷厭至曲鬢一段,尤其是懸顱、懸厘是王老針對難治性面癱的常用腧穴,針刺治療前需先確認頷厭和曲鬢的連線,再囑患者咬牙,顳側會有明顯的咬肌隆起,通過反復的肌肉松弛收縮,在肌肉隆起旁即可摸到明確的異常的反應點,通?;颊邥兴嵬锤?此即是懸顱穴所在。針刺懸顱穴時亦在其肌肉邊緣進針,針感會向三個方向徐徐感傳,即顱頂、耳、顳側,面癱治療以傳至顳側顏面部為佳。2患者治療前,足少陽經多陽經并以太陽經為主,治療少陽性情急躁患者,男,60歲,因“右側口眼歪斜10天”于2012年2月8日來診。患者10天前受涼后出現右側口角歪斜,右側閉目露白,右眼分泌物增多,蹙眉、示齒、鼓腮不能,無耳后疼痛,無耳鳴耳聾,無肢體活動不利。診為“面癱,周圍性面神經麻痹”,經營養神經、改善微循環、針灸等治療,未見效,仍右側口眼歪斜來診。納眠可,二便調。既往史:高血壓病20年;2型糖尿病15年,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周圍神經病診斷1年;冠心病10年;陳舊腦梗死病史,無后遺癥狀。性情急躁,嗜食肥甘厚味。查:顏面紅,口氣重,右側面紋變淺,右眼閉目不全,示齒口角左偏。舌紅苔白厚,脈弦滑大。經絡診察:右側足少陽膽經懸顱段澀感,患者自覺酸竄感;右側手太陽小腸經顴髎處細小結節,患者酸脹感;右側手少陽三焦經外關處細小結絡,患者酸痛感。經絡分析:綜合分析患者平素性情急躁易怒,經絡診察提示手少陽、足少陽改變明顯,對接患者目前主癥,考慮少陽經為其病經,與太陽經相關。治療選取本經,取穴手足少陽經為主,太陽經為輔。取穴:(1)右側懸顱、外關、顴髎。(2)右側陽池艾灸15min。手法及針感:懸顱針尖朝向右耳尖方向,進針5~8分,進針后針感傳向右側眉棱骨上方;右側外關,進針8分~1寸,針感徐徐傳向右手中指尖;右顴髎,貼顴骨下緣進針,進針5分,患者自覺酸向鼻側;右陽池艾灸后無感傳,僅自覺局部溫熱。針后患者即覺右側閉目較前有力,露睛較前明顯減少。其后每日依照王老選經,以調理少陽經為主。2懸顱內各時間點,現有病機,積極開展以陽明為主,少陽單患者右側額紋漸現,抬眉較前明顯有力,眼瞼閉合較前改善,但右眼瞼以下示齒、鼓腮等動作無明顯變化,來診。經絡診察:懸顱段滯澀感明顯改善,仍可及細小結絡,右側四白、下關處結節明顯。病以陽明為主,少陽為輔。取穴:右側四白、下關、地倉透頰車,懸顱、外關,右側手三里、足三里。復診后依照王老調理陽明的思路,著重調理手陽明大腸經和足陽明胃經,經1周余患者右側面肌運動較前明顯改善。3明辨絡虛實,察找病變經面癱的選經取穴是以詳細、全面的經絡診察為基礎的,經絡診察在手足十二經的基礎上,要注意對顏面局部及其周圍經絡的診察,并注意在病變的不同階段經絡存在相應的變動,醫者需明辨經絡寒熱虛實,察找病變經脈。王居易老師積50年臨床經驗,摸索出一整套診察方法,值得我們后學者注重。尤其是在診察面癱難治點上,通過診者的細心感知,來明確經絡異常的虛實情況;針對上次治療的側重點,來了解患者經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