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梯的檢測檢驗工藝講座_第1頁
電梯的檢測檢驗工藝講座_第2頁
電梯的檢測檢驗工藝講座_第3頁
電梯的檢測檢驗工藝講座_第4頁
電梯的檢測檢驗工藝講座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電梯檢測檢驗及其工藝——2021年電梯檢驗師考核前輔導孫立新10/9/2023引言檢測檢驗是特種設備平安監察的技術支撐機電類特種設備涉及到國民經濟、人民生活的各個領域和方方面面,一旦發生事故,經濟損失沉重、社會影響惡劣。機電類特種設備平安是國家公共平安的重要組成局部。公共平安應當與人口、資源、環境一樣成為國家的一項根本國策。檢測檢驗是特種設備平安監察的根底。為實現國家質檢總局提出的“杜絕特大事故、遏制重大事故、減少一般事故〞和“將特種設備事故率控制在0.5起/萬臺以下〞的目標提供技術支撐。10/9/202321檢驗報告

檢驗檢測報告書是檢驗機構的最終產品,是政府實施特種設備監察的重要依據,也是檢驗檢測工作質量的最終表達。檢驗檢測報告書的準確性和可靠性,直接關系客戶的切身利益,關系到特種設備監察的實施,也影響檢驗機構/檢驗人員的自身形象和信譽。檢驗檢測人負責報告的填寫、校對,對檢驗結果和檢驗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報告與原始記錄的一致性負直接責任。審核人對報告的標準性、檢驗結論的符合性負責。檢驗機構技術負責人負責報告的批準〔審批〕,對報告的質量承擔技術責任。10/9/202331檢驗報告報告的格式與內容1報告的文本式樣在法規、標準中有要求的,直接采用法規標準要求的文本式樣。報告的文本式樣在法規、標準中沒有的,編寫作業指導文件時制訂。報告的內容按相應法規、標準規定,一般包括報告名稱、被檢對象的唯一性編號、技術參數、狀態和環境條件、所使用的檢驗檢測設備、檢驗檢測依據;檢驗檢測工程及結果,以及根據這些結果做出的符合性判斷〔結論〕;檢驗檢測日期、檢驗檢測單位、檢驗檢測人、審核人、批準人等。10/9/202341檢驗報告報告書填寫完成檢驗工作后,檢驗機構必須在10個工作日內,根據原始記錄中的數據和結果,填寫并向受檢單位出具檢驗報告。檢驗報告的內容、格式應符合本規程附錄3的規定,結論頁必須有檢驗、審核、批準的人員簽字和檢驗機構檢驗專用章。檢驗報告書中有測試數據要求的工程,應在“檢驗結果〞一欄中填寫實測或經統計、計算處理后的數據;無測試數據要求但有需要說明或特殊情況的工程,可在“檢驗結果〞一欄中簡要說明。“結論〞一欄中只填寫“合格〞、“不合格〞、“/〞(無此項時)等單項結論。電梯經驗收檢驗或定期檢驗后,檢驗報告中只允許使用“合格〞、“不合格〞、“復檢合格〞、“復檢不合格〞等四種檢驗結論10/9/202351檢驗報告合格的判定條件1.驗收檢驗判定條件:重要工程全部合格,一般工程不合格不超過3項〔含3項〕且滿足本條第3款要求時,可以判定為合格;重要工程全部合格,一般工程不合格不超過8項〔含8項〕,經施工單位調整修復,檢驗機構對原不合格工程及相關工程給予補檢,一般工程不合格不超過3項〔含3項〕且滿足本條第3款要求時,也可以判定為合格。2.定期檢驗判定條件:重要工程全部合格,一般工程不合格不超過8項〔含8項〕且滿足本條第3款要求時,可以判定為合格。3.對上述兩款條件中不合格但未超過允許項數的一般工程,檢驗機構應當出具整改通知單,提出整改要求。只有在整改完成并經檢驗人員確認合格后,或者在使用單位已經采取了相應的平安措施,并在整改情況報告上簽署了同意監護使用的意見后,方可判定為合格。凡不合格項超過規定條件的,均判定為“不合格〞。對判定為不合格的電梯,施工或使用單位修理后可申請復檢。10/9/202361檢驗報告錯誤報告:超出檢驗資格范圍的報告執行法規、標準、作業指導書有誤檢驗人員、報告審核人員、報告批準人員無有效資格報告編制、審核、批準人員未簽署報告未加蓋專用章或公章報告格式不符合平安技術標準的規定重要檢驗工程缺項一般檢驗工程缺項達3項檢驗報告結論錯誤無對應的檢驗原始記錄,或者原始記錄的不標準更正達6處檢驗報告的打印、填寫錯誤達3處檢驗報告的重要項、或一般項達3項與原始記錄不一致計量單位錯誤達3處數值修約有誤達3處10/9/202371檢驗報告缺陷報告:報告編制、審核、批準日期填寫不完整受檢設備信息、主要檢驗儀器設備信息填寫不完整檢驗報告、原始記錄編號有錯誤一般檢驗工程缺項2項及以下,或者原始記錄的不標準更正達5處及以下檢驗報告的填寫、打印錯誤達2處及以下檢驗報告一般項2項及以下與原始記錄不一致計量單位錯誤2處及以下數值修約有誤2處及以下檢驗樣品、檢測部位描述不清晰原始記錄格式不符合檢驗機構的規定10/9/202381檢驗報告電梯檢驗報告書常見的填寫錯誤:⑴檢驗結論用語不標準,結論欄“合格〞寫成符合;⑵對限速器動作速度進行了檢驗,但“主要儀器設備〞中未列限速器測試設備;⑶控制方式〞填寫成“拖動方式〞:如;交流調頻調速、VVVF等;⑷必要工程填寫“無此項〞,如慢速移動轎廂措施、對重緩沖器、平安鉗的設置;液壓緩沖器油位及柱塞銹蝕情況、液壓沖器電氣平安開關;⑸合格判定不對,常見工程:限速器動作速度校驗動作速度、導軌工作面最大偏差、頂面距離偏差、轎廂有效面積、門刀與層門地坎,門鎖滾輪與轎門地坎間隙、平層精度等、曳引繩繩頭組合及張力差。10/9/202392現場檢驗條件確認對電梯整機進行檢驗時,檢驗現場應當具備以下檢驗條件:(一)機房或者機器設備間的空氣溫度保持在5~40℃之間;(二)電網輸入正常,電壓波動在額定電壓值±7%的范圍內;(三)環境空氣中沒有腐蝕性和易燃性氣體及導電塵埃;(四)檢驗現場〔主要指機房或者機器設備間、井道、轎頂、底坑〕清潔,沒有與電梯工作無關的物品和設備,相關現場〔例如基站、轎廂門口〕放置說明正在進行檢驗的警示牌;(五)對井道進行了必要的封閉。

特殊情況下,電梯設計文件對溫度、濕度、電壓、環境空氣條件等進行了專門規定的,檢驗現場的溫度、濕度、電壓、環境空氣條件等應當符合電梯設計文件的規定。對于不具備現場檢驗條件的電梯,或者繼續檢驗可能造成危險,檢驗人員可以中止檢驗,但必須向申請檢驗的電梯施工或者使用單位〔以下簡稱受檢單位〕書面說明原因。10/9/2023103電梯檢驗工作內容進行檢驗時,應當認真審查相關文件、資料、自檢記錄或者報告,按照規定進行現場檢驗,并且做好記錄。對于檢驗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應當按照規定進行處理。現場檢驗過程中,檢驗人員應當進行詳細記錄。原始記錄中有測試數據要求的工程應填寫實測數據;無測試數據要求但有需要說明的工程,可以簡單的文字說明現場檢驗狀況,如“×樓層門鎖失效〞;遇特殊情況,可填寫“因……〔原因〕未檢〞、“無此項〞、“待檢〞、“見附頁〞等。原始記錄應當有檢驗人員的簽字和檢驗日期,并應當有校核人員的校核簽字。完成檢驗工作后,檢驗機構必須在10個工作日內,根據原始記錄中的數據和結果,填寫并向受檢單位出具檢驗報告。

“有測試數據要求的工程應填寫實測數據〞實施中較難執行;改為“要求測試數據的工程應填寫實測數據〞可操作性強。10/9/2023114平衡系數檢測檢規要求:電梯的平衡系數應為0.4~0.5。轎廂分別承載0、25%、50%、75%、100%的額定載荷,進行沿全程直駛運行試驗,分別記錄轎廂上下行至與對重同一水平面時的電流、電壓或速度值。對于交流電動機通過電流測量并結合速度測量,做電流-載荷曲線或速度-載荷曲線,以上、下運行曲線交點確定平衡系數。電流應使用鉗型電流表從交流電動機輸入端測量。對于直流電動機通過電流測量并結合電壓測量,做電流-載荷曲線或電壓-載荷曲線,確定平衡系數。

10/9/2023124平衡系數檢測10/9/2023134平衡系數檢測新檢規擬定的檢測方法:根據施工單位的測試數據,采用以下方法確認平衡系數:根據施工單位的測試數據通過調整轎廂的載荷〔砝碼〕,使電梯上下運行至全程中點、工作電流相等〔允差≤5%〕為平衡點,以此時轎廂載荷除以額定載荷得到平衡系數。以電動機交流電源或變頻器電源輸入端為電流檢測點。10/9/2023144平衡系數檢測研討對于采用普通工頻交流電源的系統,測試方法與測試儀表都很成熟,可按規程操作。對VVVF拖動系統的電參數測量,其電源頻率往往不是50Hz,例如通力公司的電梯,電機在工作頻率在0~20Hz變化,最高才20Hz。現測量電壓、電流所使用的儀表,其標識的適用范圍是工頻〔或40~60Hz〕;普通工頻交流電為正弦波,而VVVF拖動系統的波型由高頻〔可達10KHz〕脈沖合成。用普通儀表測試VVVF拖動系統的電參數,得到的測試數據的可信度及準確性存在質疑。10/9/2023154平衡系數檢測試驗比照:10/9/2023164平衡系數檢測10/9/2023174平衡系數檢測10/9/2023185首層門鎖檢驗電梯驗收檢驗中,首層門鎖如何檢驗?〔以中分門乘客電梯為例表達〕層門鎖電梯臺臺有,檢驗人人做。然而,“首層門鎖檢驗〞常常漏檢。通常,層門鎖檢驗時檢驗人員站在轎頂實施,首層之外的層門鎖都可以通過升降轎廂接近、檢驗,而首層門鎖站在轎頂夠不著,看不見,檢驗不好操做,造成漏檢。據筆者調查,首層門鎖漏檢率在90%以上,許多檢驗人員不會操做。10/9/2023195首層門鎖檢驗答案要點:整梯的層門鎖檢驗通常是站在轎頂實施,因首層門鎖站在轎頂夠不著、看不見,可按下述進行:〔1〕在首層轎廂操縱盤按下非本層選層按鈕〔例如“2〞〕,電梯到達所選層站后;使用專用鑰匙翻開首層層門,按下首層呼梯按鈕“↑〞,這時電梯應不能啟動運行;再關好首層層門,這時電梯應啟動向首層運行。符合者判定為首層門鎖機電聯鎖保護合格。〔一人操作時先選層,后開門出轎廂〕〔2〕一位檢驗員進入轎廂,另一人在轎頂操作檢修按鈕使轎廂停靠在地板至首層門鎖約1.5m位置,翻開轎門;由進入轎廂的檢驗員進行首層門鎖的“門鎖及嚙合狀況〞檢驗、“重力開鎖〞檢驗、“副門鎖〞檢驗。檢測時,對門鎖電觸點的接合狀態可通過觀察觸點接合時出現火花或用電儀表測試等來確認;其它操作、要求與非首層門鎖檢驗相同,略。〔假設轎廂內可檢修操作,也可一人實施〕10/9/2023206自動扶梯下行制停距離檢驗自動扶梯的驗收檢驗中,“有載下行制停距離〞如何檢驗?有載下行制停距離檢驗是自動扶梯驗收檢驗的重要工程。然而,此工程漏檢率在90%以上;由于總不做此項檢驗,對檢驗中的一些細節容易疏忽。答案要點:a)確定制動載荷:梯級寬度0.6m為每級載荷60Kg;0.8m為90Kg;1.0m為120Kg。總制動載荷=每梯級載荷×提升高度/最大可見梯級踢板高度;

b〕將總制動載荷分布在自動扶梯上部2/3的梯級上,向下啟動自動扶梯,一進入正常運行立即切斷電源,檢查制停距離是否符合要求c)由于在2/3的梯級上擺放了制動載荷(砝碼),試驗中制停距離符合要求時無問題。如果試驗中制停距離很長或制動失效,扶梯2/3梯級上擺放的制動載荷(砝碼)會涌用下來而來不及碼放,甚至造成事故。所以,有載下行制停距離檢驗應先做空載后逐步加至總制動載荷;一旦出現制停距離超出時即停止試驗,判斷“有載下行制停距離〞不合格。10/9/2023216自動扶梯下行制停距離檢驗制停距離的檢驗步驟和方法:①在梯級和圍裙板上做好標記;②操作自動扶梯下行,運行至標記重合對齊時切斷電源;③測量兩標記之間的距離是否符合要求。空載和有載下行的制停距離要求:額定速度0.50m/s,制停距離為0.20-1.00m0.65m/s為0.30-1.30m0.75m/s為0.35-1.50m0.90m/s為0.40-1.70m

10/9/2023226自動扶梯的“非操縱逆轉保護〞檢驗自動扶梯的“非操縱逆轉保護〞如何檢驗?“非操縱逆轉保護〞是自動扶梯檢驗的重要工程,然而,相關的技術標準、法規要求不明確、不具體,產品多樣化,檢驗難度大。答案要點:“逆轉保護〞是為了防止自動扶梯上行時因超載或電動機失效等因素造成自動扶梯反向運行而導致乘梯人員相互擠壓傷害。自動扶梯在逆轉時停止運行需要得到2個根本條件:一是得到一個當前是否逆轉了的信號。二是得到信號后能有一個讓自動扶梯停止運動的制動裝置〔工作制動器和附加制動器〕。逆轉信號常見有機械開關方案、光電開關方案、編碼器方案,在弄清控制原理的根底上可采用切除信號來檢驗。10/9/2023236自動扶梯的“非操縱逆轉保護〞檢驗自動扶梯的“非操縱逆轉保護〞如何檢驗?以下檢驗方法經試用簡便易行:〔1〕在電動機停電狀態下拆下電源線;〔2〕啟動自動扶梯上行,電動機因電源線拆下未轉動;〔3〕在電機處盤車讓自動扶梯下行,此時因有上行指令制動器翻開,在梯階等自重作用下,下行盤車較易;〔4〕此時,電氣控制與拖動為上行,而梯階開始下行,即出現了“非操縱逆轉〞,自動扶梯的“非操縱逆轉保護〞應使制動器制動停梯。符合者判定為合格。〔5〕恢復電機的接線。10/9/2023247接地的檢驗內容、要求及檢驗方法檢驗內容與要求系統接地型式應根據供電系統采用TN-S或TN-C-S系統,進入機房起中性線〔N〕與保護線〔PE〕應始終分開。易于意外帶電的部件與機房接地端連通性應良好,且之間的電阻值不大于0.5Ω。在TN供電系統中,嚴禁電氣設備外殼單獨接地。電梯轎廂可利用隨行電纜的鋼芯或芯線作保護線,采用電纜芯線作保護線時不得少于2根電梯的電氣設備接地支線〔即電氣設備與PE的連接線〕應當分別接至接地干線〔即電源的PE線〕接線柱上,不得互相連接后再接地。檢驗方法將主電源斷開,在進線端斷開零線,用萬用表檢查零線和地線之間是否連通。用萬用表測量曳引機、電源開關、線槽、轎廂等部件與機房接地端的電阻值。10/9/2023257接地的檢驗內容、要求及檢驗方法

圖中的PE線—保護零線,即GB7588中所述的接地線。N線—中性線,也叫工作零線,即GB7588中所述的零線;直接與電源相連的電動機應進行短路保護,主要作用有:①當電動機因絕緣破壞,供電電源的相線L1或L2、L3與電動機金屬外殼相碰,碰殼的相線對保護零線PE產生足夠大的短路電流,迫使電動機短路保護裝置動作,切斷故障電源。②電動機供電電源相線與相線發生相間短路時,短路保護裝置動作,切斷供電電源。10/9/2023268電梯井道頂部空間檢測檢驗當對重完全壓在緩沖器上時應同時滿足以下四個條件(1)轎廂導軌有不小于0.1+0.035v2〔m〕的進一步制導行程;(2)轎頂可以站人的最高面積的水平面與相應井道頂最低部件的水平面之間的自由垂直距離不小于1.0+0.035v2〔m〕;(3)井道頂的最低部件與轎頂設備的最高部件之間的間距〔不包括導靴曳引繩附件等〕不小于0.3+0.035v2〔m〕,與導靴或滾輪、曳引繩附件、垂直滑動門的橫梁或部件的最高局部之間的間距不小于0.1+0.035v2〔m〕(4)轎頂上方有一個不小于0.50m×0.60m×0.80m的空間〔任意平面朝下均可〕。(減速被監控時按GB7588規定情況減少〕10/9/202327H1——導軌的進一步制導行程0.1+0.035V2H2——與導靴或滾輪、曳引繩附件、垂直滑動門的橫梁或部件的最高局部之間的間距不小于0.1+0.035v2H3——井道頂的最低部件與轎頂設備的最高部件之間的間距〔不包括導靴曳引繩附件等〕不小于0.3+0.035v2H4——轎頂可站人的最高面積的水平面與相應井道頂最低部件的水平面之間的自由直距離不小于1.0+0.035V2井道頂部空間

10/9/2023288電梯井道頂部空間檢測檢驗▲當對重以115%的額定速度撞擊緩沖器,對重完全壓在緩沖器上時,曳引鋼絲繩開始松弛,轎廂已不再受曳引力的驅動。但由于轎廂的慣性,轎廂仍要向上運行一段距離,即重力制停距離——具有一定速度的物體,沿重力相反的方向運行時,在無其他外力作用的情況下所能運行的距離。根據能量守恒定律,有m(1.15v)2=mgh,解得重力制停距離h=0.0675v2。由于存在著空氣阻力和導軌上的摩擦力等影響,重力制停距離將縮短。取其一半,得0.0337v2,圓整為0.035v2。▲“轎頂可以站人的最高面積的水平面〞指的是轎頂上為站人設計的那塊面積。GB7588-2003之規定,轎頂應有一塊不小于0.12m2的站人用凈面積,其短邊不應小于0.25m。應當注意,轎廂架的上橫梁通常是不允許站人的。▲“井道頂最低部件〞指安裝在井道頂部的導向輪、復繞輪等。▲“0.5m×0.6m×0.8m〞是一個供轎頂人員在緊急情況下躲避的平安空間體積,與底坑中平安空間體積0.5m×0.6m×1m不同。對此CEN/TC10/WG1的解釋是:轎頂的0.5m×0.6m×0.8m的長方體空間與轎頂站立面上至少有1m垂直距離組合在一起,底坑中0.5m×0.6m×1.0m的長方體與最小垂直距離0.5m組合在一起,兩者組合可得出足以平安的結論。▲由于鋼絲繩的延伸、更換鋼絲繩、截短鋼絲繩、更換對重緩沖器等因素會導致轎廂在頂層平層時對重與其緩沖器之間的距離發生變化從而導致頂部空間尺寸變化,故定期檢驗時應當驗證該空間是否滿足要求。10/9/202329梯頂部空間尺寸v(m/s)0.035v2(m)0.1+0.035v2(m)0.3+0.035v2(m)1.0+0.035v2(m)0.250.00220.10220.30221.00220.40.00560.10560.30561.00560.50.00880.10880.30881.00880.630.01390.11390.31391.01390.750.01970.11970.31971.019710.03500.13500.33501.03501.250.05470.15470.35471.05471.50.07880.17880.37881.07881.60.08960.18960.38961.08961.750.10720.20720.40721.107220.14000.24000.44001.14002.50.21880.31880.51881.218830.31500.41500.61501.31503.50.42880.52880.72881.428840.56000.66000.86001.56008電梯井道頂部空間檢測檢驗10/9/2023308電梯井道頂部空間檢測檢驗檢驗方法:轎廂在上端站平層位置時,在轎頂測量上述數據。人撤離轎頂后,短接上限位開關和極限開關,慢速提升轎廂,直到對重完全壓實在緩沖器上,量出層門地坎與轎門地坎的垂直高差,將在轎頂測量的數據減去地坎高差即為實際頂部間距。計算是否滿足規定要求。10/9/2023319轎廂上行超速保護檢驗從2005年起新電梯制造、安裝已執行GB7588-2003,現行?電梯監督檢驗規程?的技術指標和要求主要引用了GB7588─1995;國家局要求在新檢規公布前檢驗新電梯要參照GB7588-2003,檢驗人員〔機構〕轎廂上行超速保護應有所了解。GB7588-2003中9.10的規定〔1〕9.10轎廂上行超速保護裝置曳引驅動電梯上應裝設符合以下條件的轎廂上行超速保護裝置9.10.1該裝置包括速度監控和減速元件,應能檢測出上行轎廂的速度失控,其下限是電梯額定速度的115%,上限是規定的速度,并應能使轎廂制停,或至少使其速度降低至對重緩沖器的設計范圍。9.10.2該裝置應能在沒有那些在電梯正常運行時控制速度、減速或停車的部件參與下,到達的要求,除非這些部件存在內部的冗余度該裝置在動作時,可以由與轎廂連接的機械裝置協助完成,無論此機械裝置是否有其他用途。9.10.3該裝置在使空轎廂制停時,其減速度不得大于1gn。10/9/2023329轎廂上行超速保護檢驗GB7588-2003中9.10的規定〔2〕9.10.4該裝置應作用于:a)轎廂;或b)對重;或c)鋼絲繩系統(懸掛繩或補償繩);或d)曳引輪(例如直接作用在曳引輪,或作用于最靠近曳引輪的曳引輪軸上)9.10.5該裝置動作時,應使一個符合規定的電氣平安裝置動作。9.10.6該裝置動作后,應由稱職人員使其釋放。9.10.7該裝置釋放時,應不需要接近轎廂或對重。9.10.8釋放后,該裝置應處于正常工作狀態。9.10.9如果該裝置需要外部的能量來驅動,當能量沒有時,該裝置應能使電梯制動并使其保持停止狀態。帶導向的壓縮彈簧除外。9.10.10使轎廂上行超速保護裝置動作的電梯速度監控部件應是:a)符合9.9要求的限速器;或b)符合、、、、、、的裝置,且這些裝置保證符合、、、、和的規定9.10.11轎廂上行超速保護裝置是平安部件,應根據F7的要求進行驗證10/9/2023339轎廂上行超速保護檢驗轎廂上行超速保護裝置由兩個局部構成:速度監控元件和減速元件。

減速元件有多種類型,如上行平安鉗、導軌制動器、對重平安鉗、鋼絲繩制動器、曳引輪制動器等。速度監控元件通常為限速器,為了和減速元件的類型相匹配,限速器也有多種類型,如普通單向機械動作限速器、雙向機械動作限速器、單向機械動作雙電氣觸點限速器等。10/9/2023349轎廂上行超速保護檢驗常見的轎廂上行超速保護裝置類型:●限速器-上行平安鉗〔導軌制動器〕:上行平安鉗和導軌制動器都是制動在轎廂側導軌上的上行超速保護裝置減速元件,上行平安鉗配用雙向機械動作限速器,導軌制動器配用單向機械動作雙電氣觸點限速器。●限速器-鋼絲繩制動器:也稱夾繩器,通過夾緊曳引鋼絲繩或者補償鋼絲繩到達上行超速保護的目的。按照鋼絲繩制動器觸發方式的不同,常見的有機械觸發式鋼絲繩制動器〔配用雙向機械動作限速器〕、電氣觸發式鋼絲繩制動器〔配用單向機械動作雙電氣觸點限速器〕等。●限速器-對重平安鉗:假設使用對重平安鉗作為上行超速保護裝置的減速元件,那么配用普通單向機械動作限速器即可。此時必須采用漸進式平安鉗,如采用瞬時式平安鉗將可能不滿足GB7588-2003之的規定。●限速器-曳引輪制動器:曳引輪制動器是指直接作用在曳引輪或作用于最靠近曳引輪的曳引輪軸上的制動器,常見的有同步無齒輪曳引機制動器、皮帶傳動曳引輪制動器等。常見的蝸輪蝸桿傳動曳引機制動器制動在高速軸上,制動器通過蝸輪蝸桿減速箱作用在曳引輪上,這類制動器不屬于此處所指的曳引輪制動器,不能作為上行超速保護裝置的減速元件使用。

10/9/2023359轎廂上行超速保護檢驗檢驗內容和要求:當轎廂上行速度失控時,轎廂上行超速保護裝置應當動作,該裝置動作時,應當使一個電氣平安裝置動作使轎廂制停或者至少使其速度降低至對重緩沖器的設計范圍。檢驗方法:(1)外觀檢查轎廂上行超速保護裝置裝設的方式、位置是否符合要求(2)轎廂空載上行,并通過模擬方法使超速保護裝置的速度監控部件動作,檢查轎廂上行超速保護裝置是否動作,同時電氣平安裝置動作是否使電梯曳引機立即停止轉動。

審閱施工或者維護保養記錄;必要時,由施工單位或者維護保養單位按照制造單位規定的方法進行試驗,檢驗人員現場監督試驗過程。10/9/2023369轎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