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酸堿鹽學問點酸堿鹽學問點一、酸、堿、鹽的組成酸是由氫元素和酸根組成的化合物如:硫酸〔HSO、鹽酸〔HCl、硝酸(HNO2 4 3堿是由金屬元素和氫氧根組成的化合物如:氫氧化鈉、氫氧化鈣、氨水〔NH·HO〕3 2鹽是由金屬元素元素〔或銨根〕和酸根組成的化合物如:氯化鈉、碳酸鈉酸、堿、鹽的水溶液可以導電〔緣由:溶于水時離解形成自由移動的陰、陽離子〕二、酸1、濃鹽酸、濃硫酸的物理性質、特性、用途濃鹽酸濃鹽酸濃硫酸顏色、狀態“純潔”:無色液體有刺激性氣味霧)①金屬除銹②制造藥物③人體中含有少量鹽酸,助消化無色粘稠、油狀液體無①吸水性③強氧化性①金屬除銹②脫水性④腐蝕性用途②濃硫酸作枯燥劑③生產化肥、精煉石油2、酸的通性〔H+〕〔1〕與酸堿指示劑的反響: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不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色〔2〕〔3〕堿性氧化物+酸〔4〕鹽+水〔5〕〔產物符合復分解條件〕3、三種離子的檢驗Cl-Cl-CO2-3試劑AgNO及HNO3 34①Ba(NOHNO②HClBaClHCl32321、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的物理性質、用途氫氧化鈉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狀態俗名燒堿、火堿、苛性鈉〔具有強腐蝕性〕Ca(OH)+NaCO==CaCO↓+2NaOH熟石灰、消石灰制法①氫氧化鈉固體作枯燥劑2 2 3 3CaO+HO==Ca(OH)2 2用途②化工原料:制肥皂、造紙 ①工業:制漂白粉③去除油污:爐具清潔劑中含氫氧化鈉 ③建筑:2、堿的通性〔OH-〕堿溶液與酸堿指示劑的反響: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色,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色鹽+水〔反響物均可溶,產物符合復分解條件〕注:①難溶性堿受熱易分解〔不屬于堿的通性〕Cu(OH)2
ΔCuO+HO22Fe(OH)
ΔFeO+3HO3 23 2AgCl↓BaSO
↓ 4
↓ Fe(OH)2
↓Mg(OH)3
↓BaCO↓2 3CaCO↓3③復分解反響的條件:當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氣體或有水生成時,復分解反響才可以發生。定義化學性質定義化學性質酸性氧化物 堿性氧化物凡能與堿反響生成鹽和水的氧凡能與酸反響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 化物大多數非金屬氧化物是酸性氧大多數金屬氧化物是堿性氧化化物 物大多數酸性氧化物是非金屬氧全部堿性氧化物是金屬氧化物化物〔1〕大多數可與水反響生成酸CO+HO==HCOSO2+H2O==H2SO3SO2+H2O==H2SO33 22 4(2)CO+Ca(OH)==CaCO↓+HO〔1〕少數可與水反響生成堿K2+H==2KOHB2O+2O==Ba(OH)CaO+H2O==Ca(OH)22 2(2)FeO+6HCl==2FeCl+3HO22反響)322332四、中和反響 溶液酸堿度的表示法——pH1、定義:酸與堿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響2、應用:轉變土壤的酸堿性處理工廠的廢水用于醫藥3、溶液酸堿度的表示法——pH〔1〕 0 7 14酸性增加 中性 堿性增加pHpH用玻璃棒〔或滴管〕pHpH〔讀數為整數〕pH5.6〔CO〕2pH<5.6一、準確把握酸、堿、鹽的概念,明確它們的本質區分一、準確把握酸、堿、鹽的概念,明確它們的本質區分酸堿鹽一章的概念較多,能否正確理解概念,是學好酸、堿、鹽的前提條件。1.酸及酸的通性H+“陽離子”“全部”、“H+”幾個關鍵字。下面我們以常見的硫酸和鹽酸為例來說明酸的通性。酸的通性鹽酸硫酸無色酚酞試液不變色硫酸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無色酚酞試液不變色。金屬+酸→鹽+Zn+2HCl=ZnCl2+H2ZnH2SO4=ZnSO4+H2↑堿性氧化物+酸→鹽+水Fe2O3+6HCl=2FeCl3+3H2OFe2O3+3H2SO4=Fe2(SO4)3+3H2O堿+酸→鹽+水NaOH+HCl=NaCl+H2OCu(OH)2+H2SO4=CuSO4+2H2O鹽+酸→另一種鹽+AgNO3+HCl=AgCl↓+HNO3BaCl2+H2SO4=BaSO4+2HCl留意:在?金屬+酸→鹽+氫氣?中,酸通常指的是稀硫酸和稀鹽酸,不能是濃硫酸或硝酸。由于濃硫酸或硝酸都有強氧化性,與金屬反響時不能生成氫氣而生成了水;金屬是指在金屬活動挨次表中排在?氫?前面的活潑金屬,排在?氫?后的金屬不能置換酸中的氫。通過金屬跟酸的反響狀況導出金屬活動挨次表: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金屬活動性由強漸漸減弱金屬活動性挨次中,金屬位置越靠前,活動性越強,反響越猛烈,所需時間越短。濃硫酸具有吸水性,通常用它作為枯燥劑。硫酸還具有脫水性,它對皮膚或衣服有很強的沸騰,使硫酸液向四處飛濺,簡潔發生事故。堿及堿的通性與酸雷同,我們可以將堿定義為:電離時生成的陰離子全部是OH-離子。這里我們也要特別留意的是“陰離子”、“全部”、“OH-”幾個關鍵字。下面我們以常見的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為例來說明堿的通性。常見的堿及堿的通性變紅。氫氧化鈣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無色酚酞試液變紅。酸性氧化物+堿→鹽+2NaOH+CO2=Na2CO3+H2OCa(OH)2+CO2=CaCO3↓+H2O酸+堿→鹽+水NaOH+HCl=NaCl+H2OCa(OH)2+H2SO4=CaSO4+2H2O鹽+堿→另一種鹽+2NaOH+CuSO4=Na2SO4+Cu(OH)2↓Ca(OH)2+Na2CO3=CaCO3↓+2NaOH留意:氧化物多數能溶于水,跟水化合生成酸。鹽和堿反響時,必需兩者都是可溶的,且生成物之一是沉淀,反響才能進展。書寫堿跟某些金屬氧化物反響的化學方程式如,三氧化硫跟氫氧化鈉反響:鹽及鹽的性質對于鹽的概念,我們可以這樣認為:即酸堿電離后離子交換生成了鹽和水。比方,我們把NaClHClNaOH電離后的產物。常見的鹽及鹽的化學性質鹽溶液+金屬→鹽ˊ+金屬ˊCuSO4+Zn=ZnSO4+Cu鹽+酸→鹽ˊ+酸ˊBaCl2+H2SO4=BaSO4↓+2HCl鹽溶液+堿溶液→鹽ˊ+堿ˊ3NaOH+FeCl3=3NaCl+Fe(OH)3↓鹽溶液+鹽溶液→鹽ˊ+鹽ˊAgNO3+NaCl=AgCl↓+NaNO3留意:K、Ca、Na三種金屬與鹽溶液的反響特別,這里不要求。二、明確復分解反響發生的本質,把握酸堿鹽反響的規律復分解反響及其發生的條件通式:AB+CD=AD+CB復分解反響均可以發生。運用復分解反響發生的條件,正確書寫本章涉及的化學方程式Ⅲ“局部酸、堿和鹽的溶解性表”,從中找出溶與不溶的規律,再多練習書寫有關反響的化學方程規律可循的,并不是難事。三、熟記酸、堿、鹽的溶解性訣:鉀鈉銨鹽硝酸鹽,全部都屬可溶鹽。硫、幾個常見離子的檢驗Cl-、SO4-、CO3-的檢驗ClAgNO3HNO3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樣品Cl-AgNO3+KCl=AgCl↓+KNO3SO4-取少量樣品于試管中,滴加Ba(NO3)2H2SO4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SO4-Ba(NO3)2+H2SO4=BaSO4↓+2HNO3CO3-取少量樣品于試管中,滴加稀HCl,將生成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有無色氣體生成,該氣CO3-K2CO3+2HCl=2KCl+CO2↑+H2OCO2+Ca(OH)2=CaCO3↓+H2O酸堿鹽學問歸納一、概念:1、酸的組成——氫離子+酸根離子2、堿的組成——金屬離子+氫氧根離子3、鹽的組成——金屬離子+酸根離子4、復分解反響——AB+CD=AD+CB5——確定要把濃硫酸沿著器壁漸漸地注入水里,并不斷攪動,使產生的熱量快速地集中,切不行把水倒入濃硫酸里。6——酸跟堿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響叫做中和反響。二、熟記常見元素和原子團的化合價口訣:〔正價〕一氫鉀鈉銀,二鈣鎂鋇鋅,三鋁、四硅、五氮磷。負一價:氟、氯、溴、碘;負二價:氧和硫。〔可變正價〕:一二銅汞,二三鐵,二四碳,四六硫。〔原子團的化合價負一價:氫氧根〔OH〕,硝酸根〔NO3〕,氯酸根〔ClO3〕,高錳酸根〔MnO4〕;負二價:硫酸根〔SO4〕,碳酸根〔CO3〕,亞硫酸根〔SO3〕,錳酸根〔MnO4〕;負三價:磷酸根〔PO4〕;正一價:銨根〔NH4〕。〔一〕酸的性質〔1〕與指示劑反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無色酚酞試液不變色。=鹽+水。=鹽+水。=鹽+氫氣。=鹽+酸。1Zn2HClZnCl2H2↑有氣泡產生,鋅粒漸漸削減。2ZnH2SO4ZnSO4H23Fe2HClFeCl2H2↑有氣泡產生,鐵漸漸削減,4FeH2SO4=FeSO4H2↑溶液變成淺綠色。5Fe2O3+6HCl2FeCl33H2O紅色鐵銹漸漸消逝,6、鐵銹跟稀硫酸反響:Fe2O3+3H2SO4=Fe2(SO4)3+3H2O溶液變成黃色7CuO2HCl=CuCl2+H2O黑色氧化銅漸漸消逝,8CuOH2SO4CuSO4H2O溶液變成藍色。〔二〕堿的性質:〔1〕堿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色,無色酚酞試液變紅色。=鹽+水=鹽+水=另一種鹽+另一種堿1、氫氧化鈉跟二氧化碳反響:2NaOH+CO2=Na2CO3+H2O22NaOHSO2Na2SO3H2O32NaOHSO3Na2SO4H2O4Ca(OH)2CO2CaCO3H2O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52NaOHH2SO4Na2SO42H2O6NaOHHClNaClH2O7、生石灰跟水反響:CaO+H2O=Ca(OH)2〔三〕鹽的性質:〔1〕鹽+某些金屬=另一種鹽+另一種金屬。〔2〕鹽+某些酸=另一種鹽+另一種酸。〔3〕鹽+某些堿=另一種鹽+另一種堿〔4〕鹽+某些鹽=另一種鹽+另一種鹽1、硫酸銅溶液跟鐵反響:CuSO4+Fe=ZnSO4+Fe鐵外表掩蓋紅色物質,溶液由藍色變淺綠色2Na2CO32HCl2NaCl+H2O+CO2↑有氣泡產生固體漸漸削減3NaHCO3HClNaCl+H2OCO2↑有氣泡產生固體漸漸削減4CaCO32HClCaCl2+H2O+CO2↑有氣泡產生固體漸漸削減5AgNO3HClAgCl+HNO3有白色沉淀產生6BaCl2H2SO4BaSO42HCl有白色沉淀產生7Ca(OH)2Na2CO32NaOHCaCO3↓有白色沉淀產生8AgNO3NaClAgClNaNO3有白色沉淀產生9BaCl2Na2SO42NaClBaSO4↓有白色沉淀產生四、金屬活動性挨次表: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五、溶解性表:大多數酸可溶〔HCl、HNO3、H2CO3有揮發性、濃H2SO4有吸水性。〕堿的溶解性:鉀、鈉、鋇、銨溶、鈣微溶,其余堿全不溶。鹽的溶解性:鉀、鈉、銨、硝四鹽溶。氯化物除AgCl不溶外,其余全溶。硫酸鹽除BaSO4不溶,Ag2SO4、CaSO4微溶外,其余全溶。碳酸鹽除鉀、鈉、銨鹽全溶、MgCO3微外,其余全不溶。六、反響條件:1、復分解反響的條件——生成物中有沉淀析出,或有氣體放出,或有水生成2、金屬跟酸反響的條件——在金屬活動性挨次表中,金屬要排在氫前。濃硫酸、硝酸跟金屬反響不能生成氫氣。鐵發生置換反響時,生成+2價的鐵的化合物。3、金屬跟鹽反響的條件——在金屬活動性挨次表中,單質的金屬要比鹽中金屬活潑。反響物中的鹽要可溶。K、Ca、Na、Ba等金屬跟鹽反響不能生成另一種鹽和另一種金屬。4、鹽跟鹽反響的條件——反響物都要可溶,生成物要有沉淀。5——反響物都要可溶,生成物要有沉淀或氣體。七、熟記常見物質的俗稱和化學式:生石灰——CaO熟石灰——Ca(OH)2石灰石、大理石——CaCO3食鹽——NaCl火堿、燒堿、苛性鈉——NaOH純堿、蘇打——Na2CO3小蘇打NaHCO3鐵銹、赤鐵礦——Fe2O3赤鐵礦Fe3O4金剛石、石墨C干冰——CO2冰H2O自然氣〔甲烷〕——CH4酒精〔乙醇〕——C2H5OH醋酸〔乙酸〕——CH3COOH八、熟記常見物質的顏色:紅色的固體——Cu、Fe2O3、P〔紅磷〕黑色的固體——C、CuO、Fe3O4、FeO、MnO2白色的固體——KClO3、P2O5、P〔白磷〕、CuSO4〔無水硫酸銅〕、KCl、NaCl等暗紫色的固體——KMnO4黃色的固體——S藍色的固體——CuSO4?5H2O藍色絮狀沉淀——Cu〔OH〕2紅褐色絮狀沉淀——Fe〔OH〕3常見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BaSO4、AgCl溶于酸并放出訪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的白色沉淀——BaCO3、CaCO3等不溶性碳酸鹽的沉淀溶于酸但不產生氣體的白色沉淀——Mg〔OH〕2、Al〔OH〕3等不溶性堿的沉淀藍色的溶液——CuSO4、CuCl2、Cu〔NO3〕2Cu2+溶液淺綠色的溶液——FeSO4、FeCl2Fe2+溶液黃色的溶液——FeCl3、Fe2〔SO4〕3、Fe〔NO3〕3Fe3+溶液九、物質的檢驗和鑒別:1、檢驗稀鹽酸〔Cl-〕——AgNO3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產生。2〔或SO42-〕——取少量待檢液體于干凈的試管中,滴入幾滴BaCl2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產生。3、檢驗CO32-——取少量待檢液體于干凈的試管中,滴入幾滴稀HCl,有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產生。4、檢驗NH4+——取少量待檢物于干凈的試管中,滴入適量NaOH溶液并加熱,有使濕的紅色石蕊試紙變成藍色的氣體產生。5、鑒別稀鹽酸和稀硫酸——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的原溶液是稀硫酸,無現象產生的原溶液是稀鹽酸。6、鑒別Ca〔OH〕2NaOH溶液——分別取少量待檢液體于兩支干凈的試管中,分別通入CO2氣體〔或各滴入幾滴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的原溶液是Ca〔OH〕2,無現象產NaOH。◎補充以下反響方程式:1Cu(OH)22HClCuCl22H2O藍色沉淀消逝2Cu(OH)2H2SO4CuSO42H2O變成藍色溶液32NaOHCuSO4Na2SO4Cu(OH)2↓有藍色沉淀產生43NaOHFeCl3Fe(OH)3↓+3NaCl有紅褐色沉淀產生◎推斷溶液的酸堿性——用指示劑,溶液的酸堿度——用pH來表示。01234567891011121314←←酸性增加pH<7為酸性顯紅色顯無色pH=7為中性顯紫色顯紅色pH>7為堿性顯藍色顯紅色◎枯燥劑的選擇:中性堿性增加→1、濃硫酸可枯燥:酸性氣體〔如:CO2、SO2、SO3、NO2、HCl、〕中性氣體〔如:H2、O2、N2、CO〕※不能枯燥堿性氣體〔如:NH3〕2、氫氧化鈉固體、生石灰、堿石灰可枯燥:堿性氣體〔如:NH3〕中性氣體〔如:H2、O2、N2、CO〕※不能枯燥酸性氣體〔如:CO2、SO2、SO3、NO2、HCl、〕3、無水硫酸銅固體遇水由白色變藍色,可檢驗水的存在,并吸取水蒸氣。酸堿鹽局部的典型習題——混合物的分別、物質的推斷問題二.重點、難點:物質的物理化學性質及酸堿鹽之間的反響規律進展綜合推斷。三. 具體內容:混合物是由不同的純潔物組成的,混合物的分別就是把混合物里的各種物質一一分開來,混合物的提純就是把混合物中的雜質除去從而得到較為純潔的物質〔被提純物質〕。混合物分別純物質發生反響〕、易分〔各成分易于分別〕。除雜綜合題要點:分析好雜質是什么,然后選擇適當的試劑除去,題目中往往要留意試劑是否過量,假設試劑過量還要除去過量的試劑。并且留意試驗的步驟儀器。如何解答推斷題﹙如:顏色,狀態,溶解性等﹚﹑特征的化學反響現象﹑特征的反響類型﹑特征的物質構造等。﹙包括題干條件﹚假設→代入驗證”的思路解題。推斷題的突破口:①顏色:溶液——銅鹽藍色,鐵鹽黃色,亞鐵鹽綠色AgClBaSO4不溶于酸,氫氧化鐵紅褐色,氫氧化銅藍色,其他沉淀白色AgClBaS4AgClBaSO4且還有另一種可溶于稀硝酸的沉淀。〔氫前的金屬跟酸反響生成密度最小的氣體氫氣〕【典型例題】[1]請把以下固體混合物里的各種物質分別出來:碳酸鈉和碳酸鈣的混合物氯化鈉和氯化鈣的混合物答案:〔1〕把混合物溶于水,過濾得固體碳酸鈣;蒸干濾液得碳酸鈉固體。化鈉固體;把碳酸鈣固體溶于適量鹽酸得到氯化鈣溶液,蒸干水分得到氯化鈣固體。〔為了使某物質完全沉淀,參與過量沉淀劑〕,充分〔除去過量碳酸鈉〕,蒸干濾液得氯化鈉固體;把碳酸鈣固體溶于適量鹽酸得到氯化鈣溶液,蒸干水分得到氯化鈣固體。解析:碳酸鈉和碳酸鈣的溶解性不同,可用過濾的方法加以分別。出來后用鹽酸變回氯化鈣。、FeCl3BaSO4的混合物,應選用的一組試劑是〔〕A.H2O、AgNO3、HNO3 B.H2O、NaOH、HNO3C.H2O、NaOH、HCl D.H2O、KOH、HNO3答案:C解析:此題中,因NaCl、FeCl3均溶于水,BaSO4難溶于水,所以先用水溶解,利用溶解性NaOH溶液與濾液反響,NaCl未變化,FeCl3被轉化為3Fe〔OH〕NaCl,將沉淀與HCl33溶液反響,可使轉化為Fe〔OH〕FeCl3得以復原。在分別操作中同樣要遵循不能引入雜質3的原則,所以選C。[3]為了除去粗鹽中的CaCl2MgSO45Na2CO3BaCl2溶液。正確的操作挨次是〔〕A.①④②⑤③B.④①②⑤③C.②⑤④①③D.⑤②④①③答案:C、D。aBaCl2溶液,除去SO42-;b加過量的NaOH溶液,除去Mg2+;cNa2CO3溶液223鹽酸,除去過量的CO2-OH-,由于ba挨次互換,不影響除雜目的,所以前兩步操作挨次3可顛倒。[例4]一種固體混合物,其中可能含有氯化鈣、碳酸鈉、硫酸銅、硫酸鈉、硝酸鋇和硝酸鉀中的一種或幾種。現進展如下試驗:〔1〕將固體混合物放入足量的水里,充分攪拌后得到無色透亮溶液和白色沉淀;〔2〕再參與足量的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產生無色氣體,溶液澄清透亮;〔3〕最終參與稀硫酸,又消滅了白色沉淀。請依據以上試驗事實推斷原混合物中確定存在 確定不存在 存在。答案:原混合物中確定存在碳酸鈉、硝酸鋇;確定不存在硫酸銅、硫酸鈉;可能存在氯化鈣和硝酸鉀。查找關鍵的字句,從而得出適當的結論。白色沉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現代學徒制試點人才培養方案編制框架現代學徒制試點工程造價專業2024年級人才培養方案
- 四上語文群文閱讀教學設計
- 選擇性閱讀教學設計
- 《記承天寺夜游》教案教學設計
- 電氣類專業學業水平模考試題(附答案)
- 油務工專業理論模擬考試題
- 職業技術學院2024級大數據與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 2025年廣東省梅州市興寧市宋聲學校中考一模地理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統編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學與文化》知識結構圖
- 航空器發動機故障排除與維修技巧考核試卷
- 智能對話模型研究-全面剖析
- 考研英語03-12年真題譯文
- 放射住培結業考試試題題庫及答案
- 旅游項目開發可行性報告
- 初中期末家長會模板
- 種植業統計培訓
- 期中綜合模擬測試卷(含答案)-2024-2025學年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
- 人工肝個案護理
- 嚴重過敏反應診斷和臨床管理專家共識(2025年版)解讀
- 城市軌道交通項目質量管理體系構建-全面剖析
- GB/T 27060-2025合格評定良好實踐指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