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水排水及暖通空調專業常用規范中強制性條文匯總_第1頁
給水排水及暖通空調專業常用規范中強制性條文匯總_第2頁
給水排水及暖通空調專業常用規范中強制性條文匯總_第3頁
給水排水及暖通空調專業常用規范中強制性條文匯總_第4頁
給水排水及暖通空調專業常用規范中強制性條文匯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給水排水及暖通空調專業常用規范中強制性條文匯總

目錄一、《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50019-2003…………………2~5二、《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50015—2003………5~6三、《建筑給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42-2002…6~8四、《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43-2002…………8~9五、《人民防空地下室設計規范》GB50038—2005…………………9~10六、《住宅設計規范》GB50096-1999(2003年版………10七、《住宅建筑規范》GB50368—2005………………10~14八、《圖書館建筑設計規范》JGJ38-99……………………14九、《檔案館建筑設計規范》JGJ25-2000…………………14十、《綜合醫院建筑設計規范》JGJ49-88…………………14十一、《醫院潔凈手術部建筑技術規范》GB50333—2002………………14十二、《建筑中水設計規范》GB50336—2002………14~15十三、《地源熱泵系統工程技術規范》GB50366-2005……15十四、《民用建筑太陽能熱水系統應用技術規范》GB50364—2005……15十五、《地面輻射供暖技術規程》JGJ142—2004………15十六、《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50189—2005…………………15~17十七、《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06………17~28十八、《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45-9(2005年版)………………28~30十九、《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50084-2001(2005年版………………30~35二十、《建筑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411-2007………二十四、《室外給水設計規范》GB50013-2006………37~39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GB5014—2005………………35~36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范》GB50067-97………36JGJ67-2006………………3636~37汽車庫、辦公建筑設計規范》二十五、《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50014-2006……39~40二十六、《鍋爐房設計規范》GB50041-2008………40~42二十七、《氣體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50370-2005………………42~43二十八、《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1-2005…43~44二十九、《管道直飲水系統技術規程》CJJ110-2006……44三十、《埋地聚乙烯給水管道工程技術規程》CJJ101-2004………44~45三十一、《干粉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50347-2004………………45~46三十二、《冷庫設計規范》GB50072-2001……………46~501

一、《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50019-20033.1.9建筑物室內人員所需最小新風量,應符合以下規定:1民用建筑人員所需最小新風量按國家現行有關衛生標準(詳條文說明)確定;2工業建筑應保證每人不小于30m3/h的新風量。4.1.8圍護結構的最小傳熱阻,應按下式確定:R=a(tn-tw)(4.1.8-1)(4.1.8-1)omin·△tayn或R=a(tn-tw)omin·△ty式中R——圍護結構的最小傳熱阻(m·℃/W);2omin·tn——冬季室內計算溫度(℃),按本規范第3.1.1條和第4.2.4條采用;℃),按本規范第4.1.9條采用;本規范表4.1.8-1采用;℃),按本規范tw——冬季圍護結構室外計算溫度(a——圍護結構溫差修正系數,按△ty——冬季室內計算溫度與圍護結構內表面溫度的允許溫差(表4.1.8-2采用;a——圍護結構內Rn——圍護結構內表面換熱阻(表面換熱系數[W/(m2·℃)m·℃/W),按本規范表.1.8-3采用。2],按本規范表4.1.8-3采用;n注:1本條不適用于窗、陽臺門和天窗。2磚石墻體的傳熱阻,可比式(4.1.8-1、4.1.8-2)的計算結果小5%。3外門(陽臺門除外)的最小傳熱阻,不應小于按采暖室外計算溫度所確定的外墻最小傳熱阻的60%。4當相鄰房間的溫差大于10℃時,內圍護結構的最小傳熱阻,亦應通過計算確定。5當居住建筑、醫院及幼兒園等建筑物采用《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范》(GB50176)及《民用建筑節能設計標準(采暖居住建筑分)》(JGJ26)的要求。表4.1.8-1溫差修正系數α輕型結構時,其外墻最小傳熱阻,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部圍護結構特征居中α外墻、屋頂、地面以及與室外相通的樓板等1.000.900.600.500.75悶頂和與室外空氣相通的與有外門窗的不采暖樓梯間相鄰的與有外門窗的不采暖樓梯間相鄰的隔墻(7~30層建筑)非采暖地下室上面的樓板,外墻上有窗時非采暖地下室非采暖地下室上面的樓板,外墻上無窗且位于室外地坪以下時0.40與有外門窗的非采暖房間相鄰的隔墻與無外門窗的非采暖房間相鄰的隔墻非采暖地下室上面的樓板等隔墻(1~6層建筑)上面的樓板,外墻上無窗且位于室外地坪以上時0.600.700.400.300.70伸縮縫墻、沉降縫墻防震縫墻表4.1.8-2允許溫差△t值(℃)y建筑物及房間類別居住建筑、醫院和幼兒園等外墻屋頂6.04.02辦公建筑、學校和門診部等6.07.04.55.5公共建筑(上述指明者除外)和工業企業輔助建筑物(潮溫的房間除外)室內空氣干燥的生產廠房10.08.08.07.0室內空氣溫度正常的生產廠房室內空氣潮濕的公共建筑、生產廠房及輔助建筑物:當不允許墻和頂棚內表面結露時當僅不允許頂棚內表面結露時t—tn17.00.9(t0.8(t—t)n1—t)n1室內空氣潮濕且具有腐蝕性介質的生產廠房t—tt—tn1n1室內散熱量大于23w/m3,且計算相對濕度不大于50%的生產廠12.012.0房注:1室內空氣干濕程度的區分,應根據室內溫度和相對濕度按表4.1.8-4確定。2與室外空氣相通的樓板和非采暖地下室上面的樓板,其允許溫差△t值,可采用2.5℃。y3t——同式(4.1.8-1、4.1.8-2);nt——在室內計算溫度和相對濕度狀況下的露點溫度(℃)。14.3.4幼兒園的散熱器必須暗裝或加防護罩。4.3.11有凍結危險的樓梯間或其他有凍結危險的場所,應由單獨的立、支管供暖。散熱器前不得設置調節閥。4.4.11地板輻射采暖加熱管的材質和壁厚的選擇,應根據工程的耐久年限、管材的性能、管材的累計使用時間以及系統的運行水溫、工作壓力等條件確定。4.5.2采用燃氣紅外線輻射采暖時,必須采取相應的防火防爆和通風換氣等安全措施。4.5.4燃氣紅外線輻射器的安裝高度,應根據人體舒適度確定,但不應低于3m。4.5.9由室內供應空氣的廠房或房間,應能保證燃燒器所需要的空氣量。當燃燒器所需要的空氣量超過該房間每小時0.5次的換氣次數時,應由室外供應空氣。4.7.4低溫加熱電纜輻射采暖和低溫電熱膜輻射采暖的加熱元件及其表面工作溫度,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產品標準規定的安全要求。根據不同使用條件,電采暖系統應設置不同類型的溫控裝置。絕熱層、龍骨等配件的選用及系統的使用環境,應滿足建筑防火要求。4.8.17采暖管道必須計算其熱膨脹。當補償器。4.9.1新建住宅熱水集中采暖系統,應設置分戶熱計量和室溫控制裝置。利用管段的自然補償不能滿足要求時,應設置5.1.10凡屬設有機械通風系統的房間,人員所需的新風量應滿足第3.1.9條的規定;人員所在房間不設機械通風系統時,應有可開啟外窗。5.1.12凡屬下列情況之一時,應單獨設置排風系統:1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有害物質混合后能引起燃燒或爆炸時;2混合后能形成毒害更大或腐蝕性的混合物、化合物時;3混合后易使蒸汽凝結并聚積粉塵時;4散發劇毒物質的房間和設備;5建筑物內設有儲存易燃易爆物質的單獨房間或有防火防爆要求的單獨房間。5.3.3要求空氣清潔的房間,室內應保持正壓。放散粉塵、有害氣體或有爆炸危險物質的房間,應保持負壓。當要求空氣清潔程度不同或與有異味的房間比鄰且有門(孔)相通時,應使氣流從較清潔的房間流向污染較嚴重的房間。5.3.4機械送風系統進風口的位置,應符合下列要求:31應直接設在室外空氣較清潔的地點;2應低于排風口;5.3.5用于甲、乙類生產廠房的送風系統,可共用同一進風口,但應與丙、丁、戊類生產廠房和輔助建筑物及其他通風系統的進風口分設;對有防火防爆要求的通風系統,其進風口應設在不可能有火花濺落的安全地點,排風口應設在室外安全處。5.3.6凡屬下列情況之一時,不應1甲、乙類生產廠房,以及含有甲采用循環空氣:、乙類物質的其他廠房;2丙類生產廠房,如空氣中含有燃燒或爆炸危險的粉塵、纖維,含塵濃度大于或等于其爆炸下限的25%時;3含有難聞氣味以及含有危險濃度的致病細菌或病毒的房間;4對排除含塵空氣的局部排風系統,當排風經凈化后,其含塵濃度仍大于或等于工作區容許濃度的30%時。5.3.12排除有爆炸危險的氣體、蒸汽和粉塵的和事故情況下,風管內這些物質的爆炸下限的50%計算。5.3.14建筑物全面排風系統吸風口的布置,應符合下列規定:1位于房間上部區域的吸風口除余熱、余濕和有害氣體時(含氫氣時除外),吸風口上緣至頂棚平面或屋頂的距離不大于0.4m;2用于排除氫氣與空氣混合物時,吸風口上緣至頂棚平面或屋頂的距離不大于0.1m;3位于房間下部區域的吸風口,其下緣至地板間距不大于0.3m;4因建筑結構造成有爆炸危險氣出的死角處,應設置導流設施。5.4.6事故通風的機,應分別在室內、外便于操作的地點設置電器開關。局部排風系統,其風量應按在正常運行濃度不大于,用于排體排通風5.6.10凈化有爆炸危險的粉塵和碎屑的除塵器、過濾器及管道等,均應設置泄爆裝置。凈化有爆炸危險粉塵的干式除塵器和過濾器,應布置在系統的負壓段上。5.7.5在下列條件下,應1直接布置在有甲、乙類物質場所中的2排除有甲備:3排除含有燃燒或爆炸危險的粉塵、纖維等丙類物質,其含塵濃度高于或等于其爆炸下限的25%時的設備。5.7.8用于甲、乙類的場所的通風備,不應與排風設備布置在同一通風機室內。采用防爆型設備:通風、空氣調節和熱風采暖的設備;、乙類物質的通風設、空氣調節和熱風采暖的送風設用于排除甲、乙類物質的排風設備,不應與其他系統的通風設備布置在同一通風機室內。5.8.5輸送高溫氣體的風5.8.15可燃氣體管道、可燃液體管道和電線、排水管道等,不得穿過風管的內腔,也不得沿風管的外壁敷設。可燃氣體管道和可燃液體管道,不應穿過通風機室。6.2.1除方案設計或初步設計階段可使用冷負荷指標進行必要的估算之外調節區進行逐項逐時的冷負荷計算。6.2.15空氣調節區的夏季冷負荷,應按各項逐時冷負荷的綜合最大值確定。空氣調節系統的夏季冷負荷,應根據所服務空氣調節區的同時使用情況、空氣調節系類型及調節方式,按各空氣調節區逐時冷負荷的綜合最大值或各空氣調節區夏季冷負荷的累計值確定,并應計入各項有關的附加冷負荷。6.6.3空氣的蒸發冷卻采用江水、湖水、地下水等天然冷源時,應符合下列要求:管,應采取熱補償措施。,應對空氣統的1水質符合衛生要求;2水的溫度、硬度等符合使用要求;3使用過后的回水予以再利用;4

4地下水使用過后的回水全部回灌并不得造成污染。6.6.8空氣調節系統采用制冷劑直接膨脹式空氣冷卻器時,不得用氨作制冷劑。7.1.5電動壓縮式機組的總裝機容量,應按本規范第6.2.15條計算的冷負荷選定,不另作附加。7.1.7選擇電動壓縮式機組時,其制冷劑必須符合有關環保要求,采用過渡制冷劑時,其使用年限不得超過中國禁用時間表(詳條文說明)的規定。7.3.4水源熱泵機組采用地下水為水源時,應采用閉式系統;對地下水應采取可靠的回灌措施,回灌水不得對地下水資源造成污染。7.8.3氨制冷機房,應滿足下列要求:1機房內嚴禁采用明火采暖;2設置事故排風裝置,換氣次數每小時不少于12次,排風機選用防爆型8.2.9在易燃易爆環境中,應采用氣動執行器與調節水閥、風閥配套使用。8.4.8空氣調節系統的電加熱器應與送風機聯鎖,并應設無風斷電、超溫斷電保護裝置;電加熱器的金屬風管應接地。四、《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4.2.3防火風管的本體、框架與固。GB50243-2002定材料、密封墊料必須為不燃材料,其耐火等級應符合設計的規定。4.2.4復合材料級,且對人體無害的材料5.2.4防爆風閥的制作材料必須符合設計規定,不得自行替換。5.2.7防排煙系統柔性短管的制作材料必須為不燃材料6.2.1在風管穿過需要封閉的防火、防爆的墻體或樓板時,應設預埋管或防護套管其鋼板厚度不應小于1.6㎜。風管與防護套管之間,應用不燃且對人體無危害的柔性材料風管的覆面材料必須為不燃材料,內部的絕熱材料應為不燃或難燃B1。。,封堵。6.2.2風管安1風管內嚴禁其他管線穿越2輸送含有易燃、易爆氣體或安裝在易燃、易爆過生活區或其他輔助生產房間時必須嚴密,并不得設置接口。3室外立管的固定拉索嚴禁拉在避雷針或避雷網上6.2.3輸送空氣溫度高于80℃的風管,應按設計規定采取防護措施。7.2.2通風機傳動裝置的外露部位以及直通大氣的進、,必須裝設防護或采取其他安全設施。裝必須符合下列規定:;環境的風管系統應有良好的接地,通。出口罩(網)7.2.7靜電空氣過濾器金屬外殼接地必須良好。7.2.8電加熱器的安裝必須符合下列規定:1、電加熱器與鋼構架間的絕熱層必須為不燃材料;接線柱外露的應加設安全防護罩;2、電加熱器的金屬外殼接地必須良好3、連接電加熱器的風管的法蘭墊片,應采用耐熱不燃材料8.2.6燃油管道系統必須設置可靠的防靜電接地裝置,其管道法蘭應采用鍍鋅螺栓連接或在法蘭處用銅導線跨接,且接合良好8.2.7燃氣系統管道與機組的連接不得使用非金屬應為壓縮空氣或氮氣,嚴禁用水。當燃氣供氣管道壓力大于0.005Mpa時,焊縫的無損檢;。進行。軟管。燃氣管道的吹掃和壓力試驗測的執行標準應按設計規定。當設計無規定,且采用超聲波探傷時,應全數檢測,以質量不低于Ⅱ級為合格。11.2.1通風與空調工程安裝完畢,必須進行系統的測定和調整(簡稱調試)。系統調試應包括下列項目。5

1、設備單機試運轉及調試;2、系統無生產負荷下的聯合試運轉及調試。11.2.4防排煙系統聯合試運行與調試的結果(風量及正壓),必須符合設計與消防的規定。七、《住宅建筑規范》GB50368—20057.1.4水、暖、電、氣管線穿過樓板和墻體時,孔洞周邊應采取密封隔聲措施。7.1.6管道井、水泵房、風機房應采取有效的隔聲措施,水泵、風機應采取減振措施。8.1.1住宅應設室內給水排水系統。8.1.2嚴寒地區和寒冷地區的住宅應設采暖設施。8.1.4住宅的給水總立管、雨水立管、消防立管、采暖供回水總立管和電氣、電信干線、(管),不應布置在套內。公共功能的閥門、電氣設備和用于總體調節和檢修的部件,應設在共用部位。8.1.5住宅的水表、電能表、熱量表和燃氣表的設置應便于管理。8.2.1生活給水系統和生活熱水系統的水質、管道直飲水系統的水質和生活雜用水系統的水質均應符合使用要求。8.2.2生活給水系統應充分利8.2.3生活飲用水供水設施和管道的設置,應保證二次閥門和配件應符合耐腐蝕和耐壓的要。求8.2.4套內分戶用水點的給水壓力不應小于0.05Mpa,入戶0.35Mpa。8.2.5采用集中8.2.6衛生器具和配件應采用節水型產品,不得使用一次8.2.7住宅廚房和衛生間的排水立管應分別設置。排水管道不得穿越臥室。8.2.8設有淋浴器和洗衣機的部位應設置地漏,其水封深度不得小于50mm。構造內無存水彎的衛生器具與生活排水管道連接時,在排水口以下應設存水彎,其水封深度不得小于50mm。8.2.9地下室、半地下室中衛生器具和地漏的排水管,不應與上部排水管連接用城鎮給水管網的水壓直接供水。供水的使用要求。供水管道、管的給水壓力不應大于熱水供應系統的住宅,配水點的水溫不應低于45℃。沖水量大于6L的坐便器。。8.2.10適合建設中水設施和雨水利用設施的住宅,應按照當地的有關規定配套建設中水設施和雨水利用設施。8.2.11設有中水系統的住宅,必須采取確保使用、維修和防止誤飲誤用的安全措施。8.3.1集中采暖系統應采取分室(戶)溫度調節措施,并應設置分戶(單元)計量裝置或預留安裝計量裝置的位置。8.3.2設置集中采暖系統的住宅,室內采暖計算溫度不應低于表8.2.3規定:表8.3.2采暖計算溫度空間類別采暖計算溫度臥室、起居室(廳)和衛生間廚房18℃15℃14℃設采暖的樓梯間和走廊8.3.3集中8.3.4采暖系統應沒有凍結危險,并應有熱膨脹補償措施。8.3.5除電力充足和供電政策支持外,嚴寒地區和寒冷地區的住宅內不應采用直接電采暖系統應以熱水為熱媒,并應有可靠的水質保證措施。熱采暖。8.3.6廚房和無外窗的衛生間應有通風措施,且應預留安裝排風機的位置和條件。8.3.7當采用豎向通風道時,應采取防止支管回流和豎井泄漏的措施。68.3.8當選擇水源熱泵作為居住區或戶用空調(熱泵)機組的冷熱源時,必須確保水源熱泵系統的回灌水不破壞和不污染所使用的水資源。8.4.1住宅應使用符合城鎮燃氣質量標準的可燃氣體。8.4.2住宅內管道燃氣的供氣壓力不應高于0.2Mpa。8.4.3住宅內各類用氣設備應使用低壓燃氣,其入口壓力必須控制在設備的允許壓力波動范圍內。8.4.4套內的燃氣設備應設置在廚房或與廚房相連的陽臺內。8.4.5住宅的地下室、半地下室內嚴禁設置液化石油氣用氣設備、管道和氣瓶。十層及十層以上住宅內不得使用瓶裝液化石油氣。8.4.6住宅的地下室、半地下室內設置人工煤氣、天燃氣用氣設備時,必須采取安全措施。8.4.7住宅內燃氣管道不得敷設在臥室、暖氣溝、排煙道、垃圾道和電梯井內。8.4.8住宅內設置的燃氣設備和管道,應滿足與電氣設備和相鄰管道的凈距要求。8.4.9住宅內各類用氣設備排出的煙氣必須排至室外。多臺設備合用一個相互干擾。廚房燃具排氣罩排出的油煙不得與熱水器或采暖爐排煙合用一個煙道。9.6.18層及8層以上的住宅建筑應設置室內消防給水設施。煙道時不得9.6.235層及35層以上的住宅建筑應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10.2.2當采用冷水機組和單元式空氣調節機作為集中式空氣調節系統的冷源設備時,其性能系數、能效比不應低于表10.2.2-1和表10.2.2-2的規定值。表10.2.2-1冷水(熱泵)機組制冷性能系數類型額定制冷量(KW)性能系數(W/W)<528528~1163>1163<528528~1163>1163<528528~1163>1163≤503.84.0活塞式/渦旋式4.24.104.304.604.404.705.102.402.602.602.80水冷螺桿式離心式活塞式/渦旋式>50≤50風冷或蒸發冷卻螺桿式>50表10.2.2-2單元式空氣調節機能效比類型能效比(W/W)不接風管2.602.303.002.70風冷式水冷式接風管不接風管接風管10.3.1性能化設計應以采暖、空調能耗指標作為節能控制目標。10.3.2各建筑熱工設計分區的控制目標限值應根據節能目標分別確定。710.3.3性能化設計的控制目標和計算方法應符合下列規定:1嚴寒、寒冷地區的住宅應以建筑物耗熱量指標為控制目標。建筑物耗熱量指標的計算應包含圍護結構的傳熱耗熱量、空氣滲透耗熱量和建筑物內部得熱量三個部分計算所得的建筑物耗熱量指標不應超過表10.3.3-1的規定。表10.3.3-1建筑物熱量指標(W/㎡)耗熱量耗熱量耗熱量耗熱量耗熱量地名地名地名地名指標指標指標指標指標地名北京市天津市14.6博克圖14.5二連浩特22.2齊齊哈爾21.9富錦21.8牡丹江21.9新鄉22.0洛陽21.8商丘22.7開封21.9四川省22.0阿壩20.1西寧20.0瑪多20.1大柴旦20.921.521.4河北省多倫石家莊張家口秦皇島20.3白云鄂博21.6呼瑪21.1遼寧省佳木斯20.1共和21.1格爾木21.120.820.8沈陽21.2安達20.9伊春20.8玉樹保定20.5丹東22.422.3甘孜20.5寧夏邯鄲唐山承德豐寧山西省太原大同長治陽泉臨汾晉城運城內蒙古20.3大連20.6克山21.3江蘇省康定20.3西藏銀川中寧固原21.020.820.921.020.821.021.2阜新撫順朝陽本溪21.4徐州20.020.020.020.0拉薩噶爾日喀則陜西省20.221.1連云港21.2石嘴山20.4新疆烏魯木齊21.221.021.121.0宿遷淮陰鹽城山東省濟南青島煙臺德州淄博兗州濰坊20.8錦州21.821.421.321.120.722.421.821.120.920.721.120.820.520.420.420.3鞍山葫蘆島吉林省長春吉林延吉20.0西安20.2塔城榆林21.0哈密20.220.220.220.520.420.4延安寶雞甘肅省蘭州酒泉敦煌20.720.1伊寧喀什富蘊21.721.821.520.8克拉瑪依通化21.621.021.0吐魯番庫車呼和浩特21.3雙遼21.621.5錫林浩特22.0四平20.4張掖山丹21.0和田海拉爾通遼赤峰滿洲里22.6白城黑龍江21.3哈爾濱嫩江21.8河南省鄭州21.120.620.321.620.0平涼20.3天水20.3青海省21.9安陽22.422.5濮陽2夏熱冬冷地區的住宅應以建筑物采暖和空氣調節年耗電量之和為控制目標。建筑物采暖和空氣調節年耗電量應采用動態逐時模擬方法在確定的條件下計算。計算條件應包括:1)居室室內冬、夏季的計算溫度;2)典型氣象年室外氣象參數;3)采暖和空氣調節的換氣次數;4)采暖、空氣調節設備的能效比;5)室內得熱強度。計算所得的采暖和空氣調節年耗電量之和,不應超過表10.3.3-2按采暖度日數HDD18列出的采暖年耗電量和按空氣調節度日數CDD26列出的空氣調節年耗電量的限值之和。表10.3.3-2建筑物采暖年耗電量和空氣調節年耗電量的限值8HDD18(℃·d)采暖年耗電量E(kWh/㎡)CDD26(℃·d)空氣調節年耗電量E(kWh/㎡)h13.7h10415.617.820.122.324.526.729.031.233.435.737.940.142.444.646.849.05015.617.419.321.223.024.926.828.630.532.434.2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1900200021002200230024002500751001251501752002252502753003夏熱冬暖地區的住宅應以參照建筑的空氣調節和采暖年耗電量為控制目標。參照建筑和所設計住宅的空氣調節和采暖年耗電量應采用動態逐時模擬方法在確定的條件下計算。計算條件應包括。1)居室室內冬、夏季的計算溫度;2)典型氣象年室外氣象參數;3)采暖和空氣調節的換氣次數;4)采暖、空氣調節設備的能效比。參照建筑應按下列原則確定:1)參照建筑的建筑形狀、大小和朝向均應與所設計住宅完全相同;2)參照建筑的開窗面積應與所設計住宅相同,但當所設計住宅的窗面積超過規定性指標時,參照建筑的窗面積應減小到符合規定性指標;3)參照建筑的外墻、屋頂和窗戶的各項熱工性能參數應符合規定性指標。GB50364—2005十四、《民用建筑太陽能熱水系統應用技術規范》3.0.4在既有建筑上增設或改造已安裝的太陽能熱水系統,必須經建筑結構安全復核,并應滿足建筑結構及其他相應的安全性要求。3.0.5建筑物上安裝太陽能熱水系統,不得降低相鄰建筑的日照標準。4.3.2水系統應安全可靠,內置加熱系統必須帶有保證使用安全的裝置,并根據不同地區應采取防凍、防結露、防過熱、防雷、抗雹、抗風、抗震等技術措施。4.4.13安裝在建筑上或直接構成建筑圍護結構的太陽能集熱器,應有防止熱水滲漏的安全保障設施。5.3.3在安裝太陽能集熱器的建筑部位,應設置防止集熱器損壞后部件墜落傷人的安全防護設施。5.3.8設置集熱器的陽臺應符合下列要求:1設置在陽臺欄板上的太陽能集熱器支架應與陽臺欄板上的預埋件牢固連接;2由集熱器構成的陽臺欄板,應滿足其剛度、強度及防護功能要求。95.4.2太陽能熱水系統的結構設計應為太陽能熱水系統安裝埋設預埋件或其他連接件。連接件與主體結構的錨固承載力設計值應大于連接件本身的承載力設計值。5.4.4輕質填充墻不應作為太陽能集熱器的支承結構。5.6.2太陽能熱水系統中所使用的電器設備應有剩余電流保護、接地和斷電等安全措施。6.3.4支承太陽能熱水系統的鋼結構支架應與建筑物接地系統可靠連接。十五、《地面輻射供暖技術規程》JGJ142—20043.2.1與土壤相鄰的地面,必須設絕熱層,且絕熱層下部必須設置防潮層。直接與室外空氣相鄰的樓板,必須設絕熱層。3.8.1新建住宅低溫熱水地面輻射供曖系統,應設置分戶熱計量和溫度控制裝置。3.10.6發熱電纜的接地線必須與電源的地線連接。4.4.1發熱電纜必須有接地屏蔽層。5.1.6發熱電纜間有搭接時,嚴禁電纜通電。5.1.8地面輻射供暖工程施工過程中,嚴禁人員踩踏加5.4.2發熱電纜出廠后嚴禁翦裁和拼接,有外傷或破損的發熱電纜嚴禁敷設。5.4.8發熱電纜的熱線部分嚴禁進入冷線預留管5.5.5在加熱管或發熱電纜的鋪設區內,嚴禁穿鑿、鉆孔6.5.1地面輻射供暖系統未經調試,嚴禁運行使用。十六、《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50189—20055.1.1施工圖設計階段,必須進行熱負荷和逐項逐時的冷負荷5.4.2除了符合下列情況之一外,不得采用電熱鍋爐、電熱水器作為直接采暖和空氣系統的熱源:1電力充足、供電政策2以供冷為主,采暖負荷較小3無集中供熱與燃氣源,用煤、油等燃料受到環保或消防嚴格限制的建筑;5利用可再生能源發電地區的建筑;6內、外區合一的變風量系統中需要對局部外區進行加5.4.3鍋爐的額定熱效率,應符合表5.4.3的規定表5.4.3鍋爐額定熱效率熱管或發熱電纜。。或進行射釘作業。計算。調節支持和電價優惠地區的建筑;供熱源的建筑;且無法利用熱泵提熱的建筑。。鍋爐類型熱效率(%)燃煤(Ⅱ類煙煤)蒸汽、熱水鍋爐7889燃油、燃氣蒸汽、熱水鍋爐5.4.5電機驅動壓縮機的蒸氣壓縮循環冷水(熱泵)機組,在額定制冷工況和規定條件下,性能系數(COP)不應低于表5.4.5的規定。表5.4.5冷水(熱泵)機組制冷性能系數類型額定制冷量(KW)性能系數(W/W)<5283.84.0活塞式/渦旋式528~1163>11634.2水冷<5284.104.304.60螺桿式528~1163>116310<528528~1163>1163≤50>50≤50>504.404.705.102.402.602.602.80離心式活塞式/渦旋式風冷或蒸發冷卻螺桿式5.4.8名義制冷量大于7100W、采用電機驅動壓縮機的單元式空氣調節機、風管送風式和屋頂式空氣調節機組時,在名義制冷工況和規定條件下,其能效比(EER)不應低于表5.4.8的規定。表5.4.8單元式機組能效比類型能效比(W/W)不接風管接風管不接風管接風管2.602.303.002.70風冷式水冷式5.4.9蒸汽、熱水型溴化鋰吸收式冷水機組及直燃型溴化鋰吸收式冷(溫)水機組應選用能量調節裝置靈敏、可靠的機型,在名義工況下的性能參數應符合表5.4.9的規定。表5.4.9溴化鋰吸收式機組性能參數名義工況性能參數冷卻水進/蒸汽壓力單位制冷量蒸汽性能系數(W/W)機型冷(溫)水進/出口溫度出口溫度(℃)(MPa)耗量[kg/(kW·h)]制冷供熱(℃)18/130.250.4≤1.40蒸汽30/3530/35雙效12/70.6≤1.310.8≤1.28直燃供冷12/7供熱出口60≥1.10≥0.90/【加熱源消耗量(以低位熱值計)+電力消耗量(折算注:直燃機的性能系數為:制冷量(供熱量)成一次能)】。體積大于17000m310.1.2甲、乙類廠房中的空氣不應循環使用。含有燃燒或爆炸危險粉塵、纖維的丙類廠房中的空氣,在循環使用前應經凈化處理,并應使空氣中的含塵濃度低于其爆炸下限的25%。10.1.3甲、乙類廠用房的送風設備與排風設備不應布置在應和其它房間的送、排風設備布置在同一通風機房內。10.1.4民用建筑內空氣中含有容易起火或爆炸危險物質的房間,應有良好的自然通風或立的機械通風設施,且其空氣不應循環使用。--4同一通風機房內,且排風設備不獨10.2.2甲、乙類廠和房甲、乙類倉庫內嚴禁采用明火和電熱散熱器采暖。10.2.3下列廠應房采用不循環使用的熱風采暖:1生產過程中散發的可燃氣體、可燃蒸氣、可燃粉塵、可燃纖維與采暖管道、散熱器表面接觸能引起燃燒的廠房;112生產過程中散發的粉塵受到水、水蒸汽的作用能引起自燃、爆炸或產生爆炸性氣體的廠房。10.3.2有爆炸危險的廠房內的排風管道,嚴禁穿過防火墻和有爆炸危險的車間隔墻。10.3.5含有燃燒和爆炸危險粉塵的空氣,在進入排風機前應采用不產生火花的除塵器進行處理。對于遇水可能形成爆炸的粉塵,嚴禁采用濕式除塵器。10.3.6處理有爆炸危險粉塵的除塵器、排風機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1應與其它普通型的風機、除塵器分開設置;10.3.8處理有爆炸危險粉塵和碎屑的除塵器、過濾器、管道,均應設置泄壓裝置。凈化有爆炸危險粉塵的干式除塵器和過濾器應布置在系統的負壓段上。10.3.9排除、輸送有燃燒或爆炸危險氣體、蒸氣和粉塵的排風系統,均應設置導除靜電的接地裝置,且排風設備不應布置在地下、半地下建筑(室)中。10.3.10排除有爆炸或燃燒危險氣體、蒸氣和粉塵的排風管應采用金屬管道,并應直接通到室外的安全處,不應暗設。10.3.12下列情況之一的通風、空氣調節系統的風管上應設置防火閥:1穿越防火分區處;2穿越通風、空氣調節機房的房間隔墻和樓板處;3穿越重要的或火災危險性大的房間隔墻和樓板處;4穿越變形縫處的兩側;5垂直風管與每層水平風管交接處的水平管段上,但當建筑內每個防火分區的通風、空氣調節系統均獨立設置時,該防火分區內的水平風管與垂直總管的交接處可不設置防火閥。10.3.17燃油、燃氣鍋爐房應有良好的自然通風或機械通風設施。燃氣鍋爐房應選用防爆型的事故排風機。當設置機械通風設施時,該機械通風設施應設置導除靜電的接地裝置,通風量應符合下列規定:1燃油鍋爐房的正常通風量按換氣次數不少于3次/h確定;2燃氣鍋爐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