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2022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8篇_第1頁
關于2022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8篇_第2頁
關于2022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8篇_第3頁
關于2022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8篇_第4頁
關于2022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8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2022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8篇2022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篇1設計理念:以“火攻”為切入口,以說“計策”為主手段,引領學生關注琢磨課文語言,于語言的體會中感受人物的智慧,故事的魅力,表達的方式,從中激發學生閱讀歷史類故事的趣味.教學目標:1、通過就詞解詞、聯系上下文等方法掌握本課重點字詞.2、通過概括文意、概說計策,學會簡練復述文本的方法.3、通過重點語句的體會,感受三國人物的鮮活形象,從中受到人文熏陶.4、通過深層質疑,引導課外閱讀,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教程預設:一、揭題導入(包括課前)1.播放《三國演義主題歌》滾滾長江東逝水……2.談三國故事(重在學情的了解,便于學習的調整)3.引《赤壁之戰》解赤壁:赤壁,山名.在今湖北省蒲圻縣西北.赤壁山險峻而又雄偉,臨江是拔空昂立的瑜所書,力蓋千鈞.說題意:(要求說得清楚簡要)二、初讀感知1.放聲讀文,了解大意.2.質疑問難,了解學情.(重在不懂的字詞;不太常見的詞句.)反饋:1.字詞:順學字詞劃詞,讀詞,有沒有不懂的?調兵遣將(遣的字形?誰?駐)丟盔棄甲(誰?逃)自不量力(硬拿雞蛋去跟石頭碰)不計其數無心應戰率領抵擋計策纜繩(在于培養學生靈活理解詞語的能力,而不是局限于字典、參考的等現成的答案.)2.內容自由概括;圍繞標題概括;圍繞標題完整概括.(培養學生概括說話的能力.)三、深究火攻1.為什么火攻是個好主意?(以此帶動全文的學習)自由發表黃蓋的話:讀好黃蓋的話:該用怎樣的語氣讀?胸有成竹地誠心誠意地恭恭敬敬地得意洋洋地?讀懂黃蓋的話:黃蓋的話道理何在?為什么相持沒好處?只要用火攻,想逃也逃不了?聯系前文2.赤壁之戰火攻打敗曹操,還有一步很重要的是什么?黃蓋的假降信說東吳兵少……說后面為什么沒用冒號?黃蓋會怎么說?3.黃蓋的計策:說了一遍?非常滿意——妙計!黃蓋會怎么說?說清要點.自由準備:做上記號:哪些地方必須說清楚的?自由練說:同桌互說:一說一聽,提出意見.(分角色)推薦示范集體評議:清楚,簡練4.計策妙不妙?析原因,探性格.讀文中語句,驗證體會.為什么3萬打敗了80萬?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黃蓋的足智多謀曹操的狂妄自大、驕傲心態5.為什么不寫清妙計?只用了四個字:說了一遍?寫法:不重復、留下懸念,激發興趣.小說作者羅貫中容,在說的過程中帶動文本重點語段的學習,同時達成單元復述的重點訓練.)四、課外拓展其實文中有好多問題的?文中省略了很多情節.課外閱讀故事交流說故事談人物背古詩諺語、歇后語等等.2022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篇2教學要求1.知識與能力⑴會認“茬”等三個字。⑵理解課文內容,聯系上下文體會佩佳的心情以及“失去的一天”的含義。⑶搜集有關珍惜時間的諺語、名言。⑷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2.過程與方法首先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自主探究,以讀為主,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體會佩佳的心情以及“失去的一天”的含義;然后聯系生活實際,說說自己是如何安排時間的,最后通過交流各自搜集的有關珍惜時間的諺語、名言,使學生感悟珍惜時間的重要。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從小珍惜時間的意識,能夠合理地安排自己的課余時間。重難點與關鍵2.難點:理解“失去的一天”的含義。3.關鍵:聯系生活實際,懂得合理安排時間。課時安排:一課時教學準備1.生字詞語卡片。2.有關珍惜時間的諺語。教學過程一、溫故知新,導入新課1.出示珍惜時間的諺語: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學生齊讀)2.教師質疑:體們知道這句諺語是什么意思?(一寸光陰就像一寸金子,非常寶貴,但時間。)3.教師導人:在這個比喻中,我們深深了解了時間的寶貴性,時間一去不復返,最值得人公是如何珍惜時間的。(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二、教師導讀,整體感知1.教師出示要求,學生自由讀課文。⑴圈出本課的生字,并掌握它們。⑵按照“媽媽給佩佳布置一天的任務”、“佩佳如何度過天”、“佩佳知道人們在他失去的一天里都做了哪些事后,明白了什么叫做‘失去的一天’”,把課文分成三部分。⑶讀課文,體會佩佳的心情,把自己的感悟標注在課文語句的旁邊。2.教師出示生字詞語卡片,檢查學生自學生字詞語的情況。⑴教師出示詞語卡片,指名讀一讀,其他正音。⑶教師再次出示生字新詞,讓學生一起讀一讀,讀中鞏固對生字的認讀。3.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4.反饋分段的情況。第一段(1):講媽媽給佩佳布置一天的任務。第二段(2~4):講佩佳浪費了一天的時間,沒有完成媽媽布置的任務。第三段(5~13):講媽媽領佩佳去觀看別人勞動一天的成果,佩佳這才意識到時間是多么的珍貴。三、學習課文第一、二部分1.學生自由讀這兩部分內容。思考:⑴媽媽給佩佳布置的任務是什么?⑵佩佳是如何失去一天的?⑶用波浪線畫出佩佳的心理活動的語句。2.指名反饋。⑴媽媽給佩佳布置的任務是什么?(栽一棵樹,讀完《遠處的青山》)教師質疑:對于十歲的佩佳而言,這兩項任務有難度嗎?(這兩項任務并不困難,只要他抓緊時間就能完成任務。)那么佩佳是怎么做的?⑵佩佳是如何失去一天的?媽媽走后,佩佳又睡了一會兒;佩佳坐在桑樹息;跑到果園里,吃一些鮮果,跟蝴蝶嬉(3)用波浪線畫出佩佳的心理活動的語句。當他再次用醒來時,太陽已經當空,他想馬上開始干活兒。可他又想了想:還來得及呢!佩佳坐在一棵高大的綠陰如蓋的桑樹下,心想:“我先在這里坐一會兒再開始干活兒吧。”3.教師:佩佳一件任務也沒有完成,既沒有種下一棵樹,也沒有讀完《遠處的青山》這本書,就這樣他失去了一天。讓我們有感情地齊讀第二部分的內容。4.聯系實際,拓展延伸。教師:說說你有沒有遇到類似的情況,你當時的想法是不是和佩佳的一樣?(老師布置的作業沒有及時完成;放假的時候,天天看電視或者打游戲;父母交代的事情沒有及時完成,被父母批評……)5.教師:你們真誠實;都能說出自己的心里話。看來,佩佳的想法和做法具有代表性。四、學習第三部分內容件事?會用什么辦法教育他呢?2.教師指名讀課文第五至十三自然段,其他同學注意傾聽,思考:佩佳的媽媽是如何教育他的?3.指名反饋。(媽媽把佩佳帶到剛犁過的田地上、用磚砌成的墻跟前、面包房、鷲書館,讓他看看人們在一天里勞動的成果。)4.教師:人們在佩佳失去的一天里,做了這么多的事,他們的時間沒有浪費。他們在這天里過得很充實。5.出示句子,聯系上下文體會佩佳當時的心情。⑴可佩佳什么事也沒做,他羞愧得不敢看媽媽的眼睛。⑵“可是我今天卻游手好閑。”佩佳想了想,低下了頭。6.指名反饋。⑴因為佩佳什么事也沒做,沒有完成母親清晨布置的任務,所以感到羞愧,怕母親責備,不敢看母親的眼睛。⑵當他看到別人勞動一天的成果時,才意識到時間是多么的珍貴。意識到自己游蕩成性,不好勞動,他在浪費時間,他很后悔。⑶指導感情朗讀這兩句話。(讀出羞愧、后悔的情感)7.教師引讀:現在,他明白了什么叫做“失去的一天”。那么,你們也明白了什么叫做“失去的一天”了嗎?說說你對“失去的一天”的理解。(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時間是無法用任何東西交換來的。你不珍惜時間,時間就會一不能總是無所事事、不在乎身邊悄悄溜走的時間而虛度一生。)8.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五、拓展延伸1.教師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同學們,我們已經知道時間是那么的珍貴,我們就要珍惜2.小組交流課前搜集的有關珍惜時間的諺語和名言。3.教師:你們搜集得很好,你們及時地完成了老師布置的作業。你們已經珍惜了這一天的時間。六、總結全文1.學生有感情地自由讀課文。2.教師總結:在朱自清先生的《匆匆》一文中也說得好,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我們的時間卻是一去不復返的。讓我們一起來珍惜時間,珍惜生命的每一天吧!七、布置作業l.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有關珍惜時間的諺語和名言。2.看拼音,寫詞語。xīxìxiūkuìyánsùshènzhìlǜyīnrúɡàiyóushǒuhàoxián()()()()()()3.把句子寫具體。⑴媽媽批評了佩佳。⑵公園里鮮花盛開。⑶湖面飄著落葉。2022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篇3教學設計學科名稱:北師大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遲到》所在班級情況,學生特點分析:五年級的學生已經養成了良好的預習課文的習慣,對于文中出現的易讀錯的字音,大多課前初步理解,個別弄不清含義的,可隨著課文深入學習時,再加深認識。本文及本單元學習的目的,在于讓學生學會正確的面對錯誤,并勇于改正錯誤,不但要教學內容分析:《遲到》是第九單元的一篇閱讀課文,主要講述了作者小時候上學經常遲到,在一個雨及時改正,從此成了第一個到校的學生。上學遲到是一個很難完全避免的問題,每一位同學都有過類似的經歷。著名作家林海音的錯誤并改正,才能使自己很快地成長起來。本文語言平實,條理明晰,有鋪墊,有高潮,有發展,有尾聲,故事跌宕起伏,完整而不呆板,以小事見真情,讓讀者領悟到了父親對孩子嚴厲而又深切的愛。教學目標:1.自學生字新詞,理解作者因為體會到了父親“嚴”和“疼”中含著的愛,改掉遲到這一習慣的過程,感受父親那份既嚴厲又深沉的愛,及作者對父親的感激之情。2.運用已經掌握的“品詞析句”的閱讀方法,學習多角度思考問題。初步領悟本文前后照應、先總結后分述的寫作方法。3.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認識改正錯誤、從小養成良好習慣的重要性。培養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堅持自檢與反思,正確對待錯誤的良好品質。教學難點分析:1.概括父親關心我的具體事例,從中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2.抓住描寫人物動作、神態、語言的詞句來感受父親既嚴厲又深沉的愛,及我對父親的感激之情。教學課時:二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談話導入,激發學習興趣。1.(板書課題)同學們,你有過遲到的經歷嗎?說說你遲到的原因及你當時的心情。2.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課文《遲到》,看看文章中的“我”是什么原因遲到了,這些事又給她帶來了怎樣的影響。(齊讀課題)二、初讀,整體感知。1.自由讀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2.再次瀏覽,思考:文章寫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回答)3.默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4.師生共同歸納主題性問題:①父親對我的態度為什么截然不同,這兩種態度說明了什么?②父親為什么對我這么嚴厲?③父親到底是怎樣愛我的?三、精讀,理解感悟。(一)學習第1自然段。1.帶著問題①,自讀自學第1自然段。(指名回答,板書:很疼、很嚴)2.語言訓練:將這句話改換語序讀一讀,說說你讀后的不同體會和感受。①我的父親很疼我,但是他管教我很嚴,很嚴很嚴。②我的父親管教我很嚴,很嚴很嚴,但是他很疼我。(二)學習第2自然段。1.自由讀第2自然段,說說從哪些地方你體會到父親對我很嚴呢?2.指名回答。(三)學習第3-10自然段。1.自由讀第3-10自然段,說說你又是從哪兒體會到父親對我很嚴很嚴?(教師引導學生抓住描寫父親動作、語言、神態的句子去理解)(板書:很嚴很嚴)2.父親為什么這么嚴厲地打我?讀文,找出作者的表現說明我該打的原因。(結合課后習題3理解,體會我的心理活動)3.我挨打最后的結果當然是上學去了。但我不想去上學,有情有可原之處嗎?4.有,為什么父親還是打了,最后又為我送來了夾襖和錢呢?你有過這樣的情況嗎?你的心情如何?此時,我的心情又是如何?過渡:我的感動不僅僅是因為此,而是韓老師的教育讓我體會到了父親對我的深沉的愛。下堂課,我們繼續學習,細細品味。四、布置作業。1.反復朗讀課文。2.寫生字。第二課時教學過程:一、承上啟下,激發學習興趣。1.上節課,我們學到我挨打后,還是去上了學。然而,在韓老師要我們靜默時,我聽節課所學內容,說一說。2.學生靜思后,指名回答。(體會我在韓老師的引導下,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理解到父親打自己,是關心自己良好品質的形成,對自己的嚴厲是一種真正的愛。)二、繼續學習。(一)學習第13-15自然段。1.自由讀第13-15自然段,說說父親又是怎樣疼我的?(引導學生抓父親的動作體會)2.聯系前文,說說你對父親愛的理解。并完成下列填空。()是我的父親很疼我,()是他管教我很嚴,很嚴很嚴,這()是他對我深沉的愛。(二)學習第16自然段。1.是啊!無論是我的父親很疼我,還是他管教我很嚴,很嚴很嚴,這都是他對我深沉的愛。(板書:深沉的愛)2.能享受這么深沉的愛,要是你,你有什么想法?又決定怎么做呢?(指名說)3.帶著你剛才的想法和感受讀最后一自然段。4.指導感情朗讀。(輕松、愉悅、充滿感激)三、總結全文,拓展延伸,熏陶情感。1.我能有如此的改觀,都源于——(父親深沉的愛),帶著這種體會再讀第一自然段。2.在頭腦里回顧一下,作者是怎樣寫讓她感動的生活經歷的?(選取典型事例,有詳有略敘述,前后對比來突出重點;注重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特別是心理描寫來表達人物的思想情感)3.相信,你也會像作者一樣有讓自己感動的生活經歷,學著作者那樣說一說、寫一寫,四、布置作業。完成《課堂作業》。板書設計8.遲到很疼很嚴,很嚴很嚴深沉的愛自我問答:每個人都會有犯錯誤的經歷,在改正錯誤的過程中,既要有主觀的努力,也離不開客觀入重點部分,運用比較閱讀的方法教學,使學生在對比的體驗中理解文章的中心,正符合《語文課程標準》中所明確要求的,要讓學生“在閱讀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視學生閱讀的體驗和感受”。在整個教學設計中,教師注意發揮主導作用,充分的考慮學生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大膽放手,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讓學生通過多次讀文、勾畫重點、做好批注、交流討論等方式自讀自悟,品味文本的內涵,獲得思想啟迪。同時還注意把“語文天地”中的相關內容整合到了課文的教學中。此外,北師大版教材圖文并茂,教師充分的運用了文中的插圖,讓學生進行圖文對照,加深了對文本的理解,喚醒了學生的經歷與體驗。2022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篇4一、教材解讀:1998年夏天,中國長江流域遭受了多年未遇的特大洪澇災害,沿江各地特別是長江中游一帶險情不斷,人民群眾的財產乃至生命都受到了嚴重的威脅。在這萬分危急關頭,幾十萬解放軍官兵日夜兼程,和幾百萬人民群眾一起,戰洪水,斗惡浪,打響了氣壯山河的大江保衛戰。《大江保衛戰》一文主要贊頌了英勇的人民子弟兵們在到處肆虐的洪水前,是怎樣忘我地保衛大江、救助人民群眾的事,謳歌了新一代人民子弟兵在危險和困難面前毫不畏懼、全然不顧的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再現了他們光輝的形象。同時也表達了子弟兵與人民的魚水情深。戰,即戰斗。將抗洪搶險比成戰斗,可見災情的.嚴重性和斗爭的緊迫性,它反映了黨和政府對人民利益的莫大關心,表現了人民子弟兵為了人民的利益而奮不顧身的可貴精神。二、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五自然段。2、學會本課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1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3、把握課文的重點,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惡浪面前,心系人民,團結抗洪,英勇無畏的獻身精神。三、教學重難點:通過對課文的朗讀,理解,感受課文采用的點面結合的方法描寫人民子弟兵抗洪救災中所體現出來的英雄氣概,既全面有真實生動。四、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及其他有關的視頻材料。五、總課時:二課時第一課時一、教學內容:初讀課文二、教學目標:學習掌握課文中出現的生字詞語,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理清課文的思路,學習第一段。三、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1、師述:曾經有這樣一首歌唱遍祖國大江南北,許許多多的人為之留下了感動的淚水。請聽——《為了誰》。(利用電腦播放歌曲)2、過渡:這首歌贊頌了抗洪救災中英勇無畏的人民子弟兵。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有關1998年抗洪救災的課文。3、板書課題:大江保衛戰讀題,解題,質疑:戰,即戰斗。課文什么比成戰斗?(把抗洪搶險比成戰斗。)將抗洪搶險比成戰斗,說明什么?(災情的嚴重性和緊迫性。)4、教師簡介背景1998年夏天,中國長江流域遭受了多年未遇的特大洪澇災害,沿江各地特別是長江中保衛戰。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導讀課文:同學們,你覺得,你學習這篇課文,主要想知道什么?(交流:學生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教師進行必要的歸納。)現在請同學們帶著問題讀課文,把自己在閱讀過程中的感受,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等,通過劃一劃,注一注等方式,把它記錄下來,留待交流。2、學生按要求自由讀課文。(教師巡視)3、檢查自由讀課文后的效果。(1)多媒體出示生字,詞語指名朗讀,正音。(2)指名分段朗讀課文。(3)交流初讀的感受,收獲。(從整體上感知課文。)三、再讀課文。快速閱讀課文,按照為“什么戰——怎樣戰——戰斗的結果”這樣的敘述順序,給課文分段。并用一句話概括每一段的內容。組織交流,教師點評歸納。(第一段(1):寫長江遭遇特大洪水,人民子弟兵打響了大江保衛戰。第二段(2~5):寫我部隊官兵在大江保衛戰中表現神勇,涌現出許多動人事跡。第三段(6):贊揚了人民子弟兵的精神永遠銘記在人民心中。)四、學習第一段1、生自由大聲朗讀課文的第一段。2、讀了這一段,你感受到了些什么?(交流,并找出重點的詞語句子,讀一讀。災情危急:“暴雨”、“大暴雨”、“一場接著一場”、“暴怒的巨龍”、“瘋狂地撕咬”以及三個“!”奔赴戰場:日夜兼程,挺進3、指導朗讀。讀出情況的危急,讀出子弟兵們英勇無畏,大戰洪水的英勇氣概。(指名朗讀,評點,再讀,齊讀。一定要指導學生用一字一頓的重音,把三個“!”讀出來。)四、作業1、抄寫詞語。2、有感情朗讀課文。第二課時一、教學內容:品讀課文二、教學目標:1、學習課文的重點部分內容,通過對具體語言材料的閱讀賞析,理解含義較為深刻的句子;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惡浪面前,為了保衛國家和群眾生命財產的安全而奮不顧身的大無畏精神。2、指導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五自然段。三、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齊讀第一段(媒體播放災情,渲染氣氛),說說主要內容。二、學習第二段(一)、快速默讀課文的第二段,思考:這一段寫人民子弟兵在大江保衛中的動人事跡,主要寫了哪幾個典型事跡?(1)默讀。(2)交流概括。大堤搶險(3)板書:錚錚鐵漢(典型人物)勇救群眾(二)品讀課文——大堤搶險-1、幻燈片出示搶險的圖片,學生看圖用自己的話說說圖意。2、請大家自由讀課文,看看課文又是怎樣描述的,哪些話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學生自由讀課文3-4自然段)3、學生談自己感動的內容,指導朗讀,感悟表現戰士們奮不顧身和樂觀主義的精神的詞句。(1)“官兵們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來回穿梭。有的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腳奔跑起來。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腳趾,他們全然不顧……”朗讀,體會到戰士們意志堅強、奮不顧身的精神。戰,大堤保住了,官賓們渾身上下卻是傷痕累累。”(3)“狂風為我們吶喊!暴雨為我們助威!巨浪為我們加油!”(4)“風聲雨聲濤聲,聲聲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朗讀,體會子弟兵大無畏的樂觀主意精神,與人民心連心的本質。4、小結過度:這一層作者用生動形象的語句描繪了子弟兵的群體形象,體現了全體官兵為了保衛國家和集體的利益,為了保衛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不畏艱險,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的精神。接下來,課文又是從哪個角度去描寫的呢?(三)品讀課文——錚錚鐵漢1、學生自由讀,說說這一層主要講了什么?2、交流:你覺得黃曉文是個怎樣的人?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討論,結合學生的交流,出示:的麻包,又爬上了大堤……”指導學生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好好朗讀,體會人物的內心。3、齊聲朗讀——“在那幾十個難忘的日日夜夜,有多少這樣感人的事跡啊!”4、談談自己的感受。——像黃曉文這樣的鐵漢,這樣動人的事跡太多了,說明人民子弟兵個個都是錚錚鐵漢。(四)品讀課文:勇救群眾1、過渡:師生一起有感情地朗讀第4自然段最后一句。——“在那幾十個難忘的日日夜夜,有多少這樣感人的事跡啊!”師:還有哪些感人的事跡,請同學們讀課文第五自然段。2、指導朗讀,理解,背誦——(1)“戰士們的沖鋒舟劈波斬浪,飛向漂動的樹梢,飛向滅頂的房屋,飛向搖搖晃晃的電桿。”(2)“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軍旗飄揚;哪里有危險,哪里就有軍徽閃爍。”抓住四個“哪里”引導學生朗讀,體會到子弟兵急人民所急,把生的希望留給人民,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師,他們真是無愧于“軍旗”、“軍徽”,他們不愧是人民子弟兵啊。所以——(3)“滔滔洪水中的群眾,看到了紅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像看到了他們的大救星。”抓住“看到了……看到了……就像看到了……”引導學生通過朗讀,體會到人民群眾對子弟兵的高度信任,突出反映軍民魚水情。如此令人感動的情景,如此感人的文字,我們能背出來嗎?(五)小結:讓我們再來看一看,英勇的子弟兵是怎樣不惜一切抗洪搶險的。播放視頻《大江保衛戰》三、導讀課文最后一段。學生齊聲朗讀。四、總結全文,作業1、回全文最讓你感動的是什么?述說感動的理由。2、摘抄排比句,體會句子的含義。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五節。2022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篇5教學目標:1.認識3個生字,會寫2個字。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會講這個寓言故事,了解“相濡以沫”的寓意,會用這個成語。教學重點:熟讀背誦課文,理解文意教學準備:掛圖、有條件的準備多媒體課件。課時安排:一課時備課人:初鵬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自己讀課文,讀正確2、教師范讀,注意斷句泉涸,魚/相與/處于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3、學習生字:濡沫涸4、練讀課文,讀熟練二、學習課文1、借助書下注釋,試著自己講講課文的意思2、指導理解文意1)泉涸:涸:干涸,泉水干枯的意思2)魚相與處于陸:(許多)魚一起(就)呆在陸地上。相與:表示同時同地做某件事。可譯為“共同”。于:在3)相呴以濕:(它們)互相哈氣用來濕潤(對方)。呴:張口呼氣;噓氣。以濕:使濕潤。4)相濡以沫:互相用水沫(使對方)沾濕。3、朗讀背誦課文4、總結:莊子是一個灑脫的人。莊子的意思其實是說,與其兩人身處困境,相濡以沫,相扶前行,不如大家都開開心心,沒有身入困境,也彼此從來不曾認識對方。三、拓展閱讀【原文】“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與,皆物之情也。彼特以天為父,而身猶愛之,而況其卓乎,人特以有君為愈乎己,而身猶死之,而況其真乎?泉涸,魚相與處于陸,相呵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與其譽堯而非桀也,不善吾死也。”【譯文】死生是天命,人世有夜晝的永恒是自然。人對此不能參與其中,這都是事物的常情。那人只把天當作父親,還終身很愛戴它,何況那卓越的真人呢?人們只認為國君勝過自己,還終身很情愿為他去死,何況那真人呢?水源干枯了,魚兒一起在陸地上,用濕氣互相呼吸,用口沫互相沾濕,還不如在江湖里就是把自己死去看作是樂事了。四、布置作業:語文書后給出了四個成語“杞人憂天”“塞翁失馬”“畫蛇添足”“鐵杵磨針”,查找資料了解這幾個寓言的內容,并了解寓意。板書設計:相濡以沫泉涸,魚相與處于陸,相呵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2022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篇61.老師非常想把《慈母情深》拍成一部小小的電視劇,讓課文中的文字變成一幅幅畫討論,然后我們交流。2.學生讀書準備后交流。3.誰先說說電視劇的開頭?4.生邊答師邊指導朗讀,引導體會對母親及母親對我濃厚的情感。五、是啊!掙錢不易,毅然給錢,兩相對比,足見慈母情深!分組朗讀全文。注意集中表現母親外貌、動作、語言描寫的句子。在角落工作的媽媽”瘦弱的脊背彎曲著,頭和縫紉機挨得很近。”──瘦弱的母親!“母親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皺皺的毛票,用龜裂的手指數著。”──貧苦的母親!“母親說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彎曲了背,立刻又將頭俯在縫紉機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辛勞的母親!然而正是這位母親,當同事認為我是要錢買閑書,勸阻她給我錢時,母親卻說:“我挺高興他愛看書的”。──通情達理的母親。在讀中再現情境,在讀中體會感情。集中表現了慈母深情,同時反映了“我”當時的感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著我”。六、總結:讀完課文,誰都會被慈母情深深打動。這位平凡的母親,辛勞的母親,貧寒的母親,在這件日常生活小事中表現出的深沉的母愛,給人留下了何等難忘的印象。七、拓展課后題:“閱讀鏈接”<紙船――寄母親>,抽生談談日常生活中母親關愛自己的小事,表達熱愛母親的感情。八、作業1.感情朗讀。2.背誦《游子吟》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2022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篇7學習目標:1、認識“竊、腋”等7個生字,會寫“竊、炒”等14個生字,正確書寫“支撐、傾盆大雨、饑腸轆轆”等詞語。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體會作者熱愛讀書的思想感3、重點感悟描寫“我”動作和心理活動的語句,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精妙。課前準備:1、課前發動學生搜集名人讀書的故事或讀書名言。2、自學生字新詞。3、課件出示相關句子。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直奔“竊讀”.整體感知1、同學們,我們已經預習了課文,知道“竊讀”可以換成一個什么詞?(偷讀),你知道課文記敘了一件什么事?2、整體感知課文。a.自讀課文,注意生字的讀音。b.認讀生字詞。c.指名分段讀課文,看看字音是否讀準,句子是否讀通順。d.再讀課文,想一想課文記敘了一件什么事?(“我”因無錢買書而偷偷躲在書店看書.)二、品味“竊讀”,感受渴望1、邊默讀課文邊用“_____”劃出描寫“我”是怎樣“竊讀”的語句.讀一讀句子,說一說體會.(小組交流、匯報.)2、重點品讀文中描寫“我”的動作和心理活動的語句。a.“我跨進店門??踮起腳尖,從大人的腋下鉆過去.喲,把短發弄亂了,沒關系,我總算擠到里邊來了。”(1)畫出句中表示動作的詞。(2)感悟形象:從這一系列的動作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b.“急忙打開書,一頁,兩頁,我像一匹餓狼,貪婪地讀著。”(1)這句話把什么比作什么?(2)“餓狼”給我們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卻把自己比作“餓狼”,那樣“貪婪地讀著”,這樣寫有什么好處?(表現出作者如饑似渴地讀書。)(3)你在生活中有這樣的體驗嗎?說一說。(4)結合生活體驗,相機指導朗讀。c.“我有時還要裝著皺起眉頭,不時望著街心,好像說:‘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實,我的心里卻高興地喊著:‘大些!再大些!’”(1)讀了這句話,你發現了什么?(一般人物的神態和內心是一致的,從神態描寫可以看出心理活動,可這句話中,神態和內心是不一致的。)(2)這樣寫有什么好處?(突出了作者酷愛讀書已經達到了入魔的程度。)d.美讀升華:你能把自己對“竊讀”的理解與感悟讀出來嗎?生讀,師評:同學們的朗讀,把一個渴望讀書、熱愛讀書的孩子展現在我們的面前.那大家知道,“竊讀”時,“我”的心理有一種怎樣的感受嗎?3、自主品讀“竊讀”的滋味。a.課件出示句子:“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b.從課文中找到有關語句,自主交流:“我”為何快樂,又懼怕什么?c.相機指導朗讀。三、深悟“竊讀”,回歸整體觀察課文插圖,剛才我們跟隨作者一起走進書店“竊讀”,在你的眼里,她是一個怎樣的孩子?(生答.)確實是這樣,她為了讀書可以忍受饑腸轆轆、腿酸腳木,為了讀書可以連跑幾家書店才看完一本書,為了讀書可以克服任何的困難!讓我們再次讀好課文,共同品味“竊讀”的“快樂”與“懼怕”。第二課時一、復習舊課,導入新課1、導人:上節課我們了解了“我”是怎樣“竊讀”的,請同學們把印象深刻的句子再讀一讀。2、學生自由讀文。3、這節課我們要探究是什么原因鼓勵“我”竊讀。二、合作探究,深入研讀1、合作小組研讀最后一個自然段,要求(課件顯示)a.聯系課文和生活實際,談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b.交流課前搜集的讀書名言,談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2、匯報交流。3、總結:“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一個人如果放棄了讀書,那是多么可怕的事!讓我們時刻銘記這句至理名言——“記住,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4、誦讀句子三、回歸整體,理清層次1、同學們,課文學到這里,大家明白了作者是按什么順序記敘這件事的嗎?2、嘗試分段,說說每段的主要意思。四、積累內化,課外拓展1、自選感興趣的、最欣賞的描寫“我”的動作和心理活動的語句,進行美讀積累,并摘抄在作業本上。2、根據綜合性學習的要求,自選活動,感受閱讀的快樂。教學反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