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教學案例_第1頁
安塞腰鼓教學案例_第2頁
安塞腰鼓教學案例_第3頁
安塞腰鼓教學案例_第4頁
安塞腰鼓教學案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安塞腰鼓》教學案例大同南郊實驗中學昝云芳時間:2013年5月11日地點:169教室人物:169班學生起因:對《安塞腰鼓》的表現手法,以及深層含義有疑惑。事件:針對學生的疑問,教師進行開放性的教學活動一、教學理念: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建設開放而具有活力的語文課程。從生活中學生最熟悉的問題出發,利用現代教學手段創設多媒體情二、教學目標:1、在朗讀過程中,體會本文鏗鏘激昂的感情基調,感受其中的生命律動。2、從場景描寫中,探究語句的深層含義。3、學習并運用“排比、反復”等修辭方法。三、教學重點:圍繞本文主旨,體會其高亢剛勁之美,和對生命、力量的禮贊。四、教學過程與方法:l、本文教學按“導入新深——整體感知——互相交流——合作探究——擴展升華"的過程進行。2、學生自主學習,自我質疑,自我感悟,教師點撥,解疑。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朗讀,體會作者激越的情懷,理解黃土高原的民俗風情,樹立起對作家的尊重,對作品的喜愛的態度,進而激發學生熱愛民族文化,熱愛家鄉的淳樸民風的情感意識。1五、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師:(通過多媒體播放下載的影音文件范琳琳演唱的《黃土高坡》導入本課,并播放陜北風情簡介和圖片,并播放安塞腰鼓的片段)。同學們,我們從視堂上領略到了黃土高原的雄渾壯闊,又從聽覺上又高原,和我的家鄉的土壤一樣,都是黃色的。大家能從這些畫面看到什么?能從歌中聽到什么?生1:如多人打腰鼓生2:還有剪紙生3:黃土高原的遼闊師:對,歌呢,旋律鏗鏘,高亢,節奏明快,有濃烈的陜北風味。(學生笑著鼓掌)師:()大家眼力不錯,這就是我們中華民族非文化遺產的一部分,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到處都能看到勞動人民辛勤耕耘的深深足跡,從中能體現出黃土高原上勤勞,質樸的勞動人民的本色,和雄壯的豪情。六、教師范讀課文:師:請大家在老師讀的過程中,注詞正音,并品味文章濃濃的情愫。(帶著男中音深沉的聲調,激情飽滿的誦讀)師:老師讀得好不好?(學生鼓掌)文章確有震撼力讀課文要把握本文感情基調。尤其本文語言駢散相問,富有節奏感和氣勢。這是為什么昵?生:有許多排比句。師:說得完全正確,排比句、高潮迭起,氣勢一浪高過一浪,大家從讀中很能體會出它的效果。那么,還有什么用了修辭格語句呢?生l:還用了形象的比喻。生2:還通過周圍的環境描寫,來襯托安塞腰鼓的震撼力。生3:還有排比句,如“一掛起來就發狠了,忘情了,沒命了!”生4:還能給人氣壯山河的感受。2師:文章的魅力就在于能給人震撼心靈的感覺,耳畔里時時響起“咚咚咚”鼓點聲。抒發了對生命和力量的詠嘆和禮贊。()師:為了突出某個意思,強調某種感情,作者還用了反復,在文中常常與排比句結合使用,請大家找一下。生134師:這樣寫使得語言氣勢充沛,節奏鮮明,感情強烈。師:安塞腰鼓號稱……生3:天下第一鼓。師:我們再看幾組鏡頭,你的仔細觀察圖中漢子們的敲鼓的動作舞姿,能給你怎樣的感觸?生1:動作嫻熟。生2:舞姿優美。生3:陣勢宏大。師:在寫法上有動有靜,能找出來嗎?大家分組討論。生214段寫靜生1526段寫動生32730段又寫靜師:好,大家自主合作,分析得很到位,那么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呢?喜歡第二部分了吧?生:(異口同聲對。師:老師和大家的意見是一致的。這一部分,作者用了很多排比、比喻句、用以增強語勢,加深情感的表達。使安塞腰鼓的鏗鏘灼耳之聲,響徹群山,回蕩太空。那么請大家分析一下,第二段分別寫了哪幾種聲音?生:寫了山谷發出的回響。生:還有觀眾的共鳴。3生:還有作者的心聲。師:你的分析得很精辟。這一段寫出了安塞腰鼓厚重激越的鼓聲,可師:請大家討論討論,本文通過哪些具體描寫突出安塞腰鼓給人心靈震撼的,請結合你對陜北風土人情的感應,談談你的看法??蓞⒖荚摹I簩懥撕笊母觳?、腿,很有力地在舞動,在搏擊著。生:能感受到人的栩栩如生,很活躍,很有朝氣。生:使我們感受到了陜北農民憨厚,樸實的性格。生:他們還比較貧困,住的是窯洞,是想通過敲鼓發泄自己……。生:不對,應該是通過敲鼓振奮精神……。者意圖是要贊揚陜北農民一種精神,是什么呢?生:是拼搏精神。生:是力求上進精神。師:大家想想陜北腰鼓,和江南的腰鼓有區別嗎?生:不一樣,咱北方人強悍,有勁兒。生:江南人柔美。師:好,大家可以從文中找到相應的句子。師:好,找對了,作者在歌頌這種陽剛之美的同時也歌頌著黃土高原,這正是貫穿全文的感情基調。那么,讓我們再品讀全文,再體會一下“安師:同學們,我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呈現出來的民族文化也是豐富多彩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讓我們共同把祖國悠久的歷史文化發揚光大,讓我們民族文化成為世界文化寶庫的瑰寶,永遠流傳下去!4七、教學反思:《安塞腰鼓》這種藝術形式,對學生來說,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打鼓表演,陌生的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傳達這種感情的手段,因而發揮學生主動探究意識。從歷史的角度欣賞語文,從文化的氛圍走進感情殿堂,深刻領會作者寫作意圖。我想一改過去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師講,學生聽,被動傳授語文信息??茖W發展到今天,我們有條件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作為整合教學手段的有利條件,使學生在形象美、聽覺爽的課堂氛圍中,滋潤學生的感情世界,促動學生的思維激情,提高教學的水平。這一課,通過多媒體創設情景,從感官上調動同學積極參與,自主探索的興趣,引導學生加深對這一民間文化的了解和感悟,創設新穎而和諧活潑的教學情境。使同學在美的享受中,獲得知識,從不同角度中擴大教學容量,強化教學信息。在運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做到合理選擇,不求樣,做到圖文并茂,有機結合。力求植根于深厚的民族文化中,滲透認知教育,情感教育,培養學生獨立思維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堅持克服使用多媒體流于表面花樣形式,形成對學生的偏面誤導。信息技術的發展推動了我們語文教學的工作的不斷進步。通過這節課后,自己作了深深的反思,轟轟烈烈的教育改革,必須更改教育觀念,深思新課程理念。調動一切有利于教學的手段、方式、方法,服務于教學,用以調動學生的濃厚興趣,使學生提問答問都積極主動思維逐漸地有深度和廣度。教完這一課后,我覺得還有許多教學環節值得改進,如課堂的節奏還須嚴謹,營造氛圍還不夠理想,還有點偏離運用語言這個環節。總而言之,這堂課比較好地體現了新課程標準中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方法,注重了情感的培養和方法的指導,凸現了語文學科的人文性。今后教學要加強和學生的雙向溝通,重視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動態資源,使每個孩子得到全面發展。八、點評:這堂課,較好地體現了新課標的教學理念:一是師生自始自終在一個民主、和諧、活潑的氛圍中,課堂氣氛很輕松,學生笑語不斷,教與學相互轉化,相互促進,彼此有機融為一體。二是體現了“一切為了每位學生5成。三是能夠很好的利用網絡資源服務教學,在濃厚的文化背景中寓教于樂,潛移默化。在短短的40分鐘內將祖國悠久的文化精粹,平實、自然地傳輸給學生,使之獲取準確的文化信息,同時這節課還有意識地進行了一次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學生得到和諧、健康的發展。四是較好地體現了教師“導”的作用。李老師用歌聲和詩一般的語言,創設了一個特定的動人的情境:通過形象的畫面特征,引導學生去揣摩體味,從而在情感上產生共鳴,這堂課不僅深深感染了學生,也深深地感動了聽課者。但如果在語言運用的練習上加大點內容,就更好了。九、自我評價:本節課能注重情感教育,將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結合,體現出人本思想,不再把語文看作是單純的語言學科。通過多媒體教育手段,多方面,多角度的使學生獲得較多文化背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