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鼻炎的中藥處方_第1頁
治療鼻炎的中藥處方_第2頁
治療鼻炎的中藥處方_第3頁
治療鼻炎的中藥處方_第4頁
治療鼻炎的中藥處方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治療鼻炎的中藥處方中醫是我國的傳統醫學,如果您的鼻炎在治療的過程中非常容易反復發作,試過很多治療方法都不奏效,那么您可以嘗試使用以下治療鼻炎的中藥處方。許多患者認為鼻炎是小毛病,對鼻炎不夠重視。實際上鼻炎的危害是很大的,長期得不到有效治療很容易引起鼻竇炎、鼻息肉、嗅覺障礙、聽力障礙等問題,過敏性鼻炎的患者還非常容易并發哮喘。如何治鼻炎?治療鼻炎的中藥處方有哪些是廣大患者關心的問題,提醒各位患者的是治鼻炎不可亂用藥物否則會引起藥物性鼻炎。還有不少病人認為鼻竇炎、鼻炎既然是一種感染,可以隨便服用抗生素類藥物。鼻炎有鼻竇炎、過敏性鼻炎等,是最常見的鼻部疾病。選用非處方中成藥治療,應分清實證和虛證,然后辨證選藥。治療鼻炎的中藥處方如下:虛證:特點為鼻涕白黏或黃稠,鼻塞,嗅覺減退,鼻腔黏膜淡紅,頭昏頭脹,形寒肢冷,自汗乏力,食少腹脹,舌淡苔白等,可選用下列非處方中成藥服用。通竅鼻炎片由蒼耳子、防風、黃芪、白芷、辛夷、白術、薄荷組成。功能益氣、祛風通竅,用于反復感冒,體虛自汗,鼻塞,流涕。口服每次5~7片(每片含生藥1.1克),每日3次。補中益氣丸合玉屏風散口服液兩藥分別由黃芪、黨參、白術、當歸、防風、炙甘草等組成。具有補中益氣、祛風之功效,適用于體虛自汗、易于外感、鼻塞流涕及過敏性鼻炎的治療。口服補中益氣丸每次6克,玉屏風散口服液1支(10毫升),均每日3次。我大家都知道鼻炎有很多種類型,鼻炎怎么治要根據病情進行,切不可自行用藥加重病情。以上治療鼻炎的中藥處方可給大家作為參考,希望能給您一些幫助,如果您還有其他的問題,可咨詢我們的專業醫師。慢性鼻炎中藥治療表現:鼻甲腫脹色暗,鼻塞涕多,或黃稠或粘白,嗅覺遲頓,咳嗽多痰,耳鳴不聰。舌質紅或有瘀點,脈弦細。中成藥:①可參考上證。②鼻窒嚴重,下鼻甲肥大者,可行手術治療。食療:桑葉9克,菊花6克,甜杏仁9克,粳米60克。前2味藥煎水去渣,加甜杏仁、粳米煮粥食。每日1劑。連服8~10劑。慢性鼻炎中藥治療方法1.肺脾氣虛

表現:鼻粘膜及鼻甲腫脹,色淡或淡紅,交替性鼻塞,時輕時重,流稀涕,遇寒加重,頭部微脹不適。偏于肺氣虛者,兼見咳嗽痰稀,氣短,舌質淡紅,苔薄白,脈浮緩。偏于脾氣虛者,兼見食欲欠佳,大便時稀,體倦乏力,舌質淡,苔白膩,脈緩弱。

中成藥:

①碧云散或魚腦石散吹鼻,每天3~4次。

②鵝不食草(95%)、樟腦(5%),研末和勻,瓶裝蜜封。用時以薄絹包裹,溫熨囟前。

③用鼻通軟膏或滴鼻凈滴鼻,每日2~3次。

食療:

辛荑花6克,蘇葉9克,姜、蔥適量。煎水服,每天1劑,連服3~5劑。

2.邪毒滯留

表現:鼻甲腫脹色暗,鼻塞涕多,或黃稠或粘白,嗅覺遲頓,咳嗽多痰,耳鳴不聰。舌質紅或有瘀點,脈弦細。

中成藥:

①可參考上證。

②鼻窒嚴重,下鼻甲肥大者,可行手術治療。

食療:

桑葉9克,菊花6克,甜杏仁9克,粳米60克。前2味藥煎水去渣,加甜杏仁、粳米煮粥食。每日1劑。連服8~10劑。過敏性鼻炎中藥治療處方很多朋友因過敏性鼻炎反復復發苦惱,通常西醫治療方法只是治標不治本,給患者帶來很大的痛苦和精神壓力。中藥治療過敏性鼻炎相對西醫更為有效,本文對過敏性鼻炎中藥治療解析,幫助大家詳細了解。中藥治療過敏性鼻炎的中醫基礎以溫補肺氣,祛散風寒,補腎健脾,升清化濕,以增強抵抗力,阻止變應原使本固標興為準則。歷代醫家認為本病內因以肺、脾、腎虛損為主,外因多以風寒侵襲或異氣、異味刺激而誘發。現代中醫治療過敏性鼻炎,則靈活地以內治法治其本,恢復臟腑功能,以外治法調理氣血或直達病所,目前治療過敏性鼻炎的處方最為有效的有以下三種。過敏性鼻炎中藥治療處方一:藥材:白芍、15克,生黃茋20克,白術、防風、當歸、辛夷子、五味子、石菖蒲各10克。蟬蛻、甘草各6克,細辛3克。服法:水煎,日1劑,服2次,1個月為1療程。療效:服藥1-2療程,有效率達94%過敏性鼻炎中藥治療處方二:藥材:烏梅20克,蒼耳子15克,黃茋30克,辛夷12克,白芷、防風、荊芥各10克,白術、訶子各9克,柴胡、薄荷各6克,麻黃3克,細辛2克。用法:日1劑,水煎2次,取液混合,分兩次服,10天為1療程。療效:用藥1-3療程,治愈率達97%過敏性鼻炎中藥治療偏方:藥材:辛荑、蒼耳子、白芷、絲瓜藤各100克,綠礬50克,薄荷80克。用法:將上藥研細粉,過120目篩,裝入瓷瓶備用,每日吸鼻3次,每次0.1克,10天為一療程.間隔3天后開始第二療程。療效:用藥1-3療程,治愈率達95%中藥治療過敏性鼻炎是目前治療效果最好的一種醫治方法,很多使用中藥治療方法的朋友在一開始會覺得見效不如西藥快,但這里我得提醒大家,中醫治療做為一種辨證施治、標本兼治的治療手段,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與其西醫療法的反復發作,這一點能算得了什么呢?只要你樹立起信心,完全配合醫生的治療,同時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我相信過敏性鼻炎很快就會被您踩在腳下!慢性鼻炎是鼻腔粘膜和粘膜下層的慢性炎癥,比較早期的慢性鼻炎常表現為鼻粘膜的慢性充血腫脹。慢性鼻炎的病因主要包括:1、急性鼻炎反復發作或治療不徹底而演變成慢性鼻炎。2、由于鄰近的慢性炎癥長期刺激或畸形,致鼻發生通氣不暢或引流阻塞,如慢性鼻竇炎、鼻中隔偏曲、慢性扁桃體炎或腺樣體肥大等。3、鼻腔用藥不當或過量過久形成藥物性鼻炎,常見于久用滴鼻凈之后。4、全身的病因如:慢性疾病,如內分泌失調、長期便秘、腎臟病和心血管疾病;維生素缺乏,如維生素A或C。煙酒過度可影響鼻粘膜血管舒縮而發生障礙。長期服用利血平等降壓藥物,可引起鼻腔血管擴張而產生似鼻炎的癥狀。另外環境因素:如有水泥、煙草、煤塵、面粉或化學物質等環境中的工作者,鼻粘膜受到物理和化學因子的刺激與損害,可造成慢性鼻炎。溫濕度急劇變化的環境,如煉鋼、冷凍、烘熔等車間工人,也較易發生此病。慢性鼻炎的治療應該注意:遠離導致疾病的因素并預防和治療引起慢性鼻炎的相關疾病。并對鼻炎的主要癥狀如鼻塞,流涕,等進行相應的處理,緩解慢性鼻炎造成的不適。按不同證型應給予不同飲食調理,如實熱證不宜吃辣椒、羊肉及飲酒等。虛證者不宜吃蘿卜,宜食山藥等。慢性鼻炎可多吃些山渣,烏梅等活血去瘀之品,不宜食辛辣、燥熱食物,宜多吃水果,蔬菜,蜂蜜等。慢性鼻竇炎什么是慢性鼻竇炎,慢性鼻竇炎中藥治療,慢性鼻竇炎民間藥方【辨證】風寒伏郁化熱,肺熱不宣,重蒸清竅。【治法】發表散風,清熱解毒,宣肺通竅。【方名】鼻炎丸。【組成】柴胡10克,薄荷10克,菊花10克,蔓荊子10克,防風10克,芥穗10克,黃芩10克,桔梗10克,川芎10克,白芷10克,枳殼10克,牛角100克,細辛5克,龍膽草5克,辛荑15克。【用法】共為細末為密丸,每丸熏3.5克,日服2-3次,每次1-2丸,孕婦慎服。【出處】《中醫雜志》。怎樣應用非處方中成藥治療鼻炎、鼻竇炎?鼻炎、鼻竇炎是常見鼻疾,常表現為鼻塞,流涕,打噴嚏,患鼻竇炎時還常出現頭痛等。中醫稱鼻竇炎為"鼻淵",認為是外感風熱,或因風寒侵襲,郁見化熱,熏蒸清竅所致;鼻炎多因外感風寒、風熱邪滯鼻竅,或因肺氣不足,氣滯血瘀所致。治療時,可按以下辨證的方法酌情選用相應的非處方中成藥治療。1.外感風寒證:特點是風寒初起鼻塞較重,流清水鼻涕,量多,打噴嚏,鼻黏膜色淡水腫,常伴有惡寒、低熱、頭痛、無汗、舌苔薄白,脈浮緊。此證相當于風寒感冒,治療時,可用鼻眼凈滴鼻,并選用具有辛溫解表,祛風散寒功效的非處方中成藥。(1)荊防沖劑,本品是由荊芥、獨活、川芎、桔梗、防風、柴胡、枳殼、甘草、羌活、前胡、茯苓所組成。每袋重12克,每次1袋,日服2次,溫開水送服。服用本品期間忌食生冷油膩食品和性涼的藥品;凡屬實熱,外感風熱證忌用。(2)通宣理肺丸,本品是由紫蘇葉、黃芩、枳殼、桔皮、甘草、桔梗、炒杏仁、茯苓、前胡、法半夏、麻黃所組成,具有解表散寒宣肺的功效。每丸重9克,每次口服l~2丸,日服2次,溫開水送服。應用本品時,忌食生冷油膩食品;實熱或風熱證忌用本品。2.外感風熱證:特點是鼻塞重,可雙側同時出現,流黃濁鼻涕,質稠量多,鼻黏膜紅腫,可伴有發熱、惡風、頭痛、舌苔薄黃,脈浮數。治療時,可酌情選用以下具有祛風清熱,消炎解毒功效的非處方中成藥。"辛夷鼻炎丸",本品是由辛夷、薄荷、紫蘇葉、甘草、廣藿香、蒼耳子、鵝不食草、板藍根、山白芷、防風、魚腥草、菊花、三叉苦所組成,具有清熱祛風,消炎解毒的功效。每丸重3克,每次口服1丸,日服3次,溫開水送服。本品內含蒼耳子,不宜超量久服,以免發生中毒和不良反應,應用本品期間忌食辛辣和魚腥食品。3.肺脾氣虛證:特點是鼻塞日久,時輕時重,鼻涕清稀或稍粘,日久可為白粘涕,鼻癢陣發,噴嚏頻作,可伴有氣短,倦怠乏力,鼻黏膜色淡或萎縮,舌質淡,舌苔薄白,脈細。治療時,可選用"通竅鼻炎片"。本品是由炒蒼耳子、防風、黃芪、白芷、辛夷、白術、薄荷所組成,具有散風消炎,宣通鼻竅的功效。每片重0.3克,每次口服5~7片,日服3次,溫開水送服。凡外感風寒的鼻病忌用;本品內因含蒼耳子,不可超量久服,以防發生中毒反應;用藥后如出現口唇麻木者應停藥。4.肺經郁熱證:特點是鼻塞日久,時輕時重,流黃涕,鼻黏膜色紅暗,嗅覺差,伴有頭脹悶,記憶力減退,舌質紅,舌苔黃,脈弦數。治療時,可選用"鼻炎片",本品是由炒蒼耳子、辛夷、防風、連翹、野菊花、五味子、桔梗、白芷、知母、荊芥、甘草所組成,具有祛風宣肺,清熱解毒的功效。每片重0.3克,每次口服3~4片,日服3次,溫開水送服。本品內含蒼耳子不宜超量久服,以防發生毒性反應;本品只適用于鼻炎、鼻竇炎的治療,對于鼻息肉所造成的鼻塞,應就醫診治;在應用本品期間忌食辛辣食品。5.肝膽蘊熱證:特點是鼻塞涕多,黃濁而臭,纏綿日久,嗅覺減退,記憶力差,伴咽于口苦,目昏耳鳴,舌質紅,舌苔黃,脈弦數。治療時,可選用"鼻竇炎口服液",本品是由辛夷、荊芥、薄荷、桔梗、柴胡、蒼耳子、白芷、川芎、黃芩、梔子、茯苓、川木通、黃芪、龍膽草所組成,具有通利鼻竅的功效。每支10毫升,每次口服1支,日服3次,20日為1療程。應用本品期間忌食辛辣魚腥食品;本品忌用于虛證鼻淵者。6.氣滯血瘀證:特點是一側或雙側鼻塞日久,鼻黏膜增厚,鼻甲腫大,色暗紅,脈澀。治療時,可選用"鼻通寧滴劑",本品是由鵝不食草、辛夷所組成,具有通竅開塞,消炎解毒的功效。每次用1~2滴滴鼻,每日3次。本品只供外用滴鼻,不可滴眼和內服;用藥期忌食魚腥生冷油膩食品。注意事項:在應用非處方中成藥治療鼻炎、鼻竇炎時,應注意按文中所述的辨證方法進行選藥治療,這樣才能提高療效,否則常會加重病情;在應用以上內服藥物治療時,如病人鼻塞明顯,為盡快緩解鼻塞癥狀,可選用鼻通軟膏、滴鼻凈或麻黃素滴鼻液滴鼻以配合治療;以上藥品只供鼻炎、鼻竇炎時選用,對于鼻息肉、鼻腔腫物等,應就醫診治,不在非處方中成藥治療范圍之內。這是治療慢性咽喉炎的一副:〖辨證〗陰虛。〖治法〗滋養肺胃,清利咽喉。〖方名〗養陰利咽湯。〖組成〗大白芍9克,川百合10克,南沙參10克,北沙參10克,天花粉9克,白桔梗4.5克,生甘草2.5克,嫩射干4.5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鼻竇炎是風熱型鼻炎,大多都是外用藥,以下是一些中醫的方子,試試看1、蒼耳子30-40個,輕輕捶破,放入小鋁鍋內,加入麻油50克,文火煎炸蒼耳子,待蒼耳子炸枯時,濾取藥油裝入清潔瓶內備用。用時以消毒小棉球沾藥油少許涂于鼻腔內,每日2-3次,兩周為一療程。注:藥油涂入鼻腔時,應盡量涂進鼻腔深部。使用本法應持之以恒,盡量不要間斷,治愈為止。2、上等龍井茶30克,川黃柏6克,共研細末,以少許藥粉嗅入鼻內,每日多次。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排膿之功效。主治鼻竇炎、鼻塞伴膿性分泌物自覺鼻臭等癥。3、孩兒茶適量,研為細末,吹鼻,每日3次。具有清熱化痰、消腫排膿之功效。主治鼻竇炎流膿者。4、苦葫蘆子30克,將上藥搗碎并置于凈瓶中,以150毫升好酒浸之,1周后開封,去渣備用。用時取少許滴入鼻中,每日4次。可通竅。主治鼻塞、眼目昏痛等。5、老干絲瓜末方:老干絲瓜2條,燒灰研末保存。每次服15克,每日早晨用開水送服。可化淤、解毒。主治鼻竇炎、副鼻竇炎流臭鼻涕者。6、蜂巢1片,經常嚼食之,10分鐘左右吐渣,一日3次。主治過敏性鼻炎、鼻竇炎。7、辛夷花15克,雞蛋2枚。辛夷花、雞蛋加水適量同煮,蛋熟后去殼再煮片刻即可,飲湯吃蛋。可解毒、消炎。主治慢性鼻竇炎、各種鼻炎。8、芝麻油適量,每側鼻腔滴2滴,每日2次。具有潤燥、清熱、消腫之功效。主治萎縮性鼻炎、鼻炎秋季發作干燥難受者。9、鮮大薊根60克,雞蛋3枚。加水同煮至蛋熟即可。每日1次,連服1周。具有潤肺解毒,育陰止血之功效。主治由肺經伏火引起的鼻竇炎、鼻出血等。10、米醋適量,雞蛋1枚。將雞蛋打碎,去黃留蛋清在蛋殼內,注入醋,放在一個預先備好的鐵絲架上。置火上煮至微沸,取下放涼,再置火上煮微沸,如此3次,乘熱服之。可散淤消腫、潤燥生津。主治由肺經郁熱所引起的咽痛、鼻瘡、干嘔、頭痛中西藥治療鼻炎的非處方藥過敏性鼻炎是一種發生在鼻黏膜的過敏性疾病。可分為常年性與季節性發作兩種,前者以屋內塵、螨、霉菌、毛屑等為主要過敏原,后者的過敏原主要為花粉。多見于中青年,并常有家族遺傳史。主要癥狀表現為陣發性鼻癢、打噴嚏、水樣性鼻涕增多。常年性發作者每年發病天數占1/2以上,1日內發病時間超過1個小時,每次打噴嚏5個以上。季節性發作者,則發病季節與致敏花粉授粉期一致。鼻塞程度不一,部分人可有嗅覺減退。根據國家目前頒布的非處方藥目錄,可選擇以下藥物進行治療。

西藥非處方藥

(1)全身治療:可選用鹽酸異丙嗪、馬來酸氯苯那敏、鹽酸苯海拉明等抗組胺藥內服。也可選用富馬酸酮替芬。

鹽酸異丙嗪:又稱非那根。為競爭性阻斷組胺H_1受體而產生抗組胺作用。此外,尚有明顯的中樞鎮靜作用。口服,片劑,成人每次12.5毫克,一日2~3次。兒童一日2~3次,1歲以下每次2.5~5毫克;1~3歲每次5~7.5毫克;4~6歲每次7.5~10毫克;7歲以上每次10~12.5毫克。

馬來酸氯苯那敏:又稱撲爾敏。亦為競爭性阻斷組胺H_1受體藥物,對中樞的鎮靜作用稍弱。口服,片劑,成人每次4毫克,一日1~3次;兒童一日3次,1歲以下每次0.3毫克;1~3歲每次0.3~0.5毫克;4~6歲每次0.5~1.0毫克;7~9歲每次1.0~1.5毫克;10~12歲以上每次2~4毫克。

鹽酸苯海拉明:亦為競爭性組胺H_1受體阻滯劑,但中樞鎮靜作用較強。口服,片劑,成人每次12.5毫克,一日2~3次。兒童一日2~3次,1歲以下每次2.5~5毫克;1~3歲每次5~7.5毫克;4~6歲每次7.5~10毫克;7歲以上每次10~12.5毫克。

富馬酸酮替芬:又稱噻嘧酮。本品兼有抗組胺作用和抑制過敏反應介質釋放作用。口服,片劑,成人每次0.5~1毫克,一日2次。滴鼻劑為0.15%,每次1~3滴,一日1~3次。

(2)局部治療:可選用色苷酸鈉。

色苷酸鈉:用其制成2%~4%滴鼻劑。由于本品可抑制過敏反應介質,故用于過敏性鼻炎的局部治療。每次1~2滴,一日3~4次。

中成藥非處方藥

(1)患者鼻塞嚴重,流清涕或濁涕,打噴嚏,有發燒、惡寒、頭痛等癥狀,是由風寒風熱引起的鼻炎,可用鼻通寧滴鼻劑。

鼻通寧滴劑:其主要成分為鵝不食草、辛夷。為微黃色的液體;氣芳香,略刺鼻。能通利鼻竅。用于鼻塞不通,流清涕。每次1~2滴點鼻,一日2~3次。以下其它證型均可用。

(2)患者鼻塞時間長,流涕黃且臭,不易辨別氣味,伴有頭脹悶、耳鳴口苦,是為肝膽濕熱、肺熱引起的鼻炎,可以用鼻竇炎口服液、鼻通寧滴劑等非處方藥。

鼻竇炎口服液:其主要成分為辛夷、荊芥、薄荷、桔梗、柴胡、蒼耳子、龍膽草等。為深棕黃色至深棕褐色的液體;氣芳香,味苦。能通利鼻竅。用于鼻塞不通、流黃稠涕、慢性鼻炎、鼻竇炎、過敏性鼻炎。口服,每次10毫升,一日3次。20日為1個療程。(3)患者鼻塞時間長,時常發作,多嚏,涕清稀或稍黏,時間長而不能治愈,鼻腔中癢,伴有氣短乏力,肢體怕冷,腰酸不適,是為脾、肺、腎虛引起的鼻炎,可選用辛夷鼻炎丸、鼻通寧滴劑等非處方藥。

辛夷鼻炎丸:其主要成分為辛夷、薄荷、紫蘇葉、甘草、廣藿香等。為黑色的包衣濃縮水丸;氣芳香,味甘涼、微苦。能祛風、清熱、解毒,用于鼻炎。口服,每次3克,一日3次。

(4)患者一側或兩側鼻塞時間長,鼻孔間肉變厚,顏色暗紅,是為氣滯血瘀引起的鼻炎后期出現的癥狀,可選用通竅鼻炎片、鼻通寧滴劑等非處方藥。

通竅鼻炎片:其主要成分為蒼耳子(炒)、防風、黃芪、白芷、辛夷、白術(炒)、薄荷等。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顯黃棕色,氣芳香,味微苦、辛涼。能益氣、祛風、通竅。用于體虛自汗,反復感冒,鼻塞,流涕。口服,每次5~7片,一日3次。

用藥注意事項

(1)首先應就醫,弄清楚過敏原并避免繼續接觸。

(2)如為季節性發作的患者,盡量少外出,并戴口罩。

(3)如為常年性發作的患者,應去醫院進行脫敏療法治療。

(4)口服、滴鼻無效時,應去就醫。慢性單純型鼻炎應如何治療?慢性單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