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第1節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觀摩課市公開課一等獎省優質課賽課一等獎課件_第1頁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第1節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觀摩課市公開課一等獎省優質課賽課一等獎課件_第2頁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第1節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觀摩課市公開課一等獎省優質課賽課一等獎課件_第3頁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第1節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觀摩課市公開課一等獎省優質課賽課一等獎課件_第4頁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第1節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觀摩課市公開課一等獎省優質課賽課一等獎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五章自然地理環境整體性與差異性第一節自然地理環境整體性第1頁

對比以下兩地自然環境有何不一樣,并分析形成原因重慶農村地域西北內陸地域VS第2頁重慶農村地域自然地理環境特點:四川盆地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河網稠密,水量豐富流水地貌廣布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紫色土、紅壤氣候水地貌植被土壤西北內陸地域自然地理環境特點:深居內陸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稀少)河流稀少,多為內流河流水地貌少見,風力地貌發育溫帶荒漠荒漠土位置特點現在問題:本案例表達出地理環境要素什么特點?相互聯絡、相互制約組成地理環境整體性第3頁活動(小組合作探究看P85第一自然段)1、自然環境是有哪些地理要素組成?2、這些要素有沒有相互聯絡?3、地理要素間聯絡是怎樣實現?第4頁水循環大氣循環生物循環巖石圈物質循環地理要素間進行著物質與能量交換正是因為它們存在,才把地理環境各組成成份融合成自然綜合體,組成地理環境整體性。第5頁一、地理環境整體性含義1、氣候、生物、地貌、水文、土壤等共同組成了主要自然地理環境要素。2、各個要素之間不停進行著物質遷移和能量交換3、各地理環境要素之間相互滲透、相互制約,相互聯絡組成了一個有機整體大氣土壤生物巖石水第6頁讀書本85頁案例1,思索以下問題:1.什么是生物循環?其過程是怎樣?含有怎樣意義?2.生物在自然地理環境形成與演化中含有怎樣作用?第7頁微生物二氧化碳水無機鹽無機鹽分解分解死亡死亡呼吸呼吸大氣水土壤植物動物閱讀與探究生物循環是怎樣使地理要素間進行物質遷移與能量流動?第8頁拓展平臺生物在地理環境形成與演化中作用?對大氣圈改造?對水圈改造?對巖石圈改造?第9頁生物在自然地理環境形成與演化中作用(1)對大氣圈影響(2)對水圈影響改變了陸地水化學成份,改進了陸地水分情況(3)對巖石圈影響改造巖石圈,促進土壤形成改變大氣成份,改造大氣圈第10頁經過光合作用,植物吸收了大氣中二氧化碳,放出氧氣經過降水,土壤和水圈及生物取得水分補給經過植物蒸騰和土壤蒸發,大氣取得了水汽植物殘體進入土壤,向土壤提供了有機質。巖石經過風化向土壤提供成土物質和無機鹽土壤及巖石風化物被侵蝕,搬運到低洼處堆積,形成沉積巖。圖中有哪幾個地理要素?水在各要素間是怎樣轉換?太陽能在各要素間是怎樣傳遞?活動第11頁(1)生物、土壤、大氣、水、巖石等。(2)植物經過根系從土壤吸收水分或植物枝葉截留大氣降水;植物又經過蒸騰作用將水分釋放到大氣中;經過大氣降水補給土壤、生物水分等。(3)太陽能因植物光合作用保留在植物體內并轉變成了化學能,植物作為動物食物將化學能傳遞給動物并保留在動物體內,植物與動物在呼吸過程中消耗了熱量,將化學能變成熱能釋放到環境中。參考答案第12頁整體性含義組成地理環境各要素經過水循環、生物循環和地殼物質循環等過程進行著物質遷移和能量交換,形成一個相互制約和相互聯絡整體第13頁地理要素間相互影響產生新功能新功能生產功效平衡功效含義

第14頁讀書本86頁,思索以下問題:1.什么是生產功效?其形成過程是怎樣?有什么特點?2.什么是平衡功效?其形成過程是怎樣?其性質怎樣?第15頁注意:是整體功效而非單個地理要素功效生產功效二氧化碳太陽輻射氧氣地下水礦物質元素(1)寫出光合作用化學反應式。(2)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需要哪些地理要素參加?第16頁大氣生產功效是自然環境整體功效而非單個地理要素功效水圈土壤閱讀思考光照(有機物)6CO2+6H2OC6H12O6+6O2葉綠素綠色植物自然環境各要素綜合作用產物第17頁1、請描述藏羚羊生存自然要素有什么,并說明它們之間關系?2、請分析羚羊降低原因。3、羚羊數量在無人干擾情況下基本恒定現象,說明各自然要素共同作用產生了什么功效?看P86活動回答以下問題第18頁藏羚羊案例環境食物、水源豐沛寒潮少避風處、含鹽土壤充分藏羚羊存活率上升數量增加環境食物、水源、避風處、含鹽土壤不足藏羚羊存活率下降數量銳減動態平衡第19頁三.自然地理環境整體性表現1、自然地理環境各要素含有統一演化過程水土流失形成過程是怎樣?自然地理環境各個要素發展演化是統一,一個要素演化伴伴隨其它要素演化。每個地理要素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環境演化一個方面。第20頁案例2(1)用圖表形式,總結歸納案例中表示演化過程中,地貌、水文、地面組成物質等均發生了什么改變?

(2)這些改變是怎么發生?

(3)水土流失例子是怎么說明統一演化規律?第21頁水土流失土壤侵蝕表土流失,肥力下降地貌改變侵蝕溝谷,溝壑縱橫水文改變泥沙淤積,泛濫平原植被退化植被下降,逐步消失氣候改變蒸發加劇,趨于干旱

水土流失過程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統一改變過程,黃土高原景觀正是在這種統一改變過程中形成。第22頁試分析在湖泊演變為陸地過程中,各地理要素是怎樣統一改變。地形——水文——生物——土壤——氣候——由湖泊變成了陸地由濕潤變得干燥湖水由深變淺直至消失由水生生物變成了陸地生物逐步由濕變干第23頁土壤水巖石生物(植被)大氣2、地理要素改變會“牽一發而動全身”第24頁案例3:東北森林改變造成環境整體改變第25頁第26頁寒溫帶針葉林溫帶針闊混交林改進生態環境生態環境惡化森林面積銳減多人工林或天然次生林凈化空氣涵養水源保持水土補充土壤有機質浮塵、揚沙天氣增加水旱災害增加溝谷縱橫,風化加速水土流失加劇腐殖質降低北部南部第27頁森林降低土壤腐殖質降低水土流失加劇土壤肥力下降僅存人工林天然次生林滯留降水功效降低洪水斷流溝谷縱橫巖石裸露風化加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