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級科學下冊 (空氣污染與保護)課件_第1頁
浙教版八年級科學下冊 (空氣污染與保護)課件_第2頁
浙教版八年級科學下冊 (空氣污染與保護)課件_第3頁
浙教版八年級科學下冊 (空氣污染與保護)課件_第4頁
浙教版八年級科學下冊 (空氣污染與保護)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付費下載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8節空氣污染與保護

倫敦煙霧事件

自1952年以來,倫敦發生過12次大的煙霧事件,禍首是燃煤排放的粉塵和二氧化硫。煙霧逼迫所有飛機停飛,汽車白天開燈行駛,行人走路都困難,煙霧事件使呼吸疾病患者猛增。1952年12月那一次,5天內有4000多人死亡,兩個月內又有8000多人死去。材料一40、50和70年代,發生在美國的洛杉磯市。

40年代時,洛杉磯市的汽車保有量就達到了250萬輛,每天需要消耗汽油1000多噸。汽車尾氣中的碳氫化合物、氮氧化物等都漂浮在街道上的空氣中,在強烈陽光的照射下發生物理化學反應,產生了有毒的淺藍色煙霧,造成大量市民眼睛紅腫、咽炎、呼吸道疾病惡化乃至思維紊亂,肺水腫等疾病。1955年發生的光化學煙霧事件導致400多人因中毒、呼吸衰竭死亡,1970年發生的事件使3/4的市民患病。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材料二

通過以上三則材料,你知道污染空氣的污染物主要有哪些?來源于何處?談一談汽車尾氣(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煙、二氧化硫)

可吸入顆粒物:粒徑約在0.1~100微米,不易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到地面,而在空氣中長期漂浮的顆粒物。來源:工廠煙囪排放的煙塵馬路,建筑工地上等卷起的塵土昆蟲鱗片、植物花粉和細菌等植物的花粉蝴蝶翅上的鱗片燃燒的香煙細菌可吸入顆粒物危害給醫療手術帶來安全隱患刺激眼睛和呼吸道花粉——某些人花粉過敏大量病菌——傳染病流行空中死神——酸雨酸雨是天然降水(包括雨、雪、霜、雹、露等)在其形成和降落過程中,吸收并溶解了空氣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物質,形成了pH小于5.6的酸性降水。

危害健康,使水域和土壤酸化,損害農作物和林木生長,危害漁業,腐蝕建筑物、工業設備和文化古跡。二、酸雨的危害

你知道酸雨會造成哪些危害呢?本報訊國家環保總局日前發布的全國環境質量狀況表明,全國酸雨污染呈加重趨勢,在酸雨控制區的106個城市中,出現酸雨的城市占89.6%,溫州市是4個酸雨頻率超過95%的城市之一。據了解,該市每年因酸雨造成的經濟損失達3億多元。全國四個酸雨頻率超過95%的城市之一

溫州每年被酸雨奪走三個億

2004年3月29日保護空氣的措施討論

近年來,空氣污染已日益嚴重,那么你認為有什么方法可以使周圍的空氣更潔凈、更清新?1、要控制污染源2、使用清潔能源3、發展“綠色工業”4、加強空氣質量監測和預報5、植樹造林,綠化環境

森林不但通過光合作用吸收CO2,放出O2;它還是天然的吸塵器,能吸收大量的煙塵和粉塵;據統計1公頃闊葉林每天能吸收二氧化碳1000公斤,放出氧氣730公斤。1公頃松樹林年滯塵總量為34噸。另有些植物對某種有毒氣體特別敏感,往往在人們還沒有感覺到的濃度下,便出現了傷害癥狀,從而起了“報警”作用。像樟樹、橡樹等能吸收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松樹等樹木能分泌殺菌素,殺死病菌。地球之肺—森林1、你認為減少酸雨產生的途徑可采取的措施是()①少用煤作燃料;②把工廠煙囪造高;③燃料脫硫;④開發新能源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D、①③④2.什么是“白色污染”1908年1968年酸雨的危害酸雨的危害首要污染物:指污染最重的污染物。

空氣質量狀況:優、良、輕度/中度/重度污染

Ⅲ(輕微污染)氮氧化物108武漢Ⅱ(良)可吸入顆粒物76溫州Ⅱ(良)硫氧化物98重慶空氣質量狀況首要污染物污染指數城市空氣質量日報2001年1月23日讀表通過空氣質量日報,你知道預報的主要內容有哪些?通過這些你知道了什么?污染指數:將監測的幾種空氣污染物濃度簡化成數值形式科學(浙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二章第七節空氣污染與保護

空氣與我們1.請你從“空氣的成分”這一角度來談談它對我們的重要性?氧氣供呼吸二氧化碳制汽水、滅火氮氣稀有氣體水蒸氣可見空氣是我們非常寶貴的資源!這樣的空氣怎么啦?空氣中有非常多的可吸入顆粒物2.閱讀課本了解“可吸入顆粒物”的特點與對人類健康的危害?不易沉降、長期漂浮在空氣中的固體顆粒物我們人類吸入后會引起:慢性氣管炎、塵肺、矽肺、肺癌3.你們知道這些可吸入顆粒物是哪里的來的嗎?3.你們知道這些可吸入顆粒物是哪里來的嗎?工廠排出的煙塵、汽車排出的碳煙、建筑工地上卷起的塵土空氣中這些可吸入顆粒物超出了空氣的自凈能力,造成了空氣污染!4.引起空氣污染另一種原因是:進入一些正常情況下空氣中原來沒有的有毒有害的成分。最典型的就是來自汽車尾氣排放的氣體: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二氧化硫這些氣體不但危害我們的健康,同時也對天氣和其他生物造成極大的影響!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40年代初)

汽車排放大量尾氣,在日光作用下,形成光化學煙霧,危害眼睛和呼吸道粘膜,75%以上市民患了紅眼病!事件回放:你知道她美麗的面貌被“誰”傷害了嗎?事件回放:空中死神:酸雨

酸雨是天然降水(包括雨、雪、霜、雹、露等)在其形成和降落過程中,吸收并溶解了空氣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物質,形成了pH小于5.6的酸性降水。酸雨中主要的有害物質是硫酸和硝酸,它們有強烈的腐蝕性!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降水PH﹤5.6酸雨2.使水域和土壤酸化,損害農作物和林木生長3.污染地表水和水源,使水生生物無法生存1.影響人體健康4.腐蝕建筑物、文化古跡和金屬設備5.閱讀課本,歸納出酸雨的危害?空氣污染當空氣中的某些成分的含量超過正常時的含量,或者有新的成分或有毒有害物質,影響人的健康和生物的生長,以及對天氣和氣候產生不良影響時,這樣的空氣狀態,就叫空氣污染。空氣污染臭氧層空洞溫室效應酸雨可吸入顆粒物過多現在全球面臨的這些問題歸根到底就是空氣污染的結果,所以保護空氣是全球都必須關注的問題!這些問題不解決,未來直接威脅到我們的生存!保護空氣因為潔凈的空氣是我們生存的保障!6.我們可以做些什么,讓空氣變好呢?①控制污染源②加強空氣質量監測和預報(汽車尾氣、工業廢氣處理后再排放)空氣質量監測和預報的內容:空氣污染指數空氣質量狀況首要污染物將常規監測的幾種空氣污染物濃度簡化成數值形式,分級表示空氣污染程度和空氣質量狀況。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臭氧杭甬溫今日空氣質量預報浙江省環境監測中心站提供城市空氣質量狀況污染指數(API)首要污染物杭州Ⅲ(輕微污染)101-121可吸入顆粒物寧波Ⅱ(良)78-98可吸入顆粒物溫州Ⅱ(良)66-86可吸入顆粒物空氣污染指數、質量級別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污染指數對健康的影響質量級別質量狀況0—50可正常活動Ⅰ優51—100可正常活動Ⅱ良101-200長期接觸可能出現刺激癥狀Ⅲ輕度污染201-300出現刺激癥狀肺病心臟病患者癥狀加劇Ⅳ中度污染301-500危害健康影響正常生活病人老年人可能提前死亡。Ⅴ重污染500-750保護空氣因為潔凈的空氣是我們生存的保障!6.我們可以做些什么,讓空氣變好呢?①控制污染源②加強空氣質量監測和預報(汽車尾氣、工業廢氣處理后再排放)③發展“綠色工業”,使用清潔能源氫能源風能太陽能保護空氣因為潔凈的空氣是我們生存的保障!6.我們可以做些什么,讓空氣變好呢?①控制污染源②加強空氣質量監測和預報(汽車尾氣、工業廢氣處理后再排放)③發展“綠色工業”,使用清潔能源④植樹造林地球之肺——森林光合作用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釋放大量的氧氣吸收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吸收大量的煙塵和粉塵分泌殺菌素,殺死病菌7.從哪些方面體現出森林為“地球之肺”呢?凈化空氣四、教案片斷1、教學課題:質量守恒定律2、課的類型:新課3、教學模式:實驗探究法

4、教學過程:小結空氣我們污染影響保護①②④課堂一練:下面是我國部分城市空氣質量周報,閱讀并回答下列問題:

注:TSP—空氣中的飄塵;NOX——氮氧化物,SOX—硫氧化物。(1)最容易出現酸雨的城市是

。(2)為減少城市酸雨的產生,可采取的措施是

。①少用煤作燃料;②采用燃料脫硫技術;③向已酸化的土壤加石灰;④開發新能源城市污染指數首要污染物空氣質量級別城市污染指數首要污染物空氣質量級別北京92TSPⅡ哈爾濱96TSPⅡ濟南76TSPⅡ重慶98SOXⅡ天津82TSPⅡ上海74NOXⅡ武漢83NOXⅡ貴陽69TSPⅡ重慶家庭小實驗1.在載玻片上貼一層雙面透明的不干膠帶,分別放置在各種不同的環境里,收集空氣中的懸浮顆粒物。2.在載玻片下面襯一黑紙,用肉眼觀察隨著放置時間的延長,不干膠帶上出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