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傳染病最新診斷標準精品文檔法定傳染病分類法定傳染病共分三大類,共39種:甲類2種(強制管制):鼠疫、霍亂乙類26種(嚴格管制):包括非典、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丙類11種(監測管制):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其它感染性腹瀉等。其中乙類按甲類管理的傳染病包括: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炭疽、脊髓灰質炎。精品文檔傳染病的診斷流行病學資料臨床資料實驗室檢查
病原學檢查分子生物學檢查免疫學檢查影像及活組織檢查精品文檔傳染病的診斷介紹一些常見傳染病的診斷,也是日常報告最多,或不清楚該不該報,報告要求如何。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其它感染性腹瀉診斷標準來自于衛生部診斷標準,2010年5月最新頒布精品文檔傳染病診斷最新標準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診斷標準(WS293-2008)艾滋病(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是指由HIV感染引起的以人體CD4+T淋巴細胞減少為特征的進行性免疫功能缺陷,繼發各種機會性感染、惡性腫瘤和中樞神經系統病變的綜合性疾患。HIV感染者:
感染HIV后尚未發展到艾滋病階段的患者。
精品文檔艾滋病患者:感染HIV后發展到艾滋病階段的患者。
潛伏期:
從HIV感染到出現艾滋病臨床癥狀和體征的時間。平均潛伏期(50%的HIV感染者進展到艾滋病期的時間)為7年~8年。
精品文檔1診斷依據
1.1流行病學史
1.1.1患有性病或有性病史。
1.1.2有不安全性生活史(包括同性和異性性接觸)。1.1.3有共用注射器吸毒史。
1.1.4有醫源性感染史。
1.1.5有職業暴露史。
1.1.6
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的配偶或性伴侶。1.1.7
HIV感染母親所生子女。
精品文檔1.2臨床表現
1.2.1急性HIV感染綜合征。
1.2.2持續性全身性淋巴腺病。
1.2.3
HIV感染中后期臨床表現
1.2.3.1
成人及15歲(含15歲)以上青少年
1.2.3.1.1A組臨床表現
a)不明原因體重減輕,不超過原體重10%;
b)反復發作的上呼吸道感染,近6個月內≥2次;
c)帶狀皰疹;
d)口角炎、唇炎;
e)反復發作的口腔潰瘍,近6個月內≥2次;
f)結節性癢疹;
g)脂溢性皮炎;
h)甲癬。
精品文檔1.2.3.1.2B組臨床表現
a)不明原因體重減輕,超過原體重l0%;
b)不明原因的腹瀉,持續超過l個月;
c)不明原因的發熱,間歇性或持續性超過1個月;
d)持續性口腔念珠菌感染;
e)口腔黏膜毛狀白斑;
f)肺結核病(現癥的);
g)嚴重的細菌感染(如肺炎、體腔或內臟膿腫、膿性肌炎、骨和關節感染、腦膜炎、菌血癥);
h)急性壞死性潰瘍性牙齦炎、牙周炎或口腔炎;
i)不明原因的貧血(血紅蛋白<80g/L)和中性粒細胞減少(中性粒細胞數<0.5×109/L)或血小板減少(血小板數<50×109/L),時間持續超過1個月。
精品文檔1.2.3.1.3C組臨床表現
該組臨床表現為艾滋病指征性疾病。包括:
a)HIV消耗綜合征;
b)肺孢子菌肺炎;
c)食管念珠菌感染;
d)播散性真菌病(球孢子菌病或組織胞漿菌病);
e)反復發生的細菌性肺炎,近6個月內≥2次;
f)慢性單純皰疹病毒感染(口唇、生殖器或肛門直腸)超過l個月;
g)任何的內臟器官單純皰疹病毒感染;
h)巨細胞病毒感染性疾病(除肝、脾、淋巴結以外);
精品文檔i)肺外結核??;
j)播散性非結核分枝桿菌?。?/p>
k)反復發生的非傷寒沙門菌敗血癥;
l)慢性隱孢子蟲病(伴腹瀉,持續>1個月);
m)慢性等孢子蟲?。?/p>
n)非典型性播散性利什曼病;
o)卡波西肉瘤;
p)腦或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q)浸潤性宮頸癌;
r)弓形蟲腦病;
s)肺外隱球菌病,包括隱球菌腦膜炎;
t)進行性多灶性腦白質??;
u)HIV腦病;
v)有癥狀的HIV相關性心肌病或腎病。
精品文檔1.2.3.215歲以下兒童
1.2.3.2.1D組臨床表現
a)不明原因的肝脾腫大;
b)結節性癢疹;
c)反復發作或持續性上呼吸道感染;
d)帶狀皰疹;
e)廣泛的疣病毒感染;
f)廣泛的傳染性軟疣感染;
g)線形齒齦紅斑;
h)口角炎、唇炎;
i)反復發作的口腔潰瘍;
j)不明原因的持續的腮腺腫大;
k)甲癬。
精品文檔1.2.3.2.2E組臨床表現
a)不明原因的中度營養不良;
b)不明原因的持續性腹瀉;
c)不明原因的發熱(>37.5℃),反復或持續l個月以上;
d)口咽部念珠菌感染(出生6~8周內除外);
e)口腔黏膜毛狀白斑;
f)急性壞死性潰瘍性牙齦炎、牙周炎或口腔炎;
g)淋巴結結核;
h)肺結核??;
i)反復發作的嚴重細菌性肺炎;
j)有癥狀的淋巴性間質性肺炎;
k)慢性HIV相關性肺病,包括支氣管擴張;
1)不明原因的貧血(血紅蛋白<80g/L)和中性粒細胞減少(中性粒細胞數<0.5×109/L)和(或)慢性血小板減少(血小板數<50×109/L)。
精品文檔1.2.3.2.3F組臨床表現
該組臨床表現為艾滋病指征性疾病。包括:
a)不明原因的嚴重消瘦,發育或營養不良;
b)肺孢子菌肺炎;
c)食管、氣管、支氣管或肺念珠菌感染;
d)播散性真菌病(組織胞漿菌病或球孢子菌病);
e)反復發作的嚴重細菌性感染,如腦膜炎、骨或關節感染、體腔或內臟器官膿腫、膿性肌炎(肺炎除外);
f)肺外結核病;
g)播散性非結核分枝桿菌感染;
h)慢性單純皰疹病毒感染(口唇或皮膚),持續1個月以上;
i)任何的內臟器官單純皰疹病毒感染;
j)巨細胞病毒感染,包括視網膜炎及其他器官的感染(新生兒期除外);
k)慢性隱孢子蟲病(伴腹瀉);
1)慢性等孢子蟲病;
m)有癥狀的HIV相關性心肌病或腎?。?/p>
n)卡波西肉瘤;
o)腦或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p)弓形蟲腦病(新生兒期除外);
q)肺外隱球菌病,包括隱球菌腦膜炎;
r)進行性多灶性腦白質??;
s)HIV腦病。
精品文檔1.3.1.1HIV抗體篩查試驗
篩查試驗結果陽性,提示HIV抗體陽性,需進一步做復核或確證試驗證實。試驗結果陰性,報告HIV抗體陰性。1.3.1.2CD4細胞檢測(見A.4)
CD4細胞是HIV/AIDS診斷、判斷療效及預后的主要免疫學檢測指標,精品文檔2.1HIV感染者
2.1.1
成人及15歲(含15歲)以上青少年
符合下列一項者即可診斷:
a)HIV抗體確證試驗陽性或血液中分離出HIV毒株;
b)有急性HIV感染綜合征或流行病學史,且不同時間的兩次HIV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陽性。
2.1.215歲以下兒童
符合下列一項者即可診斷:
a)
小于l8個月齡:為HIV感染母親所生,同時HIV分離試驗結果陽性,或不同時間的兩次HIV核酸檢測均為陽性(第二次檢測需在出生4周后進行);
b)
大于l8個月齡:診斷與成人相同。
精品文檔我院為HIV抗體初篩實驗室,對初篩陽性的患者進行第二次抽血化驗,如果仍為陽性者,將血液標本送至上一級疾控中心,進行檢測,待半個月結果回來后,確診是否為HIV感染者。HIV感染者并不=艾滋病患者,要經過疾控中心進一步檢查CD4細胞的計數才能判斷。因此醫務人員上報時,不能報告艾滋病,只能報告HIV感染者。精品文檔
乙型病毒性肝炎診斷標準(WS299-2008)精品文檔乙肝的診斷依據流行病學資料、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病理學及影像學檢查等進行初步診斷,確診須依據血清HBV標志和HBV
DNA檢測結果。診斷分類:根據臨床特點和實驗室檢查等將乙肝分為不同臨床類型,包括急性乙肝、慢性乙肝、乙肝肝硬化、乙肝病毒相關的原發性肝細胞癌等。精品文檔慢性乙肝1.急性HBV感染超過6個月仍HbsAg陽性或發現HbsAg陽性超過6個月2.
HbsAg陽性持續時間不詳,抗HbcIgM陰性。3.慢性肝病患者的體征如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和肝、脾腫大等4.血清ALT反復或持續升高,可有血漿白蛋白降低和(或)球蛋白升高,或膽紅素升高等。5.肝臟病理學有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特點6.血清HbsAg陽性或可檢出HBV—DNA,并排除其他導致ALT升高的原因精品文檔▲疑似慢性乙肝病例:符合下例任何一項可診斷:同時符合1.3同時符合2.3同時符合2.4▲確診慢性乙肝病例符合下列任何一項可診斷:同時符合1.4.6.同時符合1.5.6同時符合2.4.6精品文檔丙型病毒性肝炎診斷標準WS213-2008精品文檔1.診斷依據流行病學史曾接受過血液、血液制品或其他人體組織、細胞成分治療或器官移植。有血液透析史、不潔注射史、或其他消毒不嚴格的有創檢查、治療史、有靜脈注射毒品史。職業供血者,特別是接受過成分血單采回輸者。與HCV感染者有性接觸史,或HCV感染者(母親)所生的嬰兒。精品文檔2.慢性丙性型病毒性肝炎臨床表現3.2.1.2病程超過6個月,全身乏力,食欲減退,惡心或右季部疼痛或不適等。3.2.1.2可有輕度肝腫大,部分患者可出現脾腫大,少數患者可伴低熱或出現黃疸。3.2.1.3部分患者可有關節疼痛等肝外表現。3.2.1.4部分患者可無明顯癥狀和體征。精品文檔3.實驗室檢查3.1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有血清ALT、AST升高,部分病例可有血清膽紅素升高,部分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和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亦可有ALT、AST升高。3.2血清抗-HCV陽性3.3血清HCVRNA陽性精品文檔▲疑似病例:符合流行病學史以及慢性丙肝臨床表現符合流行病學史以及3.1的內容▲確診病例:符合流行病學史以及3.2符合慢性丙肝臨床表現以及3.2符合3.1以及3.2精品文檔梅毒(GB15974—1995)
精品文檔潛伏梅毒(隱性梅毒)1.有流行病學史:有多性伴、不安全性行為、或性伴感染史。2.病期2年內為早期潛伏梅毒,2年以上為晚期潛伏梅毒。但無論病史有多長,均無任何梅毒性的臨床癥狀和體征。3.非梅毒螺旋體抗原試驗2次以上陽性(滴度在1:8以上)。4.梅毒螺旋體抗原試驗陽性(需排除生物學假陽性)。腦脊液檢查陰性。精品文檔疑似梅毒診斷:同時符合1.2.3。確診梅毒診斷:同時符合疑似梅毒診斷和4。精品文檔感染性腹瀉診斷標準(WS271-2007)精品文檔腹瀉每日排便3次或以上,且糞便性狀異常,如稀便、水樣便,黏液便、膿血便或血便等。感染性腹瀉由病原微生物及其產物或寄生蟲所引起的、以腹瀉為主要臨床特征的一組腸道傳染病,本標準則僅指除霍亂、痢疾、傷寒、副傷寒以外的感染性腹瀉。精品文檔1、診斷依據1.1流行病學史全年均可發病,但具有明顯季節高峰,發病高峰季節常隨地區和病原體的不同而異;細菌性腹瀉一般夏秋季節多發,而病毒感染性腹瀉、小腸結腸炎耶爾森菌腹瀉等則秋冬季節發病較多。發病者常有不潔飲食(水)和(或)與腹瀉病人、病原攜帶者、腹瀉動物、帶菌動物接觸史,或有流行地區居住或旅行史;需排除致瀉性的過敏原、化學藥品暴露史及癥狀性、器官功能失調等非感染性腹瀉病史。食(水)源性感染常為集體發病并有共進可疑食物(水)史;某些沙門菌(如鼠傷寒沙門菌)、腸致病性大腸桿菌(EPEC)、A組輪狀病毒和柯薩奇病毒感染可在嬰兒群體中引起暴發流行。主要病原體引起的感染性腹瀉的流行病學特征參見附錄A。精品文檔2臨床表現2.1每日大便次數≥3次,糞便性狀異常,可為稀便、水樣便,黏液便、膿血便或血便,可伴有惡心、嘔吐、腹痛、發熱、食欲不振及全身不適。病情嚴重者,常并發脫水、酸中毒、電解質紊亂、休克等,甚至危及生命。主要病原體引起的感染性腹瀉的臨床特征參見附錄A。2.2已排除由O1血清群和O139血清群霍亂弧菌、志賀菌屬、溶組織內阿米巴及傷寒沙門菌以及甲、乙、丙型副傷寒沙門菌所致的腹瀉。精品文檔3實驗室檢查3.1糞便常規檢查糞便有性狀改變,常為黏液便、膿血便或血便、稀便、水樣便。黏液便、膿血便或血便,鏡檢可有多量紅、白細胞,多見于沙門菌、侵襲性大腸桿菌、腸出血性大腸桿菌、彎曲菌、耶爾森菌等細菌和某些病毒等所致的腹瀉。稀便、水樣便,鏡檢可有少量或無紅、白細胞,多見于腸產毒性大腸桿菌、輪狀病毒、隱孢子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綠色采購聯盟發展-洞察及研究
- 天津市和平區雙菱中學2024-2025學年數學九年級第一學期期末綜合測試試題含解析
- 規培前考試試題及答案
- 氮族元素76課件
- 二零二五年度玻璃制品安裝與銷售代理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白酒行業創新發展合作合同
- 2025版生物醫藥冷鏈保鮮倉儲服務協議
- 二零二五年離婚協議起草與執行監督
- 2025版商業廣場保安個人承包服務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10kv變配電工程安全施工責任合同書
- 醫院消化內科面試題及答案
- 鋰離子電池極片輥壓工序簡介
- GB/T 3683-2023橡膠軟管及軟管組合件油基或水基流體適用的鋼絲編織增強液壓型規范
- 七年級上學期歷史導言課課件 ( 希沃白板課件+PPT課件)
- 醫療管理制度PDCA培訓:提高醫院感染管理相關制度的落實率
- 肺結核診斷和治療指南
- 軟件系統售后服務方案
- GB/T 9765-2009輪胎氣門嘴螺紋
- GB/T 4623-2014環形混凝土電桿
- GB/T 23806-2009精細陶瓷斷裂韌性試驗方法單邊預裂紋梁(SEPB)法
- GB/T 16823.3-2010緊固件扭矩-夾緊力試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