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社會性別及其社會化課件_第1頁
第二章-社會性別及其社會化課件_第2頁
第二章-社會性別及其社會化課件_第3頁
第二章-社會性別及其社會化課件_第4頁
第二章-社會性別及其社會化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章社會性別及其社會化第一節社會性別第二節性別角色刻板印象第三節性別角色的社會化1.第二章社會性別及其社會化1.一、社會性別的由來瑪格麗特·米德:《三個原始部落的性別與氣質》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女人》蓋爾·盧賓:《女人交易——性的政治經濟學初探》瓊·斯科特:《社會性別:一個有用的歷史分析范疇》第一節社會性別2.一、社會性別的由來瑪格麗特·米德:《三個原始部落的性別與氣質二、社會性別的含義社會性別指基于男女生理差別之上的社會對兩性及兩性關系的期待、要求和評價。它形成一種性別的群體特征,表現在角色、活動及責任等各方面。社會性別是后天形成的。社會文化建構了男女的性別特征和差異。3.二、社會性別的含義社會性別指基于男女生理差別之上的社會對兩性三、主要觀點(1)制度因素和文化因素是造成男性和女性的角色和行為差異的原因,兩性差異不等于女性次于男性。(2)人們現有的社會性別觀念是社會化的產物。(3)

社會對婦女角色和行為的預期往往是對婦女生物角色的延伸。(4)

社會結構優惠男性,女性是受壓迫的群體。(5)

個人的問題也是政治的問題。(6)

社會性別的角色既然不是生物性別決定的,是后天學習來的,那么他是可以改變的。(7)

社會性別概念是對傳統社會性別關系不平等的不認可和挑戰4.三、主要觀點(1)制度因素和文化因素是造成男性和女性的角色和第二節性別角色刻板印象性別角色是指社會賦予女人或男人的不同的行為期望與行為規范的總和,是與作為女性或作為男性相聯系的社會角色通過一整套系統和機制,使得個人在其中習得“男”或“女”的性別身份和性別特征,接受性別規訓,表現出與社會規范要求相一致的男性或女性的性別特征。一、性別角色5.第二節性別角色刻板印象性別角色是指社會賦予女人或男人的不1、內涵又稱性別定型觀念,是人們對不同事物進行概括后形成的相對固定的看法.當人們以性別為基礎,賦予男女兩性以不同的特征框架時,性別刻板印象就形成了。二、性別角色刻板印象6.1、內涵二、性別角色刻板印象6.7.7.=小巧、弱不禁風、亭亭玉立美麗、溫柔、害羞、細心、感情細膩、愛哭、重視家庭⑴外表形象:如女性嬌小優雅,男性高大寬肩8.=小巧、弱不禁風、亭亭玉立美麗、溫柔、害羞、細心、感情細膩、=高大、風度翩翩、強壯、豪放、俠肝義膽、獨立、自主、勇敢、冒險、進取和重事業9.=高大、風度翩翩、強壯、豪放、俠肝義膽、獨立、自主、勇敢、冒印象中的男性特質大膽、勇敢、正義感神經大條思考不周到不掉眼淚賺錢養家保護女孩子穿褲子⑵人格特性:如女性情緒化,男性自信10.印象中的男性特質大膽、勇敢、正義感⑵人格特性:如女性情緒化,印象中的女性特質細膩、溫柔、體貼、賢惠重感情,易掉眼淚思考周到會持家,顧小孩較節儉、勤勞較柔弱穿裙子11.印象中的女性特質細膩、溫柔、體貼、賢惠11.女性的角色行為⑶角色行為12.女性的角色行為⑶角色行為12.男性的角色行為13.男性的角色行為13.男性的職業工程師、醫生、工人、科學家……⑷職業分工14.男性的職業工程師、醫生、工人、科學家……⑷職業分工1女性的職業老師、護士、秘書、服務員……15.女性的職業老師、護士、秘書、服務員……15.2.影響對身心健康對職業生涯對家庭關系對社會發展16.2.影響對身心健康16.

胡志海:《大學生職業性別刻板印象的內隱研究》在實驗前的預備測驗中,被試者都不認同如“男性比女性更聰明”、“男性在事業上要明顯強于女性”、“男性往往比女性更出色”等描述,尤其是女性被試者對上述描述更是強烈反對,表明被試者未意識到或至少不承認自己存在職業性別刻板印象。17.胡志海:《大學生職業性別刻板印象的內隱研究》在實驗前的預從試驗結果來看,被試整體體現出顯著的內隱刻板印象,他們更傾向于接受男性在職業活動中的積極表現,而對女性同樣的積極表現給出了更多的歸因解釋。在做出解釋時,常將男性的積極表現與能力、性格、專長等內在因素掛鉤,將女性的積極表現更多地與運氣、關系、容貌等外在因素相聯。18.從試驗結果來看,被試整體體現出顯著的內隱刻板印象,他們更傾向

一個人富于攻擊性,富于獨立性、喜好數學和科學、積極主動、愛好探險、決策果斷……

另外一個人感情豐富、心思細密、擅長做家務、溫柔體貼……?19.

一個人富于攻擊性,富于獨立性、喜好數學和科與你想象的一樣嗎?20.與你想象的一樣嗎?20.與你想象的一樣嗎?21.與你想象的一樣嗎?21.尊重多元的性別氣質22.尊重多元的性別氣質22.只要有一個女人作者:南希.史密斯譯者:黃長琦

只要有一個女人覺得自己堅強,因而討厭柔弱的偽裝,

定有一個男人意識到自己也有脆弱的地方,因而不愿意再偽裝堅強。

只要有一個女人討厭再扮演幼稚無知的小姑娘,

定有一個男人想擺脫“無所不曉”的高期望。

只要有一個女人討厭“情緒化女人”的定型,

定有一個男人可以自由地哭泣和表現柔情。

只要有一個女人覺得自己為兒女所累,

定有一個男人沒有享受為人之父的全部滋味。

只要有一個女人得不到有意義的工作和平等的薪金,

定有一個男人不得不擔起對另一個人的全部責任。

只要有一個女人想弄懂汽車的構造而得不到幫助,

定有一個男人想享受烹飪得樂趣卻得不到滿足。

只要有一個女人向自身的解放邁進一步,

定有一個男人發現自己也更接近自由之路。23.只要有一個女人23.一、社會化的概念所謂社會化,是指作為一個生物體的個人在特定的社會文化環境中形成適應該社會與文化的人格,掌握該社會所公認的行為方式,獨立地參與社會生活的社會人的過程。第三節性別的社會化24.一、社會化的概念第三節性別的社會化24.二、性別社會化過程性別社會化的內容涉及性別期望、性別角色和性別認同。承擔性別社會化的主體單位:家庭學校與社會同輩群體大眾傳媒25.二、性別社會化過程性別社會化的內容涉及性別期望、性別角色和性(1)家庭:兒童性別角色的社會化一個人從出生之日起,就開始通過社會接受和強化性別角色期望。區別對待和對角色模式的認同,是影響性別角色社會化的兩種不同的機制。26.(1)家庭:兒童性別角色的社會化一個人從出生之日起,就開始通區別對待:父母除了對其不同性別的子女持有不同的期望之外,在對待其子女的方式上也是男女有別的。根據自己對性別角色的理解給孩子取上具有男孩特征或女孩特征的名字,并賦予不同的性別角色含義。如男孩名字一般帶有“勇”、“剛”、“強”、“杰”等男性化的字眼;女孩名字則多是“麗”、“淑”、“霞”、“潔”等女性化的字眼。服裝與玩具的性別區分:衣服顏色、式樣……

玩具的種類與選擇……27.區別對待:父母除了對其不同性別的子女持有不同的期望之外,在對男孩vs女孩28.男孩vs女孩28.對父母性別角色的認同與學習: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其社會化的最重要的場所之一,兒童早期活動時間最多的場所是在家庭,父母的行為是孩子的榜樣,對孩子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父母的性別角色意識對孩子的影響不僅最早,而且最大。29.對父母性別角色的認同與學習: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其不讓他們串角色:家庭性別教育實例

案例1.不想女兒像我一樣男性化□燕子35歲公司職員父親是軍人,他不喜歡女孩子過于矯揉造作。印象里高中畢業之前,我沒留過長發,總是跟男孩子在球場上踢球亂奔。中性化的我從沒覺得自己這樣有何不妥。上了大學,感覺就不一樣了,我發現周圍的女孩子們個個會打扮,懂得撒嬌懂得發嗲,惟有我粗粗笨笨的,完全不像女生。我身邊男性朋友不少,可他們從來都是把我當兄弟看待。女性的自我認知突然被喚醒,我開始渴望像其他女生那樣長發飄飄,蓮步搖曳。當中的轉變大概經過了一兩年時間,這中間我特別痛苦,甚至有過邯鄲學步的挫敗感。所以,我不想女兒像我一樣。30.不讓他們串角色:家庭性別教育實例

案例1.不想女兒像我一樣男案例2.當兒子對化妝品感興趣□曉塵31歲公司職員

兒子長到三歲半,突然對我的那些化妝品有了興趣,覺得我的那些小瓶瓶罐罐特別神奇,于是也嚷著要。剛開始我對他的這種傾向蠻緊張的,可仔細觀察后發現,兒子其實只是對口紅的旋轉設計,對化妝品的色彩感興趣。這下放心了,我拿了支口紅給兒子,請他代為保管并告訴他這東西男孩子不需要用,不過當媽媽需要時,他可以把口紅轉出來幫媽媽涂一涂。對此,兒子很樂意配合。31.案例2.當兒子對化妝品感興趣□曉塵31歲公司職員

案例3.從小讓他們不串角色□周女士36歲職員兒子和女兒是對雙胞胎,剛落地時,全家人都高興得合不攏嘴。雖然是一兒一女,但我們總是喜歡買同樣的衣服來打扮他們,每次別人看到兩個一模一樣的小家伙都會忍不住圍上來看,做父母的總是特別自豪。他們長大一點,我們便開始有意識地對他們進行性別教育。買衣服再也不是一式兩份了。我給女兒梳起了小辮子,刻意把兩個孩子打扮成不同的形象。洗澡時,我帶女兒,兒子跟爸爸。我告訴他們,女孩和媽媽一樣,男孩和爸爸一樣,兩種人是不一樣的。等他們上了幼兒園,我給他們分了房,當然,房間的布置也是截然不同的風格。不用我們提醒,他們自己也會提出不同的要求,再也不像小時候那樣什么都要一樣。32.

案例3.從小讓他們不串角色□周女士36歲職員兒子(2)學校:正式的社會化單位學校教育對于個體人生道路的深刻影響:孩子的價值觀念、生活目標、人生理想都是在這一階段形成。33.(2)學校:正式的社會化單位學校教育對于個體人老師們對男生和女生的態度和期望已被稱做是“隱課程”,它們常常強化了傳統的性別角色模式。由于老師們認為男孩比女孩更活躍和更難以控制,所以,很多課堂時間典型地以迎合男孩子們的興趣度過,并試圖以此征服他們。當女孩在學業上比男孩做得更好的時候,老師們可能會認為她們只是更盡責、更勤奮些,與女性的方式相符。相反,如果男孩獲得了成功,他們則可能被認為具有“真正的”創造力,比女孩更能引起老師的興趣。這些習慣可能會影響孩子在學術上的自我認識。34.老師們對男生和女生的態度和期望已被稱做是“隱課程”,它們常常教材中出現的性別角色形象:女性出現的場合,多從事服務性工作、或扮演被救護與被幫助的角色;男性則常以領導人、或救人解圍的英雄角色等出現。在學校的正規教材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對女性忽略和忽視的傾向。35.教材中出現的性別角色形象:女性出現的場合,多從事服務性工作、許多研究表明,學校使用的教材中的性別角色非常明顯地反映出社會文化對兩性作用的定型看法。36.許多研究表明,學校使用的教材中的性別角色非常明顯地反映出社會37.37.38.38.張艷春研究了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插圖她發現,小學語文教材插圖中可辨別的男女性別的人物共有1323個,其中男性781個,女性542個;從插圖中男女的職業比較,凡是保育員、營業員、紡織工人都是女性充擔,而科學家、文學家則都畫的是男人;從課文中男女兩性擔任主角比較,十冊語文教材中,以男性為主角的有132篇,以女性為主角的只有2l篇;教材寫了許多中國和外國的革命領袖,卻沒有一個女的;寫了不少中外文學家和藝術家,也沒有一個女的在課文描寫中充當無知、低能的都是女人,而男人則是知識淵博、能力高超;不僅埋沒了一些女性的貢獻,更主要是影響青少年對女性的正確認識,對女孩的成長和發展極為不利。39.張艷春研究了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插圖39.上海出版的《簡明社會科學詞典》書,介紹了524位有貢獻的人物,其中只有8位女性。《外國名作家傳》收集了439位名作家,其中女作家僅有26人。中國404位文學家,女性只有22人。40.上海出版的《簡明社會科學詞典》書,介紹了524位有貢獻的人物杜芳琴:《對中學歷史教科書的性別分析》

41.杜芳琴:《對中學歷史教科書的性別分析》41.42.42.(3)同輩群體:在游戲中學習

同輩群體(peergroup)指的是有大致相當的社會地位、并且通常年齡相仿的一群人。同輩群體并不一定是朋友。

隨著兒童期年復一年地過去,同輩群體越來越多地影響其社會化。由于同輩群體幫助青少年在社會中找到自己的平等位置,因此它對青少年有特別的影響。43.(3)同輩群體:在游戲中學習43.童年期以后,與同性伙伴交往,獲得同性伙伴的認同成為兒童的強烈心理需求。這一時期,除了性格愛好外,性別也成為劃分伙伴群體的重要標志,在不同的群體中形成不同的行為規范,男女兩性的角色規范便自然而然地被整合進群體規范之中。44.童年期以后,與同性伙伴交往,獲得同性伙伴的認同成為兒童的強烈許多現象表明兒童越是按照傳統社會的性別角色行事,就越會被同伴們所接受,反之則可能孤立。“合群”成為這個年齡階段孩子的普遍心理需求。45.許多現象表明兒童越是按照傳統社會的性別角色行事,就越會被同伴媒體在不斷強化、教導女性怎樣為女孩、女人,男性怎樣為男孩、男人,維持并強化著“傳統”的關于社會性別角色的假定,這些現象背后蘊含著許多根深蒂固的對男女兩性的基本判斷:

男女有別(4)大眾傳媒對性別角色的影響46.媒體在不斷強化、教導女性怎樣為女孩、女人,男性怎樣為男孩、男廣告中的角色定型或女性模式化可以歸為如下三類:(1)美麗動人型:由于女性形象大規模進入商品交換活動,并且被作為行銷的工具和手段,因此不可避免地出現被“物化”和“商品化”的傾向。

47.廣告中的角色定型或女性模式化可以歸為如下三類:47.(2)性感型推銷化妝品的廣告和不少雜志封面大量采用青年婦女形象,突出所謂的性感因素,多數廣告展示的是年輕漂亮的女性,而且性感、豐滿、裸露。48.(2)性感型48.(3)賢妻良母型在雜志、報紙、電視廣告中,有相當數量的廣告在沿用或強化傳統的性別分工。廣告中女性總是表演從屬角色,在洗衣機,洗衣粉、抽油煙機等家庭用具中扮演主角,并沉浸在為家人奉獻的幸福之中。49.(3)賢妻良母型49.總結:社會性別角色的形成人在生命成長、成熟的過程中學習、認同和規范自己,對社會性別的學習、教化也在同步的進程中。一代代沿襲社會性別規范的男人和女人被建構。這就是性別的社會化。50.總結:社會性別角色的形成人在生命成長、成熟的過程中學習、認同TheEnd!

51.TheEnd!51.52.52.53.53.社會性別觀念社會性別體制化規范化對兩性的評價為完成角色的資源分配社會、家庭角色及責任分工與角色相關的能力、特長的發展兩性行為方式的固化社會性別關系運作圖決定權的分配54.社會性別社會性別對兩性的為完成角色社會、家庭與社會性別機制社會性別常常在社會制度(如文化、資源分配、經濟政治體制等)中、個人社會化的過程中得到傳遞、鞏固。傳統的性別關系導致兩性在價值觀念、行為、能力等方面的差異,最終造成兩性在資源、地位以及權力上的不平等。

55.社會性別機制社會性別常常在社會制度(如文化、資源分配、經濟政56.56.57.57.58.58.59.59.[美]瑪格麗特·米德(M.Mead)在《薩摩亞人的成年》和《三個原始部落的性別氣質》批判了生物決定論,揭示了文化在塑造性別角色與性別氣質中的重要作用,挑戰了傳統的女性氣質和男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