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實詞虛詞_第1頁
文言實詞虛詞_第2頁
文言實詞虛詞_第3頁
文言實詞虛詞_第4頁
文言實詞虛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文言實詞歸納:(1)故故雖有名馬——《馬說》(所以)溫故而知新——《〈論語〉十則》(學過的知識)公問其故——《扁鵲見蔡桓公》(原因、緣故)桓侯故使人問之——《扁鵲見蔡桓公》(特意)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劌論戰》(因此)廣故數言于亡。——《陳涉世家》(故意)(2)間遂與外人間隔。——《桃花源記》(隔開)中間力拉崩倒之聲。——《口技》(夾雜)又何間焉?——《曹劌論戰》(參與)扁鵲見蔡桓公,立有間。——《扁鵲見蔡桓公》(一會兒)駢死于槽櫪之間。——《馬說》(中間)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陳涉世家》(暗中)(3)絕以為妙。——《口技》(極點)群響畢絕。——《口技》(停止、消失)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桃花源記》(隔絕)(4)觀予觀夫巴陵勝狀。——《岳陽樓記》(觀賞)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岳陽樓記》(景象、景觀)但坐觀羅敷——《陌上桑》(看)(5)病君之病在肌膚。——《扁鵲見蔡桓公》(疾病、大病)則久已病矣。——《捕蛇者說》(困苦不堪)(6)書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石壕吏》(信)乃丹書帛曰。——《陳涉世家》(寫)(7)上上使外見兵。——《陳涉世家》(皇上)身上衣裳口中食。——《賣炭翁》(身體上的)(8)見昨日見軍帖。——《木蘭詩》(看見)曹劌請見。——《曹劌論戰》(拜見)才美不外見。——《馬說》(通“現”,顯露)(9)比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裙中。——《核舟記》(靠近)比至陳,車六七百乘。——《陳涉世家》(等到)(10)少賓客意少舒。——《口技》(稍微)少時,一狼徑去。——《狼》(一會兒)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陳涉世家》(年輕的)(11)從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狼》(隨從,跟隨)小惠未偏,民弗從也。——《曹劌論戰》(順從,聽從)乃詐稱公子扶蘇、項燕,從民欲也。——《陳涉世家》(順從)(12)分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曹劌論戰》(分給,分配)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核舟記》(長度單位,十分為一寸,這里指八分掛零,說明很小)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隆下之職分也。——《出師表》(分內,名分)(13)文屬予作文以記之。——《岳陽樓記》(文章)文過飾非。(掩飾)(14)世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說》(父子相繼為一世)問今是何世。——《桃花源記》(時代,朝代)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馬說》(世上)(15)業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出師表》(事業,功業)晉太原中,武陵人捕魚為業。——《桃花源記》(職業)(16)犯作奸犯科。——《出師表》(觸犯)(17)達指通豫南,達于漢陰。——《愚公移山》(到,達到)不求聞達于諸侯。——《出師表》(做官,顯貴)(18)當募有能捕之者,當其租入。——《捕蛇者說》(抵充,相抵)木蘭當戶織。——《木蘭詩》(對著,面對)當立者乃公子扶蘇。——《陳涉世家》(應當)(19)后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岳陽樓記》(在……之后)(20)伐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賣炭翁》(砍伐)齊師伐我。——《曹劌論戰》(攻打,討伐)伐無道,誅暴秦。——《陳涉世家》(討伐)(21)陰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愚公移山》(水的南面,南岸)朝暉夕陰。——《岳陽樓記》(陰暗)(22)諫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陳涉世家》(用言語規勸)以塞忠諫之路。——《出師表》(同上)(23)極感極而悲者矣。——《岳陽樓記》(極點,極端)此樂何極。——《岳陽樓記》(盡,窮盡)南極瀟湘。——《岳陽樓記》(到)初極狹,才通人。——《桃花源記》(極其,非常。這是副詞用法)(24)國夫大國,難測也。——《曹劌論戰》(國家)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岳陽樓記》(國都,京城)(25)備前人之述備矣。——《岳陽樓記》(完備,詳盡)眾妙畢備。——《口技》(具備,齊備)(26)徑少時,一狼徑去。——《狼》(徑直,一直)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核舟記》(直徑)(27)將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木蘭詩》(扶,持)上使外將兵。——《陳涉世家》(率領,統率)項燕為楚將。——《陳涉世家》(將帥,將領)(28)顧顧野有麥場。——《狼》(向四周看,看見)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出師表》(看望、訪問)(29)勝楚兵數千人為聚者,不可勝數。—《陳涉世家》(盡,全部)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岳陽樓記》(優美)(30)復扁鵲復見。——《扁鵲見蔡桓公》(又)(31)稱先帝稱之曰能。——《出師表》(稱贊,贊許)袒右,稱大楚。——《陳涉世家》(號稱)不以千里稱也。——《馬說》(稱呼)不能稱前時之能。——《傷仲永》(符合)(32)乘比至陳,車六七百乘。——《陳涉世家》(量詞,輛)公與之乘。——《曹劌論戰》〔同坐(一輛)戰車〕(33)章又用篆章一。——《核舟記》(印章)(34)驚便有婦人驚覺欠伸。——《口技》(受驚)波瀾不驚。——《岳陽樓記》(振起)(35)屬——《岳陽樓記》屬于作文以記之——《岳陽樓記》(通“囑”,囑咐)忠之屬也。——《曹劌論戰》(類)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扁鵲見蔡桓公》(隸屬,管轄)神情與蘇、黃不屬——《核舟記》(類似)(36)策執策而臨之。——《馬說》(鞭子)策勛十二轉。——《木蘭詩》(記載)策之不以其道。——《馬說》(驅使)(37)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口技》(奇異)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核舟記》(零數)(38)許高可二黍許。——《核舟記》(上下、光景)雜然相許。——《愚公移山》(贊同、答應)(39)舍便舍船。——《桃花源記》(丟下)屋舍儼然。——《桃花源記》(房屋)(40)志尋向所志——(標記)婦拍兒亦漸拍漸止(《口技》)中的“漸”作“漸漸”講,表示一個變化的過程。尉果笞廣(《陳涉世家》)中的“果”作“果然”講,表示一種情態。廣故數言欲亡(《陳涉世家》)中“故”作“故意”講,表情態。今吾嗣為之十二年,幾死者數矣(《捕蛇者說》)中“幾”作“幾乎”講,表情態。表謙敬、頻率、重復的副詞:徒屬皆曰:"敬受命"(《陳涉世家》)中的“敬”表謙敬。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出師表》)中的“猥”和“枉”表降低身份的謙詞。扁鵲出,桓侯又不悅(《扁鵲見蔡桓公》)中的“又”作“再一次”講,表頻率。表語氣或否定的副詞:庶竭弩鈍,攘除奸兇,復興漢室,還于舊都(《出師表》)中的“庶”表陳述語氣。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陳涉世家》)中的“寧”表反問語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主(《陳涉世家》)中的“不”表否定。小惠未徧,民弗從也(《曹劌論戰》)中的“弗”表否定。茍富貴,無相忘(《陳涉世家》)表否定。C.起關聯作用或組合結構作用的虛詞。表時間、處所、對象、方式、原因、被動、比較的介詞:試用于昔日(《出師表》)中的“于”是一個表時間的介詞,相當于“在”。自吾氏三世居是鄉,積于今六十歲矣(《捕蛇者說》)中的“于”作“到”講,表時間。指通豫南,達于漢陰(《愚公移山》)中的“于”后面跟地點,表處所。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說》)中的“乎”也是一個表地點的介詞,做“在”講。緣溪行,忘路之遠近(《桃花源記》)中的“緣”作“沿著”講,表方式。當窗理云鬢(《木蘭詩》)中的“當”作“對著”講,表對象。告之于帝(《愚公移山》)中的“于”表對象,作“向”講。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愚公移山》)中的“以”作“憑”講,表示對象。而吾以捕蛇獨存(《捕蛇者說》)中的“以”也是“憑”的意思,但表示方式。今雖死乎此,比吾鄉鄰之死,則已后矣(《捕蛇者說》)中的“比”表比較關系。表并列、遞進、選擇、因果、假設、條件、轉折、關聯作用的連詞: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出師表》)中的“及”表并列作用。下視其轍,登就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曹劌論戰》)中的“遂”表結果的連詞。茍富貴,無相忘(《陳涉世家》)中的“茍”是表假設關系的連詞。當“如果”講。藉第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陳涉世家》)中的“藉第令”是一個表假設關系的連詞。非死則徙耳,而吾以捕蛇獨存(《捕蛇者說》)中的“而”是一個表轉折關系的連詞,當“但”講。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說》)中的“而”表修飾關系。D.表結構的虛詞。結構助詞: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岳陽樓記》)中的“之”相當于結構助詞,作“的”講;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陳涉世家〉)中的后一個“之”結構上起湊足音節的作用;“何陋之有”中的“之”在結構上充當賓語前置的標志。此外還有"者"、"所"等詞可以作結構助詞。語氣助詞:蓋-歲之犯死者有二焉,其余則熙熙而樂(《捕蛇者說》)中的“蓋”表陳述的語氣。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公移山》)中的“者”表判斷語氣。雖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中的“焉”表肯定的語氣。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愚公移山》)中“乎”表詢問語氣。然則何時而樂耶?(《岳陽樓記》)中的“耶”表疑問語氣。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陳涉世家》)中的“哉”表反問語氣。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中的“矣”表強烈的感嘆語氣。E.表感嘆的虛詞一一嘆詞。.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岳陽樓記》)中“嗟夫”表示作者的感嘆。嗟乎!燕雀安知鴻鵲之志哉?(《陳涉世家》)中的“嗟乎”表示陳涉對無人了解自己的感嘆。嗚呼!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說》)中的“嗚呼”表示作者無可奈何的感嘆。噫!微斯人,吾誰與歸!(《岳陽樓記》)中的“噫”表示作者找不到志同道合之人的感嘆。(四)文言虛詞舉例①、之(1)結構助詞愚以為宮中之事。(《出師表》)——的悍吏之來吾鄉。(《捕蛇者說》)——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不譯。(2)語氣助詞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補充音節,無實在意義。②其作副詞“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難道、還是○3以作介詞“太醫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說》)——用“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憑借作連詞“扶蘇以數諫故”(《陳涉世家》)——因為“而吾以捕蛇獨存。:(《捕蛇者說》)——由于“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捕蛇者說》)——來“屬予作文以記之。“(《岳陽樓記》)——用來4.而作連詞分別表順承關系、判斷關系和修飾關系。例如|“為壇而盟,祭以尉首。”(《陳涉世家》)——表順承關系,不譯5.乃“乃重修岳陽樓。”(《岳陽樓記》)——表承接關系的連詞,作“于是、就”講“當立者乃公子扶蘇。”(《陳涉世家》)——表判斷關系的動詞,作“是”講“家祭無忘告乃翁。”(《示兒》)——表人稱的代詞,作“你的”講6.于作介詞用,根據語言環境不同,意義各不相同。“告之于帝。”(《愚公移山》)——對“箕畚運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到“苛政猛于虎。”(《捕蛇者說》)——比“舜發于畎畝之中。”(《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