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大學語文(二)》期末考試A卷答題紙姓名:專業:學號:學習中心:成績:--完整答案附后--*答案務必寫在以下答題卡中,不允許以拍照等其他方式上傳,否則記為0分!一、多項選擇題(以下正確答案至少有兩項,每題4分,共20分)題號12345答案二、判斷題。(正確的打√,錯誤的打×。每題4分。共20分)題號12345答案三、論述題(3題,每題20分,共60分)1、請默誦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這首詞,說說其中所體現的作者的復雜心態和人生態度。并且說明作者是如何以月貫串全篇的?2、歐·亨利《麥琪的禮物》是如何刻畫人物的心理的?3、你是如何理解“文如其人”這句話的?請結合相關作品論述之。
《大學語文二》期末考試A卷注意:全卷請在答題紙上作答,否則不得分!一、多項選擇題(以下正確答案至少有兩項,答案務必寫在答題紙上,每題4分,共20分)1、以下屬于蘇軾的作品的是()A.《前赤壁賦》B.《后赤壁賦》C《秋聲賦》D《登樓賦》2、以下生平詩作近萬首的詩人有()A杜甫B王維C陸游D乾隆3、歐·亨利的作品有()A.《麥琪的禮物》B《警察和贊美詩》C.《最后的藤葉》D《項鏈》4、徐渭的《四聲猿》雜劇包括()A《狂鼓史》B《玉禪師》C《雌木蘭》D《女狀元》5、辛棄疾詞的特點有()A愛國抱負B滿腔憂憤 C雄奇豪壯D蒼涼沉郁二、判斷題(打“√”或“×”,答案務必寫在答題紙上,每題4分,共20分)1、袁宏道是晚明文壇“公安派”的領袖。2、愛因斯坦《我的世界觀》一文最初題為《我的信仰》。3、歐陽修《梅圣俞詩集序》中提出了“文章合為時而著”的命題。4、蘇軾的《前赤壁賦》寫于宋神宗元豐四年。5、《聊齋志異·阿寶》的故事發生于江西。三、論述題(3題,每題20分,共60分)1、請默誦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這首詞,說說其中所體現的作者的復雜心態和人生態度。并且說明作者是如何以月貫串全篇的?2、歐·亨利《麥琪的禮物》是如何刻畫人物的心理的?3、你是如何理解“文如其人”這句話的?請結合相關作品論述之。--完整答案附后--答題卡及答案見下一頁《大學語文(二)》期末考試A卷答題紙姓名:專業:學號:學習中心:成績:注意:全卷請在答題紙上作答,否則不得分!一、多項選擇題(以下正確答案至少有兩項,每題4分,共20分)題號12345答案ABCDABCABCDABCD二、判斷題。(正確的打√,錯誤的打×。每題4分。共20分)題號12345答案√√×××三、論述題(3題,每題20分,共60分)1、請默誦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這首詞,說說其中所體現的作者的復雜心態和人生態度。并且說明作者是如何以月貫串全篇的?答:《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中秋望月懷人之作,表達了對胞弟蘇轍的無限懷念。詞人運用形象描繪手法,勾勒出一種皓月當空、親人千里、孤高曠遠的境界氛圍,反襯自己遺世獨立的意緒和往昔的神話傳說融合一處,在月的陰晴圓缺當中滲進濃厚的哲學意味,可以說是一首將自然和社會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此詞上片望月,既懷逸興壯思,高接混茫,又腳踏實地,自具雅量高致。開始就提出一個問題:明月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有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蘇軾此詞作于丙辰年,時因反對王安石新法而自請外任密州。既有對朝廷政局的強烈關注,又有期望重返汴京的復雜心情,故時逢中秋,飲而醉,意興闌珊中饒有律動。蘇軾把青天當作自己的朋友,把酒相問,顯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氣魄。接下來兩句“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把對于明月的贊美與向往之情更推進了一層。詩人想象那一定是一個好日子;所以月才這樣圓、這樣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著說:“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唐人稱李白為“謫仙”,黃庭堅則稱蘇軾與李白為“兩謫仙”,蘇軾自己也設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乘風歸去”之想。他想乘風飛向月宮又怕那里的瓊樓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兒的寒冷。這里還有兩個字值得注意,就是“我欲乘風歸去”的“歸去”。也許是因為蘇軾對明月十分向往,早已把那里當成自己的歸宿了,隱含了他的出世思想。但蘇軾畢竟更熱愛人間的生活,“高處不勝寒”并非作者不愿歸去的根本原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才是根本之所在。與其飛往高寒的月宮,還不如留在人間,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碼還可以與自己的清影為伴。這首詞從幻想上天寫起,寫到這里又回到熱愛人間的感情上來。從“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轉折開合中,展示了蘇軾情感的波瀾起伏。他終于從幻覺回到現實,在出世與入世的矛盾糾葛中,入世思想最終占了上風。“何似在人間”是毫無疑問的肯定,雄健的筆力顯示了情感的強烈。下片懷人,即兼懷子由,由中秋的圓月聯想到人間的離別,同時感念人生的離合無常。“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這里既指自己懷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節因不能與親人團圓以致難以入眠的一切離人。詞人無理地埋怨明月說:“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相形之下,更加重了離人的愁苦了。接著,詩人把筆鋒一轉,說出了一番寬慰的話來為明月開脫:“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這就從人到月、從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詞的最后說:“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既然人間的離別是難免的,那么只要親人長久健在,即使遠隔千里也還可以通過普照世界的明月把兩地聯系起來,把彼此的心溝通在一起。表現了作者曠達的態度和樂觀的精神。2、歐·亨利《麥琪的禮物》是如何刻畫人物的心理的?答:作者通過外部行動和表情描寫來刻畫人物的心理活動。小說描述德拉站在壁鏡前決心賣掉秀發時的由興奮、到驚駭、到留戀、到痛苦、再到堅定的心理過程,都是通過外在動作和表情描寫來顯現的,十分真切、細膩而生動傳神。3、你是如何理解“文如其人”這句話的?請結合相關作品論述之。答:從古至今,都有“文如其人”“人如其文”之說,將一個人的文學作品風格與其為人處世的方式、原則?等等相比較,從而得出許多作家、詩詞人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正是他們人格的體現或者是兩者有一定的相似性這一結論。使讀者能在未知曉作者的情況下,通過對文本的研讀即可猜出是何人所作。文如其人:指文章的風格同作者的性格特點相似;也指文章必然反映作者的思想、立場和世界觀。人如其文:是指人的思想立場觀點性格等必然要在其人的文章中反應出來。實際上兩個詞都在強調一個人所寫的文章是這個人性格特點,思想觀念的表現、為人處世的作風等等。讀到一篇好的文章,我們會驚喜會贊嘆會有心靈的共鳴,對作者其人,自然先是敬慕了幾分。其人的文字一路看下來,多多少少也會有了些隱約的了解。一個人的內心世界,確實可以通過文字來體現出來。若文章氣勢十足善于旁征博引,讀來又沉實厚重,那作者想來肯定是學識淵博的;若字字婉約句句雋秀,必想象著躲在那文字背后的心事該是多么的清麗脫俗,這種相處方式是美好的,一點點朦朧一些些神秘,以自己的感覺來揣摩文章后面的人。我們讀諸葛亮的《出師表》,這文章的風格宛如作者之為人,而且更由于作者傾注了真摯的思想情感和寫入了以身許國的政治經歷。因此它才具有如此深切的感人力量;北宋的大文學家蘇軾,他的詞開豪放派一宗,他的詩青雄高遠,他的散文如滔滔江水,恣意縱橫,另外他還是自成一派的書法家和畫家。“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從蘇軾的文章中我們充分領略到他的才情,他的情趣;再說魯迅先生的文章,能感受到他那種激憤的心情,他關注落后中國的精神文化面貌,痛恨封建官僚專制制度。他大聲疾呼,輾轉奔走,力求喚起國人的覺醒。讀他的文章,我們能看到他嬉笑怒罵的神態、錚錚不屈的傲骨。“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敢為孺子牛”,魯迅先生的偉岸人格矗立在我們的面前,讓我們無限敬仰,并不斷的激勵我們前進。這正是文如其人。文章是作者的所感所想,是作者的生活閱歷的間接體現。一個人的性格造就了不同的文風。古往今來,文人墨客,有志之士均以各自不同的“文風”“詩風”標榜自己的個性。楊雄認為詩為心聲,書為心畫,從詩文中可以看出人格的高低。比如說一個仁愛的人,所寫之文也往往流露出仁愛的思想。如冰心所寫的《繁星》,《超人》等文章都折射出對仁愛的向往與追求;再看曹雪芹的《紅樓夢》,如若曹雪芹沒有出生于富貴之家,經歷從繁華到貧困的洗禮,就不會對封建禮教有如此深刻的理解,從而寫出《紅樓夢》來了。?“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愿醒”這是李白的灑脫豪邁。“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這是辛棄疾的憂國憂民。“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這是杜甫的感嘆人生苦短,仍有的雄心抱負的悲苦之情。“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如此溫婉的文字正是李清照的惆悵與哀傷,而“文如其人”的她不也正是這樣一個如水般柔情,如煙般迷茫的女子嗎?又如陶淵明生性淡然,不為五斗米折腰,因此他的文章也是超然灑脫,有著極高的精神境界;又譬如那如情詩一般的:“于千萬人之間,遇見你想遇見的人,于千萬年之中,時間無涯的荒野里沒有早一步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兒科臨床考試試題及答案
- 新兵考試試題及答案
- 高級電工技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linux認證考試試題及答案
- 中考編程考試試題及答案
- 電商業務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2030中國依巴斯汀行業市場發展分析及發展趨勢與投資前景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倉庫鼓和桶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河南鄭州鐵路公司招聘工作人員25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學生未來職業規劃的指導計劃
- 吉林省地方教材家鄉小學二年級下冊家鄉教案
- 決策樹在飼料技術推廣中的應用研究
- 兒童長期臥床的護理
- 投標書細節美化教程
- 《小兒支氣管肺炎》課件
- (完整版)年產30萬噸甲醇工藝設計畢業設計
- 對輥式破碎機設計
- 財產險水災現場勘查及理賠定損標準
- 中國思想史(全)
- IPMP課程培訓講義
- 簡述中國革命新道路的探索歷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