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科學方法論課件_第1頁
化學科學方法論課件_第2頁
化學科學方法論課件_第3頁
化學科學方法論課件_第4頁
化學科學方法論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篇科學觀與科學方法論2023/7/20自然辯證法-科學方法論1科學的本質和特征什么是科學?science、wissenschaft與科學science意思接近于naturalscience,通常是指自然科學,更精確的講是指數理科學,是以牛頓科學為典范的。體現一種明顯的英美經驗主義的傳統。2023/7/20自然辯證法-科學方法論2Wissenschaft是德文的科學,含義比較廣,既包括自然科學、社會科學、還包括人文學科。體現一種明顯的大陸傳統。

意大利思想家維柯的《新科學》事實上講的是歷史哲學,黑格爾也把哲學叫做科學,狄爾泰將人文學科稱為精神科學。

康德“每一種學問,只要其任務是按照一定的原則建立一個完整的知識系統的話,皆可被稱為科學。”

德國人認為它們共屬于一個知識傳統,這種傳統來自古希臘。2023/7/20自然辯證法-科學方法論3“科學”一詞,古語指“科舉”

陳亮:“自科學之興,世之為士者往往困于一日之程文,甚至于老死而或不遇”

直接譯自science,含義上指自然科學。

科學和哲學一樣是個舶來品。翻譯自日本,日本人覺得西方的science與中國儒學不同,儒學是綜合性的,文史哲不分,S是分科的,所以翻譯成科學,分科之學。19世紀末,20世紀初傳到中國。(康有為、嚴復)早期,中國曾把science翻譯成格致之學。2023/7/20自然辯證法-科學方法論4科學家(Scientist)1833年,劍橋的一次科學會議上,休厄爾仿照Artist一詞創造了Scientist一詞,用以稱法拉第那些在實驗室中探索自然奧秘、增進人類知識的人。1940年,《歸納科學的哲學》:我們往往需要一個名稱來一般地描述科學的耕作者。我樂于把他叫做科學家。這樣一來,我們可以說,藝術家是音樂家、畫家或詩人,科學家是數學家、物理學家或博物學家。2023/7/20自然辯證法-科學方法論5科學是個歷史的產物其他民族科學之于現代科學的關系問題“科學是一種純粹的歐洲現象”百川朝宗于海殊途不同歸2023/7/20自然辯證法-科學方法論6現代科學的本質特征科學是自然的數學化語言科學是實驗性的知識科學是科學家們的活動2023/7/20自然辯證法-科學方法論7馬克思主義的觀點:科學和工業是“人對自然界的理論關系和實踐關系”科學是一種社會的、精神生產領域的勞動科學是生產力科學既是觀念的財富又是實際的財富2023/7/20自然辯證法-科學方法論8共識性的觀點:科學是一種社會建制科學是一種文化科學是一種方法2023/7/20自然辯證法-科學方法論9科學的劃界問題什么不是科學?科學&非科學科學&偽科學非科學是一個包括從各種技藝到形而上學的龐大的集合。2023/7/20自然辯證法-科學方法論10證實標準19世紀孔德將人類精神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即神學階段、形而上學階段和科學階段。“從弗蘭西斯·培根以來,一切優秀的思想家都一再指出,除了以觀察到的事實為依據的知識以外,沒有任何真實的知識。”維特根斯坦:《邏輯哲學論》一切所謂哲學或形而上學的命題實際上都是非命題或假命題,它們是沒有意義的。2023/7/20自然辯證法-科學方法論11科學——證實的知識邏輯實證主義:繼承綜合命題和分析命題之分,用經驗的可證實性代替經驗的證實標準可證實標準的困難:全稱命題不可證實;占星術、精神分析法也可以得到經驗驗證。2023/7/20自然辯證法-科學方法論12波普爾(Popper)VS.阿德勒(AlfredAdler):波普爾的設想:假設某甲為了殺死一個小孩把他推了下水,而某乙為了救這個小孩上水則送了命。面對這個事件,精神分析學家說什么呢?弗洛伊德(Frend)會說甲受了性壓抑,乙則得到了升華。當然Adler會不同意,他會說甲是受了自卑情結的困擾,而乙則是為了超越自卑。但盡管他們有分岐,事實上沒有什么人類行為不能用他們的理論來解釋的,他們的理論永遠都是成功的。無非是例證和理論之間的互相照應罷了。2023/7/20自然辯證法-科學方法論13證偽主義標準“我提出可證偽標準所要解決的問題,既不是有沒有意義的問題,也不是關于真理或可接受性的問題。它是經驗科學的陳述或陳述體系與一切其他陳述(不論是宗教性的、形而上學的或干脆是偽科學的)之間畫一條線的問題。”歸納推理的不合理之處:全稱命題不能從單稱命題的堆積中推出通過歸納做出的結論總是可錯的2023/7/20自然辯證法-科學方法論14可證偽性是一種邏輯上的可能性,由此科學的任務就是猜想和反駁。只有“科學”會承認自己的可錯性可證偽性的困難

存在命題是不可否證的(有外星球生命存在)科學理論要和輔助假說合取才能推出可觀察的特稱陳述。2023/7/20自然辯證法-科學方法論15(T∧H)→O,~O能夠推導出~

(T∧H),等值于~

T∨~H,即可能T錯,也可能只是H錯了,或是T和H都錯了。2023/7/20自然辯證法-科學方法論16精致證偽主義:拉卡托斯任何科學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聯系的;評價一個科學理論時,面對的不是一個理論而是一系列理論任何實驗結果都不能直接解釋為反證據2023/7/20自然辯證法-科學方法論17用理論系列的概念代替理論概念科學研究綱領:硬核(科學理論中最基本的理論,是系統的核心和基礎)保護帶(科學理論的一些輔助性假說,通過修正和調整輔助性假說保護硬核不受反駁)反面啟示法(保衛硬核的反面啟示規則,把反駁的矛頭指向保護帶)正面啟示法(改善發展理論的正面啟示規則)2023/7/20自然辯證法-科學方法論18庫恩(ThomasKuhn):范式(Paradigm)常規科學時期科學家是在公認的科學理論指導下從事“解謎”的工作。科學家應該盡力維護這些科學理論,而不是否證它們。科學劃界的標準是一種歷史的、發展的和相對的,滲透著社會和心理因素。2023/7/20自然辯證法-科學方法論19費伊阿本德(PaulFeyerabend,1924-1994)沒有劃界標準:

哥白尼、原子論、伏都教和中醫學等例子表明,甚至最高級和顯然最可靠的理論也并不安全,借助那些由于人們無知的自負而早已被扔進歷史垃圾箱的觀點,可以修正或者完全推翻它。就是因為這樣,今天的知識可能變成明天的童話,而最可笑的神話最終可能轉變成科學的最堅實構件。2023/7/20自然辯證法-科學方法論20PaulR.Thagard(薩戈德):科學劃界的三要素一、理論(Theory)二、共同體(community)(1)是否成員達成共識,采取同樣辦法來解決問題;(2)對其他理論的成功是否關注;(3)積極嘗試證實或否證自己的理論。三、歷史情境(historicalcontext)(1)長期受到反常的挑戰;(2)其他理論的挑戰。2023/7/20自然辯證法-科學方法論21對偽科學的定義:當且僅當(1)和其他理論相比長時期不進步,而且面臨很多問題;(2)也沒有擁護者做真正工作。占星術為偽科學理由:(1)不進步,仍停留在托勒密;(2)有些問題如歲差春分秋分;(3)有新的更好的理論來解釋人格,如心理學;(4)占星術家也不關心自身發展。2023/7/20自然辯證法-科學方法論22邦格(MarioBunge)的多元標準知識領域E分為10個要素:E=(C,S,D,G,F,B,P,K,A,M)2023/7/20自然辯證法-科學方法論23C=確認知識的共同體S=承認C的地位的社會G=C的總體看法、世界觀或哲學D=E的論域即E所談論的事物F=形式背景即E所使用的邏輯或數學工具B=特殊背景或從其它知識領域借來的有關D的一組前提P=問題組合或E可能處理的一組問題K=E所積累的特殊知識儲備A=C在對E的提高上所抱的目的或目標M=方法體系或E中所有可用的方法2023/7/20自然辯證法-科學方法論24科學的主要特征:(1)10個組成部分都會隨著研究成果而發生變化;(2)共同體C的成員受過專門訓練,彼此交往,開創或維護一種研究傳統;(3)社會S鼓勵共同體成員的活動;(4)論域D完全由真正實體所組成;(5)哲學背景包括:實在論的本體論與認識論,推崇清晰、精確的價值體系,主張自由探索;(6)形式背景F是由最新的邏輯或數學理論組成的集合;2023/7/20自然辯證法-科學方法論25(7)特殊背景B是得到確證(但可糾正)的數據、假說和理論組成的集合;(8)問題組合P完全由事物性質與規律等認識問題組成;(9)知識儲備K由最新和可檢驗的理論、假說和數據組成,它與以前獲得的知識相一致;(10)目標A包括發現和使用規律,并使之系統化,以及改進方法;(11)方法體系M只包括可檢驗的、可批評的、有理由的程序;(12)E是更大知識領域的組成部分,即E和其他相鄰的知識領域有重合、融貫之處。2023/7/20自然辯證法-科學方法論26偽科學的主要特征:(1)E的組成部分長期不變化,即使變化也很少,而且是由于爭論或外來壓力;(2)C由自稱為科學家卻不進行科學研究的信徒組成;(3)S只是為了實用的目的才支持C,或者雖能容忍或將其逐出官方文化的疆界之外;(4)論域D中充滿了不真實或不能得到確證的實體;(5)整體看法G包括:非物質實體或過程的本體論,來自權威的論證以及承認超自然認識辦法的認識論,不推崇清晰、精確、深度、融貫或真理的價值體系;(6)形式背景F地位較低,很少使用邏輯和數學;2023/7/20自然辯證法-科學方法論27(7)特殊背景B很少或沒有,不從其它知識領域獲取知識,對自身發展也無甚作用;(8)問題組合P關注人生的實際問題多于認識問題;(9)知識儲備K停滯不前,包含很多與確認的科學假說相沖突的不可檢驗或錯誤的假說;(10)目標A往往不是認識性質而是實用性質;(11)方法體系M的方法既不能用另外的方法來檢驗,也不能用確認的理論來說明,特別不歡迎批評;(12)實際上是孤立無援的,沒有類似真正科學那樣的體系2023/7/20自然辯證法-科學方法論28科學劃界標準的變遷:邏輯標準(可證實標準、可否證標準)歷史標準(歷史的、心理的要素)消解標準(沒有劃界標準)多元標準(理論、歷史、社會多種要素)結論:科學方法和科學劃界標準有歷史性和社會性。沒有永恒的劃界標準不等于沒有劃界標準。2023/7/20自然辯證法-科學方法論29科學發展的內在結構和動力科學發展的累積模式科學發展的否證模式科學發展的范式理論2023/7/20自然辯證法-科學方法論30科學發展的否證模式科學始于問題而非觀察提出有針對性的猜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