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污水處理工藝方案_第1頁
鎮污水處理工藝方案_第2頁
鎮污水處理工藝方案_第3頁
鎮污水處理工藝方案_第4頁
鎮污水處理工藝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個人資料整理 僅限學習使用水污染控制工程課程設計說明書鎮污水處理廠設計院、部:安全與環境工程學院學生姓名: 李 婷指導教師: 聶艷秋 職稱教授專 業: 環 境 工 程班 級: 1002 班完成時間:2018年06月20日個人資料整理 僅限學習使用摘要SBR是序列間歇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Batch Reactor ActivatedSludgeProcess)的簡稱,是一種按間歇曝氣方式來運行的活性污泥污水處理技術,又稱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與傳統污水處理工藝不同, SBR技術采用時間分割的操作方式替代空間分割的操作方式,非穩定生化反應替代穩態生化反應,靜置理想沉淀替代傳統的動態沉淀。它的主要特征是在運行上的有序和間歇操作,SBR技術的核心是 SBR反應池,該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于一池,無污泥回流系統。經過這個廢水處理工藝的廢水可達到設計要求,可以直接排放。產生的污泥經過濃縮、壓濾等處理后,進行堆肥產生一定的經濟效益。關鍵詞:序批示活性污泥; SBR工藝;有序間歇操作個人資料整理 僅限學習使用目錄1.設計任務 11.1設計任務 12.設計要求 12.1污水處理廠設計原則 12.2污水處理工程運行過程中應遵循的原則 13.原始數據及工藝方法確定 13.1設計資料 13.2工藝比較分析 34原始設計參數 44.1中格珊設計說明 54.2設計參數 55.污水提升泵房和集水井 75.1提升泵 75.2集水井 錯誤!未定義書簽。5.3沉砂池 85.3.1設計說明 85.3.2設計參數 85.3.3設計計算 錯誤!未定義書簽。6.配水井設計計算 107.SBR反應池 117.1SBR反應池容積計算 137.2SBR反應池運行時間與水位控制 147.3排水口高度和排水管管徑 157.4排泥量及排泥系統 157.5需氧量及曝氣系統設計計算 167.6空氣管計算 188.接觸消毒池 198.1設計說明 198.2設計參數 198.3設計計算 209.污泥處理系統的設計 209.1污泥水分去除的意義 209.2產泥量 209.3集泥井 2110.污水處理站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 2110.1污水處理廠平面布置 2210.1.1平面布置原則 2210.1.2平面布置 2210.2污水處理廠高程布置及原則 2210.2.1主要任務 23個人資料整理 僅限學習使用10.2.3水頭損失計算 23.參考文獻 24.附錄 23個人資料整理 僅限學習使用一.設計任務1.1設計任務本設計方案的編制范圍是榮成市生活污水處理工藝,內容包括處理工藝的確定、各構筑物的設計計算、設備選型、管道鋪設、平面布置、高程計算。完成總平面布置圖、剖面圖 1個、一個主要構筑物的詳圖。二.設計要求2.1污水處理廠設計原則<1)污水廠的設計和其他工程設計一樣,應符合適用的要求,污水處理廠<站)設計必須符合經濟的要求。,<2)污水廠設計應當力求技術合理。在經濟合理的原則下,必須根據需要,盡可能采用先進的工藝、機械和自控技術,但要確保安全可靠。<3)污水廠設計必須注意近遠期的結合,不宜分期建設的部分,如配水井、泵房及加藥間等,其土建部分應一次建成;在無遠期規劃的情況下,設計時應為今后發展留有挖潛和擴建的條件。<4)污水廠設計必須考慮安全運行的條件,如適當設置分流設施、超越管線、甲烷氣的安全儲存等。2.2污水處理工程運行過程中應遵循的原則在保證污水處理效果同時,正確處理城市、工業、農業等各方面的用水關系,合理安排水資源的綜合利用,節約用地,節約勞動力,考慮污水處理廠的發展前景,盡量采用處理效果好的先進工藝,同時合理設計、合理布局,作到技術可行、經濟合理。三.原始數據及工藝方法確定3.1設計資料3.1.1 城市簡況——某城鎮位于長江沖擊平原,占地約

10km2,呈橢圓形狀,最寬處為

3km,最長處為

3.5km

。個人資料整理 僅限學習使用3.1.22 自然特征——該鎮地形由南向北略有坡度,平均坡度為 0.5 ‰,地面平整,海拔高度為黃海絕對標高 3.9~5.0m,地坪平均絕對標高為 4.80m。屬長江沖擊粉質砂土區,承載強度 7~11t/m2,地震裂度 6度,處于地震波及區。全年最高氣溫 40℃,最低-10 ℃。夏季主導風向為東南風。極限凍土深度為17cm。全年降雨量為 1000mm,當地暴雨公式為 i=(5.432+4.383*lgP>/(t+2.583> 0.622,采用的設計暴雨重現期 P=1 年,降雨歷時 t=t 1+mt 2,其中地面集水時間t1為10min,延緩系數m=2。污水處理廠出水排入距廠150m的某河中,某河的最高水位約為4.60m,最低水位約為1.80m,常年平均水位約為3.00m。3.1.3 規劃資料——該城鎮將建設各種完備的市政設施,其中排水系統采用完全分流制體系。規劃人口:近期 32500人,2030年發展為43400人,生活污水量標準為日平均 200L/人。工業污水量近期為 5000m3/d,遠期達 100003m/d,工業污水的時變化系數為 1.3,污水性質與生活污水類似。生活污水和工業污水混合后的水質預計為: BOD5=200mg/L ,SS=250mg/L,COD=400mg/L,NH4+ -N=30mg/L,總P=4mg/L;要求出水水質達到國家污水綜合排放二級標準。污水處理廠可用地面積約 50000m2,廠區設計地坪絕對標高采用5.00m,處理廠四角的坐標為:X—0 ,Y—0;X—270 ,Y—0 ;X—0 ,Y—200 ;X—230,Y—200 。污水處理廠的污水進水總管管徑為 DN800,進水泵房處溝底標高為絕對標高0.315m,坡度1.0 ‰,充滿度h/D=0.65。初沉污泥和二沉池剩余污泥經濃縮脫水后外運填埋處置最大生活污水設計流量Q=qdNK總243600總變化系數KZ2.7Q10.1120043400代入式中可求得KZ1.6Q1qdN100.46ls243600生活污水設計流量Q K總 Q1 100.461.6 160.7ls 0.1607m3s個人資料整理 僅限學習使用工業廢水最大設計流量Q2100001.30.1505m3s243600所以設計流量Qmax0.16070.15050.3112m3s同樣的方法可求得Qmin0.2015m3s3.2工藝比較分析<1)傳統活性污泥法傳統活性污泥法,又稱推流式活性污泥法,它是依據污水的自凈作用發展而來的。污水在經過沉砂、初沉等工序進行一級處理后,進入推流式曝氣池,在曝氣和水力條件下,曝氣池中的水均勻地流動,污水從入口流向出口,前端液流不與后端液流混合。在曝氣池中,污水中的有機物絕大部分被微生物吸附、氧化分解,生成無機物,然后進入沉淀池。在這個過程中,隨著環境的變化,生物反應速度是變化的,F/M值也是不斷變化的,微生物群的量和質不斷地變動,后行污泥的吸附、絮凝、穩定作用不斷的變化,其沉降-濃縮性能也不斷地變化。粗格柵 提升泵房 細格柵 沉砂池剩余污泥 回流污泥出水<2)SBR工藝流程圖

二沉池 曝氣池該工藝將傳統的曝氣池、沉淀池由空間上的分布改為時間上的分布,形成一體化的集約構筑物,并利于實現緊湊的模塊布置,最大的優點是節省占地。另外,可以減少污泥回流量,有節能效果。典型的 SBR工藝沉淀時停止進水,靜止沉淀可以獲得較高的沉淀效率和較好的水質。BR工藝一次性投資較少,SVI值較低,易于沉淀,一般不會出現污泥膨脹,自個人資料整理 僅限學習使用動化程度較高。運行得當,處理效果優于連續式。并且SBR系統可在生物處理后進行物化處理,不需要增加設施,便于水的回收利用,并且工藝流程簡單、造價低。主體設備只有一個序批式間歇反應器,無二沉池、污泥回流系統,調節池、初沉池也可省略,布置緊湊、占地面積省,適用于中小城鎮的工程設計。但是,SBR工藝也有一些缺點。它對自動化控制要求很高,并需要大量的電控閥門和機械撇水器,稍有故障將不能運行,一般必須引進全套進口設備。由于一池有多種功能,相關設備不得已而閑置,曝氣頭的數量和鼓風機的能力必須稍大。池子總體容積也不減小。另外,由于撇水深度通常有 1.2~2M,出水的水位必須按最低撇水水位設計,故總的水力高程較一般工藝要高 1M左右,能耗將有所提高。SBR<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工藝早在 1914年即已開發,但由于當時監測手段落后,并沒有得到推廣應用。 1979年美國的L.Irvine對SBR工藝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于 1980年在印第安那州的 Culver改進并投產了一個 SBR污水處理廠。此后隨著計算機監控技術、各種新型不堵塞曝氣器和軟件技術的出現,同時也由于開發了在線溶解氧測定儀、水位計等精度高并且對過程控制比較經濟的水質檢測儀表,污水處理廠的運行管理逐漸實現了自動化,加之 SBR具有均化水質、工藝簡單,處理效果穩定,耐沖擊負荷力強,出水質好,操作靈活、占地面積少等優點而成為包括美、德、日、澳、加等在內的許多工業發達國家競相研究和開發的熱門工藝。以澳大利亞為例,近 10多年來建成采用 SBR工藝的污水處理廠就達近 600座之多。SBR工藝一般適用于中小規模、土地緊張、具有引進設備條件的場合。所以選用SBR工藝。個人資料整理 僅限學習使用四.原始設計參數4.1中格珊設計說明格柵一般斜置在進水泵站之前,主要對水泵起保護作用,截去生活水中較大的懸浮物,它本身的水流阻力并不大,水頭損失只有幾厘 M,阻力主要產生于篩余物堵塞柵條,一般當格柵的水頭損失達到

10~15

M時就該清洗。格柵按形狀可分為平面

格柵和曲面格柵兩種,按格柵 柵條間隙可分為粗

格柵<50~100mm),中格柵<10~40mm),細格柵<3~10mm)三種。根據清洗方法,格柵和篩網都可設計成人工清渣和機械清渣兩類,當污染物量大時,一般應采用機械清渣,以減少人工勞動量。本設計柵渣量大于0.2m3/d,為改善勞動與衛生條件,選用機械清渣,由于設計流量小,懸浮物相對較少,采用一組中格柵,既可達到保護泵房的作用,又經濟可行,設置一套帶有人工清渣格柵的旁通事故槽,便于排除故障。4.2設計參數設過柵流速:

v

0.9ms

(

0.6~1.0m/s>柵前水深:

h 0.4m

(

0.3~0.5m>格柵安裝傾角:

60 (

取60 ~75

>機械清渣設備:選擇旋轉式格柵個人資料整理 僅限學習使用4.3設計計算<3個,2用1備)<1)格柵間隙數Qmaxsin0.3112sin6017個n20.030.40.92bhvQ max——最大廢水設計流量 m3/sα——格柵安裝傾角 60~75 取60h——柵前水深0.4m——柵條間隙寬度取30mmv——過柵流速0.9m/s驗算平均水量流速 v=0.87m/s 符合(0.4—0.9m/s><2)柵槽寬度BB Sn 1 bn 0.83m——柵條寬度取0.02mB——格柵寬度m<3)進水渠道漸寬部分長度l個人資料整理 僅限學習使用進水渠寬B1,漸寬部分展開角度 1 20QmaxB120.65mhv、V——近水渠內流速取 0.7m/sB1B20.25ml12tan<4)柵槽與出水渠道連接處漸窄部分 ll2l10.125m2(5>柵槽總長度Ll1l20.51.0H12.28mtan60<8)柵渣量<總)86400QmaxW10.65m3d1000K總——柵渣量,由格柵間隙決定,查表得0.03,W=0.65m3/d>0.2m3/d宜采用機械清渣。選擇旋轉式格柵除污機GH-1000一臺格柵寬度柵條間距整機功率柵條截面格柵積<mm)<mm)<KW)傾角<mm×mm)100010--500.75--310×5060o--75o五.污水提升泵房和集水井5.1提升泵根據污水流量,泵房設計為 L×B=10×8m。提升泵選型:個人資料整理 僅限學習使用采用300QW800-12型潛水排污泵轉速: 980r/min 流量Q:875m3/h提升高度:12m功率: 45Kw購買3臺,2臺工作,1臺備用。5.2沉砂池5.2.1設計說明5.2.2設計參數3.5沉砂池3.5.1設計說明沉砂池有 4種:平流式、豎流式、曝氣式、鐘式和多爾式。本設計采用平流式沉砂池,其具有截留無機顆粒效果好,工作穩定,結構簡單,排沙方便等特點。3.5.2設計參數設計流量Qmax 0.4196m3/s最大流量時水平流速 v=0.25m/s有效水深h2 0.9m清除沉砂間隔時間 T=2d3.5.3設計計算<1)長度LL vt 0.2530 7.5m<2)水流斷面積<A)AQmax0.31121.678m2v0.25個人資料整理 僅限學習使用<3)池總寬度<B)A1.678B1.86mh20.9<4)每格池子寬度<b)設n=2格,則B1.86b0.93m22<5)沉砂斗所需容積 VQmaxXT86400V Kz 106X——城市污水沉砂量,取 30m3/106m3(污水)T——清除沉砂時間間隔, 2dKz——1.45V=1.50m3每個沉砂斗容積V0,每一個分格有兩個沉砂斗V0=1.50/2×2=0.375m3<6)沉砂斗各部尺寸斗底寬a1 0.5m,斗壁與平面傾角 60°,斗高h'3 0.6m2h'沉砂斗上口寬a3a11.20mtan60沉砂斗容積v0h3'2a22aa12a120.504m3>0.375m36<7)沉砂室高度h3本設計采用重力排砂,設池底坡度為 0.06L2a7.521.20坡向沉砂斗的長度l22.55m22h3h3'0.06l20.50.062.550.653m<8)池總高度H,設超高h1 0.3mH h1 h2 h3 0.3 0.9 0.653 1.853m個人資料整理 僅限學習使用<9)驗算最小流速vmin在最小流量時只用一格工作。 n1 1Qminvminn1wminQmin——最小流量Q/Kz 0.1993m3/swmin——最小流量沉砂池水流斷面面積,為bh20.837m2vmin0.24m/s>0.15m/s平流式沉砂池計算草圖六.配水井設計計算在沉砂池后設兩配水井,負責向六個 SBR池配水。1、設計參數:水力停留時間:t=1min2、設計計算:個人資料整理 僅限學習使用<1)有效容積vQmaxt21.83m3<2)池面積取有效水深h=3mAVh7.27m2<3)池平面尺寸D14A3.04m<取3.1m)<4)池總高度取超高h1=0.5mH=h+h1=3.0+0.5=3.5m<5)矩形寬頂堰進水從配水井底部中心進入,經等寬度堰流入6個水斗由管道接入,每個后續處理構筑物的處理水量QQmax60.060m3s,配水渠采用矩形寬頂溢流堰至配水管,①過堰水深h因為單個出水溢流堰的流量為q=0.0606<m3/s)=60.6<L/s),一般大于100L/s采用矩形堰,一般小于100L/s采用三角堰,所以本設計采用三角堰。②配水管管徑D2設配水管管徑D2=400mm,流量采用q=0.0606<m3/s)③配水渠斗上口徑D按照配水井內徑的1.5倍設計D=1.5D1=1.5×3100=4650<mm)七.SBR反應池根據工藝流程論證,SBR法具有比其他好氧處理法效果好,占地面積小,投資省的特點,因而選用SBR法。SBR是序批式間歇活性污泥法的簡稱。該工藝由按一定時間順序間歇操作運行的反應器組成。 其運行操作在空間上是按序排列、間歇的。污水連續按順序進入每個池, SBR反應器的運行操作在時間上也是按次序排列的。SBR工藝的一個完整的操作過程,也就是每個間歇反應器在處理廢水時的操作過程,包括進水期、反應期、沉淀期、排水排泥期、閑置期五個階段,如圖3-3。這種操作周期是周而復始進行的,以達到不斷進行污水處理的目的。對于單個的 SBR反應器來說,在時間上的有效控制和變換,即達到多種功能的要求,非常靈活。個人資料整理 僅限學習使用進水

曝氣進水期 反應期 沉淀期 排水期 閑置期SBR工藝操作過程SBR工藝特點是:(1>工程簡單,造價低;(2>時間上有理想推流式反應器的特性;(3>運行方式靈活,脫 N除P效果好;(4>良好的污泥沉降性能;(5>對進水水質水量波動適應性好;(6>易于維護管理。SBR工藝的操作過程如下:①進水期進水期是反應池接納污水的過程。由于充水開始是上個周期的閑置期,所以此時反應器中剩有高濃度的活性污泥混合液,這也就相當于活性污泥法中污泥回流作用。SBR工藝間歇進水,即在每個運行周期之初在一個較短時間內將污水投入反應器,待污水到達一定位置停止進水后進行下一步操作。因此,充水期的SBR池相當于一個變容反應器。混合液基質濃度隨水量增加而加大。充水過程中逐步完成吸附、氧化作用。 SBR充水過程,不僅水位提高,而且進行著重要的生化反應。充水期間可進行曝氣、攪拌或靜止。曝氣方式包括非限制曝氣 <邊曝氣邊充水)、限制曝氣 <充完水曝氣)半限制曝氣<充水后期曝氣)。②反應期在反應階段,活性污泥微生物周期性地處于高濃度、低濃度的基質環境中,反應器相應地形成厭氧—缺氧—好氧的交替過程。個人資料整理 僅限學習使用雖然SBR反應器內的混合液呈完全混合狀態,但在時間序列上是一個理想的推流式反應器裝置。SBR反應器的濃度階梯是按時間序列變化的。能提高處理效率,抗沖擊負荷,防止污泥膨脹。③沉淀期相當于傳統活性污泥法中的二次沉淀池,停止曝氣攪拌后,污泥絮體靠重力沉降和上清液分離。本身作為沉淀池,避免了泥水混合液流經管道,也避免了使剛剛形成絮體的活性污泥破碎。此外,SBR活性污泥是在靜止時沉降而不是在一定流速下沉降的,所以受干擾小,沉降時間短,效率高。④排水期活性污泥大部分為下周期回流使用,過剩污泥進行排放,一般這部分污泥僅占總污泥的30%左右,污水排出,進入下道工序。⑤閑置期作用是通過攪拌、曝氣或靜止使其中微生物恢復其活性,并起反硝化作用而進行脫水。7.1SBR反應池容積計算參數選取周期數:n2438SBR處理污泥負荷設計為 N 0.4kgBOD5kgMLSSd設SBR運行每一周期時間為8h,進水1.0h,反應(曝氣><4.0~5.0h)取4h,沉淀2.0h,排水<0.5h~1.0h)取1h。根據運行周期時間安排和自動控制特點, SBR反應池設置4個。(1> 污泥量計算SBR 反應池所需污泥量為MLVSSMLSS 12285kg0.755設計沉淀后污泥的 SVI<污泥容積指數)=90ml/g,<SBR工藝中一般取80~150)SVI在100以下沉降性能良好。個人資料整理 僅限學習使用則污泥體積為VN 12 SVI MLSS 1326.8m3(2> SBR 反應容積VsiVFVbVsi——代謝反應所需污泥容積 m3VF——反應池換水容積<進水容積)m3Vb——保護容積m3VF311201378m3244Vs2740.5m3則單池污泥容積為VsiVs/4685m3V685378Vb1063Vb(3>SBR反應池構造尺寸SBR 反應池為滿足運行靈活及設備安裝需要,設計為長方形,一端為進水區,另一端為出水區SBR反應池單池平面<凈)尺寸為24m×12m<長比寬在11~21))水深為5.0m池深5.5m單池容積為V241251440m3則保護容積為Vb377m36個池總容積V414405760m37.2SBR反應池運行時間與水位控制SBR池總水深 5.0m,按平均流量考慮,則進水前水深為 3.2m,進水結束后5.0m,排水時水深5.0m,排水結束后3.2m。5.0m水深中,換水水深為 1.8m,存泥水深2.0m,保護水深1.2m,保護水深的設置是為避免排水時對沉淀及排泥的影響。個人資料整理 僅限學習使用進水開始與結束由水位控制,曝氣開始由水位和時間控制,曝氣結束由時間控制,沉淀開始與結束由時間控制,排水開始由時間控制,排水結束由水位控制。7.3排水口高度和排水管管徑(1>排水口高度為保證每次換水VF 1510.4m3的水量及時快速排出,以及排水裝置運行的需要,排水口應在反應池最低水位之下約 0.5~0.7m設計排水口在最高水位之下2.5m。(2>排水管管徑每池設自動排水裝置一套,出水口一個,排水管 1根;固定設于 SBR墻上。排水管管徑 DN700mm設排水管排水平均流速為 0.9m/s,則排水量為:q d2v 0.72 0.9 0.34m/s4 4則每周期<平均流量時)所需排水時間為:VF 378 0.30h<1hq 12467.4排泥量及排泥系統(1>SBR產泥量SBR的剩余污泥主要來自微生物代謝的增值污泥,還有很少部分由進水懸浮物沉淀形成。SBR生物代謝產泥量為個人資料整理 僅限學習使用XaQSrbXrVaQSrbQSr(ab/Ns)QSrNsa——微生物代謝增系數, kgVSS/kgBOD。b——微生物自身氧化率, l/d根據生活污泥性質,參考類似經驗數據,設a=0.70,b=0.05,則有:X(0.70.05)311201.452101034377.2kg/d0.4假定排泥含水率為98%,則排泥量為QsXP)1034377.2218.86m3/d(P98%)103(1(198%)或,QsXP)1034377.2437.72m3/d(P99%)103(1(199%)考慮一定安全系數,則每天排泥量為 500m3/d(2> 排泥系統剩余污泥在重力作用下通過污泥管路排入集泥井。7.5需氧量及曝氣系統設計計算(1> 需氧量計算SBR反應池需氧量O2計算式為O2 a'QSr b'XV a'QSr b'(QSr/Ns)a'——微生物代謝有機物需氧率, kg/kgb'——微生物自氧需氧率, 1/d3S24030210mg/l5(kg/m>rSr——去除的BOD經查有關資料表,取 a'=0.50,b'=0.190,需氧量為:RO20.5250001.4521010-30.190311201.4521010-30.47422.19kgO2/d309.2kgO2/h(2>供氣量計算個人資料整理 僅限學習使用設計采用塑料 SX-1型空氣擴散器,敷設 SBR反應池池底,淹沒深度H=4.5m。SX-1型空氣擴散器的氧轉移效率為 EA=8%。查表知20℃,30℃時溶解氧飽和度分別Cs(20)9.17mg/l,Cs(30)7.63mg/l空氣擴散器出口處的絕對壓力Pb為:Pb1.0131059.8103H1.0131059.81034.51.454105pa空氣離開曝氣池時,氧的百分比為21(1EA)21(18%)Ot7921(119.6%7921(1EA)98%)曝氣池中溶解氧平均飽和度為: <按最不利溫度條件計算)Csb(30)Cs(Pb105Ot)8.93mg/l2.00642水溫20℃時曝氣池中溶解氧平均飽和度為:Csb(20)1.17Cs(20)1.179.1710.73mg/l20℃時脫氧清水充氧量為:R0RCsb(20)Csb(T)Cj1.024T20式中:——污水中雜質影響修正系數,取0.8(0.78~0.99>——污水含鹽量影響修正系數,取0.9(0.9~0.97>Cj——混合液溶解氧濃度,取 2——氣壓修正系數, 取1R0(0.91.0O210.731.02430201.75O2541.9m3/h0.88.932.0)SBR反應池供氣量為:GsR0541.922579m3/h376m3lmin0.3EA0.30.08每立方污水供氣量為:Gs/1510.4 22579/1510.4 14.9m3/m3污水個人資料整理 僅限學習使用去除每千克BOD5的供氣量為:Gs2257971.2m3/kgBOD5VFSr1510.40.21去除每千克BOD5的供氧量為R0541.9/BOD5VFSr1.71kgO21510.40.217.6空氣管計算空氣管的平面布置如圖所示。鼓風機房出來的空氣供氣干管,在相鄰兩SBR池的隔墻上設兩根供氣支管,為 4個SBR池供氣。在每根支管上設 30條配氣豎管,為SBR池配氣,4池共2根供氣支管,60條配氣管豎管。每條配氣管安裝SX-I擴散器13個,每池共195個擴散器,全池共 780個擴散器。空氣支管供氣量為:Gsi 376 1.25 1 1 117.5m3/min 1.96m3/s41.25——安全系數由于SBR反應池交替運行,2根空氣支管不同時供氣,故空氣干管供氣量亦為82.5×2=165m3/min。選用SX-I型盆形曝氣器,氧轉移效率6~9%,氧動力效率1.5~2.2kg/(kWh>,供氣量20~25m3/h,服務面積1~2m2/個。SBR池底擴散器示意圖個人資料整理 僅限學習使用3.7.8潷水器現在的SBR工藝一般都采用潷水器排水。潷水器排水過程中能隨水位的下降而下降,使排出的上清液始終是上層清液。為防止水面浮渣進入潷水器被排走,潷水器排水口一般都淹沒在水下一定深度。目前SBR使用的潷水器主要有旋轉式潷水器,套筒式潷水器和虹吸式潷水器三種。本工藝采用旋轉式潷水器。旋轉式潷水器屬于有動力式潷水器,應用廣泛,適合大型污水處理廠使用。旋轉式潷水器示意圖本工藝采用XB-1800型旋轉式潷水器。八.接觸消毒池8.1設計說明城市污水經過一級或二級處理后,水質改善,細菌含量也大幅度減少,但其絕對值仍很可觀,并有存在病源菌的可能。因此,污水排入水體前應進行消毒,特別是醫院、生物制品以及屠宰場等有致病菌污染的污水,更應嚴格消毒。目前常用的污水消毒劑是液氯 .8.2設計參數個人資料整理 僅限學習使用<1)水力停留時間 T=0.5h<2)設計投氯量一般為 3.0~5.0mg/l 本工藝取最大投氯量為 max 5.0mg/l8.3設計計算<1)設計消毒池一座,池體容積VQT1510.40.5755m3設消毒池池長L=20m,有3格,每格池寬b=5.0m。設有效水深H1=4m,接觸消毒池總寬 B nb 2 5 15m實際消毒池容積V' BLH1 15 20 4 1200m3滿足有效停留時間的要求。<2)加氯量的計算最大投氯量為 max 5.0mg/lW maxQ

5.0 311201.4510

3

181.25kg/d

7.6kg/h選用貯氯量為

200kg的液氯鋼瓶,每日加氯量

1瓶,選用加氯機兩臺。<3)混合裝置在消毒池第一格和第二格起端設置混合攪拌機兩臺。選用JBK-2200框式調速攪拌機,攪拌直徑 2200mm,高2000mm,電動機功率4.0kW。九.污泥處理系統的設計9.1污泥水分去除的意義污水處理廠的污泥是由液體和固體兩部分組成的懸浮液。污泥處理最重要的步驟就是分離污泥中的水分以減少污泥體積,否則其他污泥處理步驟必須承擔過量不必要的污泥體積負荷。9.2產泥量根據前面計算所知,有以下構筑物排泥。SBR 反應池 500m3/d P=99%個人資料整理 僅限學習使用3則每日的總排泥為V=500<m)9.3集泥井參數選取:停留時間HRT=6h,設計總泥量Q=500m3d采用圓形池子,池子的有效體積為VQHRT/24125m3池子有效深取7m,則池面積為:AV/717.9m218m2則集泥井的直徑:4A418D4.8m3.14取D=5m,2實際面積A=19.6m水面超高0.3m,則實際高度為7.3m9.4污泥濃縮脫水一體機<1用1備)本設計采用FNDY1500濃縮脫水一體機具體技術參數如下濾帶寬度<mm):1600泥餅含水率<%):66—81有效率帶面積<㎡):29.8履帶運行速率<m/min):采用無級調速,正常運行速度濃縮段為3—18.5,壓榨段為1.3—6.5主機功率<KW):0.75+1.5外形尺寸<mm)(L×W×H>:3750×2050×1950十.污水處理站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在污水處理廠的廠區內有各處理單元的構筑物;連通各處理構筑物之間的管、渠極其他管線;輔助性建筑物;道路以及綠地等。因此,要對污水處理廠廠區內各種工程設施進行合理的平面規劃。個人資料整理 僅限學習使用10.1污水處理廠平面布置污水處理廠的平面布置包括:生產性的處理構筑物和泵房、鼓風機房、藥劑間、化驗室等輔助性建筑物以及各種管線等的布置。在廠區內還有道路系統、室外照明系統和美化的綠地設施。10.1.1平面布置原則1、污水廠的廠區面積,應按工程總規模控制,并作出分期建設的安排,合理確定近期規模,近期工程投入運行一年內水量宜達到近期設計規模的60%。2、污水廠的總體布置應根據廠內各建筑物和構筑物的功能和流程要求,結合廠址地形、氣候和地質條件,優化運行成本,便于施工、維護和管理等因素,經技術經濟比較確定。3、污水廠廠區內各建筑物造型應簡潔美觀,節省材料,選材適當,并應使建筑物和構筑物群體的效果與周圍環境協調。10.1.2平面布置1、工藝流程布置工藝流程布置根據設計任務書提供的面積和地形,采用直線型布置。這種布置方式生產聯絡管線短,水頭損失小,管理方便,且有利于日后擴建。2、構<建)筑物平面布置按照功能,將污水處理廠布置分成三個區域:1)污水處理區2)污泥處理區3)生活區。3、污水廠管線布置污水廠管線布置主要有以下管線的布置:1)污水廠工藝管道污水經總泵站提升后,按照處理工藝經處理構筑物后排入水體。2)污泥工藝管道污泥主要是剩余污泥,按照工藝處理后運出廠外。3)廠區排水管4)空氣管道5)超越管道10.2污水處理廠高程布置及原則個人資料整理 僅限學習使用為使污水能在各處理構筑物之間通暢流動,以保證處理廠的正常運行,需進行高程布置,以確定各構筑物及連接管高程;認真計算管道沿程損失、局部損失,各處理構筑物、計量設備及聯絡管渠的水頭損失;考慮最大時流量、雨天流量和事故時流量的增加,并留有一定的余地;還應考慮當某座構筑物停止運行時,與其并聯運行的其余構筑物及有關的連接管渠能通過全部流量。10.2.1主要任務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流程高程布置的主要任務是:1、確定各處理構筑物和泵房的標高;、確定處理構筑物之間連接管渠的尺寸及其標高;、通過計算確定各部分的水面標高,從而能夠使污水沿處理流程在處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