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畜飲水工程建設項目策劃書_第1頁
人畜飲水工程建設項目策劃書_第2頁
人畜飲水工程建設項目策劃書_第3頁
人畜飲水工程建設項目策劃書_第4頁
人畜飲水工程建設項目策劃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目錄第一章總論…………………1第二章項目建設必要性……5第三章建設條件……………11第四章工程技術方案………17第五章環境保護、勞動安全、工業衛生與節能…………28第六章運行管理與勞動定員………………30第七章實施進度計劃與施工組織…………31第八章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33第九章效益分析……………38附件附圖1、資金證明2、環保證明3、水資源委員會取水證明4、用電證明5、建設項目招標方案6、區域位置圖PAGE42第一章總論一、項目名稱及承辦單位1、項目名稱:2、建設性質新建3、建設單位市水利局通訊地址:市新興街333號郵編:262700電話:04、報告編制單位山東咨詢事務所有限公司二、工作依據1、市水利局與山東咨詢事務所有限公司簽訂的工程咨詢委托書與合同書。2、市總體發展規劃3、國家發改委關于編制可行研究報告的有關規定4、《室外給水設計規范》5、《村鎮供水工程技術規范》、《農村供水工程技術要點》6、濰坊市及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7、《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指南》、《投資項目經濟咨詢評估指南》、《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第二版)8、有關部門提供的資料及證明文件三、研究范圍1、項目建設必要性2、建設條件3、工程建設方案4、環境保護與節能5、職業安全與衛生6、企業組織與勞動定員7、項目實施進度計劃與工程管理8、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9、效益分析四、可行性研究的過程解決農村人畜飲水工程是國家、省、市政府的一項重大舉措,牽扯到廣大農村群眾的切身利益,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主要包括村村通自來水和農村飲水安全兩項內容。山東咨詢事務所在接到市水利局可研小組本著客觀、科學、實事求是的原則和對項目負責的精神,對市進行了全市農村人畜飲水總情況調查摸底,對目前全市農村生活飲用水狀況進行了全面的了解,特別是對水源工程、管網工程、入戶工程、水質水量、設備配備、供水現狀、管理情況、水費收取情況、建設時間、管材等方面都進行了全面、詳細的調查,在此基礎上,進行了總體規劃和設計。結合市農村供水現狀和農民群眾的經濟條件以及對生活用水的要求等方面進行了綜合分析。整個編制過程充分征求了鄉鎮政府和有關村的意見,實事求是,科學嚴謹。本著“實事求是,先急后緩,量力而行,真實可靠”的原則,為廣大農村在自來水工程建設方面確定了建設任務和目標。五、研究結論1、建設規模與建設內容該項目完成候鎮、羊口、上口、稻田四處鄉鎮集中供水工程建設;完成行政村集中供水村莊40個,3.6萬人的人畜飲水工程項目。2、勞動定員該項目共需管理、操作、維修人員60人,所增加勞動定員的來源,行政村集中供水工程所需人員主要由本村人員擔任,鄉鎮集中供水工程所需人員采用原供水站內部調劑和社會招聘的方式解決。3、實施進度計劃該項目建設期計劃為2年,項目計劃于2006年1月份開工建設,預計2007年12月工程全部竣工。4、投資估算該項目建設總投資4500萬元,其中工程費用4000萬元,其他費用170萬元,預備費208萬元,建設期利息122萬元。5、資金籌措①申請銀行貸款2000萬元;②建設單位自籌資金2500萬元。6、效益分析該項目的實施能夠基本解決市農村人畜飲水問題。將完成全市行政村集中供水工程40處,完成鄉鎮集中供水工程4處。該項目完成后,不僅將產生重大的經濟效益,而且會產生良好的生態環境效益和一定的經濟效益,可以提高農村生活水平和加快農村奔小康的步伐,促進當地農村和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

第二章項目建設必要性一、項目提出背景水資源短缺和水環境污染是全球淡水資源面臨的兩大問題。隨著全球經濟的迅速發展和人口的增加,用水量急劇增加,加劇了淡水資源的嚴重短缺。我國是貧水大國,水資源的總儲量平均每年達28000億m3,人均水資源擁有量2340m3/a,僅為世界平均值的1/4,并且水資源的時空分布不均,造成南多北少,東多西少的局面。市地處山東省東部,人均水資源可利用量225立方米,不足山東省人均占有量349立方米的2/3,僅為全國人均可利用水資源量1/9,是全國嚴重缺水城市之一。市地處渤海沿岸,水資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兩部分,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4.3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49億立方米,地下水是市工農業和人畜用水的主要水源。地下水年可開采量為1.8億立方米,近年來開采量一般2.5-2.8億立方米,年超采0.7-1.0億立方米,已形成了813平方公里的地下水漏斗區。同時由于淺層淡水的大量開采和地下水補給不足,導致了市中部淺層咸水南侵,自81年發生咸水入侵以來,年入侵速度近90米,入侵面積已達65平方公里,造成了入侵區內近10萬畝土地失去了良好的淺層灌溉水源,近5萬人口吃水困難。市為節約有限的水資源,實施農村自來水化飲水工程,進行統一供水,統一管理,并取得不錯的成績。截止到2004年,全市農村共有行政村975個,23.3萬戶,86.7萬人,自來水普及率為89%,有601個行政村,53.46萬人的飲水達到國家飲水安全標準,飲水安全普及程度占全市農村總人口61.36%。近幾年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入,市經濟得到迅猛發展,工業化和農業化步伐明顯加快,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民群眾對飲用水的水質、水量要求越來越高,水資源供需矛盾日趨突出。水資源的緊缺已經成為市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一大制約因素。市為進一步加快農村自來水化飲水工程的進程,緩解供水矛盾,解決飲水安全問題,提出建設二、區域農村人畜飲水現狀農村人畜飲水建設現狀:截止到2004年,市農村共有行政村975個,23.3萬戶,86.7萬人,自來水普及率為89%,累計建成飲用水井866眼,鋪設村內主管道2464公里,總投資10365萬元,其中,水源工程4021萬元,主管道3567萬元,戶內設備2558萬元,其它219萬元。農村人口飲水安全普及程度和自來水普及率到2004年底,全市975個行政村中,已有886個行政村,77萬人吃上了自來水,自來水普及率達到89%。其中有圣城街道、稻田鎮、羊口鎮、侯鎮等鄉鎮、街道的82個村,實現了集中供水工程。有601個行政村,53.46萬人的飲水達到國家飲水安全標準,飲水安全普及程度占全市農村總人口61.36%。目前,市農村飲水水源全是地下水,其中咸淡水分界線以南地區,飲用的是地下淺層淡水;咸淡水分界線以北地區,主要飲用地下深層承壓淡水,部分鄉鎮、村飲用的是由供水管道從南部井灌區輸送的淡水。取水方式主要有三種:一是以村為單位鑿飲水井,安裝供水設備,采用行政村集中供水方式,這是當前農村的主要供水形式,該供水方式的總人口為68.64萬人,占全市農村總人口的79.3%;二是利用城區自來水或建設鄉鎮集中供水工程,解決鄉鎮政府駐地及附近村莊的飲水。該種供水方式共計82個村莊,8.4萬人,占全市農村總人口的9.7%;三是尚未解決自來水的總人口為9.5萬人,占全市農村總人口的11%。市農村飲水水源取水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各村打專用自備飲水井(取水深度50-120米),以行政村集中供水為主,安裝電潛泵直接抽取,這是主要形式,占全市村莊的87%。二是城區自來水、鄉鎮政府駐地附近村莊或無水區遠距離管道供水解決一小部分,占全市村莊的5.4%。另有尚未解決自來水的村莊74個,占全市村莊的7.6%。市目前的集中供水工程,水源全為地下水水源,通過對地下水源的抽檢結果看,除城區供水有凈化設施外,其余所有地下水水源供水工程均無凈化設施,但由于選擇的水源地水質較好,并且保護措施得當,有61.36%的水源符合農村飲水安全標準要求。有38.64%的村莊飲水水質存在著不安全問題,主要是含氟量高(在1.5—2.0mg/L之間)、細菌類含量高(在500—3200個/mL之間)、硝酸鹽含量高(20—80mg/L之間)以及總硬度高(在700—1200mg/L之間)、溶解性總固體含量高(2000—3500mg/L之間)等情況。咸淡水分界線以北地區,僅有少數地區水質達到飲用水標準,大部分村莊存在飲水不安全問題。主要原因是該地區地下淺層無淡水,深層淡水儲量少,水質含鹽、含氟量高,以及污染等。目前,市自來水化普及率較高,已經達到89%,市農村人畜飲水面臨著普遍改善和提高的問題,面廣量大,還有很多工作要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對此,在本次調查摸底的基礎上,結合市當前農村供水的實際,城鄉社會現代化發展的趨勢和城市化進程,根據不同區域的水源條件,市采取分階段分步驟實施的策略:第一步是徹底解決市農村的人畜飲水困難村和至今沒有通自來水的村;第二步是對經濟較富裕的村和離城區、鎮區較近的村,或者離集中供水管線較近的村率先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的目標。為市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目標,盡快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和農村供水城市化,更好地發揮農村自來水工程在農村基礎設施中的綜合效益,做到與國家和地區的發展相協調一致,市下一步實施農村人畜飲水工程主要有以下工作任務和工作量。一是隨著市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民人均收入的不斷增加,逐步改善和提高市農村自來水的落后現狀,完成本次規劃的新建、改建自來水村莊40個,人口3.6萬人,到2008年全部普及農村自來水;二是對經濟基礎較好的鄉鎮,建設鄉鎮集中供水工程,采用新技術、新材料和先進的變頻自動供水設備,更新供水主管道,安裝用水計量設施,實現不間斷供水和計量用水,按用水量收費的目標,逐步實現社會化集中供水的目標。三、農村人畜飲水工程建設的必要性今年國家、省、濰坊市把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和農村“村村通自來水工程”作為水利工作的重點之一,作為政府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和富民工程的大事來抓。市領導也把解決農村人畜飲水工程建設當作大事來抓,提出了利用3年左右的時間,全部實現農村集中供水,并且,根據情況將給予一定的資金和技術上的支持,為盡快實現“農村供水城市化和城鄉供水一體化”的小康社會的標準而努力。各級領導的重視為解決人畜飲水工程提供了可靠的保證。特別是80年代以來,隨著市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全市農村自發地向農村集中供水的方向發展,雖然在技術、資金、水源、水質、管理等方面離自來水化的要求相差很遠,有待于進一步的提高和改善,但是市農村的自來水工程已經初具規模,普及率相當高,為市今后全部解決落后村和困難村以及向更高層次發展自來水工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隨著市農村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不會停留在只要求能喝上水的標準上,而會在提供達到國家衛生標準的自來水、24小時不間斷供水和供水管理服務等方面不斷提高要求,也為城鄉供水一體化明確了發展方向,達到社會要求和政府指導相一致,最終全面解決集中供水工程。四、農村人畜飲水工程建設的可行性市經過多年農村人畜飲水工程建設和探索,具有了堅實的技術基礎和工程建設經驗。目前,在城鄉供水工程方面,具有堅實的技術基礎,從水源工程的鑿機井或地表水凈化處理、取水構筑物的建設、水泵及電潛泵設備、壓力罐及變頻自動供水設備、供水管材、管理水平等技術方面,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的使用和推廣方面,都為該項目的實施提供了可靠的保證。特別是多年來,市在解決鄉鎮集中供水和農村人畜飲水工程建設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規劃、設計、施工和管理經驗。培養了一大批技術精、會管理的專業技術人才,為本項目的實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水源方面,市南部井灌區有足量的地下水資源,北部咸水地區隨著鄉鎮集中供水和遠距離調水工程的實施,以及今后市計劃建設的雙王城水庫存儲長江水、黃河水,為市建設大規模的凈水廠用于工業和農村生活用水提供了保證。吃水是群眾生活和生存的基本條件,群眾對早日吃上清潔衛生的自來水要求十分迫切。作為經濟發展相對較快的市,交通便利,地方財力較強。隨著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農民的經濟收入也會大幅度的提高,具備了解決農村人畜飲水項目的經濟條件。從技術、水源、經濟和管理等方面綜合分析認為,在國家、省的大力扶持下,通過采取工程措施、技術措施,充分調動群眾的建設積極性,全部解決市人畜飲水工程是切實可行的。

第三章建設條件一、建設地區概況市地處萊州灣南畔,東臨風箏都濰坊,西依石油城東營,南抵古城青州,總面積2180平方公里,海岸線長56公里,轄10鎮24鄉,人口102萬,行政區劃隸屬濰坊市。市根據資源分布和區域生產規劃,培植起了糧菜、果、棉、牧、漁六大支柱產業,是國家和山東省確定的糧食、蔬菜、果品、畜牧、水產、棉花等農業綜合商品基地縣(市)和農業綜合開發重點縣(市),是全國“農村綜合實力百強縣”之一,山東省首批“小康市”。市是國家確定的糧食、蔬菜、果品、棉花、水產、畜牧綜合商品基地市,形成了60萬畝糧食、80萬畝蔬菜、18萬畝果品、30萬畝海淡水養殖和300個飼養小區的格局。目前,全市糧經比例為4:6。市是山東省確定的農業現代化示范市,農業現代化建設起步早,科技含量高,現已建成國家級萬畝農業現代化示范區、萬畝蔬菜高科技示范園、農業高新技術走廊、高效林業示范園、農業生態示范園等五大示范樣板工程,引進推廣了30多個國家的500多個新品種、200多項新技術。糧油作物主要是小麥、玉米和棉花、大豆,糧食總產達4.3億公斤。農業先進技術和良種覆蓋率分別達到95%和98%,科技對農業貢獻率達58.6%。同時,大力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農業機械化水平走在全國前列。市是中國最大的蔬菜生產基地,被國家命名為唯一的“中國蔬菜之鄉”。全國最大的蔬菜批發市場已發展成為全國的蔬菜集散中心、價格形成中心和信息交流中心,輻射全國30多個省市區。市工業基礎實力日益增強。圍繞主導骨干企業,形成了海洋化工、農副產品加工、機械、工藝品、建筑建材、輕工等六大生產體系。主要產品有鹽及鹽化工、造紙、機械、紡織、化工、輕工、工藝美術、食品、建筑建材、農副產品加工等50多個門類1300多個品種。其中晨鳴機制紙、仙霞服裝、藍仔啤酒、齊民思白酒、聚寶農用車、魯麗人造板、風箏刨花板等30多個產品被評為全國名牌產品。近年來,著重培植起了晨鳴紙業、蔬菜產業、海源鹽業、聯盟化工、板材木業、機械動力、飲料酒業、服裝工藝、電力工業等一批實力雄厚,競爭力強的大型企業集團。全市有10多家企業經營規模和經濟效益居全省同行業前列,其中晨鳴紙業集團被列入全國512家優強企業,經濟效益居全國同行業之首,聯盟化工集團進入全國百強化工企業。全市有18家企業通過ISO9000國際質量體系認證,鄉鎮工業有9家進入“中國千家最大經營規模鄉鎮企業”行列,12家進入“中國千家最高利潤稅總額鄉鎮企業”行列。2003年,市限額以上工業企業共有50多家,完成工業增加值52億元,實現銷售收入193億元、利稅25億元、利潤16億元,有15家企業利稅過1000萬元。全市累計完成工業投入51.7億元。2004年市新開工建設工業項目220多個,其中過億元項目19個,過千萬元項目117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發展迅速,經濟實力明顯加強。2003年,全市完成國內生產總值155.5億元,第一、二、三產業產值分別為32.2億元、69.7億元、53.6億元,比例為21:45:34;完成財政收入11.1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6.0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508元;各類存款余額115.8億元,具有較好的社會經濟基礎。二、自然條件1、自然資源市中南部地下水源豐沛,土質肥沃,宜于多種農作物生長。北部地下鹵水儲量40億立方米,富含鈉、溴、鉀、碘等幾十種元素,宜鹽面積260萬公畝,年產鹽183萬噸,占全國總產量的三分之一,被列為全國三大重點鹽業開發區之一。西北部石油、天然氣儲量可觀。中北部煤炭資源豐富,開發前景廣闊。沿海灘涂達45萬畝,漁業資源豐富,主要經濟魚類20多種,貝螺蝦蟹等10多種。2、地形、地貌、地質資料市位于東經在大地構造上屬華北臺地,處在魯西隆起、沂沭斷裂帶、魯東隆起三個次級構造交匯處。地處彌河沖積平原,為第四系沖積層,地勢平坦開闊,東南高,西北低,地貌單一。根據國家地震局《中國地震烈度區劃圖》,該項目所在區為7度烈度區,該項目所有建構筑物均按國家工程抗震設計規范執行。3、水資源狀況市主要河流分布由西向東依次為:塌河、小清河、烏洋溝、王欽河、伏龍河、躍龍河、益壽新河、西張僧河、東張僧河、彌河、丹河、桂河等,另有引黃濟青輸水河貫穿東西。市水資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兩部分,80年代以來,地表徑流主要為彌河徑流,當地其他河流基本無徑流,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4.3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49億立方米,地下水是市工農業和人畜用水的主要水源。地下水年可開采量為1.8億立方米,近年來開采量一般2.5-2.8億立方米,年超采0.7-1.0億立方米,枯水年、特枯年缺水更為嚴重。水資源的緊缺已經成為市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一大制約因素。市水資源的水質狀況一般,隨近年來工業和農業的迅速發展,部分水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地表水如彌河、小清河水質污染較為嚴重,主要是受上游水源污染;地下水北部輕度污染,主要是咸水入侵造成的。地表上的水污染主要是由于企業排放的污水和居民生活廢水造成。市應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切實保護好水資源。市多年平均降水量580mm,河道徑流量2.49億立方米,水資源可利用總量2.3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可利用量225立方米左右,不足全省人均占有量349立方米的三分之二,僅為全國人均占有量的1/9。畝均占有水資源量170立方米左右,遠遠低于全省、全國平均水平。全市年平均水資源開發利用總量3億立方米左右,其中:工業用水0.32億立方米,人畜生活用水0.15億立方米,農業用水2.5億立方米左右。年均超采地下水0.5億立方米,造成地下水累計超采11.5億立方米。目前,市南部井灌區地下水平均埋深已達21.30米,累計下降了17.62米,形成了813平方公里的地下水漏斗區(其中負值區面積497km2),占井灌區總面積的78%;在北部鹽堿區,1975年不少地方深層承壓淡水成井自流。而目前,200米以上有深層承壓淡水區590平方公里全部成為漏斗區,承壓水位埋深達25.67米,累計超采地下淡水960萬立方米,使有限的深層承壓淡水資源尤顯缺乏。由于南部淺層淡水大量開采和地下水補給不足,導致了市中部淺層咸水南侵。自81年發生咸水入侵以來,年入侵速度近90米,入侵面積已達65平方公里,造成了入侵區內近10萬畝土地失去了良好的淺層灌溉水源,近5萬人口吃水困難。隨著工農業生產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用水量不斷增加,水資源供需矛盾日趨突出。4、水文、氣象資料:該項目所在地位于濰坊市市區東部,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集中,雨熱同期。氣溫:歷年平均氣溫:12.2℃歷年平均最高氣溫:19.2℃極端最高氣溫:40.7℃歷年平均最低氣溫:7.7℃極端最低氣溫:-21.4℃降雨量:年平均降雨量:646—677毫米年最大降雨量:1215.7毫米年最小降雨量:372.3毫米濕度:歷年平均空氣濕度:67.5%年最大空氣濕度:90%年最小空氣濕度:55%風向風力:夏季主要風向為:東南風冬季主要風向為:北風歷年平均風速:3.5米/秒最大風速:20米/秒霜凍:歷年平均冰凍期52天歷年平均霜期79天最大凍土深度:490毫米歷年平均日照總時數為2792小時。三、供電該項目所需用電由各鄉鎮供電所負責供給,項目用電有保障。四、水源地根據已探明地下水資源分布情況,該項目候鎮水源地選在候鎮李橋村東,羊口水源地使用古城水源地,上口水源地選在上口鄉政府駐地以西,稻田水源地選在屯田村以南。項目取水有保障。

第四章工程技術方案一、建設規模與建設內容該項目完成候鎮、羊口、上口、稻田四處鄉鎮集中供水工程建設;完成按行政村集中供水村莊40個,3.6萬人的人畜飲水工程項目。二、指導思想1、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在全面摸底調查全市農村供水現狀的基礎上,結合市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的水平,制定了市農村人畜飲水工程建設的主要任務和工作目標,并認真進行了研究和規劃,保證了本次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真實可靠。2、以科學的發展觀指導工程建設。使農村人畜飲水工程建設與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生態環境建設協調一致,推動農村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逐步使市農村社會現代化發展趨勢和城市化進程相結合,推動城鄉一體化供水模式。3、根據市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水源條件采取不同形式的工程模式:一是建設大規模的鄉鎮集中供水工程,二是按行政村集中供水工程建設。4、建設與管理統籌。建設與管理統一協調,逐步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三、設計依據根據總的指導思想和規劃原則,該項目應切合實際,根據各村實際供水現狀及各村的水源狀況,結合城鄉供水現狀,按照市場經濟規律解決全市農村自來水村村通工程。依據前期農村解決人畜飲水工程的經驗,參考《村鎮供水工程技術規范》和《農村供水工程技術要點》等技術標準和技術規范,以及先期建成投運的有關村鎮供水工程的技術資料等。四、工程建設方案經過充分的規劃論證,該工程建設方案主要有以下兩種:一是以行政村集中供水工程。以村為單位,開鑿自備水源井、建設水泵房、供水泵、壓力罐、供水主管道、支管道及入戶管道、水龍頭等附屬設施;二是鄉鎮集中供水工程。在城區或鄉鎮政府駐地附近建設集中供水管道,續接管道至村,建設集水池、泵房、供水泵、壓力罐、鋪設入戶管道等。由于本工程建設單個項目較多,建設地點分散,各個項目的建設情況基本相同,項目設計內容基本相似。無須對各個項目設計進行單個闡述,現選擇典型工程進行說明。如下:1、鄉鎮集中供水工程設計⑴基本情況市地處萊州灣畔,農村飲水水源均為地下水,其中,咸淡水分界線以南地區,飲用的是地下淺層淡水;咸淡水分界線以北地區飲水分為深層承壓淡水和從南部遠距離管道供水兩種情況。市農村目前主要供水方式分為按行政村集中供水、鄉鎮集中供水兩種情況,其中羊口、候鎮、稻田的部分村莊已經使用鄉鎮集中供水工程解決農村吃水問題。依據調查資料情況,市農村飲水水質主要存在含氟超標、含鹽超標、污染等飲水不安全問題。其中,市羊口鎮、候鎮、稻田鎮、上口鎮四處鄉鎮中,羊口鎮區域內地下水質達不到飲水安全要求,目前除羊口鎮區外,其余村莊飲水水質含鹽、含氟超標,計劃利用現有羊口鎮集中供水工程采取管道延伸聯村供水的方式解決其余村莊的飲水困難;候鎮部分地區地下無淡水,部分村莊地下水水質達不到安全飲水標準。目前,該鎮飲水水源分為三部分:一是部分村飲用地下水,以村為單位自供;二是中部部分村飲用熱電廠供水管道水,由候鎮供水站提供;三是北部部分村飲用?;_發區供水管道水,由岔河供水站提供。但是候鎮供水站、岔河供水站均無自備水源井,依靠購買上述供水公司水,由于上述兩公司用水量大,供給該鎮水量有限,不能解決候鎮兩處供水站水源所需,常年平均日供水850立米左右,平均每人不足20L/d,遠不能滿足群眾生活所需。若要解決候鎮農村吃水問題需依靠該鎮兩處自備供水站供水,為此,需對該鎮供水站進行擴建。稻田鎮是市東部有名的高氟區,歷史上為解決該鎮飲水含氟問題,已經建設了王望供水站和稻田供水站,但由于水源地均在本鄉鎮,水質沒有得到徹底解決。必須重新規劃建設該鎮集中供水工程。上口鎮目前無集中供水工程,該鎮部分村莊及鄉鎮駐地單位飲水水質含鹽量較高,水質不達標,鄉鎮及群眾迫切要求解決飲用水供水問題。⑵候鎮集中供水擴建工程規劃①基本情況候鎮位于市東北部,地處咸淡水分界線兩側,總人口8.8萬人。該鎮部分地區地下無淡水,部分村莊地下水水質不達標,該鎮規劃利用鎮供水站解決。目前,該鎮飲水水源分為三部分:一是南部飲用地下水,以村為單位自供;二是中部35個村,3.3萬人飲用熱電廠供水管道水,由候鎮供水站提供;三是北部20個村,1.2萬人飲用海化開發區供水管道水,由岔河供水站提供,其余村靠自備井飲用地下水。目前,候鎮供水站、岔河供水站均無自備井,依靠購買上述供水公司水為主,由于上述兩公司用水量大,不能解決候鎮兩處供水站水源所需,常年平均日供水850立米左右,平均每人不足20L/d,遠不能滿足群眾基本生活所需。加上本次調查出的飲水不安全自備井村莊,按照飲水安全標準,計2.9萬人缺水。②工程規劃依靠該鎮現有的兩處供水站,擴建水源工程,規劃在該鎮李橋村北丹河附近新打6眼深井,建設候鎮供水站自備水源,配套集水池、泵站等,將水供至候鎮供水站,將候鎮供水站和岔河供水站串聯,供需鋪設各類供水管道30.9公里,這樣依靠三處水源、兩處供水站,擴建管道延伸工程,為全鎮有關村莊供水,解決全鎮飲水安全問題。2、村集中供水工程設計⑴基本情況選擇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上口鎮廣二村,該村地處市中北部的咸淡水分界線北側,現有人口905人,256戶,該村吃水主要是在村內安設了幾處放水口,村民接水為主,未安裝自來水,水源井為82年建設,無水塔等設施,吃水很不方便,飲用水水質較差,吃水困難,該水源井已不適宜做人畜飲用水源使用。⑵工程規劃計劃在該村西部距村180米遠處具有成井條件的地方新鑿深度為280米的深井一眼,安設壓力罐一套,鋪設供水主管道,向村內供水,鋪設入戶管道,向各戶供水。該村現有人口905人,按照《農村飲用水量標準》要求,最高日需水量定為60L/d·人,實際最高日需水量為54.3m3/d。時需水量小于5.2m3/h。根據該村經濟狀況和地理位置的實際狀況,計劃配置150QJ5-400型潛水電泵,安設10噸壓力罐一個,鋪設主管道543米,鋪設村內支管1267米,鋪設入戶管道3439米,共需動用土石4530方,用工1886個,工程建成后,能夠使該村生活用水全部自來水化。五、主要建設內容1、候鎮供水工程:水井6眼,供水主管道300mm鑄鐵管道10.5公里,200mmPE管道12公里,110mmPE管道32公里,集水池1個,容積3.5米×20米×30米,泵站面積100米×150米,提水泵6臺,供水泵1用1備,200KVA變壓器1臺。2、羊口供水工程:供水主管道200mmPE管道16公里,110mmPE管道18公里,集水池3個,容積3.5米×10米×20米,泵站面積60米×100米,3處,供水泵3用3備,200KVA變壓器1臺。3、上口供水工程:水井5眼,供水主管道300mm鑄鐵管道2.5公里,200mmPE管道6公里,110mmPE管道24公里,集水池1個,容積3.5米×15米×20米,泵站面積80米×100米,提水泵5臺,供水泵1用1備,200KVA變壓器1臺。4、稻田供水工程:水井6眼,供水主管道300mm鑄鐵管道12公里,200mmPE管道26公里,110mmPE管道45公里,集水池1個,容積3.5米×20米×30米,泵站面積100米×150米,提水泵6臺,供水泵1用1備,200KVA變壓器1臺。六、設計方案1、井群該項目各單井由DN150球墨鑄鐵管相聯絡,接入DN300球墨鑄鐵供水主管,輸送入泵站集水池。2、管井設計根據該區段的水文地質條件,按照《室外給水工程規范》要求,該地段采用管井抽取地下水較為適宜。按規范要求,松散層中,應全部設置井管,設計動水位以上設井壁管,設計動水位以下的取水含水層設足夠長度的過濾管,其余井段設井壁管,底部設沉淀管。井管可選用鋼筋混凝土管,管徑300mm,要求其彎曲度不得超過3mm/m,外徑公差不超過±5mm,壁厚偏差不得超過±2mm,內壁應光滑,管身無裂紋、缺損及暗傷,鋼筋不得外露,管兩端應切成直角,并清除毛刺。濾水管采用填礫過濾管,濾管選用鋼筋混凝土濾水管,孔隙率15%-20%,采用單層填礫器,填礫厚度為75-150mm,填礫高度根據過濾管的位置確定,底部宜低于過濾管下端2m以上,上部宜高出過濾管上端8m以上。填入礫石規格為含水層顆粒中d50-d70的8-10倍。沉淀管長度根據含水層的巖性和井深,一般不應小于2m。井管外上部和井應采取密封措施,井管外上部的封閉采用粘土封閉,將粘土搗成碎塊填入井孔至井口,厚度不小于3m,并夯實,井口密封,人孔應采用密封措施,高出地面不應小于0.5m,井口周圍應設不透水的散水坡,寬度1.5m左右,滲透層中,散水坡下面還應填厚度不小于1.5m的粘土層,以防止地面污水及非取水層水滲入。管井鉆孔要求井孔深度誤差不得超過設計井深的±2‰,終孔直徑比設計要求不得小于20mm,井孔垂直度偏差不得超過井孔深度的1‰。井管應安裝在井的中心,上口應保持水平,井管與井深的尺寸偏差不得超過全長的±2‰,過濾管安裝位置偏差,上下不得超過300mm。3、泵房該項目泵房建筑平面尺寸為3.3m×3.3m,磚混結構,地上式布置。泵房內地面相對室外地坪標高+1.00m,泵房四周設防水護坡,坡度為1:1。泵房內預留有配電盤、止回閥、閘閥的安裝空間,屋蓋上應設吊裝孔。4、供水管線⑴主材選擇該項目供水主管道所用管材采用DN300球墨鑄鐵管,其余管道采用200mmPE管道和110mmPE管道。球墨鑄鐵管屬于柔性管,具有強度高、柔性大、抗腐蝕能力強的特點。球墨鑄鐵本身具有較大的延伸率,管口之間采用柔性接頭,使管道具有較好的柔性,埋地管道能與周圍的土體緊密結合,管道的受力狀態得到改善,使管網供水可靠性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供水管道在跨路時采用鍍鋅鋼管。⑵管道敷設①管溝該區域最大凍土深度為0.5米,管頂覆土1.2米,超過最大凍土深度并滿足不進行管道埋深熱力計算的條件。管溝平均挖深2.2米,溝底平均寬度1.2米。溝底若埋有不易清除的塊石等堅硬物體或地基為巖石、半巖石或礫石時,應鏟除至設計標高以下0.15—0.2米,然后鋪上砂土整平填實。開挖溝槽時,溝底設計標高以上0.2—0.3米的原狀土應予以保留,鋪管前用人工清理。由于管溝開挖全程地下土層不盡相同,管溝邊坡度應按規范要求砂土1:1.00;亞砂土1:0.67;亞粘土1:0.5;粘土1:0.33;含礫石,卵石土1:0.75;粘土夾塊石1:0.25開挖管溝。②管道基礎管溝基底為粘砂土、砂粘土、砂可不做任何處理,如局部基礎松軟應有加固措施?;诪閹r石、半巖石、卵石時,應鋪設厚度不少于10厘米的砂或砂礫層,包角120°,在管道水平方向的轉彎和垂直方向坡度較大處,應設置支墩。③管道安裝管道安裝時,無特殊要求應敷設在未經擾動的原土上,管道聯接處要有密封措施。該工程管道聯接采用滑入式(“T”型)安裝,管道與閥門采用法蘭式(“RE”型)安裝。滑入式安裝時,將管道放至槽底,將承口內的雜物予以清除,將膠圈彎成心形或花型裝入承口槽內,用手沿膠圈按壓一遍,確保膠圈均勻一致地卡在槽內,將另段管頂推插入承口,再檢查推入承口和膠圈位置是否正確可靠。管道承插接口對口間隙應不小于3mm,最大間隙不應超過7mm,承插口環形間隙12mm,允許誤差+4mm;-2mm。④管道防腐敷設的球墨鑄鐵管和鋼管均應有內外防腐措施,內防腐宜采用離心機械噴涂1:1-2水泥砂漿防護,砂漿層厚8mm,允許公差±2mm,內壁粗糙系數n=0.013。外防腐宜采用三布四油或二布三油氯磺化聚乙烯外防護。⑤管道試壓管道安裝完畢后,應進行水壓試驗,以檢驗其耐壓強度和嚴密性,壓力管道應進行兩次壓力試驗,在管頂以上0.5米范圍內已回填土,接口部分敞露時,進行初次試驗;已全部回填土,并完成該管段的各項工作后,進行末次試驗。壓力管道水壓試驗時,排除管道內的空氣,灌滿清水對管道浸潤24h以上,將管段內壓力逐步升高到工作壓力加0.5Mpa,觀察10min壓力下降值不超過0.05Mpa,即為合格。試壓時對于無節點連接的管道,試壓管段長度不宜大于1.5km,有節點的管道試壓管段的長度不宜超過1km。管道試壓合格后,以不小于設計流量的沖洗流量對管道進行一次通水沖洗,當排出口的水色、透明度與入口處目測一致時停止。經沖洗后,再用含20—30mg/L的游離氯水灌洗管道進行消毒,含氯水在管中應留置24h以上,再用生活飲用水沖洗。⑥回填管道下溝檢查完畢應立即進行回填,回填時宜用原土回填。石方段為防止防腐層被擦傷,先填300mm厚的松軟墊土,再回填原狀石或礫石。該區域最大凍土深度500mm,根據規范要求,回填土應留有300mm沉降余量,管頂覆土1.2米。⑶閥門設置①配水管網中的閘門、排氣閥、泄水閥、聯通管及閥門井等根據《室外給水工程規范》和《給水排水設計手冊》的有關規定和要求進行閥門設置,應能滿足事故管段的切斷需要,其位置可結合連接管以及重要支、干管的節點設置。②消火栓應設置在遠離建筑物,消防車上水方便,不妨礙交通的醒目處。在城市管網支、干管上的消火栓及工業企業重要水管上的消火栓,均應在消火栓前裝設閥門,支、干管上的閥門布置不應隔斷5個以上的消火栓。⑷施工技術與要求給水管與污水管的凈距應滿足下列要求:①給水管道相互交叉時其凈距不得小于0.15m。②給水管應設在污水管的上方。③當給水管與污水管平行鋪設時,管外壁凈距應大于1.5m。④給水管污水管交叉且給水管在上時,管外壁凈距不得小于0.4m,且不允許有接口重疊。⑤當污水管必須鋪在給水管上面時,應根據土壤的滲水性及地下水位情況確定凈距。如交叉鋪設,給水管應采用鋼管或鋼套管,套管伸出交叉管的長度每邊不得小于3m,套管兩端應采用防水材料封閉。⑥給水管與輸送有毒液體的管道交叉時,給水管宜鋪設在上面,且不應有接口重疊,當給水管鋪設在下面時,應采用鋼管或鋼套管,套管伸出交叉管的長度每邊不得小于3m,套管兩端應采用防水材料封閉。⑦給水管與其他建構筑物的凈距應滿足GBJl3—86《室外給水設計規范》的要求。

一、環境保護水源地自成為飲用水水源地后,應作為水源保護區,并實施嚴格的保護措施,水源水質達到國家生活飲用水水源一級標準。該項目作為市人畜飲水工程,取用水源地深層地下水,輸水管道全程采用球墨鑄鐵管和PE管,局部采用鋼管,全線接口均采用柔性接口封堵,輸水過程中水的滲漏較少,且清水的滲漏對周圍農田、村莊等環境因素的影響很少。此外,由于生產人員的增加,產生少量的生活污水,完全能達標排放。因此,該項目的建設對周圍生態環境無任何危害。二、勞動安全與工業衛生1、編制依據⑴《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⑵勞動部勞字[1998]48號文《關于生產性建設工程項目職業安全衛生監察的暫行規定》⑶《工業企業噪音衛生標準》⑷《國務院關于加強防塵防毒工作決定》⑸《工業安全衛生規程》2、勞動安全與防護措施⑴認真貫徹執行國家有關勞動保護的規章制度,保證安全生產和文明生產⑵加強管理,制定必要的操作規程,嚴禁違章操作。⑶配電室配電設備及泵房內各用電設備均要做好可靠接地。開關柜選用“五防柜”,防止誤操作。⑷所有泵房及變壓器臺架均按三類防雷要求作好防雷接地保護措施。⑸泵房內所有用電設備均應做好防潮、防水、防鼠措施。3、工業衛生⑴認真貫徹執行國家衛生法規和有關規章制度,建立衛生監督系統,嚴格衛生管理,強化衛生意識。⑵對操作人員每年必須進行健康檢查,新參加工作的操作人員取得健康證后方可上崗。⑶經常定期檢修設備,防止油、鐵銹等污染水質。⑷泵房要定期清掃衛生,排干因設備漏水而產生的污水。⑸認真做好水源地周圍環境保護,發現污染及時排除,防止水質被污染。三、節能措施1、選用S9新型節能變壓器S9系列三相油浸自冷式電力變壓器,屬國家推廣使用產品,該系列變壓器效率高、損耗少、節能效果明顯。由于井群中使用小型變壓器數量較多,線路損耗大多集中在變壓器損耗上,選用S9系列變壓器可有效降低生產運行中的用電損耗。2、選用高效節能型的潛水泵

第六章運行管理與勞動定員一、運行管理該項目建成投運后的運行管理由市水利局總負責。由鄉鎮和村成立一支專門的管理隊伍,制定適合本村現狀的供水工程管理規章制度,及水資源防護制度、機電設備維修保養制度、獎懲制度等,實行規范化管理,發揮管理技術人員的優勢,開展鄉村供水工程施工、安裝、維護維修、技術培訓等活動,提高管護人員業務素質和管護水平,保證農村自來水工程設施的正常運行。二、勞動定員該項目行政村集中供水工程每村一名管理人員,共40人;鄉鎮集中供水工程每處5人,共20人。所增加勞動定員的來源,村集中供水工程所需人員主要由本村人員擔任,鄉鎮集中供水工程所需人員采用原供水站內部調劑和社會招聘的方式解決。該項目須對生產人員及管理人員進行上崗前的業務培訓,經培訓后要達到熟悉設備性能和工作原理,掌握各種儀器、儀表的性能及參數,能熟練地獨立操作設備,并能對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作出正確及時地處理,培訓結束后,要對所有工作人員進行理論和技術考核,考核合格后,持證上崗。

第七章實施進度計劃及施工組織一、實施進度計劃為確保該項目工程的順利實施,并及早發揮效益,結合實際情況,該工程擬于2006年1月份開工,于2007年十二月底建成投入運行,計劃工期2年。詳見施工進度計劃表項目實施進度計劃表時間項目名稱20052006.1——2007.129立項、規劃初設編制報批施工圖設計工程施工設備安裝調試竣工驗收二、施工組織管理為加強施工管理與協調,建設單位要設立必要的職能機構,嚴格施工質量管理,應建立質量檢查、工程安全組織,并建立健全質量檢查制度和安全施工制度,確保工程按照設計和施工技術規范進行安全施工。三、施工要求與驗收該項目作為鄉鎮供水工程,要求運行過程中要做到安全、可靠地輸水。因此,各單元工程在施工過程中要嚴把施工質量關,堅決杜絕遺留隱患。應根據工程設立質量檢查W點和H點。沿途交叉跨越處,應按照“四部一委”關于交叉跨越的規定要求,做好相應的技術保護措施??缏蜂摴懿捎萌退牟纪夥雷o,管內壁噴涂1:1水泥沙漿防護層,厚10毫米。管道敷設后,應嚴格按照規范要求進行加壓試驗和消毒沖洗。竣工試運合格后,應組織各有關單位對工程進行全面質量驗收。四、項目招標方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和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第9號令《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增加招標內容以核準招標事項暫行規定》的要求,在該項目立項批復后,對該項目土建、設備采購及安裝、工程的工程監理、設計和施工單位依法進行公開招標。詳見“項目招標方案”

第八章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一、估算依據及說明1、國家計委、建設部發布的《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第二版)2、國家計委投資司、建設部標準定額研究所編《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實用手冊》3、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編《投資項目經濟咨詢評估指南》4、建筑工程按當地詢價估列5、建設單位管理費按工程費用的1.5%計列6、臨時設施費按工程費用的1%計列7、工程監理費按工程費用的0.8%計列8、工程保險費按工程費用的0.4%計列9、基本預備費按工程費用和其他費用之和的5%計列,價差預備費按國家計委計投資[1999]1340號文件費率為0%。10、銀行貸款按年利率6.12%計。二、投資估算該項目建設總投資4500萬元,其中工程費用4000萬元,其他費用170萬元,預備費208萬元,建設期利息122萬元。詳見表8—1總投資估算表表8—2候鎮供水工程投資估算表表8—3羊口供水工程投資估算表表8—4上口供水工程投資估算表表8—5稻田供水工程投資估算表表8—6村集中供水工程投資估算表三、資金籌措1、申請銀行貸款2000萬元;2、建設單位自籌資金2500萬元。四、資金使用計劃按照初步工期計劃,建設期第一年安排2000萬元,其中銀行貸款1000萬元;第二年安排剩余的2500萬元,其中銀行貸款1000萬元。五、借款資金償還計劃該項目長期借款2000萬元,借款年利率6.12%,借款期當年按半計息,還款期為10年。還款資金由當地財政收入支付,并納入地方財政預算??偼顿Y估算表表8-1單位:萬元序號項目名稱工程費用其它費用合計一工程費用=SUM(ABOVE)4000=SUM(ABOVE)40001候鎮供水工程7402羊口供水工程4203上口供水工程3954稻田供水工程10235單村集中供水工程13806土石方工程42二其他費用1701701建設單位管理費602勘察設計費223工程監理費324工程保險費165臨時設施費40三預備費2082081基本預備費208四建設期利息12212240005004500候鎮供水工程投資估算表表8—2單位:萬元序號項目名稱單位數量單價合計1機井眼650000302供水主管道DN300鑄鐵米105002502633200mmPE管米120001201444110mmPE管米320006019253.5×20×30集水池座1456100×150米泵站座1507提水泵臺61500098供水泵臺22000049200KVA變壓器臺1300003合計=SUM(ABOVE)740羊口供水工程投資估算表表8—3單位:萬元序號項目名稱單位數量單價合計1供水主管道200mmPE米160001201922110mmPE管米180006010833.5×10×20集水池座375460×100米泵站座3305供水泵臺620000126200KVA變壓器臺1300003合計=SUM(ABOVE)420上口供水工程投資估算表表8—4單位:萬元序號項目名稱單位數量單價合計1機井眼650000302供水主管道DN300鑄鐵米2500250633200mmPE管米6000120724110mmPE管米240006014453.5×15×20集水池座133680×100米泵站座1407提水泵臺51400068供水泵臺22000049200KVA變壓器臺1300003合計=SUM(ABOVE)395稻田供水工程投資估算表表8—5單位:萬元序號項目名稱單位數量單價合計1機井眼650000302供水主管道DN300鑄鐵米120002503003200mmPE管米260001203124110mmPE管米450006027053.5×20×30集水池座1456100×150米泵站座1507提水泵臺61500098供水泵臺22000049200KVA變壓器臺1300003合計=SUM(ABOVE)1023村集中供水工程投資估算表表8—6單位:萬元序號項目名稱單位數量單價合計1機井眼40500002002供水主管道200mmPE米300001203603110mmPE管米50000603004壓力罐座40500002005供水設備臺6820001366泵房座4016000647200KVA變壓器臺4030000120合計=SUM(ABOVE)1380

第九章效益分析市農村人畜飲水工程建成以后,市16處鄉鎮、街道的975個自然村,86.7萬農村人口將全部飲用上安全衛生的自來水,徹底改善了農村生活用水條件,提高群眾的健康水平;村民個人和家庭環境衛生明顯改善,提高村民的生活質量;農村實施自來水工程以后,使村民從繁重的取水勞動中解脫出來,減輕負擔,同時可利用節省下來的時間及飲水工程的水源發展庭院經濟和家庭副業,使農民增加收入,加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也能促使農民進行治水、修路、村鎮建設結合起來綜合治理,改變村容村貌,促進精神文明建設,有力地促進農村社會的穩定和經濟的健康發展;項目成功實施后,標志著市的農村供水工作上了一個新臺階,為今后順利實現“農村供水城市化、城鄉供水一體化”的目標奠定堅實的基礎。山東省建設項目招標方案項目名稱:建設單位:市水利局二ΟΟ五年九月

一、項目概況:1、項目名稱2、建設性質新建3、建設單位市水利局通訊地址:市新興街333號郵編:262700電話建設規模該項目完成候鎮、羊口、上口、稻田四處鄉鎮集中供水工程建設;完成按行政村集中供水村莊40個,3.6萬人的人畜飲水工程項目。5、實施進度計劃該項目建設期計劃為2年,項目計劃于2006年1月份開工建設,預計2007年12月工程全部竣工。6、投資估算該項目建設總投資4500萬元,其中工程費用4000萬元,其他費用170萬元,預備費208萬元,建設期利息122萬元。7、資金籌措①申請銀行貸款2000萬元;②建設單位自籌資金2500萬元。二、工程項目招標內容:1、工程招標范圍:施工范圍內的土建、設備購置及安裝工程;2、承包方式:包工包料;3、項目招標方式:公開招標;4、要求質量標準:優良;5、投標人資質等級:三級及以上;6、評標辦法:濰建招字[2002]1號。目錄TOC\o"1-2"\h\z1總論 11.1任務由來 11.2編制依據 11.3評價工作原則 31.4控制污染與環境保護目標 31.5評價重點、評價工作等級及評價范圍 31.6評價因子 41.7評價標準 42建設項目周圍地區環境概況 72.1自然環境概況 72.2社會環境概況 82.3區域污染源調查與評價 92.4選址可行性分析 93建設項目概況 103.1建設項目名稱、項目性質、建設地點及投資總額 103.2占地面積、職工人數及廠區平面布置 103.3建設規模及產品方案 103.4工況 104工程分析 114.1現廠區概況及污染物排放情況 114.2擴建廠區概況及污染物排放情況 164.3項目實施前后“三廢”排放量對比 215清潔生產分析 235.1國家產業政策 235.2生產工藝先進性分析 235.4節能降耗措施分析 245.5小結 246污染防治措施評述 256.1現有污染防治措施評述 256.2建設項目污染防治措施評述 256.3非正常排放廢水處理措施分析 276.4節水降耗措施評述 296.5排污口規范化設置 296.6環保投資概算及進度 307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分析 317.1建設項目擴建前后污染物排放對比 317.2建設項目污染物排放申報 317.3建設項目污染物總量控制建議 328大氣環境質量現狀及影響評價 338.1大氣環境現狀監測及評價 338.2污染氣象特征 358.3大氣環境影響預測 379水環境質量現狀及影響分析 429.1水環境質量現狀 429.2水環境影響評價 4410環境噪聲現狀及影響評價 4810.1評價區聲環境概況 4810.3環境噪聲影響評價 4910.4小結 5211施工期環境影響分析 5311.1施工期大氣環境影響分析及防治對策 5311.2施工噪聲環境影響分析及評價 5411.3施工期水環境影響分析 5511.4施工垃圾的環境影響分析 5611.5施工期環境管理 5612環境監控及環境保護管理計劃 5812.1環境管理 5812.2環境監測計劃 5913環境經濟損益分析 6113.1社會經濟效益分析 6113.2環境效益分析 6114公眾參與 6214.1調查目的及意義 6214.2調查的內容及受訪者基本情況 6214.3民意調查結果分析 6415結論和建議 6515.1結論 6515.2建議 68目錄TOC\o"1-2"\h\z\u第一章 總論 1一、項目概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