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815例不穩定型心絞痛中醫證候的因子分析
【摘要】目的:探討不穩定型心絞痛中醫證候規律,并初步建立證候診斷標準。方法:多中心前瞻性收集815例經冠狀動脈造影證實的UA患者,采用因子分析對其四診信息進行中醫證候非線性降維研究。結果:在提取的5個公因子中,F1為心腎陰虛,F2為心脾兩虛,F3為痰瘀互阻,F4為氣虛血瘀,F5為陽虛寒凝。其中以F4氣虛血瘀所占比例最大,并且初步建立了各個證候的診斷條件。結論:氣虛血瘀是UA的核心病機。因子分析能夠幫助進行中醫證候的分類研究和初步建立證候診斷標準。
【關鍵詞】心絞痛不穩定型證候因子分析參考標準
Results:Therewerefiveextractedfactorsinfactoranalysis:F1,F2,F3,F4andF5.F1wasyindeficiencyofheartandkidney,F2wasdeficiencyofbothheartandspleen,F3wasintermingledphlegmandbloodstasis,F4wasqideficiencyandbloodstasis,andF5wasyangdeficiencyandcoagulatedcold.Qideficiencyandbloodstasis(F4)syndromeaccountedforthemaximumproportion.ThediagnosticcriteriaforTCMsyndromeswerepreliminarilyandrespectivelyestablished.
Conclusion:Qideficiencyandbloodstasisisthekeyfactorofpathogenesis.Thefactoranalysiscanhelpusclassify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syndromesandestablishthepreliminarydiagnosticcriteria.
Keywords:angina,unstable;syndromecomplex;factoranalysis;referencestandards
不穩定型心絞痛是常見的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之一,易發展為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目前中醫界一般將穩定型心絞痛和UA一起研究,然而兩者在發病機制、臨床特點、治療措施和預后轉歸上均存在明顯不同,應該分開研究[1]。早在1996年陳可冀院士[2]就呼吁:不要僅停留在SA的中醫藥防治研究,要加強UA的中醫藥防治研究。但目前關于UA中醫證候規律的研究仍很少,且缺乏統一認識。因此,對UA證候規律的研究具有重要現實意義。中醫證候是一個高度非線性的復雜巨系統,應進行證候要素應證組合“降維升降階”的研究[3]。筆者采用因子分析法對多中心收集的815例經冠狀動脈造影證實的UA中醫證候進行了非線性降維研究。
1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2005年6月~2006年8月,在首都醫科大學安貞醫院心內科和搶救中心、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心內科、河南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心內科、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心內科五個中心共收集815例均經冠狀動脈造影證實的UA患者。其中男性598人,占%,女性217人,占%,平均年齡歲,平均病程年;合并高血壓病者390人,占%,平均病程年,合并糖尿病者205人,占%,平均病程年,合并血脂異常者123人,占%,平均病程年。
診斷標準診斷標準參照美國心臟病學會/美國心臟協會2002年的診斷標準[4]制定。冠狀動脈造影診斷冠心病標準:所有入選病例經冠狀動脈造影證實為一支或冠狀動脈主干直徑狹窄≥70%,或冠狀動脈左主干直徑狹窄≥50%;冠狀動脈造影顯示一支或以上冠狀動脈主干直徑狹窄≥50%,但如果≤70%時,應有造影時冠狀動脈痙攣或急性Q波心肌梗死病史。
納入和排除標準納入標準:所有入選病例應符合上述診斷標準;患者同意接受調查,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年齡在35~75歲之間。排除標準:穩定型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嚴重充血性心力衰竭、重度心律失常和重度肺功能不全等急性疾病者;未控制的高血壓;糖尿病未達到一般控制標準者。
研究方法以文獻研究和專家咨詢為基礎,制定好臨床流行病學調查表。對入院24h病人的病史和癥狀體征進行分析,如病史、聽診、實驗室檢查和心電圖等,對冠心病作初步診斷,然后對其四診信息進行采集。行冠狀動脈造影后,剔除非冠心病患者。
質量控制及樣本量估算采用統一診斷標準和統一臨床流行病學調查表,并對參與臨床流行病學調查的臨床醫生進行系統培訓,完成一致性檢驗。我們通過前期課題組的文獻研究和專家調研,采集了與UA中醫證候密切相關的75個癥狀及體征變量。樣本量計算按多因素分析的一般規則,樣本量至少為所有變量數目的5~10倍[5],故至少應有375~750個病例,最終收集了815例UA患者。
數據資料的處理及統計分析所有數據采用雙人雙機錄入方法,用Access建立數據庫,導入SAS版統計軟件進行數據的因子分析。
2結果
公因子的產出根據課題組前期的文獻研究和專家咨詢意見,提取出5個公因子更接近臨床,從5個公因子對全部變量累計貢獻度來看,已經達到%,故取特征值。用最大方差旋轉法取得5個公因子,分別代表5個證候分型。5個公因子的主要癥狀和體征如下。第1公因子:胸悶、夜尿頻多、腰膝酸軟、面部烘熱、急躁易怒、眼周色黯、少苔、盜汗、心悸、小便清長、唇齦暗紅、舌紅、脘腹腰冷、口苦、頭暈。第2公因子:噯氣、健忘、口干、失眠、惡心嘔吐、皮下瘀血、面色蒼白、脘痞、腹脹、頭昏、抑郁、便溏、頭暈、氣短、自汗。第3公因子:白痰、舌有瘀斑瘀點、咳嗽、舌苔厚膩、唇甲色淡、胸痛、抑郁、面色白、目赤、口黏膩、黃痰、脅脹、形體消瘦、小便短黃、脘痞。第4公因子:唇甲色淡、口干、舌有瘀點瘀斑、面色蒼白、口黏膩、面部烘熱、脈細弱、肢體麻木、排便無力、倦怠乏力、肢體沉重、氣短、語音低微、足跟痛、自汗。第5公因子:畏寒肢冷、小便清長、脘腹腰冷、肢體沉重、余瀝不盡、心悸、下肢水腫、眼瞼浮腫、咽部異物、肢體麻木、咳嗽、小便短黃、腭黏膜黯、形體消瘦、口干。5個公因子所包含的前15個變量及其權重見表1。
公因子的分布把標準化的數據代入公因子方程,可以得到每個患者在各個因子的得分。針對每個病例,其所對應的5個因子中,哪個得分最大,可以得出該病例屬于哪個因子,從而統計出815例UA患者在5類證候中的分布情況。見表2。UA的主要證候有氣虛血瘀,占%,痰瘀互阻,占%,其次為陽虛寒凝,占20%,心腎陰虛,占%,心脾兩虛,占%。各證候之間分界清晰,氣虛血瘀證與痰瘀互阻的關系最為密切,其他證候之間的距離均<。見表3。
表1815例UA患者證候的因子分析
Table1Factoranalysis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syndromesin815UApatients
表2815例UA患者在5類證候中的分布
Table2Compositionratiooffive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syndromesin815UApatients
表3公因子之間的相關性
Table3Correlationamongthefivefactors
UA中醫證候診斷標準的初步建立根據各公因子所包含的變量及其權重大小,再結合專家意見,我們可以初步建立UA中醫證候的診斷標準。心腎陰虛證:主癥為胸悶、心悸;次癥為腰膝酸軟、盜汗;舌紅少苔。心脾兩虛證:主癥為氣短;次癥為噯氣、腹脹、便溏、自汗、脘痞。痰瘀互阻證:主癥為胸痛;次癥為咳嗽、痰多;舌苔厚膩,舌有瘀斑瘀點。氣虛血瘀證:主癥為氣短;次癥為自汗、倦怠乏力;舌有瘀斑瘀點,脈細弱。陽虛寒凝證:主癥為心悸;次癥為畏寒肢冷、脘腹腰冷、下肢水腫。
3討論
因子分析是從眾多因素中提取少數幾個彼此獨立的公因子的多元統計方法[5],在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等領域都已經被成功應用。其目的是在所有能測量的變量中,根據這些變量內部的相關性大小將變量分組,每一組變量用一個能歸納分組后某一方面性質的變量來表示。因此,因子分析中的因子通常是一個不能直接測量且具有綜合意義的隱變量[6]。應用因子分析可以定量估計四診信息中某一項信息和證之間的關聯程度,這樣就為評價該信息在不同證候中的主次關系提供了定量的分析手段,選擇與證候相關程度高的指標進行靈敏度和特異度分析,從而進一步確定主次癥[6,7],再根據專家意見,可以初步建立證候的診斷標準。在對現場調查資料統計分析過程中,統計工作者處于盲態,僅對信息編碼進行分析,這樣保證了分析結果的客觀性。
UA屬中醫“胸痹”、“心痛”范疇。目前關于UA的中醫病機特點存在多種不同觀點,有學者[8]認為陽虛為UA的主要病機,指出治療UA要以溫陽方藥為主;有學者[9]認為UA多與痰瘀互結相關,治療UA需痰瘀同治,治療以活血化痰方藥為主;還有人[10]認為UA主要病因病機是氣虛血瘀,提出治療要以益氣活血方藥為主。本研究所收集的UA患者均為冠狀動脈造影所證實,這就為研究結果的正確性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時采用無監督的統計學方法對多中心收集的815例UA患者進行了非線性降維研究,發現氣虛血瘀是UA的核心病機,提示治療UA應以益氣活血為主法。本研究還發現氣虛血瘀、痰瘀互阻、陽虛寒凝、心腎陰虛、心脾兩虛為UA的中醫基本證型。通過各中醫證候之間的相關性分析,我們發現UA的氣虛血瘀證和痰瘀互阻證密切相關。
根據各個四診信息在不同中醫證候中的權重大小,并結合專家意見,本研究還初步建立了UA基本證候的診斷標準。例如:氣虛血瘀證:主癥為氣短;次癥為自汗、倦怠乏力;舌有瘀斑瘀點,脈細弱。痰瘀互阻證:主癥為胸痛;次癥為咳嗽,痰多;舌苔厚膩,舌有瘀斑瘀點。陽虛寒凝證:主癥為心悸;次癥為畏寒肢冷、脘腹腰冷、下肢水腫。
本研究為中醫證候診斷標準的建立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和方法,然而本研究只是采用一種無監督的統計方法進行UA中醫證候的研究,難免有所不全面,今后我們會在此流行病學資料的基礎上,繼續采用其他多元統計方法,綜合分析各種統計學分析結果并結合專家意見,進一步建立更全面客觀的UA中醫證候診斷標準。
【參考文獻】
1FangYT,WangSR.AninvestigationonclinicalstudiesofTCMinpreventingandtreatinganginapectorisofcoronaryheartdisease.ZhongguoZhongXiYiJieHeZaZhi.2003;23(5):338340.ChinesewithabstractinEnglish.
房玉濤,王碩仁.冠心病心絞痛中醫藥防治臨床研究的現狀調查.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03;23(5):338340.
2ChenKJ,LeiY.Strengthentheclinicalstudyofthecontrolofpatientswithunstableangina.ZhongguoZhongXiYiJieHeZaZhi.1996;16(10):579.Chinese.
陳可冀,雷燕.加強不穩定性心絞痛的防治研究.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1996;16(10):579.
3GuoL.WangYY,ZhangZB.Ontheannotationofsyndrome.BeijingZhongYiYaoDaXueXueBao.2003;26(2):58.Chinese.
郭蕾,王永炎,張志斌.關于證候概念的詮釋.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03;26(2):58.
4BraunwaldE,AntmanEM.BeasleyJW,etal.ACC/AHAguidelineupdateforthemanagementofpatientswithunstableanginaandnonSTsegmentelevationmyocardialinfarction2002:Summaryarticle.JAmCollCardiol.2002;106:18931900.
5HuLS,ZhouQ.Clinicalresearchdesign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ndSASprogrammingstatistics.Beijing:AcademyPress.2004:45,68.Chinese.
胡立勝,周強.中醫臨床研究設計與SAS編程統計分析.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45,68.
6ChenQG,ShenCD,ZhangHQ,etal.ApplicationoffactoranalysisinstudyofsyndromestandardizationinChinesemedicine.ZhongguoZhongYiJiChuYiXueZaZhi.2004;10(8):5356.Chinese.
陳啟光,申春悌,張華強,等.因子分析在中醫證候規范標準研究中的應用.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04;10(8):5356.
7ZhangQ,ZhangWT,WeiJJ,etal.Combineduseoffactoranalysisandclusteranalysisinclassification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alsyndromesinpatientswithposthepatiticcirrhosis.ZhongXiYiJieHeXueBao.2005;3(1):1418.ChinesewithabstractinEnglish.
張琴,張文彤,魏建軍,等.公因子和聚類分析聯合在肝炎后肝硬化證候分類研究中的應用.中西醫結合學報.2005;3(1):1418.
8ZhangXD.Theoryandexperimentalstudyofthetherapyforwarmingyangandnourishingyinintreatmentofunstableanginapectoris.Master‘sthesisofNanjin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互聯網教育的智慧生態環境
- 荊州理工職業學院《二外法四》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廣西中醫藥大學賽恩斯新醫藥學院《暖通空調綜合課程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武漢信息傳播職業技術學院《英語詩歌欣賞》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桂林航天工業學院《建筑設計原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遼寧經濟職業技術學院《小學數學研究》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白城師范學院《機電設備故障診斷與維修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玉溪農業職業技術學院《證券投資顧問業務》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數字信號處理C》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石家莊經濟職業學院《機械工程綜合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護理核心制度培訓與質量提升
- 暗挖開挖技術交底
- 語言學概論知到課后答案智慧樹章節測試答案2025年春湖州師范學院
- 2025年中國萬壽菊干花顆粒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及發展趨勢與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 鹽城吉電綠氫制儲運加用一體化(一期)示范項目報告書
- 2025年離婚協議書模板模板
- 學校環境對兒童成長的影響研究
- 2024年湖北省生態環保有限公司招聘33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陜西漢水電力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第15課《青春之光》課件-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
- 2025年起重裝卸機械操作工(天車)職業技能理論考試題庫資料-下(多選、判斷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