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八年級《孟子》下教案匯編第16課時:卷九《萬章章句上》五-九節整理-1_第1頁
2023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八年級《孟子》下教案匯編第16課時:卷九《萬章章句上》五-九節整理-1_第2頁
2023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八年級《孟子》下教案匯編第16課時:卷九《萬章章句上》五-九節整理-1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付費下載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讓知識帶有溫度。第第2頁/共2頁精品文檔推薦2023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八年級《孟子》下教案匯編第16課時:卷九《萬章章句上》五--九節整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

八年級《孟子》下教案匯編

第16課時:卷九《萬章章句上》五--九節

教學目標:

1、學問力量:(1)能夠正確流利朗讀全文,能背誦名言名句。

(2)了解孟子對“天意”與“民意”的看法,理解文中表達的“民本思想”。

2、過程與方法:熟讀為主,利用小組合作學習加強背誦。

3、情感與態度:感受中華傳統教育的豐富內涵。

教學重點能夠正確、流利朗讀全文,能背誦名言名句。

教學難點理解孟子表達的“民本思想”。

教學方式熟讀背誦、合作學習。

教學過程

復習回顧:

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難罔以非其道。

五十而慕者,予于大舜兄之矣。

以意逆志,是為得之。

二、簡介思想:

孟子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進步思想,強調“民”的社會地位。

三、合作感知:

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和多種朗讀方式,使同學正確流利讀懂文章,感知文意,體會內涵:

君權誰授?根據一般傳統的理解,在禪讓制的時代,這一代的君權是由上一代的天子

授與的。這也就是孟子的同學萬章的看法。

可孟子卻作出了與傳統看法不一樣的回答,認為天子個人并沒有權力把天下拿來誰,而只有上天和下民(老百姓)才有這個權力。很明顯,孟子是腳跨上下兩個方面,一只腳跨在上天,有“君權神授”的神奇顏色;另一只腳卻跨在民間,有“民約論”的味道。而他的論述,則正好是在這兩方面尋求溝通的橋粱,查找“天意”與“民意”的結合點。所謂“究天人之際”,討論天與人的關系,這是中國古代哲學家、思想家探討的核心問題,而孟子在這里的

探討,是從政治、君權的角度來進行的,也算是一個重要的課題罷。

事實上,孟子在這里的分析論述,與其說強調“天”的一方面,不如說強調“民”的一方面

更為貼切。就以他所分析的舜的狀況來看,舜之所以最終“之中國,踐天子位”,完全是由于“

天下諸侯朝覲者,不之堯之子而之舜;訟獄者,不之堯之子而之舜誆歌者,不誆歌堯之子而慪歌舜”。所以,與其說是“天授”,不如說是“民授”。他最終所引《太誓》上的兩句話:“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不也一方面說明白“天人之際”的親密聯系,另一方面說明白“天意”從根本上說還是來自“民意”嗎?

可見,孟子的政治學說里的確怎么也抹不掉“以民為本”的思想。

君權誰授?

從根本上來回答,是民授而不是神授、天授,當然更不是哪個個人所授,即便你是偉

大如堯,也沒有那樣大的權力。

四、朗讀訓練:

1、老師范讀2、指名朗讀3、分小組朗讀4、集體朗讀

五、背誦名言名句:

1、天子不能以天下與人。

2、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授之;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

3、天下諸侯朝覲者,不之堯之子而之舜;訟獄者,不之堯之子而之舜;謳歌者,不謳歌堯之子而謳歌舜,故曰天也。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

六、小結:

孟子的“民本思想”在今日的社會意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