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三峽教學目標1、學習采用多種藝術手法突出景物特點的寫法。2、感受三峽雄偉的形勢和奇麗的景色,激發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教學重點學習采用多種藝術手法突出景物特點的寫法。教學難點感受三峽雄偉的形勢和奇麗的景色,激發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一、課前對話,導入新課師:出示課件師:你們去過哪里游玩呢?你們見過三峽嗎?請向老師和同學們描述一下。預設:對學生的回答進行點評。師:我們偉大的祖國,山河壯美,無數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輝的瑰寶,裝扮著中華大地。在這數不勝數的瑰寶當中,長江三峽就是一顆最亮的珍珠。去過三峽的同學,一定會因那兩岸夾江、懸崖峭壁而贊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一定會因為新建的三峽工程而驚嘆科學技術改造大自然的偉力。讓我們的思緒倒流,追溯三峽的過去,一睹她在歷史上的真容吧!二、探索新知作者簡介酈道元(約470-527),字善長,范陽涿縣(今河北涿州)人,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出生于官宦世家,曾任御史中尉、河南尹等職。他是一位奇才,自幼好學,博覽群書,涉獵天文地理等廣泛領域,所撰《水經注》是一部專門研究河流水道的書籍。寫作背景作品背景:《水經》是三國時代桑欽所著的一部地理學著作,此書簡要記述了137條全國主要河流的水道情況。原文僅一萬多字,記載相當簡略,缺乏系統性,對水道的來龍去脈及流經地區的地理情況記載不夠詳細、具體。為此酈道元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第一手資料,親自給《水經》作注,稱為《水經注》。其中,《三峽》一篇原本只是注釋的一部分,但因其章法嚴謹,渾然一體而獨立成篇,有較高的文學價值。認準字音(yǎn)屬引(zhǔ)沿溯(sù)闕處(quē)襄陵(xiānɡ)飛漱(shù)御風(yù)猿鳴(yuán)曦月(xī)素湍(tuān)長嘯(xiào)酈道元(Lì)林寒澗(jiàn)肅重巖疊嶂(zhànɡ)古今異義至于夏水襄陵(古義:是一個動詞“至”和一個介詞“于”今義:連用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或王命急宣(古義:有時今義:或者)雖乘奔御風(古義:即使今義:雖然)良多趣味(古義:甚,很今義:良好)通假字略無闕處(“闕”同“缺”,空隙、缺口)省略句兩岸連山,略無闕處。[“(三峽)兩岸連山”省略定語“三峽”]重巖疊嶂,隱天蔽日。[“(兩岸)重巖疊嶂”省略主語“兩岸”]二、整體感知師:重點句子節奏劃分預設: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清/榮/峻/茂,良多/趣味。師:概括本文寫了三峽的哪些內容,分別表現出三峽的哪些特征。預設:第一自然段:寫三峽兩岸的山,整體概括三峽面貌,寫出了三峽峽長山高的雄偉氣象。第二自然段:寫三峽的夏水,表現出三峽之水的湍急,一瀉千里的氣勢。第三自然段:寫三峽的春冬之景,寫出了春冬之景的美麗,如一幅山水畫。第四自然段:寫三峽的秋景,寫出了樹林山澗一派肅殺的景象,突出三峽之秋的凄涼冷落。三、仔細閱讀1、師:文章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三峽雄偉秀麗的風光的?抓住了三峽的什么特點?預設:文章整體是先寫山,后寫水。山——兩岸連山,群峰對峙(高峻美)。水——夏:大水猛漲,江流湍急(奔放美)。春、冬:素湍綠潭,清榮峻茂(清幽美)。秋:林寒澗肅,哀猿凄清(凄婉美)。2、師:作者是怎樣描寫三峽景觀的?預設:作者是從“山”“水”兩個方面描寫三峽景觀的。先寫“山”,再寫“水”。寫“山”,突出連綿不斷、遮天蔽日的特點;寫“水”,描繪出不同季節的不同景象。3、師:為什么先寫山,再寫水?預設:三峽的氣勢首先源自遮天蔽日的連綿群山。有了山的重疊,才有水的迅疾。而夏水正是承接了山的氣勢,既是承上,又是啟下,開啟對水的描寫。由壯美到秀美,再到凄美結束,文章曲折有致,氣脈悠長。師:三峽的山有什么特點?找出相關語句,簡單概括。預設:《三峽》一文寫山,突出其高峻險拔、連綿不斷、遮天蔽日的特點。其中,“自三峽七百里中”,交代峽長;“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說明山高,“隱”和“蔽”,以天和日來襯其高,乃仰視所見,這兩句正面刻畫出山的雄奇險峻;“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從側面突出了山峰的險峻、江面的狹窄、峽谷的幽深。5、師:三峽的奇觀數不勝數,且瞿塘峽、巫峽、西陵峽各有不同的特點,對這些美麗的景觀作者并未細加描繪,僅以寥寥數筆勾勒三峽的山勢,這樣敘寫有何用意?
預設:作者重點寫山勢,突出其“連”而“高”的特點,為下文寫長江的水勢和江水給兩岸帶來的四季景色作了鋪墊。正因為山勢高峻,才使得夏季水勢險惡,“沿溯阻絕”;正因為“重巖疊嶂”,才會出現“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的奇景;正因為“兩岸連山、略無闕處”,且難見“曦月”,才能使人在秋日倍感“林寒澗肅”,十分凄清。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寫三峽,重在寫“水”。
6、師:作者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四季的順序依次描寫江水,而是首先寫夏季,并將春冬二季合為一體?
預設:春冬兩季雨水減少,具有許多相似的特征,因此作者將兩者結合在一起寫。此時的三峽有“素湍”,有“綠潭”,兩種色彩、兩種情態,動靜交織,對比鮮明;“怪柏”“懸泉”“瀑布”,有動有靜、有色有聲,山水樹木交匯其中,蔚為奇觀。“清榮峻茂”一句,四字寫四物:“清”字寫水,“峻”字寫山,“榮”字寫樹,“茂”字寫草。這四個字是三峽“美”的綜合表現。而“良多趣味”一詞,表現了作者的審美意趣,詩情畫意融為一體。7、師:“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边@句話從什么角度寫秋景?試分析。預設:重在繪聲?!伴L嘯”“凄異”“哀轉”,渲染了肅殺的氣氛。其描繪手法因時而變,因景而異,顯得變化多端,搖曳生姿。而作者的情感則蘊含其中,一個“凄”字,既是對猿聲的描述,也是為秋景所觸發的感情。“林寒澗肅”足夠凄清,“高猿長嘯”足夠凄異,“哀轉久絕”足夠凄涼。8、師:作者描寫景物,不但有形有色,而且有聲有情,請你找出表現形、色、聲、情的關鍵詞語,并認真體味。預設:文中描寫春冬二季的景象,以“素”“綠”繪色,以“湍”“懸”“漱”繪形。這些皆與“清榮峻茂”相照應。而寫秋景,則重在繪聲,“長嘯”“凄異”“哀轉”,渲染了肅殺的氣氛。其描繪手法因時而變,因景而異,使文章搖曳生姿。除了寫景,作者的情感也蘊涵其中,一個“趣”字,確切地表達了作者見到三峽春冬之景時的愉悅之情,而末段的“凄”字,既是對猿聲的描述,也是因秋景所觸發的感情。9、文章最后一句引用“漁者歌”,這樣寫的目的是什么?(提示:漁者歌的主要意思是說三峽之中,巫峽最長,而巫峽兩岸的猿聲,只要聽到“三聲”,“淚水”就沾裳,“三聲”極言鳴聲之少,“沾裳”極言淚水之多,而淚水是從“悲”中來;“峽長”,于是猿聲“哀轉久絕”,越發增添了凄哀,這是歌者之心聲,又是旅者的切身感受。)10、本文寫作特點上既有正側面描寫相結合,又有視角的變化,還做到了動靜結合、聲色俱備請從文中品評探究。①正側面描寫相結合:正面寫山“連”的特點,側面烘托山高用“隱天蔽日”;以“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渲染猿鳴凄異、山谷空曠,既正面摹聲,又從側面引用“漁者歌”以其凄涼寫猿鳴。②視角變化:俯視:“素湍……倒影”;仰視:“絕……飛漱其間”③動靜聲色:飛、回、倒、素、綠、清、小結本文作者酈道元以僅150余字,寫出了三峽的雄奇險拔、清幽秀麗的景色。然而酈道元筆下的山水畫卷已成為三峽歷史的美好回憶,今朝的三峽正放射著令世人矚目的光輝,宏偉的葛洲壩工程,壯觀的三峽大壩,正在成就著一個又一個世界奇觀。我相信,不管這塊神奇的土地怎么變,三峽在我們心中的位置永遠不會變,三峽是我們心中永遠的三峽!三峽承載著我們永遠的熱愛!四、品析句子寫法師:明末清初文學家張岱認為“古來記山水手,太上酈道元”,酈道元所寫的山水文章到底妙在何處呢?請同學們品析下面的句子。課件出示:(1)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2)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3)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鳖A設(1)“兩岸連山,略無闕處”正面寫山“連”的特點,粗筆勾勒,輪廓分明?!半[天蔽日”,寫出群山連綿,高峰入云,遮天蔽日的情形,側面烘托山“連”山“高”。正面描寫和側面烘托相結合,寫出了山高嶺連的特點。(2)既有俯察近物,又有仰觀遠景?!八赝木G潭,回清倒影”屬俯視江中所見,動靜結合,色彩各異,相映成趣。“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屬仰觀遠景,以“絕”狀山,以“怪”寫柏,繪形寫貌,形神兼備。“怪柏”顯示著旺盛的生命力和堅強的意志,給山水之間注入一股生命的活力,使人頓覺生意盎然。(3)以“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渲染猿鳴幽凄,山谷空曠,既從正面摹聲,又從側面引用,以漁歌的凄涼來寫猿鳴,手法多變,搖曳多姿。寫作手法本文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描寫。緊扣三峽雄偉秀麗的總特征和四季景色的不同特點下筆。寫山,突出其連綿不斷、遮天蔽日的特點;寫水,則描繪了不同季節的不同景象,構成了一幅幅風格迥異而又自然和諧的畫面,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六、隨堂測驗(一)翻譯下列重點語句。1.重巖疊嶂,隱天蔽日。2.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3.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4.絕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答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課程內容與教學目標匹配度考核試卷
- 售后服務效果評估考核試卷
- java傳遞string面試題及答案
- 創新人才跨文化溝通能力培訓方法研究考核試卷
- 喘息服務面試題及答案
- 肉產品考試題及答案
- 抵押合同模板
- 學習能力培養與核心素養
- 2024年山東省菏澤市東明縣中考化學三模試卷(含解析)
- 大學生網絡貸款安全教育
- 新生兒吸入性肺炎的觀察與護理
- 醫院布草洗滌服務方案(技術方案)
- 嬰幼兒輔食添加課件
- 單片機課程設計之超聲波測距-電子工程系單片機課程設計報告
- 寧騷公共政策學
- 地下室頂板行車與堆載驗算與加固方案
- 四年級閱讀訓練概括文章主要內容(完美)
- GB/T 37234-2018文件鑒定通用規范
- 高中英語讀后續寫教學策略的探究
- 2022年動畫制作行業分析及未來五至十年行業發展報告
- 染缸操作規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