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病突發事件應急對策_第1頁
傳染病突發事件應急對策_第2頁
傳染病突發事件應急對策_第3頁
傳染病突發事件應急對策_第4頁
傳染病突發事件應急對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傳染病突發事件應急對策第1頁,講稿共45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引起突發事件的主要傳染病過去已經得到控制的古老傳染病如鼠疫、霍亂、結核、流行性腦膜炎、瘧疾、病毒性肝炎等。不斷出現的新傳染病如艾滋病、軍團病、萊姆病、傳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禽流感、新克雅病等。第2頁,講稿共45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傳染病突發事件的生物學基礎與表現形式構成傳染病突發事件的生物學基礎傳染病突發事件的表現形式病原微生物流行三環節: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散發、流行、爆發、大流行第3頁,講稿共45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新時期傳染病流行特點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病原體:新老共存、耐藥性、變異性輕癥比例高、流動性流行環節播散快速、途經多樣、疫源地劃定困難人群流動、基礎免疫下降第4頁,講稿共45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評價政府重視控制措施采取迅速甲肝暴發處理措施隔離治療禁售禁食毛蚶開展聲勢浩大的衛生知識宣傳開展糞便消毒處理第5頁,講稿共45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SARS處理措施疫情發生后,廣東省衛生部門迅速組織專家組調查,認為兩地疫情是“一種呼吸道傳染病,有人傳人的可能”。鑒于疫情的嚴重性,立即報告至國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請求派出病毒、流行病學等專家協助調查處理。1月22日,該省專家組即提出了“非典”臨床診斷標準、治療原則和預防措施等建議。2月3日,省衛生廳及時向全省下發了《關于做好不明原因肺炎防治工作的通知》,提出了加強主動監測、臨床救治、隔離防護及預防控制等各項措施,并成立了廣東省不明原因肺炎防治協調小組。。第6頁,講稿共45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2月10日起,全省“非典”疫情實行“日報告”和“零報告”制度。3月12日,WHO根據廣東、香港、越南報告的嚴重“非典”病例情況,發出“非典”全球警告。3月15日,WHO將這種正在亞洲部分地區擴散的非典型肺炎定名為“嚴重急性呼吸道綜合癥(SARS)”WHO專家于2003年4月2日進入廣東省4月14日,中國衛生部發布《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臨床診斷標準(試行)》、隨后制定了《傳染性非典型肺炎推薦治療方案》中國政府宣布,五一“黃金周”暫停施行。北京全市的中小學從24日起停課兩周,多所高校也宣布停課。中央政府動用軍方力量在北京緊急建設小湯山醫院,從各大軍區醫院抽調醫護人員,隔離收治SARS患者。第7頁,講稿共45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三、2005年四川省豬鏈球菌感染事件2005年7月,在四川資陽、內江等地相繼發現一種以發病急、高熱、伴有頭疼等全省性中度癥狀,嚴重者出現中毒性休克、腦膜炎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病例在1個月內,共報告人感染204例,其中死亡38例,分布在資陽、內江等12個市37個縣疫情發生第8頁,講稿共45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疫情發生后,衛生部、農業部及時部署,分別派出督查組和專家組指導和配合當地開展疫情防控工作處理措施迅速調查確診此次疫情由豬鏈球菌2型引起;制定下發《人感染豬鏈球菌病的臨床表現、診療要點和防控措施》、《人感染豬鏈球菌病的診斷和核實程序》和《豬鏈球菌病應急防治技術規范》第9頁,講稿共45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本次豬鏈球菌病暴發的應急處理非常有效,使疾病的傳播得以很快控制。評價①嚴格疫情監測和報告制度,提高疫情預警預報和早期應急反應能力②動員各方力量,充分發揮專業機構和人員的作用,開展拉網式疫情普查,及時發現和處理人間和動物疫情,贏得工作主動③依靠法制和科學技術,堅決防止病源傳播④有針對性開展預防工作,防止疫情反彈⑤加強宣傳,及時公布情況第10頁,講稿共45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傳染病突發事件的防控對策平時的經常性措施事件發生時的應急措施第11頁,講稿共45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平時措施建立預案儲備技術儲備物資第12頁,講稿共45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傳染病突發事件的防控預案原則遵循預防為主、常備不懈的方針;貫徹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反應及時、措施果斷、依靠科學、加強合作的原則。第13頁,講稿共45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事件發生時的應急措施流行病學調查對疫情的緊急處理第14頁,講稿共45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傳染病性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原則1.確定傳染病性質2.確定主要的傳播途徑3.隔離治療病人4.觀察接觸者6.疫區內的防護措施5.疫源地管理第15頁,講稿共45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1.確定傳染病性質必須把工作的基礎建立在不明原因的傳染病上需要進行

流行病學調查、

臨床資料分析和實驗室檢驗實驗室檢驗提供關鍵性的證據第16頁,講稿共45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2.確定主要的傳播途徑突發傳染病事件的緊急應對措施,在很大程度上由疾病的傳播方式決定,因此即使一時不能確定傳染病的診斷,首先也必須投入努力,確定疾病主要通過什么方式傳播第17頁,講稿共45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3.隔離治療病人傳染病病人的隔離治療是傳染病性突發事件應急處理中最核心的環節。隔離措施并不一定要在診斷確定后才能進行,相反,只要流行病調查和臨床資料提示有隔離的必要,隔離措施應當盡早進行。第18頁,講稿共45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哪些病人需要隔離?只要是能夠以直接的方式,在人與人之間迅速傳播的傳染病病人,都需要隔離治療。隔離在什么地方?就地、就近原則,避免遠距離運送病人。第19頁,講稿共45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4.觀察接觸者不可將接觸者置于隔離確診病人的病房中接觸者:與傳染病病人發生過實質性的接觸,并且可能已經被感染的人員對接觸者須進行觀察第20頁,講稿共45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必要時,采取區域封鎖和交通控制5.疫源地管理針對疫源地內的重要環節,加強消殺及衛生管理根據情況設定疫源地第21頁,講稿共45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6.疫區內的防護措施防護措施:目的在于保護易感人群藥物預防預防接種防護作裝第22頁,講稿共45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針對傳染源的措施針對傳播途徑的措施針對易感人群的措施二、對疫情的應急處理一、流行病學調查第23頁,講稿共45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針對傳染源的措施

傳染源的無害化措施,是傳染病突發事件應急處理中的重要一環

包括對患者、病原攜帶者及動物傳染源采取的措施。第24頁,講稿共45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對患者(病人)的措施早發現早診斷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針對傳染源的措施第25頁,講稿共45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早發現患者是許多傳染病的主要傳染原,早期發現不僅有利于患者本身的及時診治和康復,而且可以防止其病原體繼續傳播。措施?①開展健康教育②提高診斷水平,減少誤診和漏診③主動發現病人,尤其是輕癥病人④加強檢疫對患者(病人)的措施針對傳染源的措施第26頁,講稿共45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早診斷依據臨床、實驗室檢驗以及流行病學的信息不同傳染病,各診斷方法的作用不同及時確診,醫生的積極性很重要醫生應對第一次沒有確診的發熱病人進行觀察,不管病人是否要求對患者(病人)的措施針對傳染源的措施第27頁,講稿共45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早報告一旦診斷確定,應立即進行傳染病報告。報告時限、報告程序遵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報告責任人:執行職務的醫療人員及

衛生防疫人員報告程序防疫部門衛生主管部門醫療部門第28頁,講稿共45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第29頁,講稿共45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第30頁,講稿共45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第31頁,講稿共45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第32頁,講稿共45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早隔離

隔離是將患者在傳染期內置于不再傳染健康人群的醫療監護環境,防止病原體向外擴散,便于管理和消毒,同時有利于患者的治療、休息和康復隔離的方式應根據當時、當地的條件和傳染病的傳染力不同,可采取住院、家庭和臨時病房隔離。第33頁,講稿共45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需住院隔離治療的有:鼠疫、霍亂、SARS、白喉、病毒性肝炎、乙型腦炎、流行性出血熱、狂犬病、炭疽等可在家庭隔離治療的有:麻疹、百日咳、猩紅熱、流行性腮腺炎、痢疾等臨時病房隔離治療的有:流行時的傷寒、甲型肝炎、流行性感冒、登革熱等應不斷創造條件,擴大住院隔離治療的病種和比例。轉送病人,應根據病情選擇適當的路線和交通工具,轉送路線應該最短,而且安全、平穩、對病人的危害最小。早治療根據相應傳染病的治療常規進行第34頁,講稿共45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對病原攜帶者的措施通過病后隨訪、病史追蹤,進行病原學檢查來發現病原攜帶者。主要檢查的人群:患者的密切接觸者曾患傳染病的人來自疫區的人群飲副食行業人員、賓館服務人員、水源、糞管人員、性亂人員等重點人群也可以通過新生人學、新兵入伍、團體體檢、婚前檢查等發現病原攜帶者。第35頁,講稿共45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病原攜帶者的管理要因病而異,以有關法律、條例、規定、方案為依據限期離境:指國外輸入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采取中西藥物治療,消除病原攜帶狀態:傷寒、痢疾、乙型肝炎病原攜帶者和某些寄生蟲感染者等;調離危害性職業:托幼機構、飲副食行業及其他容易使病原體擴散的職業;健康教育,使其對家庭及密切接觸人群減少和避免造成危害注意有重點的定期隨訪檢查,經2~3次病原檢查陰性時才可解除管理。第36頁,講稿共45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對動物傳染源的措施針對動物采取措施,防止傳染病從動物向人類的傳播①消滅:對所傳疾病危害性大、經濟價值低的鼠類、某些野生動物及狂犬病犬、炭疽病牲畜等可殺滅,然后焚燒或深埋。②隔離治療:對有經濟價值且所傳疾病屬非烈性傳染病的動物,如血吸蟲病的耕牛、布魯氏菌病的牛、羊等,可進行隔離治療,防止在畜群間傳播。③免疫預防:④衛生管理措施:多種家禽、家畜帶有感染性腹瀉病原體,但因攜帶率高,動物數量大,目前只能在飼養、屠宰、加工、銷售等過程中加強管理,減少危害。第37頁,講稿共45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針對傳播途徑的措施對疫源地和污染環境采取措施傳播途徑不同,所采取的措施也不相同腸道傳染病:污染物品、糞便、垃圾、污水的衛生處理以及飲水消毒和個人衛生防護呼吸道傳染病:空氣通風、消毒及個人防護蟲媒傳染病:根據媒介昆蟲的生態習性特點采取不同的殺蟲方法第38頁,講稿共45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消毒:分為預防性消毒和疫源地消毒隨時消毒

終末消毒需要進行終末消毒的傳染病:鼠疫、霍亂、傷寒、副傷寒、細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炭疽、脊髓灰質炎、肺結核等終未消毒前,需要專業人員在流行病學調查的基礎上明確消毒的范圍、物品及消毒方法。甲類傳染病疫源消毒地消毒必須在衛生防疫人員的指導監督下進行嚴格的處理。針對傳播途徑的措施第39頁,講稿共45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殺蟲:其它衛生措施:消滅蚊子、蒼蠅、虱子、跳蚤等媒介昆蟲對腸道傳染病對呼吸道傳染病飲水衛生、飲食衛生、污物處理等通風換氣性傳播疾病嚴格約束個人性行為針對傳播途徑的措施第40頁,講稿共45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針對易感人群的措施保護接觸者(或被傷害者)和易感人群,主要是提高人群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降低感染幾率第41頁,講稿共45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對接觸者的措施:①醫學觀察:觀察期限一般為該病的最長潛伏期:②留驗(隔離檢疫):限制其與他人接觸,并進行檢診、查驗與治療。留驗期為該病的規定檢疫期限。③衛生處理:進行必要的消毒、殺蟲等衛生措施,④預防接種:對潛伏期長于1周的傳染病接觸者可進行自動或被動預防接種。⑤藥物預防:對某些有特效藥物防治的傳染病,必要時可用藥物預防。主要用于密切接觸者。針對易感人群的措施第42頁,講稿共45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對易感人群的措施:①緊急預防接種:對潛伏期較長且有相應疫苗的傳染病。應在短時間內快速突擊完成,以盡快形成新的免疫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