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筇路、科普路再生水管網建設工程環境影響報告表_第1頁
王筇路、科普路再生水管網建設工程環境影響報告表_第2頁
王筇路、科普路再生水管網建設工程環境影響報告表_第3頁
王筇路、科普路再生水管網建設工程環境影響報告表_第4頁
王筇路、科普路再生水管網建設工程環境影響報告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國環評證乙字國環評證乙字第2501號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報批稿)項目名稱:王筇路、科普路再生水管網建設工程建設單位(蓋章):昆明滇池水務股份有限公司編制日期:2016年10月國家環境保護部制一、建設項目基本情況項目名稱王筇路、科普路再生水管網建設工程建設單位昆明滇池水務股份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郭玉梅聯系人陳軼通訊地址昆明滇池旅游度假區湖濱路昆明市第七水質凈化廠內聯系電真63102830郵政編碼650000建設地點昆明市五華區西片區王筇路、科普路北段(海屯路—王筇路段)及昆明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科普路南段(海屯路—科高路段)立項審批部門昆明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準文號昆發改地區(2014)788號建設性質新建√改擴建□技改□行業類別及代碼市政公共設施管理(N7810)占地面積(平方米)--綠化面積(平方米)--總投資(萬元)1080.39其中:環保投資(萬元)39.5環保投資占總投資比例3.66%評價經費(萬元)--預期投產日期2017年2月工程內容及規模:(一)項目背景及任務由來昆明地處長江、紅河、珠江流域的分水嶺地帶,區內無大江大河過境,僅靠大氣循環的降水,通過徑流匯于水庫和天然湖泊,供城市工農業生產和居民生活之用。昆明人均水資源量不足300m3,是全省平均數的1/24、全國平均數的1/10,這一標準遠遠低于國際公認的人均占有水資源的警戒線,甚至低于國內嚴重缺水的京津唐,與嚴重缺水的以色列相差無幾。昆明屬典型的資源性和水質型缺水的城市,是全國14個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城市之一,屬嚴重缺水地區。特別是2009年入汛以來,昆明市降水量極度偏少,至今年3月底,降水總量為1929年有降雨記錄以來同期最少值,出現了秋、冬、春三季特大連旱,百年一遇的特大干旱再次深刻說明了水資源的寶貴。水資源嚴重短缺、城市用水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滇池流域水環境嚴重制約了昆明市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是當前昆明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實現現代新昆明宏偉藍圖急需解決的重點問題之一。此外,滇池治理已經歷經幾個五年計劃,各項水質指標得到了明顯改善,但湖體富營養化及有機污染依然存在,目前草海和外海水質均為劣V類,水污染防治形勢依然嚴峻。為鞏固前期治理成果,進行水污染的全面治理、優化配置水資源,《滇池流域污染防治規劃(2011—2015年)》明確提出滇池流域健康水循環調控措施,建設再生水利用設施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近幾年來,按照《滇池流域污染防治規劃(2011—2015年)》的規劃思路,陸續實施了主城區污水處理廠尾水外排工程和主城再生水處理站及配套管網工程,主城區第一至第六污水處理廠均已建有再生水處理站及配套再生水管網,并已投入運行,再生水用途主要用于市政道路澆灑、市政及小區綠化灌溉、景觀水體回補、沖廁、洗車及部分建筑施工用水。根據《昆明城市再生水利用專業規劃》,昆明第九污水處理廠再生水服務范圍主要為五華西片區。早在污水處理廠建設之初,為避免二次開挖、節省工程投資,該片區就已配合道路建設陸續實施了科新路、海源北路(科新路—滇緬大道)、五華1號路(王筇路—五華3號路)、五華3號路(五華101號路—普吉路)、五華13號路(科技路—普吉路)、五華137號路(五華3號路—王筇路)等道路再生水管網,加上五華18號路(海源北路—海屯路)在建管道,總共約13km,但限于當時實施條件,這些管道尚未連接成系統,尤其是科普路、王筇路再生水干管尚未實施,致使該片區再生水管無法通水,不能發揮其應有工程效益。目前,昆明第九污水處理廠及再生水站已建設完工并投入運行,使得該片區再生水水源有了保證;同時,科普路改造工程和王筇路新建工程也正在緊鑼密鼓的建設之中,為再生水管網建設提供了實施條件。從用水需求上來看,根據云南中水工業有限公司前期調查的再生水客戶及意向客戶情況,科普路、王筇路、海源北路以及五華1號路、3號路等道路沿線有春城慧谷(二期)、云南北美職業學院、春建志達混凝土公司、隅山公園、聯想科技城、綠地云都會、普吉家園、中鐵云時代廣場、固地尚城、國查港等大量再生水意向用戶,此外,大塘村和尹家村等城中村正在改造中,將建設昆明泛亞科技園區,潛在大量再生水需求用戶。綜上所述,建設和完善再生水管網是實現節約水資源、促進滇池流域健康水循環的一項重要舉措,符合《滇池流域污染防治規劃(2011—2015年)》及《昆明城市再生水利用專業規劃》要求。目前,第九污水處理廠及再生水站已完工并投入運行,該廠所服務的五華西片區已建成科新路、海源北路東段以及五華1號、3號路等道路再生水管網,現狀條件較好,另外,云南中水工業有限公司已在該片區開發了數十家再生水用戶,市場較好?,F階段,科普路、王筇路正在建設之中,為避免二次開挖、節約投資,經昆明滇池水務股份有限公司與道路建設單位對接協商,提出配合道路建設同步鋪設王筇路、科普路南段再生水管網,以進一步完善該片區再生水管網,滿足片區再生水需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的有關規定,確定該項目需編制環境影響報告表。昆明滇池水務股份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承擔該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委托書見附件),對本項目建設和運營過程中產生的污染和環境影響進行評價,從環境保護的角度審視“王筇路、科普路再生水管網建設工程”項目建設的可行性。我單位接受委托后,收集調查核實了相關材料,并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對本項目區域進行了現場踏勘,按照環保法律、法規及有關技術導則要求,以《王筇路、科普路再生水管網建設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的內容為依據,編制了《王筇路、科普路再生水管網建設工程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表》,供建設單位上報審查。(二)項目概況1、建設項目概況本項目為“王筇路、科普路再生水管網建設工程”,其中王筇路、科普路北段(海屯路—王筇路段)位于昆明市五華區西片區,科普路南段(海屯路—科高路段)位于昆明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王筇路及科普路均以第九污水處理廠再生水處理站為水源,共新建DN200~300再生水管網共5504m,其中王筇路新建DN300管2834m,DN200管750m,科普路新建DN300管1500m,DN200管420m。管材主要采用PE100型給水用聚乙烯管。本工程擬實施的王筇路、科普路再生水管網屬于昆明主城西片區第九污水處理廠再生水處理站服務范圍,根據《昆明城鎮再生水利用專業規劃》(2010—2020),該片區再生水服務范圍面積約22平方公里,以第九污水處理廠尾水為水源,規劃再生水處理站規模為2.5萬立方米/天,再生水用途主要考慮城市綠化、道路澆灑、沖廁、洗車、景觀河道補水以及部分建筑施工用水。從規劃再生水管網總體布置方案來看,該片區供水系統干管格局為:三橫四縱,三橫主要分布于海源北路、滇緬大道、王筇路,四縱主要分布于科新路—科普路、金川路、普吉路、五華18號路。從規劃的功能來看,本次擬建管道均屬于片區再生水系統的干管。2、具體工程內容(1)王筇路再生水管布置王筇路為東西向規劃新建道路,東起普吉路,西至西三環,道路總長2800m,紅線寬度為40m,為規劃新建道路,目前正在實施。本次王筇路擬新建再生水管DN300管2834m,DN200管750m,東起普吉路,西至西三環,與科普路新建的DN300再生水管、五華1號路現狀DN150再生水管、五華137號路現狀DN200再生水管及五華18號路在建DN300再生水管相連接。(2)科普路再生水管布置科普路為南北向道路,南起科高路,北至王筇路,全長1460m,紅線寬40m,其中海屯路以北段為現狀道路(瀝青路面),海屯路以南段為規劃新建道路,目前正在實施。本項目擬在科普路上新建DN300管1500m,DN200管420m。3、主要經濟技術指標主要經濟技術指標見下表。表1-1主要經濟技術一覽表序號技術名稱該項目采用的指標1管道輸送介質再生水2管道長度再生水管網總長5.504km;3管材PE100級管4管徑DN200~DN3005埋深1.0~2.0m6總投資1080.39表1-2再生水供應明細表序號建設內容再生水來源供應片區名稱再生水用途1科普路再生水管昆明市第九水質凈化廠再生水處理站固地尚城、中鐵云時代廣場、聯想科技城等綠化、景觀2王筇路再生水管中晟溪城、云南藝術學院文華學院、云南旅游外國語學院等4、本項目主要工程總量本工程擬建再生水管網位于王筇路和科普路,共新建DN200~300再生水管網共5504m,其中王筇路新建DN300管2834m,DN200管750m,科普路新建DN300管1500m,DN200管420m。根據以上工程內容,本工程主要建設內容和工程量見表1-3,表1-4。表1-3項目主要建設內容一覽表工程名稱建設項目建設規模備注主體工程科普路再生水管新建DN300管1500m,DN200管420m科高路—海屯路段配合新建道路同步施工,采用開挖埋管施工;海屯路—王筇路段位于現狀道路,采用拖管施工。王筇路再生水管新建DN300管2834m,DN200管750m王筇路再生水管全線采用開挖埋管施工。配套工程排泥濕井在王筇路與科普路、五華1號路、五華137號路及五華18號路交叉口處分別設置一座Φ800mm磚砌排泥濕井,共4座;在科普路與王筇路、科普路與科高路交叉口分別設置1座Φ800mm磚砌排泥濕井,共2座。/取水井本工程共設置取水裝置8個,其中王筇路設置6個,西三環交叉口設置2個,金川路口設置2個,普吉路口設置2個;科普路設置2個,海屯路口設置1個,王筇路口設置1個。主要布置在主要道路的交叉路口,方便灑水車就近取水?;謴凸こ倘诵械阑謴涂破章繁倍危êM吐贰躞搪范危┩泄苁┕ば枰鸪糠秩诵械缆访?,施工后填方均使用青石板恢復路面。恢復面積共2560m2,其中王筇路約為2310m2;科普路段約為250m2。綠化恢復本項目王筇路及科普路南段(科高路—海屯路段)配合新建道路同步施工,采用開挖埋管施工的方式,施工完畢后需進行地被及草皮恢復,品種待定,具體由道路建設單位進行設計及恢復。王筇路、科普路再生水管網主要工程數量分別見表1-4、1-5。表1-4王筇路再生水管網主要工程數量表序號名稱規格(mm)材質單位數量備注1鋼管DN300,壁厚8mm鋼m50安裝于下穿鐵路綜合管溝2PE100給水管DN300,PN10聚乙烯m2784配合新建道路開挖埋管施工,熱熔連接3PE100給水管DN200,PN10聚乙烯m750配合新建道路開挖埋管施工,熱熔連接4蝶閥DN300,PN10成品個10安裝于主管5蝶閥DN200,PN10成品個20安裝于主管及支管6蝶閥DN100,PN10成品個6安裝于水表前端7排氣閥DN50,PN10成品個8安裝于主管8閘閥DN50,PN10成品個8安裝于排氣閥前端9排泥閘閥DN100,PN10成品個4安裝于排泥管10水表DN100,PN10成品個6安裝于取水栓前端11取水栓DN100,PN10成品個612雙法蘭伸縮接頭DN300,PN10成品個1013法蘭伸縮接頭DN200,PN10成品個2014三通DN300×200,PN10聚乙烯個201三通DN300×100,PN10聚乙烯個617排氣三通DN300×50,PN10聚乙烯個818泄水三通DN300×100,PN10鋼個419四通DN300×200,PN10聚乙烯個120法蘭DN300,PN10鋼個2021法蘭DN200,PN10鋼個4022法蘭DN100,PN10鋼個1223法蘭DN50,PN10鋼個824法蘭盤堵DN200,PN10鋼個20表1-5科普路再生水管網主要工程數量表序號名稱規格(mm)材質單位數量備注1PE100給水管DN300,PN12.5聚乙烯m1140位于現狀道路拖管施工,熱熔連接2PE100給水管DN300,PN10聚乙烯m360配合新建道路開挖埋管施工,熱熔連接3PE100給水管DN200,PN12.5聚乙烯m254預留支管,位于道路拖管施工,熱熔連接4PE100給水管DN200,PN10聚乙烯m62配合新建道路開挖埋管施工,熱熔連接5蝶閥DN300,PN10成品個3安裝于主管6蝶閥DN200,PN10成品個10安裝于預留支管7蝶閥DN100,PN10成品個2安裝于水表前端8排氣閥DN50,PN10成品個29閘閥DN50,PN10成品個2安裝于排氣閥前端10排泥閘閥DN100,PN10成品個1安裝于排泥管11水表DN100,PN10成品個2安裝于取水栓前端12取水栓DN100,PN10成品個213雙法蘭伸縮接頭DN300,PN10成品個314雙法蘭伸縮接頭DN200,PN10成品個1015三通DN300×200,PN10聚乙烯個1016三通DN300×100,PN10聚乙烯個217泄水三通DN300×100,PN10鋼個218排氣三通DN200×50,PN10聚乙烯個219法蘭DN300,PN10鋼個620法蘭DN200,PN10鋼個3021法蘭DN100,PN10鋼個822法蘭DN50,PN10鋼個223法蘭盤堵DN200,PN10鋼個10備注:王筇路及科普路均以第九污水處理廠再生水處理站為水源。5、布置方案(1)王筇路再生水管布置本次王筇路新建再生水管東起普吉路,西至西三環,與科普路新建DN300再生水管、五華1號路現狀DN150再生水管、五華137號路現狀DN200再生水管及五華18號路在建DN300再生水管相連接。由于王筇路為規劃新建道路,建設條件較好,沿線新開發的再生水用戶較多,因此考慮單側布管于道路北側,主管管徑為DN300,全長約2834m,主管布置于綠化帶下,在規劃路口及每隔200m左右預埋一根DN200支管至道路南、北側紅線外,以便于今后用戶接水。項目建成后,王筇路再生水管網主要為周邊的中晟溪城、云南藝術學院文華學院、云南旅游外國語學院等再生水意向用戶提供再生水。根據該項目的實際情況,本次設計按昆明市2011-2013城市道路實施計劃提供的方案,通過與道路建設單位及設計單位對接,再生水管橫斷面布置如下圖。圖1-1王筇路再生水管橫斷面布置圖王筇路再生水管道主要設計參數如下表:表1-6王筇路再生水管主要設計參數表序號管段管徑(mm)管長(m)設計流量(L/S)管道流速(m/s)管道工作壓力(Mpa)1西三環—金川路DN300117646.900.890.12—0.262金川路—科普路DN30070840.860.740.26—0.283科普路—普吉路DN30095024.250.660.27—0.29(2)科普路再生水管布置本次科普路新建再生水管南起科高路連接科新路現狀DN500再生水管,北至王筇路連接王筇路新建DN200再生水管,主管采用單側布置,全長約1500m,管徑為DN300,根據道路綜合管線布置情況,主管布置于道路西側綠化帶下,在規劃路口及每隔200m左右預埋一根DN200支管至道路東側,以便于今后用戶接水。項目建成后,科普路主要為區域周邊的聯想科技城、中鐵云時代廣場、固地尚城等大量再生水意向用戶提供再生水??破章吩偕軝M斷面布置如下圖。圖1-2科普路再生水管橫斷面布置圖科普路再生水管道主要設計參數如下表:表1-7科普路再生水管主要設計參數表序號管段管徑(mm)管長(m)設計流量(L/S)管道流

(m/s)管道工作壓力(Mpa)1科高路—海屯路DN300860122.351.020.35—0.452海屯路—王筇路DN30064097.050.880.27—0.35(3)再生水集中取水點方案再生水輸配水管上應設置取水點,以便城市綠化和道路清掃等用水取水。每個取水口設置測量裝置,以便再生水的計量和收費。本項目再生水主管每隔1公里左右設置一個固定取水裝置,以便市政道路綠化和道路清掃的水車取水。取水裝置主要由取水栓、水表、閥門組成,以便取水裝置的維護以及再生水計量。本工程共設置取水裝置8個,其中王筇路設置6個,西三環交叉口設置2個,金川路口設置2個,普吉路口設置2個;科普路設置2個,海屯路口設置1個,王筇路口設置1個。表1-8再生水管道取水裝置設置序號道路名稱單位數量備注1王筇路個6西三環交叉口設置2個,金川路口設置2個,普吉路口設置2個。2科普路個2海屯路口設置1個,王筇路口設置1個。合計86、新舊管網連接本次工程實施的再生水管道需要與已建的再生水管道連接:已建管道末端均設置有閥門以及法蘭盤堵,新建管道與已建管道可采用法蘭連接;新建管道與已建管道連接時,可在已建再生水管道上旁開三通后法蘭連接。7、施工管材(1)管材選擇通過比選,PE管具有良好的物理機械性能,水力條件優越,抗壓能力較強,抗滲漏能力強,重量輕,無需進行防腐,運輸及施工速度快等優點。本工程擬實施的王筇路、科普路大部分再生水管與道路建設同步施工,涉及多家管線單位同時交叉施工,對管線鋪設工期要求較為嚴格,部分管道涉及穿越鐵路和位于現狀道路施工,將采用拖管施工,因此本工程再生水管采用PE管更為合理。近幾年云南中水工業有限公司實施的再生水管大部分采用PE管,性能可靠、運行效果良好。因此本工程再生水管管材才采用PE管,局部明敷或覆土不能滿足要求地段采用鋼管。(2)管道結構根據水力計算,本工程管道工作壓力為0.12~0.45Mpa,因此管材公稱壓力等級采用1.0Mpa,PE管選用PN10。本工程涉及穿越鐵路段采用鋼管,安裝于道路工程穿越鐵路的綜合管溝內,管徑為DN300,長度約50m。(3)管道接口根據前面管材的比選,本工程主要采用PE管,熱熔連接;對于小管徑及壓力低的管,采用給水PE管和鋼絲網骨架塑料(聚乙烯)復合管,能適應各種地質,適應不均勻沉降,衛生、防腐要求條件好,能減輕工程造價和施工難度,因此管道最終擬采用PE100級管。管道采用熱熔連接,PE100級管無需作防腐處理。(4)管道基礎本工程再生水管主要位于現狀道路,部分位于新建道路,位于現狀道路采用拖管施工,無需作基礎處理,位于新建道路管道采用同步開挖施工,由于路基已作處理,能滿足管道承載力要求,因此無需作特殊地基處理,開挖埋設PE管采用中粗砂基礎,管底鋪設15cm,壓實度要求達到90%以上。8、附屬措施為了保證再生水管道運行暢通、安全供水,并使管道維護檢修方便,防止在管道中出現氣阻或發生負壓,影響輸水質量,還需要在再生水管道中設置閥門、排氣閥、排泥閥等,這些設備的合理設置是保證管道運行暢通、安全供水必要保證。檢修閥及閥門井為了保證各管段檢修時不影響其它管段供水安全性,每隔500m左右或在管道分叉、穿越障礙等重要節點處設置檢修閥門,采用法蘭式蝶閥,手動操作,每個蝶閥前端配套安裝一個雙法蘭伸縮接頭。閥門井采用矩形鋼筋混凝土蝶閥井,采用立式安裝,蝶閥安裝及閥門井做法參照國家標準圖集“07MS101-2”。②排氣閥和排氣閥井在管道的隆起點上,設置排氣閥,用于排除管內積聚的空氣,并在管道需要檢修、放空時進入空氣,保持排水通暢;同時,在產生水錘時可使空氣自動進入,避免產生負壓。選用DN50單口排氣閥,每個排氣閥前端配套安裝一個DN50閘閥,以便于排氣閥檢修。排氣閥井采用矩形鋼筋混凝土排氣閥井,排氣閥安裝及排氣閥井做法參照國家標準圖集“07MS101-2”。③排泥閥和排泥閥井在管道下凹處及閥門間管段的最低處設置排水管和排水閘閥,以便排除管內沉積物或檢修時放空管道。排水管與母管底部平接并具有一定坡度,就近排至河道水體或雨水檢查井。排泥閥采用閘閥,排泥閥井采用矩形鋼筋混凝土閘閥井,排泥濕井采用磚砌圓形排泥濕井,排泥閥安裝及排泥閥井、排泥濕井做法參照國家標準圖集“07MS101-2”。④預留管道路單側布置給水管時,為便于再生水管對側用戶接管,避免破路,應在路口處預埋過街管;在規劃路后或每隔200m左右預留DN200支管,以便于今后用戶接管。預埋支管均設置一個蝶閥,并延伸至境外2m左右,再安裝法蘭盤堵。⑤管道穿越障礙物的措施本工程王筇路再生水管涉及穿越鐵路,該鐵路為市內交通米軌,由于道路設計單位已設計有一條2m×1.5m鋼筋混凝土綜合管溝下穿鐵路,根據前期對接,再生水管可敷設在該管溝內。因此本工程再生水管將不再單獨穿越鐵路,在過鐵路段,采用一根DN300管從綜合管溝下穿鐵路,穿越管段采用鋼管明敷,兩端設置檢修閥門。圖1-3再生水管穿越鐵路設計示意圖8、施工工藝A.施工方式王筇路再生水管全線采用開挖埋管施工;科普路再生水管:科高路—海屯路段配合新建道路同步施工,采用開挖埋管施工;海屯路—王筇路段位于現狀道路,采用拖管施工。B.開挖埋管施工1、溝槽開挖溝槽的寬度應便于管道鋪設和安裝,便于地下水排出。溝槽底的最小寬度b應按以下公式計算確定:b≥D1+2B,式中b——溝槽的最小寬度(mm);D1——管外徑(mm)B——管道一側工作寬度(mm),按400mm計。溝槽開挖采用放坡開挖,坡比建議為1:0.33,但需根據現場土質情況和施工條件酌情調整,以保證施工安全。綜合考慮溝槽的土質、地下水位、開槽斷面、荷載條件等因素,溝槽開挖深度超過1.5m時,采取木擋土板支撐措施。2、溝槽回填PE管墊層采用150mm厚的中粗砂墊層,管底至管頂以上500mm采用中粗砂分層回填,管頂以上500mm至路面結構層采用碎石土回填,根據《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8-2008)的有關規定,管道兩側回填土壓實度應達到90%以上,管頂0.5m以內采用人工分層回填壓實,壓實度應達到85%以上,管頂0.5m以上壓實度要求達到93%以上。若位于綠化帶表層0.5m采用適宜種植的原土自然回填,并預留沉降余量。橫穿道路管道,若覆土小于1.0m,則采用C25混凝土包封至管頂以上0.5m加固處理。C.拖管施工本工程科普路(海屯路—王筇路)再生水管位于現狀道路,為避免大面積開挖道路,考慮采用拖管施工。拖管材料采用PE管。(1)擬采用拖管施工地段(科普路)工程地質情況根據道路建設單位提供的工程地質勘查資料,工程擬建區域主要為第四系人工填土層(Qml)雜填土,第四系沖洪積(Qal+pl)粘土、圓礫、礫砂。各土層工程特性簡述如下:①雜填土:褐黃、灰黑色,松散~稍密,稍濕。成分主要由粘性土夾少量碎石、碎磚、碎瓦片及有機質等組成。局部夾雜填土薄層。結構松散,成分不均。主要為砼地坪及舊建筑物回填土,局部上部有20cm多為砼地面;多數為老填土,少量為新近1年的填土。②粘土:灰黃、褐黃色雜褐紅色(褐紅色面積較大的分布主要在場地的西南角)??伞菜?。飽和。中~高壓縮性。切面較光滑。含少量黑色鐵錳質結核及細小礫石顆粒。干強度高,韌性好。②-1粘土:褐黃色??善浰?。飽和。高壓縮性。含少量粉土薄層。干強度高,韌性好。③圓礫:灰、灰黃色。中密,局部密實。濕。礫石成份石英、灰巖、砂巖等。粒徑一般10~80mm,最大200mm,局部夾卵石薄層。亞圓~圓形,充填物主要為粗中砂及粘性土。③-1有機質粘土(泥炭質土):褐黑、灰黑色。軟~流塑。飽和。超高壓縮性。高含水量,高孔隙比。含較多有機質(含量2.0~38.7%,平均10.7%)。含較多腐爛植物碎片及少量細小礫石顆粒。干強度高,韌性好。③-2粉土:灰褐色,稍密,濕。含較多腐爛植物碎片及少量細小礫石顆粒。多呈薄層狀或透鏡體狀產出。③-3(粉質)粘土:灰褐色??蓗硬塑。飽和。中壓縮性,偶夾高壓縮性。切面較光滑。含少量腐爛植物碎片及粉土團塊。稍具光澤,干強度高,韌性高。多呈薄層狀或透鏡體狀產出。④礫砂(含礫粘土、圓礫):蘭灰、灰黃色為主,帶褐灰、青灰色。稍~中密。濕。礫石成份石英、灰巖、砂巖等。亞圓~圓形,充填物主要為粘性土及少量粗細砂。④-1粘土:褐灰、灰黃色??伞菜?。飽和。中壓縮性。切面較光滑。含少量粉土團塊、礫石,局部夾含礫粘土薄層且與粘土呈互層狀,偶含姜結石硬塊。干強度高,韌性好。④-2粉土:褐灰色、灰色,密實,濕。中壓縮性。含少量腐爛水草碎片及粉砂團塊。切面較粗糙,搖振反應輕微,干強度低,韌性低。表1-9各土層主要物理力學指標建議表土層編號土的名稱土的狀態IL或e天然重度ρKN/m3壓縮模量Es1~2MPa承載力特征值fk(KPa)范圍值平均值②粘土IL=0.05~0.7117.16.0150IL=0.34②-1粘土IL=0.33~0.9116.83.070IL=0.71③圓礫中密21.0*12.0*200③-1泥炭質土IL=0.57~1.2814.82.560IL=0.90③-2粘土IL=0.07~0.8817.26.0140IL=0.39③-3粉土e=0.7818.88.0150e=0.78④-1粘土IL=0.00~0.6517.87.0160IL=0.20④圓礫中密21.011.0*210④-2粉土e=0.63~0.7919.58.3150e=0.70注:“*”者為經驗值參照昆明類似工程經驗,對于DN300管而言,單段拖管施工距離一般為120~160m,埋深為2~5m,根據工程地質資料,本工程拖管施工管道主要位于土層②粘土、②-1粘土中,利于拖管擴孔和牽引。再結合鄰近的科新路拖管施工經驗來看,本工程科普路管道采用拖管施工是可行的。(2)拖管工藝簡介拖管施工是一種較為成熟的非開挖敷設管線技術,近幾年已在昆明給水工程、排水工程、再生水工程、電力、電信以及煤氣管道工程中得到大量推廣使用并取得成功經驗。拖管適用于穿越街道、公路、鐵路、河道、埋深大開挖不經濟或無法開挖以及不宜開挖作業的地段,它具有對影響交通小、對環境影響小、施工周期短,容易控制、施工安全等優點。拖管施工的基本原理:采用水平定向鉆進技術施工導向孔經過一次或幾次回拉擴孔施工達到設計要求孔徑,再進行拖管施工完成管道的敷設。拖管施工的主要步驟:根據工藝施工要求開挖工作井,接收井導航儀器標定管線位置導向孔施工回拖擴孔直至擴到工藝要求的孔徑拖管敷設9、施工三場布設情況(1)料場和棄渣場本項目不專門設置棄渣場。施工過程中固體廢物主要是路面開挖和管道鋪設過程中產生的廢棄土石、建筑垃圾。由于項目施工地點分散,工程量較小,施工周期短,因此,本工程全部施工過程中的廢棄土石、建筑垃圾,臨時堆放在施工場地,當天施工結束后立即清運。項目廢棄土石方、建筑材料全部委托有資質的單位清運處置,日產日清。(2)施工場地本項目施工沿路進行,且管線原材料就近在當地就可以購買,不需要大量的貯存,需要的時候直接從商家運輸至開挖好溝槽兩邊材料堆放場設置在管線相對較近且交通方便的場地,根據建設單位提供資料本項目不設材料堆放地。(3)施工營地本項目施工區域主要集中在昆明市主城區,項目不設施工營地,不設食堂,不設宿舍。施工人員食宿依托社會化結構解決。(三)投資總額根據《王筇路、科普路再生水管網建設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項目總投資為1080.39萬元,其中78.76萬元為工程預備費,但尚未明確項目環保投資,本環評建議環保投資約39.5萬元,占總投資的3.66%,此部分費用包含在工程預備費中。環保投資主要用于施工過程中的圍擋設置、灑水抑塵、噪聲防治、渣土運輸、施工廢水沉淀池建設、施工廢水的輸送、施工后綠化恢復等;項目運營期,再生管網無廢氣和噪聲產生。環保投資明細見表1-10。表1-10環保投資明細項目(本環評建議)金額(萬元)項目(本環評建議)金額(萬元)圍擋設置(施工期)2.5灑水抑塵(施工期)2噪聲防治(施工期)7渣土運輸(施工期)10沉淀池(施工期)8綠化(施工期)10(四)人員安排本項目主要涉及范圍為昆明市五華區西片區王筇路、科普路北段(海屯路—王筇路段)及昆明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科普路南段(海屯路—科高路段)再生水管網建設。項目完成后運營期的管線維護檢修、綠化澆灑管道的全面維護與管理等工作,委托云南中水工業有限公司管理,員工不在項目內食宿。故本項目不包含運營期檢修及維護人員的安排。(五)項目進度本項目建設期預計為6個月(包括前期可研報告等前期工作開展),即2016年9月至2017年2月。項目目前正在進行前期設計等準備工作,尚未開始施工,具體進度計劃安排如下:表1-11施工進度表工作階段時間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及前期審批2016年9月施工圖設計及圖紙審查2016年10月施工及設備采購招投標2016年11月施工及設備安裝2016年12~2017年1月竣工驗收投入使用2017年2月與本項目有關的原有污染情況及主要環境問題:1、相關工程介紹及與本項目的銜接關系與本項目關系較為密切的在建工程主要有王筇路道路新建工程和科普路南段(科高路—海屯路)道路新建工程。王筇路東起普吉路,西至西三環,道路總長2800m,紅線寬40m,為規劃新建道路,目前正在實施路基;科普路南段南起科高路,北至海屯路,全長360m,紅線寬40m,目前正在實施路基。圖1.1王筇路施工現場圖1.2科普路施工現場王筇路和科普路南段道路建設工程將為本項目再生水管的實施提供了基礎條件,再生水管與道路建設同步實施,有利于再生水管和其他綜合管線統籌布置,有利于降低工程造價。同時再生水管的建設也將為王筇路、科普路市政綠化、道路澆灑提供水源。2、本工程擬建再生水管與規劃再生水系統的關系本工程擬實施的王筇路、科普路再生水管網屬于昆明主城西片區第九污水處理廠再生水處理站服務范圍,根據《昆明城鎮再生水利用專業規劃》(2010—2020),該片區再生水服務范圍面積約22平方公里,以第九污水處理廠尾水為水源,規劃再生水處理站規模為2.5萬立方米/天,再生水用途主要考慮城市綠化、道路澆灑、沖廁、洗車、景觀河道補水以及部分建筑施工用水。從規劃再生水管網總體布置方案來看,該片區供水系統干管格局為:三橫四縱,三橫主要分布于海源北路、滇緬大道、王筇路,四縱主要分布于科新路—科普路、金川路、普吉路、五華18號路。從規劃的功能來看,本次擬建管道均屬于片區再生水系統的干管。一般而言,對于再生水供水系統的建設,通常優先實施干管,再根據完善次干管及支管。但在實際實施過程中,應當綜合考慮建設的需求、建設條件等因素,因此再生水規劃僅能起到總體指導意義,實際建設中不能一味按部就班照搬規劃,在今后管網建設和完善時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水力計算適當調整。3、本工程所屬片區再生水設施現狀及主要存在問題圖1-4已建、在建再生水管網分布示意圖(注:圖中綠色實線為已建再生水管,品紅色實線為在建再生水管)本項目擬實施的王筇路、科普路再生水管位于主城五華西片區及昆明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屬于第九污水處理廠再生水處理站服務范圍。第九污水處理廠位于昌源北路與科新路交叉口西南側,占地42畝,是繼昆明市第十污水處理廠后建設完成的云南省第二座地下式水污水處理廠,納污范圍主要是可新路、北二環以北片區,服務面積約22平方公里,服務人口32萬,設計處理規模10萬立方米/天,采用MBR膜處理工藝,工程于2014年1月9日實現通水試運行,出水水質主要指標優于國家一級A標準。污水處理廠內配套建有再生水處理站一座,位于廠區西廁,位于地下10m左右,現狀設計處理規模為2.5萬m3/d,再生水處理站利用污水處理廠尾水作為水源,建有一座消毒池和一座加壓泵站,泵站設計揚程為60m,消毒采用二氧化氯接觸消毒。因此該片區水源已有保障。近年來,為避免二次開挖、節省工程投資,該片區已配合道路建設陸續建有科新路、海源北路(科新路—滇緬大道)、五華1號路(王筇路—五華3號路)、五華3號路(五華101號路—普吉路)、五華13號路(科技路—普吉路)、五華137號路(五華3號路—王筇路)等道路再生水管網約9.7km,另外,五華18號路(海源北路—海屯路)約有3.3km再生水管正在建設。主要存在問題:限于當時的實施條件,第九污水處理廠再生水處理站配套供水管網系統極不完善,已建再生水管網零散分布,不成系統,尤其科普路、王筇路再生水干管尚未實施,致使該片區現狀再生水管無法通水,不能發揮其應有工程效益。二、建設項目所在地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簡況自然環境簡況(地形、地貌、地質、氣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樣性等):1、地理位置本項目位于昆明主城范圍內。昆明位于中國西南云貴高原中部,南瀕滇池,三面環山,地處金沙江、珠江、紅河三大流域分水嶺地帶。昆明市區主城東、西、北三面環山,南臨滇池,主城中心區平均海拔1891m(黃海高程)。昆明地處東經102°11′~103°40′,北緯24°23′~26°21′之間,東與曲靖市的會澤、沾益、馬龍、陸良4縣接壤,西與楚雄州祿豐、武定兩縣及玉溪市的易門縣相連,南與紅河州的瀘西、彌勒兩縣及玉溪市的江川、澄江、峨山、紅塔4縣、區毗鄰,北與四川省會理、會東2縣隔金沙江相望,與1省,4個州、市,15個縣、區交界。王筇路、科普路再生水管網建設工程主要內容為昆明市五華區西片區王筇路、科普路北段(海屯路—王筇路段)及昆明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科普路南段(海屯路—科高路段)再生水管網建設。王筇路地理坐標為E102°38'38",N25°5'48",科普路地理坐標為E102°39'18",N25°5'31"。表2-1項目所屬區一覽表序號片區名稱供應主體所屬區1王筇路主要供應中晟溪城、云南藝術學院文華學院、云南旅游外國語學院等五華區2海屯路—王筇路段主要供應聯想科技城、中鐵云時代廣場、固地尚城等五華區3海屯路—科高路段昆明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本項目分布區域位置如下圖所示:圖2.1項目區域位置圖(綠色實線表示已建再生水管道路,品紅色實線表示在建再生水管道路,紅色實線表示本項目擬建再生水管道路)2、地形地貌昆明市的核心地帶是滇池流域,四周群山環抱,地勢西高東低、北高南低。東北方向主要有三尖山、麥來山、大五山;東南方向有向陽山、梁王山、貓鼻子山,西北面及西面為老鴉山、野貓山、大青山等。東西最大橫距152km,南北縱距237.5km,全市國土面積2.11萬km2,其中丘陵、山地占88%,平地占10%,湖泊占2%。昆明市區主城東、西、北三面環山,南臨滇池,主城中心區平均海拔1891m(黃海高程)。周圍群山海拔高度在2200~2800m之間,中部為滇地盆地,海拔在1888~1950m之間,盆地中匯集水源形成了滇池,滇池分為內海、外海兩部分,外海即滇池的主體,內海又稱草海。滇池以東,昆勐公路以西的湖壩地帶,屬新生界的陷落地塊,第三系地層不整合于基地上,上面覆蓋第四系地層,以湖相沉積為主,海拔1888至1910米。南部有孤山,山體一股是由元古界震旦系,古生界寒武系、二疊系,中生界侏羅系等地層組成。昆勐公路與2000米等高線之間的丘陵地區是構造運動的斷裂下陷地帶,在古生界的古地層上,沉積了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地層,以河湖混合相沉積為主,海拔在1910至2000米。部分地帶受地質構造的影響向上隆起,呈波狀起伏,丘盆相間,低山孤立,山體多由古生界寒武系、石炭系、二疊系、中生界侏羅系等地層組成。2000米等高線以東的山地,屬構造斷塊隆起的山脈,由于幾組斷層長期經受擠壓力的作用,地層成條帶狀皺褶,出露的巖層破碎嚴重,形成巖溶山地。海拔2000至2800米一些較平緩的山頂或山谷中有石芽溶溝,溶蝕凹地和落水洞等比較發育。梁王山系山形陡峭,溝谷深且有第四系冰川活動痕跡,山兀山內、粱王山系主要由古生界寒武系、泥盆系、石炭系、二疊系、中生界侏羅系等地層組成。3、地質結構昆明位于揚子準地臺西部,川滇臺背斜與滇東臺褶帶之交匯部位,區域上重要的三級構造單元分界斷裂—普渡河~滇池南北向斷裂(西山斷裂)順滇池西部邊緣縱貫,以此斷裂為界,分為東西兩個構造區,西區以寬緩褶皺為主,主要構造線近東西向,斷裂次之;東區以斷裂為主,主要構造線近南北向,少量褶皺,擬建場地則位于東構造區。區域主要的構造形跡有:走向南北的昆明西山斷層、蛇山斷層、黑龍潭—官渡斷層。(1)昆明西山斷層是本區最主要、具控制性的斷裂構造,在昆明盆地基本伏于第四系沉積層及滇池水域之下,大體沿滇池西岸邊水下通過,長度大于37km;斷層面向東傾斜,傾角較陡,物探推斷傾角60°~80°,斷層線走向350°~20°,斷裂平面呈舒寬緩波狀,破碎帶寬達數百米。該斷層分為東、西兩個分枝,東枝在王家橋~大觀樓一線隱伏于覆蓋層之下,據物探資料該斷層為西傾的壓性斷層;西枝(主干斷層)為向東陡傾的張性斷層,而北段為東傾高角度的壓性斷層,說明該斷層遭受多次運動改造,從斷層的發育史及挽近期活動遺跡看,主干斷層力學性質為先壓后張的多反復斷層,它的活動對昆明盆地的形成發展、演化起著主導的控制作用。(2)蛇山(鐵峰庵)斷層縱列于桃園向斜及蛇山背斜之間,由蛇山向南延伸至鐵峰庵,南端在大觀樓與南壩之間隱藏于覆蓋層之下。斷層面傾向東,傾角60°~75°,壓性斷層。(3)黑龍潭—官渡斷層為昆明盆地內次級控制性斷裂,張性斷層,北端在大哨—石關一帶斷面傾向東,傾角70°;石關以南斷層分兩支,東支為主干部分,沿黑龍潭、關上南延至官渡以遠入滇池。西支經茨壩南延昆明北京路至南壩入滇池,斷層面傾向東。兩支斷層聯合構成了龍頭街—小河咀寬200~800m的新生代凹陷。擬建場地位于東構造區,黑龍潭—官渡斷層的東面,據區域資料,未有規模較大的隱伏斷層從擬建場地通過。4、氣候及氣象情況項目所在區域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氣候溫和,日照長。多年平均氣溫14.9℃,極端最高氣溫31.5℃,極端最低氣溫-7.8℃,最熱月(6月)平均氣溫19.9℃,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8.2℃。全年無霜期285.7d。多年平均降水量1011.2mm,降水集中在5-10月,占總降水量的80%左右,年平均降雨日數134.6d。主導風向為西南風,頻率20%,靜風頻率31%,平均風速2.1m災害性天氣主要有低溫寒害、干旱、霜凍、冰雹。低溫冷害出項在3月。干旱以春夏季居多。冰雹多發生于春季(2-4月)和初秋(8月)。5、水文(1)河流水系昆明市地處長江、珠江、紅河三江水系的分水嶺地帶,河流眾多,全市水域面積3.5萬多公頃,有大小河流百余條,南面瀕臨滇池。流經項目區域的河流主要有2條,從北、東、南三面呈向心狀注入滇池,由北向南順時針依次為:西邊小河、新運糧河、老運糧河。新運糧河為滇池草海主要補水河流之一,新運糧河在龍院村至成昆鐵路段被稱為中干渠,長5.72km,匯水面積28.7km2。河渠已整治,河道布置在海源中路的中軸線上。自海源北路頂端龍院村,承接西北沙河、原小路溝上端來水和普吉村以下田間雨水,沿海源中路一直南下,在梁家河洗車場納海源河東支,在中央糧庫及成昆鐵路旁與西邊小河(海源河西支)匯合后入新運糧河。表2-2項目區域河流水系基本情況表序號河流河長(km)干流河寬變幅(m)控制面積(km2)發源地注入地及注入方式主要支流(渠)1西邊小河6.037~825.6海源寺入新運糧河白龍河2新運糧河19.71~1583.4五華區車頭山自流入草海西邊小河3老運糧河11.31~2018.7王家橋自流入草海七畝溝、小路溝(2)湖泊主城區涉及主要湖泊為滇池,滇池是我國第六大淡水湖泊,被譽為云貴高原“明珠”,湖岸線長163km,在水位1886.5m時,平均水深4.4m,湖面面積300km2,湖容為12.9億m3。滇池北部有一長堤將其分為南北兩個水域,北水域為內湖,稱草海,南水域為滇池主體,稱外海,兩者各有一個出口,分別為西北端的西園隧洞和西南端的??陂l。有20多條主要入湖河流呈向心狀注入滇池,多年平均入湖水資源量為9.74億m3,扣除湖面蒸發量4.44億m3,多年平均實際入湖水量為5.3億m3,再扣除沿湖工農業耗水量1.3億m3,多年平均出湖水量為4.0億m3。滇池水出西園隧洞和??陂l,經螳螂川、普渡河匯入金沙江。滇池具有防洪、供水、水產、航運、旅游、湖泊生態環境等諸多功能,其中蓄洪排洪是其主要功能之一。滇池流域雨季集中,干濕季分明。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935mm,降水年內分配不均,年際變化大。建國以來曾發生過1958~1960年、1987~1989年兩次連續三年的枯水期。表2-3滇池特性表序號名稱單位數量備注1流域面積km229202多年平均入湖水資源量億m39.743實測最低水位m1885.051960年5月4實測最高水位m1887.501966年10月5百年一遇洪水位m1887.746五十年一遇洪水位m1887.637二十年一遇洪水位m1887.50《滇池保護條例》法定8正常蓄水位m1887.40《滇池保護條例》法定9汛期限制水位m1887.10《滇池保護條例》法定10最低工作水位m1885.50《滇池保護條例》法定11最低對策水位m1885.20《滇池保護條例》法定12正常蓄水時湖水面積km230913總庫容億m316.8(百年一遇洪水位)14正常蓄水位以下庫容億m315.615最低工作水位庫容億m39.9表2-4滇池多年平均水資源量表(單位:萬m3)統計參數不同保證率水資源量均值CvCs/Cv20%50%80%95%974000.3221220009410070700524006、生態環境評價區域地處滇中高原區,原生植被為亞熱帶半濕潤常綠闊葉林,這一類型植被主要是以滇青岡、高山栲、滇石櫟、黃毛青岡、元江栲等殼斗科樹種為優勢種。但是由于人們長期的生產和生活活動的影響,規劃區內已經沒有原生植被存在。項目建設區為昆明市主城區,人口密度大,人為開發程度高,屬于城市生態環境。社會環境簡況(社會經濟結構、教育、文化、文物保護等):1、社會經濟、人口昆明市歷史悠久,是滇文化的發源地,全國首批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以特有的四季如春的氣候條件,被譽為“春城”,聞名全國。昆明市是云南省的省會,中國西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我國重要的旅游、商貿城市。昆明市行政轄區包括一市(安寧)、五區(五華、盤龍、官渡、西山、東川(飛地))、八縣(祿勸、富民、呈貢、嵩明、尋甸、宜良、石林、晉寧),市域總土地面積為21111km2。昆明主城區是全省、全市工業、商業、金融、政治、教育、科研、文化、衛生中心,主要包括盤龍區、五華區、官渡區和西山區的大部分。本項目所涉及的王筇路及科普路位于五華區。五華區:華山街道辦事處,面積3.9平方千米,人口約8.30萬人,轄16個社區:洪化橋、水晶宮、華山西路、翠湖南路、文林、北門、圓西、云南大學、天君殿巷、錢局、云師大、云南民族大學、圓通東、桃園、蓮花池正街、華山。轄區東起盤龍江,與盤龍區隔江相望;南連金碧路、西壩路經環城西路轉人民西路,與西山區毗鄰;西與西山區團結街道辦事處接壤;西北與富民、嵩明兩縣交錯相接,并在富民縣境內有兩塊飛地。轄區總面積381.6平方千米,其中建成區面積40.86平方千米。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形地貌復雜多樣,海拔1670~2527千米,平均海拔1887千米。區內有玉帶河、沙朗河、西北沙河、迤六瓦恭河等主要河流。下轄護國、大觀、華山、龍翔、豐寧、蓮華、紅云、黑林鋪、普吉、西翥10個街道辦事處,88個社區居民委員會,214個村(居)民小組。區機關駐華山西路1號。2013年年末常住人口86.3萬人,戶籍人口62.64萬人。在戶籍人口中,農業人口194人,占0.03%,少數民族84676人,占13.5%。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2261人,戶籍人口自然增長率為4.5‰。昆明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昆明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1992年經國務院批準建立的全國53家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之一,總規劃面積11.5平方公里,由新建區、金鼎科技園、云南民辦科技園和科技街等部分組成。作為云南省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基地和外向型經濟的重要窗口,昆明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充分發揮云南省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經過近十年的建設發展,園區已形成以生物技術和生物醫藥工程、電子信息技術、光機電一體化、新材料技術為主導的產業發展方向,為云南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2014年,昆明高新區完成財政總收入38.60億元,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6.51億元?,F有高新技術企業18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

89家,銷售收入上億元企業82家。上市企業13家(含新三板掛牌企業6戶)。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97.21億元;基礎設施投資額13.7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7%;實際引進市外到位資金額133.84億元,實際利用外資31431.64萬美元;完成收儲土地2383.514畝;新增入園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戶;億元以上開工項目8項,竣工項目6項。2、文化教育2014年,五華區大力推進生態建設,不斷改善生態環境,全力提升城市品質。加強園林綠化,實施16項公園綠地、小游園及街頭綠地建設工程,種植喬木16萬株及大量花卉植物,全區新增城市綠地1904.1畝,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5.02%,人均公共綠地面積超過12平方米。開展“森林五華”建設,深入推進“五采區”植被修復工程,完成溪谷公園二期建設及石盆寺郊野公園等植被修復,恢復植被1511畝,植樹造林27945畝,義務植樹66萬株,全區森林覆蓋率達到52.37%。2014年五華區有各級各類醫療機構550個,其中:醫院、衛生院44個,門診部22個,診所371個,醫療科研等其他機構13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76個。從事醫療衛生服務人員10381人,總床位8750張,平均每千人擁有床位10.05張、執業醫師(助理)5.04人、注冊護士4.89人。昆明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昆明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教育氛圍較為濃郁的,公辦、民辦幼兒園、小學、中學、高校共計39所。其中幼兒園和小學16所,初級中學7所,普通高中3所,九年一貫制學校1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2所。而民辦學校有17所,公辦學校有22所,共有師生48647人。全區教育資源充足,為昆明的教育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3、文物保護五華區:五華區人文底蘊濃厚,區內文物古跡眾多、高等院校遍布、社區文化繁榮。全區現有11家街道辦事處文化站,其中省一級文化站5個,省二級1個。社區居委會文化室89個。2009年新建27家文化室,1家文化站,8個農村書屋,3個區圖書館分館,完成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1個支中心和6個基本站點建設。館-站-室三級文化工作網絡基本形成。五華區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和光榮的革命傳統使五華區素有“文化區”之稱。其中筇竹寺五百羅漢、圓通寶寺、大德寺雙塔、云南府貢院、袁嘉谷等歷史文物、名人舊居遺址聞名省內外。現有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4項、省級10項、市級11項、區級33項。據調查,項目所在地無文物古跡及古樹名木。昆明市是歷史文化名城,主城內有多處國家、省、市及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本項目管線建設范圍內不涉及文物保護單位。三、環境質量狀況建設項目所在地區域環境質量現狀及主要環境問題(環境空氣、地面水、地下水、聲環境、生態環境等)環境空氣質量現狀:項目所在區域位于昆明市主城區內,環境空氣質量執行GB3095-2012《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二級標準。2015年昆明市主城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為357天,輕度污染8天,空氣質量日均值達標率97.81%,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PM10)、細顆粒物(PM2.5)、一氧化碳、臭氧平均濃度均達到空氣質量年均值二級標準,大氣環境中酸雨出現率為0%,較上年不變。根據《2015年昆明市環境狀況公報》,昆明市主城區設有國家認定的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7個,其中清潔對照點1個,全部采用自動監測,開展空氣質量新標準監測,設有降雨監測點5個。AQI指數(空氣質量指數):有效監測365天,AQI指數≤50的優級天數161天,50≤AQI指數≤100的良級天數196天,輕度污染8天。二氧化硫:年均濃度17微克/立方米,較上年降低3微克/立方米,達到空氣質量年均值二級標準。二氧化氮:年均濃度30微克/立方米,較上年降低6微克/立方米,達到空氣質量年均值二級標準??晌腩w粒物(PM10):年均濃度56微克/立方米,較上年降低14微克/立方米,達到空氣質量年均值二級標準。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30微克/立方米,較上年降低5微克/立方米,達到空氣質量年均值二級標準。一氧化碳:年均濃度0.954毫克/立方米,較上年降低0.125毫克/立方米(一氧化碳無年均濃度標準)。臭氧:年均濃度(日最大8小時平均)79微克/立方米,較上年上升3微克/立方米(臭氧無年均濃度標準)。降雨:全年降水pH值范圍為6.11-8.69,pH值均值為7.01,酸雨頻率為0.0%,較上年不變。地表水環境質量現狀:評價區域內主要地表水體包括西邊小河、新運糧河、老運糧河。按《云南省地表水水環境功能區劃》(2010~2010),新運糧河、老運糧河最終匯水入滇池草海,執行Ⅳ類水體標準,西邊小河最終注入新運糧河,參照新運糧河執行Ⅳ類水體標準。根據《2015年昆明市環境狀況公報》,無西邊小河水質資料,參照其匯入河流新運糧河的水質資料,新運糧河水質類別劣Ⅴ類,污染程度顯著加重,老運糧河水質類別Ⅳ類,污染程度顯著減輕;草海水質類別為劣Ⅴ類,綜合營養狀態指數為69.3,屬中度富營養狀態,與上年相比,綜合營養狀態指數下降4.4%,富營養化程度有所減輕。由重度富營養轉為中度富營養。主要污染物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葉綠素a、高錳酸鹽指數、化學需氧量、總磷有所下降,總氮有所上升。超Ⅴ類水及未達規劃考核的指標為總氮、化學需氧量2項。聲環境質量現狀:按《昆明市噪聲功能區劃》,王筇路、科普路不屬于城市主次干道,屬于2類功能區。根據《2015昆明市環境狀況公報》,主城建成區區域環境噪聲晝間平均值為53.5dB(A),聲環境質量總體水平達2類區標準(60dB(A)),較去年下降0.3dB(A),聲環境質量總體為較好。生態環境質量現狀:評價區域主要位于昆明市主城區,人口密度大,人為開發程度高,屬于城市生態環境。區域內植被主要為人工種植的行道樹。區域生態環境更多由人為控制,生物多樣性一般,自身調控能力一般。主要環境保護目標(列出名單及保護級別):主要環境保護目標見表3-1。表3-1項目保護目標一覽表序號保護目標人數距離(m)性質保護類別環境空氣、聲環境保護目標王筇路環境空氣按GB3095-2012《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二級標準進行保護;項目區域按GB3096-2008《聲環境質量標準》2類標準進行保護1中晟·溪城120018住宅2云南藝術學院文華學院185030學校3云南旅游外國語學院210012學校4昆明利泰駕駛培訓學校32018學校5醫錦診所2575診所科普路1民譽診所2016診所2桂生診所1019診所3聯想科技城1300180住宅4聯想科技城·三期1100105住宅5固地尚城200045住宅6中鐵云時代廣場90040住宅7棕櫚泉花園250069住宅8昆明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900145行政大樓9水逸康橋160075住宅水環境質量保護目標1西邊小河——注入新運糧河,最終匯入滇池草海GB3838-2002《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Ⅳ類水體進行保護2新運糧河匯入滇池草海3老運糧河4滇池草?!?、評價適用標準環境質量標準GB3095-2012《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二級標準,限值見表4-1。 表4-1環境空氣各項污染濃度限值污染物名稱取值時間二級標準濃度限值(μg/m3)總懸浮顆粒物(TSP)年平均20024小時平均300可吸入顆粒物(PM10)年平均7024小時平均50可吸入顆粒物(PM2.5)年平均3524小時平均75二氧化硫(SO2)年平均6024小時平均1501小時平均500二氧化氮(NO2)年平均4024小時平均801小時平均200②項目涉及的地表水體有西邊小河、新運糧河、老運糧河、滇池草海,執行GB3838—2002《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IV標準。標準限值見表4-2。表4-2地表水環境質量限值水質類別pHCODBOD5氨氮TP石油類IV類6~930mg/L6mg/L1.5mg/L0.3mg/L0.5mg/L③GB3096-2008《聲環境質量標準》2類標準。按《昆明市噪聲功能區劃》,王筇路、科普路不屬于城市主次干道,屬于2類功能區。表4-3環境噪聲限值聲環境功能區類別時段晝間dB(A)夜間dB(A)2類6050污染物排放標準施工期施工揚塵、汽車尾氣無組織排放執行GB16297-1996《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中標準限值,標準值見表4-4:表4-4無組織排放執行標準限值單位mg/Nm3序號污染物因子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制(mg/Nm3)1TSP≤1.0項目施工期噪聲執行GB12523-2011《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標準值見表4-5。表4-5建筑施工場界噪聲排放限值單位:dB(A)時段晝間夜間限值7055營運期項目為管線工程,項目運營期無廢水、噪聲、廢氣、固廢排放??偭靠刂浦笜隧椖繉嵤┲饕绊懺谑┕て?,項目營運期承擔著區域內再生水的輸送職責,本身無廢水、廢氣排放,因此,本項目無總量控制指標。五、建設項目工程分析工藝流程簡述(圖示):圖5-1管網施工產污節點圖主要污染工序:1.施工期環境影響因素1.1廢氣(1)揚塵施工中露天堆放的建筑材料(如沙、水泥等)和需要回填的土石方,由于風力作用下引起揚塵;土方開挖和裝卸、土方填埋建材裝卸、施工作業、車輛運輸等會產生揚塵。施工屬無組織排放產生揚塵。施工屬無組織排放車速越快,揚塵量大;相同下路面臟車速越快,揚塵量大;相同下路面臟車速越快,揚塵量大;相同下路面臟車速越快,揚塵量大;相同下路面臟揚塵量越大。(2)汽車和施工機械設備的燃油尾氣主要污染物是CO、HC、NOx等,施工機械設備的廢氣排放量相對汽車要大。污染物小與混合空燃比、發動機點火時間、進氣壓力(負荷)發動機的轉速變化有密切聯系。間、進氣壓力(負荷)發動機的轉速變化有密切聯系。一般車輛在減速行駛時燃油尾氣排放量和污染物濃度均較小。運輸車輛在施工場區減速慢行,少燃油尾氣的影響。做好施工機械設備維修和保養使其在最佳狀態下運行,減少燃油尾氣的排放。(3)熱熔廢氣施工中使用的再生水管材為PE管,是一種結晶度高、非極性的熱塑性樹脂。項目施工大部分采用拖管工藝,少部分不具備拖管施工條件的路段采用管槽明挖的施工工藝。管道采用熱熔連接,使用電加熱,加熱過程會有極少量的非甲烷總烴產生,但項目熱熔過程均在半分鐘內完成,在常溫下冷卻,該部分非甲烷總烴無組織逸散。(4)瀝青煙氣在王筇路及科普路南段管道埋設完成后,項目建設單位擬對路面進行修復,在修復路面的過程中有少量瀝青煙呈無組織排放,由于項目使用商品瀝青,且只是對開挖部分的道路路面進行修復,不是大規模的路面瀝青敷設,施工周期較短,該部分瀝青煙氣無組織逸散。1.2廢水項目施工地點在主城區,離施工人員居住的地點較近,項目不設沖洗間,就餐在附近餐館,所以施工期無生活污水產生。項目施工期廢水主要是工程廢水。(1)設備、工具沖洗廢水設備、工具沖洗廢水施工過程中的設備和工具沖洗產生廢水,量比較少,主要是含有懸浮物及少量油污。(2)管道閉水實驗廢管道鋪設完成以后,需進行閉水實驗,管道須進行分段閉水試驗。每段排量約50m3,閉水實驗所用為市政自來水,用水較清潔,經過閉水實驗后,SS微量增加,經沉淀處理后不會對水質造成較大影響,可排入附近的市政污水管網。(3)雨季地表徑流本項目王筇路及科普路南段不具備拖管施工的條件,將使用管槽明挖的施工工藝,與新建道路同步開挖施工,施工路面暴雨后的地表徑流沖刷浮土、建筑砂石、垃圾等形成沖刷水,會攜帶大量泥沙、土壤養分、水泥及其它地表固體污染物。產生量難以確定,可通過管道閉水試驗的沉淀池沉淀后,部分回用,回用不完的排入市政管網。1.3固體廢物項目施工固體廢棄物主要包括管槽開挖棄土、少量建筑垃圾、施工人員生活垃圾。(1)建筑垃圾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建筑垃圾主要以現有人行道及車行道路面拆除產生為主。根據同類項目經驗,單位建筑面積產生的建筑垃圾量為20~30kg/m2,本次評價取30kg/m2,本項目拆除路面面積共約2560m2,則項目施工期產生建筑垃圾約為76.8t。由于項目施工地點分散,施工周期長,項目產生的建筑垃圾全部委托有資質單位運至當地管理部門指定的建筑垃圾消納場進行處置。(2)生活垃圾項目施工人數按20人/天計,按1kg/d·人的垃圾產生量計算,垃圾產生量為20kg/d。則施工人員產生的生活垃圾總量約為20kg/d,集中收集后委托環衛部門定期清運。(3)土石方根據初步設計方案,擬建項目土石方開挖量約為8810m3,土石方填方量約為2355m3,多余的土石方為6455m3,全部委托有資質的單位清運處置。(4)泥漿項目采用拖管施工路段,拖管施工采用水平定向鉆鉆導向孔,施工鉆孔時會產生大量泥漿,為了不致使泥漿到路面,鉆孔口深度為1~1.5m,拖管呈"U"型,最深達到6~7m,泥漿將由密封罐車使用泵抽至罐體中,運至合法的垃圾填埋場進行處置。1.4噪聲施工期間由于使用小型挖掘機、推土機、振搗棒和運輸車輛等機械,產生一定的噪聲污染,源強約為79~100dB(A),其特點是具有突發性和間歇性。1.5生態本項目實施的回用管網均敷設在市政人行道路下,僅有少部分分布于綠化帶,分布在綠化帶面積約680m2,施工工程在清理地表過程中,植被受到破壞。根據現場踏勘,本項目擬建場地內沒有原生地帶性植被,且無野生珍稀動植物,施工結束后應盡快回復植被,盡量減少項目對生態環境造成的破壞。1.6社會項目施工時將開挖部分區域的路面,會對區域道路交通通行能力產生影響。2.營運期環境影響因素本工程是再生水輸送管網及取水點的建設工程,營運期除不定期檢查排泥濕井,管網經一段時間會有少量泥沙產生,由管網營運期管理單位云南中水工業有限公司清掏處置,不排放其他污染物,對環境無直接污染影響。再生水管網鋪設于地下,在運營過程中輸送再生水的噪聲較小,不會對周圍聲環境產生不良影響。本項目每個取水點設置取水拴,不設置水泵,取水時噪聲較小,不會對周圍聲環境產生不良影響。只要本工程輸送的再生水水質由各再生水處理站保障達到各種回用途徑的水質標準要求,則項目再生水回用對環境的影響不大,并且在節約水資源、提高再生水利用率、削減污染物等方面有顯著的效益。六、項目主要污染物產生及預計排放情況單位:廢氣mg/標m3廢水mg/L內容類型排放源(編號)污染物名稱處理前處理后產生濃度產生量(t/a)排放濃度排放量(t/a)大氣污染物施工期粉塵TSP—少量≤1.0少量燃油煙氣煙塵SO2NO2—少量—少量熱熔廢氣非甲烷總烴—少量—少量運營期無無無無無無水污染物施工期廢水SS—少量—少量運營期無無無無無無固體廢物施工期開挖棄土石—6455m3委托有資質的單位清運處理施工建筑垃圾—量不定運營期排泥濕井泥沙—少量由管網營運期管理單位云南中水工業有限公司清掏處置噪聲施工期鉆孔機、推土機、小型挖掘機、混凝土攪拌機、對焊機、切割機、運輸車輛噪聲79~100dB(A)達到GB12523-2011《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的要求運營期無無無無其他主要生態影響施工期因挖方、填方產生了裸露地面,存在水土流失現象,部分土壤在施工期間隨暴雨徑流,將被沖刷到地勢低洼地帶及水渠中,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周圍排水的通暢。項目只要通過采取一定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可控制水土流失程度,同時施工時的臨時占地應及時恢復。施工期水土流失屬輕度侵蝕狀況,不會對周圍環境造成大的影響。營運期通過水泥固化路面,設立綠化帶逐步改善植被,可以使水土流失恢復到施工前的水平。PAGEPAGE71七、環境影響分析施工期環境影響分析:本項目為王筇路、科普路再生水管網建設工程,其中王筇路、科普路北段(海屯路—王筇路段)位于昆明市五華區西片區,科普路南段(海屯路—科高路段)位于昆明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均以第九污水處理廠再生水處理站為水源,共新建DN200~300再生水管網共5504m,其中王筇路新建DN300管2834m,DN200管750m,科普路新建DN300管1500m,DN200管420m。1.空氣環境影響分析施工活動對場地周圍所產生的污染物主要是由場地施工活動產生的揚塵和運輸車輛產生的汽車尾氣。在整個土石方開挖、平整土地、管道鋪設、修建道路、交通車輛運輸等活動過程中,施工現場揚起大量的灰塵,固體廢物運輸等作業也產生揚塵。本項目在施工過程中,施工區沿線道路兩側有居民點、學校、醫院等敏感保護目標,根據建設單位提供的資料調查,為避免施工揚(粉)塵對其產生大的不利影響,在施工過程中項目擬采取以下大氣污染防治措施,將本項目施工對周圍環境空氣的影響降至最低。①在本項目沿線施工范圍四周邊界設置擋板,高度不低于2.5m。②項目施工單位擬根據實際情況,適時采取灑水措施,以防止揚(粉)塵的產生,在大風日還應適當加大灑水量及灑水次數,灑水次數視具體情況而定;另外,在學校和醫院等關心點附近施工時,施工單位應同樣加大灑水次數及每次灑水量,灑水次數視具體情況而定。③施工場地內通道應做到及時清掃、沖洗,以減少汽車行駛揚塵產生。④施工運輸車輛進入施工場地時低速行駛,減少揚塵產生量。⑤物料運輸車輛應采用密閉式運輸車輛,減少運輸揚塵對道路沿線的影響。從施工期環境空氣影響的時間分布來看,它和施工活動緊密相關,施工結束后就不再延續,是短期和非連續性的影響。項目在施工過程中擬合理的安排施工進度,縮短項目持續時間,項目施工期為6個月,在施工時應及時恢復地坪和完成綠化工作,以有效的減輕施工期不利的環境空氣影響。另外,在項目管網埋設時會使用熱熔連接管材(使用電能),會產生少量非甲烷總烴,項目熱熔過程十分短暫,因此管材熱熔后產生的極少量非甲烷總烴對管網周圍的環境空氣產生的影響不大。在項目管道埋設完成后,項目建設單位應對路面進行修復,在修復路面的過程中有少量瀝青煙呈無組織排放,由于項目使用商品瀝青,且只是對開挖部分的道路路面進行修復,不是大規模的路面瀝青敷設,施工周期較短,因此,路面修復產生的少量瀝青煙對道路兩側的環境空氣產生的影響不大。2.聲環境影響分析本項目施工期施工方式主要采用人工開挖為主、機械輔助開挖的方式,項目建設中,根據項目的施工工藝,項目施工過程中主要產噪設備有中型汽車、推土機、小型挖掘機、振搗棒等,噪聲源強為79~100dB(A)。(一)噪聲預測聲預測模式式中:Li和L0分別為距離設備Ri和R0處的設備噪聲級;ΔL為障礙物、植被、空氣等產生的附加衰減量。對于多臺施工機械對某個預測點的影響,進行聲級迭加:②施工噪聲影響范圍計算和分析根據前述的預測方法和預測模式,對施工過程中各種設備噪聲進行計算,得到其不同距離下的噪聲級見表7-1,各種設備的影響范圍見表7-2。表7-1主要施工機械不同距離處的噪聲級單位:dB(A)距離(m)機械名稱51020406080100150200300推土機8680746864.56260

6.55450.5平地機9084787268.5666460.55854.5小型挖掘機8478726662.5605854.55248.5鏟土機9387817571.5696764.56258.5卡車9185797369.5676562.56056.5振搗機9084787268.5666460.55854.5夯土機9993878177.5757369.5676

.5自卸車8276706460.5585652.55046.5移動式吊車9185797369.5676562.56056.5表7-2主要施工機械和車輛的噪聲級單位:dB(A)聲級機械距離,m標準,dB(A)達標距離,m1020406080100150晝夜晝夜推土機80.074.068.064.462.060.056.5705532178裝載機84.078.072.068.

66.064.060.550282小型挖掘機78.072.066.062.460.058.054.525141自卸卡車85.579.573.570.067.065.562.060335(二)聲環境影響分析與評價1、施工噪聲影響分析根據《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523-2011),在未采取措施的情況下,施工機械噪聲達標距離為:晝間60m外可達標,夜間335m外可達標。因此,施工期應加強管理,對于周邊敏感點密集的施工現場,高噪聲設備應盡量放置遠離敏感點,采取隔聲屏消減的方法,降低對敏感點的影響。合理安排施工時間,夜間應禁止高噪聲設備施工,盡可能避免對敏感點造成不良影響。各敏感點達標情況見表7-3。表7-3項目保護目標一覽表序號保護目標功能區劃距離(m)達標情況防護措施晝間夜間環境空氣、聲環境保護目標王筇路1中晟·溪城2類8不達標不達標設置圍擋設施、夜間禁止施工2云南藝術學院文華學院2類30不達標不達標3云南旅游外國語學院2類12不達標不達標4昆明利泰駕駛培訓學校2類18不達標不達標5醫錦診所2類75達標不達標夜間禁止施工科普路1民譽診所2類16不達標不達標設置圍擋設施、夜間禁止施工2桂生診所2類19不達標不達標3棕櫚泉花園2類69達標不達標夜間禁止施工4聯想科技城2類180達標不達標5聯想科技城·三期2類105達標不達標6固地尚城2類45不達標不達標設置圍擋設施、夜間禁止施工7中鐵云時代廣場2類40不達標不達標8昆明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2類103達標不達標夜間禁止施工9水逸康橋2類45不達標不達標設置圍擋設施、夜間禁止施工由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