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精神病癥狀學第一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精神癥狀學
是初學者進入精神世界的敲門磚;
是老醫生探索精神奧秘的金鑰匙。第二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精神障礙癥狀學概述精神活動是人腦的正常機能,異常的精神活動是人腦機能障礙的表現。異常的精神活動通過人的外顯行為表現出來,如異常的語言、書寫、動作等,這就是我們下面要講到的。有關概念精神障礙:是人腦受到各種不良因素的影響。發生病理、生理變化或功能損害,出現認識、情感意志和行為等精神活動異常。第三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精神癥狀:這些異常的心理\精神活動通過人的外顯行為,如:言談、書寫、表情、動作等表達或表現出來,就稱之為精神癥狀。如臨床上常見的幻聽、幻視、妄想等。精神障礙癥狀學:我們把研究精神癥狀及其這些癥狀產生機制的科學,稱為精神障礙癥狀學,又稱精神病理學。第四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如何學習和掌握精神癥狀?首先應熟悉精神癥狀的定義并了解其可能的起因;掌握檢查和發現癥狀的技巧;學會歸納癥狀,找出對診斷有意義的癥狀組合;學會分析各癥狀之間的關系,區別和掌握原發或繼發癥狀及其臨床意義;重視各癥狀的鑒別,降低誤診率;分析和探討引發這些癥狀的心理社會因素。第五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精神癥狀有哪些表現特點?癥狀的出現不受患者的意識控制。癥狀一旦出現,難以通過轉移令其消失。癥狀的內容和外界客觀環境不相稱;癥狀的出現多伴有痛苦的體驗;癥狀給病人帶來或輕或重的社會功能損害。第六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⒈如何判定精神活動是否病態:縱向比較:即與過去一貫表現相比,精神狀態的改變是否明顯。橫向比較:即與大多數正常人的精神狀態相比,差別是否明顯,持續時間是否超過一般限度。結合當事人的心理背景及當時的處境具體分析與判斷。第七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⒉對精神癥狀的識別應注意的幾個問題通過檢查,確定有沒有精神癥狀?有哪些癥狀?如果有:強度、持續時間、嚴重程度。各癥狀之間的關系,是原發或繼發?鑒別:癥狀與癥狀,癥狀與疾病探討可能的原因和誘因。人的精神活動是復雜的,目前多數精神障礙尚沒有明確的病因和診斷性生物學指標,所以臨床診斷還是有賴于癥狀學,所以學習和掌握癥狀學知識是非常必要的。第八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⒊癥狀表現的影響因素:生物學因素:雖然精神障礙的診斷缺乏確切的生物學指標,但其發生的物質基礎是中樞神經系統,這一點是明確的,因此在注意精神活動異常的同時亦應重視神經系統相應的病理生理變化。個體因素如性別、年齡、文化程度、軀體狀況及人格特征均可使某一癥狀表現不典型。環境因素如個人的生活經歷、目前的社會地位、文化背景等可能影響患者的癥狀表現。第九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第二節常見精神癥狀
感知覺障礙思維障礙注意障礙記憶障礙智能障礙定向力障礙自知力障礙情感障礙意志障礙行為障礙意識障礙第十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一、認知和認知障礙(一)感知覺及其障礙人類的感知覺活動與大腦各種感覺區、邊緣系統和丘腦的活動有密切關系。感覺:外部信息通過眼、耳、口、鼻、身體各種感官進入腦部初級感覺區引起感覺,產生對事物個別屬性的反應,如物體的顏色、大小、重量和軀體的麻木感、針刺感。第十一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知覺:信息繼續傳遞到大腦感覺聯絡區感覺總聯絡區時,則形成具體和完整的知覺,此時感知到的則不只是單純的顏色、大小、而是整體的印象或其他更復雜的情景。正常情況下感知覺與外界客觀事物相一致。當感覺區受損時,可產生感覺異常和幻覺。第十二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一)常見感覺障礙:感覺過敏(感覺增強)感覺減退感覺缺失(轉換癥狀)感覺倒錯內感性不適(體感異常)感覺障礙第十三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1、感覺障礙:是對客觀物體的部分屬性產生了錯誤的感知。①感覺過敏:(感覺增強)是對外界一般強度的刺激感受性增高。如:感到陽光刺眼,開關門聲刺耳等,普通的氣味特別異常等。多見于神經癥、更年期綜合癥及器質性精神障礙等。②感覺減退:是對外界刺激的感受性減低。如強烈的疼痛(用針刺入皮膚)只有較輕微的感覺或感覺不到。第十四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③感覺缺失:嚴重時,對外界刺激不產生任何感覺,稱感覺缺失。感覺減退和缺失多見于抑郁狀態、木僵狀態和意識障礙。感覺消失如發生在意癥,稱為轉換癥狀。如失聰、失眠等,這種表現沒有相應的神經系統損害和生理功能障礙的支持。④感覺倒錯:對外界刺激產生與正常感覺不同性質或性質完全相反的感覺。如對涼水的刺激感到燙手。多見于癔癥。第十五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⑤內感性不適(體感異常):是軀體內部產生的各種不舒適和難以忍受的異樣感覺,部位游走不定或描述不清晰是其主要特點,可繼發疑病觀念。如感到身上有蟲子爬,臟器被牽拉等,但不能明確指出具體部位。這需與內臟性幻覺區別。多見于神經癥、精神分裂癥、抑郁狀態及顱腦創傷所致精神障礙。第十六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病例[病例]男,38歲,對極輕微的響動都感到如雷貫耳般難以忍受,因此長期失眠。5年來挖地三尺筑地窖而臥,雖密封得令人窒息,仍不能忍受蚊般細小聲音。(感覺增強)[病例]男,18歲,兩年前集體食物中毒,其他人很快恢復,而他一直認為毒素在體內沒在完全清除,經常有全身皮膚粘連感、肌肉酸痛感、血脈不通、關節緊張感、腸胃脹氣感。這些感覺若有若無游離不定,遍求名醫不得治。(內感性不適)近一年來認為那次中毒是有人故意害他,別人都康復而他至今不愈是因為醫生在治療過程中搞鬼,繼續給他下毒(此為妄想)。臨床診斷:精神分裂癥。第十七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2、知覺障礙 是對客觀物體的整體屬性產生了錯誤的知覺。是臨床最常見的精神癥狀之一,其臨床診斷意義普遍要大于感覺障礙知覺障礙錯覺幻覺感知綜合障礙第十八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錯覺是對客觀事物歪曲的知覺。也就是把實際存在的事物歪曲地感知為與實際完全不相符合的事物。以錯聽錯視多見。表現為將外界客觀事物完全錯誤地感知為另外一類事物,如將草繩看成蛇。多見于器質性疾病、癔癥及精神分列癥等,也可見于正常人。
第十九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例子它們都是正方形嗎?第二十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幻覺是指在沒有現實剌激作用于感官的情況下出現的知覺體驗,是一種虛幻的知覺。如憑空聽見罵自己的聲音。幻覺的鮮明清晰性如同真實知覺,因此患者多信以為真,從而受其影響而出現相應的情感反應和行為。幻覺在知覺障礙中最常見。第二十一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幻覺種類(按感覺器官分婁)幻覺幻聽幻視幻嗅幻味幻觸內臟性幻覺第二十二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常見的幻覺幻聽:臨床上最常見的是言語性幻聽,聲音常比較清晰。病人聽到各種不同種類的和不同性質的聲音。實際上并不存在,比如:講話聲,呼喊聲,鳥獸類的叫聲等。可見于多種精神疾病,常見于精神分裂癥。第二十三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
常見的幻覺
1.幻聽:臨床上最常見的是言語性幻聽,聲音常比較清晰。病人聽到各種不同種類的和不同性質的聲音。
分類:非言語性:動物叫、機器轟鳴、音樂聲等;言語性:持續性出現具有診斷意義(命令性\評論性\爭論性);影響:思維、情感、行為;疾病:見于多種精神疾病。言語性幻聽是診斷精神分裂癥的重要癥狀。第二十四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2.幻視:也叫視幻覺,病人常可看到一些不存在的景象或事物。如:能看到人、昆蟲或閃光等,內容豐富多樣。看到的形象有時較清晰、鮮明,常具有恐怖性質,有時較模糊。視幻覺在意識障礙的情況下也有出現,如果在意識清晰的狀態下出現者,常見于精神分裂癥。第二十五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3.幻嗅:多是一些使病人不愉快的難聞氣味。4.幻味:嘗到食物中有某種特殊的或奇怪的味道。5.幻觸:常見的是麻木感、通電感、蟲爬感等。6.內臟性幻覺:可產生于某一固定的器官或軀體內部。病人能清楚地描述自己的某一內臟在扭轉、斷裂、穿孔或昆蟲在胃內游走。多見于精神分裂癥。
第二十六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3.幻嗅:多是一些使病人不愉快的難聞氣味。
影響:情緒------不愉快體驗思維------被害感行為------塞鼻、捏鼻、拒食疾病:精神分裂癥多見腦器質性疾病:顳葉癲癇顳葉腫瘤第二十七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4.幻味:嘗到食物中有某種特殊的或奇怪的味道。常和其它的幻覺妄想合并出現。
性質:多為怪異的、難嘗的味道;影響:思維------被害感行為------拒食疾病:精神分裂癥。第二十八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
5.幻觸:感覺到皮膚或粘膜上實際不存在的某種特殊的感覺;表現:蟲爬感、針刺感、電灼感、性接觸感等;疾病:精神分裂癥、器質性精神障礙。鑒別:需與感覺障礙鑒別第二十九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6.內臟幻覺:
定義:是固定于體內某一器官或某一臟器的一種明顯異常知覺體驗,且能清晰描述其性質部位。表現:腸扭轉、肺扇動、肝破裂、心臟穿孔等;特點:其性質明確,部位具體;疾病:精神分裂癥、抑郁癥。第三十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病例[病例]男,26歲,一個多月來頻繁聽見一個自稱是“仙女”的陌生女聲命令他:“殺了你老婆,然后和我結婚!”他和妻子感情很好,不愿遵從聲音指令,遂向“仙女”求情,招致愈加嚴厲的命令和斥責:“還不動手?我親自動手時就殺你全家老小。”他最終只好用刀背將妻子砍傷以便向“仙女”有個交代。第三十一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幻覺分類(據幻覺體驗的來源分):真性幻覺此時病人所感知的幻覺形象與真實的事物完全相同,患者常以為是他親眼看到的或親耳聽到的。假性幻覺病人所感受的幻覺形象往往是不完整的。這些幻覺的形象并不位于客觀空間,而是存在于病人的主觀空間之內。這些幻覺并不是通過病人的感官而獲得的。第三十二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真假性幻覺與想象的比較真性幻覺通過感官獲得清晰不可控制假性幻覺主觀空間不通過感官。較清晰不可控制想象主觀空間不清晰可控制第三十三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感知綜合障礙:指病人對事物的本質能夠正確認識,但對它們的部分屬性如大小、形狀、比例、距離等空間結構或時間關系,產生了歪曲的知覺。常見的感知綜合障礙有以下幾種表現形式:第三十四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感知綜合障礙·分類空間感知綜合障礙運動感知綜合障礙自身體形感知綜合障礙時間感知綜合障礙視物變形癥視物錯位癥失真感(現實解體)似曾相識癥舊事如新癥時間錯位癥第三十五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空間感知綜合障礙:患者不能準確判斷自己和周圍空間的距離,如放杯子到桌上時,常因此掉落。①視物變形癥:(顯大或顯小)患者感到外界事物的形狀、大小、體積等發生了變化。如:看見母親的臉變長、眼睛變小,鼻子變得很大。若感到外界事物變大了,稱視物顯大癥;若感到外界事物變小了,稱視物顯小癥。第三十六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②視物錯位癥:對周圍事物與自已的距離產生了歪曲的知覺,如把遠處物體看近了,或把近處物體看遠了,不能準確判斷周圍事物與自已的距離。③失真感(現實解體或非真實感):患者感到周圍事物和環境變得不真實。視覺模糊,看東西時如同隔著一層薄膜一樣。見于抑郁癥、神經癥、精神分裂癥。④窺鏡癥有的患者在鏡子里看見自已臉的各個部位都發生了變形,顏色也發生了變化,但整體上卻還能認出是自己的臉,因此經常照鏡子,臨床上稱為窺鏡癥。常見于精神分裂癥的早期。第三十七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時間感知綜合障礙:患者對時間的快慢出現不正確的知覺體驗,如感到時間在飛逝,外界的變化異常的快;或感到時間凝固了,歲月不再流逝,外界事物停滯不前。似曾相識癥:病人在感受新鮮事物時,有一種早已體驗過的熟悉感。舊事如新癥:對本來很熟悉的人或事物,有一種初次見面的陌生感。時間錯位癥:是對時間長短的感知異常,把很長的時間體驗為很短;或把很短的時間體驗為很長。第三十八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運動感知綜合障礙:同時具有空間或時間兩種感覺障礙,覺得運動的物體靜止不動或靜止的物體在運動。如病人感到樹木在向自已靠近,與別人交談時不能感知對方表情的變化。自身形體感知綜合障礙:病人感到自已的體形發生了明顯的改變,如感到自已的腿變細長,頭特別大。第三十九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知覺障礙對病人的思維、情感和行為有一定的影響,在知覺障礙的基礎上可產生各種妄想。如:內感性不適幻視幻嗅幻聽等疑病妄想被害妄想夸大妄想等恐懼緊張發怒傷人毀物喜悅興奮等第四十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錯覺、幻覺和感知綜合障礙的區別:◆幻覺:知覺體驗的產生無客觀刺激;◆錯覺:知覺體驗的產生存在客觀刺激,是對客觀存在事物的歪曲知覺;◆感知綜合障礙:知覺體驗的產生存在客觀刺激,但是對客觀事物個別屬性的
歪曲知覺;第四十一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二)思維和思維障礙思維是人腦對客觀事物間接概括的反映,它借助語言、表象或動作實現,是人類認識活動的最高形式。即由感知所獲材料,經大腦分析、比較、綜合、抽象和概括形成概念,在概念的基礎上進行判斷和推理,這個過程稱為思維。不僅能反映由感覺器官所直接感知的事物,而且能夠反映事物間的內在聯系。第四十二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例子放學回到家,一進門聞到廚房飄出飯菜香味,你就知道媽媽已經回家了,把飯菜做好了。這個時候,你并沒有看到媽媽及作飯,只是你運用頭腦里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家里總是媽媽做飯))對直接輸入的感覺信息(飯菜香味)進行了加工、處理、提出假設、做出推理和判斷。這個過程就是思維。第四十三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正常思維的特征具體性:具體內容與客觀事物相符,反應思維真實性。目的性:是圍繞一定目的,有意識的進行。連貫性:指思維過程前后銜接,相互聯系。實踐性可通過實踐驗證。邏輯性:思維過程符合邏輯規律。精神病理狀態時,出現思維障礙。思維特征紋亂,是精神疾病常見的癥狀。第四十四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思維障礙:是指思維過程的具體性、目的性、邏輯性、連貫性以及實踐性發生顯著改變。思維障礙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可分為思維形式障礙思維內容障礙(妄想、超級觀念、強迫觀念)第四十五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思維障礙.分類思維奔逸思維遲緩思維貧乏思維松馳病理性贅述
思維破裂思維中斷思維插入思維化聲思維擴散象征性思維語詞新作邏輯倒錯性思維強迫觀念妄想被害妄想關系妄想物理影響妄想夸大妄想罪惡妄想嫉妒妄想疑病妄想鐘性妄想思維被洞悉感
思維形式障礙思維內容障礙(原發性和繼發性)超價觀念第四十六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1.思維形式障礙包括思維量和速度方面的變化、思維聯想過程障礙以及思維邏輯障礙思維遲緩思維聯想速度顯著緩慢,聯想速度減慢。以聯想困難、思考問題吃力、反應遲鈍為主要特點,因此病人言語簡短,語量減少,速度緩慢,語音低沉。有的患者描述體驗是“腦子生了銹,舌頭像石頭”。與之交談時,檢查者可以體驗到患者努力認真地回答的意愿,只是反應慢。常見于抑郁癥第四十七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②思維奔逸指思維聯想加快,思維活動量的增多和轉變快速。經常受環境中的微小刺激而轉換,稱為隨境轉移。言語內容經常表現出“音聯”和“意聯”。病人表現為明顯的話多和語速快,新概念不斷涌現,內容十分豐富,口若懸河。病人自覺腦子特別靈活,可出口成章,一揮而就。但思維邏輯聯第浮淺,給人感覺缺乏深思,信口開河。是躁狂癥的典型表現之一第四十八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思維奔逸
[病例]男,28歲,臨床診斷為躁狂癥。醫生幾乎無法打斷他的話,問他姓什么,他答:“姓王,大王的王,王者之氣,氣沖霄漢直搗黃龍,揚子榮打虎上山,(唱)唱不上去了,老了,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昏頭昏腦,婚姻是愛情的墳墓,醫生你結婚了吧,我猜你老婆一定很漂亮,就像你的這條領帶一樣,是她送的還是情人送的?(伸手摸醫生的領帶)咦?外面什么聲音,我去看看……”第四十九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思維貧乏:聯想數量減少,概念與詞匯貧乏。思維內容空洞貧乏,外在表現話少,言語單調,對任何問題都予以類似“不知道”、“沒什么”、“還可以”等簡單回答。最主要的是病人自感“腦子空虛沒什么可說的。”與思維遲緩相區別。見于精神分裂癥、腦器質性精神疾病及精神發育遲滯。第五十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病理性贅述是思路的障礙,思維活動停滯不前,迂回曲折,做不必要的過于詳盡的描述。聯想速度緩慢,但不離題,最后總能達到預訂的目標。外在表現是明顯的啰唆,半天說不到主題上。多見于腦器質性精神障礙如癲癇所致精神障礙,老年性癡呆等。第五十一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病理性贅述·病例[病例]當醫生問“你們工廠幾點上班時”,病人答:“我每天七點起床,洗臉,漱口,到廠對面的鍋爐房打水,那里的開水很熱,鍋爐房有值班的老頭,六十多歲了,他有一個孩子,大概是七八歲的樣子,孩子的媽媽常來,提著一個籃子,里頭放著吃的東西,我打開水時碰見過她。洗完臉后才去食堂吃飯,人很多,要排隊,我每天吃一大碗稀飯、兩個饅頭、一分錢咸菜,工人常常吃完飯打乒乓球,我不會打,所以吃完飯就上班了,不到八點就開始工作……。”第五十二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⑥思維破裂:在意識清楚的情況下,思維聯想過程破裂,缺乏內在意義上的連貫和應有的邏輯性。表現為句子堆積,被稱為“語詞雜拌兒”。思維破裂時,幾乎只有單句或單詞的正確表達,句子之間沒有任何內在的聯系,正常人根本聽不懂,也無法理解。如問他姓什么,答:“姓什么?來了當兵了,爺爺早死了,河里沒了魚,你說怎么辦?見于精神分裂癥。第五十三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⑤思維松弛或思維散漫:表現為聯想松弛,內容散漫。回答問話不中肯,不切題,缺乏一定的邏輯關系,以致讓人感到交談困難,對其主題不能理解。其臨床特征:言語交流過程中顯現出明顯的離題,即談話似乎與當前話題有關,每個句子的語法和表達都正確,有時連續句子的表達也能讓人理解,但整段話說下來經常偏離剛開始交談的話題,讓人不知所云。嚴重時發展為破裂性思維。見于精神分裂癥。第五十四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⑦思維不連貫:與思維破裂相似,但是在嚴重的意識障礙情況下產生,病人的言語較上者更為雜亂,語句多斷,毫無主題可言。⑧思維中斷:病人無意識障礙,又無明顯的外界干擾等原因,思維過程在短暫時間內突然中斷,或言語突然停頓。第五十五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思維被奪:如病人認為其思想是被某種外力奪走,則稱為思維被奪。均為診斷精神分裂癥的重要癥狀。正常人說話時被旁人突然打斷,或在疲勞、健忘時常有思維突然受阻的現象,當事人知道原因,而且能夠重新接上思路。患者出現思維中斷的表現是沒有外界影響因素而突然中斷思路與談話,無法再回憶起剛才的思路,并伴有十分明顯的思維不能自主感。第五十六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⑨思維插入:患者體驗到一些不屬于自己的思想不能控制地強行進入自已腦中,不受自已意志所指配,稱思維插入。如外星人的思想進入自己的大腦,或別人用高科技擾亂自己的思想。⑩思維云集:又稱強制性思維是指思潮不受病人意愿的支配,強制性地大量涌現在腦內。思維插入和思維云集對診斷精神分裂癥有重要意義。第五十七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⑾強迫性思維:即強迫觀念。指某一觀念或概念多次重復地出現于病人的思想中,病人想擺脫,但無法擺脫。伴有主觀的被迫感覺和痛苦感。可有強迫性回憶、強迫性計數、強近性窮思竭慮等,繼之出現強迫性言語,動作等。注意鑒別:對于思維插入和思維云集,病人體驗到思維是異已的;強迫觀念和思維奔逸,是病人自已的思維。第五十八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
附:強迫性思維的幾種類型:強迫性窮思竭慮:反復思考和追究一些對本人現實生活沒有實際意義的問題。
強迫性懷疑:反復懷疑剛剛做完的事情的正確性和可靠性,以至反復檢查與核實。常伴有強迫性核對和檢查動作強迫性回憶:反復回憶剛才做了哪些事情,順序如何等,一定要分毫不差,否則焦慮萬分,從頭再想。強迫性對立觀念:腦子里無法克制地冒出與自己的意愿或者公共道德相悖的念頭
。第五十九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強迫觀念與強制性觀念的區別內容一個或數個相同觀念反復出現突然涌現的大量雜亂無章的思潮情感反應大多感到苦惱、焦慮、無法擺脫無強烈情感反應自知力多有強烈求治多無見于何病強迫癥精神分裂癥強迫觀念(強迫性思維)強制性觀念(強制性思維)第六十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附:介于與思維云集之間的幾種不同形式的障礙,也稱類幻覺(不完全幻覺)。不同障礙內/外部語言同時/相繼思想思維云集無聲自已自已思維鳴響思維化聲思維回響內部有聲外部有聲自已同時相繼自已讀心癥內部有聲異已自已假性幻聽內部有聲異已異已真性幻聽外部有聲異已異已第六十一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幾種不同形式的思維障礙
思維障礙思想能否控制途徑意義思維插入非已的部分不能控制強行塞入腦中強行塞入大腦思維擴散思維被廣播自已的自已的不能控制通過廣播盡人皆知擴散出去思維云集強制性思維非已的大量異已的不能控制強行塞入突然出現外部力量雜亂無章的聯想來去都很快強迫觀念概念或內容單調重復(自已)不能控制反復出現無意義的感到痛苦強迫性思維概念或內容單調重復(異已)不能控制反復出現常伴有強迫動作被洞悉感內心被揭感自已所想不能控制不用語言表達被別人知道了第六十二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⑿象征性思維:為概念的轉換,以無關的具體概念來代表某一抽象概念,不經病人解釋,別人無法理解。如果他解釋了,任何人都覺得荒謬。正常人亦有象征性思維。如以鴿子代表和平,但能為人們共同理解,不能稱其為病態。如患者將暖水袋抱在胸口,表示“黨和人民心連心”;又如某患者不斷用頭撞擊汽車輪胎以求自殺,表示“投胎”(重新做人)。第六十三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⒀語詞新作病人將不同含義的概念和詞融合,濃縮,創造出一些文字、圖形符號,并賦予特殊的意義。在性質上和病理象征性思維一樣。病理性和荒謬之處同樣在于所創和所表達概念的邏輯推理過程不可理喻。如“肺”表示“狼心狗肺”,“℅”表示離婚等,二者都是不符合正常思維的邏輯和推理過程,對精神分裂癥有很高的診斷價值。第六十四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⒂邏輯倒錯性思維以思維聯想過程中邏輯的明顯障礙為主要特征。其主要特點是推理缺乏邏輯性,或無前提無根據,或因果倒置,推理離奇古怪,不可理解。多見于精神分裂癥、偏執狂。⒃詭辯性思維是認識內容完整,缺乏現實意義和確切的根據,所議論的課題,常是一些想入非非的事情。如有借題發揮,轉換概念,邏列一些擦邊的事件等。第六十五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⒄思維化聲:病人思考時體驗到自已的思維同時變成了言語聲,自已和他人均能聽到。如果這種聲音來自心靈之中或自已的腦內,稱之為思維化聲;⒅思維鳴響:如果這種聲音來自外界則稱為思維鳴響。思維化聲和思維鳴響都是精神分裂癥的特征性癥狀之一。⒆思維擴散:病人體驗到自已的思維一出現,即眾人皆知,感到自己的思維與人共享,毫無隱私可言,稱思維擴散。⒇思維被廣播:如果病人認為自已的思想是通過廣播而擴散出去,稱思維被廣播。以上是診斷精神分裂癥的重癥狀。第六十六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思維活動形式的障礙持續言語思維不僅粘滯,而是在某一概念上停滯不前。病人單調的重復某一概念,或對于某些不同的問題,總是用第一次回答的話來回答。重復言語病人常重復他所說的一句話的最末幾個字或詞。第六十七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刻板言語指病人機械而刻板地重復某一無意義的詞或句子。模仿言語病人模仿周圍人的話,周圍人說什么,病人就重復什么。常見于精神分裂癥緊張型。第六十八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2.思維內容障礙思維內容障礙:包括妄想、超價觀念。妄想:病人在意識清晰的情況下出現的病理性歪曲信念,是病態的判斷和推理。是一種重要的精神病性癥狀,是在大腦病理基礎上產生的錯誤判斷和推理。
第六十九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
妄想特點:信念無事實根據,但病人堅信不移,經驗與教育無法糾正;內容涉及患者本人,與個人利害有關;內容具有個人的特征;其內容因文化背景和個人經歷不同而有所差異,常伴有濃厚的時代色彩。第七十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妄想(cont.)類別(按病理起源分)原發性妄想:
特點:發生前精神正常;突然發生,內容不可理解,與其它心理活動和癥狀之間缺任何發生上有關的聯系。原發性妄想包括突發性妄想:病人突然在腦海中出現大量的沒有前因,沒有推理,也無法解釋的妄想。第七十一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妄想知覺:病人突然對正常知覺體驗賦于妄想性意義。患者能正確感知周圍的事物,獲得清淅的映象,但對映象的理解,對事物意義的理解,出現了錯誤的聯系和接通,出現妄想性知覺時,患者感到周圍的事物都意味著、預兆著即將發生的或尚未肯定的事件。例如:一個病人感到街上的情形都異樣了,有某種事件即將發生;某人盯視了他一眼,突然感到他是一個暗探;天下雨了,意味著股票要跌價了等。第七十二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妄想心境或妄想氣氛:病人感到他所熟悉的環境突然變得迷惑不解,而且具有特殊意義或不祥預兆,很快發展為妄想。妄想情緒:指患者突然感覺自己所處的環境的氣氛和情況發生了異常改變,且與自己有關,對自己有威脅性。原發性妄想對精神分裂癥有診斷價值第七十三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原發性妄想·病例[病例]男,28歲,某日在大街上騎車兜風時,突然覺得周圍的景物變得十分古怪,像舞臺上的布景。周圍的人表情也與眾不同,后來患者突然醒悟“原來是外星人占據了地球,地球人只剩他一個”。(此例屬于突發妄想)第七十四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繼發性妄想:是發生在其它病理心理基礎上的妄想。常繼發于各種錯覺、幻覺,情感低落或高漲,也可繼發于某種期待心理或心因性障礙基礎上。。見于多種精神疾病。第七十五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繼發性妄想1.繼發于幻覺:幻聽多見,如聽到有人貶低責罵他,從而產生自責妄想;2.繼發于情緒變化:在增高的情緒背景上產生夸大妄想;在低落的情緒背景上產生自責妄想;在焦慮緊張的情緒背景上產生被害妄想等;3.繼發于精神自動癥:先有思維云集、情緒與行為的被控制、被強加的體驗,繼而也現影響妄想,附體妄想;第七十六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4.繼發于病態人格的發展或心理刺激所致:如在多疑敏感的性格基礎上有具體生活中的挫折而后形成:關系妄想、嫉妒妄想、與人爭吵后形成被害妄想等;5.繼發于智能損害、理解判斷能力的降低、感染、酒精中毒等。
妄想的分類都是按妄想內容的間義來劃分的,其內容往往都與患者切身利益(能力、經濟條件、社會地位、健康狀況)有關,可分為三大類:第七十七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臨床上常見的妄想①被害妄想是最常見的妄想。患者堅信自己被某些人或某些團體對自已進行不利的活動,進行打擊、陷害或掠取各種破壞活動等。如認為有人在飲食里放毒、對其跟蹤、監視等。病人受妄想支配可出現相應的行為:拒食、逃跑或采取控告、自衛、自傷、傷人等。常見于精神分裂癥偏執型或偏執性精神障礙等。第七十八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②關系妄想患者將環境中與他無關的事物都認為是與他有關,如認為周圍人的談話是在議論他,別人吐痰是在蔑視他,人們的一舉一動都與他有一定關系。知情人常反映患者:“什么事情都往自己身上扯。”常與被害妄想伴隨出現,二者的區別實際上只是內容是否對患者自身安全構成威脅。
第七十九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③特殊意義妄想可視為關系妄想的發展形式,患者認為周圍平常的事情不僅與自己有關系,而且還有特殊關系。[病例]女,34歲,認為自己被國家安全部門考察多年,電視里和報紙上經常發布對她的考察結果,比如外交部發言人換成女性,是在暗示她可能成為國家安全部第一任女部長。有次看電視時突然說:“考察快結束了,因為中央公布了女性干部的比例。”第八十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④物理影響妄想患者覺得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意志行為都受到外界某種力量的影響和控制,不能自主。如受到電視、電腦、超聲波或特殊的先進儀器的影響,嚴重時達到被外力控制而不能自主的程度,如患者覺得自己的大腦已被電腦控制,自己已是機器人等,因此又稱為被控制感或被控制妄想。
第八十一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⑤夸大妄想內容主要涉及非凡的才智、能力和發明創造,至高無上的權利和地位,大量的財富等。不同疾病的夸大妄想各有其臨床特點:躁狂癥患者的夸大妄想與現實有一定聯系,與心境相配合,內容和程度經常變化;精神分裂癥的夸大妄想脫離現實和個人常識水平,具有明顯的不可信或不可理解。第八十二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⑥罪惡妄想又稱自罪妄想患者堅信自己犯了嚴重錯誤或不可寬恕的罪惡,應受嚴厲的懲罰,認為自己罪大惡極死有余辜,以致拒絕吃飯坐以待斃。患者多將微小的過錯視為罪惡,如某患者認為自己幼年時搶過小朋友的玩具,因此犯有搶劫罪,要家人送他自首,勞動改造以贖罪。多見于重性抑郁。第八十三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⑦嫉妒妄想患者無中生有地堅信自己的配偶對自己不忠實,另有所愛,為此患者跟蹤配偶的日常生活或截留拆閱別人寫給配偶的信件,檢查配偶的衣服等日常生活用品,甚至暴力拷問以尋找私通情人的證據。第八十四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⑧鐘情妄想患者堅信自己被異性所鐘情(對方愛上自己),對方多數是比自己地位高的名人,信念過分的不切實際和無法說服。與單相思現象相鑒別第八十五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⑨被洞悉感又稱內心被揭露感患者感到自己內心的想法或者自己的私密活動,自己沒有說出來而別人都能知道。患者“本能的”、“直覺地”或者“莫名其妙地”感到自己的思想人盡皆知,有些患者甚至感到全世界乃至整個宇宙都知道他的想法。被洞悉感對精神分裂癥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
第八十六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⑩疑病妄想患者堅信自己患了某種嚴重軀體疾病或不治之癥,因而到處求醫,即使一系列詳細檢查和多次反復的醫學驗證都不能糾正。可繼發于感覺障礙。多見于精神分裂癥、重性抑郁等。
第八十七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⑾非血統妄想患者堅信自己不是目前的父母所生,自己的親生父母另有其人,而且多為當今名人;有的患者堅信自己是歷史著名人物的后裔。不相信任何證明目前親生關系的證據。多見于精神分裂癥。[病例]女,22歲,多次爬墻向中南海張望并叫喊要見爺爺。對警察聲稱自己是開國領袖的孫女,還有四分之一的英國王室血統,八分之一的日本皇族血統,十六分之一的美國總統血統,是真正的世界大團結和世界和平的結晶。臨床診斷:精神分裂癥第八十八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2.超價觀念是在意識中占主導地位的觀念,其發生一般均有事實跟據。特點:其觀念片面而偏激有強烈的感情色彩沒有邏輯推理的錯誤,內容往往與切身利益有關。影響到他人的行為和活動具有一定的性格基礎與妄想的區別在于:有一定的性格基礎與現實基礎,內容比較符合客觀實際,伴有強烈的情緒體驗,多見于人格障礙和心因性障礙第八十九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三)注意及注意障礙注意:是指心理活動集中地指向某一定對象的過程。注意的指向性表現出人的心理活動具有先擇性和保持性;注意的集中性使注意的對象鮮明和清晰。注意過程與感知覺、記憶、思維和意識活動密切相關。大腦皮質特別是額葉、丘腦及網狀激活系統的興奮性在注意的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那么這部分受損就會發生注意障礙。
第九十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注意的分類被動注意:又稱不隨意注意,由外界刺激被動引起,沒有主動的目的指向。如正在集中注意聽課時被窗外突然的喧嘩所吸引。外界刺激的強度越大,越容易引起被動注意。主動注意:是個體有目的的對既定目標的意識指向,又稱隨意注意。與興趣、情趣、思維和意志活動以及既往體驗均有聯系。第九十一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注意障礙主動注意障礙主動、被動注意障礙注意增強注意渙散注意減退注意衰退注意轉移被動注意障礙第九十二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常見注意障礙注意增強。為主動注意的增強,如具有被害妄想的患者對周圍的一切現象特別關注和警惕,具有疑病觀念的患者對自身細微的生理變化過度關注等。多見于神經癥,偏執性精神分裂癥。注意渙散。主動注意明顯減弱,注意的穩定性降低所致。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發呆等。多見于神經衰弱,精神分裂癥的早期以及多動癥等。
注意轉移。被動注意興奮性增強,注意的穩定性降低。表現為注意不能保持恰當的范圍和足夠的穩定性,經常被環境中的微小刺激所吸引。注意轉移是躁狂癥患者的隨境轉移癥狀的核心表現。主要見于躁狂癥第九十三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
④注意減退:主動注意及被動注意興奮性減弱。注意的廣度縮小,注意的穩定性好顯著下降。多見于疲勞狀態、神經衰弱及腦器質性精神障礙。⑤注意衰退:病人不能留意觀察和主動將注意集中于外界客觀環境。即外界客觀事物難以引起病人的注意。就是主動注意和被動注意都減退了。為精神分裂癥基本癥狀之一。第九十四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注意渙散
[病例]
女,17歲,診斷為精神分裂癥。老師最初發現她上課發呆,眼睛雖然盯著黑板,叫她回答問題時要喊好幾遍她才如夢方醒地站起來,不知老師問的什么問題。
家長也發現她長時間看書可達幾小時不抬頭,實際上沒有翻動一頁,也說不出到底看了什么內容。學習成績急劇下降,但她一點兒不著急,精神檢查時明顯注意力不集中,需反復提醒才回答某個問題。第九十五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四)記憶及記憶障礙記憶:是以往事物經驗的重現。(所謂以往經歷過的事物,指我們過去感知過的事物,如:見過的人或物、聽到過的聲音、嗅過的氣味、品嘗過的味道,觸摸過的東西、還有思考過的問題、體驗過的情緒情感等。這些經歷過的事物都會在頭腦中留下痕跡,并在一定條件下呈現出來,這就是記憶。)是在感知覺和思維活動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精神活動;復雜高級心理活動的發展,也必須以記憶為基礎。第九十六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記憶的基本過程:包括識記、保持、再識和回憶四個過程。這四個過程是密切聯系的統一過程。識記:是事物和經驗在腦子里留下痕跡的過程,是反復感知的過程;保持:是使這些痕跡免于消失的過程;再識或再現:是現實刺激與以往痕跡的聯系過程;回憶:是痕跡的重新活躍和復現。正常人的記憶是和遺忘分不開的。第九十七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關于遺忘的規律:Ribot定律:他提出遺忘的發展規律是由新及舊,由近事而遠事,由先擇性的內容(如名稱、數字等)擴展至全面的內容。H.Ebbinghaus曲線:他對遺忘現象作了著名的研究。他采用無意義的音節字母作為記憶實驗材料,以減少原有經驗對記憶的影響。結果(1885)是:在材料識記短期之內,即有大量的遺忘,剩下來能保持較長時間的識記材料不多,此時遺忘的發展也就較慢了。他根據實驗材料畫出了規律性的遺忘曲線,這就是著名的H.Ebbinghaus曲線。第九十八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常見的記憶障礙記憶障礙可以發生在記憶的四個不同過程,但一般都是全面受損,只是嚴重程度不同而已。記憶障礙可分為兩個方面:1.記憶量方面:如記憶增強、記憶減退及遺忘。2.記憶質方面:錯構癥、虛構癥。第九十九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1.記憶減退:是指記憶的四個基本過程普遍減退,臨床上較多見。早期一般表現近記憶的減退,如剛見過面的人想不起來,做過的事記不了,嚴重時遠記憶也減退,比如回憶不起來個人經歷。多見于癡呆病人。神經衰弱病人記憶減退較輕,只是回憶的困難。也可見于正常老年人。2.遺忘癥:為回憶的喪失,部分或全部不能回憶以往的經歷。
其表現有以下兩種情況:順行性遺忘和逆行性遺忘。順行性遺忘:不能回憶在疾病發生以后一段時間內所經歷的事件,遺忘的時間和疾病同時開始。如腦震蕩、腦挫傷的病人回憶不起受傷后一段時間內的事。逆行性遺忘:指不能回憶疾病發生之前某一階段的事件。多見于腦卒中發作,顱腦損傷等。第一百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附:腦震蕩(神經外科)是指頭部遭受外力打擊后,即刻發生短暫的腦功能障礙。病理改變無明顯變化,發生機理至今仍有許多爭論。臨床表現為短暫性昏迷、近事遺忘以及頭痛、惡心和嘔吐等癥狀,神經系統檢查無陽性體征發現。它是最輕的一種腦損傷,經治療后大多可以治愈。其可以單獨發生,也可以與其他顱腦損傷如顱內血腫合并存在,應注意及時作出鑒別診斷。腦卒中(Stroke)是腦中風的學名,是一種突然起病的腦血液循環障礙性疾病。又叫腦血管意外。是指在腦血管疾病的病人,因各種誘發因素引起腦內動脈狹窄,閉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腦血液循環障礙,臨床上表現為一過性或永久性腦功能障礙的癥狀和體征.腦卒中分為缺血性腦卒中和出血性腦卒中。顱腦損傷(headinjury)指暴力作用于頭顱引起的損傷。包括頭部軟組織損傷、顱骨骨折和腦損傷。其中腦損傷后果嚴重,應特別警惕。病因常見于意外交通事故、工傷或火器操作。第一百零一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原發性腦損傷常見為腦震蕩,病人有肯定的外傷史,傷后立即意識喪失,短時間清醒,往往不能回憶受傷瞬間過程,對癥處理可愈。腦挫傷和挫裂傷是枕頂部著地形成對沖傷,腦組織在顱內大塊運動,與前顱凹和中顱凹底摩擦,致腦組織挫傷或挫裂傷,可引起外傷性蛛網膜下腔出血(頭痛、惡心、嘔吐、頸部抵抗、腰穿可有血性腦脊液),一般要嚴密觀察,及時發現顱內血腫。繼發性腦損傷常見的有腦水腫和顱內血腫。在腦損傷的基礎上形成血管源性腦水腫,可為局部或全腦性;若挫傷較重,局部出血較多,則可形成硬膜下血腫或腦內血腫。若顳部顱骨骨折損傷硬腦膜中動脈,可形成硬膜外血腫。以上病理改變均可繼發顱內壓增高,甚至形成腦疝,危及生命。第一百零二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3.記憶增強:病態的記憶增強,對病前不能夠且不重要的事都能回憶起來。常見于輕躁狂和偏執狀態的病人。4.錯構癥:是記憶的錯誤。對過去曾經歷過的事件,在發生地點、情節、特別是在時間上出現錯誤回憶,并堅信不移。多見于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礙,腦外傷性癡呆。
第一百零三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5.虛構:是記憶的錯誤,患者對某段親身經歷發生遺忘,以想象的,未曾親身經歷的事件或完全虛構的故事來填補自身經歷的缺損。其內容生動,帶有荒誕色彩,常瞬間即忘。多見于各種癡呆。6.心因性遺忘:指病人在應激或某種心理因素作用的情況下對某一特定情境的遺忘。比如:急性創傷性情境,或病人不愿回憶或談及的情境。多見于應狀態或癔癥。第一百零四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7.潛隱記錄
:又稱歪曲記錄。它是視舊如新癥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患者將別人的經歷以及自己曾經的所見所聞回憶成自己的親身經歷,或者將本人的真實經歷回憶成自己所見所聞的別人經歷。8.遺忘綜合癥:科薩科夫綜合癥主要表現為近事遺忘、錯構癥、虛構癥、逆行性遺忘,常有定向力特別是時間定向障礙,知覺及思維無明顯障礙。多見于慢性酒精中毒精神疾病、顱腦外傷所致精神疾病及其他器質性精神疾病。第一百零五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五)智能和智能障礙智能:是一個復雜的綜合的精神活動的功能。是對既往獲得的知識、經驗的運用,用以解決新問題、形成新概念的能力。智能活動與認知過程的關系:智能活動與感知、記憶、注意、思維有密切關系。記憶和注意是智能活動進行的前提,但記憶本身不屬于智能;智能與思維密切聯系,但屬于不同的概念。智能可表現為觀察力、理解力、計算力、分析能力和創造能力等。智能水平一般與年齡、文化程度、職業、職位有關。第一百零六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智能障礙分類全面性癡呆部分性癡呆抑郁性假性癡呆童樣癡呆剛塞氏綜合癥精神發育遲滯假性癡呆癡呆第一百零七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智能障礙1.精神發育遲滯2.癡呆全面性癡呆部分性癡呆3.假性癡呆心因性癡呆童樣癡呆抑郁性假性癡呆第一百零八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常見智能障礙1.精神發育遲滯:是指先天或在圍生期以及在生長發育成熟以前(18歲以前),由于各種致病因素,如:遺傳、感染、中毒、頭部外傷、內分泌異常或缺氧等,使大腦發育不良或受阻礙,智能發育停留在一定的階段。以后隨著年齡增長,其智能明顯低于下正常同齡兒童。2.癡呆:指大腦智力發育成熟以后由于各種致病因素所導致的智力衰退稱為癡呆。如:感染、中毒、外傷、神經退行性病變等。它涉及各種高級皮質功能損害,包括記憶、智能和人格的受損。癡呆的發生具有腦器質性病變的基礎。第一百零九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根據大腦病理變化的嚴重程度以及性質不同可分為全面性癡呆和部分性癡呆。全面性癡呆:大腦的病變主要表現為彌散性器質性損害,智能活動的各個方面均受到損害,影響到病人全部的精神活動,常出現人格的改變。病人無自知力,也可出現定向力障礙。可見于阿爾茨海默病,麻痹性癡呆等。部分性癡呆:病變只侵犯大腦的某些部位,如大腦血管的周圍組織,病人只產生記憶力減退、理解力減弱、分析綜合困難等。但其人格的基本特征一般仍保持良好,并且具有一定的批判和自知的能力,定向力也比較完整。這類癡呆常見于腦血管性癡呆、腦外傷性癡呆等。當疾病發展嚴重時,臨床上很難區分是全面性或部分性癡呆。第一百一十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癡呆的主要表現:思維受損,記憶力、計算力、理解力、分析綜合力、判斷推理能力都下降,后天獲得的知識、能力喪失,不能從事學習和工作,嚴重者生活不能自理。逐漸發展喪失高級社會性情感,原先的情感和本能意向占優勢。一般來說,病變多為進行性的,常不易恢復或不能完全恢復。適當的治療可阻止其繼續發展,病情有可能得到改善。第一百一十一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3.假性癡呆:在臨床上可見一種與癡呆類似的表現,但是本質卻不同,稱為假性癡呆。多在強烈的精神創傷后產生,大腦的組織結構無任何器質性損害,是一種功能性疾病。一般預后較好。常見于癔癥及反應性精神障礙。臨床表現有如下類型:心因性癡呆童樣癡呆抑郁性假性癡呆第一百一十二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心因性癡呆-又稱Ganser綜合癥:即病人對一些簡單問題給予近似的錯誤回答。如:一位20歲的病人,當問到他一只手有幾個手指時,答“4個”,問及年齡時,答“49歲”。對簡單的計算也不能正確回答,如2+3=4,即近似而錯誤的回答。行為方面,如將鑰匙倒過來開門,筷子倒過來吃飯等。但一些復雜的問題反而容易解決。一般生活能自理。第一百一十三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②童樣癡呆:病人表現為一般兒童稚氣的樣子,學著幼童說話的聲調,稱自已才3負歲,是小寶寶,見人就叫叔叔阿姨等。③抑郁性假性癡呆:嚴重抑郁情況下,常可表現癡呆早期的癥狀。如記憶減退、思維遲緩、缺乏主動性。心理測查時,提示智能減退。抑郁消失后智能完全恢復。第一百一十四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六)定向力及其障礙定向力:是對周圍環境(時間、地點、人物)及自身狀態(姓名、年齡、職務等)的察覺和識別能力。周圍環境定向力:病人知道現在是什么時間、日期、月份等,知道自已在什么地方,知道周圍人物的身份及與病人的關系。自我定向力:知道自已的姓名、年齡、職業。定向障礙多見于器質性精神障礙。定向力障礙是意識障礙的一個重要標志,但有定向力障礙不一定有意識障礙。第一百一十五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精神障礙患者定向力受損的情況多見于腦器質性精神障礙如癡呆。精神分裂癥病人可有雙重定向,將一個地點或人物做出兩種判斷,這多與病人思維障礙有關。如病人將醫院認為是醫院也是法院,或認為表面上是醫院而實際上是法院。第一百一十六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七)自知力及其障礙
自知力:又稱內省力,是指患者對自己精神疾病的認識和判斷能力。神經癥病人有自知力,主動就醫訴說病情。精神病病人一般均有程度不等的自知力缺失,因此不承認自己有病,不主動看病,拒絕看病住院,拒絕治療。第一百一十七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在精神疾病的早期,有的病人自知力尚保存。隨著病情的發展,病人常對自己的精神癥狀喪失判斷力,稱之為自知力喪失。當病情好轉時,自知力逐漸恢復,稱自知力部分或全部恢復。臨床上將自知力的程度以及自知力恢復的程度作為判斷病情輕重和病情好轉程度的重要指標。一般以癥狀消失,認識到所患精神病癥狀是病態,即為自知力恢復。自知力完整是精神病病情痊愈的重要指標之一。第一百一十八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
判斷指標:
1、能否認識自己有病?
2、能否認識自己疾病的表現?
3、能否愿意接受治療?
意義:判定病情輕重的指標;判定疾病好轉程度的指標第一百一十九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二、情感和情感障礙
有關概念1.情緒:是指與個體生物需要相聯系的體驗形式。即個體受到生活環境中的刺激時生物需要是否得到滿足而產生的態度和體驗。情緒特點:一般持續時間短,其穩定性帶有情境性,伴有明顯的生理功能變化和外部表現,情緒發生較早,為人類與動物所共有。第一百二十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2.情感: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滿足自己的需要而產生的態度體驗特點:情感發生較晚,為人類所特有。情感具有穩固性和長期性。情感包括道德感和價值感兩個方面,具體表現為愛情、幸福、仇恨、厭惡、美感等等。
第一百二十一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情緒和情感的關系:都是人對客觀事物所持的態度體驗,只是情緒更傾向于個體基本需求欲望上的態度體驗,而情感則更傾向于社會需求欲望上的態度體驗。情感和情緒活動豐互依存,與人認識、行為活動及社會交往均有著密切的聯系。大腦皮質在人類情緒和情感活動中起主導作用,丘腦、下丘腦、邊緣系統和網狀結構起著特定的重要作用。第一百二十二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3.心境:心境是一種較持久而又微弱的情緒狀態。為一段時間內個體精神活動的基本肯景。特點是:第一,緩和而又微弱,第二,持續時間較長,第三,是一種非定向的彌散性的情緒體驗。心境障礙主要表現在情感性質、情感穩定性、和情感協調性方面的改變。
第一百二十三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常見的心境障礙1.情感高漲:正性情感顯著增強。表現為不同程度的癥態的喜悅,自我感覺良好,有與環境不相符的過分的愉快,歡樂。表現為可理解的帶有感染性的,易引起人的共鳴,是躁狂發作的核心癥狀。表現為不易被理解的自得其樂的,引不起人共鳴的情感高漲狀態,稱為欣快癥。多見于腦器質性精神疾病和醉酒狀態。第一百二十四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2.情感低落:負性情感顯著增強。表現情緒低落,憂心忡忡,愁眉不展,心境苦悶,唉聲嘆氣。嚴重時感到悲觀絕望,對一切事物都不感興趣,認為生不如死,出現自殺觀念和自殺行為。常同時伴有思維遲緩,動作減少等癥狀,是抑郁發作的核心癥狀。第一百二十五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3.焦慮:是人體正常的情緒反應,適當的焦慮,有利于提高機體的警覺水平,應付應激。焦慮地過分持久或過于嚴重,影響到個體生活或主觀上感到痛苦時,稱其為病理性焦慮。病理性焦慮:過分擔心發生威脅自身安全和其它不良后果的一種心境。它是與客觀不符的、沒有明確對象和具體內容的莫名惶恐與過分擔心的心理狀態。有心理和軀體兩方面的表現。
第一百二十六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病人表現:緊張恐懼,顧慮重重,認為病情嚴重而無法治療,或問題復雜而無法解決。整日搓手頓足,坐臥不寧,似有大禍臨頭,惶惶不可終日。常伴有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及疑病觀念。多見于焦慮性神經癥,更年期精神障礙等。第一百二十七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驚恐發作:為急性、嚴重的焦慮發作。發作時病人有瀕死感、失控感和大禍臨頭感,伴有明顯的循環、呼吸、泌尿和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及疑病觀念。一般發作持續時間較短,數分到十數分鐘。多見于焦慮性神經癥,更年期精神障礙。第一百二十八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4.恐懼:(病理性的)對外界某一特定事物超出正常范圍的情緒反應。表現:緊張,害怕,提心吊膽,伴有明顯的自主功能紊亂癥狀,如:心悸、氣急、出汗、四肢發抖,甚至大小便失禁等。恐懼常導致逃避。和焦慮的區別在于恐懼有明確的害怕對象,并有回避行為,而焦慮沒有。主要見于恐懼癥、兒童情緒障礙及其它精神障礙。第一百二十九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
[病例]
女,16歲,被狗咬后怕狗,害怕的對象范圍從大狗到寵物小狗,再到玩具狗,最后發展到一切與狗有關的事情。聽到小孩學狗叫,她立刻恐懼萬分,呼吸急促,手足冰涼,全身大汗,身體僵直不能挪動。旁人閑聊時提到“狗”,或者她看到“狗”字時,也都立刻發作恐懼,因為她看到這個字就想到狗咬人。明知這些字不會對她造成危險,但仍然不能自控。家中嚴禁一切與狗有關的東西,清晨傍晚不敢出門,因為此時常有遛狗的。迫切求治。
臨床診斷:恐懼癥。第一百三十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5.情感脆弱:(情感不穩)在外界因素輕微刺激下甚至無明顯的外界因素影響下,病人情緒容易波動,或傷心流淚或興奮激動。常見于腦動脈硬化性精神障礙,癔癥,神經衰弱等。第一百三十一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6.情感淡漠:是情感活動的衰退和喪失,表現為情感反應失去正常波動性,病人對外界刺激失去相應的情感反應。無論令人悲傷或愉快的事,他都無動于衷,尤其是缺乏高級細膩的情感活動。表現:對周圍發生的事漠不關心、說話聲調平淡,面部表情呆板,內心體驗缺乏,甚至對個人生活也漠不關心。常見于慢性精神分裂癥和腦器質性精神障礙。
第一百三十二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
注意:情感低落是情感活動的負性增加,而情感平淡和淡漠是情感的減退和喪失。7.病理性激情:是一種驟然發生,非常強烈而短暫的的情感爆發狀態(心境障礙)。在這種狀態下,病人可產生沖動行為,以致傷害他人,自己難以控制,常伴有一定程度的意識障礙,可能有遺忘,事后不能完全回憶。多見于癲癇,較嚴重的顱腦外傷,也可見于精神分裂癥。第一百三十三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8.情感倒錯:病人的情感體驗與當時外界刺激及思維內容不協調。如:說到別人在迫害他時,表現為愉快的表情;而聽到令人興奮的事時反而表現為傷感。多見于精神分裂癥。9.情感幼稚:指成人的情感反應如同小孩,變得幼稚,缺乏理性控制,反應迅速而強烈,沒有節制和掩飾。見于癔癥和癡呆病人。第一百三十四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易激惹:急劇而短暫的情感波動,表現為微小刺激就產生強烈的情緒反應,多為激動、不滿、憤怒、大發脾氣等。
常見于某些人格障礙如反社會人格、偏執性人格和情緒不穩性人格,以及神經衰弱、躁狂癥等。在甲亢所致精神障礙中也常見該癥狀矛盾情感:對同一件事物同時產生兩種互相對立的情感體驗,如認為自己的親友在迫害自己,對此同時產生仇恨和喜歡兩種感情,而且并不認為有矛盾之處。此癥狀是精神分裂癥的本質特征之一。第一百三十五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三、意志行為及意志行為障礙(一)意志和意志障礙:意志:是指人們自覺地確定目標,克服困難用自己的行動去實現目標的心理過程,為人類獨有的心理現象。意志對行為有發動、堅持、制止和改變的調節控制作用。在意志過程中,受意志支配和控制的行為稱為意志行為。意志與認識活動、情感活動及行為緊密相連而又相互影響。意志也可受精神疾病的影響而出現病理性的意志行為。第一百三十六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意志的特點:指向性及目的性:人的意志行為必須有一定的動機目的自覺性及堅強性:對目的有自覺的認識,并能百折不撓地克服困難,去完成既定的目的;果斷性及自制性:能迅速而正確地做出行動的決定,并善于掌握和支配自己的行動。第一百三十七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常見意志障礙意志增強
:病理性的意志活動增多,多與病態情感或妄想有關。表現為持續堅持某些行為,表現出超出一般常人的毅力和決心。最典型的意志增強見于訴訟狂即偏執性精神病患者。意志減退:意志活動顯著減少,對周圍一切不感興趣,意志消沉,不愿參加外界活動。經常呆坐,懶于料理工作、學習甚至個人生活。常見于抑郁癥。第一百三十八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意志缺乏:對任何活動都缺乏明顯的動機和主動性,對現在和未來缺乏打算和要求。不關心學業、工作,缺乏應有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個人生活方面也十分懶散,甚至個人衛生也全不顧及。孤僻獨處,行為退縮。對自己的狀況和處境缺乏自知力,毫不在乎。多見于精神分裂癥等。(二)動作及行為障礙簡單的隨意和不隨意行動稱動作,有目的動機而進行的復雜的隨意運動才稱為行為,行為又是受一定的思維指配的。動作行為障礙又稱精神運動性障礙。精神疾病病人由于病態思維及心境障礙常常導致動作行為異常。第一百三十九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常見的意志行為障礙1.精神運動性興奮:是指整個精神活動增強。協調性精神運動性興奮:病人的言語動作增多,與思維、情感活動的增多相一致,并能與環境密切聯系配合。病人的整個精神活動的增多是有目的的,表現協調,可被理解的。多見于躁狂狀態。第一百四十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不協調性精神運動性興奮:病人的言語動作增多與思維情感不相配合,動作單調雜亂,無目的及動機性,合人難以理解,所以精神活動是不協調的,與外界環境也不配合。常見于精神分裂癥青春型和緊張型,腦器質性精神障礙患者。2.精神運動性抑制:是整個精神活動降低。病人的言語動作普遍遲緩和減少。第一百四十一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木僵:病人意識清楚出現言語動作行為抑制。輕時病人言語動作行為顯著減少,緩慢遲鈍;嚴重時運動完全抑制,緘默不語,不吃不喝,保持一個固定的姿勢,僵硬不動,對體內外任何刺激不起反應,口誕外溢,不主動大小便,面無表情。見于精神分裂癥緊張型,嚴重的抑郁癥、反應性精神障礙及腦器質性精神障礙。臘樣屈曲:緘默癥:第一百四十二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3.違拗癥:對于指令和要求都予拒絕。單純拒絕稱為被動違拗,如讓患者張嘴,他始終不聽從;以相反的動作拒絕執行稱為主動違拗,如讓患者伸出手來,患者偏偏將手放到背后。4.刻板動作:病人持久地重復某一單調動作,常與刻板言語同時出現,見于精神分裂癥緊張型。第一百四十三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5.模仿動作:患者毫無目的和意義地模仿別人的動作和表情。此癥狀和以下的作態及古怪行為常共同出現,構成精神分裂癥青春型特有的紊亂行為癥狀群。6.作態:又稱裝相,患者的舉止和表情表現出與年齡和當時環境不符的幼稚愚蠢,如怪腔怪調地說話,當眾幼兒般地撒嬌等,給人以故意裝腔作勢感。患者對此毫無自知和察覺。第一百四十四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四、意識障礙意識:是指患者對周圍環境及自身的認識和反應能力。大皮質及網狀上行激活系統的興奮性對維持意識起著重要的作用。第一百四十五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如何判斷意識障礙?感知覺清晰度降低,遲鈍,感覺閾值升高;注意維以集中,記憶減退,出現遺忘或部分性遺忘;思維變得遲鈍、不連貫;理解困難,判斷能力降低;情感反應遲鈍、茫然;動作行為遲鈍、缺乏目的性和指向性;出現定向力障礙,對時間、地點人物定向不能辨別,嚴重者出現自我定向障礙。第一百四十六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清晰度下降嗜睡意識混濁昏睡昏迷清晰度降低伴意識范圍縮小朦朧狀態意識內容改變譫忘狀態夢樣狀態清晰度降低伴意識內容改變譫忘狀態夢樣狀態意識障礙第一百四十七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嗜睡:患者意識清晰度水平降低較輕微,睡眠顯著增多,對周圍事物無主動關心和興趣,但可被喚醒,喚醒后回答問題正確,停止呼喚后又立即進入睡眠狀態。此時吞咽、瞳孔、角膜反射均存在。可見于神經衰弱,腦器質性疾病、精神疾病、藥物依賴等。第一百四十八頁,共一百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混濁:意識清晰度輕度受損,強烈的刺激才能引起病人的反應。患者反應遲鈍,思維緩慢,注意、記憶、理解都有困難。對時間、地點、人物可有定向障礙。此時吞咽、角膜、對光反射尚存在。可出現一些原始動作,如舔唇、伸舌、強握、吮吸和病理反射等。多見于軀體疾病所致精神障礙等。第一百四十九頁,共一百六十五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政府合同范本(2篇)
- 2025公司員工安全培訓考試試題(研優卷)
- 2025年公司安全培訓考試試題附參考答案(A卷)
- 2025年企業安全培訓考試試題附參考答案(預熱題)
- 專題 J-15【簡語法-單選題專練】狀語從句 2025年中考英語講解+練習題匯編(全國)
- 2025企業合作合同版
- 2025年美元借款的合同
- 2025年智能鑄造生產線合作協議書
- 2025電腦租賃合同深圳范本
- 2025年度公園內廣告牌制作合同
- 2024吉林省民航機場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電磁現象及其應用-理解電磁現象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 車輛行駛安全培訓模板
- 開展中醫藥健康文化宣傳活動方案(樣式)
- 油漆涂料行業市場分析
- 呼吸道合胞病毒知識科普
- 跨境數據流動與治理
- 輸血治療知情同意書
- 幼兒園副園長聘任園長合同(36篇)
- 30道中國石油天然氣地球物理勘探工程師崗位常見面試問題含HR常問問題考察點及參考回答
- 高級焊工實操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