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三歷史必修書的知識點概括高三歷史必修書的知識點概括1秦漢——多民族大一統的封建社會的形成、鞏固、問題和演變成分裂1、秦統一天下的必然性和條件。2、秦始皇建立和鞏固統一和中央集權的。3、從正反面分析秦亡漢興的原因。5、秦皇、漢武多方面的活動。6、理解和評價焚書坑儒、獨尊儒術。董仲舒的思想背景,內容,作用。7、自春秋、戰國經秦到西漢治國思想的變動和影響。8、秦漢與匈奴,西域,越族的關系。9、張騫和班超的貢獻:絲綢之路。10、造紙術,地動儀,張衡,華佗,王充,司馬遷和《史記》,數學和封建。11、秦漢出現的封建社會的社會問題及表現。(土地兼并、暴政、思想專制)12、秦漢是對后世具有開創性的朝代,秦漢奠定了中國后來2000年封建社會的基本格局,基本特點。如何理解?有那些史實?(統一的國家格局;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政治格局;多種土地制度基礎上的的封建小農經濟格局;以漢族為主體的民族融合的多民族格局;對外交流的開放格局;以儒家為主體重倫理的思想格局;以應用技術為主的世界的傳統科技與格局。)高三歷史必修書的知識點概括21、背景(1)《辛丑條約》簽訂后,民族危機不斷加深(2)清朝統治危機嚴重(“新政”和“預備立憲”)(3)民族資本主義發展和資產階級革命派力量壯大(根本原因)(4)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傳播和三民主義提出(思想準備)(5)資產階級革命團體和政黨的成立(組織準備)(6)資產階級革命派發動的武裝起義(軍事準備)(7)四川保路運動使武漢兵力空虛,為武昌起義創造時機(直)2、辛亥革命的爆發:武昌起義(1911.10.10)——湖北軍政府成立——各省宣告獨立3、辛亥革命的成果(1)《臨時政府組織大綱》1)背景:武昌起義成功,籌建南京臨時政府3)內容:規定了政府的組織構成和職權劃分原則4)意義:①中國歷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宣告廢除封建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制度。(3)《中華民國臨時約法》(1912年3月11日)1)目的:將民主理念轉變為法律性文獻;(直接目的)限制袁世凱,以維護革命成果2)《臨時約法》對《組織大綱》進行的修訂①政府組織形式:改總統制為責任內閣制②權力關系:擴大參議院權力與總統抗衡③制憲:規定嚴格的修改憲法程序以防約法被破壞3)《臨時約法》的主要內容①關于國家制度和主權(性質):“主權在民”原則;表達了維護領土完整的國家意志“第三條中華民國領土為二十二行省,內外蒙古、西藏和青海?!雹陉P于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原則:“天賦人權”、“自由、平等、博愛”③關于國家的政治體制:a.立法權:由參議院行使b.行政權:臨時大總統、副總統和國務員行使c.司法權:法院行使4)關于《臨時約法》的性質:第一部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5)歷史地位①第一次以憲法的形式規定“主權在民”的基本原則,并用法律方式賦予了國民民主權利,徹底否定封建君主專制制度②直接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偉大成果,代表了當時中國社會發展的進步方向③促進平等自由思想的普及、人民民主意識的覺醒④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推動了中國憲政運動及政治民主化的進程6)歷史局限性①對實現人民的基本權利以及維護責任內閣制缺乏相應的制度措施進行確實的保障,以致約法成為一紙空文。②現實需要的因人立法反映出很大的人治主義色彩,損害了立憲的嚴肅性4、辛亥革命的結局和意義(1)性質:是近代中國第一次完全意義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2)歷史意義:它是中國近代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_了清王朝,結束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客觀上打擊了帝國主義侵略勢力,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條件;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3)失敗原因:①從根本上說,是因為在帝國主義時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資本主義的建國方案是行不通的②從主觀方面來說,在于它的資產階級革命派本身存在著許多弱點和錯誤。③沒有提出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綱領。④不能充分發動和依靠人民群眾。⑤不能建立堅強的革命政黨,作為團結一切革命力量的強有力的核心。5、教訓:辛亥革命失敗表明,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方案沒有能夠救中國,先進的中國人需要進行新的探索,為中國謀求新出路6、為什么說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必須將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作為對象?因為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是壓在中國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新民主主義革命必須以他們為對象:①反對帝國主義,打破外國資本的控制,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必須實現的首要任務。②反對封建主義,進行土地制度的徹底改革,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一項基本任務。③反對官僚資本主義、沒收官僚資本歸新民主主義國家所有,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一項重要任務。7、袁世凱篡奪革命果實(成功因素)①帝國主義的支持,對南京臨時政府采取軍事威脅、外交軍事威脅、外交孤立和經濟封鎖;②國內革命政權中的立憲派和舊官僚的進攻③孫中山等革命黨人的軟弱妥協④袁世凱個人的權術和陰謀如指使段祺瑞等采取逼宮、宣布共和等行為。高三歷史必修書的知識點概括31、中國古代史中國古代史的歷史沿革:一、原始社會(二三百萬年前——公元前21世紀)過渡時期(皇帝堯舜禹時期大約4000——5000年前)二、奴隸社會(公元前21世紀——春秋時期公元前476年)三、封建社會(戰國時期公元前475年——鴉片戰爭1840年)四、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840年——1949年)五、過渡時期(新民主主義社會)(1949——1956年)六、社會主義社會(1956年——今天)一、奴隸社會的發展史:1、夏(統一的奴隸制國家建立)(前21世紀——前16世紀)2、商(奴隸制社會的發展時期)(前16世紀——前11世紀)3、西周(奴隸制社會的鼎盛時期)(前11世紀——前8世紀即公元前771年)4、東周(奴隸制社會的衰落時期)(春秋時期(奴隸制社會的瓦解時期)(前770年——前476年)(戰國時期(封建社會的形成時期)(前475年——前221年)二、封建社會的歷史沿革:1、秦漢時期(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社會形成時期)(前221年——公元220年魏取代東漢)2、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大分裂時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時期)(公元220年魏國建立——589年隋朝建立)3、隋唐時期(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589年——907年)4、五代十國時期(大分裂時期)(907年唐滅——960年北宋建立)4、遼宋夏金元時期(少數民族政權并立時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時期)(960年北宋建立——1368年明朝建立)5、明清時期(封建社會的衰落時期)(1368年——1912年清帝退位)如何巧記方法:以奴隸社會為例:夏(前21世紀)減去5個世紀——就是商(前16世紀)再減去5個世紀——就是西周(前11世紀)——減去3個世紀(就是東周即春秋時期開始(前8世紀前771年)——再減去3個世紀(就是戰國時期開始(前5世紀前475年,進入封建社會)理解記憶:半殖民地——政治上主權部分淪喪,區別于印度、埃及等殖民地半封建——經濟上資本主義開始興起,但是封建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仍占主導地位。如何運用政治學原理分析歷史問題:如“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原理”——例一:井田制瓦解(經濟基礎)——導致了“分封制無法維持下去”(上層建筑)——標志著奴隸制社會開始瓦解例二:明清時期資本主義萌芽(先進的生產力)的發展緩慢的原因是——受到落后的封建生產關系的阻礙例三:戰國時期,鐵器、牛耕的推廣(先進的生產力)——推動社會進步,要求建立新的生產關系以適應生產力的發展,于是,封建性質的改革運動風起云涌。什么是中央集權制度?中央集權制度的特點?意義?(1)定義:指全國的軍政財權歸屬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執行中央政令。(2)特點:官僚機構組織嚴密,分工明確,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牽制,最終使統治權集皇帝于一身。(3)意義:(A)有利于鞏固封建統治,為歷代統治者繼承和發展。(歷代統治者都要加強中央集權)(B)有利于維護國家統一和保障經濟文化的發展,國家的獨立。專制主義與中央集權的關系——二者相輔相成,中央集權是君主專制的前提和基礎,君主專制是中央集權的必然產物。目的都是為了保證中央和君主的絕對權利。功:(1)統一全國,建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2)建立中央集權制度(3)政治經濟軍事思想上采取的鞏固統一的措施過:(1)大興土木,加重人民負擔,激化階級矛盾(修長城、酈山陵、阿房宮)(2)刑法嚴苛,賦稅沉重,暴政而亡(3)思想專制,焚書坑儒郡縣制和分封制的不同點?1、基礎并不同:一個以血緣關系為基礎,一個按地域劃分。2、權利不同:一個是世襲,地方的小王國,一個是皇帝任免的官吏,沒有封地有俸祿3、作用不同:一個容易形成地方割據勢力,一個能鞏固國家的統一,促進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皇權和相權之爭的原因和過程:原因:皇帝為獨裁統治歷代都采取削弱相權,分化相權直至廢除宰相的方法,以實現君主專制。漢武帝——頻繁更換宰相,用“中朝”對抗“外朝”唐朝——三省六部制,相權一分為三宋代——參知政事,繼續分散相權明代——廢宰相,權分六部清朝——軍機處(標志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達到頂峰)評價康熙1、西南——平定“三藩”之亂2、東南——收復臺灣,設臺灣府3、西北——平定噶爾丹叛亂4、東北——收復雅克薩之戰,簽定《尼布楚條約》5、漢化政策,6、加強蒙藏民族團結評價唐太宗1、政治上:唐太宗勵精圖治,使唐朝社會穩定,經濟發展,階級矛盾緩和,開創了“貞觀之治”的局面,這就為“開元盛世”的出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民族關系上:唐太宗采取開明的民族政策,加強了同周邊各族之間的聯系,加強了民族團結,促進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使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進入了鼎盛時期。3、對外關系上:唐太宗實行開放的對外政策,對外來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針,這使中國文化呈現出多元化的色彩,封建文化出現了繁榮的局面,并對世界文明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4、個人品質上: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納諫,具有很強的自我反省能力,成為古代封建君主的楷模和典范,并對以后歷朝的治國策略產生了深遠影響。唐太宗的評價的采分點1、政治上:納諫、用人、貞觀之治、三省六部制、科舉制。2、經濟上:休養生息政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北京市朝陽區高考地理二模試卷
- 2025年加氣站設備項目建議書
- 農村合作社現代農業產業化合作協議
- 餐飲外賣O2O平臺優化運營方案
- 精準職業工作經歷證明(8篇)
- 家庭農場農機設備使用與租賃合同
- 高中化學實驗:《化學反應動力學研究》實驗方案
- 市政學模擬考試真題試題及答案
- 哮喘病人的麻醉管理
- 《2025升級版車輛買賣合同》
- AI賦能教育創新
- 衛生與健康教育
- 家長開放日家長意見反饋表
- 初中英語2023年中考專題訓練任務型閱讀-完成表格篇
- 數據中臺-項目需求規格說明書
- 田徑運動會檢查員報告表
- 高級政工師職稱面試題
- 老年人能力評估師高級第六章-需求評估
- 業主維權授權委托書范文
- 第四代EGFR-C797S藥物管線及專利調研報告
- 骨科基礎知識解剖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