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科學課程標準_第1頁
小學科學課程標準_第2頁
小學科學課程標準_第3頁
小學科學課程標準_第4頁
小學科學課程標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11小學科學課程標準最新的《小學科學課程標準》(修訂稿)第一部分前言20世紀以來,科學與技術進入了有史以來發展最快的歷史時期??茖W與技術的發展推動社會的全面進步??茖W與技術主要是通過促進人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的變革來推動社會發展。(科學使人們永無休止地求索和認識世界,對世界作出解釋和預言;技術則使世界在人的手中得到重新安排,人們生活的世界日益人工化。)科學與技術的日新月異,正深刻地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社會已經越來越依靠科學與技術。每一位生活在科學技術高速發展時代的人,必須具有科學素質。當今時代,人們從小就明顯地感受到了科學技術所帶來的種種影響,因此,科學素質的培養必須從小抓起。小學科學課程承擔了培養小學生科學素質的責任。通過小學科學這門課程的學習,能夠使小學生保持與生俱來的好奇心,發展學習科學的潛力,為他們成為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新一代打下良好的基礎?!度罩屏x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修改稿)》(以下簡稱《標準》)是小學科學課程建設的綱領性文件。《標準》所規定的課程目標和內容標準是每一個小學生在該階段應該達到的基本要求。《標準》是小學科學教材編寫的依據、教學的依據,以及教學評估的依據。一、課程性質小學科學課程是一門以培養學生科學素質為宗旨的義務教育階段的核心課程,在小學課程設置中與其他主要學科一樣,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科學素質的形成是長期的。早期的科學教育將對一個人科學素質的形成具有決定性的作用??茖W素質一般包括:對自然現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運用基本的科學知識和技能認識自己和周圍世界的能力,具備進行科學探究所必需的科學思維和方法,與自然界和諧相處的生活態度等。小學科學課程是一門綜合課程,能夠最有效地綜合自然科學各個領域(如物質科學、生物科學、地球與環境科學)和技術領域中最基礎的知識和技能。小學科學課程是一門具有活動性質的課程,能夠最大限度地將科學探究活動過程呈現在課程內容中。小學科學課程與并行開設的小學語文、小學數學、小學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等課程,構成小學生完整的知識結構,同時又為7—9年級的科學課程,以及分科的物理、化學、生物、地理課程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二、基本理念全面提高每一位學生的科學素質是科學課程的核心理念。1.人人都能學的科學科學課程致力于實現義務教育階段的培養目標,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義務教育階段的科學課程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科學教育。無論學生存在著怎樣的地區、民族、經濟條件、文化背景的差異和性別、天資等方面的個體差異,科學課程均為每一位學生提供公平的學習機會和科學潛能發展的基礎。2.學習“四位一體”的科學科學課程不僅要使學生獲得重要的基本的科學概念并認識科學概念之間的聯系,還要使學生獲得科學探究的技能和方法,以及合作交往、語言表達的能力,更要使學生獲得善于思考、勇于開拓、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茖W知識、科學思想、科學方法和科學精神是科學的四個層面,應全面體現在課程內容中。3.以生活中的科學為邏輯起點科學課程要從學生的認知特點和生活經驗出發,讓他們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科學的重要性,了解科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逐步學會分析和解決與科學有關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要創造學習科學良好的條件和環境,使學生在學習中體驗科學的魅力和樂趣;培養學生終身的探索樂趣、良好的思維習慣和初步的科學實踐能力。4.以科學探究為最為重要的學習方式科學探究是科學研究過程的本質特征,具有重要的教育價值。在小學科學課堂中,教師是兒童學習科學的支持者和引導者。引導兒童主動探究,親歷科學探究的過程,這將有利于保護兒童的好奇心和激發兒童學習科學的主動性。科學探究是學生學習科學的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學生的學習方式可以是多樣的。教學中要根據教學目標和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與策略,讓學生將探究式的學習與其他方式的學習充分結合起來,以獲得最佳的學習結果。5.科學課程具有開放性科學課程在學習內容、活動組織、作業與練習、評價等方面給教師和學生提供了選擇的機會和創造的空間??茖W課程最大程度上滿足不同地區、不同經驗背景的學生學習科學的需要。提倡引導學生利用廣泛存在于學校、家庭、社會、大自然、網絡和各種媒體中的多種資源進行科學學習,加強科學與其他學科之間的滲透與整合。三、設計思路1、依據國際科學教育改革的趨勢,以及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要求和科學課程的現狀,確立小學科學課程改革的重點: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為主旨;重視科學、技術與社會的相互關系;倡導以科學探究為主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強化評價的診斷、激勵與發展功能。2、小學科學課程從1年級至6年級開設。課程內容的選擇要考慮與平行開設的相關科目的聯系,也要考慮與7—9年級相關科目的銜接。3、課程通過三條主線,即科學知識、科學探究、科學態度,將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融會貫通。4、課程從物質科學、生命科學、地球科學等領域選取了24個核心概念作為學習的科學知識。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采用核心概念螺旋建構的方式,由簡單到復雜分級設計,即將每一個核心概念分解成若干具體概念,并對具體概念進行分級。這些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和適應現代社會生活所必需的基礎知識,也是對學生進行科學能力培養和科學態度教育的載體。第二部分課程目標總目標通過小學科學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關鍵的基礎科學知識和技能,培養科學興趣和思維習慣;了解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和方法,并應用于力所能及的科學探究活動;了解科學和日常生活以及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關系;理解求真務實、開拓創新是科學精神的核心。具體目標(方案一)1、理解科學知識(1)學習物質科學、生命科學、地球科學、設計和技術四大領域中淺顯的、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知識和技能,并能嘗試用于解決身邊的實際問題。(2)通過對物質科學相關知識的學習,了解物質的常見性質、用途和變化;對物體的運動、力和簡單機械,以及能量的不同表現形式具有感性認識。(3)通過對生命科學有關知識的學習,了解生命世界的基本食物和現象;形成對一些生命活動,以及對人體和健康的初步認識。(4)通過對地球科學有關知識的學習,了解與地球相關的宇宙環境,知道太陽系的基本概況;了解地球的運動及地球的圈層結構;認識人類與環境的關系,懂得地球是人類唯一家園的道理。(5)通過設計和技術有關知識的學習,初步掌握綜合知識和經驗進行設計的技能;能夠運用一些簡單工具制造產品或解決實際問題。2、掌握科學方法(1)學會從生活經驗中提出簡單的科學問題。(提出科學問題)(2)學會對一些自然現象進行觀察和實驗,并且能夠對觀察和實驗的過程、結果進行陳述。(進行觀察和實驗)(3)學會對一些自然現象的成因進行假設,運用科學知識對自然現象進行說明和解釋。(科學解釋)(4)學會對得到的科學結論進行驗證。(科學驗證或檢驗)3、弘揚科學精神(從科學精神的內涵:理性、實證、分析、開放、民主、批判、革命等方面選點)(1)敢于堅持真理,依據客觀事實提出和堅持自己的見解。(理性精神)(2)對自然現象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并愿意為探索自然的奧秘付出艱辛的探索和不懈的努力。(實證精神)(3)善于思考和分析,追求準確和精細;同時能聽取不同意見,理解別人的觀點和設計思路。(分析精神和開放精神)(4)敢于大膽質疑,具有開拓創新的勇氣。(批判精神)具體目標(方案二)(一)科學知識1、學習物質科學、生命科學、地球科學、設計和技術四大領域中淺顯的、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知識與研究方法,并能嘗試用于解決身邊的實際問題。2、通過對物理科學相關知識的學習,了解物質的常見性質、用途和變化;對物體的運動、力和簡單機械,以及能量的不同表現形式具有感性認識。3、通過對生命科學有關知識的學習,了解生命世界的輪廓;形成對一些生命活動和生命現象的基本認識,形成對人體和健康的初步認識。4、通過對地球與宇宙有關知識的學習,了解與地球、太陽系的概況及運動變化的一般規律,認識人類與地球環境的相互作用,懂得地球是人類唯一家園的道理。5、通過設計和技術方面的學習,能初步綜合知識和經驗進行設計;運用工具制造產品或解決實際問題。(二)科學能力1、認識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培養科學探究能力。發展學生提出問題、做出假設、制定計劃、收集證據、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的能力。2、在科學探究中發展合作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3、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小學生具有初步的比較、判斷、歸納、分類、想象、概括等思維能力。(三)科學態度1、對自然現象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樂于探究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學道理;樂于參加觀察、實驗、制作、調查等科學活動。2、有求真務實、堅持真理的科學精神,敢于依據客觀事實提出和堅持自己的見解,能聽取與分析不同的意見,而且面對有說服力的證據勇于改變自己的觀點。3、有將自己的意見公開并與別人交流的愿望;認識交流的重要性,有主動與他人合作的態度。對別人的情感和利益具有敏感性,并能理解別人的觀點。4、有熱愛自然,珍愛生命,具有保護環境的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具體目標(方案三)(一)科學知識學習物質科學、生命科學、地球科學、設計和技術四大領域中淺顯的、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知識,嘗試解釋各種各樣跟科學有關的現實生活情景為背景的問題及現象。1、通過對物質科學相關知識的學習,了解物質的常見性質和基本運動形式,認識物體的運動和力,了解能量具有不同的形式并且能夠互相轉換。2、通過對生命科學有關知識的學習,認識多種生物及它們的種類,了解生命活動的基本特征,生命之間的互相依存關系,認識到人具有高級的腦,使得人成為能夠勞動、進行發明和創造的高等動物。3、通過對地球與宇宙有關知識的學習,了解地球上可以分為不同的圈層,它們共同構成了人類生存的自然環境,了解太陽與地球、月球的相對運動關系,知道太陽是地球能源的主要供給者,認識人類與地球環境的相互作用,懂得地球是人類唯一家園的道理。。4、通過設計和技術方面的學習,知道不同的技術結構具有不同的功能。5、初步認識到人類為了滿足認識世界的好奇心而不斷地探索著我們生存的世界。我們周圍的世界有許多問題需要探索,因而科學的發展是無止境的。了解科學應用到技術中后,由于技術的運用不當會產生一些社會問題。(二)科學能力1、能夠識別科學性問題,辨識由生活需要而產生的各種技術問題,在回答問題時首先要考慮收集證據。2、能夠大膽猜想,有根據地進行假設,根據已有知識與條件進行實驗設計,以便能夠驗證假設。3、能夠通過觀察、實驗、調查、閱讀等多種方式收集可觀察和測量的資料。4、能夠運用表格、統計圖表等形式分析整理數據資料。5、能夠在居于證據的基礎上回答關于物體、事件或系統的特性和規律的問題,從自然現象中發現因果關系。6、能夠調動思維進行理性的思考,參與討論和辯論,7、了解科學探究使人們認識自然世界、獲取科學知識的主要方法之一。8、學會使用各種工具,包括科學研究中需要的工具、儀器,也包括技術工具,運用工具制造產品或解決實際問題。(三)科學態度1、保持對科學以及與科學有關事件的好奇心,具有一定的想象力,敢于創新。2、對科學與技術感興趣,有參與科學和技術事務的愿望,關心科學和技術的發展。3、能夠實事求是,尊重證據,基于證據進行判斷推理、解決問題和進行質疑。4、能夠與人合作,形成良好的相互尊重的熱人際關系,參與到科學小組中共同研究,解決問題。5、能夠開放地接納他人的觀點,認識到考慮不同科學視角和論點的重要性。6、具有對資源和環境的責任心,對維護環境的可持續性表現出責任感,對個人行為產生的環境和更有意識表現出采取行動保護自然資源的意愿。第三部分內容標準(實驗稿)一、科學探究

科學探究是科學學習的中心環節??茖W探究不僅可以使小學生體驗到探究的樂趣,獲得自信,形成正確的思維方式,而且可以使他們識別什么是科學,什么不是科學。

科學探究不僅涉及提出問題、猜想結果、制定計劃、觀察、實驗、制作、搜集證據、進行解釋、表達與交流等活動,還涉及到對科學探究的認識,如科學探究的特征。

科學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賴于學生的學習和探究活動,必須緊密結合科學知識的學習,通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內化形成,而不能簡單地通過講授教給學生。在小學階段,對科學探究能力的要求不能過高,必須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由扶到放,逐步培養。在具體的教學實施過程中,可以涉及科學探究的某一個或某幾個環節,也可以是全過程。(一)科學探究內容標準框圖(略)具體內容標準活動建議1.1知道科學探究涉及提出問題,解答問題,將自己的結果與已有的科學結論作比較。比較探究月相變化規律和解暗箱過程中使用的不同方法。1.2知道不同的問題要用不同的探究方法。1.3知道為什么使用工具比感官更有效。1.4體驗科學探究中證據、邏輯推理及運用想象建立假設和理解的重要性。1.5了解科學探究的結果應該是可以重復驗證的。1.6知道對其他探究結果提出質疑是科學探究的一部分,了解合理懷疑是科學進步的動力。1.7懂得交流與討論可以引發新的想法。1.8知道科學探究可為進一步研究提供新經驗、新現象、新方法、新技術。2.提出問題具體內容標準活動建議2.1能從“這是什么”“為什么會這樣”等角度對周圍事物提出問題?!みM行比較時,找出多數學生感興趣的、有條件可研究的、有價值的問題。2.2能選擇適合自己探究的問題。2.3能對所提出的問題進行比較和評價。在教學活動起始階段,安排學生進行發散性提問。

3.猜想與假設具體內容標準活動建議3.1能應用已有知識和經驗對所觀察的現象作假設性解釋。見附錄三:關于科學探究的案例1.1?!ぴ趧邮謱嶒炛?,讓學生對實驗結果進行假設和預測。如在做物體的沉浮實驗之前,先讓學生假設物體的沉浮與什么有關,然后對給出的幾種物體的沉浮做出預測。3.2能區分什么是假設,什么是事實。4.制定計劃具體內容標準活動建議4.1能提出進行探究活動的大致思路。

4.2能對自己或小組提出的探究問題作出書面計劃。

5.觀察、實驗、制作具體內容標準活動建議5.1能用各種感官直接感知自然事物并用語言或圖畫描述所觀察的事物的形態特征?!游铩⒅参铩⑺?、空氣、巖石等外部形態特征進行觀察與描述。5.2能用簡單的工具(放大鏡、顯微鏡等)對物體進行較細致的觀察,并能用圖和文字表達?!ǖ臉嬙?、細胞等進行觀察,并能畫圖和用文字說明。5.3能用簡單測量工具(尺、測力計、天平、量筒、溫度計、秒表等)對物體進行定量觀察,采集數據,并作簡單記錄。·測量物體長度、重量、溫度等,并用計量單位作記錄。5.4能用簡單器材做簡單的觀察實驗,并作實驗記錄。·杠桿平衡實驗、斜面省力實驗、種子萌發條件對比實驗等。5.5能做控制變量的簡單探究性實驗,會設計簡單的實驗報告,繪制簡單圖表?!ぬ骄啃≤囘\動速度與載重量的關系;探究電磁鐵磁性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系。5.6能制作簡易科學模型。制作巖石標本,昆蟲模型,火山、地層模型等?!ぬ骄啃≤囘\動速度與載重量的關系;探究電磁鐵磁性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系。5.7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制作帶有創造性的科技作品。起重機模型、生態瓶能量轉換裝置等。·探究小車運動速度與載重量的關系;探究電磁鐵磁性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系。6.搜集整理信息具體內容標準活動建議6.1會查閱書刊及其他信息源?!ひ姼戒浫宏P于科學探究的案例1.1。6.2能利用簡單表格、圖形、統計等方法整理有關資料。·測量一杯熱水溫度的變化,并畫出曲線圖。7.思考與結論具體內容標準活動建議7.1能嘗試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讀數據,對現象作合理的解釋?!ひ姼戒浫宏P于科學探究的案例1.1。7.2能考慮對同一現象做不同的解釋。7.3能反思自己的探究過程,將探究的結果與假設相比較。8.表達與交流具體內容標準活動建議8.1能選擇自己擅長的方式(語言、文字、圖表、模型等)表述研究過程和結果。

8.2能傾聽和尊重其他同學的不同觀點和評議。

8.3能對研究過程和結果進行評議,并與他人交換意見。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既是科學學習的動力因素,影響著學生對科學學習的投入、過程與效果,又是科學教育的目標,通過對千姿百態、引人入勝的自然現象的學習,改變學生的行為傾向,激發他們對科學學習的興趣,陶冶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并為他們形成正確的科學價值觀打好基礎。

科學教育中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目標主要包括對待科學學習,對待科學,對待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系,對待自然四個方面。

培養小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不能像傳授知識一樣直接"教"給學生,而是要創設機會,通過參與活動,日積月累,讓學生感受、體驗與內化。

(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內容標準框圖(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具體內容標準1.對待科學學習具體內容標準活動建議1.1想知道,愛提問。·比一比誰提的問題多,誰提的問題好。

·樂于對周圍生活和學習中的各種現象提出問題,并設法解決。1.2喜歡大膽想象。

1.3尊重證據。·討論外星人的存在是科學的假設還是科學的結論。

·討論迷信為什么站不住腳。1.4能參與中長期科學探究活動。·如觀察月相、培育花卉、飼養小動物等。1.5愿意合作與交流。·在與他人合作學習和探究活動中,主動提供自己的資料和想法,分享他人的智慧,體驗合作的愉快。1.6尊重他人勞動成果。

2.對待科學具體內容標準活動建議2.1認識到科學是不斷發展的。·猜測10年以后會有哪些科學新發現和技術新發明。

·搜集科學技術發展史上的故事,與同學分享2.2不迷信權威。3.對待自然具體內容標準活動建議3.1意識到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討論建立自然保護區、飼養廣場鴿、從伐木英雄到植樹英雄、建立野生動物園等問題。3.2珍愛生命?!わ曫B小動物,栽培花草。

·觀察、研究小動物后放回大自然。3.3能從自然中獲得美的體驗,并用一定的方式贊美自然美?!⒓有蕾p、贊美家鄉美的活動。

·用圖畫、詩歌表達對祖國河山的美好情感。4.對待科學、技術和社會的關系具體內容標準活動建議4.1樂于用學到的科學知識改善生活。·調查家庭生活中有哪些不科學之處,并提出改進建議。4.2關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產品、新事物,關注與科學有關的社會問題?!に鸭嘘P科技新產品的信息資料,并與同學分享。

·調查工廠、農村、社區中科技與生產相結合的實例。4.3意識到科學技術會給人類與社會發展帶來好處,也可能產生負面影響?!淖约杭抑幸恢苡玫舳嗌賯€一次性塑料袋,估算

·其對本地區可能造成的危害,并提出相關建議。

·調查化肥、農藥、殺蟲劑的使用情況,并作出評價。三、生命世界

科學課程要讓學生接觸生動活潑的生命世界,去田野樹林、山川湖泊,看花草樹木、蟲魚鳥獸,感受生命的豐富多彩、引人入勝。他們會發現每一片樹葉都不同,每一朵花兒都絢麗,從而激發熱愛生命的情感和探索生命世界的意趣。

"生命世界"的內容標準的確定是要讓學生盡可能多地去認識不同種類、不同環境中的生物,進而對多種多樣的生物有比較全面的認識。"生命的共同特征"這部分內容是為了整合學生對生命零散的認識。"生命與環境""健康生活"部分的具體內容則十分強調聯系和應用。

"生命世界"這部分內容的學習不應拘泥于生物學上的專有名詞和概念,要讓學生深入探究生物生命活動中一些有意義的問題,有助于他們對生命本質的認識上升到新的高度。(一)生命世界內容標準框圖(略)(二)生命世界的具體內容標準1.多樣的生物

(1)多樣的生物之一:常見的植物具體內容標準活動建議1.1能說出周圍常見植物的名稱,并能對常見植物進行簡單分類?!ぴ谛@內為樹木掛標牌。·認識當地典型的植物,說出它們的一些典型·特征(包括形狀、顏色、氣味等)。·在校園和社區中觀察常見的樹木。1.2了解當地的植物資源,能意識到植物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ふ{查當地主要的經濟作物、觀賞植物、珍稀植物。·調查當地近年來新出現的食用植物品種1.3了解更多的植物種類,感受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⒂^植物園,觀看圖片、多媒體資料。·在教室里布置生物角。進行插花評比。1.4養成愛護花草樹木的習慣。

(2)多樣的生物之二:常見的動物具體內容標準活動建議2.1知道生活中常見動物的名稱。能用不同標準對動物進行分類?!⒂^動物園,觀看各種媒體資料,利用動物圖片進行分類。2.2歸納某一類動物的共同特征。

2.3認識常見動物的幾種類型,如昆蟲、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

2.4了解更多的動物種類,感受動物世界的紛繁復雜?!づe辦動物種類圖片展,觀看多媒體資料。2.5認識動物運動方式的多樣性。

2.6了解保護動物特別是保護瀕危動物的重要性?!び懻搫游锱c人類的關系,開展保護動物的宣傳活動。(3)多樣的生物之三:常見的其他生物具體內容標準活動建議1.1通過栽培植物的過程了解植物生長的過程。·交流栽培植物和飼養小動物的經驗和體會,展示觀察記錄。1.2經歷飼養小動物的過程,描述動物生長的大致過程。·通過觀察圖片資料來認識動物的一生。1.3了解不同生物的生命過程是不一樣的,感受不同生物生命過程的復雜多樣?!げ殚喍喾N生物生命周期的資料?!ぷ灾普故镜湫蜕锷^程的標本。2.生命的共同特征

(1)生命的共同特征之一:動植物的一生具體內容標準活動建議1.1通過栽培植物的過程了解植物生長的過程?!そ涣髟耘嘀参锖惋曫B小動物的經驗和體會,展示觀察記錄。1.2經歷飼養小動物的過程,描述動物生長的大致過程?!ねㄟ^觀察圖片資料來認識動物的一生。1.3了解不同生物的生命過程是不一樣的,感受不同生物生命過程的復雜多樣。·查閱多種生物生命周期的資料?!ぷ灾普故镜湫蜕锷^程的標本。(2)生命的共同特征之二:生物的繁殖具體內容標準活動建議2.1知道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廣泛查找各種生物不同生殖方式的資料來驗證生物具有繁殖的特性。2.2列舉常見的幾類動物的不同生殖方式?!た梢岳枚嗝襟w資料來學習這部分內容。2.3關注與生物繁殖有關的生物技術問題?!な占嘘P人工授粉、雜交水稻、無籽西瓜、克隆等資料。

·討論克隆技術對人類的影響,充分表達各自的觀點。(3)生命的共同特征之三:生物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具體內容標準活動建議3.1能指認植物的六大器官,知道各種器官的作用?!び^察完整的綠色開花植物。3.2探究根、莖的作用。

3.3觀察哺乳動物實物或標本,或觀看多媒體軟件,指認一些主要器官。

3.4知道細胞是生命體的基本單位?!び蔑@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細胞。

·觀察各種動植物細胞圖譜。(4)生命的共同特征之四:生物的基本需求具體內容標準活動建議4.1認識到生物維持生命都要從外界吸收水分和營養?!ぷ龈账帧⑶o運輸水分的實驗。4.2設計實驗研究水、陽光、空氣、溫度、肥料等對植物生長的影響?!ぷ寣W生自己設計實驗來研究種子萌發的條件。4.3知道不同的動物吃不同的食物,動物要維持生命就要消耗這些食物作為能量。·進行一些探究活動,研究具體動物的食性。

·討論動物和人從食物中獲取的能量用于干什么44了解綠色植物能在陽光下制造淀粉和氧氣,同時吸收二氧化碳?!び懻摼G色植物在地球上存在的意義。(5)生命的共同特征之五:遺傳現象具體內容標準活動建議5.1知道生物的很多特性是遺傳的。

5.2了解遺傳和變異也是生物的特性之一?!づe例說明一些生物的遺傳現象。3.生物與環境

(1)生物與環境之一: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具體內容標準活動建議1.1觀察植物的外形,并將觀察結果和它們的生活環境建立聯系。

1.2能仔細觀察動物的外形,同時能將觀察結果和它的習性聯系起來。·嘗試畫出所觀察動物的顯著外形特征。·通過觀察動物的形態,猜測它的生活習性。1.3列舉同類生物在形態方面適應環境的具體事例。

1.4了解植物適應環境的幾個特性,如向光性、向水性、向地性。·通過實驗和觀察來探究植物的向光性、向水性、向地性。1.5列舉一些動物適應環境的事實,如冬眠、保護色、擬態等。·做蚯蚓找棲息環境的實驗。1.6知道環境對生物生長、生活習性等多方面有影響。·搜集這方面的具體事例,例如魚的洄游、鳥類的遷徙等。

·調查植物、動物是如何過冬的,從具體事實中認識生物對環境的適應。1.7懂得食物鏈的含義。·用生態瓶實驗探究如何維持一個小的生態系統內的平衡。1.8能認識到人類是自然的一部分,既依賴于環境,又影響環境,影響其他生物的生存?!つ芤砸环N動物為觀察對象,探究它是如何尋找合適的棲息地的。討論人類保護自然環境、維持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討論人如何與自然和諧相處,保持可持續發展。(2)生物與環境之二:進化現象具體內容標準活動建議2.1能解釋適者生存、自然選擇的含義?!ら喿x介紹達爾文的書籍,討論達爾文的科學精神對自己的影響。2.2能以某類生物為例,闡釋生物進化的過程。

2.3關注一些和進化有關的有趣問題?!ねㄟ^多種途徑獲取資料,探討生命起源、恐龍滅絕、鳥類起源、人類進化等有關進化的問題。4.健康生活

(1)健康生活之一:生理與健康具體內容標準活動建議1.1了解人類需要哪些營養及其來源,懂得營養全面合理的重要性。·會從分析營養成分出發,設計一份營養全面合理的一周午餐食譜。1.2了解人體的消化過程,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

1.3了解人體呼吸的過程,知道常見呼吸系統疾病的產生和預防。·從計量分析全班同學的肺活量開始,討論呼吸系統保健、呼吸系統傳染病、抽煙、一氧化碳中毒、大氣污染等與呼吸有關的問題。1.4了解心臟和血管的作用及保健。

1.5探究心跳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

1.6了解感覺器官的作用,知道人體的各種感覺是對外界的反應。

1.7知道大腦在人的語言、思維、情感方面的作用,是人體生命活動的“總指揮部”。

(2)健康生活之二:生長發育具體內容標準活動建議2.1了解人的一生生長的大致過程?!た梢月撓抵参?、動物方面的情況,作出比較。2.2了解青少年身體發育的特點。·測量統計全班同學身高、體重數據,并作分析。2.3了解青春期的主要身心發展特點?!し帜信瑢W討論對青春期的認識和注意事項。(3)健康生活之三:良好生活習慣具體內容標準活動建議3.1了解影響健康的各種因素。·從用藥、環境、不良生活習慣等方面討論人們如何克服這些影響。3.2能認識到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重要性?!ぶ贫ㄗ约旱淖飨⒂媱?。3.3意識到個人對自身健康負有責任,能積極參加鍛煉,注重個人保健。·從健康的角度評價家庭生活質量(可以從飲食、家居環境、生活習慣等方面評價)。四、物質世界

一個無生命的物質世界與生命世界同樣五光十色,精彩紛呈,充滿了形形色色的令人驚奇、迷惘、感嘆的現象和過程。"物質世界"這部分的學習將帶領小學生走進這塊神奇的土地,開始探索其中的奧秘。

"物體與物質"部分經過對物體--材料--物質這三個層次的觀察與探討,了解物質一些基本的性質與變化過程,使學生的認識逐漸由具體向抽象過渡。

"運動與力"部分使學生了解位置與運動的概念,知道力與運動變化的關系,了解常見的簡單機械。

"能量的表現形式"部分討論了聲、熱、光、電、磁這些物理現象,并使學生知道它們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現形式,能量可以轉換。

物質世界這部分所涉及的許多知識與技能都是現代科學和現代技術的基礎,在這一部分應該充分體現出其與技術的關系。1.物體與物質

(1)物體與物質之一:物體的特征具體內容標準活動建議1.1能用感官判斷物體的特征,如大小、輕重、形狀、顏色、冷熱、沉浮等,并加以描述。·搜集、觀察各種物體,描述這些物體的特征,并加以比較、討論。如哪個重?哪些是透明的?1.2能根據特征對物體進行簡單分類或排序。·讓學生介紹自己對物體所作的分類或排序,說明分類依據。1.3會使用簡單儀器(如尺、天平、溫度計)測量物體的常見特征(長度、重量、溫度),能設計簡單的二維記錄表格,做簡單的定量記錄,并能使用適當的單位。在此經驗基礎上,對其他物體進行估量。意識到多次測量能夠提高測量的準確性。

1.4了解通過加熱或冷卻可使物體的形狀或大小發生變化,列舉常見的熱脹冷縮現象。

(2)物體與物質之二:材料的性質與用途具體內容標準活動建議2.1能判斷物體是由不同材料組成的,如木頭、金屬、塑料、紙等,并能按材料對物體進行分類。

2.2認識某些材料的性質(如是否導電,是否溶解,是否傳熱,沉浮性等),根據這些性質對材料進行分類。能將材料的特性與它的用途相聯系?!ぎ嬕淮狈孔?,說出各個部分應該用什么材料,根據是什么?2.3能區分常見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意識到人類為了滿足自身的需求,不斷在發明新的材料。增強對新事物的敏感性,激發創新意識。·調查有關新材料發明、性能和用途方面的信息。(3)物體與物質之三:物質的變化具體內容標準活動建議3.1了解物質有三種常見的狀態:固態、液態和氣態。溫度的改變可使物質的狀態發生變化。知道水的冰點與沸點。

3.2知道物質的變化有兩大類,一類僅僅是形態的變化,另一類會產生新的物質?!び懻撋钪谐R姷囊恍┳兓瘧獙儆谀姆N變化(如糖溶于水,鐵生銹等)。

·觀察蠟燭燃燒前后的物質變化情況。3.3了解物質的變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認識這些變化對人類生活的影響。·討論鐵生銹的原因、過程和防止辦法。

·討論水泥與水產生不可逆變化的利弊。

·討論水的污染與凈化。(4)物體與物質之四:物質的利用具體內容標準活動建議4.1知道物質有可再生的和不可再生的,認識保護資源的重要性。·討論如何保護當地的資源。4.2意識到物質的利用對人具有有利和有害的方面以及正確使用物質的重要性。注意安全與健康,知道一些常用的防范、安全和健康措施?!だ米陨斫涷灪退鸭母鞣矫尜Y料,討論各種物質(如酒精)的利用對人有利的方面(如治?。┖陀泻Φ姆矫妫ㄈ缧锞疲?。

·組織學生搜集有關材料(包括實物、圖片、錄像帶、學生自己的小文章、漫畫等),舉辦一次小展覽。4.3意識到物質的利用會給環境帶來正面和負面的影響,人對環境負有責任?!ふ{查白色污染,討論防治方法。

·調查當地主要污染源。

·寫一份給地方政府的建議書。2.運動與力

(1)運動與力之一:位置與運動具體內容標準活動建議1.1能定性地描述一個物體的位置(前后、左右、遠近等),理解物體的位置需要相對于另一個物體的位置來確定?!び螒颍何以谀睦??(根據相對于不同物體或人的情況描述自己的位置,并畫出示意圖。)1.2能測量并記錄一個沿直線運動的物體在不同時刻的位置,并能用簡單的圖表或圖形來表示距離與時間的關系?!し纸M進行合作測量,如測量一個玩具汽車的運動。1.3知道描述物體的運動需要位置、方向和快慢?!っ枋鲆粋€玩具汽車不同時刻的位置、運動方向和快慢。(2)運動與力之二:常見的力具體內容標準活動建議2.1知道推和拉可以使物體的運動發生變化,推和拉都是力。力有大小和方向。

2.2知道一些生活中常見的力,如風力、水力、重力、彈力、浮力、摩擦力等。

(3)運動與力之三:簡單機械具體內容標準活動建議3.1探究怎樣才能讓天平和杠桿保持平衡。

3.2知道利用機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一些簡單機械的使用,如斜面、杠桿、齒輪、滑輪等。

3.能量的表現形式

(1)能量的表現形式之一:聲音的產生與傳播具體內容標準活動建議1.1知道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能區分聲音的大小與高低?!そ忉尭鞣N常見樂器的發聲方法。1.2知道聲音要通過物質傳播到達人的耳朵。·制作土電話,或做實驗,了解聲音在不同物質中的傳播情況。

·判斷在月球上能不能聽到聲音。1.3能區分樂音和噪音,了解噪音的危害和防治方法?!ぬ岢鲈诠矆鏊乐乖胍粑廴镜母鞣N建議。討論對各種聲音的感受以及減小噪音和保護聽力的方法。如輕聲關門,不要大聲喧嘩,在吵鬧場所捂耳朵等。(2)能量的表現形式之二:熱現象具體內容標準活動建議2.1知道熱能從一個物體傳到另一個物體。·舉例說明熱傳遞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2.2知道溫度是表示物體冷熱程度的,知道溫度的單位,會使用溫度計。

2.3了解熱總是從高溫物體傳向低溫物體,直到物體溫度相等為止。了解常用的傳熱和隔熱方法。·解釋棉被為什么既能保暖又能防止冰糕融化。

·調查材料的導熱性能。(2)能量的表現形式之三:光的傳播具體內容標準活動建議3.1了解光的直線傳播現象。

3.2了解平面鏡或放大鏡可以改變光的傳播路線。

3.3知道光是有顏色的,了解日光的色散現象?!ぷ霾屎鐚嶒?4)能量的表現形式之四:簡單電路具體內容標準活動建議4.1認識電是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能量來源。了解安全用電常識?!ふ{查家用電器,說明各種家用電器的用途。4.2知道常用電器的工作需要一個完整的回路;知道開關的功能;能用一些基本組件連接一個簡單電路。·分組實驗,用干電池、開關、燈泡和導線連接電路,并能演示開關的作用。4.3知道有的材料容易導電,有的材料不容易導電。

(5)能量的表現形式之五:磁現象具體內容標準活動建議5.1探究磁鐵的方向特性,磁鐵的兩極,以及磁鐵間同極相斥、異極相吸的規律。·制作指南針5.2知道電能產生磁,探究影響電磁鐵磁性大小的因素,了解電磁鐵的應用?!ぷ龈淖冸姶盆F磁力大小的實驗。(6)能量的表現形式之六:能量的轉換具體內容標準活動建議6.1知道任何物體工作時都需要能量,電、光、熱、聲、磁等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現形式?!ち信e能量的各種表現形式,包括生命世界以及地球與宇宙中所涉及的能量。

·說出一些常見物體工作時需要什么形式的能量,輸出什么形式的能量。6.2認識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轉化。·討論各種能量轉化的例子,如電燈、電熱器、電磁鐵、電話、電動機、電池等。五、地球與宇宙

在低幼年段,兒童就從各種媒體接觸到"地球"這個名詞,科學課程有責任使小學生獲得有關地球的更完整的印象,這包括了解地球的概貌和組成物質以及因地球的運動而引起的各種變化。讓小學生用探究的方法研究地球物質的性質,不僅可以使他們獲得有關的知識,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到探究的樂趣,還可以使他們對習以為常的地球物質"刮目相看",意識到地球物質的價值和保護它們的重要性。

地球與宇宙還包括天空中的星體,這部分內容為小學生撩起了星空的神秘面紗。他們通過觀察、記錄太陽和月球的運動變化,探究它們的運動模式,鍛煉自己的毅力;他們通過了解人類對宇宙奧秘的探索,認識科學的進步和人類智慧的潛力。這部分內容的教學重點是點燃小學生的求知欲,這遠比告訴他們太陽的直徑、溫度更重要!(一)地球與宇宙內容標準框圖(二)地球與宇宙的具體內容標準

1.地球的概貌與地球的物質

(1)地球的概貌具體內容標準活動建議1.1知道地球的形狀、大小。·觀看從月球上拍攝的地球照片。1.2知道地球是由小部分陸地和大部分水域構成的。·觀看地形地球儀或世界地形地圖。1.3知道地球內部有熾熱的巖漿。

1.4了解人類對地球形狀認識的歷史。

1.5了解地球儀、地圖的主要標識和功用。

(2)地球的物質之一:巖石、沙、土壤具體內容標準活動建議2.1能用不同的分類標準對巖石進行分類?!⒏鞣N不同的石頭混在一起,嘗試用不同的標準對其分類(如顏色、形狀、質地等)。2.2知道主要的能源礦產、金屬礦產及其提煉物的名稱。·觀看礦石及其提煉物的標本。2.3知道土壤的構成。

2.4能設計不同土壤對植物生長影響的實驗?!しN植豆類或洋蔥,考察不同土壤對植物生長的影響;討論實驗中應注意的問題。2.5意識到人類生存與陸地物質的密切關系及保護陸地物質的重要性?!ぞ幰环荼M可能多地描述巖石用處的手抄報。

·調查沙在建筑中的作用。

·觀看濫采巖石、濫施化肥、亂砍樹木、濫埋垃圾的錄像資料。

·討論保護巖石、沙、土壤的措施,并與人類已有的措施相對照。(3)地球的物質之二:水具體內容標準活動建議3.1知道自然界水資源的分布?!び^看地形地球儀。

·調查當地水資源狀況。

·調查所生活的地區飲用水的來源情況。3.2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質。·做水的溶解性實驗。3.3意識到水與生物的密切關系。·討論如果沒有水,世界會是怎樣的。

·觀看干旱地區龜裂的土地及枯黃莊稼的照片。3.4欣賞自然界水體的美麗?!び^賞江、河、湖、泊、溪流、瀑布等水域景觀的影像圖片。3.5知道水域污染的危害及主要原因?!び^察生物生活在不同水質中的生存質量。

·實地調查當地水體的污染源(如廢水、垃圾、清潔劑等)。(4)地球的物質之三:空氣具體內容標準活動建議4.1能用一定辦法證明空氣的存在?!ぷ孕性O計證明空氣存在的方法。4.2了解人類對空氣性質的利用?!な占Y料,交流分享。4.3知道空氣對生命的意義。聯系空氣對植物的作用,體驗大氣層對地球生命的意義?!び^看月球及其他行星上的環形山,猜測大氣層對地球的保護作用。4.4了解人類活動對大氣層產生的不良影響,意識到保護大氣層的重要性。·討論保護大氣層的措施,并與人類已有的措施進行對照。2.地球運動與所引起的變化

(1)地球運動與所引起的變化之一:地球運動與天氣變化具體內容標準活動建議1.1知道天氣可以用一些可測量的量來描述(如溫度、風向、風力、降水量、云量等)?!び懻撎鞖忸A報術語的含義;自制簡單的風向儀、雨量器。1.2會用溫度計、簡易風向儀、雨量器進行觀測,搜集有關數據,并能分析數據得出某些結論。·定時觀察、測量并記錄一天、一周、一月的天氣狀況,繪制氣溫曲線圖,交流有關發現。1.3探究雨或雪的成因。·觀察水受熱蒸發成水蒸氣,水蒸氣遇冷凝結成水滴的實驗;

·討論自然界雨或雪的成因。1.4探究風的成因。觀察熱空氣上升產生風的實驗;討論自然界風的成因。

1.5體會到長期的測量和記錄天氣數據是非常有用的?!び懻撃炒笮瓦\動會的時間安排。1.6欣賞美麗的天氣。·觀察并繪制有關天氣的圖畫;欣賞有關天氣的美文;找和天氣有關的諺語。1.7能列舉天氣變化對動物行為影響的實例。

1.8體驗到天氣對人類工作、生活的影響。·討論最喜歡的天氣;討論誰最關心天氣。

·觀看災害性天氣的圖片或影片錄像。(2)地球運動與所引起的變化之二:地球運動與晝夜變化具體內容標準活動建議2.1知道地球在不停地自轉,自轉一周為一天,需24小時?!び懻摽梢杂檬裁捶椒ㄗC明地球在自轉。2.2了解古人對晝夜成因的猜想與哥白尼的貢獻?!に鸭湃藢円钩梢虻牟孪牒透绨啄岬挠嘘P資料,與同學交流分享。2.3探究晝夜變化對動植物行為的影響?!び^察花草、昆蟲、家畜、家禽的晝夜行為變化。(3)地球運動與所引起的變化之三:地球運動與地表變化具體內容標準活動建議3.1了解地球表面是在不斷變化的?!ふ故緦δ承┥降氐目茖W考察的發現,猜測其以前可能的地形。

·觀看非洲、拉丁美洲板塊圖,猜測兩板塊以前可能的情況。3.2了解火山噴發現象。·模擬火山實驗,如加熱用厚土豆泥覆蓋的番茄醬,直至番茄醬噴出。3.3了解地震的現象?!び^看溶洞、石蘑菇的圖片,猜測其形成原因。

·討論地震發生時該怎么辦。

·模擬避震演習。3.4認識各種自然力量對地表改變的作用。·做模擬巖石風化的實驗。

·觀看鵝卵石、鐘乳石圖片,猜測其形成原因。

·用沙盤、噴壺模擬雨水沖刷、河流搬運對地表改變的作用。3.5了解人類活動對地表改變的影響?!げ殚営嘘P資料或訪問當地老人,了解居住地地表的人為變化。(4)地球運動與所引起的變化之四:地球運動與四季變化具體內容標準活動建議4.1認識四季變化對動植物的影響?!に鸭芗竟澯绊懙膭又参镔Y料,用各種方式(如繪畫、撰文、歌唱、圖片剪貼)表達并交流4.2了解四季變化與地球的公轉有關。

3.天空中的星體

(1)天空中的星體之一:太陽和月球具體內容標準活動建議1.1知道太陽是一個溫度很高的大火球。·測量向陽處和背陰處的溫度并加以比較。1.2了解人類對太陽能的利用。·查找有關太陽能的資料。1.3理解沒有太陽,地球上就沒有生命。

1.4知道太陽每天在天空中運動的模式。

1.5認識一天中溫度和影子的變化與太陽的運動有關。

1.6能利用太陽辨認方向。

1.7知道月球是地球的衛星,知道月球每天、每月的運動模式?!げ檎腋鞣N資料,分專題向同學展示有關月球的各種知識。1.8從各種媒體上了解更多的有關月球的知識?!ぜ傧氲皆虑蚵眯行鑾У奈锲泛涂赡芸吹降默F象。(2)天空中的星體之二:太陽系、銀河系及宇宙空間具體內容標準活動建議2.1知道太陽系的組成及九大行星的排列順序?!じ鶕栂档氖疽鈭D,用各色大小不一的橡皮泥排出行星的位置。2.2知道四季的代表星座。

2.3知道太陽系、銀河系及宇宙的關系?!び^看夏夜的銀河系或有關銀河系及宇宙的錄像。

·設計向外星系介紹地球情況的信息卡。(3)天空中的星體之三:探索宇宙的歷史具體內容標準活動建議3.1了解人類對宇宙的探索歷史。·搜集資料,交流討論。3.2知道一些重要的探測宇宙的工具,意識到人類對太空的認識隨技術的進步而深化和拓展?!に鸭⒔涣魈綔y宇宙奧秘的工具及其功能的有關信息。3.3意識到人類為了探索宇宙奧秘付出的艱辛?!に鸭嘘P宇航員的圖片或郵票,與同學交流或分享。

·觀看挑戰者號升空爆炸的錄像片。3.4關注我國空間技術的最新發展?!槲覈d人飛船設計太空實驗項目。修訂稿:第三部分內容標準科學內容標準包括物質科學、生命科學、地球科學和技術四大領域的相關基礎知識。前三個領域是自然科學中最重要的領域,是適合于兒童學習的最基本核心概念,為兒童的終身學習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技術領域,對學生進行科學和技術兩方面的教育,是當前科學教育的發展方向,提高學生綜合應用和實踐創新的能力。希望學生通過親歷科學探究的過程,對所列內容進行學習,能逐步領悟到一些普適的科學規律和主題,同時在總體上對科學和技術是人類進行的創新活動有所體驗。通過對物質科學有關知識的學習,了解物質的一些基本性質和基本運動形式,認識物體的運動、力、能量和能量的不同形式及其相互轉換。通過對生命科學有關知識的學習,了解生命現象、生命活動的特征、過程和發展的一般規律,認識人具有一個高級功能的腦。通過對地球科學有關知識的學習,了解地球、太陽系的基本情況及運動的規律,認識到人類只有一個地球,改善生態環境,與大自然和諧相處。通過對技術方面的學習,初步學會能綜合知識和經驗,進行簡單的設計和制作,并能親歷以設計為特色的技術同以探究為特點的科學相并存的過程,發展學生綜合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茖W領域的內容分為三層次:第一層次是構成領域內容的核心概念,用黑體字表示;第二層次是核心概念內容的分解,用具體概念表示;第三層次是體現具體概念內容的現象和實例,用舉例表示。這是本內容標準的分層分解呈現方式。教師和教材編者要自上而下地對核心概念逐級分解和領會,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自下而上的,從貼近生活,貼近興趣,貼近兒童的淺而寓意深的舉例著手,自然地進入各具體概念細目,并由此逐漸理解、掌握核心概念。內容標準規定的是課程所要求達到的基本學習目標。其中,核心概念是必須達到的教學要求,且必須要有探究活動構建;具體概念是通過探究或傳授的方法來實現,其條目數可以按水平分級有目的地選擇;現象與實例的舉例,根據各地域的環境和教學條件,合理選擇適合于兒童探究和學習活動的例子,由現象出發構建一條上佳的教學主線,到達核心概念的建立。領域和主要概念領域主要概念主要概念的說明物質科學MaterialScience物質物質具有不同的特性、結構和功能,物質的特性取決于它的結構和成分可以按不同特性對物質進行分類和分離物質可以以不同形態存在,但是物質不會消失能量能量有不同的形式,不同形式能量之間可以轉換并保持總量的不變性能量可以通過物質以不同的形式傳遞能量是維持我們生存和發展所必需的,我們需要盡可能地避免浪費能量,并把能量保持在人類可用的形式上力的作用和運動物體總以不同形式在運動運動表現為一個物體相對于另一個物體位置的變化(修改了兩者的順序)力作用于物體會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產生力的作用需要能量生命科學LifeScience生命的主要特征:1、個體的維持2、生命的延續生物體不斷地與周圍的環境交換物質、能量和信息,適應環境以維持生存生命有周期,有生有死,通過繁殖延續后代動物、植物、微生物生物多樣性動物需要依靠其他生物供給養分植物能自己養活自己外,還提供人和動物生存需要的氧氣和養分微生物不能用肉眼觀察到生物進化過程形成了生物多樣性人類人與其他動物主要區別在于人有一個具有高級功能的腦,有語言、思想、復雜情感和意志我們需要關注自己的衛生和健康地球科學EarthScience地球與太陽系太陽系由太陽和八大行星組成,太陽系中的星球按一定的規律運動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地球自轉并圍繞太陽運動,因此形成了白晝和季節太陽是地球上能源的主要供給者1、人與自然2、生態系統與生態平衡地球獨特的圈層構造提供了人類和其他生物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它們構成了一個不斷變化的大系統。1,大氣圈:大氣、風、氧氣、二氧化碳、大氣污染2,生物圈:動物、植物、微生物、人、生物多樣性3,水圈和土壤圈:水的循環、水的污染、土壤的形成和作用、可耕地4,巖石圈:礦石、化石、火山、地震、海嘯它們之間相互作用,不斷地進行物質的循環和能量的傳遞,構成一個統一的整體。人類活動與環境自然資源有限,人口快速增長,環境與災害,環境與健康,我們需要保護環境技術Technology發展技術是為了解決實用問題綜合知識和經驗進行設計;運用工具,制造產品或解決實際問題<一>物質和物理科學領域內容的概念分解一、物質(材料)具有不同的特征和特性1.1.1不同的物體具有不同的特征如:顏色、形狀大小、重量、氣味、厚薄、表面粗糙的程度、軟硬等1.1.2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如:硬度、柔軟程度、可滲透性、透明程度、導電性、磁性、漂浮的能力(密度)、強度等1.1.3物質一般有三種形態:固態有確定的形狀、體積和重量;液態有確定的體積和重量,液態的表面總會保持水平;氣態沒有確定的形狀和體積,只有確定的重量如:冰、液態水、水蒸氣;鋼材、酒精、空氣1.1.4有的物質在一定環境中容易腐爛,而有的物質不容易腐爛如:不再存活的動物和植物容易腐爛、石頭不容易腐爛1.1.5可以利用物質的一些特性把混合在一起的物質分開如:沙和糖、油和水、鐵砂和木屑1.1.6有些材料的形狀改變以后,它的特性可以不變如:水果切成小塊、木頭鋸成木板、木屑壓成木板1.1.7有些物質改變以后,它就不能復原了;它變成了另外的物質,但是沒有消失如:煮熟的水果、燒掉的紙、生銹的鐵二、水是一種特殊的物質1.2.1水在常態下有三種存在的狀態如:液態水是無色無味的液體,像其他液體一樣,會流動,有一定體積,形狀隨容器而變化固態水(冰)像其他固體一樣有固定的形狀氣態水(水蒸氣)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它會到處擴散1.2.2所有的生命體中都存在水,水是維持生命的必要條件如:人體內血液的含水量占83%,肌肉的含水量占71%,骨骼的含水量占22%1.2.3液態水覆蓋了地球表面四分之三的面積如:江、河、湖、海、極地1.2.4水在任意溫度和壓力下都會變成氣體(水蒸氣)—蒸發水蒸氣遇冷會凝結成水,霧就是水蒸氣凝結成的小水珠如:曬衣服、蒸餾水1.2.5水凝結成冰的溫度是零攝氏度;溫度高于零攝氏度時,冰融化成水如:冬天,室外溫度降低,水結冰;陽光下溫度升高,冰化成水1.2.6一定量的有些物質可以溶解在水里,形成不同的溶液,如:鹽、糖;氣體有的物質在水里不會溶解,如:沙1.2.7有的物質遇到水會發生作用而變成了其他的物質如:鐵、小蘇打1.2.8有的物質和水不能混合,如:油、蛋白有的物質和水可以混合,如:酒精1.2.9水在地球表面和大氣中的循環,形成了影響天氣和氣候的各種重要因素如:江、河、湖、海、冰川的水蒸發到空氣中形成水蒸氣,水蒸氣遇冷凝結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形成云、霧、露、霜,導致雨、雪、冰雹等天氣現象三、空氣是一種由不同氣體混合成的物質1.3.1空氣和水一樣,形狀隨容器而變,但沒有固定的體積如:空氣會充滿或被壓入不同的容器1.3.2空氣有重量,會產生壓力;能擠壓或推動東西如:氣球、輪胎、皮球1.3.3空氣流動形成風如:扇扇子、臺風1.3.4風具有能量,能夠產生力的作用如:帆船、風力發電、風車提水、風吹起浪、走馬燈1.3.5一些微小的顆??梢栽诳諝猓L)中漂浮如:沙塵、花粉、炊煙1.3.6風可以把一些物體托起來如:風箏、滑翔機、熱氣球1.3.7氮氣、氧氣、二氧化碳是組成空氣的主要成分如:按體積計算,氧氣占五分之一,氮氣占五分之四四、自然界的物體總在運動可以用位置、快慢和方向來表示物體的運動狀態1.4.1可以用相對于另一個物體的方向和距離來描述物體在某個時刻的位置如:上下、左右、前后,家距離學校多少米1.4.2國際上共同用一些基本的量和單位來描述我們周圍的物質世界如:時間(秒);長度(米);質量(千克)1.4.3物體經過相同距離所用時間的長短表示物體運動的快慢,常用速度值來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如:飛機相對于地面的速度是900千米/小時;汽車相對于地面的速度是80千米/小時;人在地面上行走的速度是4-5千米/小時1.4.4物體運動有不同的形式如:地上跑的汽車車廂(平動)、電風扇扇頁的運動(轉動)、鼓上跳動的米粒(振動)五、力作用于物體會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1.5.1力直接或者間接施加在物體上如:拉力、推力、摩擦力、彈力、浮力、重力、磁力1.5.2物體運動狀態改變的多少和施加在物體上的力有關如:球沿著不同斜面的運動、拔河時兩隊的平衡和移動六、聲是能量的一種形式1.6.1聲音可以在空氣中向各個方向傳播如:鈴聲、口哨聲1.6.2聲音可以在氣體、液體和固體中傳播如:空氣、金屬、木頭、水、醫生用的聽診器、皮層(耳的鼓膜)、骨頭(聽小骨)、體液1.6.3聲音通過物質會或多或少地發生變化如:泡沫塑料、棉花1.6.4聲音傳播到某些物體的界面處,會反射回來如:回聲、天壇回音壁1.6.5聲音因物體振動而產生如:擊鼓、吹哨、彈弦1.6.6聲音音調的高低取決于在一定時間里振動的次數,振動的次數越多,音調越高;振動的次數越少,音調越低如:尺子的振動,琴弦的振動1.6.7聲音的大小取決于物體振動幅度的大小。振動幅度越大,聲音越響;振動幅度越小,聲音越輕如:敲鼓、撥動琴弦1.6.8聲音攜帶的能量可以轉換成其他形式的能量,其他形式的能量也可以轉換成聲能如:話筒(麥克風)、揚聲器(喇叭)、聲控開關1.6.9聲音傳至我們內耳的神經處,使我們聽見了聲音如:我們只能聽見在一定時間間隔里,振動次數在一定范圍內,振動幅度超過一定大小的聲音1.6.10過強的聲音會損壞我們耳朵的鼓膜如:耳機七、光是能量的一種形式1.7.1光(如在空氣中)沿著直線行進如:手電筒的光照、探照燈光、陽光的照射1.7.2當行進中的光被阻擋時,就形成了阻擋物的陰影如:遮陽板、陽傘、皮影戲、手勢造影1.7.3有的光直接來自發光的原始光源如:太陽光、電燈泡發出的光有的光來自物體反射原始光源的光如:我們看見樓房、樹木、汽車等物體1.7.4當行進中的光遇到物體時,傳輸方向會發生改變,產生反射,或被吸收如:鏡子、濾色鏡、玻璃窗1.7.5光通過玻璃或水時,光的傳輸方向會改變如:眼鏡、放大鏡、望遠鏡、插入水中的筷子、海市蜃樓1.7.6陽光包含有不同顏色的光如:三棱鏡、雨后彩虹1.7.7光能可以轉換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太陽能電池、太陽能熱水器、感光底片、綠色植物1.7.8光可以由其他形式的能量產生如:電燈泡、燃燒、螢火蟲八、熱是能量的一種形式1.8.1用溫度來表示物體冷熱的程度,攝氏是溫度的一種單位如:一個大氣壓下,水在零攝氏度結冰,一百攝氏度沸騰1.8.2熱可以三種方式進行傳遞-傳導、對流、輻射,通常熱從熱的物體傳向冷的物體如:熱水袋、暖氣片、火爐1.8.3可以用某些物質減緩熱的傳導、對流和輻射如:手套、雙層玻璃窗、屋頂的隔層、熱水瓶、消防服1.8.4加熱可以改變某些物質的狀態如:使冰融化、使水沸騰、使鐵水熔化1.8.5冷卻可以改變某些物質的狀態如:霧、露水、霜、雪、冰雹、結冰2.8.6加熱或冷卻時物體的體積會變化如:一般的物體是熱的時候膨脹,冷的時候收縮,但水結冰時,體積會膨脹1.8.7太陽是地球熱能的主要供給來源如:地球每天接受的太陽能約相當于全世界一年所消耗的總能量的兩百倍2.8.8熱能可以轉換成其他形式的能量,其他形式的能量也可以轉換成熱能如:熱能與光能、熱能與機械能之間的轉換、摩擦生熱、蒸汽機九、電是能量的一種形式1.9.1帶有不同電荷的兩個物體靠近時,會放電,產生電流如:北方冬天人們衣服之間放電、雷電電路中接入電阻會改變電流的大小,電阻接入電路中有并聯和串聯兩種形式如:裝有電池的手電筒1.9.3電流流過不同物質的情況是不同的如:電流通過衰減很小的物體是導體(金屬等)電流不能通過的物體是絕緣體(木材、塑料、橡膠等)1.9.4電流方向不變的是直流電如:電池1.9.5電流方向改變的是交流電如:家用電1.9.6電路的通斷可以被控制如:開關、電閘、保險絲(空氣開關)1.9.7電流攜帶的能量大時會對人體產生傷害如:雷電、家用電、高壓電、安全用電1.9.8電能可以轉換成其他形式的能量如:光能(燈泡);熱能(電爐);聲能(喇叭);機械能(馬達)1.9.9其他形式的能量也可以轉換為電能如:太陽能、化學能(電池、沼氣發電)、聲能(麥克風)1.9.2流動的電荷被稱為電流,形成恒定電流要有包括電源在內的閉合回路十、磁是能量的一種形式1.10.1某些物質具有磁性如:天然磁鐵、條形磁鐵、馬蹄形磁鐵1.10.2磁力對物體產生作用如:磁鐵可以吸鐵屑、指南針的轉動1.10.3磁體總同時存在著兩個磁極,相同的磁極相斥,不同的磁極相吸如:磁鐵的南極和北極;地球的地磁南極和地磁北極1.10.4電能可以轉換成磁能如:電磁鐵1.10.5磁能也可以轉換成電能如:發電機<二>生命科學領域內容的概念分解一、為了維持生存,生物體需要不斷和外界交換物質、能量和信息2.1.1水是生物體的重要成分,生命活動離不開水如:成人體內的水量約占體重的70%;生物體內都有水的運輸系統2.1.2絕大部分植物的生存需要陽光如:綠色植物靠太陽合成養分而生長2.1.3大部分生物的生存需要空氣如:人需要空氣中的氧氣;綠色植物需要空氣中的二氧化碳2.1.4動物有呼吸空氣、吸入養分和排泄廢料的器官如:肺、胃、腸、皮膚2.1.5生物體會對環境中的各種刺激產生反應如:感覺器官會對光、聲、熱、化學物質(嗅、味)、力等產生反應2.1.6生物體有生有死;從生到死的過程中,有不同的發育階段如:蠶的一生、青蛙的一生2.1.7生物體用不同的方式繁殖后代如:枝條、根、種子、塊莖、卵生、胎生二、植物能夠制造養分以維持自身的生存,并為動物和人類提供生存需要的氧氣和養分2.2.1植物具有獲取養分的結構如:根吸收水分莖輸運水和養分,并起支撐作用葉片利用陽光生成養分,釋放氧氣根和果實可以儲存養分2.2.2植物的形態可以隨季節變化如:種子處于休眠狀態或發芽狀態、葉片變化2.2.3不同的植物能夠適應不同的環境如:沙漠中的植物、鹽堿地上的植物2.2.4植物可以對環境的刺激產生反應如:向日葵、含羞草三、動物能適應環境,通過獲取植物和其他動物的養分來維持生存2.3.1動物通過不同的器官與環境接觸如:眼-光線-觀察世界耳-聲波-收集聲音鼻、鰓-空氣-進行呼吸嘴、喙-養分-攝入食物毛皮、羽毛、鱗片-機械力、溫度-保護軀體翼、下肢、鰭-機械力-運動、支撐身體爪子、上肢-機械力-取物2.3.2動物具有不同功能的系統,以維持生命如:呼吸系統、消化系統、血液循環系統、運動系統2.3.3動物能夠適應季節的變化如:遷徙、筑巢、改變生活規律、交配、冬眠、改變顏色和毛皮、儲存食物2.3.4動物的行為能夠適應環境的變化如:氣候的變化、食物和水源的變化、天敵的情況、繁殖后代的多少四、人類有一個具有高級功能的腦2.4.1人是進化的產物如:地球的歷史有45億年,恐龍曾存在過1.6億年25萬年前智人出現,現代人出現在5萬年前進化使人腦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人獨特的語言能力最早出現在20萬年前,在語言基礎上發展的人類文明史大約有一萬年2.4.2人腦能夠指揮人的行動,產生思想、復雜情感、決策如:運動、學習和記憶、快樂和悲傷、意志和決心2.4.3腦和其他器官一樣需要保護如:人需要充足的睡眠、應該避免長期的精神壓力、人需要保持愉快、積極的情緒、世界睡眠日五、植物和動物都能繁殖后代,使各自的物種得以延續2.5.1植物會產生足夠的種子,以延續它們的物種如:西瓜籽、稻谷2.5.2種子植物從種子開始經過一系列的生長過程,重新產生種子,完成一個生命周期如:桃樹、蠶豆、鳳仙花2.5.3植物的后代與原來的植物可以十分相像,也可以有一些細微的不同如:花的顏色、葉子的顏色、大小2.5.4動物的后代與原來的動物可以十分相像,也可以有一些細微的不同如:毛皮的顏色、軀體的大小、外形和外貌2.5.5動物有多種繁殖方式,產生足夠多的后代,以延續自身的物種如:雞、豬、牛、蠶、魚2.5.6動物從幼體開始經過一系列變化,到新的幼體生成,完成一個生命周期如:蠶、鳥、魚、爬行動物六、動植物之間有相互依存關系2.6.1動物的生存依賴于植物如:食物、衣服、氧氣、藥用植物、建筑材料、燃料2.6.2動物會給植物的生存帶來好處或壞處如:傳播種子、來自動物的肥料、蟲害2.6.3有的動物需要依靠其他的動物來生存,有的會被其他的生物所傷害如:食物、撫養、家畜、細菌、病毒2.6.4植物可以利用太陽能生產所需要的養分,動物利用植物生產的養分而生存如:生態系統、食物鏈七、地球上存在著不同的植物和動物—生物的多樣性2.7.1植物和動物會受到生存環境的影響如:氣候、水源、土壤、陽光2.7.2不同種類植物和動物的數量會受到生存環境的影響如:環境污染、火災、水災、自然災害、食物鏈2.7.3不同的動物有許多不同的特征如:毛皮、四肢、運動特性、食物、體溫2.7.4不同的植物有許多不同的特征如:果實、葉子、隨四季的變化、對生長環境的適應<三>地球科學領域內容的概念分解一、在太陽系中,地球、月球和其他星球按一定的規律運動3.1.1以一定的時間間隔,自然界中一些事件規律性地出現如:太陽的升起和落下、晝夜長短隨著季節變化而出現的改變、四季的更替、行星圍繞太陽的公轉、月相、月食和日食3.1.2在一年中,每天太陽光照射形成的物體陰影的位置和形狀在有規律地改變如:日晷、建筑物的陰影、樹影、竹竿的影子、圭表3.1.3由于地球圍繞太陽的公轉運動,以及地球自轉軸的傾斜,而形成了四季如:在不同的季節里,我們會觀察到不同星座的圖像,日照時間不同3.1.4太陽系只是我們已經探測到的宇宙中的很小很小一部分如:太陽系是擁有兩千多億顆恒星的銀河系中一個不大的天體系統,而銀河系又是數以百億計星系中的一個旋渦星系。3.1.5宇宙中有的星球能夠自己發光,有的不能夠自己發光,而是靠反射其他星球的光而發光如:太陽自己發光、地球和月球反射太陽發出的光而發光、彗星二、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很有特色的行星3.2.1地球由一層適宜生物生存的大氣圈包圍著如:包圍著地球的大氣圈包含著氮氣、氧氣、二氧化碳氣體、氬氣、水蒸汽和微粒等3.2.2地球的外殼是一層固體的硬殼,稱為地殼。地殼至今還在緩慢地運動;在緩慢運動的地殼中,能量積累到一定程度時,會發生地震、火山爆發地球和火星的外殼是固體、木星的外層是氣體如:地球的板塊模型、大陸漂移3.2.3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地球有一顆衛星——月球如:太陽系有八大行星,人類只有一個地球3.2.4地殼主要由三大類巖石構成如:巖漿巖、沉積巖、變質巖3.2.5地殼中不同類型巖石的形成經歷了不同的過程如:擠壓、加熱和冷卻(火山巖)3.2.6不同的巖石有不同的特性如:顏色、紋理、礦物的硬度、成分、磁性3.2.7巖石可以用不同的方法破碎如:物理風化、水溶解、化學侵蝕、機械、爆炸等3.2.8巖石破碎以后形成了碎石和土壤如:砂、小鵝卵石、土壤3.2.9不同的土質含有不同比例的黏土、沙和腐殖質如:肥土、可耕地、砂土(多孔)、鹽堿地三、人類生存需要不同形式的能源3.3.1人們用燃料或用電煮熟食物、取暖和運輸如:煤炭、石油、木材、天然氣、電3.3.2太陽是地球主要的能量供給者如:石油、煤、天然氣的形成都與太陽有關、太陽能電池3.3.3運動的空氣和水可以推動機械運轉如:風車、風力發電、水車、水力發電3.3.4許多設備的運轉都需要電能如:電暖器、洗衣機、電視、電燈、機器、微波爐3.3.5中國是一個能源短缺的國家,我們需要盡可能避免浪費能源,并把能量保持在可用的形態上如:我國人均占有石油和天然氣分別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7.7%和7.1%四、人類的活動會影響我們生存的環境3.4.1人口的過度增加會影響生態平衡如:人口的過度增加,會導致糧食和安全飲用水短缺,貧窮與環境污染,礦藏、原始森林和土地等資源的掠奪性開發,生態環境破壞、世界環境保護日3.4.2人類的活動會引起全球性的環境變化全球氣候異常、臭氧層破壞、酸雨、淡水資源缺乏與水污染、生物多樣性喪失、海洋污染、沙塵暴、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如:龍卷風、霾、全球氣候變暖、保護水資源、世界水日3.4.3人類需要為保護環境做出正確的選擇和不懈的努力如:不浪費資源和能源,實行清潔生產和循環使用材料,發展綠色產業,建立自然保護區,步行、騎車上學,少用包裝袋,垃圾分類,少用餐巾紙等一次性餐具<四>技術領域內容的分解一、人們設計不同的儀器和工具來滿足各種用途4.1.1有的工具可以幫助我們加工物品如:錘子、刀子、鋸子、鉆頭、刨子、機床、切割機4.1.2人們設計工具時需要選用特定的材料如:鋼鐵、木材、塑料等4.1.3測量儀器可以幫助人們對不同的物體和現象進行比較如:米尺、鐘表、溫度計、氣壓表、風速表、電表、煤氣表、水表、音強表、日晷等4.1.4有些儀器可以幫助我們提高觀察的能力如:放大鏡、照相機、顯微鏡、望遠鏡等二、人們設計不同的工具來移動物體4.2.1移動任何物體都需要力的作用:拉力、推力或扭力如:風力、水力、機械力、重力、磁力等4.2.2力可以通過多種形式進行傳遞如:皮帶、鏈條、杠桿、輪子、滑輪、齒輪等4.2.3要讓運動的物體停下來,需要力的作用如:摩擦力、剎車裝置等4.2.4人們可以用一些裝置來控制力如:剎車-機械力、改變形狀-扭力、起重機、水壓機4.2.5一些裝置中有運動部分和不動的部分。運動的部分需要能自由地移動和旋轉,而不動的部分必須牢牢地固定住。如:攪拌機、起重機4.2.6有的裝置可以儲能,有的裝置可以用于轉換能量如:橡皮筋、彈簧、可壓縮的螺旋、馬達、打樁機等4.2.7運動的形式是可以轉換的如:往復運動-旋轉運動、圓周運動-直線運動三、人們設計不同的結構來實現不同的功能4.3.1根據建造結構的用途來選擇材料如:強度、柔軟性、隔音、隔熱、防水、絕緣、是否容易獲得、價格、外觀、耗能、安全和衛生等4.3.2設計結構時要考慮它的用途和條件的限制如:材料的價格、廢料的處理、是否容易獲得、價格、對環境的影響、環保4.3.3根據結構的要求,選擇加固和連接部位的方法如:接頭、槽口、編織、焊接等4.3.4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加固材料如:折疊、支撐、覆蓋、三角形加固、增加單元等4.3.5材料的外部特性是可以改變的如:涂油漆、涂防水層、電鍍等4.3.6結構的穩固性與設計(如形狀)有關如:對稱、有穩定的基座、低重心、加固接頭、外部加固等4.3.7物體的形狀和材料會影響它的移動特性如:潛水艇、滑翔機、賽車、袋鼠、魚、飛盤、賽艇、游泳衣等4.3.8在人的骨骼系統中可以找到許多可運動的結構如:關節、骨架等附:統計數據領域核心概念具體概念百分比總數<一>物質科學領域一物質(材料)具有不同的特征和特性710﹪69(49%)二水是一種特殊的物質913﹪三空氣是一種由不同氣體混合成的物質710﹪四自然界的物體總在運動可以用位置、快慢和方向來表示物體的運動狀態46﹪五力作用于物體會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23﹪六聲是能量的一種形式1014﹪七光是能量的一種形式8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