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海淀高三物理查漏補缺題_第1頁
2017海淀高三物理查漏補缺題_第2頁
2017海淀高三物理查漏補缺題_第3頁
2017海淀高三物理查漏補缺題_第4頁
2017海淀高三物理查漏補缺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三物理查漏補缺題說明:.本“查漏補缺”題是站在高三5次統練的總體設計的基礎上,對于某些知識點、能力點的補充。有些“點”可能是在5次統練中受到題量或難度的限制,而沒有出現的機會,有些題是命題過程中中心組的老師們提供的素材沒有機會在5次統練中使用,因此被選為此次的“查漏補缺”。.“查漏補缺”的功能是“錦上添花”的作用,并不是要求所有學生都要落實的常規、高頻考點(知識點或能力點),更沒有猜題和押題的意思,只是對前5次統練題的一個補充。因此,一定要在落實上前5次題的原題、反饋題的基礎上,再考慮落實“查漏補缺”的內容。.本“查漏補缺”給出的題量較多,所以有些選擇題的選項多于4個,有些題在同一題號下給出ABC等多個題目。為了便于老師們了解“查漏補缺”中各題的用意,特意將題號與高考試題的題號對應,以期能把握好試題的難度與特點的節奏。.本“查漏補缺”并不是給出的“三模”,請大家要根據本校學生的能力水平、知識內容的特點,選擇使用。三年一輪的高中教研活動過得很快,高三復習的感覺更是眨眼之間就過去了,在這里對廣大高三物理老師三年來(特別是高三這一年來)對我工作的理解與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祝大家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祝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進修學校物理組蘇明義.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B)A.分子之間的距離減小,分子勢能一定增大一定質量的0℃的水變成0℃的冰,其內能一定減少C物體溫度升高了,說明物體一定從外界吸收了熱量D.物體從外界吸收熱量的同時,外界對物體做功,物體的溫度一定升高.下列有關光的現象中,不能用光的波動性進行解釋的是(D)A.光的衍射現象 B.光的偏振現象C.泊松亮斑 D.光電效應.如圖所示為氫原子能級示意圖的一部分,根據玻爾理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 n Ea丫TOC\o"1-5"\h\zA.從n=4能級躍遷到n=3能級比從n=3能級躍遷到n=2能級甲 0054輻射出電磁波的波長長 4 085B.處于n=4的定態時電子的軌道半徑r4比處于n=3的定態時3 —1,51電子的軌道半徑r3小 2 -3.4C.從n=4能級躍遷到n=3能級,氫原子的能量減小,電子的動能減小D.從n=3能級躍遷到n=2能級時輻射的光子可以使逸出功為1 -13.62.5eV的金屬發生光電效應.許多科學家對物理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CEF)A.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后,用實驗的方法測出了引力常量G的數值B.伽利略用理想實驗證明了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C.赫茲用實驗證明了電磁波的存在D.楞次總結得出了感應電流的產生條件E.麥克斯韋從理論上預言了電磁波的存在F.盧瑟福根據a粒子散射實驗現象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G.卡文迪許利用扭秤測出了靜電力常量k的數值.如圖所示為一理想變壓器,S為單刀雙擲開關,P為滑動變阻器的滑動觸頭,U1為加在原線圈兩端的電壓,/1為原線圈中的電流強度,則(DE)A.保持U1及P的位置不變,S由a改接到b,11將減小 產]廠斤,保持U1及P的位置不變,S由a改接到b,R兩端的電壓變小U$b-Iyj^C.保持U1不變,S接在a處,使P滑向c端,R的電功率變大 U1―jhP\dD.保持P的位置不變,S接在a處,使U1增大,/1將增大 圖E.保持U1不變,S由a改接到b,同時使P滑向d端,R的電功率一定變大F.保持S接在a處,使U1增大,同時使P滑向c端,R的電功率一定變大.如圖所示,MN和PQ表示垂直于紙面的兩個相互平行的平面,在這兩個平面之間的空間區域內存在著相互垂直的勻強電場和勻強磁場,其中磁場方向與紙面垂直。一個帶電粒子以某一初速度由MN平面上的A點沿垂直MN平面的方向進入這個場區恰能沿直線運Mj___v AiN圖1-1Pi和.中DQ動,并從PQ平面上的C點離開場區,AC連線與兩平面垂直。如果這個區域只有電場,其他條件不變,則粒子從PQ平面上的B點離開場區;如果這個區域只有磁場,其他條件不變,則粒子從PQ平面上的D點離開場區。若粒子在上述三種情況下通過場區的總時間分別是11、12和13,運動的加速度大小分別為aMj___v AiN圖1-1Pi和.中DQA.11=12=13,a1<a2<a3 B.12V11<13,a1<a3Va211=12<13,a1<a2=a3 D.11=13>12,a1=a3<a219.用圖1所示的方法可以測出一個人的反應時間,甲同學用手握住直尺頂端,乙同學手的上邊緣在直尺下端刻度為a的地方做捏住直尺的準備,但手沒有接觸到直尺。當乙同學看到甲同學放開直尺時,立即握住直尺,結果乙同學握住直尺時手的上邊緣處的刻度為b。因此可以根據刻度b與刻度a之間距離的大小,判斷出乙同學反應時間的長短。關于這個實驗,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D)A.實驗中,直尺下端刻度a所在位置必須是刻度為零的位置B.如果丙同學進行上述實驗時測得刻度b與刻度a之間距離是乙同學的2倍,則說明丙的反應時間是乙的2倍C.若以相等時間間隔在該直尺的另一面標記出表示反應時間的刻度線,則每個時間間隔在直尺上對應的長度比是1:4:9:....:n2“天宮二號”上的兩名宇航員不能用這種方法在“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中完成測反應時間的實驗19B.用如圖所示的方法可以測出一個人的反應時間,甲同學用手握住直尺頂端,乙同學圖1手的上邊緣在直尺下端刻度為a的地方做捏住直尺的準備,但手沒有接觸到直尺。當乙同學看到甲同學放開直尺時,立即握住直尺。設直尺從靜止開始自由下落,到直尺被乙同學抓住,直尺下落的距離為h,乙同學的反應時間為t,則下列結論正確的是(B)圖1A.t與h成正比B.t與Jh成正比C.t與1/h成正比D.t與h2成正比

19C.應用物理知識分析生活中的常見現象,可以使物理學習更加有趣和深入。例如你用手掌平托一蘋果,保持這樣的姿勢在豎直平面內按順時針方向做勻速圓周運動。關于蘋果從最高點c到最右側點d運動的過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B)A.蘋果先處于超重狀態后處于失重狀態B.手掌對蘋果的摩擦力越來越大C.手掌對蘋果的支持力越來越小D.蘋果所受的合外力越來越大19D.應用物理知識分析生活中的常見現象,可以使物理學習更加有趣和深入。人坐在摩天輪吊廂的座椅上,摩天輪在豎直平面內按順時針做勻速圓周運動的過程中,始終保持椅面水平,且人始終相對吊廂靜止。關于人從最低點。隨吊廂運動到最高點c的過程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C)A.人始終處于超重狀態B.座椅對人的摩擦力越來越大C.座椅對人的彈力越來越小D.人所受的合力始終不變20.2016年9月15日,我國成功發射的“天宮二號”搭載的空間冷原子鐘,有望實現約3000萬年誤差1秒的超高精度。空間冷原子鐘利用激光和原子的相互作用減速原子運動以獲得超低溫原子,在空間微重力環境下,這種超低溫原子可以做超慢速勻速直線運動,基于對這種運動的精細測量可以獲得精密的原子譜線信息,從而獲得更高精度的原子鐘信號,使時間測量的精度大大提高。衛星導航定位系統是利用精確測量微波信號從衛星到達目標所用的時間,從而獲知衛星和目標之間的準確距離。因此,測量時間的精度,將會直接影響定位準確度。目前我國的“北斗導航定位”系統上使用的原子鐘,精度僅到納秒(10-9S)量級,所以民用的定位精度在十幾米左右。“空間冷原子鐘”的精度達到皮秒(10-12S)量級,使得基于空間冷原子鐘授時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具有更加精確和穩定的運行能力。根據上述材料可知,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D )A.“空間冷原子鐘”的超低溫原子,它們的內能為零B.“空間冷原子鐘”在地球表面和在空間微重力環境下的精度相同C.在空間微重力環境下,做超慢速勻速直線運動的原子不受地球引力作用D.“空間冷原子鐘”試驗若成功,將使“北斗導航”的精度達到厘米量級20B.一對正、負電子可形成一種壽命比較短的稱為“電子偶素”的新粒子。電子偶素中的正電子與負電子都以速率v繞它們連線的中點做圓周運動。假定玻爾關于氫原子的理論可用于電子偶素,電子的質量相、速率v和正、負電子間的距離廠的乘積也滿足量子化條件,即mvr=nh,式中n稱為量子數,可取整數值1、2、3、…,h為普朗克常量。nn 2兀已知靜電力常量為匕電子質量為m、電荷量為e,當它們之間的距離為r時,電子偶素的「 ke2電勢能E=-——,則關于電子偶素處在基態時的能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C)pr

A.B.兀2k2eA.B.D「~~hT~圖121-1.學習小組的同學在實驗室用如圖1所示的裝置研究單擺的運動。將單擺掛在力傳感器的下端,通過計算機來記錄力傳感器測定單擺擺動過程中擺線受到拉力大小的變化情況,以及單擺擺動的時間。實驗過程中,保持單擺的最大擺角小于5°。圖1①計算機屏幕上得到如圖2所示的F-1圖象,從圖中可以讀出單擺的周期T0=s。②改變此單擺的擺長,可用同樣的方法測出不同擺長所對應的周期。將若干組擺長L與周期T的數據,在以L為縱坐標、以T2為橫坐標的平面直角坐標系中,作出L-T2的圖線,測得這個圖線的斜率為k,則實驗地點重力加速度g的表達式可表示為。(用k及已知常數表示)③實驗做完之后,某一小組的同學突然發現他們在做L-T2的圖象時,誤將擺線的繩長當做單擺的擺長了,則他們此次測得的g的大小與用正確方法測得的g的值相比。(選填選項前面的字母)A.偏大一些B.偏小一些 C.數值相同④根據圖2可以近似獲知從A時刻到B時刻的過程中,阻力對這個振動系統所做功的表達式為(用k、T^、FpF2表示)答案:①1.4s②4n2k ③C ④1kT02(F2-F1)2121-2.如圖所示為研究決定平行板電容器電容因素的實驗裝置。兩塊相互靠近的等大正對平行金屬平板M、N組成電容器,板N固定在絕緣座上并通過導線與靜電計中心桿相接,板M和靜電計的金屬殼都通過導線接地,板M上裝有絕緣手柄,可以執手柄控制板M的位置。給電容器充上一定的電荷,靜電計指針張開一定角度。若僅將兩極板間的距離增大,則靜電計指針的偏角將 (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若僅將M沿平行板面方向移動一段距離以減小兩極板間的正對面積,則靜電計指針的偏角將(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若在兩板板間插入云母片,且保持其他條件不變,則靜電計指針的偏角將 (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若在兩極板間插入一塊不與兩板接觸的厚金屬板R且保持其他條件不變,則靜電計指針偏角將 (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插入后金屬板P內部的電場強度大小為。答案:變大;變大;變小;變小;021-3.(1)小明同學在探究通電直導線受到的安培力F和電流強度I的關系的過程中,設計了如圖1所示的實驗裝置。將匝數為N、底邊長度為L1的線圈與電流表、電源和滑動

變阻器及開關組成一閉合回路,把線圈用輕細繩掛在力傳感器的下端,使線圈處在由磁鐵產生的磁場中,保持線框底邊與磁場方向垂直,磁鐵磁極與線框平面平行方向的寬度為L2,且L1>L2。接通電路,適當調節滑動變阻器,當電流表的示數為I時,觀察并記錄力傳感器此時的讀數凡經多次重復上述操作,可測出在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不同阻值下所對應的多組I和F的數據,用描點法畫出F-1圖象如圖2所示,其中的F0、F1和I1均為已知量。由圖象可以判定線框所受安培力方向(選填“豎直向上”或者“豎直向下”);通過線框底邊電流方向(選填“指向紙內”或者“指向紙外”);線框所受重力的大小為;若認為兩磁極間的磁場為勻強磁場,且在兩磁極之間正對位置以外區域的磁場可忽略不計,則此勻強磁場的磁感應強度為 。圖1圖1ABCDEFG/ABCDEFG/圖2(2)如果小剛同學也用了同樣的方法進行實驗,只是所使用的器材不完全相同。他將據所測數據畫出的F-1圖象與小明的圖象進行對比,發現在同一坐標系下兩圖線并不重合,如圖3所示,小剛的圖象的縱軸截距為F0',兩圖線在A點相交,圖中的F0,F0、F1和11均為已知量。對兩人的實驗器材進行比較,根據圖象可知 。(選填選項前面的字母)A.所使用線圈的質量一定不同B.所使用的磁鐵一定不同C.所使用電源的電動勢一定不同D.所使用線圈的匝數一定不同答案:(1)豎直向下;指向紙外;F0;(F1-F0)/(NI1L2) (2)A21-4.某同學把附有滑輪的長木板平放在水平實驗桌上,木板右端適當墊高。將細繩一端拴在小車上,另一端繞過定滑輪掛上小吊盤,在小吊盤中放入合適質量的祛碼,使小車在小吊盤的牽引下運動,以此定量探究合外力做功與小車及小吊盤中祛碼動能變化的關系。實驗器材還準備了電磁式打點計時器、導線、復寫紙、紙帶等,組裝的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1)若要完成該實驗,必需的實驗器材還有。(填寫所選器材前面的字母)A.刻度尺B.天平(包括配套祛碼) r-——C.低壓交流電源 —D.低壓直流電源(2)實驗開始時,小吊盤中先不放祛碼,并調節木板上定滑輪的高度,使牽引小車的細繩與木板平行。在長木板的右下方適當位置墊上小木塊,輕推小車,使小車在木板上。(選填選項前面的字母)A.勻速下滑 B.勻加速下滑 C.勻減速下滑

(3)將兩個祛碼放入小吊盤中,用手按住小車保持靜止。接通電源,然后釋放小車,獲得一條清晰的紙帶,如圖2所示。紙帶上0為小車運動起始時刻所打的點,選取時間間隔為0.1s的相鄰計數點A、B、C、D、E、F、G。測量0A、0B、0C、0D、0E、OF、0G的距離,計算B、C、D、E、F各點的瞬時速度為%、為、vD、vE、蚱。其中0B=21.60cm,0D=36.80cm,則可計算得出在紙帶上打出C點時小車運動速度大小的測量值vC=m/s。(計算結果保留3位有效數字)(4)以B、C、D、E、F各點到0點的距離%為橫軸,對應的瞬時速度的平方v2為縱軸,做出v2-%圖象如圖3所示。發現v2-%圖象是一條過原點的直線,其斜率為鼠若該同學漏做了上述步驟(2)中的操作,則繪制的v2-%圖象。(選填選項前面的字母)A.仍過原點,但不再是直線 v2/m2s-2"B.仍是直線,但不過原點c.仍是過原點的直線,但斜率大于k D.仍是過原點的直線,但斜率小于k 0 *%m[■圖3(5)用步驟(3)中測得的數據畫出v2-%圖象,以B、C、D、E、F各點到0點的距離%為橫軸,對應的瞬時速度的平方v2為縱軸,發現所畫出的v2-%圖象是一條過原點的直線,斜率為k。若測得斜率的值為4,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則小車的質量與小吊盤中兩個鉤碼的總質量之比約為。(6)若該同學將步驟(3)中兩個祛碼中的一個從細繩左端移到小車中后,重復后續的操作步驟,則新繪制的v2-%圖象 。(選填選項前面的字母)A.仍過原點,但不再是直線B.仍是直線,但不過原點C.仍是過原點的直線,斜率大于kD.仍是過原點的直線,斜率小于kTOC\o"1-5"\h\z(7)在實際實驗中發現,小吊盤中祛碼的重力所做的功比小車及小吊盤中祛碼動能的變化要大一些,分析導致此結果的可能原因是 。(8)在實際實驗中發現,小吊盤中祛碼重力所做的功比小車及小吊盤中祛碼動能的變化要小一些,分析導致此結果的可能原因是 。參考答案:\o"CurrentDocument"(1)ABC (2)A(3)0.760 (4)D (5)4 (6)D(7)重物下落時,還受到空氣阻力做負功;平衡摩擦力時,木板傾斜角度不夠,導致小車運動過程中還有摩擦阻力做負功;滑輪轉動時有動能;(8)平衡摩擦力時,木板傾斜角度過大22.如圖所示,電場強度為E、方向平行于紙面的勻強電場分布在寬度為L的區域內,一個離子以初速度v0垂直于電場方向射入勻強電場中,穿出電場區域時發生的側移量為hO在同樣的寬度范圍內,若改用方向垂直于紙面的勻強磁場,使同樣的離子以相同的初速度穿過磁場區域時發生的側移量也為h,即兩次入射點與出射點均相同,不計離子所受重力。(1)求該離子的電性和比荷(即電荷量q與其質量m的比值);(2)求勻強磁場磁感應強度B的大小和方向;(3)試分析說明離子在電場和磁場中運動的軌跡是否重合。2hv2答案:(1)帶正電,一EL一EL(2)B= ,垂直紙面向外v0(L+h2)(3)雖然入射點相同,出射點也相同,但離子在電場中的運動軌跡是拋物線,而在磁場中運動的軌跡是一段圓弧,因此軌跡不會重合。23.如圖所示,一半徑為幾內表面粗糙程度處處相同的半圓形軌道豎直固定放置,直徑POQ水平。一質量為m的小球自P點正上方高度R處由靜止開始下落,恰好從P點進入軌道。小球滑到軌道最低點N時,對軌道的壓力為4mg,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為g,小球可視為質點,不計空氣阻力。TOC\o"1-5"\h\z(1)求小球運動到N點時的速度大小; m(2)求小球從P點運動到N點的過程中摩擦力所做的功; R(3)試通過計算分析說明小球能否到達Q點?若不能,請說明RO理由;若能,請說明小球到達Q點時的速度是否為0。 p……O--Q答案:(1)\;礪\o"CurrentDocument"(2)W=-2mgR 圖(3)根據左右對稱關系,在同一高度,由于摩擦力做功使得右半邊的速度變小,軌道的彈力變小,滑動摩擦力變小,因此從雙到Q克服摩擦做的功W/小于從P到N克服摩擦, 1 3一一,做的功W,即W'<W=-mgR。根據動能定理得Q點的動能為Es=—mgR-mgR-W',2 kQ2由于W'<W=1mgR。所以小球一定能達到Q點,且在到達Q點時的速度沒有減小到0。24?類比法經常用到科學研究中。科學家在探索未知領域的規律時,常常將在未知新領域實驗中得到的測量結果和實驗現象與已知的物理規律作類比,從而推測出未知領域可能存在的規律。然后再通過實驗進行檢驗,以確定類比得到的結論是否正確。經典物理告訴我們,若規定相距無窮遠時引力勢能為0,則兩個質點間引力勢能的表達「 ^mm式為E=-Gf-,其中G為引力常量,m「m2為兩個質點的質量,廠為兩個質點間的p r 1 2距離。(1)把電荷之間相互作用的力及電勢能與萬有引力及引力勢能作類比,我們可以聯想到電荷之間相互作用的力及電勢能的規律。在真空中有帶電荷量分別為+q1和-q2的兩個點電荷,若取它們相距無窮遠時電勢能為零,已知靜電力常量為k,請寫出當它們之間的距離為r時相互作用的電勢能的表達式。(2)科學家在研究頂夸克性質的過程中,發現了正反頂夸克之間的強相互作用勢能也有與引力勢能類似的規律,根據實驗測定,正反頂夸克之間的強相互作用勢能可表示為E=-A,其中A是已知數值為正的常量,r為正反頂夸克間的距離。請根據上述信息,pr推測正反頂夸克之間強相互作用力大小的表達式(用A和r表示)。(3)如果正反頂夸克在彼此間相互作用下繞它們連線的中點做穩定的勻速圓周運動,若正反頂夸克系統做勻速圓周運動的周期比正反頂夸克本身的壽命小得多,則一對正反頂夸克可視為一個處于“束縛狀態”的系統。已知正反頂夸克質量都是m(不考慮相對論效應),根據玻爾理論,如果正反頂夸克粒子系統處于束縛態,正反頂夸克粒子系統必須像氫原子一樣滿足的量子化條件為:mvr=n2—,n=1,2,3,…式中n稱為量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